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岸有着已经成熟的麦田,他们在高高的麦子的掩护下上了岸。亚历山大命令步兵方阵先通过麦田,骑兵在后跟随。刚走出麦田,他就亲自带领骑兵赶到方阵的右翼,接着方阵变成横宽纵浅的长方形,向前逼近。
马其顿骑兵的第一次冲锋便冲垮了盖特人的部队。
盖特人万万没有想到他们会如此大胆地不用桥就渡过了宽阔的多瑙河。马其顿人的步兵方阵如刺猬一般可怕,骑兵更是凶猛冲杀。盖特人转身便逃。
亚历山大让骑兵在前,步兵紧随,一路紧追。
盖特人无法伏击他们的步兵,而且城防很弱,只得当机立断,放弃他们的城市,将能带走的东西和老弱妇孺都放在马背上,远远地离开这里,躲避到北方更荒凉的地方去。
亚历山大烧毁了城市,夺取了所有的财物,便带着军队撤回了营地。他是继大流士一世之后第二个越过多瑙河的君主,不过他聪明地没有继续深入。
经此一役,色雷斯向他表示了臣服,居住在伊奥尼亚海岸线的凯尔特人也来表示了他们的亲善之意。

第10章

征服仍在继续。
亚历山大向阿格瑞安地区前进的时候,忽然接到消息说陶兰提亚国王和克雷塔斯发动了叛乱。他立刻赶去平叛。
对方自恃有着人数众多的步兵、弓箭手、投石手和重骑兵,又占领了前面有条大河护卫的最坚固的城池,因而出城列阵,准备与他决战。
亚历山大命令部队陈列在敌军前面的旷野上,成120排纵队,骑兵各200骑,布置在方阵两翼。大军十分肃静,军容严整。亚历山大命令重骑兵将他们的长矛直竖,听到命令后就指向前做冲锋姿态,然后矛头一致,先向左摆,再向右摆。而步兵方阵则在他的指挥下在很短的时间里表演了各个阵型,前进时步伐矫健整齐,然后左右两翼交替旋转。表演完毕后,他命令左翼向前突出,便亲自率领着这一支尖兵向前冲去。
叛军看到他的部队如此灵活而又纪律严明,早已目瞪口呆。此时一见他发起冲锋,立刻扭头就跑。
亚历山大一马当先,一直向敌人冲去。他头戴的佛里几亚头盔上总是有着最显眼的白色羽毛,就像一面旗帜,激励着他的战友和士兵们奋勇向前。
马其顿军队所到之处,敌人全都不战而逃。亚历山大的弓箭手甚至在渡河的时候,站在河水里也能放出排箭,令敌人招架不住。
亚历山大最先冲过河去,虽然大部队此时尚未渡过河来,他仍然带领他最精锐的卫队和弓箭手抢先发起了进攻。卫队中有许多人都是他的好朋友,在战斗中十分骁勇。赫费斯提翁和托勒密也在其中,一边奋勇杀敌,一边注意着保护他的安全。
接着,步兵方阵也呐喊着从河里冲了过来。
叛军死伤大半,剩余的人纷纷扔下兵器,一哄而逃。
亚历山大一直冲到了陶兰提亚山中,才停止追击。
就在这时,有逃兵回到希腊,散布谣言说亚历山大已经在陶兰提亚阵亡,底比斯趁机发动了叛乱,希腊的其他各城邦也磨刀霍霍,准备为两年前所受的屈辱而报仇。
亚历山大闻讯,立刻回兵希腊,仅用12天就走了500公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底比斯。
他在底比斯城外扎营,等着城里的人出来投降。但底比斯人决定战斗到底。
坡狄卡斯首先按捺不住,率领部队发动了进攻,接着另一个分队也冲了上去。底比斯人立即大举出城迎战。双方顷刻间绞杀在一起。
