“不敢。”赵肃的声音不疾不徐,和缓如暖风,“回春堂的字号能开遍闽浙,靠的是仁信二字,人无信不立,由小可见大,若是没了仁信,日积月累,往后谁还会上门来看病呢?”
这个杨明气量不大,脸色不善,有他做掌柜,以后卖药草给回春堂的事情只怕也得中断了,长乐县不大,除了回春堂之外,其他几个都是小药铺,自然没法每天都买下这些药草。
赵肃暗自叹了口气,做好最坏的打算,面色平静如初地回应。
杨明气得直翻白眼:“把他给我轰出去!白长了张利嘴有什么用,我看你这副穷样,再过八辈子也是个穷鬼的命!”
众伙计在一旁看得愣愣的,闻言才反应过来,李农为难地看看杨明,朝赵肃走过来。
“赵肃……”
不待他说话,赵肃已道:“李哥,给你添麻烦了,我这便走。”
说罢背起竹篓,转身就要走。
“等等。”
说话的人站在门口,年纪二十五六上下,方巾深衣,双手闲适地交握着,也不知在那里听了多久,后面还跟了个小厮模样的少年。
杨明大惊之下,连话都说不全了:“少,少,少东家!”
沈乐行看也不看他,眼睛打量了一下赵肃,笑眯眯拱手:“敢问足下大名?”
两人身份有如云泥,这样的称呼简直破例,杨明越发觉得惊悚,不知道自己狐假虎威的行径是不是都落入沈乐行眼中。
赵肃回礼:“在下姓赵名肃。”
他身形瘦小,行止却雍雍然如大人,沈乐行看得忍俊不禁。“小兄弟,这些药草,敝店都要了,照药市的价钱算,可否?”
方才两人争执的时候,他就在一边看着,赵肃摘的那些药草,比从药市上买来的,也差不到哪儿去,有些只需要以叶入药的,他甚至还细心地把枝桠都清理掉。
赵肃却摇头:“在下确实不懂药理,不知所采的东西能否悉数派上用场,定原来的价格便可以了。”
他的出身一看就不是很好,却能不贪小便宜,沈乐行对这少年的欣赏又多上几分。
“贤弟小小年纪谈吐不凡,不知师从何人?”称呼马上就改了。
十三岁在古代已经不算小了,但这具身体长期营养不良,故而时常有人误会。
赵肃道:“家境贫寒,未曾读书习字。”
见他明显不想多说,沈乐行也就没再问下去,转而笑道:“贤弟不必担心,今后敝店还会继续收购你的药草,而且这次总的价钱会加一百文,就当是今日的赔礼,回春堂分号遍及闽浙,自然不会做有失仁信的事情,掌柜无礼,多得贤弟指点,请万勿推辞。”
赵肃见他神色诚挚不似作伪,也就不再客气,点头道谢,又寒暄了几句,便匆匆离去。
看着他的背影,一直没吱声的小厮忍不住问:“少爷,这人看起来还没我大,穿着打扮也很粗鄙,更没读过书,有什么值得您折节下交的?”
“你少爷我见过那么多人,眼光会差到哪里去?”沈乐行把手拢在袖子里,转身进了药铺,看也不看面色惨白傻站了半天的杨明。
小厮讪笑:“小的眼拙。”
“他的行止进退有据,不似出自寒门,兴许有名师指点,如若这样,以后必然有出头之日,一百文卖个人情,何乐不为?想不到一个小小的长乐县,连半大孩子也如此伶俐,反观我们回春堂的掌柜……”他没再说话,只闷哼一声。
杨明面如死灰,知道自己还没捂热的分号掌柜位置,十有八九是保不住了。
每日从药铺回来,经过赵氏学堂,赵肃基本都会站在外头听一会儿,然后再回家,天天如此,风雨无阻,几乎成了他一个习惯。
但今天有点例外,药铺的小插曲耽搁了不少时间,待他赶到学堂外面,便听见里头夫子正在讲孟子的仁政。
这座学堂是赵氏宗族的族学,收的自然也都是赵氏子弟,原本以赵肃的身份,是可以入学的,但在吴氏将赵肃母子赶出门后,就没人再提起这茬。
对于赵希峰这一房出的事情,族里大多知道,但吴氏娘家势大,陈氏则是个无依无靠的婢女,孰轻孰重,不言而喻。只要事情没闹得太大,族长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才是赵肃母子流落在外别府另居的全部真相,赵肃早就知道没有人会为他们出头,所以从头到尾就没打过去找宗族帮忙的主意。
前阵子他买了全套的四书五经,白日里偷闲听课,晚上回去便背书,时间一久,对里头的经文释义也能渐渐运用自如,但是这离能够参加科举还很遥远。
众所周知,明代科举用的是八股文,又叫时文,一篇文章分成破题、承题、起讲等八个部分,文章内容要按照这个八个部分来填,严格遵循格式和字数,这些条件缺一不可,但仅仅是这样还不够。
要知道无论是县试还是省试,都有成千上万的考生,你的文章既要四平八稳,不能出任何差错,包括犯忌讳,又要在这成千上万份考卷里面能够让阅卷官眼前一亮选中你,这是一件非常具有技术含量的活儿。
所以说,赵肃的前路还很漫长遥远,他抓紧时间汲取着一切可以汲取的知识,甚至打算过段时间去请教一名落第老秀的经验,当然,这需要足够的束脩,也就是学费。
他正躲在墙根阴凉处听得认真,冷不防里头传来一声喝问:“谁鬼鬼祟祟躲在外面?!”
