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这个新房子,还真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很多有关细节的地方,小茹都会有很多新想法。好在泽生脑袋灵光,每当小茹向他表述要达成什么样的效果时,他都能听得很明白,还画出草图来。
方老爹和洛生几乎每日都能遇到难题,因为这全都是他们以前没干过的,好在一家人齐心协力想办法,最后都一一解决了。
小茹因为急切地想住新房,这边在盖着呢,那边还让泽生请木匠来打木沙发、圆桌、靠椅。
一个半月过去了,这个结合南北风格的四合院差不多盖成了。虽然说是像四合院,但比现代一般的四合院要大。不是每个房间大,而是院子大,将院墙盖得很长很长,院子的空间大,以后就够孩子们随意玩耍了。
泽生当初设想是要盖六间,经过小茹的建议,最后盖了七间。三间正房,两间东厢房,两间西厢房。小茹说了,六间不够,七间正好,因为还得要一间客房,来了亲戚,就可以留在家里住了。
厨房也特别新颖,小茹设计了一个长长的灶台,以后切菜或揉面时,就不用缩手缩脚了。
小茹提出建议,所有房间都要铺上青石板。这里没有地面砖,也没有木板条,但是青石板还是有的,价钱也不是很贵。
泽生听了很兴奋,感觉若是所有房间都铺上青石板,而不是土地面,那踩上去该多舒服啊,当然,此时他还没想到小茹还要铺地毯的事。
方老爹和洛生都说这样太铺张浪费了,哪怕是李地主家,都还没全铺青石板呢。但是泽生一再坚持,他们也没办法,浪费就浪费吧,这回盖房子,已经不知道浪费多少钱了。
花了两千多文钱,买了青石板铺上了,不仅窗台上铺上了,灶台上也铺上了,就连卫生间也要铺上。
院子里大部分的地上也都铺上了,只留两块地方没铺,小茹说要留着种花草,还要种一棵树,反正院子的空间足够大。等树长大了,两个孩子也大了,到时候就可以架上秋千,让孩子们坐在上面玩。
一日,洛生蹲在卫生间铺青石板时,向泽生笑问道:“以后我想上茅房,能来你家么,我可从来没上过这么干净的茅房。”
泽生听了开心地大笑起来,“好,只要你从家里跑到这里来,还能憋得住就行。”
待所有该铺的地方都铺好后,再清扫一下,处处都显得整整齐齐的,干净利落。
然后再搬进木沙发,还有好看的圆桌、靠椅。泽生在自己的新房里,来回不知看了多少遍,越看越觉得好,他真的无法想象,自己竟然有一日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
这时,小茹拿根木棒,往上面绑破布条。
泽生好奇,“你这是在干嘛?”
“做拖把呀!等我们搬进来后,我每日都要拖一遍地。”小茹兴奋地说。
泽生大惊小怪地道:“地还要拖?扫扫不就行了么?拖得跟水洗似的,怎么进来,一踩不就全脏了?”
小茹哈哈大笑,“你个土包子,进门得拖掉在外面穿的鞋,换上干净的拖鞋,你没瞧见我这几日一到晚上就做布拖鞋么?”
泽生想象一下那种进门脱鞋的情节,嘻嘻地笑了起来,“被你说的,我感觉我要住皇宫了。”
小茹得意了起来,“这你就觉得像住皇宫了?明日你要去进货,你去那个和裕楼里买两条地毯来,铺上后,那感觉才叫好呢!”
“什么地毯?”泽生还不太明白。
“就是你上次说的从番疆贩来的那种带毛毛的毯子。买两条回来,我们卧房一条,孩子的卧房里一条,这样哪怕是光脚踩在上面,也不觉得凉。待大宝和小宝会走路后,他们肯定经常穿不住鞋的,有了地毯,他们还可以坐在上面玩,多好。”
“可是,听说很贵呢,一条得五百,两条就得一千。”泽生虽然被小茹说得很心动,但是不得不考虑价钱。
被泽生这么一提醒,她才想起得算算帐,“我们已经花了一万文钱了,手里还剩四千文钱,若是买地毯花掉一千,还剩三千,等开春了想进一车粮来卖,钱够么?最近粮多少钱一斤了?”
“现在已经涨到五文钱一斤,只能买到六百斤粮了,若是买一趟回来卖出钱,再去买,这么倒腾着也能够。只是还有十几日就要过年了,不留点钱哪行?可别为了布置新房子,到时候过年两手空空啊。”
小茹再琢磨着到底还能从哪里可以凑上钱来,冥思苦想了一阵,喜道:“我们那头猪不是已经长大了么?除了留一部分肉自家吃,也能卖个五六百吧,够过过年了!”
