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俩简直反过来了。苏东辰是武将,可是生得仙风道骨,清逸如皓月当空,标准的大儒名士派头。晏斐是文士,外表却高大英武,冷峻威严,瞧着就像是英雄豪杰。

两人不动声色地遥遥相望,欣赏着对方在这个世界的形象。他们一直在脑海里对话,把两人现在的身份、处境、家世背景和各自隐藏的秘密说清楚,再讨论下一步的行动计划,然后才结束通话,若无其事地各自回府。

晏斐带着妻妾儿女和大批下人进入安远侯府,让府中上上下下都大为震动。

晏斐的儿子太多,师父却无妻无子,他便将两个嫡子过继给师父当孙儿,留在师父身边,没有带回京城。

晏斐的正室嫡妻甄氏是凌逋的嫡亲外甥女,其父亡故后被族人所欺,其母是凌逋的亲妹妹,便向凌逋求援。凌逋派人将他们按来,一直住在一起,由他妹妹帮他打理庶务。后来,凌逋作主,让关门弟子晏斐娶了相貌气度很像自己的外甥女。甄氏先后生下三子一女,嫡长子酷肖晏斐,他没什么兴趣,后面两个嫡子相差五岁,都像极了凌逋,让他大为喜欢,遂起了过继的心思。晏斐这时已经有了好几个子女,根本就没犹豫,立刻把儿子过继到凌家,做师父的孙儿,延续凌氏香烟,让凌逋老怀大慰,十分高兴。

虽然送出去两个儿子,他仍然带回来五子四女,良妾方氏肚子里还怀着一个,且即将临盘,端的是子嗣丰茂,后继有人。他一回到安远侯府,重病在床的安远侯就精神大振,竟然转危为安,当天就能够坐起来,不出三日就下地慢慢行走了。

不仅如此,重病垂危的安远侯府世子也缓过一口气来,似乎有了转机。他膝下只有两个女儿,身子又一直不好,眼看着是不可能有儿子了,世子夫人遂盯上了方氏肚子里的那个,如果是儿子,她就想要过继到大房,也给夫君留个香火。

零零碎碎的消息不断传出,真真假假莫衷一是。京城里很快轰传一时,说这位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晏解元其实是安远侯府的福星,一回来就让父亲病势缓解,眼看就要痊愈,真是大大的孝子。有不少人将他当年那些忤逆不孝的名声翻出来说,都心照不宣。继母生了儿子,他可不就得背上坏名声了吗?如今衣锦还乡,有妻有妾有儿有女,看他继母还能怎么对付他。

没过两天,安远侯府又传出消息,晏解元治家有方,妻妾和睦得就像亲姐妹,亲得不行,几个儿子聪明伶俐,女儿俏丽可爱,而且看不出嫡庶之别,兄弟姐妹都很亲近,并没有通常会有的妻妾争风,嫡庶争斗。男人们羡慕得不得了,女人们自然大都不信。

安远侯府的消息没传多久,就有新上任的大将军苏东辰在西山大营杀得人头滚滚、打得血肉横飞的劲爆消息传来,顿时盖过了那些软绵绵的八卦。

第2卷 常规任务:北晋皇朝 第25章 立威(1)

西山大营非常重要,各方势力都在往里面塞人,还有许多勋贵子弟进去镀金或历练,虽然有不少被“苏阎王”的名头吓住而退出或调离,但仍有一些带着任务的官兵留在里面。苏东辰的名声毕竟是在遥远的南方杀出来的,那里离着京城有四千里地,消息传来是不是走了样变了形,谁都说不清,因此不可能就这么吓得缩回去,总要掂量一下他的本事,于是就有人故意挑事,鼓动大家一起给新来的上官一个下巴威。

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万千上万,想着法不责众,不过是挨军棍,难道他还敢把上万官兵全杀了。

西山大营共有八营,前锋营、护军营、步兵营、健锐营、虎贲营、骁骑营、火器营、神机营,每营按建制有人数五千,合并四万。傅明翰在军营的两天中了解到很多东西,譬如,前三任领军将军和上层军官都在吃空额,导致现在军中的实际人数只有三万多一点,勉强能够称为精锐的不到三千人,能够拉出来一战的不到一半,境况堪忧。

这天清晨卯时,黎明尚未到来,一钩弯月与启明星东西相伴,挂在黑色的天空上。寂静的西山大营突然响起嘹亮的起床号,清脆的号声在山间回响,惊起飞鸟无数。

远的不说,这十几年里,西山大营都没有这么早点卯过。往往睡到卯时已过,将领们才稀稀拉拉地起身,各营官兵懒洋洋地出来,列队出操。常常都不会满员,总有人装病不参加操练,大部分是勋贵弟子和他们的追随者,上司也不会管他们。上行下效,互相糊弄,整个西山大营就是这么败坏下来的。

