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端一一都拿笔记了下来,结果就发现自己要注意的还有很多。
前世看书所说的关于入宫后的吃食,用水之类的自己都要关注,不能用别人给的,要用宫中统一分发的,水要自己去打,对了还有包袱上的打结,自己的手法还不足够,应该再多请教请教。
自己可以用现代电视里教的,在某些地方放上一根头发之类的,这样即使是别人动过自己也很快就能发现等等,这些都要在两天以内搞定。
梦端细细的思量了很久,在最后的时间里和额娘梅勒氏还有嬷嬷一起注意了她所指出的这些,这样的梦端得到了梅勒氏和教养嬷嬷的一致称赞,认为梦端最后一定能出头。
有了这样准备的梦端,避过别人的暗算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梦端的出身不高,虽然是钮枯禄大姓,也是镶黄旗,但是家族已经式微了,所以只要自己的女儿一切有了防备,再加上原来的准备,就算梦端最后表现出彩,基本上也不会着了别人的暗算,这样最后的结果是梦端一定能为家族争光添彩。
两天的时间转瞬即过,选秀的时间到了。
梅乐氏在送梦端出门的前一刻都还在一直强调着,梦端已经被说教的头都快要大了,但梅勒氏是自己的额娘,梦端只能一直在点头答应着。
凌柱赶着车子将女儿送到了镶黄旗集合之处,不久统一着装的梦端随着镶黄旗的队伍进入了宫中。
初选的队伍还是很庞大的,梦端看着,凌柱的确官位不高,但自己是上三旗,这样的好处还是存在的,上三旗选上的人明显就要多一些,自己给了嬷嬷不少好处,检查的时候自己没有受什么折磨,一切进行的很快。
初选梦端很顺利的通过了。看着那些被刷下去的,梦端相信自己不会出现在那样的队伍中。
回到家中,梅勒氏细细的问了梦端的情况,梦端都回答了,家里很高兴,能到复选,说明自己家里的女儿还是不错的。
撂牌子也有撂牌子的做法,如果一家的姑娘在最后一关才被刷掉,这样的人家求亲的比连初选都没有通过的人家要多的多,梦端到了复选阶段,至少梅勒氏不再担心了,即使女儿撂了牌子,也会有差不多的人家上门提亲的。
当然复选中,不会像初选那样有严格的规定,这样一来梦端知道家里准备的服装等等就能用上了,当然自己的防范措施估计也能排上用场了。
梦端之所以这么认为,因为在她观察到得留牌子的众多秀女中,梦端认为她还是挺出色的。
所以这样一来要注意的就还有很多,不然万一达不到自己的目标,自己的抱负不就会难以实现了吗?
所以说她还是挺有想法,主意还是不少的。
可惜身体原主的记忆中印象深的都留下了,印象浅的都忘了,本来教养嬷嬷应该会强调宫中的主子之类的,但是梦端的表现让她们相信这些她早已经记住了。所以这些也就没有在提及。
本来这个应该是梦端身体记忆深的方面,但是穿越来的这位在这方面的认识和记忆更深,估计都是清穿文祸害的,所以原主这方面的记忆梦端根本没有接收到。
同时关于朝堂这方面本来秀女知道的就少,再加上,自己的时间很短,要注意的本来就很多,那几天的训练让梦端基本上是挨着床就能睡着了,所以这方面就没有关注,当然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地方能告诉她。
初选通过后,梦端忙着对自己复选时候的穿着在增加一些亮眼的地方,她也不敢改动的太多,就是添加一些花边等等,但是确实衣服亮眼了不少。还有自己原来写下来的,当时只有两天的时间了,自己根本不能完全准备好,现在要接着加油,自己一定要在复选前将所有能想到的全部准备妥当。
所以梦端根本不知道大清已经变化的太多了,不管她本身多么出色,不管她志向多么远大,最后她的命运跟四四原来的福晋和格格的命运一样,估计连四四的面都见不上就要跟四四说声拜拜了。
