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十心想,我就是不知道,才想找人帮忙的,“皇阿玛,儿子是真的不清楚。”
康熙听了,到了这会了,老十居然还隐瞒,他可是老十的皇阿玛,怎么这孩子就是不说实话。
“很好很好,你说,你是怎么和胤礽合谋来欺瞒朕的。”
这话一出,老十的脸色马上变了,他现在知道是为什么了,原来是东窗事发了。
可是怎么被发现的,都已经这么多年了,怎么现在就露馅了呢。
本来大家对十四的说法只是半信半疑,结果老十的脸色完全说明了十四说的是真相无疑了。
老十知道到了这个时候也就没有办法隐瞒了,所以就支支吾吾的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老十边说还在一旁边强调,说他当时也是为了老八老九着想。
老十说太子一开始从他成亲开始怀疑,然后就调查明白了,最后又用八哥和九哥的前途跟他交换。
当时他还以为条件是什么,结果二哥就是不想当皇帝,反正最后四哥干的不错。
说道这里的时候,老十还看了四四一样,结果被四四反瞪了回来。
老十说当时他听了也很吃惊,但是考虑到前世二哥的处境,也就答应了。
老十说那个时候他又不知道大家都是重生的。
结果太子在下江南的时候,老十就配了药,然后就是二哥的救驾,不过这个到不是事先安排的,毒也是他给二哥的药治好的,然后是二哥自己服了改变体质的药物。
最后就这样了。
老十说了好半天算是把事情交代清楚了。
老十也觉得自几冤枉极了,本来就不关他什么事情,他可是出于好心。
老十的说法彻底让康熙等人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保成发现的早啊,原来他是早有这样的想法,但是保成也是真的关心朕这个皇阿玛的。康熙还是认为前世的两废两立给自己的这个儿子带来了太多的伤害了。
康熙的慈爱之心在瞬间就原谅了太子的欺君之罪。
太子很好,早就想跑了,怎么就没有交上我呢,这是老大的念头,因为他跟胤礽相认的最早,结果好事就没有轮到他。
这是好事吗,就算是好事,这些年胤褆你的日子过的也不错!你就不用抱怨了。
剩下的阿哥只有一个想法,二哥还是水平高,早早就有这么好的脱身之计了,然后就看着我们兄弟的热闹,行,我们认栽了,但是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怎么样现在也应该轮到二哥你上了。
康熙在那里想着半天没有言语,老十看了半天,怎么没有人有反应呢,结果老十认为自己交代的不够,就继续他的进程了。
然后老十就说了,自从大家的身份揭穿以后,他就跟二哥几番交战,结果二哥就让他自己去想。
老十说他是真的有些担心,所以就一直拖着,结果因为是他下的药,所以要解开,二哥又不配合,方子老十说了,觉得康熙肯定不会同意的。
康熙一听是百天的食谱以后,知道当时他肯定是不会答应的。
老十还在一旁说,现在已经不用百天了,五十天就行了。
但是太子要是不配合,那也是白搭啊!
老十还在一旁说着,后来为了老八的事情,他还去找了太子,因为那是交易的内容,然后太子就出了这么一个主意。
老十他就按着办了,最后的结果就是八哥和九哥就这样的溜掉了。
最近为了八哥的事情,他给太子下了点不舒服的药,就是希望二哥忍不住干脆投降,可是二哥没有投降,他倒是认输了。
老十磕着头说,他已经全部都交代了。
老十是都说了,大家也都听了,现在只有一个感觉,老十你实在是太有才了。
第九十九章
老十的话是都说完了,也都说清楚了,但是康熙听了以后才算是明白了,原来几个儿子的逃跑帮手是老十啊,他原来才是最大的罪魁祸首。
满共只有九个重生的儿子,结果老十自己算是一个,加上他祸害的,就已经达到了四个,差不多是一半的数量,当初朕怎么就没有看出来呢,老十的本事这么大,原来他才是最需要防范的一个。
四四听了老十的言语,反正他不认为老八老九那完全就是一场戏,四四更加相信他本人的判断,他早在身份都没有揭穿的时候就已经看出真相了。
只有老十傻呼呼的认为是自己帮着胤祀等人跑了,反正老十的话四四是不怎么相信,四四信得就是老八和老九两个人已经是彼此认定了。
胤祀现在才知道,原来他和老九那场戏的根本导演是太子,老十不过是一个执行人而已。可是说到底老十也是为了他和老九着想,不然他也不会和太子去谈什么交易了。
所以老八听了老十的前前后后的言语以后,还是感觉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这个弟弟还是关心他和老九的。
胤禟也是这么的想法,老十是想用他的办法让自己和八哥脱离前世的命运。
所以不管老十后来为什么隐瞒他两没有跟他们说实话,就冲着老十的本身念头,胤禟对老十本来有的责怪之心也都烟消云散了。
十四现在是明白了,当初他的出头原来是二哥和十哥的杰作,现在想想还是要有感激之心的,如果不是十哥的那么一下,也许到了今天十四还是要力争上游,最后就是可能掉进坑里再也出不来了,那时候估计十四会后悔死的。所以十四这么一想,就对老十就充满了感激。
所以老十的行动如果开始是让人都很气愤的话,结果在老十全部说了以后,很多人都已经将他们的意见保留了,甚至于有的人已经完全是站在老十的一方了。
所以老十的运气还是不错的,他在什么都不清楚的时候,老实的一交代结果就拉了几张选票过来,至少不是势单力孤了。
康熙看着老十,他是很生气,他做了那么多的防备,结果防范了八爷党,防范了很多,虽然这些也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但是完全没有想到的胤誐居然给他倒了这么大的乱。