作者有话要说:
因为民族河蟹和电视宣传的缘故,很多人对清朝尤其是康乾那段历史很熟悉,而明朝,关注的人反而不是那么多。明朝也有腐败,也有宦官专权,还有很讨厌的党争和不着调的皇帝,但这些都不能掩盖这个朝代的灿烂。
说个好玩的好了。
我们都知道,四大名著里除了红楼梦,其他三部都是在明朝写的。
在当时还有一部很出名的书,嗯没错,就是金瓶梅。
但是呢,当时被朝廷列为禁书的,既不是造反书水浒,也不是小黄书金瓶梅,而是西游记。
中学的时候,我有幸在图书馆看过金瓶梅,一翻开,里面全是口口,跟JJ差不多。
但在明朝,金瓶梅是通行无忌的,那种描写对经济发达,眼界开阔的明朝百姓来说只是小儿科。
后来到了清朝,别说金瓶梅,连红楼梦,水浒,牡丹亭,西厢记,也统统被禁了。

第3章

话刚落音,黑鸦鸦一片脑袋从窗户探出,齐刷刷朝他看过来。
接着,喊话的中年人背着手自门口踱了出来,穿得方正严谨,走路方正严谨,连表情也是五缕长须,方正严谨,一看即是那种容不得有人破坏规矩的。
果不其然,他瞧见来不及遁走的赵肃,便冷笑一声:“我道是谁日日在屋檐下行偷窥窃听之事,原来是你这小贼!”
赵慎羽是赵家的人,被宗族里聘为夫子,教授赵氏子弟读书,他是秀才出身,数次考举人都落第了,但他不死心,每回依旧去考,屡败屡战。在古代,七十高龄考不上秀才的老童生也有,赵慎羽这样的也就不稀奇了。
他自然听说过赵肃的事情,打从心眼里就瞧不起这个婢女所生的庶子。
这一说话,后面的学生都轰的一声拥到门边看热闹。
赵肃甚至看见其中还有自己的异母弟弟赵谨,正歪着头跟旁边的人窃窃私语,不时转头看他,眼里不掩鄙夷和轻视。
“何谓之贼?”眼见躲不开,赵肃索性站在那里任人围观。
赵慎羽哂笑:“非礼勿听,非礼勿视,谓之贼。你一个婢女所出的庶子,也想读书习字?”
赵肃却没退缩,只淡淡问道:“赵肃狂妄,敢问先生一句话?”
赵慎羽本不想理他,但学生们都在看热闹,他寻思着自己这一走肯定落了面子,只得拉长了脸:“说!”
“子曰,有教无类。何解?”
赵慎羽微嗤:“枉你躲在这里偷听这么久,竟连孔夫子这句名言都不懂,意思就是无论贫富,贵贱,智愚的人,皆可教之诲之……”
话刚落音,才反应过来,自己这是被下套了。
果然,赵肃反问:“既然圣人也说有教无类,何以先生背道而驰?赵肃虽出身不高,然向学之心不减,须知古来英雄不问出处,太祖皇帝起于寒微,本朝开国大将亦多出身贫寒,先生以为呢?”