这天的起床号响得这么早,有很多人都没反应过来,翻个身就继续睡。比较机灵的中下级军官立刻一跃而起,派身边的勤务兵去叫醒自己的下属。还有聪明的士兵飞快地爬起来,一边穿衣服一边叫着同一营房的战友。

敢于无视“苏阎王”名号的人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即使将信将疑,也不敢去当出头的椽子,成为儆猴的那只鸡。

西山大营很快就喧哗起来,校场已经点起了无数火把,光线划破黑暗,让奔出营房洗漱的官兵们都能看见,也让他们明白,今天苏东辰是较真的。

卯时初刻,苏东辰留在这里的五百亲兵全部到达校场,报完人数,列队肃立。

卯时二刻将尽时,前锋营、健锐营、虎贲营、骁骑营的大部分官兵和其他四营的半数人都到达校场,本是乱哄哄的,在各营统领的指挥下列好队,然后就受到亲兵队影响,很快便自觉保持肃静。

卯时三刻,苏东辰下令,“点香。开始点卯。督查队各就各位。”

他的亲兵队暂代督查队职责,这时听到命令,立刻有人上前点上一根粗大的佛香,其他人旋即散开,手执长枪,在那些排列好的队伍四周警戒。

场中气氛忽然有些冷肃,统领上前点名,各营报数,一切都有条不紊。

当佛香烧到一半,黎明的微光出现在天际,启明星更加闪耀,那钩弯月渐渐隐去。

校场各队点卯毕,全部肃静。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看着站在前面高台上如标枪般笔直挺立的大将军。

营房区却一直在喧哗,护军营、步兵营、火器营、神机营的另外一半官兵终于起身穿好衣甲,嬉笑打闹着,拖拖拉拉地来到校场。

站在那里的亲兵横刀示意,不允许他们加入之前的队伍,让他们在旁边列队站好。迟到的官兵都是一怔,其中一些兵痞顿时骂骂咧咧,煽动周围的士卒一起往前冲。

五百亲兵长枪一挥,掩杀过去,如猛虎扑入羊群,不过几息的功夫,便将上千官兵打趴下。他们在当中巡视,凡是倒在地上还大声叫骂者都狠狠地补上几记,打得他再也出不了声,有的甚至喷出血来。

他们的狠辣无情让后面才到的官兵都噤若寒蝉,顿时闭嘴不敢吭声,飞快地跑到亲兵们指定位置站好。

当天空蒙蒙亮,佛香烧尽,留下几缕灰烬。

苏东辰下令,“搜营。”

三百名亲兵如猛虎下山,直冲向营房,挨间搜查,将那些仍在睡懒觉的官兵全部拖出来。其中大部分人都只穿了一条亵裤,赤着上身,这时扔到沾满深秋黎明露水的校场石砖地上,顿时冷得哆嗦。不少人懵懂间破口大骂,接着就被暴力镇压,打得晕头转向,咳呛不已。

苏东辰面如寒霜,声音冷冽如刀锋,带着凛然的杀气,“卯时起床,初刻点卯,这是军令。本座何方尔等懒散已惯,特别宽待,延至三刻方始点卯。此时不至者全部违抗军令,必按律惩处!凡三刻之后、四刻之前到达校场者,重打五十军棍!凡四刻之后仍未到达校场者,斩!督查队,立刻执行!”

几乎所有人都大惊失色,那些被拖到校场的人这时才明白,因为睡懒觉,他们马上就要丧命了。顿时怒骂、哀求、哭叫声响成一片。

五百亲兵全部都能胜任刽子手,这时两人挟一个,将人拉起来,按着跪在地上,有人已换上大刀,高高举起,往下砍去。雪亮的刀锋在曙光中呼啸而落,干净利落地将一颗头颅斩下。

他们动作纯熟,毫不犹豫。众人还没反应过来,怔忡之间,他们就将一百多个人斩下首级。那些人一句话都没说完,只留下“不…”、“不要…”、“你不能…”、“我爹是…”“我爷爷是…”、“我娘是…”、“我是…”、“饶命…”、“求求…”等等只言片语,便已经人头落地。