不过现在还不是生气的时候,老十现在还有利用的地方,保成那里还是需要老十进行彻底的治疗,当然事情进行到今天的这一步,康熙算是明白了,人选还用选择吗,这一番话不是已经说明白了吗,就是胤礽了。
康熙看着这些儿子,这样到也好,胤礽今生各方面都不错,就是逃跑这点要不得,但是总算是众望所归了,虽然他现在还不知道,但是相信朝里朝外,朕还有皇子们都没有任何意见,所以保成朕也相信你也不会有什么意见的了。
少数服从多数,也是你告诉朕的,现在朕这么做,你也一定会同意的。
康熙为了表示自己还是公正的,“朕让你们选的人呢,老十的事情先不说了,这个人选还是要定的,老四刚刚任务可是交给你了。”
“皇阿玛,二哥既然没有大碍,那么还用协商吗?二哥是太子,那是理所当然的皇位继承人,储君不上谁上,相信哥哥弟弟们也不会有反对的意见的。”四四赶紧回答道。
康熙看了看几个儿子,结果他们是一致通过,“那就这么定了。”康熙拍板了。
四四看着这样的决定,他们都大呼皇阿玛圣明,太子当然是最好的选择了,而且现在不再这里的也就是二哥了,死道友不死贫道,所以二哥你也就多担待了。
福全看着这最后的决定,感觉比演戏还要精彩,闹了半天这些侄子都是白折腾,最后不是还是太子继位吗?那么他们前面的这些动作到最后不都是白使得吗。饶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看来就是为了多出一些精彩的戏目出来,不过这样的结果也好啊!
太子,那是名正言顺,就是儒家的那些顽固分子相信也没有任何的意见,元后嫡子,这是最合适不过的了,而且太子已经有嫡子了,这样一来将来嫡孙继位也是大清的一桩美谈了。
既然康熙他们已经有了决定,再问过老十太子还需要什么治疗以后,康熙就有了决定,将胤礽的身体完全交给了老十,现在康熙算是明白那一僧一道说的了,老十确实是医术大成,只有他本人才是他的敌手了。要不是他给胤礽的药,这些年老十也不会这么难以解开了。
康熙的种种布置加上几位阿哥的携手联合,太子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已经是大局已定,万难更改了,就算是他有心,这么强大的阵容,而且是完全齐心的状况,他也是没有办法改变的,更何况他还有一个太子的名分,那可是储君,最合适不过的继承人了。
跟十四那时候被封杀不一样,十四不过是太子的助手,现在就算十四还是,胤礽一好,那么当然要让位了,这是不用说的了,更何况十四现在根本没有这个心思,他本人还换了个阵营,成为封杀中的一员了,老十也加入了。
胤礽这些年的轻松也让几个弟弟心里多少都有几分怨言,所以胤礽的治病日子不好过了。
康熙在庆贺完太后的生辰之后,没有两天就到畅春园去住了,一年里面康熙几乎有一半的时间都在这里居住,同时跟来的自然还有太子胤礽了。
康熙这次很大方,将所有的阿哥都让住了进来,辟出了园子的一角就算是临时充当阿哥所了。
胤礽就感觉最近怎么有点不对,也不能说是不对,但就是皇阿玛关心的多了,弟弟们来的也多了,还有就是皇阿玛居然要为自己吃斋祈福,既然康熙都如此了,那么胤礽当然也就跑不掉了。
胤礽倒是知道老十曾经给他开出的药方,所以看了食单以后没有怀疑。
但是胤礽不知道的是老十那给他的是最初的办法,这些年胤礽就是知道如果治疗时间缩短了,却不知道很多都已经发生了变化,所以在不知不觉中胤礽就中招了。
当然康熙等为了以防万一,每天都有九龙中的一个来陪同,不过老十就不算在其内了,这娃的前科不好,也害怕他又被糊弄住了,至于其他人,为了他们自己的大计说什么都要用尽心机坚决顶住,不让太子有丝毫的发现。
不过其中因为康熙本人也来的不少,而且康熙的茹素,所以众位阿哥也都跟着,但是实际上他们是在吃斋,但是味道方面就要比胤礽的好了不少。
本来老十的意思是应该让二哥好好的吃吃苦,但是被康熙否决了。
不过不是很美味,康熙对于这一方面也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毕竟保成的举动让所有的人都很生气,那么适当的让这些儿子发泄一下也是有好处的。
保成以后还是要用到他们的,康熙想的还真是长远。
胤礽看了看几个弟弟,已经快要到康熙的六十大寿了,他已经吃了几十天的素食了,估计总算是能够开开荤,不用每天在跟青菜豆腐打交道了。
当然胤礽不可能天天都是青菜豆腐,但是几十天下来他能记得住的就是现代老说四四天天吃的就是豆腐青菜了。
实际上胤礽吃了一个月的斋以后,老十就发现他的治疗已经有了效果,而且貌似还能提前不少,所以本来还在担心是否能再康熙的万寿之前将胤礽本身治好,结果刚刚到了三月,老十就已经提前完成了任务。
原来自己的水平进步了不少啊,老十在感慨,看来自我挑战也是自我进步的一种方式。
老十也不想想,他这次的与自己对抗经历了十年,怎么也要有进步不是。
当然老十感兴趣的是他本人都已经感到了他的前进,这可是不容易,他已经很久都没有这样的感受了。
康熙他们听到了老十的好消息也很高兴,这一段时间他们也吃素吃的可以,因为他们经历过重生,所以让康熙他们做出有欺神佛的事情来,他们还是不会去做的。
就这样,在三月十日左右吃斋结束以后,在康熙的示意之下,老十奉旨让胤礽再次生病了,结果这次不仅仅是老十,所有的太医也都云集一处,要为太子诊脉。
结果这次大家惊奇的发现了一件事,太子的身体体质居然好转了。
这些人都很意外,但是联想到康熙刚刚的吃斋祈福,马上认为是天佑我皇,上天被皇上的一片爱子之心所感动,要不然怎么太子的身体什么时候不好,偏偏就再这个时候好了。
结果朝里朝外是一片赞誉之声啊!
