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压群芳 作者:蓝惜月
书籍介绍:
内容简介:
相思引·凝情,相思引·沉欢蓝惜月的千千心结小说新书----<砚压群芳>【巾帼不让须眉征文】
桃叶父母双亡,家徒四壁,母亲只给她留下了一个刚刚出生的小妹妹。为养活自己和妹妹,桃叶去书法名家卫夫人的私塾里打杂,结果遇到了四位爱捉弄人的贵公子:王献之、谢玄、郗超、桓济,和几位极具特色的教书先生:猫先生、变色龙先生、子曰先生、惊堂木先生;以及声称爱财如命,兼有奇特嗜好的卫夫人。不久,桃叶就被神秘女子骚扰毒打,她原本以为不过是爱慕王献之的女子在跟自己争风吃醋,最后却惊惧地发现,自己居然卷入了一场宫廷争斗之中。
**************************************
桃叶心语:都说我心比天高,可惜身为下贱,那又如何?就算是小麻雀,也有一双飞翔的翅膀,也可以仰望
声明:
《砚压群芳》为转载作品,章节内容由网友发布其,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网友发布小说砚压群芳是为了宣传该作品,让更多读者分享,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本站,本站会在确认后立即删除。 希望有能力的读者,都去看作者原版的砚压群芳最新章节,这才是对作者蓝惜月最大的支持。
------章节内容开始-------
作品相关 桃艳风流桃叶渡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待橹。风波了无常,没命江南渡。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明楫。但渡无所苦,我自来迎接。
桃叶映红花,无风自婀娜。春花映何限,感郎独采我。
桃叶复桃叶,桃树连桃根。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
桃叶渡在秦淮河与青溪合流处,桃叶渡处当时水深湍急,“风波了无常”,翻船事故时有发生,于是就有一个男人,在河边古渡上亲自迎送,用真爱托起一段风流佳话,使得在这个世界上,再没有另一个渡口像这样一样令人情迷神往…
这个人,就是六朝名士王献之。
王献之,书圣王羲之的第七子,善书法,尤长于草隶,与其父并称为书坛“二王”。在年幼时,就非常幸运地参加了由他父亲主持的兰亭雅聚,留名于世。
东晋世风,崇尚清谈,放浪倜傥。作为一个年轻时就名重江左的名士,王献之在婚姻上选择的余地很大。他先是娶了同是名士豪族郗昙的女儿为妻,但不知什么原因,又和郗氏离了婚,咸宁年间,招为余姚公主的驸马。
王献之住在秦淮河边的乌衣巷,钟情于名川秀水的他,游走在风景秀美的秦淮河与清溪间,他邂逅了一位让他风流流传后世的佳丽桃叶。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从桃叶之名可以想见其美。金陵是帝王州,也是佳丽地。作为名士,定是阅遍佳丽无数的。而能让王献之动心动情的,一定是佳丽中的凤。王献之整个的身心都进去了,为之喜,为之忧,百般呵护。不知是因为生活,还是因为赴情人之约,桃叶常往返于浪急的河流,王献之很不放心,每次都亲自在渡口迎送。不仅送行,还歌唱。王献之传世的诗不多,但为桃叶所唱的情歌火辣辣,真切切,意绵绵。
桃叶的身世无处可找,但应该不会是官阀高门,在非常讲究门阀观念的东晋时代,如此对一个出身于寻常百姓家的女子唱如此的歌,的确让人动容。有人附会为卖砚人家的女子——
王献之听朋友说,在桃叶渡的对岸集市上有一方呈桃子形的稀世砚台,他花了五十两银子买了此桃花砚。用此砚有讲究,要在三月三桃花盛开时,桃叶渡东青溪边的桃花林里,用桃花潭水洗砚。第二年三月三,王献之临潭洗砚,不觉诗兴大发,随口吟道:
细柳夹岸生,桃花渡口红
这时一位姑娘笑道:“这是我家的砚。砚台背面有诗为证,——砚池满盛落花香,墨透纤毫染汉章。”从此,两人因砚相识,因而相恋。