当然这是否是杯具就要看各自的认为了,也许对于这位注定是打酱油的来说就是杯具一场了。
复选中,梦端可劲的表现,当然由于她的精彩表演,她的防范措施还是用上了,当然还得到了很多妃嫔的关注。
住在宫里的时候梦端终于发现了怎么负责的不是四妃,而是温僖贵妃,而且她居然没有看到德妃,真是奇怪极了。
但是她相信宫内的变化,不会影响自己的命运,因为她已经打听了,至少得知康熙的阿哥可是没有变化的,但是阿哥的福晋她却忘了关注,谁让清穿文的影响根深蒂固呢。
所以在复选中,梦端是绞尽脑汁的注意这注意那的,本来她的出身就不高,所以无论是才艺、还是厨艺她都要尽力表现,但是又不能太过突出,这番功夫很是费了她的一番心神。
她也得到了好几位妃子的好评,这让她的信心更足,她终于如愿通过复选了。
她相信自己肯定能沿着历史的道路奋勇前进,结果回到家里几天了,先是皇子的指婚,当时圣旨从家门前过,梦端以为这样的队伍就是来通知自己的,那叫一个兴奋,结果是通知十四阿哥的嫡福晋完颜家的。
剩下的也不是通知自己的,都是其他阿哥的侧福晋等等,梦端就差没有趴在门缝上端起耳朵挺了,但是梦端是盼呀盼,等呀等的,等的月亮都谢了,太阳都升起来来,结果连个格格的影子都没有等来。
梦端不死心,这可是历史的结果,怎么可能更改呢,结果几天过去了,最后终于传旨的上门了。
虽然清穿文都说给皇子的指婚是第一天,但是她们又没有到过大清,说不定都是以讹传讹的,自己只是一个格格,说不定就是后来的。
现在圣旨上门了,自己的命运转折点呀,这可是自己飞黄腾达的第一步。
梦端换好衣服前往正厅听圣旨的时候还在想,自己以后要潜伏等待时机,最后将四四一举拿下,结果跪听圣旨以后,梦端傻了。
怎么会指给了一个红带子,四四呢,哪里去了,自己的青云梦,就这么没了。听完旨意的梦端半天没有反应,最后还是梅勒氏说是这孩子太高兴了才算把场面圆了过去。
指婚的红带子基本已经是旁支中的旁支了,这家本来就不富裕,听到指婚倒是非常高兴,一接到圣旨就急忙上门商量迎娶事宜了,最后由于梦端还没有及笄,终于确定了在梦端及笄之年出嫁。
怎么会这个样子呢,怎么会如此呢?
自己明明有宽广的前程,为什么会…
这会,梦端才开始打听了,原来四福晋不是那拉氏,居然是什么西林觉罗氏,四四居然已经有了三个嫡子了,看来自己是轻敌冒进了,不过大清也变了好多,什么沙俄之战,大清大胜,居然还有甲骨文,这不是自己所知道的清朝了。
四福晋是穿越的,梦端开始怀疑,但是与沙俄的作战等等,绝对不是她能干预的,那么到底是谁搅了自己的太后梦,自己要是知道就跟谁没完。
你说是谁搅得,当然是康熙加上九龙,没有人希望这个女人还指给四四,最后生下一个败家子来,虽然知道就是指给四四,四四也不可能犯下前世的错误,但是在康熙看来,这是打破历史进程的最关键的一步,弘历都不存在了,才能说明历史的走向彻底的不同了。
原来所做的虽然也能保证大清已经不一样了,但是不像这个这么让人直接感到今后完全不可能一样。
梦端的杯具,不是她自己的责任,没有办法,谁让她就穿成凌柱的女儿呢?梦端这个时候才发现最应该怪的就是凌柱,你说你起的什么名字嘛,梦端、梦端,不就是说梦断吗。
这明明就是要让自己的青云梦半途中断,原来在自己的名字,前世今生都已经告诉了自己,做梦都是白做,白白浪费时间精力,最后都是一场空。
当然还有最后洗具的是,梦端因为要注意到自己将来要嫁的红带子,结果被那人的长相直接惊倒,醒来以后,梅勒氏发现自己女儿选秀以后发生的居然都不知道了,虽然不知道,但是这位原主最后还是认命的嫁人了。