老十摸摸鼻子,认为这些人说的都不是很对,明明功劳是他的嘛,结果老十的唠叨被胤禟听到了。
老九直接给了这个弟弟一个棒槌,“要知道,事情本来有你而起,现在能这样收场已经很好了,你还要捞功,我看能将功补过就不错了,在嘀咕你要小心皇阿玛来个秋后算账,当然还有二个。”
老十听了,也知道不能乱说,就絮叨了几声,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太子的好转马上将不明朗的形势冲掉了,谁继位能有储君名正言顺啊,这是最好的人选。
朝臣们也是高兴极了,这再好也没有了,他们不用在考虑站队问题了,看看皇上高兴万分的神色,就知道他们就是站队了也是白搭的。
但是这些胤礽开始都不知道,虽然胤礽是当事人,但是在康熙和其他那么多阿哥的联合封锁之下,这个消息硬是到了康熙万寿的前一天,胤礽才知道。
结果这时候胤礽也聪明了,他一联想到前一段时间自己的吃饭还有很多方面,马上就明白老十已经暴露了,结果估计他就是最后的顶缸人了。
胤礽看来还是能明白自己的处境,估计他想逃是来不及的了,但是康熙今生对他的种种关心,胤礽也是铭记于心,所以胤礽也决定了,既然自己逃不了,那就去承担吧!
明天,可就是皇阿玛的六十大寿了,那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啊!
第一百章
的确,康熙的六十大寿盛大隆重就不用说了,千叟宴和世界博览会都很成功。
当然了所有的人都要献礼,滢心看着康熙笑的那叫一个高兴,心想你总算是收礼收到手抽筋了,不过数钱方面嘛,没有人会直接给康熙送钱的,但是康熙肯定是大富了一把。
滢心的小算盘在那里打着,她的日子过的不错,但是人情往来也是极多,看来以后还是要多多注意,一定要好好的盘算,至少要保证只赚不亏呀!
当然康熙的高兴主要是因为太子,本来六十大寿的日子里,应该是庆贺的日子,结果康熙给朝臣来了一个惊雷,康熙说他要传位了,也就是说皇上要退位去当太上皇了。
可是今天这样的日子怎么会有这样的消息。
所有的人都傻了,除了已经知道的那几个人之外。
就见到马奇、佟国维等等相继劝说,皇上不能抛下大清,不能抛下老臣等等之类的话。
都清楚康熙这么多年以来,他的政绩还是武功都是历史上数的着的,一朝天子一朝臣,换了皇帝以后,他们还能在这个重臣的位子上吗,这个就是一个问题了。
不论是从公还是从私,他们都要好好的表现一下,所以他们的劝说还是非常给力的。
结果康熙是根本不理睬,他们看见康熙是铁了心了,也就只能按着康熙的意思走了。
反正他们都知道康熙已经要传位给谁了,现在的劝说只是尽到了臣子的本分,太子虽然这些年一直淡出朝堂,但是关注的事情还是不少,最关键的是太子现在身体好转,那就没有了站队的危险了,这也是一件好事,免得天天还在那里盘算到底是谁上位。
康熙传位的话语一说,他没有说要传给谁,但是所有的人都知道太子胤礽是不二的人选。如果说本来还是有疑问,但是太子身体好了以后,就没有丝毫的悬念了。
康熙正式宣旨自己要在两个月后传位,传旨以后,康熙本人都感觉到了一阵子的轻松。虽然这些年以来康熙没有在朝务方面费太多的心思,但是康熙当皇帝的时间真是太长了。
本来康熙认为会在其他儿子中选一个,但是没有想到到了最后,居然能将皇位传给他最满意的儿子,这确实是让康熙异常兴奋的事情。
康熙的万寿过了,结果当天夜里,康熙和胤礽好好的谈了一次。
两人本来就已经制定了若干的发展计划,同时康熙也知道了胤礽心里的想法,胤礽开始想溜,那是正常的。
至少康熙认为其他的儿子都想溜掉,那么保成有这样的想法当然也就是不奇怪的了。
后来机缘巧合之下,胤礽发现了老十,然后在南巡中又抓住了机会趁机跑了。
康熙听到胤礽说本来他一直不后悔,但是后来看见康熙为了帮他治疗,居然将那一僧一道都找了来,太子说当时他就想说出真相,结果知道老十会医术以后,后面本来想只要老十说能治好他,他也就不躲藏了。
结果老十没有说,当然再往后的发展康熙就都知道了。
后来几个弟弟的相继上演好戏,当然老八的戏还是他所主导的,他就觉得几个弟弟应该辛苦,本来他的想法已经变了,但是现在的事情发展到这里,胤礽说他已经轻松了这么多年,也应该为大清尽一份心力。
中间胤礽表示他对不起康熙今生对他的爱子之心,康熙也明白胤礽经过前世所以开始就不想当皇帝,但是后来的发展是有点骑虎难下了。
所以康熙也表示了谅解,结果两人说开以后,又是一片父子其乐融融。
很快,经过了连续第三年的开科之后,本次是太子来负责殿试,中间取了不少人才。
这以后就到了胤礽登基的时候了,反正负责的大臣是让父子双方都基本满意了。
康熙退位为太上皇,胤礽登基为理庆帝,也不知道这个年号是谁定的。
但是几个阿哥大概明白这个理字来源于前世的理亲王了。