赵慎羽浑然没想到赵肃竟敢反驳他,一时竟怔住了,学堂里的一干赵氏子弟也都瞪大了眼睛瞅他。
赵肃背着个空竹篓站在那里,离众人不远不近,身形更显瘦弱,却仍不亢不卑,嘴角微笑。
偏偏这个时候,还有人在旁边发出笑声。
赵慎羽火冒三丈,正欲发作,却忽然注意到站在赵肃身后不远处的几个人。
“族长!”
走在最前面的短须青衫者,负着双手,徐徐踱步而来,脸上笑意盎然,目光在赵肃身上停留了好一会儿,这才移开。
他后面还跟了两个人,其中一个,便是整个赵氏宗族的族长赵慎海。
“贤兄,你们赵家可真是人才辈出呀,连小小少年都有如此见识!”
赵慎海强笑道:“詹大人说笑了,这不过是旁支所出的庶子,上不了台面,平白扰了两位的游兴,我这就让他走开。”
长乐知县新官上任,心血来潮想微服出访,他一路陪同,本还想领着知县大人到自家族学走一圈,不仅存了炫耀之意,也想趁机扩大赵氏在县里的好名声,没料到居然碰上了赵肃在顶撞先生。
詹莱摇摇头,微侧过身子问旁边另外一人:“仲甫兄,你看这孩子如何?”
对方不置可否,看着赵肃:“你叫什么,多大了?”
“回大人,小子赵肃,今年十三。”
那人明显一愣,他本以为赵肃只有八九岁而已。
这么一寻思,又见他方才对答流利,丝毫不像个没读过书的人,不由起了几分怜惜。
“你也是赵氏子弟?”
“是。”
“那为何不入族学?”
赵慎海期期艾艾,却不敢打断他,只因此人虽目前身无官职,却也不是他得罪得起的。
赵肃淡淡道:“我是庶子。”
詹莱接过话:“即便是庶子,亦有入学念书的权利,莫不是家中拮据,付不起束脩?”又对赵慎海道:“我看这少年思维敏捷,是个可造之材,若是他付不起学资,本官倒可资助一二。”
不等赵慎海回答,赵肃已朝詹莱施礼:“大人误会了,自先父去世,我与母亲别府另居,其中颇有隐情,宗伯虽身为族长,亦不好横加干涉。”
赵慎海的脸色这才好看了些,他看了赵肃一眼,发现这个从来没有被自己注意过的偏房庶子竟也有几分伶俐和急智。
“是我疏忽了,明日你便到族学上课吧。”
赵肃躬身长揖:“多谢宗伯。”
詹莱宦海沉浮几年,如何看不出众人对这少年的轻视之意,一开始不过是听见他应对有趣,随口就问,但几句话下来,他却真有了些兴趣。
再回头看向老友,发现他也正兴味盎然地瞧着赵肃。
“你想读书,是为了什么?科举做官?”
要说不是就太假了,全天下的读书人十年寒窗,差不多都做着这样一个梦:一举成名天下知,平步青云,像当朝首辅严嵩那样权倾天下,像严嵩的儿子那样娶无数美妾娇婢,然后衣锦还乡,良田千亩,此生无憾。
赵肃笑了一下:“要是我说不是,您信么?”
那人居然没生气,也跟着笑了:“自然是不信的。”
赵肃想了想:“圣贤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小子年少无知,只希望能在改善家境,让母亲过上好日子的同时,也能为国家,为百姓做点儿事,尽一份责任。读书能明理,能修身,能改变命运,亦能为国做事,窃以为两者并不矛盾。”
众人讶异地看着他。
詹莱抚掌而笑:“仲甫兄,我看这少年与你真是有缘,不若就当你的徒弟吧!”
那人微微颔首,竟然问赵肃:“你可愿意?”
赵肃跟他们说了这么久,自然看出眼前这人身份学识不凡,丝毫不逊于旁边的知县大人,难得的是听到自己反问,也不动怒,可见胸怀气度。
这是打着灯笼也碰不见的机缘。
想及此,忙拜倒在地:“学生拜见老师,尚不知老师大名?”
詹莱哈哈大笑:“小子,你可捡到宝了!他姓戴名公望,字仲甫,在嘉靖二十六年的同科进士中,学问最优。有他为师,可比你在学堂外听墙根强上百倍不止了!”