亚历山大担心自己的朋友和军队被困,立刻发动了攻击。他先派步兵和弓箭手在城外作牵制性进攻,而把突击队和卫队留在外边。
底比斯人很快便被包围在一条沟里,却仍然战斗不息。最先发动进攻的指挥官坡狄卡斯身负重伤,而弓箭部队指挥官则阵亡了。亚历山大马上带领部队以战斗队形进行冲锋,迫使底比斯军队撤回城里。
马其顿骑兵的冲锋速度实在太快,几乎紧贴着败退的敌军冲进底比斯城,并且迅速占领了城墙。于是,包围在城市四周的马其顿军队全都进入城中。
底比斯人退到竞技场,与马其顿人展开最后的决战。
亚历山大不但英勇无比,而且行动迅捷。战马布斯法鲁四蹄翻飞,来去如风。在他的指挥下,马其顿军队东冲西突,四处截杀。接着马其顿骑兵又如风一般卷过整个城市,从另一边冲出来,在平原上追杀着溃不成军的底比斯步兵。其他地区的部队则在底比斯城里展开了大屠杀。
最后,有4000多名底比斯人被杀,还活着的3万人则全都卖作了奴隶。这座繁华的城市就这样覆灭了。
当时在整个希腊,底比斯城邦是最富强的,军事威望也是最高的。然而这次战事却结束得如此之快,马其顿人取胜得如此轻易,这不但使底比斯人和其他希腊人都感到惊心动魄,就连胜利者本身也觉得十分突如其来,亚历山大对着几乎被杀戮殆尽并被夷为平地的底比斯城,半天都没有回过神来。
赫费斯提翁骑在马上,站在他的身旁,轻声对他说:“亚历山大,底比斯已经被你踩在了脚下,将来,别的城市,别的土地也会如此。你将所向无敌。”
亚历山大看向他,笑着点了点头:“你要永远和我在一起,我们并肩战斗,征服世界。”
虽然经过激烈的战斗,赫费斯提翁那高大的身姿却依然挺拔,俊美的容颜仍然显得一尘不染。他微笑着说:“我会一直跟随你,永远。”
这时,托勒密从血流成河的底比斯城中策马而出,向他的国王奔去。这位31岁的马其顿将军不但是身经百战的勇士,而且还是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和史学家,在渴望胜利的英雄气概之中还有一颗慈悲之心。
他冲到亚历山大身边,温和地说:“我们已经取得了胜利,不应该再做如此残酷的破坏。亚历山大,你要征服整个世界,并不是想把所有的城市都变成废墟吧?”
亚历山大沉默了一会儿,心里有了隐隐的悔意。他对托勒密笑道:“当然不是。将来,我们走过的地方会继续繁荣,而且还会不断建立新的城市。托勒密,让我们一起来做这件事吧。”
托勒密笑了起来:“好。”
亚历山大凯旋而归,并再次去了科林斯。
这一连串的小小征伐充分显示了马其顿方阵和骑兵团的威力,更加坚定了亚历山大的信心。这时他的国土已向北扩展到了多瑙河,往西到亚得里亚海。
希腊诸城邦则在巨大的震动后向他表示全面忠诚,就连雅典都投票通过决议,祝贺亚历山大取得的胜利。
希腊著名的犬儒派哲学家戴奥真尼斯是科林斯的居民,当科林斯贵族排着队去表达他们对这位国王的尊敬时,亚历山大却一直希望在他们中间看到这位伟大的学者,而他却一直没有出现。
亚历山大便亲自去拜访他,结果却看见这位学者一丝不挂地躺在那里,进行日光浴,对他的到来毫无反应。
亚历山大尊敬地问他:“我们可以给您什么帮助吗?”
