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奕峰怎么想的凌霄如何不知道,凌霄一笑:“一来一去都是功夫,皇孙已经劳累一天了,如不嫌弃就在臣这里沐浴吧,之后晚膳也就好了。”
凌霄说的合情,但褚奕峰还是有点犹豫,褚奕琰也跟着帮腔了才有点不好意思的进了里屋。
凌霄让宫女准备了他平时沐浴的那一套东西,又自己收拾了一套没穿过的亵衣外袍出来,褚奕峰沐浴和凌霄一样不习惯宫女在一边伺候,自己洗了一会儿就出来了,他穿着凌霄的衣服略显大,但却露出几分可爱的味道出来。
凌霄命人收拾好了死鹿,把鹿腿肉切成薄片腌渍好了,又在殿内准备好了炭炉丝网一类烧烤用的东西,温了一壶淡酒,馋得在一旁一直看着褚奕琰直流口水。
皇子们出宫前的日子并不自由,就从这吃食上说,每日份例都是确定的,时令菜式都是特定时候的,其他的时候只有上头赏了的菜了,但都是份例的菜色,能有什么不同?一次吃好吃,两次还行,天长日久的吃下来鬼都烦了。
凌霄还能偶尔出宫打牙祭,但这每天山珍海味褚奕琰早就馋着这些吃食了,烧烤一类的东西太子妃不喜他们多食,怕伤了脾胃,这几日太子妃忙的脚不沾地,早就顾不上这些了,褚奕琰美的不行,亲自捡了果木炭码在炭炉里,点燃了等着。
褚奕峰收拾好,有点别扭拉扯着衣袍,白皙的脸颊不知是被热水蒸的还是什么原因,红彤彤的。
凌霄请褚奕峰坐下,净手亲自烤鹿肉,烤好的头一份先奉与褚奕琰,再次给褚奕峰,凌霄干这活的技术不错,烤的鹿肉不干不腻,两个小孩子吃的高兴,也不再多话,小兽似的埋头苦吃。
凌霄看着他们就像是自己弟弟似的,本是清冷的心也热乎起来,又招呼内侍准备了冰糖梨汤,见褚奕峰不解,解释道:“鹿肉虽好吃但多食易动热,臣怕皇孙上火,一会儿饭后再喝点清火的梨子汤。”
褚奕峰点头,给凌霄倒满热酒,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劝酒,犹豫了一会儿:“嗯…喝吧。”凌霄看着他的憨实的样子禁不住笑,拿起小小的酒盅陪褚奕峰饮下,糯米酿入口甘醇并不辣口,褚奕峰笑道:“喝这个倒是不怕醉,老四也能喝几口。”
“嗯?”埋头苦吃的褚奕琰抬起头,“什么?”
一时间酒足饭饱,三人坐在厅里慢慢饮着雪梨汤,褚奕琰幸福的眯着眼,一副满足的样子,他小孩子,吃饱了不一会儿就困了,打着哈欠回自己主殿就寝了。
褚奕琰都走了褚奕峰也坐不住了,有点不好意思的一笑:“原本…想给你送点野味的,倒累的你招待我一晚上,嗯…这身衣服我回去让人洗干净了再给你送回来。”
凌霄正要说什么,褚奕峰连忙道:“不,不是…你必然不穿了,我回去让人给你做新的送来,嗯…新的。”
凌霄心里叹息,褚奕峰把他想的太高了,一个皇孙居然如此对他…
“不必了,那亵衣皇孙不嫌弃就留下吧,这外袍皇孙穿着不合适,回来再还给我就是。”凌霄垂首道,“当做是对皇孙鹿肉的谢礼了。”
褚奕峰一笑:“我就知道你得喜欢吃,早就想给你打点野物回来了,就怕…”褚奕峰尴尬一笑,“就怕被父王见着了,又要骂我不务正业,趁着这几天父王顾不上才去的。”
凌霄心里一暖,柔声道:“皇孙不必这样,打猎怎么就是不务正业了呢?今上也是马背上得的天下,皇孙精于骑射,也是不易。”
褚奕瑾没注意凌霄话里已经把太子讽刺了,见凌霄不像其他人似的责怪他,心里高兴,脸上的喜悦藏不住,又说了一会儿话才去了。