反正不管怎么说,九龙中的所有人都放下了自己的一颗心了,既然二哥已经登基了,那么这个皇位就跟他们彻底没有什么关系了。就是在传位也是传给胤礽的儿子,他们可是不用在操心了。
以后顶多就是负责一部分,反正他们也知道他们是跑不掉的了。
的确,要是胤礽能让这些弟弟都跑了那就奇怪了,这是多好的劳动力啊!
胤礽当了皇帝以后,反正政务方面他不可能不管,但是相当大的一部分都是四四、老八和十四在负责,胤礽就是负责一个总纲,但是就这样四四和老八还是轻松多了。
只有十四很郁闷,为什么到了现在他还是不能上战场呢,十三的海军已经出发前往澳洲了,大哥那边准备去印度看看,唯独自己,明明算的不错,怎么还是要窝在京里啊!
十四叫起了撞天屈,胤礽就当没有看见,因为通过康熙胤礽已经知道了十四是发现他的始作俑者,而且十四居然怀疑他和老十之间有不清不楚的关系,所以十四的愿望到底什么时候能够达成,这就要看新一任的皇帝什么时候不那么小心眼了。
胤礽对于四四和老八安排的还是不错的,当然中间可能是因为这两位也确实出了大力,而且他们的表演也确实精彩等等有关吧,所以他们的日子还算是过的舒服。
胤礽也算是照顾人的了,他们每年都有年休假,可以去看看转转,当然现在火车已经开通了一部分,很多地方的交通来往已经方便了很多,这样要是两年的休息和在了一处,还是可以好好转转的。
唯独十四他的年休老是被扣,时间长了,十四大概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但是他现在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有努力干活,好期待美好的将来能出去逛逛了。
老十倒是没有被胤礽教训,这娃已经挺悲催的了,被皇阿玛和好几个兄弟在事后算账,当然老十也不是一个能忍的主,除了康熙,事后老十都报复了回去。
胤礽是两不想帮,隔岸观火,现在能看戏看表演还是不错的,至少日子过得才有点滋味。
康熙算是彻底的闲了下来,结果和福全是到处溜达,胤礽的继位,后宫没有任何人有意见,就是德妃也不敢,那可是元后嫡子,最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德妃这能暗叹十四的命不好,太子要是在多病几年吗,十四应该就能上位了。
她哪里知道,十四本来已经在皇位边上了,是他亲自把太子拖了进来。
所以德妃还是不了解自己的儿子,不过他现在也就是在宫里颐养天年了,康熙还在呢,她们这些所谓太妃怎么可能到儿子的府上去养老呢。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胤礽登基已经五年了,终于在此期间十四经过了几番软硬兼磨,让胤礽答应了让他前往战场,不过这个时候,大清周围已经没有什么需要十四费心尽力的了。
日本方面十三都已经解决了,而且十四水战一般,这个时候十四老在后悔当时十三叫他一起练水的时候,为什么他就没有坚持下去呢。
好在印度方面还没有完全解决,所以十四一听到胤礽放人的命令,他就直奔胤褆那里杀去,就是德妃的哭喊都没有用。
这可是他期待已久的事情了,怎么能被人阻拦呢。
大清还在持续发展,各方面的进步都不用说了,但是头疼的事情还是有的。
弘旭就是其中最让人头疼的一个了。
弘旭是皇后嫡子也是唯一的一个儿子,但是也不知道是不是在康熙年间弃嫡的戏看多了,这娃对皇位那叫一个不屑于顾,根本就看不上眼。
天天想的就是逃跑,如果说就他一个还罢了,问题是胤礽当太子那会,他的几个儿子都觉得他们的阿玛过得挺自在的,但是当了皇帝就不是。
什么历史书上说的那都不是真的,要知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他们亲眼看到的就是几个叔叔为了不当皇帝纷纷陷害对方,就看见哥哥弘旭为了不当太子,什么主意都出。
他们的心里算是明白了,皇位就是皇玛法趁机抓住他们的阿玛,然后赶紧传位的,你看现在皇玛法就知道了,他老人家的日子那叫一个舒服,整天游山玩水的。
在看看他们阿玛。至少在京里那里都不用去,不想四叔还有八叔他们至少还有一个年休,而且还比他们累得多。
皇位是什么,是没有跑掉的人才要的东西,不然其他的几个叔叔就不说了,怎么弘皙还有弘旭都不要,他们这些弟弟也不笨,只有傻子才当呢。
好嘛,九龙夺嫡没有上演,九龙弃嫡倒是给子孙开了个好头,他们耳濡目染的就是阿哥们不要皇位是聪明,要的才是笨蛋。
不仅仅是他们,所有的皇孙也基本都是这样认为的。
所以四四和滢心觉得他们实在是聪明不然现在头疼的就不知道是谁了。
胤礽虽然很头大吗,但是也要和儿子们奋战,他算是体会到了康熙的苦恼,但是他的儿子比起九龙的水平还是差一些,而且还有四四等人的帮忙,因为胤礽说了,要是他们不帮忙,那也可以,他就直接将皇位传给侄子,至于倒是传给谁,那就要看他高兴与否了。