“是的。”戴奥真尼斯回答。“你可以靠边站一点儿,别挡住我的阳光。”
跟着亚历山大来的人都轻轻地笑起来,亚历山大让他们保持沉默,随即退了出来。他郑重地说:“如果我不是亚历山大,我将成为戴奥真尼斯。”
赫费斯提翁开心地笑着,看向心平气和的亚历山大。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他们都可以像这位著名的学者那样,轻松愉快地什么都不干,只是懒洋洋地晒太阳。
亚历山大回到马其顿后,按惯例祭祀了宙斯神,并向掌管文艺、音乐、绘画的诸女神致敬,然后,在佩拉举行了盛大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和文艺竞赛大会。
等这一切都结束之后,他率领着5000名骑兵和3万名步兵,穿过开满红罂粟和黄芥菜的原野,开始了伟大的远征。

第11章

亚历山大率军从佩拉出发时,他的海军司令尼阿库斯也率领160艘战船扬帆启航,穿越爱琴海,到达了欧亚交界处的阿布达斯。
亚历山大指定帕曼纽负责,率领大部分步兵和骑兵乘船渡过赫勒斯滂海峡,他自己则登上旗舰,率领另一支船队横渡达达尼尔海峡。
在这里,他看到了无比壮丽的景色。深蓝色的大海波涛汹涌,仿佛在血红的朝阳下熊熊燃烧。他的万丈雄心接天蔽日,带领着军队浩浩荡荡地渡海而去。
一时间,船帆点点,百舸争流,22岁的亚历山大亲自在旗舰上掌舵,向着当年的特洛伊,现在的伊利翁驶去。他站在甲板上,手扶舵轮,面对辽阔的海天,大声地说:“赫费斯提翁,现在我才觉得,我是真正的战士和国王,任何东西也阻挡不了我前进的步伐。我要第一个登上亚洲的土地,第一个踏上特洛伊。”
那个高大俊美的青年始终站在他身旁,脸上带着迷人的微笑:“好啊,我会看着你。”
亚历山大看着献祭的人杀了牛抛下海中,用金碗盛了酒沉进水里。他们在向海神波塞冬表达敬意。
所有的仪式都充满了神圣的意味,却又给了他异样的感觉。
他将头靠向赫费斯提翁,轻声笑道:“知道吗?有你一直在我身边,我觉得身体里充满了力量。难道你是阿佛罗狄忒送给我的精灵?是谁呢?阿多尼斯吗?还是厄洛斯?”
赫费斯提翁轻笑:“不,我是帕特罗克拉斯,你是我的英雄。”
亚历山大满足地转过头来,双唇飞快地扫过他的脸颊。
不远处,似乎有水手或者在甲板上的军人看见了,有人吹了一声长长的口哨。
赫费斯提翁微微一怔,随即笑了起来。
强劲的海风吹拂着他们金色的头发,两人并肩而立,充满向往地看向前方。所有人的目光也随着他们一起看了过去。
海岸线渐渐在他们的视线里清晰,那里就是他们梦想占领的波斯的土地。
旖旎的波斯总是充满了迷人的色彩,让后人记忆最深的是令人艳羡的无数良马、气势恢宏的巨型建筑,以及人民在阳光下的愉快生活。
幅员辽阔的波斯帝国是一个联邦制王国。大流士时代的整个西亚,从波斯湾到黑海沿岸,还有叙利亚、埃及、位于今日利比亚的昔兰尼加、塞浦路斯以及臣服于其后继者的印度沿海,都成了它的势力范围。
在首都巴比伦,著名的波斯皇帝大流士一世建造了帝国最辉煌宏大的王宫。它们镂刻雕琢,镶金嵌银。各式各样沉重的器皿上缀满宝石,地上铺着厚实的地毯。它们像大地的收获物那样琳琅满目、层次分明,像东方人的灵魂那样朦胧和富足。在这里,每天几乎都有从四面八方来的上万臣民向他们“拥有所有大陆的国王”献上贡礼。
