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节 第58章
幸三也是一脸的惊恐和担忧,边点头道:“爷的两样我自然没问题,原本能跟二哥和爷结交,就已经是三生有幸了,也没必要四处宣扬。只是,宫里的事儿,到底厉害些,难道爷真的要我去杀人放火?”这小二,也真够憨的,连这都能想得到!
佛爷赶紧摇头道:“大概还不至于。不过我的这事儿确实跟宫里有关,但我绝对有把握和分寸,不会让你们轻易涉险的。大家都是好兄弟嘛,也就是情同手足了。眼下就是要等着大皇帝,皇上,他准备让我做什么,我才知道该怎么应付。但我想一定需要你们的帮助。一个好汉三个帮,有人帮忙,凡事也能容易些。当然,肯定是不会让你们白忙活的。”
这下倪二可豪爽不起来了,和幸三都陷入沉思,得好好想想,毕竟太过骇人听闻了。他们一介布衣,转眼就要替皇上办事儿,一下子着实难以接受。佛爷慢慢的喝着茶等着,随他们想去,行不行都不能勉强。
过了好一会儿,倪二先应道:“为兄弟忙倒是没什么,如果兄弟确实需要帮忙,又是能做的事儿,管他天王老子,我倪二应下了。”
既然这样,幸三也不输倪二,从见到倪二到这会儿第一次挺直腰板应道:“我和二哥一样,而且我相信爷要我做的事情肯定没错,我一定照做就是。”
真是好兄弟,佛爷也不多客套,到了三碗酒,三人一干而净,就算定下了。
有了这两人的帮忙,而且又是本地人,佛爷心下释然许多,便是大皇帝要他做任何事情,他也来者不拒,只要能得到她,费点儿脑子吃些苦不算什么。
她,这会儿靠在床头,也在想他。
经过这几天调养,又有额外的药吃着,黛玉已经好了四五分。单从气色上看,已经与已往差不多了,而且最近心情好,每天都装扮的清雅俏丽,主仆都高兴的很。如果不是初春天气凉,又不想让外人知道她好得这么快,只怕黛玉都可以满园子逛或者给贾母请安去了。
今儿惜春又来陪黛玉玩了一天,一会儿说笑一会儿下棋,两人还将黛玉许久没动的古琴也找出来调试一回。自从前年园子里有了那些变故,黛玉几乎就没动过它,这会儿都手生得很了。惜春善画,对琴不过略知皮毛,两人便如初学一般,从头来过,也颇能打发时间。若非紫鹃担心黛玉玩了一天累了,她可还想再试试。
自从那天姑嫂姐妹们那番彻谈之后,众人便一边儿等着即将来临的暴风雨,一边儿又成竹在胸似的更加放松起来,得快乐且快乐,每天都过得很好。这样也未尝不好,一枯一荣何足惧,花开花谢又是春。高低贵贱皆虚妄,平实知足才是真。
除此之外,就是紫鹃和雪雁如今只要背过别的丫头婆子,就会不时的提起佛爷,将黛玉的心搅得纷乱。吃饭要说“神医让少吃点儿”,“神医说这个能吃”,“神医说”三个字听着比圣旨还更重要,只要神医说的,就得照做。神医说,姑娘要多休息,因此,才酉时便要黛玉上床准备睡觉,这么早能睡着么?更何况每天都要睡四五个时辰好觉,这会儿一点都不困。
黛玉靠在床头,困是不困,但也着实有些累了。白天到院子里转了一圈儿,又跟惜春追着打了一回,似乎腿脚有些酸疼。真是的,许久不动了这稍微一动就嫌累。黛玉将腿拱起来,轻轻的捶着,脑子里却在想惜春说的林姐夫。真不知道将来会有个什么样的“林姐夫”?
