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四被自己的结论吓到了,越想四四越觉得有可能。
四四真相了一部分,结果正是因为这次南巡没有参加,结果就要面临备胎转正的可能,以后的日子里那个不好过呀!
四四最后用了一个在他看来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才算是脱了身。
烟花三月下扬州,康熙等人一路南行至扬州城,期间康熙也视察了河道,看了百姓的生活水平。
将近十年的努力,大清的强盛更胜前世,百姓基本能够温饱,康熙也很高兴。
这一日,御驾继续南行,康熙和几位阿哥却离船而去,微服前往视察。
扬州果然不一样了,什么不一样呢,御驾在此时展现的和康熙微服是看到的还是很不相同的。
强抢民女之类的还是没有发生,毕竟圣驾刚刚离开不久。
但是扬州的盐商就不是了,康熙整治盐商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票盐法也已经实施了几年,情况可以说是已经大为好转了。
盐商的势力还是很强大,票盐法可以说是在一定程度上断了他们的根,但是他们怎么可能和官府作对,和康熙作对,但是康熙的开海禁,还是让他们看到了另一个希望。
扬州盐商总会直接大规模的参与了出海活动,盐商的转型成功了,他们现在不仅还经营者盐业,同时还通过出海获得了大笔的金银,财富程度并没有减轻。
结果,原先的斗富举动还是日益高涨。康熙不就是赶上了吗。
康熙等留在扬州五天后,正准备离开前往金陵的时候,一场斗富的好戏就让康熙赶上了。
圣驾已经离开数日了,这次扬州本地的杨姓盐商为了供应佛寺香火,用金子2000两铸造一佛像,为了供奉,同时行船前往寺庙的过程中,不停的金叶子等等从船上飘下,谁的最快,意味着谁用心最虔诚。
结果参加的人极多,康熙看到的时候就是佛像船行在前,许多船跟着,后面的船上就是多数的金子从船上飘落入水中,这样的一幕,诸多人看在眼中,气在心中。
“扬州的盐商真的是财大气粗呀,这样的举动就是咱们家也做不出来吧,二哥,你说呢?”
“您说的是,他们太过了。是应该处治,但是您的安全最重要,等回京后再办不迟。”裕亲王劝说康熙。
“阿玛,二伯说的不错,商业是很重要,但是他们这样的举动真是浪费了那些财富,儿子倒是有一个想法,能不能让这些赚了巨额财产的缴税,缴更多的税…”胤祉说道。
康熙看了胤祉一眼,“怎么缴税,他们现在难道没有缴税吗?”
胤祉说:“儿子不是这个意思,儿子的意思是这样的。”
胤祉就把现代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讲了出来。
胤祉的一番话让康熙真的是大吃一惊,自己的这个儿子确实是有一定的才干,这样的想法应用在商业上面,对于那些获得暴利的人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至于执行,真的是没有难度。
“阿玛,三弟的主意真的是别出心裁,但是的确是一剂良药,不仅仅能治这些盐商,对大清的很多方面都有影响,儿子觉得可以将这部分税收拿出来已部分,作为赈灾,养活鳏寡孤独的费用。”太子说道。
众位阿哥纷纷表示这样的方法很好。
康熙虽然对老三还是警惕,但仍然颔首表示同意。
很快一行人离开扬州,前往金陵。
金陵是一个不错的地方,康熙等人在金陵一处四处转悠,结果几个阿哥挺失望的,怎么没有发现所谓的金陵四大家族呢。
红楼的影响是不少,你看这些阿哥有意无意的问起金陵世家,倒是真的听说了四大家族,但是贾府基本在京城,薛家似乎举家出门去了,看来自己是遇不上了。
经过现代的阿哥都对清朝的红楼梦的地位知之甚多,所以好奇是难免的。
康熙听到有人提起四大家族的时候,想起了一事,心里拿定了主意。
回到南巡队伍之中,康熙下了圣旨:“命令林如海速来见驾。”
同时康熙自然是继续南行。
圣旨传到京城,林府。
贾敏说:“老爷,到底是怎么回事,皇上南巡之中怎么会让你突然前去呢?会不会有什么祸事。”
“圣旨来的突然,圣意难以捉摸,我只能见驾之后再做思量,祸福虽然未定,但是应该不是祸,否则只需要皇上直接下旨即好,哪里用传我前往呀。”
“老爷,要不要我去四福晋那里打听一下,或者去我娘家打听一下呀。”
“来不急了,皇上传的很急,我必须立即上路,没有时间去打听消息,估计就是打听,也很难有什么具体的消息。”
“那我赶紧帮您收拾收拾!”