从王献之的诗中,我们仿佛可以他们相恋时的一个场景:秦淮河畔,黄昏渡口。一个锦衣名士,在那儿翘首等候着一叶轻舟,而在小舟上,有一位红粉佳人正向他招手致意。那个锦衣名士一边等一边唱:“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也许王献之并没想到身边有许多人,他们赞赏、艳羡,也在轻轻地哼着他的歌,我甚至在想献之每唱一句,下面有许多的声音与之合唱或复沓,乃至“陈时江南盛歌”。
王献之的这组《桃叶歌》,让桃叶渡从此声名大噪,“桃叶临渡”也成了千古风流佳话。从六朝到明清,位于夫子庙东面的桃叶渡,均是一派繁华景象,河舫竞立,灯船萧鼓。
作品相关 王羲之子女名录
更新时间:2008-5-10 11:17:19 本章字数:523
王羲之有七子一女,其子女几乎在书法上都有成就。
长子王玄之,字伯远,工草书和隶书。其妻何氏。玄之婚后不久病逝,身后无子,以其弟凝之之子蕴之为嗣。玄之生前曾参与父亲羲之主持的兰亭聚会,有帖传世。
次子王凝之,字叔平。历任江州刺史、右将军、会稽内史,亦工草书和隶书。他也曾参加父亲王羲之主持的兰亭聚会。其妻为才女谢道韫。
三子王涣之,善草书。自幼学习父亲书法,达到了形似的程度。有帖传世。涣之也参与了父亲王羲之主持的兰亭聚会。
四子王肃之,字幼恭,历任中书郎、骠骑咨议。参加过父亲王羲之主持的兰亭聚会,并有诗流传于后,只是不见其法帖传世。
五子王徽之,是兄弟中在书法上有突出成就者之一。
六子王操之,字子重。历任秘书监、侍中、尚书及豫章太守等职。其妻贺氏。贺氏祖父为当朝司空贺循。操之有宣之、慧之二子。
七子王献之,为兄弟中书法成就最高者。
王羲之惟一的女儿,不知其名,只知她成人后嫁给浙江余姚刘畅,生一子一女。子刘瑾,有才力,曾任尚书、太常侍卿等职。女刘氏,嫁谢奕之孙谢,生一子,就是著名诗人谢灵运。可见谢灵运为王羲之的重外孙。
作品相关 中国第一豪族——琅琊王氏家族盛衰记
更新时间:2008-5-10 11:17:29 本章字数:10365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斜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的这首怀古诗《乌衣巷》,大概人们在孩提时代就都耳熟能详。据说白居易曾为这首诗“掉头苦吟,叹赏良久”。这首诗妙就妙在它集中描写了“今日”乌衣巷的破败,同时又巧妙地暗示了昔日乌衣巷的繁华,并通过这强烈的对比,表达了深沉的怀古伤今的哀绪。可以说,这乌衣巷是六朝豪族,尤其是王谢两家盛衰见证,甚至可以被看作是两晋南朝史海钩沉的历史见证。
两晋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最为缤纷错综、华彩纷呈的时代。宗白华先生在他的《美学散步》一书中指出:“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政治的混乱繁复和精神艺术的蓬勃发展,既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各种行为的合力的结果,同时又塑造和影响了当时和以后很多代人。在魏晋南朝人当中,众多世家贵族子弟无疑是那个时代的主角,他们的政治活动和精神活动始终代表着那个时期的主流。在这些世家贵族当中,琅琊王氏无疑是最为举足轻重也最富戏剧性色彩的一个大家族。
两晋南北朝是中国门阀士族制度最为鼎盛的时代,那个时期中国士族如林,可是,几乎没有哪个世家大族堪与琅琊王氏比肩。即使是曾有过“王谢”并称的辉煌历史的谢家也远远不如王家昌盛繁荣。生活在齐梁的文学家、史学家沈约曾说过:“吾少好百家之言,身为四代之史。自开辟以来,未有爵位蝉联、文才相继如王氏之盛也。”
