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类小说上一章:清穿之坐享其成
- 另类小说下一章: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1-4
想了一会儿,康熙明白了,也是现在他们都有共同点,很好很好。难道他的几个儿子打算来个逃跑几部曲。先是老三被他放跑了,然后四四是活出丧,老八和老九断袖,哼哼,已经是三部曲了。
要知道事不过三,再多就是他这个皇阿玛的失败了。
康熙还在这边认为什么三次已经是最多了,但是要算上太子,故意长歪志不在此的十三,早就超过了。
康熙打算怎么做没有人知道,就是知道了也不敢说什么。
不过这三个不顾阿玛的儿子想的还好,算他们聪明,找了事情来做,不然朕还是要好好训导的。
慈善,这个是应该来做做。
胤礽以前说过的后世的进程,康熙也经历了解过很多,也许不管大清怎么努力,但是君主制度的衰弱都是历史的大趋势。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那么康熙认为君主立宪制还是可以接受的,皇家的形象需要好好的设立,这个慈善就应该由皇室统一管理。
这可是树立皇室正面形象的一个很好的办法,不过需要三个阿哥吗,这么一件事情,三个,太多了。而且还是这三个。
这件事情又不是很累,而且操持的人会有很好的民间印象,康熙想了一会,就把这个交给了老五胤褀负责。
胤褀和胤禟可是同母所生的,胤禟不可能不帮忙,老八也就会出出主意。老五家的和老四家的关系不错,生意做得挺好,四四应该也会管上一管。
尤其更重要的是老五没有什么夺嫡心思,又不是重生的,这样的儿子康熙根本不用操什么心。
所以胤褀也就荣幸的上任了。
由于四四老八和老九已经商量了不少,比较成熟的意见已经写成了折子放在康熙那里,这么一来,五阿哥的工作就挺轻松了。
时间迈入了康熙四十八年七月,要知道四十八年也是选秀的年份,可是几个儿子相继的逃离康熙哪有什么心思去管这些,这里有没有什么需要格外关注的人。
就算是他的几个儿子已经不小了,该指婚了,但是后宫有温僖贵妃,康熙只要将他们原来的福晋指过去就好了,其他的就不用他操心了。
康熙思考的是另外的事情,前生四十八年的时候,复立了太子,还大封了皇子,现在他是不是也应该分封呢。有的时候顺应历史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要知道逆的太多了,顺应一下也挺好的。而且重生的儿子不少,他们难道就不惦记了吗?
再说这几年几个儿子还是挺辛苦的,虽然气人的还是不少,但是他身为皇阿玛就不跟这些臭小子斤斤计较了。
康熙这么一想,就认为朕是多么的宽宏大量。
康熙拿定了主意,就开始思考,很快有圣旨传出了。
大阿哥亲王之位可以再传一代,太子那里,太子妃只有弘旭一个嫡子,所以弘旭封了郡王的爵位,至于庶子,康熙没有关注,只有弘皙康熙给了贝子的爵位,弘皙还是不同的,前世康熙也曾经抚养过他。
三阿哥封为诚亲王,四四进位雍亲王,老五呢封为恒亲王,七阿哥胤祐封为淳郡王,八阿哥封为廉亲王。
基本上都是按照原来的分封,康熙的亲王名称也懒得想了。胤祀倒是比老七高了一级,这也是康熙对老八这几年以来辛苦的奖励。
老九呢,封为贝勒,比起前世的贝子高了一级。
老十还是敦郡王。十二、十三、十四都为贝勒,当然剩下的皇子康熙没有分封。
圣旨一下,庆贺的人自然不少。
官员看到原来活出丧的四阿哥也升位了,八爷也在晋升之列,看来皇上还是没有怪罪这几个阿哥的,他们就可以安全的上门祝贺了。康熙分封的不少,所以请客吃饭的也就多了不少。
四四已经吃了不少人的筵席了,还都是推不开的那种。