凌霄恭敬的把褚奕峰送出去,见褚奕峰走远了才满怀心事的慢慢走回房间。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支持
鞠躬
24、第二十四章
自褚奕瑾的婚事出来,凌依缠绵病榻已经近三个月了,寿康侯府里的动静廖汀时刻盯着,又有凌霄早就安排好的人通风报信,出了事后凌霄在宫里第一时间就知道了,凌霄心里冷笑,蠢货。
凌霄没有落井下石的意思,把这事传出去确实可以毁了凌依的一声,这个诱惑还是蛮大的,但与之相应的是流言巨大的反噬,凌霄虽然厌恶凌依,但他还是以寿康侯府的利益为第一,只等着喝茶看好戏。
凌依的事不上心,自有凌霄上心的。
“表兄今日好兴致。”施茗城亲自为凌霄把盏,“这皇城的天然居我在南方时就总能听说,今日头一次来才知道人言不假,果然别致。”
这天然居在皇城扎根尽百年,经历了战乱依然能传承下来,自然有它的傲人之处。
凌霄一笑:“十日一休沐,能出来走走逛逛,自然兴致好。”说着给施茗城夹了一著红烧鱼,笑道,“尝尝他们家的鱼,舍妹自小爱吃鱼,也很喜爱这天然居的招牌鱼。”
一提到凌雉施茗城的俊脸上表情更是柔和,点头道:“我记下了。”
真是实诚,凌霄一笑,施茗城不是个城府深的人,他也不愿意再拐弯抹角,点头道:“姑祖母已经和我说了,我们府上的事你也知道,因着大小姐的事还不能给凌雉定下来。”
“我不急。”施茗城一笑,“我的本意是等会试之后,有了功名再去府上求亲,这样我才配得上她。”
看着施茗城的诚意满满,凌霄点头:“放心,也等不了多久。”他怎么会让自己妹妹耽误花期。
施茗城知道凌霄这次来必是嘱咐自己的,先自表忠心:“表兄的意思我明白了,我对表妹她…”施茗城也是守礼之人,但这时也顾不得了,神色坚定,“我对表妹是真心,表妹自小无母…”
凌霄心下一凛,自凌雉长大这几年他就是担心这个,怕凌雉将来的夫家因为凌雉没有嫡母教导而轻视她,闻言正要发作,施茗城一口饮下杯中残酒,郑重道:“表妹自小无母,必是受了不少委屈的,等到…等到嫁与我,我必定不再让她受一丝一毫的委屈。”
又道:“我也有妹妹,表兄想的什么担心的什么,不才也能猜到几分,表兄只放心,我施家自父亲那里就没有姨娘一说,到了我这里自然也没有这个,我待表妹,一生一世一双人。”
凌霄彻底放下心来,满饮一杯:“我放心。”
凌依的病迟迟不得好,病情缠绵,凌侯爷无法,托施夫人好生看管。
“我自知道的。”施夫人想起凌依的病来也发愁,有点疲惫的倚着柔软的拐枕,“不知道这丫头是怎么了,我看着竟不全是病的缘故,精神上也不大好,像是心里压着事一般,我问了她也不说,还爱哭。”
凌侯爷也不知凌依的事,干着急:“她一个没出阁的丫头能有什么心事?问了夏氏了么?”
施夫人握紧手中的佛珠,眼中闪过一丝厌恶,点点头:“早问过了,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放心吧,我自然会好生看顾她。”说着又烦躁道:“就没有一次让人顺心的时候,偏是在这个时候,耽误了年纪怎么处?!还耽误着稚儿的。”
“稚丫头的事不必等,我已经和她父亲说了,他们也晓得大义,说了不能因着依丫头的事耽误了稚丫头,施家若是再来问,就应下来吧。”
说起凌雉和施茗城的婚事施夫人才舒心,笑道:“来了好几回都让我含糊过去了,既然你们说定了,那我就也松口了,都是至亲,两个孩子还见过的,那这‘下达’就不必了,我只和他们商议了纳采的日子吧?”