“你不用担心,林家虽然子嗣不丰,也是苏州大族,我已经派人去打听了,希望路上能得到一些消息。你赶紧帮我准备吧。”
林如海的话让贾敏听了以后,稍稍放下了心,贾敏帮林如海收拾完毕以后,林如海就急忙上路了。
雍郡王府上,滢心听到了这个消息以后,开始觉得是很奇怪,她也不知道康熙找林如海做什么,但是听四四说,康熙是在金陵下旨的,还是在经过扬州之后。
滢心心里大概明白了,林如海看来是要去当巡盐御史,那么林妹妹呢,是不是也快要来了呢?这是不是意味着红楼就快要开始了!
作者有话要说:我一直以为没有榜单,结果刚刚发现,问了编辑还是有更新字数要求的,哭死,还算是发现的早,不然关小黑屋就不好玩了,我会抽空写的,好忙呀
第三十二章
康熙三十九年四月,南巡至杭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山川景色秀美,人杰地灵,西湖更是美不胜收,正是“西湖风景六条桥,一株杨柳一株桃。”
这个季节,正是柳丝轻扬,翠浪翻空,碧桃吐艳,红霞满地。那十里长堤,弥漫着绿烟彩雾,馨香馥郁,令人陶醉。
康熙等人已经在杭州数日了,这一天几人正好游览到西湖。
“描写西湖的诗句有很多,十四,你来说几句。”
“阿玛,苏提春晓,西湖字苏东坡之后更是名满天下,苏轼有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儿子感觉将此景描写的极好。”
康熙微微点了点头。
“阿玛,杨万里也有不错的句子呀‘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十三在一旁跟十四抢答。
几个年长的阿哥在一旁笑着,都知道这两个从小一直在你争我抢的,皇阿玛一问十四,就估计到老十三要开口,果不其然,胤祥还没有等皇阿玛点名呢,就直接抢了十四的话了。
康熙看着说话的两个儿子,很喜欢这样的温情的争斗,开口说道:“两个想的都不错,西湖十景,西湖十景,令人流连忘返,你们好好的看看,回去以后每人赋诗,到家以后交给阿玛。”
不得不说,康熙一直都很注意细节,在外的自称一直很有分寸。几个阿哥也一样,但正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有些事想躲都躲不开。
康熙几人游览西湖兴致极佳,岸边看不够,就坐船游行,船是没有问题,人员也早已经检查,这个安保方面还是很靠得住的。
船行至湖心,几个人正在纷纷说着些什么的时候,意外突然发生了。
侍卫突然进来说:“主子,似乎水下有什么动静,请主子速离此船,后面备用的船应该还好。”
康熙听了,脸上神色没有变化,只是说了一声知道了。
几位阿哥都拿好武器,贴身保护康熙上了甲板,欲前往后面的船。
两船刚刚相连,甲板刚刚放好。
太子和大阿哥扶着康熙上了甲板,几名侍卫也在一旁守护,与此同时,一阵大浪打过来,船身晃动,几个正在两船之间行进的人没有站稳,扑通一声落入水中。
这几人当中,就有康熙本人。
胤礽倒是站稳了,看到康熙落水,什么都没有说,直接扑通,自己也跳入水中,就像康熙游去。
胤褆倒是想下水,可是不会游泳,连忙上了另外一条船,同时命人下水救人。
实际上康熙刚刚落入水中之时,已经有不少人下去了,包括几个阿哥,但是这几个阿哥没有就着康熙,倒是被人救上来了。
裕亲王在后面的船上,赶紧居中调遣。
康熙刚刚落入水中,水中就有人前来似乎是想将康熙活捉,胤礽游到康熙身边之时,康熙已经喝了好几口水了。
两边的人在不停的打斗,胤礽抱着康熙向船边游去,结果冷不丁,有人从更深的湖水中游出,一刀就砍向康熙,胤礽见躲不过,替康熙挡了上去。
说时迟那时快,一箭向刀背射来,让其偏离了方向,但是余力仍在,直接砍到了胤礽的背上,这人一刀没有达到目标,就想再砍,结果终于有人游到身边,船上的箭也不断的射过来,两相交手,终于水中的一方势弱,有的被杀,有的被擒了。
康熙和太子被就上船以后,康熙神色大变,抱着胤礽,急传太医。
船上也就是简单包扎,赶紧行至杭州行宫。
满屋子的太医还有杭州本地的名医都被康熙找了来,宫外杭州知府等杭州本地官员全部下了个半死,如果太子有个三长两短,估计自己的身家性命也将不保。
康熙面沉如水,听着太医们的诊断,太医说:“启禀皇上,太子虽然中了一刀,刀至太子背上之时只有余力,伤势并不严重,麻烦的是刀上的毒,若不赶紧救治,只怕会危及太子的身子。”
康熙自己早已经替胤礽把过脉了,康熙医术已经很不错了,但是毒术方面知道的太少。
听了太医的话,康熙说:“那你们赶紧想法子替太子解毒呀!还站在这里做什么。”
太医等唯唯诺诺,终于有人开口:“此毒极为麻烦,是几种毒素混合而成,如果只有一种还好,几种现在已经在太子体内互相牵扯,形成平衡之势,我等实在是不敢打破,不然太子将有性命之忧呀!