雪雁刚端着水进来,见黛玉捶腿,赶紧过来笑道:“姑娘先忍忍,等洗过脸我来给姑娘捶捶。有人说病得久了就起不来,姑娘大概也是躺的久了,腿脚松软,等过些日子天气暖和了出去多走走吧,那时候也该大好了。”
紫鹃在一旁笑道:“以前听说那有钱人家只点一根灯芯,不是抠门,而是怕贼惦记。姑娘这会儿也差不多,很该防着贼惦记。”说着话已经放下手里的活儿过来坐在黛玉床头,给她轻轻的捶着,还不时打量黛玉一下,一脸笑容,满眼喜悦。这等丫头也算得上是难得的好丫头了,便是偶有过失,总不好揪着不放。
因雪雁几乎不曾上过夜,不过陪着紫鹃熬了几回,也总是睡得死死的。这会儿黛玉已经好起来,紫鹃又自己说明白,黛玉便让雪雁依旧在外头睡,还让紫鹃上夜。这样雪雁夜里若是起来想看看黛玉也方便,便是黛玉叫,她也能听得见。如此算是两全之策吧,将众人都照顾到了,让紫鹃也不用在别人跟前丢脸。
只是这会儿时候尚早,雪雁给黛玉卸了妆,又服侍她洗过脸,将残水交给小丫头,过来将火盆拨旺,便也坐在黛玉床头,一边儿给她揉胳膊捶腿,一边儿说笑,倒像三姐妹一般。
黛玉听她们没说几句又拐到神医头上,便闭着眼装睡,脑子里自己想去。一闭眼,脑子里就全是他的样子,一直那么认真的看着她,逗她,哄她,安慰她,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不是简单的温柔体贴、儒雅俊逸,或者美男子等这些俗语所能形容。他就是他,有着明星般的眸子,照亮她的夜空,让她不再难以入睡;有着阳光般的笑容,驱走她心头的阴霾,让她笑着喜迎春风化成美梦;有着梵音般的话语,化成甜美的琼浆,融入她的骨髓中。
不过这些还只是一点点而已,绝对不是全部。他还有宽厚的肩膀,可以让她靠着好好哭一会,将多少年的委屈都哭出来,那一夜,将眼泪都还给他,从此两不相欠。剩下的笑容,都是因为他,她愿把这都送给他。他还有有力的双手,抱着她,或者给她诊脉,给她治病,治好宿疾,还有她的心头伤…
如果这样数下去,大概三天三夜也数不完,难道他真的有这么多好处,难道他真的是菩萨的化身?她也算是博览群书了,为什么没看到这种事情?难道是骗她的?看着不大像。真的不像,她没什么好骗的,而他,却是个那么好的人,似乎…就算是骗,她也愿意上当。
黛玉翘起嘴角,露出两个小酒窝,想想又抽了下鼻子表示不服气。不过脸有些发烫,见两个丫头都好笑的看着她,赶紧低下头嗔道:“你们好好儿的说话又看我做什么?”
知道黛玉脸皮儿薄,而且有些事情点到为止,紫鹃也不点破,只是笑道:“姑娘最可怜,又最可爱,如今上头不管,我们要是再不小心服侍,将来神医怪罪下来,我们可当担不起。宝二奶奶三日回门都过了,想来也该和老太太来看姑娘了。琏二奶奶她们正在筹划,只要有人来,她们也一定来人,不知道姑娘有什么打算没有?”