“很是。”凌侯爷在这些事上还是不擅长,只靠着施夫人操持了。
施夫人满意一笑:“定下日子来,到了那天你去请恩接凌霄回来一天吧,帮着陪亲也好。”
一想起来凌儒学的样子…凌侯爷点点头:“对,让凌霄回来帮帮他父亲,就这样吧。”
施家知道后也是大喜,请了人看了日子,定在六月二十纳采。
六月十九那天凌霄就回来了,带着太子太子妃的赏回府,自己又添了不少东西,一起搬进了漱玉轩。
“哥哥…”凌雉也知道明天就是纳彩的日子,害羞不已,又见了这些礼品更是有点难为情,纤纤玉指不住的拨弄着一个如意锁,颔首道,“我…”
凌霄知道凌雉羞怯,安慰一笑:“这有什么的,明日也不用你做什么,父亲和我待媒人,只一上午就完了。”
“我知道。”凌雉犹豫了下,还是忍着羞小声道,“我也知道一些…明日那媒人是来取我的年庚八字的,若是…若是八字不合…”
凌霄失笑,原来这丫头是担心明天请庚帖的事,凌霄喝了一口茶,低声道:“不用担心这个,明日不过就是走个过场,你和施茗城的生辰八字我早就请人看过了,若是不合我哪会容他们来纳采。”
凌雉闻言放下心来,心里更感念有这个大哥的好处,母亲早没,父亲又是…凌雉这十几年的闺阁岁月也是托着凌霄的照应才能安安稳稳顺顺当当到现在的。
想起那天大哥和自己说的施茗城的承诺,凌雉心里更是一暖,家里姨娘嫡庶的烂事她自己就经历了,也担心过以后自己到了夫家后的生活,如今知道了那人竟答应永不纳小,凌雉安心了不少,去了疑虑,只存着对以后日子的美好向往。
“我早就说过,你的婚事哥自然全给你料理妥当了,你只安心吧。”凌霄心里感慨,安心好好过一两年的单身生活吧,这么小就嫁做人妇,还真是…啧啧。
凌霄知道要出阁的女儿总免不了想东想西,少女情怀总是诗,虽然凌雉没有什么矫揉造作的心思也会忧虑,凌霄拿出十二分的耐心来好好劝慰了半天。
翌日一早,施家请的媒使手执金笼,携一雁而来,笑着对早就等候的凌霄唱喏:“吾子有惠,贶室施茗城也。施茗城有先人之礼,使请纳采。”
凌霄回礼,回府请凌儒学,凌儒学出门迎接,宾主互作一揖,媒使又道:“吾子有惠,贶室施茗城也。施茗城有先人之礼,使请纳采。”
凌儒学连忙道:“凌某之子愚蠢,又弗能教,吾子命之,不敢辞。”
说毕大家一笑,凌儒学接过媒使送来的大雁,转手递给凌霄,迎着媒使一行人一起入府。后面还是那些场面上的话,媒使又寒暄客套了一番,请了凌雉的庚帖去了。
施家自去请了先生看年庚八字不提,几日后来答复,这次是施茗城的大哥施茗戟来的,带了文定的礼,寒暄了一会儿后定下了请先生看好的日子:明年八月初八。
自此,凌雉的婚事定下。
作者有话要说:我回来啦^^ 好累,更的少了一点,别打
1、看到回复有很多,很高兴^^先感谢几乎是章章留评的yalan姑娘,指出了不少问题,先鞠一躬~
我知道不少读者对中国古代的风俗啊习惯啊什么的都很了解(捂脸,知道我有多羡慕么~),看到我的一些胡说八道会觉得很…,我了解,要是有外行人在我的专业问题上瞎说我也会头疼,懂得懂得,所以在出了一些bug的时候有姑娘指出来我会很开心,然后去找专业的人差资料什么的然后改正它~但,^^要是涉及剧情问题那我只能说句sorry了,不可能会变动的。
各个朝代之间风俗还有很大的不同,一开始选择架空就是为了好发挥,希望姑娘们理解吧,我是比较注重剧情这一块的,如果太执着于到底他该不该这样什么的,会影响到我整体剧情的走向。
如果姑娘们也可以像接受电视剧上的问题一样的接受咱,^^那很好了,毕竟我不是在写一本史记。如果姑娘们觉得别扭,那就想,嗨,一个外行写的架空文,忍吧。如果这样还是不能接受的话T-T,那就要扔掉我了,不要呀~~~~~(回音)
感谢支持我到现在的读者,鞠躬。
刚才试着回复,被jj卡死了,这几天留言还多,不能马上回复,先感谢一下啊,感谢:这个杀手不太冷 熳希少爷 晓 supercat0427 阿夹 闲人 yuyuxiyu2005 yalan 诅咒 春暖花二 催更的兔子 papa 小a 阿白 随云听雨 枭老 123 1 泛泛 流觞 mlkafei 绿菜叶 123(一定是有两个123姑娘,对吧^^)没错我就是那只主攻美强的阿白 等同学在这几天的留言,鞠躬
再次感谢看文的读者,谢谢你们给我写下去的动力,这本小说我还是很努力的(别打)嗯,不说了,我想大家懂。
鞠躬
(下面的剧情就要燃起来了,嗯嗯,码字去了^^)
25、第二十五章
“怒而飞,其翼若九天之云。是鸟也,海运…”
褚奕琰无聊的翻着《孟子》,侧过头小声对凌霄道:“二哥呢?怎么好几天都不来了?”
凌霄愣了下,他昨晚才回宫,那二愣子好几天不来了?