胤礽的威胁还是很有力的,本来四四他们还打算看看戏的,但是这样的逼迫下,他们很快设计让弘旭上了套子。
弘旭只能嘟着个嘴当了太子,但是还没有等几年弘旭想好要怎么溜掉的时候,胤礽就跑了,弘旭看着笑眯眯的阿玛和叔叔们,只能去当这个监国了。虽然名义上不是皇帝但是事实上已经是了。这主要是胤礽想看看弘旭的能力还有见识方面。
这个时候别说是康熙了,就是原来的太后也是活得好好的,老十的这方面是功不可没啊!
结果胤礽在出去和兄弟们溜达了几年以后,回到京师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皇位传给儿子,然后他就拍拍屁股走人了。
弘旭想哭,但是知道自己逃不掉,康熙等将他们的经历告诉了弘旭,弘旭知道自己的使命,从康熙到胤礽不仅底子打好了,过渡期也已经过去了,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守成中有发展就行了。
不过弘旭也已经打算好了,他的儿子也已经出生了,要知道儿子就是用来顶缸的,这放在他的身上是最能说明问题的。
所以他现在期待的就是他的儿子赶紧长大,然后他将大清的担子往儿子头上那么一放,自己就可以逍遥了,虽然时间还是有点长,但总是一个期盼不是吗?
大清就在康熙和九龙重生以后发展走向了另一个道路,大清的皇室也成为历朝中的怪现象,皇位的传承是最头疼的,不要的人太多,要的人太少,基本都是皇帝连哄带骗的。
没有办法,当时康熙下令了,皇帝至少要当十二年,还必须是有成年继承人的基础上,所以为了跑,后面的皇帝也是想尽了各种办法,这也成为了历史上一道别具一格的风景。
正文完结
第103章 〖红楼篇〗
理庆帝继位了,也就是说历史上的康熙五十三年成为了理庆元年,这时候的林黛玉已经十三岁了,是个大姑娘了,早在康熙年间,林如海就屡屡被重用,加官进爵,在康熙五十年的时候已经是户部尚书了,正二品的官职。
林黛玉今生已经不是由贾敏抚养长大了,她是由佟贵妃养大的,不过她也就是称呼佟贵妃为贵妃娘娘,但是宫里所有的人都知道,这位格格很得皇上还有太后的宠爱,当然佟贵妃就不用说了。
当然康熙答应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的还泪之举是早已经做到了,在黛玉还只有两岁岁大的时候,康熙示意了四四,将黛玉抱到了贾府,名义很简单,看看外祖母啊!
可是天知道,当时的小黛玉还没有怎么见过父母的。
但是大家都理解,甚至认为这是贾母得到康熙看重的表现。
四四抱着小黛玉来到当时只有两岁,名义上已经三岁了的贾宝玉那里,也不知道贾宝玉对着林黛玉到底怎么了,就见到小黛玉哇哇的冲着贾宝玉哭的那叫一个欢啊!
当时贾母还有其他人都吓坏了,忙把宝玉带了回去,就是赶来的林如海和贾敏也对贾宝玉没有什么好感。
可是真实的情况是,当时是四四用帕子给小黛玉擦了擦脸而已。
反正康熙的任务就是林妹妹要还泪,现在可是四四亲眼见证了黛玉是冲着贾宝玉哭的,而且还哭的很大声,所以他的任务是已经完成了。
当然他是“罪魁祸首”这点就忽略不计了。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只能看着康熙就这样完成了他的承诺,要知道执行人可也是曾经的真龙,他们要跟两个天子来作对,还是免了。
至于以后贾宝玉的各种待遇就不是四四要操心的了,那是需要贾府来关注的。所以黛玉从此今生的转世报恩已经完成了,也就是说林妹妹已经是自由人了。
黛玉在宫里长大,每个月能回家三天,正是因为在宫里,本来红楼中的性子完全改变了,才气纵横没有变化,灵气逼人没有变化,但是不伤春悲秋了,人大大方方的,集合了大气、干脆、婉约等多种美于一身,所有的人都知道这个格格将来一定是嫁给爱新觉罗家的。
黛玉也明白这一点,在她及笄的时候,康熙作为太上皇下旨给了黛玉一个和硕郡主的封号,同时指婚给了四四的三儿子弘盼,婚礼两年以后举行。
滢心听到消息的时候高兴极了,林妹妹是自己的儿媳这是再好也没有的事情了!虽然黛玉不是红楼中的个性了,但是人没有变化吧,性子在滢心看来,那是更加的好了。
贾敏也很满意,因为滢心和她交往多年,肯定不是一个恶婆婆,自己的女儿她早就知道一定是皇室的,从出生的时候的动静就应该明白,现在这样好的结果已经是求之不得的了。
林如海也很高兴,因为至少黛玉不会嫁给当今皇上(胤礽)的儿子了,这样也就避免了他们家的无形站队了。可是林如海不知道的是,胤礽的儿子也是有样学样,坚决要朝叔叔们看齐。
佟贵妃也很高兴,四四对她一直很尊重,又是她姐姐的养子,黛玉嫁给四四的儿子真是再好也没有了。这可是亲上加亲了。
黛玉出嫁的时候,嫁妆之多就不用说了,弘盼也很郁闷,按理来说是他娶亲,怎么所有的人包括他的父母都是给新娘子撑腰呢!
