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节:明心(4)
王贵妃细细打量眼前人,身穿锦绣双蝶钿花衫下配碎花翠纱露水百合裙,丽而不妖,恰到好处,头上低低挽着个堕马髻,又留出两绺头发娇俏地垂在脸颊两侧,头上只戴了一只金螺丝童子戏珠的头花,衬着那张薄施粉黛的小脸,只觉得青春逼人,让人不能直视。
她招了招手:“若微,来炕上坐!”
“娘娘!”若微深深施礼,站在当场,没敢移步。
“这孩子,如今真是生分了,快上来坐,今儿本宫和你说会儿体己话!”王贵妃满脸笑容,亲切和蔼。
若微应了一声,这才脱掉那双云头踏殿绣鞋,坐在炕案的另外一侧。
王贵妃扫了一眼宫内侧立服侍的宫女:“没你们的事了,都到外面候着去!”
“是!”
待宫女内侍都退下之后,王贵妃再回眸凝视着若微,眼神儿中透着一丝探究:“丫头,这些日子不好过吧?”
“娘娘?”若微鼻子一酸,没了下文。
王贵妃拉起她的手,轻轻拍着:“万岁金口玉言,若无缘由,不会轻易改弦的。”
若微眼前一亮:“娘娘,究竟为何?可否告之?”
王贵妃点了点头:“若微,人不能跟命争,你与瞻基虽然有青梅之缘,却无夫妻之分,眼看你们一年大似一年,圣上也想早日了了这个心愿,只是你的八字与瞻基相克…”
若微脚下如同踩着浮云,王贵妃后来对她说了些什么,她自己是如何出的柔仪殿,她都恍然不知。
脚下是平整的青石平台,踩在青石平台和鹅卵石组成的冰纹石小径中。不绝于耳的鸟儿鸣叫和假山瀑布的哗哗流水,在杜鹃、石楠、红枫、翠竹的簇拥下,春天果然是生机盎然的,可是自己的春天在哪儿呢?
下意识地寻着潺潺的流水声,一步一步走到了龙池之边,望着那一池春水,只觉得她的梦醒了,而心却碎了。
“如果你愿意,我可以向父皇去求你?”他声音如钟,从身后传来。
而她连头也未回,只痴痴地说了一句:“既然我命如此,又岂是旁人可以拯救的?汉王的心意,若微领了!”
第207节:大婚(1)
大婚
大明永乐十五年三月十六。
大红的帖子,大红的喜服,大红的龙凤烛。
那满室的红在瞻基看来,只是觉得格外刺眼。
看着一脸端庄坐在一边的胡善祥,瞻基有一阵儿的恍惚,她也很美,她的美是一种贤淑安静的美,是大气婉约的,皇爷爷选她为自己的正妃果然有一定的道理。
这样的女子确实宜家宜室,只是可惜,她不是与自己看着长大、青梅竹马的若微,当自己还是一个青涩少年的时候,那娇小的、可爱又有些霸道的若微就占据了自己的心,七年的时间,从不懂情为何物,到今日曾经沧海,她已然牢牢地嵌在自己的心里,任谁都不能移去。
一直以来,都默默地憧憬着自己和她的洞房之夜,而如今,新娘换作她人。她什么都没有,一句交代的话都没有人对她说。
现在她在做什么?她会不会怪我?她是不是又气得折磨自己,不停地弹琴,不停地写字,不停地练舞,她说过,身处皇家,连喜怒哀乐的自由也没有,每一次不开心,她就会整日地练习技艺,不累到晕眩不罢手,那么现在。
瞻基紧紧皱着眉头,终于他站起身,只说了一句话:“本王实不喜闺中之乐,王妃先安置吧。”
说罢,头也不回就出去了。
胡善祥怔住了,难道他还没有认出自己吗?为什么开口说的第一句话,便是如此伤人?看着大红龙凤烛上跳动的火苗,她只觉得自己如坠深渊,无人可以救赎。
此时,朱瞻基快步赶去的只有一个地方,静雅轩。
还好,没有令人心碎的琴声,一片安静。只是为何室内一片黑暗?