滢心看着疲累的四四,心里在笑,当初她在四四封为郡王的时候,感觉好累。结果当时四四可是不觉得。
这次翻过来了,滢心没有什么感觉,四四倒是累的厉害。
也就是说康熙一张嘴,四四跑断腿。
看着四四沉睡的样子,滢心明白这几年他们虽然也有事情处理,但是终究是游玩居多,现在回到京师,虽然没有什么九龙夺嫡了,但是原来那种在山水间的气氛也是不可能存在的。
四四在这一年里面没有太多往来,现在康熙总算是有了明旨,很多人看来四四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兄弟宗室都是推不开的,这些一集中到一起,四四当然有点吃不住了。
不过这样的日子应该不会很久,相信没有几天了,过了这一段时间,一切都会好转的。
康熙的升位圣旨是在康熙四十八年七月底颁布的,四四到八月中旬算是能休息了。
这中间还是有一个消息引起了四四还有几个人的关注。
原来嫁给红带子的梦端,本来的乾隆的母亲生下了一个儿子,这几年梦端的丈夫被很多阿哥关心,给他送了不少的通房丫头,就是康熙也赐了一个侧室给他,他的后院还是挺热闹的。
听说梦端这个嫡妻还是挺辛苦的,跟妾室还有通房斗的不少,已经滑胎过一回了,这次能够生下一个儿子,很不容易啊,本来康熙听太医说,钮枯禄氏已经很难有孕了,结果没想到几年以后她居然能平安的生下一个儿子,算是运气不错,不过这次她真的是不能生了。
钮枯禄的这个儿子被他的阿玛命名为浩历,本来所有的人都没有当回事,但是历的名字就让这些人想起了弘历。但是也就是那么思考一下,毕竟就算是弘历也不可能有什么作用了。
更何况按照他们的经验来看,都是重生到原来自己的身上的,现在已经没有了乾隆,弘历当然就不会存在了。
他们不知道的是弘历的确重生了,但是现在的他还是浑浑噩噩的,没有什么感觉,大脑还没有发育完全的他,目前只知道吃吃睡睡,倒是想要思考,但是瞌睡太多,弘历还是决定等睡醒了再好好想想。
这里先这么按下不说。
康熙总算是开了一次恩典,对几个儿子送了不少帽子。
但是十四不怎么满意,他怎么才被皇阿玛给了一个贝勒的头衔,是他的爵位比前世这个时候的要高,他的年龄还是有爵位皇子中最小的。但是他也是很辛苦的。
至少这几年以来他帮着八哥不少,现在更是挑起了大梁,怎么皇阿玛就是不能给他一个肯定呢。
十四不服气,认为不公平,但是他又没地方说理去,只能暗下决心,以后要更加的好好表现。
同样后宫里,这些妃嫔也是喜气洋洋的,儿子有了出息,当然应该高兴了。
不过大家也不敢表现的太过了,因为温僖贵妃的儿子十阿哥爵位不是兄弟们中最高的,但是胤誐一开始就被封到郡王,这已经是因为母亲的地位高了。
说到原来康熙后宫中的四妃,因为温僖贵妃命运的更改,导致后宫的格局完全不一样了。原本前世的佟贵妃地位虽然高,但是在话语权上还是不如四妃。现在不同了,温僖贵妃肯定是后宫的第一人了,四妃的权力大大缩减了,佟贵妃也不是万事不理,她还是能帮着温僖贵妃的。
有两位贵妃在,康熙稍稍注意,后宫就不会有什么波澜,佟贵妃无子,老十又不可能,所以康熙挺轻松的。
至于四妃呢。
惠妃是只要大阿哥好就行了,胤褆本人都没有夺位的思想了,惠妃就是再有能耐,拿这么一个没有丝毫心思的儿子也没有办法。胤褆是挺争气的,爵位已经可以传两代不降了,儿子都不争了,时间长了她也就看开了。
荣妃更不用说了,胤祉完全就是一个书虫。胤祉在她面前提起编书那就一个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荣妃的文化一般,听起来就像是听天书,胤祉的内容深啊,不是甲骨文就是冷僻书籍的,荣妃哪里知道这个。
荣妃倒是提起别的,胤祉跟他额娘这时候是打了个颠倒,荣妃很会教育,但是耐不住胤祉听着听着就是快要睡着了,荣妃又不能说唯一的儿子不孝,传出去,胤祉还有脸吗?