尤其是他的额娘,直接说了,要是他敢有二心,就要小心了。他们明明是自己家的人,怎么都跑到黛玉的娘家应该去的地方了呢?
本来他就决定要和黛玉两人共度一生的,但是现在被人逼迫的感觉真是不舒服,但是这种不快在洞房里看到黛玉那美如天仙的新娘子打扮的时候,所有的不快都飞了,只有一个感觉,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至于贾家,被康熙那么一改,王熙凤倒是还嫁给贾琏了,而且大房当家,不过贾赦的继妻还是很有办法的,贾琏夫妻对她很尊敬,只是她没有儿子,所以很快将家交给了王熙凤,这位琏二奶奶还是如书中所说,本事不错,但是因为上面婆婆的教导,所以没有什么大胆的犯法之举,同时因为没有大观园一说,贾府的根底还是可以的。
宁国府因为被康熙釜底抽薪了,同时由于秦可卿的真实身份,所以贾蓉也得到了一些重用,已经是官居从三品了。至于贾珍,在兰州多年,回京以后总算是升官了,但是看顾他的不少,而且他的性子也得到了专门的磨练,花花肠子基本没有了。
虽然贾宝玉的生活坏境不如前世那样被人重视,但是贾家却没有衰落的表现了。
薛宝钗,这个红楼中的另一位女主,让康熙早早就弄到了京城。结果在康熙和那一僧一道交过手以后,薛家就被留到了京里,最后贾宝玉倒是如后世传写的红楼梦一样,娶了薛宝钗,康熙还认为他这点可是尊重原著了。
贾母过世以后,宁国府倒是更胜一筹了,荣国府方面,林如海的提醒,贾赦继妻的厉害,所以贾赦没有功夫去做什么坏事了,这样也就平安过了一生。
〖康太篇〗
康熙怎么知道的,老十倒是没有喝醉,但是在胤礽一次说起八**九还是老十帮忙的时候,当然原本的主意是自己出的,结果老十很好,就让他在最后的关头功败垂成了。
也不知道是话赶话呢,还是什么,老十脱口而出,八哥和九哥算什么,还有什么康太配呢,这也是老十在医院的时候听患病的小姑娘们说的。
结果听到的几个阿哥是面色大变,胤礽的脸都黑了。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康熙从门外进来了。
“康太,这是什么?”
那里有人敢回答康熙的这个问题啊。
康熙看着儿子们支支吾吾的样子,就知道自己猜的没有错了,很好,很好,看来这些儿子还是太欠收拾了,所以因为老十九龙的日子不好过了。
但是老十因为戳破了某种其他兄弟们隐瞒的事情,反而被康熙保护起来了,结果康熙有生之年,他们都没有跟老十算这笔账,问题是有了老十的帮助,康熙的百岁寿诞可期啊!
除了太子之外的其他阿哥至少都被他们的皇阿玛好好操练了三年,真是无妄之灾。
九龙不服气,明明他们没有这样的想法,更没有去说这样的传闻,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他们。
看看老十,皇阿玛的角度应该看的出来,他祸害了多少兄弟,还让二哥逍遥了这么久的时间,最后还把天戳了这么个窟窿,然后却是他们来收拾,太不公平了。
老八老九和老十关系好,愿意跟在后面拾掇就不说了,可是他们剩下的遭殃就是太不应该了。
这几人是无语问苍天啊!(不用无语了,本来没有康太篇的,读者让加的)
老十运气不错,康熙看着几个儿子在那里撒气,但是因为这个,他们还要在胤礽手下劳累三年,也就是说有打工的了,老十的借口找的不错。
原来这才是老十真正被庇护的原因啊!