要挨军棍的人足有上万,本来还骂声连连,此时却都不敢吭声,生怕惹恼了上头的阎王爷,自己的小命也丢了。

校场上血流满地,亲兵们手执军棍,轮流行刑,挨着个地责打那些迟到的官兵。那些人受刑时疼痛不已,有的强自忍耐,有的大声哀嚎。表现得有些骨气的,棍子落下时变得轻了些,哭嚎震天的,棍子落得又快又急,几乎将他们打得背过气去。

行刑的时间比较长,苏东辰没有在那儿干等,而是下令,让之前准时到达的两万人列队出操,先绕着军营跑五十圈,顺便也就观刑了。

军营中间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准时点卯的那些官兵都暗自庆幸,心中也更加警惕。“苏阎王”名不虚传,确实杀伐果决,不徇私情。他们以后必得令行禁止,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懒散,否则迟早丢掉性命。

苏东辰一直负手而立,站在高台上。他身姿挺拔,一袭银色战袍在秋风中轻扬下摆,长缨战盔在朝阳中熠熠生辉。此时他依然俊美无俦,如朗月清辉,玉树临风,却再也没有人觉得心旷神怡,几乎人人都胆战心惊,望而生畏,曾经有过的遐思全都抛到九霄云外。

等到早操完毕,西山大营的气氛便焕然一新。

被杀的一百余人基本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有的是老兵痞,有的是豪门纨绔,在军中横行霸道,不可一世。他们聚众赌博,强抢别人的军饷和家中寄来的东西,不服就辱骂殴打,有的还欺凌逼\奸军中的清秀士卒,曾经逼死人命,出外时常常骚扰周边民居,强抢物资,侮辱民女,打伤打残反抗者,民愤极大。过去他们有上官庇护,通同勾连,一起发财,便以为这次新来的主官也与以前的没什么差别,因此并不放在眼里,谁知苏东辰施展雷霆之威,将他们全部斩杀,一举除掉这些军中的“毒瘤”,让大部分官兵都拍手称快。

早操过后,全营用膳,然后整理内务,进行大扫除。半天下来,原本脏乱差的营房洁净整肃,像个军营的样子了。

到了下午,一切都变得井井有条。八营官兵何时休息,何时操练,其余非战斗人员何时当值,如此轮换,全都严格按照苏东辰定下的规矩执行。

苏东辰没有再时时盯着,而是坐到自己的房间,写好奏折,连同那些被斩首之人的罪状,派人递进宫去,送到皇帝御前。他有密折专奏之权,因此可以不经通政司和内阁,直接上达天听。

皇帝对西山大营十分关注,立刻看了他的折子。他的奏折里一向少有大话套话颂圣之语,全是干货,信息量很大,内容详实,证据确凿,皇帝最喜欢看这种折子。

看完之后,皇上便了解了西山大营目前的全貌,比他知道的还要糟糕一百倍。翻阅了附在后头的那些罪状,他不由得勃然大怒,在折子上御笔朱批,“杀得好!乱军贼子,当诛!”

第2卷 常规任务:北晋皇朝 第26章 立威(2)

既然皇上都说这些人是乱军贼子,该杀,死者的家属也就不敢有怨言。没有诛连他们已经是皇恩浩荡,还敢心存怨念?

苏东辰没收了那些人强取豪夺来的不义之财,赔偿给被他们祸害过的百姓和军中士兵。然后,他私人掏腰包,赏了所有被斩首之人一副中等棺木,收殓好他们的尸首。有家且家就在方圆百里内的,都送回家去,没家或是家在百里之外的,就葬到大营附近的士兵公墓。

平民倒还罢了,自认倒霉,接到丧报和送回的棺材只能哭一场,草草办了丧事。有点权势的勋贵豪门官宦人家虽不敢明说,却有死者的直系亲属在灵堂上撒泼哭闹,指桑骂槐,狠狠地诅咒“苏阎王”,将安国公府送来的吊唁礼扔出门去。暗地里与皇子势力有牵扯的人家,更打定主意要报复安国公府,想办法将苏东辰拉下马来。

“苏阎王”的凶残名声刚刚在京城传开,丰台大营新上任的领军将军姜元武也开了杀戒。

这位大将军年过而立,原在西北边关抵御罗刹,身经百战,最近才奉旨回京,执掌丰台大营。他出自定西侯府,是老定西侯的嫡次子,论家世背景比不上苏东辰,但他有个非常厉害的丈母娘寿康长公主。这位公主是当今皇帝的嫡亲姐姐,当年为保护弟弟出力颇多,然后嫁入当年的第一勋贵英国公府,为弟弟拉拢到许多宗室与勋贵支持,保他顺利登基。寿康长公主一生强势,皇帝对她颇为优容,给她生下的儿女都赏了爵位。她颇为护短,对女婿很维护,因此很少有人敢于正面得罪姜元武。