所以荣妃也看明白了,胤祉吗,不用想了,亲王的位子就不错了。
宜妃简单了,老五是太后养大的,从来就没有这方面的心思,老九呢,小时候还好,多数还是跟老十玩在一起。但是三十年以后,就彻底的沦为了老八的跟屁虫了,连老十都扔到一边去了。这几年才跟老十往来多了。反正两个儿子也不是皇帝的料子,她还是好好的过她的日子。
宜妃不知道,三十年是胤禟重生的时间,重生的胤禟只认前世的十弟,所以不怎么往来,老十也一样。当彼此知道以后当然你来我往的就多了起来。
德妃可是跟这些都不一样,她能有今天的地位不容易,他也是康熙褒奖过的,她的经书绣的不错,康熙说过的。十四很有发展空间,她还是要加一把劲,但是怎么行动,德妃完全没有主意,至于老四,德妃已经很久没有关注了,除了请安的时候会见见,其他的德妃已经不想了。
安妃也就是前世的良妃,敏妃都看得开。
没有多久,康熙又下了一道圣旨,封温僖贵妃为皇贵妃,主持后宫,温僖贵妃也明白她的位子到头了,副后的荣誉已经是最高了,钮枯禄家族不可能一代出两个皇后。但是老十又不可能争,所以只要她依照前例,处理好后宫的一切,那么她的地位就很稳固,有这么一个医术不错的儿子,她也不担心身体方面了。
所以温僖贵妃的日子过得很好。
这样一来,大清的后宫还有前朝等完全走上了另一条道路。
作者有话要说:本来没有弘历什么事情的,但是读者的留言说要有,所以他也来了
第六十九章
第六十九章
不知道是按照历史还是什么原因,康熙居然还是将京西畅春园之北赐给了四四,并且这次是康熙给四四园子,并将其赐名为圆明园。这一点上,康熙保持了前生的行动。
四四听到这个圣旨的时候,脸都变绿了。他已经连活出丧都上演了,怎么皇阿玛还要提醒他后世子孙的“丰功伟绩”啊。
圆明园,是大清园林的集大成者,是所有中国古代工匠的最高水平的体现,结果最后被一把火就给烧掉了。
这是在现代的时候所有人心中的痛,当然这些重生的爱新觉罗家的人感受更深,尤其是四四,圆明园是在弘历的手中基本完成了所有的建造,但是也是弘历没有抓住最后的机会,让大清彻底的落后了。
滢心对圆明园的感觉也很奇怪。
滢心小的时候第一次听到火烧圆明园的时候,认为不就是一所花园。那时候她还小,她眼中的花园就是家属院里的园子,或者就是去逛过的植物园,就是花多一点。
等她长大以后,真的了解了,才知道她小的时候是多么的无知,居然拿那些和圆明园来比。那可是星星之火,焉可与皓月争辉?要知道那些连星星之火都算不上,顶多能说是米粒之光而已。
要知道圆明园是皇家历经百年建造,中间到底费了多少财力人力已经说不清了,这样的园林没有流传后世,真是太可惜了。
滢心的感慨很多,但是现在重生的康熙居然给四四赐的园子,而且还是康熙赐名的圆明园,滢心已经没有任何想法了。
你说你一个重生的老康,四四当初雍正的皇位可是你传的,又不是四四抢得,滢心不认为野史上的说法是真的。她家四四多辛苦才成为康乾盛世的承上启下者,你说四四他老爹和儿子都当了六十年的皇帝,基本上都还多了一些,康熙多了一年,乾隆还有四年的太上皇呢。
只有她家四四仅仅十三年就累死了,说起这段盛世基本没人记得四四,这已经不公平了,现在康熙居然还要拿圆明园这个伤心点来刺激四四,太不应该了。
滢心已经有点炸毛了,四四看着义愤填膺的福晋。
怎么感觉这么奇怪,本来应该是他难受,滢心来安稳他的,现在可好,翻过来了,成了四四安慰滢心。
他的情绪还没有酝酿完毕,马上就要改变,四四看着为他抱不平的福晋,心里一股暖流通过。
滢心这边想要找康熙进行谈判,不对,是要进行辩论。滢心准备拿出大学时参加学校辩论会的架势来对付康熙,可惜呀,还没等出房门呢,就被四四给抱了回来。
“你这是要上哪里去,替我鸣不平。”
滢心大眼睛看着四四,她可是帮他啊,她刚刚都已经表示和诉说的那么明白了,四四还拦着他干什么,真是的。
滢心想要往出冲,但是四四的公主抱让她根本没有着力点,哪里有这样的机会啊!