是的,在中国历史上,有些家族的谱系可能续的比王家还长,却没有王氏家族权位那样高;有些家族可能曾经在权势上胜过王家,却没有王氏蝉联的那么久。三百多年来,王氏家族能人辈出,仕宦显达,他们或引领一代之风尚,或执一朝之牛耳,从汉魏入两晋历南朝,一直是那么繁盛,那么荣耀。虽然琅琊王氏族系庞大,各个分支升降不一,时而此支显贵,时而彼支荣达,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却始终不离这条河,大加共饮一河水,齐话一家情。这种错综复杂而又绵远久长的家族盛况,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而王氏家族因为子息实在藩盛,以至于王姓名士星缀史册,甚至出了很多同名的,王戎、王肃、王衍等等名字就常被堂兄弟、从祖孙共用。这又让人联想到了加西亚&#8226;马尔科斯的《百年孤独》中的何赛&#8226;阿卡迪奥和奥雷良诺家族。实际上,琅琊王氏家族政治生活的戏剧性、精神生活的浪漫多彩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中外两大家族,若此前真有那一代巨匠偶而援笔录下琅琊王氏家史,那这部书或许比之《红楼梦》或是《cienanosdeSoledad》更为脍炙人口为后人所津津乐道也未可知吧?能在这方面堪与王家并称的,只有阳夏(音甲)谢家而已。这正是:千古浮华红楼梦,百年孤独王谢家。
下面,本文便将琅琊王氏家族前后十一世的盛衰沉浮展现给大家,时间仓促,所读有限,未免出现纰漏,欢迎大家指正。
二琅琊王氏第一代:以孝悌起家的王祥、王览兄弟
中华书局的《世说新语》影印本书后附有“琅琊临沂王氏谱”,其中王祥、王览被列为第二代,他们的父亲王融被列为一世祖。不过,“琅琊王氏家族”真正走上历史舞台的却是王祥、览兄弟俩,所以本文以这两人为第一代进行演义。
王祥的名字也许读者很陌生,但是提到“二十四孝”,人们便没有不知道的了。王祥和王览两兄弟,一个被收到《二十四孝图》中,一个被收到《二十四悌图》中,他们的事迹在过去曾经广为流传。
据说王祥至孝,而且他所孝顺的是他的后母朱氏。他的后母人品一般,常在他的生父耳边“谮贬”王祥,以至于王融也渐渐讨厌王祥。但是在生父继母生病的时候,王祥却能衣不解带地伺候奉养。朱氏喜欢吃新鲜鱼,在一个天寒地冻的夜晚居然要求王祥为她去捉活鱼。王祥立刻来到河边,却见河上冰层极厚…正待他打算轮锹凿冰之时,冰面突然自行裂了个缝,从中蹦出两条鲜活的鲤鱼来到王祥脚下。这条传说后来又被可爱的古人们修改成王祥脱掉衣服用身体融化坚冰,这便是“卧冰求鲤”的传说。人们都为他的纯孝所感,便把那条河改名作“孝感河”。即便如此,后娘朱氏也经常虐待王祥,还让他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去找看果树。风雷震坼,天公威懔,谁又能以一人之力保护这几株果树呢?可是王祥做到了。每遇风雨,他便抱树而泣,后来这几株果树居然都枝桠无损。在今天,山东临沂孝感河边还有一块碑,他告诉人们:此地便是王祥“风雨守李处”…
王览和王祥不是一个妈妈,却非常爱护自己的哥哥。据说每次朱氏虐待王祥,王览便“与俱”,让朱氏狠不起来。长大之后王览更是多次劝谏母亲,为了防止母亲把王祥毒死,每次饭前他都要先尝一遍。
这哥俩的故事有些确实离奇,不能不排除被后人偶像化的可能。但是两人的孝友却还是可信的,这一方面从时人对他们的评价可以看出,也可以从当时的社会风气推断。东汉尚名教,忠义孝信既是朝廷选拔人才的衡量标准,也是当时人的行为信条。德操人品在当时为人所重,王氏兄弟的孝友仁爱,本就是很平常的事情了。东汉“伪名士”很多,而且很多都被戳穿,王祥哥俩的好名声却伴随他们始终,看来他们应该不是装的了。
不过,从兄弟俩的行为中,我们却可以看到这个家族得以兴旺的一个深层原因:王氏家族在以后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在多数情况下都能够互相影响互相提携甚至互相庇阴,并且坚持家风家学教育,使得王家能够世代繁盛不衰,盛名播于江左。
兄弟俩的孝悌给他们带来了好名声,也给他们搭起了步入仕途的阶梯。汉魏时期从征辟制到九品中正的人才选拔制度,从月旦到清议,高尚的操守还是为人所重的。因此,当王家因避战乱来到庐江之后,便“屡受征辟”。终于,在虐待了王祥半辈子的后母死后,王祥应徐州刺史吕虔之邀,作了已经篡汉的魏朝的别驾。从此,琅琊王氏家族开始步入中国政治舞台。