褚奕琰见凌霄不说话,扯扯他的袖子,小声道:“是不是又去打猎了?咱们也去吧?嗯?”
“殿下专心点。”凌霄轻轻拍了拍褚奕琰的小胖手,若有所思,有一搭没一搭的听着《逍遥游》,不多时散了学,凌霄犹豫了下,出了殿门走向海棠院。
海棠院的太监们说褚奕峰昨日出宫就没回来,凌霄一下子愣了,再托人问才知道是韦铮辅带着褚奕峰去军中了,好好的,几天几天的泡在军里做什么?
凌霄对军中的事不甚了解,平时怕犯忌讳也很少问起,现在有点抓瞎,好在是韦铮辅带去的,凌霄还不担心。
凌霄的这个舅舅韦铮辅对他很冷淡,或者说他对除了褚奕峰以外的外甥们都是很冷淡的,不论是皇城新秀凌霄,还是太子嫡长褚奕瑾,都没有一点热乎的意思,这让褚奕瑾还一度郁闷过,靖国公府是他的外家,但这个外家非常的不给力,从未在任何事上支持过他,不但如此,韦铮辅还对他的二傻弟弟褚奕峰疼爱有加,经常带褚奕峰去军中历练,这一点让褚奕瑾更不痛快。
靖国公府世代功勋,是开国后唯一赐世袭罔替的公府,圣眷不衰,当年皇后为太子千挑万选才相中了靖国公嫡长女韦华,不是没有道理的。
外家如此强硬,但却得不到应有的支持,褚奕瑾是如何也受不了的。
褚奕瑾受不了,但凌霄觉得不错,靖国公府世代手握重兵,是褚王族的铜墙铁壁,韦家家训第一条就是:武死战。
靖国公府,太平日子里那是练兵家,逢战乱那都是上马能战下马能治的将军,有了韦家,老皇帝很放心,能让皇帝放心的人,是不能轻易的把自己的喜好显露出来的。
如今太子的四个儿子都是韦华的嫡子,靖国公府只要脑子没抽就不会公然表示对哪位皇孙的支持,不管谁上位,靖国公府都是铁打的将来太子,甚至皇帝的外家。有了这一层保障,还去储位上伸手探脚,傻子才会这么做。
韦铮辅不是傻子,他不但不支持哪位皇孙,连对早逝的妹妹的唯一的儿子凌霄都是淡淡的。
“舅舅。”凌霄见韦铮辅的机会并不多,逢年过节的见过一次两次,但这十几年下来,凌霄总觉得眼前英武的男子一点变化都没有。
韦铮辅点点头,沉声道:“你如今是四皇孙殿下的伴读,何故来军中。”
真是不留情面,凌霄把刚到嘴边的好久不见甚是想念等等咽下去,垂眸道:“奉太子妃命,给二皇孙殿下送点吃食过来。”
提到太子妃韦铮辅的表情也没有一点变化,点点头道:“既然是太子妃送来的,那就留下吧,军中吃食不缺,回去后让太子妃娘娘放心,二皇孙殿下在臣这里很好。”
说毕就要端茶送客,凌霄无法,行礼告退。
这一去又是好几天,太子妃也不知道褚奕峰这些天在军中做什么,事关军中凌霄也不方便多问,慢慢的拖着,又一个惊天消息传来:皇帝微恙。
那天凌霄正要陪着褚奕琰去诲信院,太子妃身边的太监来叫褚奕琰换了衣服去侍疾,凌霄当时心里咯噔了一下,说是微恙,要是…
凌霄匆匆换了衣服陪着褚奕琰去了,说是侍疾,但那天连老皇帝的面都没见着,只在殿外磕了个头就一直等着,到了日落才回去。
皇帝的病情是不能打听的,皇子们都不知道,更不用说是凌霄。
皇帝微恙,太子奉旨监国。
凌霄遇事就会往最坏的地方想,老皇帝年纪已经大了,这次要是…
不管怎么说凌霄还是希望老皇帝能再挺几年的,至少等到自己站稳脚跟的时候,太子对他就不如皇帝很多了,再等到太子登基后立了褚奕瑾…凌霄不用想就知道那时候自己的日子不可能会好过了。
凌霄总觉得最近的事一件连着一件,像是无形的大手在一环扣着一环的谋划着什么。
“那李三还说,小侯爷嘱咐他的事办了,只是这物件金贵,他同老师傅们商议了这几个月,斟酌着打出来了,只盼着合了小侯爷的心意才好。”
凌霄接过锦盒,点头:“甚好,大方得体。”说着又赏了来回话的小太监一锭银子,让他去了。
凌霄笑着摩挲着手里的物件,小心的佩戴衣服里面,取了账册翻了翻,揽翠轩的分号开张一个月了,收益也不错,凌霄早在几年前就做好了最坏的打算,等到太子登基后,仗着姨母太子妃还能安稳几年,若是有朝一日褚奕瑾掌权,凌霄二话不说就走。