四四抱着滢心,把她放到床上,四四做到床边,防止福晋的突然行动。
“你不要怪我,皇阿玛的旨意是让我奇怪,也有一些不舒服,但是都被你弄没了。你的关心我很高兴,但是你要是真的这样就往宫里闯,你的身份不就会瞒不住了吗?到时候,你会发生什么,我也不知道。你是我的福晋,咱们是要一路走下去的,难道你忍心抛下我和孩子们,就为了一时的气愤。”
滢心本来还在不高兴,听了四四的话,如同醍醐灌顶一般,骤然清醒了。
她刚刚是怎么了,居然会有那样的行动和冲动,这不是往常的自己,一定是四四害的,要不是他,自己怎么会如同换了一个人一样。
滢心想着想着,就给了四四一个白眼。
四四看着滢心冲他翻了一个白眼,知道福晋已经正常了。
但是滢心这样的冲动却让四四很满意。
滢心是在乎他的,而且不是一般的在乎,这样的认知满足了四四一个男人的心里,相知相守相信的夫妻不多,但是四四认为他和滢心一定是这样的夫妻。
另外,胤祀那里。
老九在吃着水果说道:“八哥,皇阿玛还将圆明园给了四哥,名字别人以为是四哥的圆明居士的原因,但是咱们兄弟都知道不是,你说是不是皇阿玛开始要对四哥采取什么行动了。”
“这个不好说,皇阿玛向来是走一步看十步,你我不好判定啊!”
“八哥,我倒是不担心四哥,我怕皇阿玛也会想起你,四哥的活出丧已经几年了,皇阿玛现在还能想起这么一出来,你我才清闲了没有多久,难道皇阿玛就没有别的什么安排吗?”
“九弟,你想的我也想到了。你忽视了一点,四哥毕竟是当过皇帝的人,皇阿玛对他的要求和你我当然不一样,所以这样对四哥也是能想到的,但是你的担心也不是多余的,到底会怎么样,还是要看皇阿玛的意思。”
“不过估计四哥也是难受的,但是圆明园,今生真的还能见到吗,现在的大清已经不一样了,八哥会不会皇阿玛就是想要圆明园重现世间,皇阿玛相信现在的大清有能力保住这一瑰丽的园林。”
胤祀听了胤禟的话语,这样换了一个思路来想,也许正是康熙的真实念头。
“九弟,你刚刚说的可能是最接近真相的想法了,也许你我想多了,大清的强盛是根本,但是作为曾经见证过大清盛世的果实的圆明园,你我都曾经目睹过,皇阿玛想让他重现世间也是有可能的。当然顺便来敲打四哥,外加你我也是不错。”说完胤祀苦笑了一声。
胤禟看着胤祀,继续将他的一些看法和胤祀进行探讨。
这边,太子那里,胤礽作为当朝储君,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很是纳闷,皇阿玛怎么又想起来折腾四四了。
四四这几年的清闲日子难道碍了皇阿玛的眼,所以要给他上上眼药,至少不让四四的日子过得那么舒服。
胤礽的想法正是十四的想法。
十四这段时间是日以继夜的处理公务,眼睛已经可以和熊猫媲美了。
他现在已经知道四哥流放云南的真相了,那哪里是流放嘛,整个是一旅游团,还是个长期旅行的。
还是国家包圆的。不仅仅管了四四,还管了其他一百多人,那是多大的浪费啊!