事实上,由居鲁士大帝和大流士一世的波斯统治下的东方世界呈现出的是一种宽松的气氛。在各地总督的管辖下,它的每一部分仍然保有自己的风俗和法律。子民各耕其田,在相对平和的气氛下交流他们的商品和思想,当然,也向皇帝进贡他们最好的物产。
但是,这种大一统的尝试不管是在埃及还是在希腊都不可能有结果。埃及太古老,它那沉默的骄傲令波斯国王永远都无法理解。而希腊则太年轻,无论是精神还是身体都充满了活力,因而不可征服。
然而,现在的波斯帝国却正是危机四伏,在位的皇帝大流士三世优柔寡断,完全没有战争的经验和勇气。宫廷内讧时常发生,地方总督叛乱四起。波斯军队士气低落,纪律松弛,不得不大量使用雇佣兵来补充。
对马其顿人来说,现在是最适宜的战争时机。从被称为“蛮荒”的马其顿到富饶美丽的东方去,征服那片传说中的土地,这让所有的将士都感到无比兴奋。
其实,波斯皇帝早在几年前就已经知道了马其顿王国的企图。菲利浦遇刺之前曾经派遣前卫军到达亚洲,大流士命大将军梅侬率军迎击,马其顿指挥官屡次大败,最后撤退到了伊利翁。这几次胜利和过去希腊远征军的多次惨败,都让波斯人高估了自己的实力。
他们的傲慢使得迎击这支希腊军队的行动十分缓慢,虽然他们在海峡附近部署了一支有300艘战船的舰队,却来得太晚,根本没有时间阻止亚历山大。
这位年轻的国王操纵着自己的旗舰,最先靠向伊利翁的岸边,随后全副武装,与赫费斯提翁乘坐小船到达海滩。他不顾海浪的颠簸,挺立在船头,激动地看着梦想中的特洛伊离他越来越近。
马其顿的船队陆续停在岸边,所有人都看着那个英气勃勃的统帅。
亚历山大第一个下船,踏上了亚洲的土地。
他穿着上战场时的战甲,戴着头盔,手中握着长矛萨利杀,将它重重地插在地上,随即做了几个象征胜利的姿势,兴奋之情和征服之欲溢于言表。
赫费斯提翁微笑着站在船头,一直看着他像个孩子一般在全军将士面前满足了从小到大就有的愿望,踏着阿喀琉斯当年的足迹登陆特洛伊。他自己的心情也同样激动,想象着许多许多年以前,帕特罗克拉斯伴随着阿喀琉斯,与他一起战斗在这片土地上,共同谱写英雄传说,名垂青史。
他那如海洋一般的眼睛闪烁着灼灼的光芒,与亚历山大对视着,仿佛能够看到彼此的心声。
亚历山大愉快地笑着向他招手:“来吧,赫费斯提翁。”
赫费斯提翁跳下小船,涉水走上沙滩,挺拔的身姿在阳光下显得俊逸潇洒,望之不似凡尘中人。
亚历山大凝目看着他,在这块充满梦想和传奇的土地上,他热血翻涌,不能自己。看着让自己倾心相爱的恋人走到面前,他张开双臂,在所有人的注视下,紧紧拥抱了他。
——
附注:
阿佛洛狄忒,是古希腊神话中的爱与美神,也是象征丰饶多产的女神。传说她在大海的泡沫中诞生,在三位时光女神和三位美惠女神的陪伴下,来到奥林匹斯山,众神被其美丽容貌所吸引,纷纷向她求爱。宙斯在遭其拒绝后,遂把她嫁给了丑陋而瘸腿的火神赫斐斯塔司,但她却爱上了战神阿瑞斯,并生下小爱神厄洛斯(也就是古罗马神话中的丘比特)。后曾帮助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斯巴达国王墨涅拉俄的妻子、全希腊最美的女人海伦,从而引发希腊人远征特洛伊的十年战争。