走进院子,正逢湘汀从屋内走出来,看到一袭大红喜服的瞻基,明显一愣,随即眼中一湿,悄悄退了出去。
推开门,瞻基走了进去,满室漆黑。
“为何不点灯?”瞻基知道,若微最怕黑了,就是夜晚安寝也要留一盏宫灯,而今天竟然一片黑暗。
借着窗外的月光,瞻基适应了好一会儿室内的黑暗,这才看到若微一个人坐在妆台前,对着镜子,梳着满头如瀑的青丝。
第208节:大婚(2)
一下又一下,狠狠地用力梳着,即使遇到缠绕,她也不曾停留,只是更加用力地扯动着,那每一下扯动都像是在撕扯着朱瞻基的心。他走上前,用手轻轻按住她的手,拿过梳子,轻轻地,无比珍视地,梳理着,动作小心翼翼又极为轻缓。
也不知过了多久,他把梳子放在妆台上,用手轻轻抚着她的长发,千言万语只化作一句:“为何不掌灯?”
她站起身,轻轻地靠在他的怀里,“没有了你,我的生命就是一片黑暗,灯有何用?”
朱瞻基的一双手紧紧攥着,“若微,我……”
她转过身,在黑暗中,她的眸子还是那般动人,她笑了:“瞻基,你会爱上她吗?”
瞻基把手放在她的肩上,“不会。”
她的笑意更浓了:“你会为她梳头发吗?”
瞻基哽咽了,用手紧紧箍着她的柔肩:“不会!”
她收敛了所有的笑容,无比凄凉地走到窗前,拿起琵琶:“我弹首曲子给你听,送你新婚大喜。”
瞻基冲了过去,一把从她手中夺过琵琶:“不要这样,若微,我宁愿你打我、骂我,也不要你这样忍着。”
若微笑了:“瞻基,过了今日,我就要出宫去了,我已经求了太子妃,以为徐皇后祈福之名,我要出宫去了,从此青灯古佛,你把我忘了吧!”
“什么?”瞻基疯了,“为什么?谁来告诉我这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
“她们说我命硬,我们在一起会害了你。”若微笑了,朱棣想要自己,所以他毁约了,给自己的皇孙另外寻了一位王妃,而让自己出宫,过不多时再纳入后宫,她笑了,何其荒唐?
瞻基紧紧地拥着若微,半晌才道:“命硬?会害了我?我偏不信,如今就试试吧。”他俯下头,托起若微的脸,重重一吻,吻住她的今生,吻住自己的真情和誓言。
在黑暗之中,在他与胡妃的大婚之夜,在小小的静雅轩内,别样的洞房里,他和她成为了一体。
你侬我侬,忒煞多情,情多处,热似火。
第209节:大婚(3)
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
将咱们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
再捏一个你,再塑一个我,
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瞻基醒来时,微微侧起身,低头看着躺在床上的若微,眼中看到的是与平日完全不同的她,冰清玉洁、不食人间烟火的清丽脱俗,长长的秀发倾披而下,粉嫩的皮肤如刚刚出蕊的花瓣,澄澈明净如秋水中映出月光的眼睛,两颊的娇羞像染红了天际的晚霞,不着痕迹的温柔与娇美像一只无形的网将他缚得牢牢的,瞻基突然觉得一阵窒息,他轻轻地拉起她的手,在她的手心中央印上一个温润缠绵的吻,这个吻便如同他的誓言,永不相负,他喃喃低语。
而一滴晶莹的泪珠则从睡美人的眼角缓缓流淌下来,瞻基心中一痛,立即用自己的唇吻住了那滴美人泪。
“我不会让你独自承受黑暗的。”天明时分,他只说了这样一句,然后手执一方沾血的素帕,直接去往乾清宫。
经过东宫,远远的,看见太子妃张妍立于宫门口。
“母妃!”朱瞻基俯身行礼
“欲往何处?”太子妃一脸漠然,冷冷地问道。
“去乾清宫面圣!”朱瞻基语气坚定。
“昨日大婚礼成,今早是该面圣谢恩,只是瞻基好像忘记了,应该携善祥同往才是。”太子妃紧紧盯着儿子的面庞。
“儿臣去面圣,不是为了谢恩!”朱瞻基一脸沉静,面不改色。
“哦?”太子妃柳眉紧皱。
“是去请罪!”朱瞻基面色清冷,目光投向母亲,重重一拜:“昨夜,我已然要了若微,今日面圣一为请罪,二是替她求个名分!”
“你!”太子妃只觉得一阵眩晕,失望,满心的失望,若微叫她失望,瞻基叫她失望,就是善祥也叫她失望。
“你好糊涂!”太子妃大怒,“随我来!”
朱瞻基初是不为所动,后来看着太子妃一人在前走得甚急,衣带飘飘,仿佛记忆中母妃从来没有像今日这般激动,这才慢慢跟上。
第210节:大婚(4)
进入太子妃寝宫,太子妃命左右退下,大门紧闭。
“跪下!”