黛玉摇头道:“有什么好打算的?以前是真病着,没法子。难道将来果真好了,也得装一辈子的病不成?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我虽非君子,可也不过权益片刻而已,若是要我长久的装,怕是不能够。”
雪雁劝道:“姑娘是女君子,可别的都是些小人。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纵使怎么宽容大度坦荡,只怕有心人正好趁虚而入,欺负姑娘。上次琏二奶奶和鸳鸯姐姐不是已经说过,府里如今有些不好的势头,姑娘何不避得一时算一时?明日早早儿就起来,我们给姑娘略微傅点儿粉,再好生装扮一下,能掩人耳目最好。”
紫鹃也劝道:“正是这话,虚虚实实,能屈能伸,将来还有好些时候让姑娘坦荡荡的呢,又何必急于一时?而且就算是好好儿的,也得好给高兴的人看,而不能让那些有心人看见。老太太如今对姑娘是没什么了,不过别人可保不准,人心难测,姑娘还是小心为上。”
真是啰嗦,两个丫头一刻都不让黛玉清净,这会儿婆婆妈妈的唠叨一回,次日果真一早就将黛玉叫起来,给她脸上光傅粉,不抹胭脂,看着白白的没什么精神。身上一袭白衣,间或点缀有几朵幽兰,看着更加洁净又风流婉转。若是坐着不动,又有些单薄之感。黛玉最近睡惯了,一大早起来没睡够,不停的打着盹儿,任凭两个丫头收拾。
紫鹃笑道:“姑娘以往夜里经常只睡一两个更次,也没见过这么困的,如今是怎么了?一会儿到院子里走走,醒醒神。”
黛玉抱怨道:“你们这么杯弓蛇影的,如果她们一日不来,我岂不是要这么劳累一日?只怕等她们来的时候,我就真的又病倒了。而且每日都有下人来往,难道不会去说嘴?”
紫鹃给她插上一只象牙悬珠簪,又取来一件斗篷给她披了,扶着她起来道:“姑娘别嫌辛苦,她们这么久没来看姑娘,不会错过这几天的。如今上下都在议论神医,还有皇太后对姑娘的关怀,若是没事儿绊住,只怕早来了。”
第59节 第59章
黛玉点点头,自语道:“终究是宝二爷的亲事要紧,我便是有皇太后莫名的关心,也抵不过骨肉亲情,只怕也让皇太后失望了。”
紫鹃忙劝道:“姑娘又多心了,就不能改改。不是这个缘故。而是老太太传下话,说神医嘱咐过,姑娘要多休息,大家若是有意,就替姑娘着想,别来打搅。而且小辈也受不起长辈时常来看候,不仅心里不安,而且也怕折福。这么一说,别人哪里还敢来。而且说得是长辈,平辈来看自然是无碍的,因此也方便了大奶奶和四姑娘。”
到底是老太太,话听着似乎有理,而且意思明白,王夫人她们总不好再来。连这两日送饭也多是凤姐儿屋里的婆子,或者是小红。如今园子里人少,府里又所见开支,饭菜就依旧在大厨房做,凤姐的院子离两头都近,照应起来也容易。即便是几个芋头一碗香菇汤,也难为她一片诚意。
黛玉缓缓走到院子里,头顶一轮下弦月,在晨光中不再发亮,看着更像一个装饰,镶嵌在碧蓝的天空中,留恋的望着竹影下的黛玉,不忍暂别离。启明星趁着太阳尚未升起,提前给人们送来一线光亮,时而眨巴着眼睛,望着竹林中的一方美玉。晨雾还没散尽,飘渺的萦绕在竹林以及房子四周,微风吹动长发,没有凉意,只有轻浮,连心,也飘飘然起来。
春光美,斗转星移,又是一轮回,年年都有春来归。晨曦好,变化万端,倏忽去又来,但愿常与太白共徘徊。檐下鹦鹉,树上麻雀,都赶在春日晨光偷窥佳人倩影,早起不嫌累。
黛玉驻足竹下,抬头看看,又低头想想,忽然觉得他也像那鹦鹉,总是不停的看着她,也不知道他到底看个什么。微微笑了一下,便依旧沿着甬道往院门口走去,才走几步,只见路中间果真冒出一三寸来长的竹笋,腰上扎着一根红丝带。虽然没有姑苏的竹笋粗壮,也就没了那种朴拙的憨态,却是另一种味道。瓜子脸儿,杨柳细腰,身裹罗裙,头顶两瓣笋尖牙儿在微风中微摆,轻佻有趣儿。这模样儿最像江南还未留头的小姑娘,俏皮伶俐,格外讨喜。
雪雁扶着黛玉慢慢走着,见她摇头晃脑将那竹笋打量了将近一盏茶的功夫,也不明白姑娘究竟什么意思,疑惑的问道:“姑娘想什么呢?”