阿多尼斯,阿佛洛狄忒的情人,主宰自然界之神,也有说是塞浦路斯王子。传说他一生下来便美艳绝伦,长大以后,阿佛洛狄忒对他一见钟情。后来,他在打猎时不幸为野猪重伤而死,女神闻讯后向阿多尼斯遇难的地方奔去,悲痛欲绝。但她对命运女神说:“可是你们还不能得到完全彻底的胜利。我的忧伤的悼念要永远长存下去。阿多尼斯啊!你的血将会变成一种鲜艳动人的花儿,我要它永远陪伴着我。”她一边说一边把神酒洒到阿多尼斯流出的鲜血上。血和酒马上交融起来,地上随即长出了一种颜色如血的鲜艳花朵。但是这种花的生命期非常短促,据说一阵风来能把它鲜艳地吹开,又一阵风能把它的花瓣吹落,人们叫它“风之花”,因为它花开花落都由风来做主。传说阿佛洛狄忒对阿多尼斯的爱情感动了宙斯,欲让这位美少年复活,但冥后也爱上了他,不肯放手。于是,最后达成协议,阿多尼斯半年在地府陪伴冥后,半年回到人间,与阿佛洛狄忒相守。

第12章

亚历山大与渡过赫勒斯滂海峡的大军会合,随即率领全军向格拉尼卡斯河挺进,并作好了战斗准备。
当听到亚历山大已渡过海峡后,驻扎在邻近地区的波斯驻防军、总督驻军和雇佣军的将领们聚在一起召开了作战会议,商讨对敌之策。曾跟马其顿人交过手的大将军梅侬在会议上提议把部队转移,坚壁清野,甚至连城市也一把火烧掉。这样,亚历山大就无法立足,然后再诱敌深入,极大地消耗希腊军队的有生力量。如果没有粮草,亚历山大连一个月都支持不了。但是,傲慢的波斯将领却驳斥了他的话,声称决不允许自己人的房子有一间被烧毁。最后,出席会议的人都否定了梅侬的建议,并且怀疑他是为了保住官位才有意地拖延战争,为了在皇帝面前表现自己的能力,争夺更大的权势,他们决定给立足未稳的希腊远征军以迎头痛击。
亚历山大率军推进至距离格拉尼卡斯河不远处,就有飞马驰回的侦察兵报告,波斯部队已在河对岸摆好了阵势。于是他把部队调动成作战队形,下令准备战斗。
这时帕曼纽走上前来,对他说道:“国王,我建议我军就在河这边扎营。敌军步兵比我军少,必然不敢在我军附近露面。因此我军等拂晓时再渡河,肯定不会有困难,在敌军还未部置就绪时,我军就可渡河完毕。根据目前的情况,我觉得,如果我军立即采取行动,必然会冒极大危险,因为我军不能在这样宽广的正面一齐渡河。可以看得出来,河道有不少地方水很深,而且,您看得见,河岸也很高,有些地方简直象悬崖一般。如果我军以最易受攻击的疏开队形无秩序地在敌前出现,敌军骑兵必将以密集队形向我冲击。出师首战失利,后果十分严重,对战争的全局来说,将更为有害。”
帕曼纽是菲利浦时代的名将,也是菲利浦的伴侣和侍卫,在这支希腊远征军中,他可以说是实战经验最丰富的将领。菲利浦去世后,他一心想辅佐亚历山大,给他最好的意见和建议,希望他能避过可能的危险,取得胜利。
可是,亚历山大对他的好意一向视而不见,对他说道:“这我知道,帕曼纽。可是,在我们渡过了赫勒斯滂海峡之后,却让这条小河沟挡住了去路,那就是我们的耻辱。不论是马其顿人的威望,还是我自己迅速对付危险的能力,都让我不能够就此停顿。我相信,波斯人以为他们自己是和马其顿人一样的好战士,因而可能会鼓足勇气,但这不过是因为他们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经受过使他们畏惧的事情。我们会让他们大吃一惊的。”
帕曼纽对他的年轻气盛十分无奈,只得不再反对他的决定。