丰台大营中被斩首的“乱军贼子”只有二十人,挨军棍的官兵有三百余,比起西山大营少多了,于是姜元武的名声比苏东辰要好得多。

就连姜元武本人都承认,“人的名字有可能起错,外号却绝不会叫错。我在北方被人称作‘姜铁面’,苏大人在南方人称‘苏阎王’,一听就明白,我杀人比他少,以后还要多努力。”

苏东辰投桃报李,笑着说:“情况不同罢了,姜大人与我一样,都是守御国门,都是杀敌报国,没有高下之分。况且,‘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像我只懂杀人,纯粹是武夫,姜大人素有谋略,比我强多了,我以后要多向姜大人学习。”

当时正是逢十必开的大朝会,御史们纷纷上折,弹劾苏东辰“暴虐无道,残兵以逞,杀戮过百,杖责万余,哀鸿遍野,上苍泣血,心性似魔,天理不容”,就因为他的残暴行径,以致“感染”了姜元武,说不定还会“感染”通州大营的领军将军石青,届时京城三大营血流成河,人心惶惶,必定导致战斗力低下,军心涣散,无法担负起拱卫京师、保卫皇上的重任。

文官们大都对苏东辰的行为不以为然,纷纷认为如果杀一儆百,自然无可厚非,像姜元武那样杀上一、二十,也不是不能接受,可是一次杀了一百多,打得一万多人卧床不起,简直骇人听闻,因此纷纷谴责,用词之激烈,就像是在讨伐国贼。

武将们却都不以为然,“杀百多个败类,打万余人军棍,算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既然胆敢违反军规,便是一千人也要杀,十万人也要打。慈不掌兵,自古如是。”

姜元武嗤笑出声,“我在西北边关逾十年,杀过的逃兵、败军、兵贼何止百余,打过军棍的官兵何止万余,就连我自己也挨过数次军棍。军规如铁,无论是谁违犯,都当严惩,否则何以为军?”

英国公微笑,“若不如此,何以打造战无不胜的铁军?”

信国公点头,“若是治军不严,哪里能够抵挡境外蛮族的铁骑?”

定西侯笑道:“舍弟将兵,一向铁面无私,哪里需要别人的感染?”

安国公喟叹,“东辰还是太仁厚,太心慈手软了,竟把点卯时限放宽了两刻钟。要是打起仗来,这帮少爷兵拖延两刻钟,只怕军营都要被敌人攻破了,全部死无葬身之地。”

“正是。”一干勋贵纷纷附和,“还是杀得太少了啊。到底年轻,太过心慈手软。”

苏东辰微微躬身,恭谨地说:“父亲和各位大人教训得是,我下次一定注意,绝不手软。”

这些公侯的身上大都带着虚衔,平时并不上朝议事,只大朝会的时候上殿站着,基本充当背景,只备皇帝在军事上垂询。他们向来对国事不发一言,难得像今天这般踊跃发言,摇旗呐喊。这些对御史冷嘲热讽的勋贵大都是支持皇帝的保皇派,因而皇帝并不制止,一脸“朕胸怀宽广,爱卿们尽管畅所欲言”的神情。

文官们的脸黑成一片,声音更高了,子曰诗云,引经据典,“残暴”、“冷血”等负面评价层出不穷,抨击得更加激烈。

大殿上一阵唇枪舌剑,吵得热火朝天,几乎动起手来。

苏东辰并不怎么说话,照理说御史弹劾他,他便需上折子自辩,不过现在他懒得多说,只不动声色地暗中观察内阁首辅郑义成。当然,还有其他大臣,他都仔细看过、感应过。有几人给他微妙的感觉,仿佛与他找寻的第一节点有关。现在他毫无头绪,只能记住这几个人,回去后就叫人专门收集他们的资料,再和晏斐一起分析。

文臣武将争斗一番,内阁七位阁老均未参与,都老神在在地微阖双目,似在养神。三位皇子都在殿上,也聪明地没有加入,只微微含笑,袖手旁观。

苏东辰也笑,姜元武同样笑而不语,石青与以往一样沉默。三人同样品级,同样职务,因此站在同一排。

苏东辰宛若谪仙,姜元武伟岸如山,石青精悍似铁。三个人三种风格,差异极大,站在一起却并不互相排斥,瞧着十分和谐。

皇帝坐在龙椅上,看得龙颜大悦。石青寒门出身,从士兵一步步做到将军,可谓九死一生,全靠皇上提拔栽培,因此一心忠君,谁来拉拢也不理。另外两个大营的上一任领军将军本来也是皇上的人,谁知皇帝最近略微有些精力不济,这些人就急忙寻找机会,攀附潜龙,想要争取从龙之功,让皇上气得不行。这次换上的两位大将军虽然出身勋贵豪门,却都是保皇派,目前看来还是对他忠心的纯臣,让他暂时放下心来。只要解除外来威胁,他就可以集中精力,与朝臣和三个儿子好好斗一斗了。