朱瞻基从之,而脸上仍是一脸坚毅,不容更改。
“你可知道,从永乐八年起,皇上就在为你的婚事操心,一直到如今,永乐十五年,才最终为你定下胡氏,你可知道这里面的缘故?”太子妃满心恼恨无处宣泄,不由一改往日作风疾言厉色起来。
朱瞻基默不作声。
太子妃怒急:“你眼中只有若微,难道再也看不到其他了吗?”
“若微?”朱瞻基终于开口,“母妃,孩儿实在不懂,永乐八年,若微进宫待年,不是就早已定下她了吗?为何如今,平地起风波,偏又另指她人?”
“若微虽好,但…!”太子妃终是迟疑了,那样的话无论如何她也说不出口。
“若微不是虽好,在瞻基的眼里就是绝配,德言容工、琴棋书画、孝义礼让,这么多年来,她哪里有失?各宫妃嫔、公主郡主,她又得罪了哪个?为什么,为什么现在什么都不能给她,白白等了这么多年,如今要放她出宫?”朱瞻基越说越替若微委屈,竟然淌下两行急泪。太子妃看在眼里,更是怒不可遏:“若微是好,本宫身边长大的女孩儿,她的好我清楚得很,不用你来说教。你只看到了她的好,月还有阴晴圆缺,人自然有短有长,她的短处呢?你就看不到了,如今,本宫干脆明言,她不适合做你的正妃,更不适合日后的母仪天下!”
“母妃?”朱瞻基显然愣住了,他一向以为母妃是站在他和若微这一边的,他没有想到这样否定若微的话会从母妃口中说出的。
“基儿!”太子妃看着朱瞻基年轻俊朗的脸上那抹化不开的愁容,终是于心不忍,“算了,事已至此,多说无意,母妃只想告诉你,若微,不是你的,如果你现在去乾清宫,恐怕她连宫门都出不了了。”
“母妃!”朱瞻基大惊失色,“你是说?”
“古往今来,被皇上看中的女子失了身,你说,她的下场会如何?”太子妃只觉得话已至此,一切都不必再说了,于是将朱瞻基晾在一边,转身进入内殿。朱瞻基如同醉酒般,伏在地上,闭上了眼睛。
(本册完)
第1节:前缘
明朝纪事2
前 缘
她,八岁时就以美貌名闻天下。
他,出生之际就手捧玉圭是圣祖钦定的国之储君。
一个预言,让她从小被密养于大内。
她,梨涡浅笑如新荷照水。
他,俊秀卓绝似云中蛟龙。
她与他在紫禁城中相遇,
从此便情根深种,两小无猜。
七年后,一纸皇命,鸳梦破碎。
她被迫离宫隐身于道观之中,
而他则违心另娶她人。
命中注定的龙凤情缘偏遭多劫。
前路渺渺,仰望苍穹,策马朱门。
大明后宫内,
她和他将如何成就这段真实记载于史册中的帝后旷古之奇恋。
第2节:凝恨春漏短(1)
第一卷 重九登高看孤雁
第一章 凝恨春漏短
若微静静地站在窗前,凝神远眺,脸上的神情不似紫烟那般望眼欲穿,也没有湘汀的黯然落寞。
离宫的时辰一点儿一点儿近了,瞻基还没有回来。
瞻基会回来吗?
雨水落在廊子里,一滴一滴都如此晶莹,仿佛她心底的泪珠儿。院中柳树上初生的枝条在细雨中显得朦朦胧胧、烟雾缥缈,就如同她的一双美目,好似秋波一般。此时,她该是悲还是笑?
螓首娥眉,巧笑倩兮。
她脸上渐渐浮起的竟是淡淡的笑容。
瞻基,昨夜的你,如同寂寞空庭里皎洁的满月,闪烁着温润的光泽,说不出的旖旎温柔,温暖着那颗已然碎了的心。
今晨,当你离去的时候,我其实是醒着的。你匆匆离去,一心只想为我去争取那所谓的名分,却没有看到我为你努力绽放的最后的笑容。因为我知道,没用的,真情总被无情误,也许在这朱楼玉宇之中,最不该有的,就是真情。
若微长叹一声,伸手将窗子关上,她环视室内,这住了七年的静雅轩,如今,也要别离了。
“姑娘,再等等吧!”紫烟带着声声悲啼,上前几步,轻轻挽住若微的手。
若微摇了摇头,唇边始终带着那抹悠远淡然的微笑:“去把我的琵琶取来!”