十四不知道四四是自费,还以为是公费呢。
十四虽然已经清楚四四具体是干什么了,但是看看他的行动,围着大清转了一圈,在三年以后才到达康熙定的流放目标。
就算是有暗里的任务,但是游山玩水还是少不了的。
十四现在已经有点嫉妒了,但也就是有点,所以对康熙的举动,十四是双手双脚赞成,四哥前世是累,但是现在他这么辛苦的时候,四四还那么悠闲,十四当然不是很舒服了。
十四没有意识到他已经开始有点怨言了,要知道有比较才有鉴别,十四前生不是大将军王就是主掌兵部的,现在的全面掌控对他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所以他要费的心力比起四四和老八来说要多不少,但是这是他追求的,他也没有什么怨言。
可是他在辛苦的时候,几个哥哥都很舒服,这就很让人难受了,所以十四不愧是四四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他的小心眼也发作了。
这不他就想看四四的好戏,可是等了好半天,四四也没什么反应。
十四当然不记得,前世四四身为雍正辛苦的时候,他可是过的挺清闲的,也许那时候心里不舒服,但肯定不累。
现在心里高兴了,但是劳累的程度又让人开始埋怨,十四你还真是这山望着那山高,不能什么好事都能轮上你,要是都可以这样,估计康熙所有的儿子都会加入夺嫡的行列了。
老三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就是笑了笑,老四挺会学习儿子的,这会儿老爷子又让他学习弘历,建造圆明园,这可不是容易的活。
话说回来,胤祉知道他也抢了弘历的不少活,四库全书的内容已经包括到了他所编的书当中,所以胤祉也不会认为四四怎么样,大家是五十步笑百步,彼此彼此而已了。
话说回来,康熙的念头就是如老九所猜的那样,康熙也是看见过圆明园的。那样壮观的园林给他留下的印象太深了,当然更深的是毁灭的时候的那场大火。
所以康熙重生以来从没有修过园子,畅春园也就是维持原貌,康熙一直担心历史终将走上老路。
但是现在不同了,康熙有了完全的信心,大清不会按照前世他所知道的发展下去,不论是从哪个方面看,大清都已经不同了。
尤其是教育方面,那些现代的教育知识已经有了相当的普及,大清的鼓励发明,专利权的应用,让发明创造如同井喷一般的出现。
什么祖传秘方等等都登记了专利,不仅可以大家应用,也可以在专利登记著作中留名,传之后世。
所以,康熙就下了这样的旨意,圆明园既然是由四四手里开始建造,今生也仍然如此,当然顺便可能还产生的作用也是不错的。
康熙没有想过建造原来的圆明园,那样的时间太多了,他要的是辉煌大气,用的是圆明园的名字,但是却绝对是新的园林,旧名换新颜,大清也是如此,相信最后都会走上全新的道路。
同样猜到的是十三,四四也许是当局者迷。那么十三和老九就算是旁观者清了。
十三因为一直在海军方面,所以对大清的强盛他的感觉最明显。
欧洲等人的态度,尤其是身处在南洋时候的感觉,没有人会比胤祥体会的更深。
所以康熙的旨意一开始他就想到了原因。
大清已经不一样了,那么前世的圆明园也不会相同。
虽然今生的园林不会像前生一样历经百年的建造,但是相信水泥等现代物品和大清工匠的智慧结合,一定能以更加辉煌大气的杰作出现在世间。
作者有话要说:圆明园啊!那是万园之园,太可惜了
第七十章
四四虽然没有参透康熙赐给他圆明园的含义,但是他不敢不建造,但是完全按照原来的吗?四四不是很愿意,记忆中的圆明园固然是万园之园,但是如果原封不动的建出来,先不考虑时间的问题,也不考虑银子的花费。但是原来的那个园子,他们这些九龙看到了,真的会有欣喜的感觉吗,不一定。
那是一种很难说出来的情感。
四四还没有想好的时候,康熙派人来了,让四四考虑建的园子,就是庄严恢弘大气,甚至康熙还画了一部分的图纸。
康熙明确表示了四四负责,最后要将设计好的成果让康熙验收。
四四看明白了康熙的意思,这会儿他算是清楚了。
四四心想他又不是设计人员,只能是和样式雷家族的人一起研究。到底是当过皇帝的人,想法和康熙很接近。
不过怎么一个亲王的园子难道要建立的超过规制,四四知道最后他还是要将园子献上的,康熙就是借他的手让圆明园重新在他的手上建成。
所以开销都是内务府买单,同时九龙也都心知肚明。
四四这边忙着,西藏那边经过三年的整理时间,终于原来历史上乾隆时期制定的金瓶掣签制度在康熙年间实现。
康熙四十五年十一月,西藏的□喇嘛圆寂,其下第巴隐匿,又立假□。当时四四正和滢心悠闲的在西北闲逛。
当然这中间顺便要处理一些正事。
这件事情,康熙就交给了四四,大阿哥和四四两人一个动刀子,用武力,一个动嘴皮子,用劝说的。
终于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的将西藏的全部收归,同时活佛的转世制度,四四毫不客气的将弘历的金瓶掣签制度拿来用了。
这样一来,以后的活佛有了确定的依据,本来在现代四四就认为这可想法还是不错的,至少经过百年的验证,是能够融入西藏的宗教制度的。据清理藩院秘档,到光绪三十年,仅西藏地区据不完全统计就有三十九位主要活佛转世系统的灵童举行过金瓶掣签。这些灵童涉及格鲁派、噶举派、宁玛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