康熙看着跪下眼前的这些人,“你们要么是吃朝廷俸禄,要么是一方名医,到了关键时候,只知道挂羊头卖狗肉,那要你们何用,来人哪,将这些庸医,拖出去斩首!派人到苏州,传令京师赶紧让各地名医前来。”
很快这些医生就被拖了出去。康熙所在的屋子里,有人进来了。
“皇上,您要是将这些太医都杀了,谁给太子看病,治伤呀,您还是暂息雷霆之怒,不妨还是让他们在商量商量办法呀。”
“二哥,胤礽是为了朕,是为了朕才受的伤呀,胤礽是大清的希望,那些个刺客是什么人,审出来了吗?”
“是些反清复明的逆贼,从圣驾出京城就开始策划,在西湖已经准备了多半年了。”
“他们敢让朕失去儿子,让大清失去未来的皇帝,朕就让他们失去一切,所有抓到的人全部凌迟,招供出来的,也一样办理,同时诛九族。”
“让胤褆去负责剿灭那些个反清复明的堂会,全部诛杀,一个不留,杭州的官员,全部革职查办,等候处理。至于那些太医,让他们先留一条命,不能治好太子,也抄他们的家。”
福全听了,领命而去。这个时候没有人会劝康熙,也不敢劝康熙。
几个阿哥正在太子身边,不得不说胤礽的举动真的令这些阿哥佩服。
八阿哥说;“九弟,二哥今生真的是合格的储君,但是现在…”
“二哥我也很佩服,但是八哥,二哥过了这一关,那自然不用说,一切照旧,你我也不需要担心什么。但是如果有万一,那八哥你咱们怎么办,弟弟先表示,让弟弟支持四哥那是不用想的。要不八哥你…”
“现在不要说其他,二哥的身体最重要。”胤祀什么都没有表示,只是淡淡的说了这么一句。
十三呢,他呀是真心佩服,慢慢在替胤礽祈福。
十四想着:“二哥,今生你真的很适合太子这个位子,但是现在还要看天意呀。四哥,弟弟不希望你最后走上前世的道路,可是也许命运…”
胤褆这两天真的很担心,本来自己美好的明天已经向自己招手了,太子在,自己又不争,反而会相帮,这样太子将来登基,自己什么也不用担心。
结果这些都可能是梦一场,胤褆真的担心胤礽,所以他把怒火全部转向这些刺客。
他的手段真的不少,古代的,现代的并用,什么不让睡觉呀,不让人说话呀,整天在黑屋子里独自呆着呀,全部用上了,结果真的又找出了许多的线索,结果杭州之地鸡飞狗跳的。
太医们在抄家灭族的威胁下,有几个大夫用了平时不敢用的药方,不知道是这些药方起了作用,还是大家群策群力的结果。最后虽然没有完全解毒,但是胤礽醒了。
康熙很高兴,大家就松口气。
太子醒来后,知道了自己的病情后,就替那些太医求了情。
康熙一听到胤礽的说话,就真的同意了。
胤礽此时是一个人躺着,他将侍奉的人全都赶了出去,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如果康熙来了,看见自己一个人呆着,一定会让康熙对那些人大发雷霆,同时会怀疑自己东想西想的,而自己的皇阿玛很快就回来的。
这个机会自己一定要抓住了,没有想到自己本来打算在南巡之中找个什么机会的,现在不用了,自己还没有想好呢,结果上天就安排好了。
胤礽从自己随身的荷包里,从夹层拿出了一块玉佩,空心的倒出了一颗药丸,这些是老十给他的说是治疗毒伤的,胤礽当时想问个清楚,老十一瞪眼,就说这是多么的难得呀,他自己一共才制成了六瓶,一瓶才十颗,给了胤礽不多,就三颗。
胤礽想了想还是吃了。
康熙得到太子把所有的奴才全部赶出去的消息时,知道太子已经明白自己的伤势了,就急忙赶了过来。
“胤礽,你放心,皇阿玛一定召集全天下的名医一定把你治好。”