康太不是真的,但是康熙关爱太子这一定是真的了
第104章 〖鄂拜篇〗
滢心的父亲,鄂拜,从小的时候就有一个秘密,他曾经很好心的救了一个人。
那个人教了他一年多,临死的时候还给了他一本记载了一些对他有用的东西。而这些对鄂拜的人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间接使滢心的一生得以改变。
他从那个人那里知道了许多的事情,很多都是未来会发生的事情,结果就靠着这份先知,他一路加官进爵,但是后面的变化越来越奇怪了。
尤其是康熙三十年以后,那人告诉他的未来的雍正帝当年居然没有娶那拉氏,到了最后居然成了自己的女婿,更加不可思议的是,这位以后会是皇帝的人居然活出丧。
而且大清也一天天的变得奇怪了,原本认为那人说的什么一日千里,千里传音等无稽之谈的东西都已经变成了现实,看来是他少见多怪了。
但是很多东西就算是他听那个人提起过,但是他并不懂得制造啊,看来类似那个人一样的人,大清还是有的,但是鄂拜根本不敢告诉任何人,因为他害怕,同时也觉得不是他的亲身经历,他也不会相信的。
但是众多皇子的表现他很奇怪,很多事情都是莫名其妙的,尤其最后哪有什么两废太子,九龙夺嫡的,他就看到女儿和未来的皇帝在逍遥,然后就是康熙退位,最后是那人说的废太子当了皇帝。
看来那人是有几分本领,但是只能看个十年八年,越往后就越不准,不过有的方面说的还是正确的,当然这是他心底的秘密,所以他不会告诉任何人。
他的儿子们也不错,尤其是滢心的双胞胎兄弟,鄂尔泰更是出色,子孙孝顺,阖家幸福,已经没有什么渴求了,他还纠结那人写的东西做什么。
所以,鄂拜在康熙传位的那一日里,将他几十年保存的本子拿出来烧掉了,就像是烧掉了心中的一块大石一样。
后面的日子相信会更好的。
〖弘昼篇〗
弘昼倒是醒过来的挺晚的,大约是什么时候呢,很简单,被康熙抚养到宫中以后,结果弘昼在一天里,就跟康熙他们一样莫名其妙的重生了。
弘昼当时也觉得奇怪,前世的这个时候自己应该是刚刚出生吧,可是现在已经六岁多了,而且还成为了嫡福晋的孩子。而且奇怪的是阿玛的嫡福晋变了,居然是鄂尔泰的姐姐,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往后面一了解,弘昼发现了,他的创意被人剽窃了,而且居然是阿玛,是他的冷面阿玛,当时弘昼听说的时候,就感觉天雷阵阵,甚至还掐了自己一把,那疼痛告诉自己这是真的。
有人问了,弘昼这个孩子不会掐别人啊,倒不是弘昼不知道,而是如果不是他自己的真实感觉,他根本就不相信那是事实。
结果他的疼痛告诉了他那是真的。
而且弘昼在宫里的日子还发现了一点,他的叔叔还有皇玛法等人居然开始把他往歪路上引,他开始还不知道为什么,但是他有点害怕,不知道这样是不是有意针对他阿玛。
结果不久弘昼就发现了完全不是自己理解的那个样子,因为他发现八叔也在逃跑,而且好像还是因为和九叔有说不清楚的关系才跑成功的。
现在头疼的是十四叔,因为在宫里,弘昼本来就聪明,再加上那些叔叔伯伯的有意引导,结果就发现了十四叔为了溜掉已经想了好多的办法,最后都失败了,但是为了不要皇位,最后十四叔是冒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精神,最后以身试法的结果,十四叔成功了。
然后就是所有的叔叔伯伯加上阿玛都掉到了坑里。
他们为了跳出皇位的大坑那是争先恐后啊,结果最后的结果是不在其中的太子被十四叔成功的拖入了苦海。
弘昼在一旁看得,开始的时候是非常奇怪,什么时候夺嫡的叔叔伯伯加上阿玛们变成了弃嫡啊,而且皇位就这么不被人爱好吗,怎么都开始像他学习呢!
要知道这最初的主意可是弘昼他的专利啊!
后来弘昼就是看戏看的精彩了,福全一直以为就他一个人看戏,实际上还有一个小的呢!
弘昼本来就是戏迷,现在可是他的长辈们在演大戏,那可是要好好看看的。
当然时间在流逝,黛玉弘昼也是知道的,红楼他也看过,在他去世的前一年吧,曹雪芹去世了,所以弘昼看到的红楼是只有前八十回的,但是就这样他也知道,林黛玉不应该是养在宫里的呀。
结果林黛玉居然还成了他的嫂子,要知道弘昼知道这是书里的人,所以他对林黛玉始终缺乏真实感,这也是他和林黛玉没有牵扯的原因了。
再说了他虽然比前世的年龄大了几岁,但是他还是能等的,等谁啊,他原来的福晋啊,他们夫妻的关系还是很好的,所以弘昼也是一个好孩子的。
当然了也有可能是受了今生四四和滢心的影响了,不过弘昼认为他就是念旧。
不过后来弘昼还是有所发现的,发现了什么呢,原来他的哥哥乾隆居然投胎转世了,不像他是重生了,不过名字改了,叫浩历。
结果弘昼就跟浩历在试探中,被乾隆发现了,然后两人相认了。
结果就是九龙等都发现了,弘昼也就真相了,再然后弘昼就杯具了。
因为他要代替他的阿玛给弘旭效力,弘昼总是在后悔,当时为什么要好奇弘历的事情呢,结果就掉进陪弘旭干活的坑里再也出不来了。
第105章〖弘历篇〗
前生的乾隆,今生的浩历,虽然是红带子,也算是爱新觉罗家族的一员,他虽然好大喜功,但是跟什么现代小说中的描写乾隆而言,他还没有那么渣。
但是他也一直有怨言,他的额娘没有改变,但是父亲变了啊!