一旁的赵慎海和赵慎羽脸色都绿了。
他们知道,有了这个老师,赵肃的身份从此可就不一般了。
长乐县并不大,赵肃在赵氏族学外面的这番表现,很快就传遍了。
如果说在今天以前,所有人都还不知道赵肃是谁,那么今天之后,基本大半个县的人都知道有个少年被知县大人所赏识。
他们也许不认识戴公望,但却并不妨碍大家茶余饭后增加了一项谈资。
而这件事情对赵氏族人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其他人。
“你说什么?!”吴氏提高了声音,几近尖叫,她似乎也发现自己失态,深吸口气,勉强平静下来:“这消息从哪儿传出来的?”
奶娘李氏忙递上碗冰镇酸梅汤:“夫人消消气,据说当时大少……赵肃被知县大人夸赞的时候,二少爷正好在旁边瞧见了。”
“什么二少爷!这府里就一个少爷!”吴氏一拍桌子,“李妈,你去把少爷喊来!”
“诶诶,我这就去!我的好夫人,您可别动气了!”
赵谨很快被带过来。
他比赵肃小一岁,今年刚满十二,与兄长的瘦弱相比,他长得比一般同龄人还要高大些,看上去已经是身材高颀的少年模样,眉目与赵肃有几分相似,但眼角上挑,傲气横生。
“孩儿见过母亲大人。”
吴氏方才的怒气已经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脸慈爱,招手让他近前。“今日你到学堂跟夫子学了什么?”
赵谨想也不想,吐字清晰:“今日讲的是《孟子?公孙丑下》。”
“你都记下来了?”
“是,容孩儿背给您听。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赵谨是有资格骄傲的。他出身优渥,家资宽裕,母亲亦是官宦人家出身,他读书还算认真,经常被夫子称赞天资聪颖,在同龄人中出类拔萃。
他明年就会参加县试,这是踏上科举之路的第一步,如无意外,赵谨将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直到能够金榜题名为止。
吴氏微笑着听他背完,才问:“听说今日赵肃被知县大人赏识并收为弟子了?”
赵谨脸色一变,愤愤道:“不是知县大人,只不过是知县大人的朋友罢了!”
吴氏关心道:“哦?那你可知晓他的来历?”
赵谨先是摇头,又蹙着眉:“娘,这很重要么?赵肃不过是个贱婢所出的庶子,就算知县大人再赏识他,以后也不可能帮他答卷,更何况他从来未曾念过书,大字不识一个,靠着巧言令色让知县大人夸赞几句,根本上不了台面!”
吴氏想想也是,自己的丈夫苦读多年也考不上举人,赵肃再聪明,认字读书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的事,更别提写文章考科举,她实在是多虑了。
想及此,神色放松下来:“是娘想岔了,不过你也不可掉以轻心,你爹这么多年都考不上举人,你若能考上,不仅光宗耀祖,以后在赵家宗族里,谁见了你都得低半个头了!”
“孩儿谨遵慈训。”
“族长,这个戴公望究竟是何来历,他为何单凭一面之缘,便将那个婢生庶子收为弟子,未免不将我们放在眼里!”
不止吴氏,便连赵慎羽也抱着这个疑问,此时他正坐在赵慎海的书房里,脸上犹带怒气。
赵慎海拈着胡须,慢慢道:“此人大有来历。他是嘉靖二十六年二甲十一名的进士,在同年中素有才名。”
赵慎羽大吃一惊:“庶吉士出身?”
赵慎海颔首。
在明代,科举殿试最后分三甲。后人所熟知的状元、榜眼、探花三人列为一甲,其余的都是二甲和三甲,能够在芸芸学子中考中二甲排名靠前的位置,实力自不容说。
最重要的是,二甲中名列前茅的人,会被选为庶吉士,入翰林院锻炼,过个几年再被派往六部任主事,又或者外放为官。
明英宗之后还有个规矩,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所以庶吉士又被称为储相。你被选为庶吉士,就意味着前途一片光明,甚至有可能成为未来的内阁大臣。
赵慎羽万万没想到看似不起眼的戴公望竟有如此来头。
这样一个人,别说一个赵慎羽,就是十个赵慎羽加起来也得罪不起。
“那,那,”赵慎羽讷讷道:“他为何会来到这里?”