紫烟眼睛里闪着点点泪光,走至西墙下,取下那琵琶,递到若微怀里。
怀抱琵琶,玉指轻抚,一曲《梅花三弄》信手而弹。
一弄梅花花未开,两小无嫌猜。二弄梅花花正红,玉宇琼楼、朱门宫阙之中留下几多情?三弄梅花花已落,独自享寂寞。转眼又是杨柳青,何不打开家门迎春风?
没有哀怨惆怅、凄楚缠绵,旋律中少了一丝幽雅,却多了一缕柔韧,推、拉、吟、揉之间使流淌出来的曲音委婉柔美,正是“弦弦掩抑声声思”,闻者莫不动容。
然而她玉指稍一停歇,转瞬再起时,已然换作《阳关三叠》。
曲音突变,激昂悦耳,力透苍穹,越过小小的静雅轩,传到很远很远。
“姑娘!”湘汀立在门口,面上表情有些不忍,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说吧!”此时的若微,如同天山上的雪莲,又像皑皑白雪中的红梅,孤傲出尘中美到极致,又有一种说不出的寒意,冷浸浸得让人有些畏惧。无喜无悲的神情掩藏住自己心底真正的悲喜,原本纯真而脆弱的内心,被硬生生地裹了一层铠甲,为自己强披一件黑色的外衣,包裹住全部的怯懦与无助。
这样的她,在湘汀眼中是如此的陌生,十五岁的少女仿佛一夜之间历经沧桑,还未盛开就忽地早早凋零了,这样的她,只会让人更加心疼。
湘汀低垂着头,不敢去看她的神色,因为不忍,声音微弱得如同蚊蚁:“太子妃差慧珠送来汤药一碗。”
若微的手突然一停,曲音戛然而止。
“汤药?”若微一双秀眉微微蹙起,心底暗暗发寒,而面上神色依旧不动,“既是太子妃差人送来的,就端进来吧!”
“是!”湘汀的声音中带着哭腔,强忍着匆匆退下,不多时,太子妃身边的大宫女慧珠手捧托盘缓缓入内,托盘里盛的是罩着盖碗的青花瓷汤盅,那盖碗上还封着一道黄纸。
慧珠进了门,抬眼一看,面前的若微,脸上薄施粉黛,一身浅绿色的裙装。头上斜簪一朵白芙蓉,除此之外只插一支碧玉七宝玲珑簪,虽然有些憔悴,却依旧娇媚可爱,让人看了不免暗叹上天造物之神奇。
第3节:凝恨春漏短(2)
若微看着那汤盅,忽地幽幽叹了口气。
慧珠微微颔首:“若微姑娘,这是太子妃特意赐给你的,再三叮嘱姑娘一定要服下。娘娘说了,姑娘精通岐黄之术,自然明白娘娘的苦心。”慧珠心中不免胆寒,都说太子妃大度贤惠、端庄厚道。可是没承想一遇到事情,却是如此心狠。虽然如今是自己的妹子做了皇太孙妃,可是对于若微,从情感上慧珠还是难免会有些怜惜之情。谁能想得到呢?昨天的大婚之夜,皇太孙没有与妹子洞房,反而与若微暗结连理。原本得到消息之后,慧珠还担心太子妃会出面奏请皇上,索性让若微进了皇太孙府,纳为侧妃或者侍妾。
想不到太子妃得到消息以后,三言两语几句话点中厉害,便让皇太孙恨恨而归。又吩咐人准备了这碗汤药,如此,才算真的了结后患。
只是,这样对若微,未免也太难堪了,她会从吗?慧珠将托盘举起,低垂下了头。
“这是什么?”丫头紫烟不同于湘汀,虽然都是一同服侍若微的侍女,但她是与若微从小一道长大、情同姐妹的家生丫头,见此情景,立即大惊失色,拔腿就往外跑。
“紫烟,回来!”若微冷冷地喊道,因为她知道,紫烟此时要去求助的只有他,皇太孙朱瞻基。只是如今这一切,他定是无能为力,否则,又怎会眼睁睁地看着事至于此呢。
若微上前几步,伸手掀开盖碗,凑在近前,稍稍一闻,心中便全然明白。
麝香、红花。
宫里的老把戏了。
若微知道,在皇宫中,妃子得皇上宠幸之后能否有孕,首先取决于皇上,皇上说留,便可留,皇上说不留,便有当值太监在妃子的股间、脐上等穴位上轻轻一戳,于是龙液尽出,就无从受孕。而这只是第一关,接下来,要看皇后和得宠的主子,想让你生,便能安安稳稳地生下来,如果不想让你生,那宫里有太多的“凉药”与“阴招”让你生不了。
没有想到,昨夜的缠绵,原本只是对昔日青梅之恋的一种纪念,不是抗争,更不是要挟,可是在她们的眼里,却是如此不堪,唯恐自己会借此另寻机会。
第4节:凝恨春漏短(3)
罢,罢,罢。若微一阵冷笑。
那笑声,即使是在宫中见过太多风雨的慧珠闻之都有些胆寒。
若微举起碗来,一饮而尽。
唇边还残留着一抹猩红色的汤汁,她保持着完美的风度,对着那空碗盈盈一拜:“若微谢过太子妃,谢过慧珠姐姐!”