当然还是有好处的,唯一的好处就是这次是嫡妻,不用再奋斗了,当然她什么都不知道,至于她以后,就是以正妻的身份和康熙等不停指给的妾室斗法,就这样过了无子的一生。
作者有话要说:梦端意味着梦断
第五十二章
凌柱府上,梦端的戏剧人生本来应该是一场可以搬上荧幕的穿越大剧,即使没有成功,最后又被原主抢了回去,但是也值得大书特书一场了。
可惜呀!没有人知道。
康熙处理了这件事情以后,就再也没有过问过。
当然温僖贵妃也对此十分好奇,但是没有敢多问。
本来在复选的时候,她听到康熙让她多关注关注一下那个梦端,当时温僖贵妃就将梦端的家世背景、喜好等都打听了个清楚明白。
钮枯禄梦端没有任何可以值得称赞的地方,父亲只是一个四品的官职,在秀女中根本不算什么,虽然是著族大姓,但是已经是旁支了。非要找一个能拿的出手的理由,就是镶黄旗的出身了,可问题是这样的人在上三旗中有不少。
这个梦端虽然还算长的有福分,才艺也还好。可要说因此能得到康熙的青睐,这似乎是不可能的。
温僖贵妃跟着康熙多年,对康熙的喜好非常清楚,虽然这十年来康熙对国事是倾尽心力,但是对后宫来说,汉女虽然不占什么高的位份,可康熙对汉女的欣赏温僖贵妃是心知肚明的,所以她才会对康熙专门提到一个满洲的女子感到好奇。
温僖贵妃知道自己不能打听,但是不代表自己没有办法,康熙的关注并不仅仅只有她知道。
康熙给她说的时候,同时听到的还有宜妃,所以自己不用出手,自然会有人搞定。
这也正是温僖贵妃奇怪的地方,如果单单是告诉自己,自己会注意,反而不敢出手,可是宜妃等众多妃嫔都知道了,自然会有人出手。
所以梦端受到了不少妃嫔的接见,梦端还以为自己给那些娘娘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殊不知这是因为康熙的原因。
当然排除康熙的影响,梦端表现确实不差,但是她出身太过一般,估计通过她的表现,历史上皇子的格格可能不行,但是指给宗室估计是能做到的,好运的话也许将来还能混个侧妻。
主要是因为她的才艺给妃嫔的印象深,虽然也看着有点福相,能生养。但这样的人对皇子阿哥来说不一定合适,因为她太不知道低调了,但是指给宗室就没有问题了。
可是由于康熙的原因,连这点可能都没有了。
妃嫔一开始就关注,结果秀女们就开始暗暗的斗争,可是梦端居然能够一点岔子都不出,这样的一个心机深沉的人不能进宫,也不能指给自己的儿子,这成了共识,但是康熙如果硬要把人拉进来,她们也无法。
当时妃嫔们还挺着急的,主要是因为这是皇帝钦点,而且还是个有心计的,当然要防范。
结果到选秀结束后,梦端出乎意料的没有得到上记名,反而康熙示意了温僖贵妃。
温僖贵妃那个吃惊,皇上到底什么意思,看来自己理解错了,原来不是看重。既然这样自己也不需要在注意了。
随着圣旨的下发,梦端是彻底的脱离了宫廷的注意,当然她以后的生活就跟本文没有任何关系了。
康熙四十二年六月,选秀结束后,九龙也都熟悉了自己新的岗位,这次没有任何人敢有意见,就是有意见也不敢提。当然包括四四在内。
期间有的读者要问,裕亲王好了,那恭亲王常宁呢。康熙就这样厚此薄彼吗?
康熙对待常宁是远不如福全亲厚,但是如果弟弟面临死亡,自己有能力拉一把,自己当然会帮忙。问题是人家常宁身体挺好的,康熙早就借机自己看过常宁的身体,康熙帝的水平虽然不如老十,但也是不错的,不至于一个人有没有病都不知道。
当然如果老十是始作俑者的话,估计康熙真的看不出来,太子就是一个明证。
雍郡王府,四四又拖着疲累的身体回到了家中,自己现在这样,怎么就感觉比前世还累。
前世自己虽然辛苦,但是没有人敢和自己顶缸,至少自己心情是怎么痛快怎么来,虽然谈不上是快意恩仇,但是给自己下绊子的,就算自己当时找不回来,后来不都找回了场子吗?