亚历山大立即派帕曼纽去指挥左翼,他自己则到了右翼,并指派帕曼纽的儿子菲洛塔斯统领右翼,托勒密率领苏格拉底中队为前锋。
在河对岸,2万波斯骑兵沿河列队,形成一个拉长了的方阵,还有将近2万步兵和外籍雇佣兵在骑兵之后列阵。
他们很快发现了亚历山大,因为他的盔甲光耀夺目,随从人员对他态度恭敬,于是他们在河岸的这一段集中了大批骑兵中队。
两军隔河对峙,一动不动,鸦雀无声。
波斯人在等待,如果马其顿人企图强渡,只要在河岸上一露头,就向他们冲杀。
这时,亚历山大一跃上马,招唤随从跟上,随即命令全军向前推进。
托勒密率领他的部队奋勇冲入河中,直扑对岸。阿明塔斯率标枪手中队紧紧跟上。
然后,亚历山大下令吹起号角,让士兵们高呼着响彻云霄的战斗口号,率领右翼部队扑向宽阔的河面。
托勒密最先冲到对岸,他和阿明塔斯率领的先锋部队把守着河岸,以掩护亚历山大渡河。
波斯军队从岸边的高地上往下发射排箭,投掷标枪,有些向他们发起了冲锋。于是,河岸上展开了一场骑兵大混战。
希腊人拚命要登岸,波斯人则千方百计阻拦。波斯人投来的标枪铺天盖地,如雨般倾泄,而马其顿人的长矛则如万道长蛇,灵动凶猛地向敌人刺去。
这是一场惨烈的战斗。
波斯骑兵的精锐就部署在亚历山大的强渡地点,而且,梅侬在指挥部队战斗的同时,还亲自带着他的儿子们奋勇当先,为士兵树立了杰出的榜样,因而波斯人无人退后,居高临下地不断发动冲击,想将希腊的先锋压回河里。
托勒密和阿明塔斯率领的部队在战斗中表现了非凡的忠勇,几乎全部牺牲,少数活着的人也全都受了伤。但他们为亚历山大赢得了时间,让他能够安全渡河,顺利登岸。
亚历山大看着满身是血的托勒密带着寥寥数人退过来与自己会合,急急地说:“你们撤出战斗,立刻去治伤。”
托勒密挥矛挡开射过来的箭,沉声道:“别管我们。”
亚历山大知道现在没有时间多说什么,立即率领着右翼部队向波斯军队发起了冲击。他身先士卒,第一个杀入敌阵,在他周围立刻展开了激烈的鏖战。
这时,马其顿部队一队接一队陆续过河,不断登岸。波斯军队已无暇攻击他们,只是不断地向包围着亚历山大的战场涌来。
战斗虽然是在步兵战线上进行,但却是一场骑兵大战。
波斯人的标枪和希腊人的长矛互相击刺劈打,武器折断了,便在马上脚踢拳击,他们的马也互相冲撞,酣战如狂。希腊人奋力想把波斯人从河岸逼退,赶到平地,而波斯人则顽强地欲阻挡他们登陆,拼命把他们赶回河里。
不过,亚历山大率领着他的近卫军已步步得手,这些与他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们无不英勇顽强,纪律严明,让敌人难以抗拒。
在混战中,亚历山大的长矛折断了。他立刻叫道:“阿瑞提斯,给我一支萨利杀。”
可是阿瑞提斯的那一支也已经折断,正在用剩下的半截奋勇招架向他紧紧逼来的敌人。听到亚历山大的呼唤,他把手里断折的武器举起来给他看,并向他大声喊叫:“快去找别人要。”
正在这时,亚历山大的另一个护卫冲上前来,把自己的武器递给了他。
亚历山大接过长矛,一眼便看见大流士的女婿斯皮瑟瑞达斯骑在马上,带着一些骑兵冲了过来,他自己则冲在最前面。亚历山大眼疾手快,直挺长矛,准确地扎到他脸上,将他甩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