黛玉看了她一眼,忽而笑道:“谁在上面扎的这带子,做什么呢?”
原来是为这个,雪雁笑回道:“这还不是那天王嬷嬷说路中间长竹子主一路平安、家宅昌盛兴旺,为了不让出入的人不留神踩着,夏嬷嬷才找来丝带绑了。姑娘不知道,她们还烧香祭过神,保佑姑娘平平安安,大概也有些用处吧。”
真是,王嬷嬷不过那么一说,她们还真当个事儿,不过老嬷嬷一点儿心意,也懒得计较。看过那竹笋,黛玉也有点儿累了,转身往屋子里走去。紫鹃正在喂鹦鹉,那鹦鹉眼尖,见黛玉回屋,赶紧扇着翅膀叫道:“姑娘回来了,紫鹃快打帘子。”
“知道了,姑娘就没出去,怎么又说回来?”紫鹃笑道,将手里的食儿都给它放到那里,给黛玉打起帘子让她进去。
“别管我,快去服侍姑娘。”鹦鹉又叫了一句。黛玉站在门口一愣,忍不住笑起来。
黛玉回到屋里吃了点儿粥,便到榻上靠着,随手拿起《大乘缘生论》来翻看。
地下依旧拢着火盆,旁边几上放着热茶,紫鹃又给黛玉拿来个小被子将她肚子以下都裹住,才去给她准备早饭。黛玉吃得少,如果自己能顾得的过来,总是放心些。
快到辰正时,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听着该有不少人。又听得有人说“老太太小心点儿”,果真是来了。黛玉和雪雁对视一眼,暗自点头,便各自忙开来。
紫鹃将贾母迎进屋里,黛玉忙从榻上起来要给贾母见礼,口中说道:“给外祖母请安,许久没能去给外祖母请安,还请外祖母见谅。劳动外祖母亲自来,外孙女儿心下过意不去。”
贾母忙扶着她,上下打量了一番,也不让她给王夫人等行礼,便依旧扶着她在榻上坐了,自己则坐在榻旁的椅子上。雪雁等忙拿来坐垫褥子给贾母垫了,又让邢夫人王夫人等坐下,一边儿送上茶来。
贾母只管拉着黛玉的手道:“好孩子,难为你了。最近一直忙,前两天外祖母也有些不适,故而一直没能来看你,你别怪罪外祖母就行。敏儿走得早,也没个人疼你。如今难得遇见这么好的神医,能将你的病治好,也算是福分。前两天北静太妃说起来,想等你好些儿了请你去北静王府做客,你可愿意去?”
这…不知道老太太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黛玉也琢磨不透,迟疑半晌才点头道:“多谢外祖母记挂,外孙女儿没能孝顺外祖母,反倒让外祖母记挂,是外孙女儿的罪过。若是这病果真能好起来,但凭外祖母吩咐便是。只是不知北静太妃为何想见我?”