但是现在自己干活,名声不是自己的,命令是康熙下的,老八老九自己估计他们倒是想给自己在某一方面添堵,但一是估计不影响大清发展,但是小的方面总能使坏的。估计没有这方面是因为其二了,那就是老八老九他们也是没有时间,胤禩的那一滩完全是重建,还要了解各国,胤禩为了筹谋,已经去澳门了。至于老九,他的任务更重,使命更强。三就是上面有康熙看着,这些人不敢动。
提到胤禩,四四就坏心眼的想到,如果澳门不行,老八,你是不是要跑一趟欧洲来个实地调研呢。
好笑的是,胤禩出发前,胤祉上门去了,拿了若干的东西,说老八如果只是去澳门,要给他带什么,要是去欧洲,那要注意哪些等等。胤祉强调的内容之多,胤禩只感觉头疼。
“三哥,我知道你自己没有办法去,但是你也有门人,也有奴才,他们难道不能给主子帮忙吗?”
“老八,他们弄回来的哪里能完全和我的意思,就是我给他们强调老半天,能有三成让我满意我就要阿弥陀佛了,但是你不一样,你我都是有百年经历的人,我想要的你肯定明白,你难得要跑一趟,哥哥要不抓住这样的一个机会,不就傻了吗?”
胤禩怎么就觉得自己被三哥当成了绝对的希望似的,自己可不想担着这么大的一个包袱,皇阿玛交代的已经够让自己忙碌的了,再加上胤祉的交代,自己不用忙了,自己就可以直接交代了。
但是还没有等胤禩拒绝的话说出来,胤祉就起身告辞了,根本不给老八拒绝的机会,胤祉离开以后,胤禩看着那长长如同裹脚布的单子,笑的比哭的都难看。
“自己的三哥怎么这么费心在这个上面,难道…”胤禩通过自身想到了一个可能,“也许,跟我想的一样。”
要是跟自己想的一样的话,自己的三哥估计也没有什么争斗的心思了,本来胤禩就没有认为胤祉能成事,但是九龙又要少一个夺嫡的,估计将来就是有斗争也不好开展起来,参与的人不多呀!
看着胤祉想要的东西名称,胤禩当然也知道这些很重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与自己现在的业务有关系,所以也就不去找胤祉退单子了。
胤禩是背着巨大使命的,因为出发前,康熙也有圣旨下来,圣旨简单,就是一份长长的单子,让老八尽力备好,胤禩看着跟自己三哥的单子重复的好多,胤禩看着自己父兄要的,怎么觉得自己真要跑一趟欧洲了。可是自己的时间根本不够啊!
话题转回来,四四认为自己现在出力了,不讨好没有关系,但是不能重压都在自己身上,就看见太子在一旁休息,四四嫉妒了。
所以四四出招了。在四四看来自己这一次可是阳谋,一定没有什么问题的。
要说是什么主意呢,就是前世的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被四四就直接用上了,前世自己累死累活才实施,现在有这么多能干的人,这一项四四没有问过康熙就自己发布了。
那天四四在六部官员面前说了自己的决定以后,就直接闪人了。当官的一听到这项政策,就立刻蒙了。
什么时候官绅要跟那些泥腿子一样,要纳粮当差,这读书人的体面还有没有了。千古一来也没有这样的规矩,顷刻之间,太子那里,就被人给淹了。
这些官员也是看人下菜,他们是不敢去找康熙,但是四四又有一个太子助理的名头,出了这样的大事。至少在他们看来这可是天大的事情,当然要找太子来说个明白了。
胤礽看着这群围观党,各个七嘴八舌的说个不停,吵得自己头都大了。胤礽也没有什么表示,他也不想做什么表示,最后就是一招,晕倒了事。
众位官员为了个人的面子,为了他们所要维护礼制,居然气的当朝储君、未来的皇帝当堂晕倒,他们只能纷纷跪在毓庆宫门前,等候太医给太子看诊,等候康熙的处罚。
于此同时,他们也在打探康熙对此事的看法,实际上是要了解这件事到底是谁的意思。
太子倒是被四四这个打了个措手不及,这样的事情,老四居然一点风声都不漏,就给孤找了个这么大的麻烦。
的确,最近自己的日子是过的太逍遥了一点,有的时候甚至自己都快觉得四四是不是看出自己就是在看着他们演戏,自己躲在一旁偷乐了。
不过估计老四是受不了了,皇阿玛是压迫的狠了点,但是老四要办这样的事情,至少先打个招呼吧,为了惩罚自己,就这么给自己添了个麻烦。
不过前世雍正名声不好与此有很大关系,结果今生老四是孤的帮手,难怪那些个人都以为是孤的意思呢。
不过孤就成了这么好惹的,怎么就敢到毓庆宫来骚扰孤,反正自己现在已经晕倒了,也就不会有什么人打扰了。
自己的晕倒应该会给自己的皇阿玛一个很好的借口,说不定那些官员的举动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呢!