琅琊王氏家族据说是汉代谏议大夫王吉的后代。王祥的祖父王仁还作过青州刺史,可是王祥、王览的父亲王融却“公府辟不就”,不肯做官。这个平民老头也许不知道,在他身后,他的后代们将在中国统治层的金字塔尖活跃数百年。
王祥仅比诸葛亮小三岁。在他出任别驾的时候已经是个老者了。不过他的政绩不错,吕虔又非常信任这个孝子。他击灭匪盗,大行政事,不长的时间内就把州中智力的井井有条,人民安居乐业。当时有歌谣说:“海沂之康,实赖王祥。邦国不空,别驾之功。”
此后,王祥的官越做越顺,最后直到封万户亭侯,位列九卿。太学以之为“三老”,他南面几杖,教诲天子,位极荣宠,成为一个资深老官僚。
不过,王祥真正为后人所树立的榜样,却是他的“与时俱进”。
王祥在中央作大官的时候,正是司马氏横行的年代。甘露五年(公元260年),曹髦被司马氏兄弟杀死。这时,朝廷中人人自危,王祥却抱着小皇帝的尸体大哭,并高喊:“老臣无状。”这个行为一方面表示了他对旧主的忠心,使其他人“面有愧色”。另一方面,这“老臣无状”的自责又把错误都推到了高贵乡公身上,替司马兄弟的丑行进行了开脱。聪明绝顶的司马兄弟怎能不领情?于是,孝友忠义并且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老王祥不但没有受到牵连,反而升为三公。
咸熙二年(公元264年),也就是晋取代魏的前一年,司马昭被封为晋王,同为三公的何曾、顾顗(音蚁)和王祥前去庆贺。前两者都是晋公的心腹,事前和王祥商量是不是要跪拜。王祥危言道:“相国诚为尊贵,然是魏之宰相。吾等魏之三公,公王相去,一阶而已,班例大同,安有天子三司而辄拜人者!损魏朝之望,亏晋王之德,君子爱人以礼,吾不为也。”拒绝向司马昭跪拜,看起来象是很有骨梗之气,其实这仅仅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三公在晋公面前下跪磕头,确实容易让司马昭难堪,这么做也算是替司马氏考虑。司马昭自然也对这件事情心知肚明。
入晋之后,王祥坦然迎纳新朝。不过他年岁已高,又知道自己不是司马家的心腹,便提出退休的要求。司马炎在屡请之下最终用高调厚赏打发了这位老臣,既成全了王祥,又美化了自己。
王览似乎无甚特意之处,但也像他哥哥那样,没犯什么大错误,最后也得以光荣退休.
曾经一手提拔王祥的吕虔有一把配刀,据说此刀只有位列三公的人才能佩带,否则反受其殃。爱才而且知趣的他似乎预感到了王祥家族的昌盛,便把这把刀赠给了当时的别驾。据说王祥死前又把这把刀转赠弟弟王览,并对他说:“汝后必兴,足称此刀。”非常巧的是,此后叱咤六朝的王家世族,绝大多数是王览的后代。于是,这把佩刀和孝感河一样,成为了王家精神的象征,与琅琊王氏家族共始终。
王祥临死前还给后代留下了遗训,内容为:“夫生之有死,自然之理。吾年八十有五,启手何恨。不有遗言,使尔无述。吾生值季末,登庸历试,无毗佐之勋,没无以报。气绝但洗手足,不须沐浴,勿缠尸,皆浣故衣,随时所服。所赐山玄玉佩、卫氏玉玦、绶笥皆勿以敛。西芒上土自坚贞,勿用甓石,勿起坟陇。穿深二丈,椁取容棺。勿作前堂、布几筵、置书箱镜奁之具,棺前但可施床榻而已。糒脯各一盘,玄酒一杯,为朝夕奠。家人大小不须送丧,大小祥乃设特牲。无违余命!高柴泣血三年,夫子谓之愚。闵子除丧出见,援琴切切而哀,仲尼谓之孝。故哭泣之哀,日月降杀,饮食之宜,自有制度。夫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过,德之至也;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临财莫过乎让:此五者,立身之本。颜子所以为命,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过,德之至也;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临财莫过乎让。这五条,从此也成了王家的家风指导。其后人虽偶有违逆,却大体上被后人遵循了下来,尤其是“扬名显亲”和“宗族欣欣”,成为了琅琊王氏家族几百年间的处世准则。