慧珠愣了,看着她镇定自若的神色、明媚如春的笑容,慧珠疑心自己眼花了,可是她又偷偷瞧了一眼,若微眼中居然漾起一股邪佞,那笑容也变得有些轻狂不羁,在宫中阅人无数的她,突然觉得身子微微颤抖,有些发冷。
立即躬身说道:“奴婢这就回去复命!”
“慧珠姐姐,忘了向你道贺!”若微娇俏的声音自身后响起,如同一个魔咒。
慧珠惊慌失措,难道她知道,这一切,她都知道?
仿佛逃离一般,匆匆出了静雅轩。
慧珠手抚胸口,喃喃低语:“感谢老天,这样的女子,还不满十五,多亏被送出宫去,若是留在皇太孙身边,妹妹善祥还真未必是她的对手!”
看着慧珠有些惊慌的神色,若微笑了,笑得酣畅淋漓,只是眼中分明有泪花闪过,如梨花带雨一般,楚楚可怜。
倚门相望,这才知道,真的再也等不到那个心中的人。
若微呢喃着:“紫烟,我想家了,你呢?”
“姑娘!”紫烟从身后抱住她娇小的身子,再也抑制不住地哭了起来。
太子宫太子妃寝殿。
太子妃歪倚在贵妃榻上,用手轻轻揉着自己的太阳穴。
头痛,而心似乎更痛。
若微,你会怪我吗?
太子妃摇了摇头,要怪只能怪你和瞻基昨夜做下那样的荒唐事。原本,你们还有三分希望,可如今,此事若传到圣上耳中,恐怕连命都保不住了。
我赐你一碗红花,只是小惩大戒,堵了悠悠众口,也平息了所有人的恨与怒,我的苦心,你能谅解吗?
“娘娘!”慧珠从殿外走了进来,从楠木雕花的衣架上取下一件披风,轻轻搭在太子妃的身上:“春寒最是袭人,当心受了风!”
第5节:凝恨春漏短(4)
太子妃欠身抬眼看着她的神情:“她,喝了?”
“喝了!”慧珠点了点头。
“可说了什么?”太子妃索性坐起身。
慧珠从旁边的圈椅上拿起一个靠枕垫在太子妃身后,这才说道:“只说谢过太子妃!”
太子妃眉头微拧,心中苦笑:“谢我?该是恨我才是!”
“慧珠,善祥那里,你还要去安抚一下。就说昨夜让她受委屈了,皇太孙性子直,一时有些转不过弯来,让她多担待些。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只要她大度一些,贤良一些,皇太孙会明白的!”太子妃语气和缓,看着慧珠细细叮嘱,说完又重新靠在榻上,仿佛乏了一般闭上眼睛不再言语。
“是,太子妃请放心,妹妹不是气量狭小之人,这道理她自是明白的。”慧珠为她拉好披风,这才轻手轻脚地退了下去。
辰时三刻,若微带着紫烟与湘汀,手里拿着包袱,跟在一个管事太监的身后,走在高高红墙下长长的甬道上,一步一步,连绵不绝,只叫人心中更加哀凄,就这样,默默不语,深深垂首,一直走到皇宫的南角门。
宫门外是一辆马车,早已候在此处。
管事太监给守门的侍卫递了腰牌,又与赶车的荣公公交代了几句,这才说道:“若微姑娘,咱家就送到此处,荣公公会送你们到栖霞山,到了那儿,自有管事的嬷嬷照应着,咱家就先回去了!”
“谢谢公公!”若微冲着他深深地行了一个万福礼。
迎我入宫之人今何在?而送我出宫之人,我将永远铭记于心。
“哎,姑娘保重吧!”管事太监转过身,又重新走回宫中。
谁说宫内没有平白无故的善心,只要没有利害冲突,也会有发自内心的怜惜与同情。
若微心中思绪万千,只是此时唯有故作镇定,她最后看了一眼这富丽华美的宫城,对湘汀嫣然一笑:“湘汀姐姐,你原本就是宫里的,自可以留下。若是跟着我,以后怕是没有好日子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