第五十三章
官员本来是要问太子的意思的,但是实际上胤礽对此事根本没有任何意见,反而是大力支持,胤礽已经看出来了,自己的四弟用这个主意是来发火的。但是那些官员的消息也是很灵通的,没有多久都知道真正提出的是四阿哥,也就是四四提前得罪了官绅,这样就想跑,哪有那么容易。
太子被气晕的消息传到了康熙那里,康熙很快就发了火,保成的身体才有好转,老十也不能一点效果都没有,但是这次的对手是他自己,所以那个进程叫一个慢。
同时老十为了太子不直接自己就好了了事,开的都是一些苦的要死的药,结果胤礽就是能当着老十的面前,一口气就喝完了事,让老十看着只能是自己生气,拿胤礽一点办法都没有。
康熙仔细打听了事情的原因,急忙教过太医和老十,细细问了太子的情况,知道没事才放了心。
居然是官员气倒太子,这虽然有保成身体方面的原因,但是这样的逼迫,天家的颜面何存,所有当时到毓庆宫的官员大臣全部罚俸三年,官降三级,留职查看。
这还是因为涉及的人过多,所以康熙才会如此办理,否则,到底怎么办,就不知道了。
但是同时他们反对的理由,康熙一点都没有往心里放,直接就全部让四四负责,也就是说这些官员直接推动了这一政策,使得上下没有什么人再敢在明面上反对了。
当然胤礽对四四的举动的认识,康熙不知道。
但是康熙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康熙怎么会往这方面想的,因为老三。
他找过康熙,为了编书那叫一个斗志昂扬。
过程是这样的。
胤祉因为编书的原因,不是找了老八吗?
但是他还是不放心。
所以最后他就找上了自己的皇阿玛。
康熙看着自己的儿子,“胤祉,你的意思是要编大清百科全书,要让这部书成为世界的巨著,这就是你的想法。朕记得你前世编的古今图书集成,今生这个你就不想了。”
“皇阿玛,儿子不是不想,但是这部书儿子不用费太多的心思,这部书加上弘历当时编的四库全书,儿子基本上都会背了,现在儿子的目标就是要让我大清的书籍影响到全世界,不能让洋人来影响。”
这倒是有理,康熙点了点头,不过自己的这个儿子竟然能记住这么多书得内容,这种非人的本事到底是什么时候练就的,康熙忽然笑了笑,都说是非人的本事了,自然不是当人的时候练成的。
“你至少要把古今图书集成搭个架子,要让古今图书集成把四库全书包括进去,这样以后就没有什么四库全书了,反正弘历已经没有了,他的这部分工作,你就代劳了吧,不过不要删除书的内容,那些都是要传承于世的,毁掉太可惜了。”
“皇阿玛,儿子已经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全部写好了,这是当时的纪昀编写的,水平还是不错的,有两百卷,有了这些,加上儿子已经找好的人搭好了古今图书集成的架子,这样就可以进行了。”
康熙吃了一惊,这样的成果,就算是记得住也要费出很大的心力,胤祉怎么将心思全部放到了这个上面,最后胤祉与康熙的谈话结果,就是老八又收到了一份圣旨。当然康熙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还是略略试探了自己的儿子以后,就发现胤祉的心思根本没有往那边想。
难道自己以前的想法都是错的,是朕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这样的结果康熙自然是不会承认的。
但是有了三阿哥在前,四四的做法基本上就只能是空了。四四你的运气不好。
康熙看着自己四儿子的雷霆手段,心里却不是四四想的那样认为的。
四四的做法,明面上是让康熙和太子名声不好,但是办的都是对大清的好事,可是官绅都不是傻子,天子是没有错的,太子身体不好,那这个只能是四四的想法了。
到时没有官绅的支持,就不能争位。四四影响了朕的名声,也会不被宗室看好,真是逃跑的好主意。
不愧是当过皇帝的,这样的想法朕估计别的儿子也想不到,就是想到了也不会去做。
康熙不愧是雍正的阿玛,把四四的心思猜的那叫一个对!
所以康熙直接安慰了四四,前世你这样的做法对大清有利,朕本来就打算去做,你现在的做法很让朕满意,不愧是一个有担当的好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