好个“这病果真能好起来”,一句话浑身都是刺儿,贾母愣了一下,王夫人也略微变了色,宝钗站在王夫人身后,脸色也有些不自然。幸而这些只是转瞬即逝,黛玉说的在情在理,贾母道:“会好起来的,要不皇太后也不会这么操心,三番两次的遣神医来。北静太妃与外祖母是闺阁姐妹,偶尔听说我就你这么一个外孙女儿,还身子不大好,便想看看你。这事儿也不要紧,就等你好了再说吧。宝玉媳妇儿,你过来。玉儿,虽然你们以前见过,但她如今是你宝二嫂子,你病着不便行动,这会儿就在这里见过,都是一家人,日后就更和睦了。”
宝钗赶紧从王夫人后边儿过来,头上梳着金丝八宝攒珠髻,戴着朝阳五凤挂珠钗,富贵华丽,正是正室奶奶的装扮;一身大红凤袍,脖上依旧挂着金锁,尊贵体面,正合了她新婚的意思。只是神情略带疲惫,脸色稍显暗淡,目光有些呆滞,却不知是什么缘故。
黛玉打量一番,忽而想起湘云来,看样子宝钗纵使再过富贵,也不如湘云夫妻和美,也是枉然。如此想着,心下倒有些怜惜,忙给她行礼道:“见过宝二嫂子,未能及时给嫂子行礼,还请嫂子见谅。宝二嫂子的礼我已经收到了,这会儿再行谢过。”
众人除了李纨凤姐儿惜春等知道底细的冷眼旁观外,别人都吃了一惊,可说是大吃一惊。贾府谁个不知黛玉和宝玉好,两人情投意合,便是人前也时有表露。谁知,这会儿当着宝钗的面,竟然如此云淡风轻,犹如此事与她无关一般。便是贾母,也有些始料不及;王夫人半闭着眼睛,也不知道她到底怎么想的,或者她不知道黛玉是怎么想的。
宝钗也吃了一惊,只是不动声色,略微定下神,款款回礼道:“妹妹多礼了,妹妹身体欠安,我没能时常探望照应,还请妹妹海涵。些微薄礼,但请妹妹笑纳。”说在从莺儿手里接过一个礼单来,却是又一份见面礼,东西已经放到一旁,等着点收。
黛玉接过来一看,却是:上用妆缎蟒缎各一匹,大红羽缎羽纱各一匹;攒珠累丝金凤一个,点翠镶嵌和田白玉凤鸟簪一对,万福万寿点翠长簪一对,双喜如意点翠长簪一对,镶嵌宝石长簪一对;赤金累丝镶宝耳坠一对,白玉溜金耳坠一对;白玉镯子一对,翡翠镯子一对;手指粗人参一支,冰片一盒;新书一部,宝砚一方。
寻常姑嫂姐妹,何以送如此重礼?黛玉忙将礼单退还给宝钗道:“宝二嫂子如此厚礼,恕我无功不敢虚受,还请宝二嫂子见谅。”
宝钗笑劝道:“你我原本便情同姐妹,如今又做了姑嫂,亲上加亲,喜上加喜,既然是一家人,又何必讲究这些虚礼?不过是些物件,我也用不了那许多,若是能跟妹妹分享,是为众乐乐。而且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脾气,素来最不耐烦那些繁琐的东西,如果妹妹喜欢,我那里还有许多,改日再给妹妹送来。”
黛玉还要推辞,贾母拉着她坐下来,淡淡的劝道:“既然是宝玉媳妇儿一番心意,玉儿你就收下,免得抹了她面子。你的病如今怎么样了?凤丫头说你好多了,我怎么看着还是弱得很?往常春秋都要犯的,这会儿更要注意。”
黛玉将礼单交给紫鹃收了,坐下来应道:“多谢外祖母记挂,是好多了。只是这几天忽冷忽热的,有些不大舒服,大概入夏会好些。神医只说要多歇息,少吃些饭,慢慢调养,以观后效。”再则她死里逃生也没几天,哪里就能立竿见影好起来,只是此话不便开口而已。
第60节 第60章
贾母点头道:“也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你这会儿能起来就不错了。日后小心调养,过上三两个月,慢慢的也就好了。”
王夫人道:“阿弥陀佛,好起来就好,姑太太在天有灵,也能得安心。大姑娘如今吃什么药呢?要不要让他们多买些,或者好生配来?”