“皇阿玛,儿子相信皇阿玛,儿子很高兴,能替皇阿玛挡灾,真的,儿子只是觉得自己现在好没用,不能替皇阿玛分忧。”
康熙看着自己的儿子,这是自己最受重视的儿子,为什么老天不保佑,胤礽今生在朕的教导下,善良、宽厚、孝顺,他拥有所有的美德,是最完美的太子,结果上苍就这么…
难道改变就真的这么困难吗,还是皇位一定会归属老四…
可怜的四四呀,你远在京城,还没有得到任何消息的时候,已经被你的皇阿玛念叨了,真的是很郁闷呀!
太子当然不知道康熙的想法,就是知道了,想必也会十分高兴的,自己本来就打算让四四去扛这个大清江山的,结果自己的皇阿玛要是有此心那当然就更好了。
反正自己也快要脱离这个苦海了,已经走到了这个地步,自己的计划刚好可以趁此机会实施,这样一来,可以说是天衣无缝了。
康熙这边想着,说道:“保成,你放心,真的放心。”
“皇阿玛,我觉得好多了,就是希望能独自想想。”
“好好,皇阿玛不打扰你,有什么吩咐,就说一声,奴才都在门口呢,那皇阿玛走了。”
“儿子恭送皇阿玛。”
“你不要动,朕自己走。”
康熙走了,胤礽看着天花板,老十希望你的本领大一点,二哥能不能脱身就真的全靠你了。
第三十三章
胤礽的身体真的是一天天的康复了,虽然看起来还是蔫蔫的,但是神色一天天的好了起来。康熙真的很高兴,不但没有在责怪那些太医,反而重赏了他们。
实际上这些医生的方子没有用吗,那是不可能的。效果多少是有,但是要彻底治疗,胤礽还是明白自己的好转还是胤誐给的药丸子。
这样胤礽的信心大增,在自己的身体基本上康复的时候,太医们已经基本肯定了的时候,胤礽用了老十给自己的药。
结果不到三天,太子突然高烧不起,这突来的转变让所有的医生手足无措,在他们看来,太子已经快要全部康复了,现在这样的情况真的出乎所有的人意料呀。
康熙本来不用说了,已经是喜笑颜开了,现在却是整天端了个黑脸。
所以说,林如海的运气是很好的,他从京城赶来杭州的时候,正是太子病情好转的时候,所以他见到康熙的时候,康熙的心情是不错的,交代了他一些事,让他担任了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就离开杭州去扬州上任去了。
本来太子好转的时候圣驾应该离开杭州,但是康熙硬是要等到太子完全康复为止,所以三十九年的选秀自然而然就推后了。
康熙终日守在自己儿子身边,结果让人意外的是,太子高烧来得快,去的也快。
但是太医把脉发现了一件事,就禀告了康熙。
太医说:“启禀皇上,太子是没有性命之忧了,但是太子中的毒十分奇怪,似乎是被解毒之后又有了新的变化,臣等全部商议的一致看法是太子的身体会慢慢变弱,平常的举动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劳累的事务是万万不能让太子去做了,不然…”
康熙说:“你们的意思是,太子他…”
太医道:“皇上圣明,臣等实在是无能了。”
康熙在太子好转以后,自己把脉明白胤礽身体中的毒素在渐渐消失,但是高烧之后的胤礽自己也已经看过,体质方面真的发生了重大变化,自己最得意的儿子,就这样毁了吗。
康熙现在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跟保成说,保成那么出色,那么孝顺,太子,自己别的儿子怎么能担当。
但是保成的身体,只要自己在保成万无一失,如果自己不在,这个儿子只怕不会有什么好日子过。如果这样不如让保成以现在身体的原因脱离太子之位,这样将来的皇帝也不会来找保成的麻烦,毕竟现在夺嫡还没有开始。