“说来话长,这个戴公望,原本在京城任户部员外郎,据说是因为得罪当朝首辅严大人,被停职罢官。我们这县太爷与他交情颇深,所以就先过来投靠老朋友了。”
赵慎羽略略松了口气:“这么说此人如今只是一介布衣了?”
“正是。”
“那他为何会收赵肃为弟子,总不能是一时兴起吧?”
赵慎海皱着眉头:“这我也不大清楚,或许觉得赵肃是可造之材,又或许有旁的原因吧。”
两人相对无言,坐了半晌,还是赵慎羽先开口:“幸好此人身无官职,否则我在他面前斥赵肃为庶子,怕不得罪了他?”
赵慎海道:“无须担心,我看他倒不是心胸狭隘之人,不过话说回来,赵肃以后成为他的弟子,身份也不同了,切莫再说那样的话。先前是我疏忽了,没想到这孩子确有几分才智,或许将来的成就不逊于其他赵氏子弟。”
赵慎羽先是点头,后又摇头,还是有些不以为然:“他如今十三,有人在这个年纪就已取得功名,他十二岁才来读书,未免也太晚了,即便有所成,也不会高到哪里去。”
赵慎海也不反驳,只是笑而不语。
过了会儿,赵慎羽终是有点忐忑:“那末赵肃孤儿寡母的,要不要派人接济点?”
赵慎海却道:“先不必,你说得也有道理,他如今才开始念书,也不知是龙是虫,这人情不可做晚了,也不用做早了。”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的小故事,咱要介绍一朵奇葩。
严嵩大家知道,明朝的大奸臣,因为有嘉靖皇帝的纵容,横行20年。
不过他坏归坏,起码还有个优点,就是对他老婆欧阳氏从一而终。
两人同患难同富贵,不离不弃一直到老死。
不过今天要介绍的不是他,而是他儿子,比他青出于蓝的严世蕃。
这娃很好色。
有名分的大小老婆就有27个,没名分的就不计算了,据说能连着一个月每晚3个不重样。
据说活美人盂也是他发明的。
啥叫活美人盂?
就是早上起床的时候,叫一个美女光着身子跪在他面前,张嘴仰望,他啊呀一呸,把痰吐在人家嘴里。
那美人还要露出一副谢恩的欢乐表情。
他给这个恶心人的东西起了个名字,叫香唾壶。
呕……容我去吐一下

第4章

懦弱了大半辈子的陈氏不相信儿子能拜得名师,赵肃不得不与她解释半天,将前因后果详细道来,才让她相信了。
陈氏喜极而泣:“老天保佑,也是我儿的本事,为娘不求你有多大能耐,只要平平安安便罢,似今天这般,若没有你老师出面,只怕就要受到族长责罚了,以后万不可如此鲁莽,我们出身不好,能忍且忍,切莫引来祸端!”
陈氏的出身和遭遇让她不得不忍气吞声地做人,赵肃可以理解,却无法认同。
“娘,放心吧,我不会没事找事,但有人欺负上门,如果我们一味忍耐,只会让对方觉得好欺负,更加变本加厉罢了。有了老师,起码以后在长乐县,也不会有人敢轻易欺辱我了。”
陈氏点点头,还想说点什么,门外却传来一叠声的喊叫。
“赵——肃——!你出来!赵肃!”
他本不想搭理,奈何那声音不死不休,看架势像是他不出现就不停下来,赵肃最后无法,只得皱着眉头出去。
对方十三四岁年纪,穿着直裰白衣,是标准的赵氏族学弟子装扮,浓眉大眼,精神头十足,正喊得嗓子冒烟,想直接踹门进去,眼见赵肃不紧不慢地走出来,一脸面无表情,刚伸出去的脚不由又缩了回来。
“什么事?”赵肃也没有问他名字的兴趣。
对方踟蹰半天,终于冒出一句话:“我叫赵暖。”
赵肃:“???”
赵暖挠挠头:“你当真没有念过书吗?为何刚才对答流利,比我还厉害?”
这纯粹是小孩子问题了,赵肃朝他拱了拱手:“肃尚要侍奉母亲,就不奉陪了。”
说罢正欲转身,赵暖一个箭步冲上来拽住他的衣袖,嗤啦一声,本就十分脆薄的布料被这么一扯,裂开了。
赵肃:“……”
对方马上松手,尴尬赔笑:“我是无意的,那个,嗯……”
他嗯了半天也嗯不出个所以然,赵肃木着脸抽回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