正是因为父亲的变化,所以乾隆爷没有了前世的地位。
乾隆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是他的确曾经是帝王啊,可是今生已经没有龙气了,连潜龙都不是了,更不可能是乾隆了。
浩历等到了三岁以后,就开始关注大清,结果他发现大清所有的已经不一样了,可是现在的他还是太小了,结果还没有等到他长大,弘历就听到了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康熙退位了,继位的是太子。
天哪,原来这个时候应该是已经二废太子了。
浩历在一天天的长大,结果到了他十三四岁的时候,他倒是跟胤礽的一个儿子弘显关系很好,当然这也是他故意造成的。
结果他就看到了目瞪口呆的一幕,胤礽的嫡子弘旭还有胤礽的诸多儿子根本就不愿意当皇帝,是能推就推,能让就让,浩历(以后还是称弘历)问起来的时候,弘显说是传统。
天哪有这样的传统吗,怎么他一点都不知道啊!
那一天是他的命运转折点
他当时跟弘显在街上转悠,他是去琉璃厂取了一件东西,那也是他书写,设计的。
结果在那里他碰到了雍亲王府里的四阿哥弘昼,弘历当然知道那是他阿玛的儿子,可是这个叫弘昼的家伙不仅抢了他的排行,还抢了他弟弟的名字,真是一个强盗胚子。
可是不知道是他的神情还是他的书法或者是他的设计,总之在他还没有注意到的时候,弘昼已经开始关注他了。
结果在后面的一段时间里面,弘历通过弘显才知道了自己的冷面阿玛居然走上自己弟弟的道路,活出丧,然后八叔还有十四叔那是拼了命的把皇位往出推,所以他们这些子侄继承并把这一传统发扬光大,那也是理所应当的。
天哪,原来这就是弘显所说的传统,可是怎么会有这样的传统,他的阿玛一定不是他的阿玛了,肯定是被什么附身了,想想就应该明白,这可是红楼呀,有女娲的补天遗石,有一僧一道,有其他的什么,所以肯定是有人来祸害他们爱新觉罗家的大清江山的。
你看看现在推行的什么,开海,和那些什么英吉利的人通商,那可是前世他赶走的那些,怎么能轻易答允呢。
大清可是天朝上国,岂能与小国一般见识。
再看看什么电灯之类的,那肯定是妖术了。
弘历在自己絮絮叨叨的时候,不知道他已经被弘昼完全肯定了。
结果弘昼就来近距离的观察弘历,然后没有想到的是,弘历本来就对这个强盗有怨言,也就试着想报复看看,结果这一试探,好嘛,弘昼是想瞒也没有瞒住。
弘历很快就认出了弘昼。
对于自己找到了帮手,弘历十分高兴,虽然今生自己不能当皇帝了,但是他要为大清尽上一份心力,结果他还正在跟弘昼商量要怎么捉拿妖孽的时候,四四等人就进来了。
四四他们是怎么知道的,他们本来就对弘昼的成长关心,四四关心的是弘昼不能被带歪了,其他人刚好相反。
结果发现弘昼最近的不大对劲,结果就发现了弘历。
“妖孽,你这个逆子,居然敢说自己的阿玛和皇玛法是妖孽!”四四在那里气急败坏的说道。
旁边的胤祀等人在看好戏,四四教子可比三娘教子好看多了。
结果四四的话痨爆发了,在一连串的被教训的过程中,弘历终于知道了原来康熙加上九龙全部都是重生的,那他还有什么想法,他的祖宗都已经决定了,他还能做什么。
弘昼在一旁呆了,他只是知道自己的阿玛还有其他长辈都不对劲,但是因为差距太大,所以他没有想过他们也是重生的。
弘昼那是因为你们没有现代的经历。
所以在被弘历劝说的时候,他还真的有所动摇过。
结果弘历也就是现在的浩历,因为被发现了,不仅被四四,在后面被所有的人都是一顿教训,将大清前世的衰退全部都放到了他的头上。
结果弘历就开始了自己浩劫的历程,所以浩历的名字也是起得对啊,整个一个缩写。
弘历要弥补自己原来所做错的一切,结果他要给十三打下手,给四四打下手,反正基本上所有的长辈都将他折磨了一遍,回到家里,他前世今生的额娘,还在为他的重用而高兴。
后面为了摆正他的想法,最后他还来了个环球旅行,结果旱鸭子的他差点没有晕死在船上。
反正后面弘历的一生,就是被压榨的一生,而且是只能做副手,没有实权的一生。
最后的结果就是弘历餐具了。
当然滢心的女儿,她最后是嫁给了皇后的侄子,而且被封为了固伦公主,所有的人都没有反对,这可能就是给四四前世皇帝的另一种变相证明,或者是补偿了。
至于弘昼呢,也不好过,替四四当了工作者,这位前世的活出丧王爷,被他的阿玛抵押给了弘旭,然后就是杯具的一生。
结果四四和滢心倒是去周游天下,好不乐哉!
滢心的身份从头到尾只有四四知道,弘昼的身份四四也告诉了滢心,滢心认为不管亲生是谁,今生都是他的儿子,不过对于抵押儿子换出老子,滢心还是赞成的。
弘昼有这样的额娘和阿玛,他不杯具谁杯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