朕还能活二十多年,如果这个期间保成的身体能够好转,这样朕还能,看来老四朕是要提前操练了。
康熙毕竟是康熙,经历的太多,转眼就已经给自己的儿子安排好了一切,也考虑到了将来大清的后继之人。
康熙来到太子房间,说:“保成,朕有一个消息告诉你,你要有心理准备。”
胤礽实际上已经知道了,当然知道,药就是胤礽自己下的。
胤礽说:“皇阿玛,有什么事情您就说吧,是不是我的身体有什么不好的地方,您不要瞒着儿臣,儿臣想要知道自己的真实情况。”
康熙顿了顿,将自己所知全部告诉了太子,康熙相信自己的儿子有能力抵抗任何困难。
康熙说:“保成,皇阿玛希望你明白,你身体的情况,一是瞒不住,二是阿玛要人明白你是因为什么而不能当太子的,朕的几个儿子,都是有才之人,如果他们不是很清楚,万一将来朕有不测,继位的人不是你,保成,朕要为你的将来着想呀。”
“朕已经决定了,保成你还是当太子,咱们在想想办法,实在不行,皇阿玛会安排好一切的。皇阿玛不会再立一个太子,康熙朝的太子只有一个就是你爱新觉罗胤礽。”康熙呜咽了一声,继续说道。
胤礽被康熙的爱子之心感动的差点要说出事情,但是话到嘴边,终究还是没有说出口。
自己策划了那么久的事情,不能有变化,自己真的不想在被圈禁了,前世皇阿玛也是对自己很好很好,但是最后还不是两废两立,自己的命运自己把握,我今生一定要走出和前生不一样的路,而且皇阿玛,我真的不想要那个位子了,所以儿子还是让你伤心了。
胤礽的心思转了好半天,最后开口说:“皇阿玛,弟弟们都是好的,儿子若是真的养不好,愿意自请辞去太子之位,皇阿玛正当盛年,不要为儿子的事情伤了龙体,阿玛尼也瘦了不少,要多保重呀。”
这就是自己的儿子,自己最得意的儿子,为什么不是自己中刀受伤呀?
康熙看着自己的儿子,终于不再保持帝王的尊严,眼睛一酸,泪流了出来。
胤礽看着康熙,也是满面泪痕,终两人抱在一起,嚎啕大哭。
康熙哭的是什么不用说,胤礽呢,自然是对康熙的愧疚之心了。
医治太子的医生很多,多少都有阿哥们的人,太子身体的消息根本瞒不住。结果真的是人心浮动呀。
裕亲王福全知道消息后,叹息了一句:“树欲静而风不止,估计暴风雨不远了。”
大阿哥的反应很简单,太子身体虽然不好,但是估计这样也能跳出夺嫡之累,自己怎么办呢,看来自己要坐决定了,老八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胤祀自然是和胤禟在一起,两人商量了一阵子,最后的决定很简单,太子虽然可能不行了,但是他们不选四四,实在不行,就准备像酱油党例如五阿哥等学习,不过现在自己的皇阿玛还有二十多年的皇帝要当,自己的思考现在还早,将来可以见机行事。
十三不用说了,二哥既然有恙,那么自然是四哥上了。
十四的想法自然不同,看来真的与前世不同了,自己敢的正是时候,英雄岂无用武之地。太子身体再不好,要彻底退下来至少还有几年,这样爷刚好成年,机会天定,看来今生天意也在归于我呀,大将军王虽然不能当,但是爷还是会有显示才能的舞台的。
十四信誓旦旦,看来真是信心百倍。
至于三阿哥,太子的消息虽然惊讶,觉得二哥重生的都能如此,自己的决定看来是你多么的英明,至于后面的人选,不是有四四吗,那可是上一辈子的成功夺嫡者,所以自己还需要担心什么吗,既然不担心,那就继续睡自己的大头觉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