这,真是,她还装得什么都不知道,还敢提药,黛玉目瞪口呆无话可说。紫鹃刚收了东西,进来应道:“回二太太,神医没说给姑娘吃的什么药,也没给方子。”
“怎么这么糊涂,看病不开方子,也不知道该吃什么药,那还怎么治病?我看你这丫头也当回去了,这怎么服侍大姑娘?不行就另外换人来。”王夫人不悦道。
凤姐儿见黛玉和紫鹃都有些为难,便赶紧笑道:“太太息怒,想来神医自有神药,方子不想外泄,亦或是他用的药不容易得,也可能是皇太后下旨,他不敢怠慢,故而连药也配好送来,那原是他遵旨行事,也难怪他。听珍大哥哥说神医脾气古怪,紫鹃只怕也不敢得罪,因此不知道也是有的。”
王夫人还要说什么,贾母开口道:“罢了,只要玉儿能好起来,管她吃得什么药,不论是灵丹妙药,还是地瓜山药,由她去吧。倒是玉儿脾胃薄,将她爱吃的多送些来,如今园子里地方大人少,就近找个地方,让丫头婆子们小心给她做点儿,比前头辛苦送来强些。”
话已至此,王夫人争也没什么用,只得应道:“老太太说的是,媳妇儿愚笨。只是大厨房离这里也不远,直接在那里做也新鲜,多个地方还得多个人料理,如今府里一时比不得一时了。依我看,再者离这儿最近的当属珠儿媳妇那里,老太太的意思…”
“既然这样,就还在大厨房做罢。珠儿媳妇儿还得照应兰哥儿和她们两个,园子这么大,也得她多操点儿心,只怕忙不过来。紫鹃,你们若是忙不过来,就让琥珀来给你帮衬一两个月,等玉儿好了,事儿也就少了。”贾母不肯将李纨拉进来,就只得退一步。
王夫人也不好太过,只得看一眼宝钗,不知道她的意思。宝钗一直垂手立着,做了新媳妇儿就不能与黛玉惜春坐着了,见王夫人看她,装没看见,过了一会儿,见贾母喝过茶,才回道:“回老太太,我看林妹妹在这里也不好照应,不如将她依旧接到前面去,离大家近些,看护起来也便宜些。而且正如二太太说的,府里不比以往了,若是在前面住着,大家相互照应一些,也不用这么多人服侍。”
贾母瞪了她一眼,冷冷的道:“府里纵然艰难,也不缺这点儿。紫鹃的月利本就是从我那里出的,从今儿起这里的月利都从我那里出,免得我祖孙两个白吃讨你们嫌。如今宝玉已经成家,以前划给晴雯的月利很该还回来,别的一应使费一般的从官中出。别以为我老糊涂了不知道,若是有谁敢再欺负玉儿,看我能放过你们那个。”
眼光将众人一一扫过,又在王夫人和探春身上多停留了一刻,贾母才拉着黛玉的手道:“玉儿别怕,只要有外祖母在一日,不会再叫你受委屈的。”
邢夫人王夫人等都站起来唯唯诺诺,连道不敢。一时间竟然没人敢再开口。宝钗被贾母这一顿训斥,虽然知道自己当了替罪羊,面子上到底也下不来,便是寻常有全挂子的武艺,这会儿也技穷。李纨凤姐儿懒得揽事儿,这会儿都抿着嘴儿偷笑。
只是如此一闹,众人也没了兴致,不过再问候几句,又交代一番,贾母便领着众人走了。
话分两头,且说这里唱了出满堂彩,宫里也不差什么。
自从大皇帝准了元春的奏,同意由她伴驾春蒐,凤藻宫就忙碌起来。从春蒐的来历经过讲究等,到上林苑的种种故事,还有孕中出门该注意的,还有此行都要做些什么。除了赢得大皇帝的欢心,自然还想知道一下圣意如何,最好还能知道那个神医以及扣留在大明宫的韦家婆子,到底是何意。当然了,若是能在此期间帮大皇帝处理奏章,朝事就又知道些了。
这些是元春要操心的,而抱琴和夏守忠则忙着安排准备东西,无数的衣服、药物、饮食乃至赏赐等,都要多多的准备。这么多年难得伴驾出宫一次,是莫大的荣耀,元春似乎又看见入主椒房宫、从此名正言顺的统理后宫,母仪天下。如果那样,她的皇儿将来一定要做太子,她还要扶持太子做个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