三个皇子都是庶出,其生母也不是他特别宠爱之人,因此他并没有亲疏远近。既是要将这万里河山、亿万子民交托,总得要让他看到他们是否有明君的潜质,所以他才迟迟不立太子,就是想要好好看一看。

现在什么牛鬼蛇神都爬出来了,虽然让皇帝厌烦,却也让他庆幸。早一步看明白,就可以早一点铲除这些隐患,也让下一任皇帝轻松些,不似他当年初登基时那么艰难。当然,像苏东辰和姜元武这样刚过而立之年的忠臣也是他特意栽培出来,想着将来可以留给儿子用。

如今秋收已过,各地都在缴纳税收。今年虽有小灾,大部分地方却都风调雨顺,是难得的好年头。百姓有饭吃,就不会造反,从南到北一派太平景象。今天的大朝会就没讨论其他的要紧事,一直在争吵苏东辰是否暴虐凶残。

作为当事人,苏东辰心平气和,“诸位大人治国,要不要严守律法?本将治军,难道不该严守军规?按照十七禁五十四斩,那些人足够斩首好几十回了。挨了军棍的官兵本应全部斩首,本将容他们的头颅暂时寄在项上,只以军棍略施小惩,允他们以后将功折罪,已是法外施恩,特别宽宥。各位大人若是认为本将如此做法竟然还有错,那何不先弹劾大理寺和刑部。每年秋决那么多罪犯,是不是也要算做‘暴虐无道,残民以逞’?”

每年秋季行刑的死刑犯都要报皇上亲审后勾决,苏东辰的这席话信息量无比巨大,可以从中延伸出无数意思,每个意思都让人心惊肉跳。争得面红耳赤的众大臣戛然而止,一时组织不出有效的语言反击,很快就面色苍白,纷纷退下。

看到苏东辰一介武夫,居然短短一席话能把御史说得哑口无言,皇帝龙心大悦,“太祖曾经说过,军队要有铁的纪律,没有纪律就没有战斗力,严守军规是每个官兵都必须做到的。苏将军和姜将军都做得不错,朕期待你们尽快把两大营打造成战无不胜的铁军。”

苏东辰和姜元武同时出班行礼,“谢陛下,臣定不负陛下隆恩。”

第2卷 常规任务:北晋皇朝 第27章 晏斐的真实身份(1)

弹劾苏东辰一事虎头蛇尾,决定被皇帝下了定论,此事做得好,于是那些对付他的人就不便再揪着这件事,只能重新谋划了。

苏东辰并不是泛泛之辈,家世背景不凡。他的生母和元配妻子都是武阳李氏的嫡脉嫡女,陇西李氏与陆续分出来的十三支脉同气连枝,在朝中任官职者众多,姻亲故旧门生弟子无数,对他都比较支持,最差者不过是保持中立,绝不会参与攻击。安国公府的姻亲好友也不少,历年来嫁出去的、娶进来的,不是勋贵便是世家,说起来都是有血缘关系的亲戚。他如今简在帝心,前途无量,有聪明人更是看出了皇帝将他扶持起来,是要留给下任皇帝大用的,自然明里暗里地给予他全力维护与支持。

有许多人想要结交苏东辰,邀他赴会赴宴的,想要上门拜访的,帖子如雪片般飞来。更有人想要与他联姻,做媒的、探口风的差点把安国公府的门槛踩断。不过,他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军营里,轻易不出来,安国公和胡氏都做不了他的主,说亲的事只能先搁置。

每个月逢十的大朝会,他才会顺便休沐一日,或走亲访友,或在家陪伴父亲,教导弟弟妹妹和两个儿子,或借故狩猎、巡视田庄,把几个暗库都看了一遍,取出大批有用的东西送进空间,让洛漓一日千里,顺利升到五级。

空间每升一级,需要的力量都以几何级数递境。安国公府历代都是武将,打仗是最能敛财的,三百年的积攒,才让空间得到飞速晋升。以后就没那么容易了,除非把京城里所有勋贵、世家、豪门、富商以及皇宫内库的好东西都弄来,大概能把空间升到十级,完成第一个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