三琅琊王氏第三代:清谈任诞与权倾江左(上)
王氏家族的第二代没有太有名的。王祥有五子,王览有六子。他们多为循吏,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来。不过,非常重要的是,这批人一方面因为父荫而为官,体现了世家大族的传承特征;另一方面,他们似乎对家风保持得很好,在政治风波中趋吉避凶,同时又不放松文学和思想教育,这就为下一代的崛起打好了基础。
王家从第三代开始,才真正叱咤九州,成为最为煊赫荣耀的世家大族的。他们中的主导人物是:王戎、王衍、王澄、王敦、王导。王衍和王澄是亲哥俩,而王戎则是他们的堂兄,三人的祖父王雄与王祥、王览兄弟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只算是“同族”,而且王衍家族与王祥族相比算是别支。王敦和王导是堂兄弟关系,都是王览的孙子。敦、导兄弟是衍、戎兄弟的从(音纵)弟。
这是从辈分和亲缘关系上说。实际上,这五王在性格和作风上与乃祖差异非常大,都有着强烈的“清流名士”派头,与乃祖的儒士风范相乖甚殊。这种情况在谢家第一代“硕儒”谢衡和第二代属于“中朝名士”的谢鲲情况非常类似。而且,有意思的是,以名士风潮先后来分别的话,这五王居然属于三代人:王戎属于“竹林名士”;王衍、王澄属于“中朝名士”;而与他们同辈的王敦、王导则属于“江左名士”。
在评说这五位名士之前,我们先要了解“魏晋清流”。
前文说过,东汉“以孝治天下”,讲究名教。但是到了东汉末年,名教的号召力逐渐衰微,腐朽的东汉朝廷根本没资格维持名教的正统地位,一方面,把持朝政的外戚宦官镇压高节名士,制造了两次“党锢”之祸,另一方面,社会风气败坏,儒家传统理念的僵化在汉末间接导致了一些虚伪的假名士的出现。某人“纯孝”,父亲死了居然搬到墓道里面去住了好几年,为父亲守丧。结果十几年后人们意外地发现他在他爹的墓里生了一堆儿子。汉末张湛也是个虚伪的人,被人指出来之后他居然大言不惭:“我诚诈也。人皆诈恶,我独诈善,不亦可乎?”
在此情况下,任情而动的名士风范渐渐成为风范。此中嬗变决非一朝一夕之功,表现也决非只言片语即可说清,我将在我的另一篇笔记:《魏晋风流》中细说。我们只说这些清流们在汉末之后按照时间先后和表现的不同分为“正始名士”、“竹林名士”、“中朝名士”和“江左名士”等等。他们的行止坐态,我们不妨从这五王身上来观察观察。
先说王戎的为人。
据刘义庆《世说新语&#8226;任诞》载:“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邪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实际上,据考,七人几乎不存在常常相聚竹林的可能,他们年龄相差很多,高平陵政变发生的时候,最年长的山涛已经44岁,而最小的王戎只有16岁。此后有人步入仕途有人选择归隐,未必能有“世说”中的雅聚。具体的辨析也将放在《魏晋风流》当中说明。
王戎从小就聪慧过人,双眼炯炯有神,被阮籍高标以“清尚”而成名。而王戎的行事也受到了阮嵇等人的影响,不拘小节,纵情饮酒,后来他驱车经过黄公酒垆的时候还曾与人追忆当年语阮嵇在此饮酒事,被晚唐诗人陆龟蒙写进了《和袭美春夕酒醒》一诗中,一时被传为美谈。王戎母亲去世的时候,他也仿效阮籍,强忍悲痛,依旧喝酒吃荤,直到后来方才痛哭失声。时人对之有“死孝”的称呼。
不过,王戎却未必长有阮嵇的高操。在尖锐的政治斗争中,他最后还是投靠了司马氏,而没有死硬到底。西晋本就得国不正,司马氏所虚伪地提倡的儒学名教便对名士们不起作用。这便是西晋的所谓“政失准的”,“士无特操”。人们纷纷求全以自保,纵情以自适,怡情山水,嗜利如命,甚至对“美女”一般的美男子悠然神往。
王戎的贪财在当时就很出名。他不顾自己身份,四处占田,以至家资万贯却仍不满足,整日盘算如何能有新的财源。同时他又吝啬无比,每天省吃俭用,连女婿朝他借钱他都不给人好脸色,直到女儿急取钱还,他才“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