在凌霄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的时候,更坏的消息传来。
匈奴国内叛乱,匈奴大王子弑父,取代了老匈奴王,不到一个月稳定下了匈奴内部的叛乱,新匈奴王的使臣还未抵达皇城,驻守北部的张继将军叛变了。
张继是开国功臣张海生的后代,张家世代受褚王朝厚待,在这种时间突然叛变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太子第一时间派人去围张继府上,张继的老母和一子一女已经人去楼空了!剩下的众多奴仆侍妾,皆是不打紧的人。
老皇帝病的更重了。
北部传来的消息不全,只说是张继叛变了,但并没有明确的说张继到底是想自立称王还是归顺匈奴王,若是张继想自立,那朝廷会第一时间和匈奴交好,发兵镇压。要是张继是去投奔匈奴王…
张继手下握着十万重兵,再加上匈奴骑兵,届时两股力量联合起来发兵…朝廷上下都不敢继续往下想。
朝中不安,太子妃在东宫也担心,韦华虽然深得太子宠爱但恪守后妃礼则,前朝的事从不插手,只是叮嘱三皇孙褚奕琪四皇孙褚奕琰,每日除了去诲信院以外就呆在自己宫里,无事不得外出。
凌霄连带着也困在了听风阁里,太子妃怕他出事,暗自嘱咐了他称病不再去工部应卯。
又是几天过去,褚奕瑾再次来到听风阁。
凌霄不动声色的给褚奕瑾行礼:“慧王安好。”
“表弟无需多礼。”褚奕瑾俯身要扶凌霄,凌霄先一步站起,命人看茶,垂眸道:“不知慧王有何事?”
凌霄这话问的有些无礼,褚奕瑾也不动怒,柔声微笑:“这些天我跟着父王在朝里忙碌,没有见到表弟,想念了来看看,不行吗?”
“慧王辛苦。”凌霄依旧淡淡的,并不接话。
褚奕瑾一笑:“今日朝中来报,说北部战事吃紧,我军到了北部和张继那反贼第一仗就败了,父王动了怒,问我的看法,我就说…”
凌霄没耐心听褚奕瑾说这些乱七八糟的,恭敬道:“慧王殿下请慎言,前方的战事不是臣能听的。”
“我从未将表弟当做外人,再说这虽是国事也是家事,表弟听听无妨。”褚奕瑾笑吟吟道,“父王大加斥责了大将军韩信忠,和骠骑将军褚、奕、峰。”
凌霄闻言蹭的站了起来,“骠骑将军褚奕峰”七个字在脑中炸开,心中像是被大锤猛的砸了一下,脑中一阵眩晕,大声急道:“皇孙如何去了北部?!”
“表弟不知道?”褚奕瑾忍不住笑了起来,俊朗的眉眼舒展开,“也对,父王瞒着母亲呢,表弟被母亲整日拘在听风阁里,自然也不知道了…”
“半月前老二亲自请旨去前线,父王本是不肯的,我极力举荐…呵呵,老二这么大了课业上什么都不懂,要是再没点战功,那日后封王如何能使人信服?父母之爱子则为其计深远,我这么一说,父王也就准了…老二还特意谢了我半天,自家兄弟,谈何言谢呢?呵呵…”
“嘭!”
凌霄极力忍耐也没有控制住自己,用尽全力给了褚奕瑾一拳。
褚奕瑾瞬间弯下腰去捂住肚子,脸色发白疼的半天说不出话来,凌霄只觉得血气上涌,怒极后声如震雷:“畜生!皇孙视你为兄弟!你就这么对你弟弟?!”
“呵呵…”褚奕瑾喘了半天,勉强一笑,“兄弟?皇叔们不都是父王的兄弟?父王少杀了哪一个?老二敢抢我的东西,敢拉拢我看重的人,敢涉足军中…就该早料到这一天。”
凌霄仅存的理智不断的在提醒他眼前的男人是褚王朝的慧王,冷静…再这样自己谋划了多少年的安稳人生就败了…
凌霄闭了闭眼,修长手指狠狠攥起,转身大步离去…
“小侯爷,您实在不方便进去,别难为我们做奴才的,您看…”
凌霄推开拦着的太监侍卫,抢上前跪到议政厅大门外,大声道:“工部郎中凌霄,求见太子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