泽生顿悟,“对呀,我怎么把家里的猪给忘了,而且明日我开始进年货来卖,应该也能挣一些钱的。虽然大家都不能像去年那么舍得花钱了,但有些东西也是必买不可的,凑凑也就够了。不过,这其中可有爹和大哥大嫂的很大功劳,他们每日那么辛苦,本来说要多给工钱的,可是他们见我们的钱花得差不多了,都只收一日二十文的工钱,大嫂还死活不肯收,最后才硬塞给她两百。要不是在工钱方面少了这么多,我们手里就没剩多少钱了。”
“为了感谢他们,到时候请他们多来我们家上厕所,可行?”小茹挤眉弄眼地笑着。
泽生“嗤”的一声,笑开了,“行,当然行。”
小茹又突发奇想道:“爹和大哥以后肯定能挣大钱!”
“这是为啥?”泽生又迷糊了。
“爹和大哥现在不是泥匠么?待来年有个好收成,家家又都有了钱,估计到时候不知道有多少人要请他们俩去盖房呢,我们的新家就证明了他们的高超技术啊。只要看了我们新房子的人,都想待以后有了钱,要盖成我们这样的记子么?哪怕钱不够多,盖个小型的也行,这些可都是你说的。”
泽生茅塞顿开,他感觉自己脑子平时挺好用的呀,怎么到了小茹这里,却经常会慢一拍呢。他开心地道:“如此说来,此后爹和大哥也会越来越有钱了!”
“那是肯定的!”小茹心里暗忖,她这算不算是带着全家奔小康?
钱的问题解决了,小茹就想着搬家的事来,“我们大年初八就搬家吧,这个日子挺好。我问过爹娘了,他们都说这一日是个好日子,严家村有一家盖了新房,也是选在大年初八的。”
泽生喜形于色,一个劲地点头道:“好!”他也着急住进来呢。
接下来几日,泽生忙着进年货做买卖,小茹忙着打扫新房子,做沙发棉垫、拖鞋、窗帘。
她也没有将孩子完全交给小清和小芸两人带,她每日都会花一部分时间陪孩子玩,一日四顿奶也是不能少喂的。好在现在大宝和小宝能喝一点稀饭了,否则一日得喂七八次奶。
转眼就到了大年三十,今年他们家去祠堂祭祖时又博了个头彩,年前他们可是杀了两头猪,端了两个猪头去呢,因为瑞娘喂的猪比小茹喂的猪还要壮。
在祠堂里,泽生抱着大宝,洛生抱着牛蛋,方老爹抱着小宝。这一年家里一下添了三个小男丁。泽生还盖了全镇都没有谁能比得过的新房子,哪怕李地主家的房子占地大,房间多,但比起泽生家的优越感来,李地主家可是差远了。李地主确实很有钱,但他们不会盖这样的房子啊。
所以,今年的头彩非泽生一家莫属。
一家人吃年夜饭时,与去年同样热闹,因为家里多了三个小孩,饭桌上闹得不可开交,虽然乱得很,但实在喜庆。
紧接着大年初八到了,也就是说,泽生和小茹搬新家的日子到了。
这一日,他们一家人都起了个大早。天才微微亮,就把早饭吃了,然后开始帮泽生和小茹收拾。也就一间屋子的东西,全家人一起帮忙,没过多会儿就全部收拾好了。一些新打的家具,早早就搬进新房子里去了。
泽生到新房院门前挂上了九副大鞭炮,象征着长长久久。一到吉时,他便将鞭炮点响,顿时噼噼啪啪,震耳欲聋,响彻了整个方家村。
不仅方家村的大部分人家都来围观,就连邻村都有不少人来瞧新鲜。
待鞭炮响过后,一家人开始把收拾好的东西往新房子里搬。在这之前,小茹早就想好了什么东西放哪,哪个地方该怎么布置,所以搬进来时井然有序,丝毫不乱。
围观的人早在这之前,已有不少人进来看过,所以今日他们都不敢进来,因为太干净了,连院子里铺的石板都被小茹拖得透亮透亮,谁敢踩呀。
就连自家人也都是在院门口换上棉拖鞋才敢进来的。
这个热闹,小茹的娘家人自然也要来凑一凑。何老爹、王氏、林生都来了,他们带着还算丰厚的过房礼,站立在院门口处,不敢进来。
王氏像是刘姥姥进大观园,稀奇地道:“进院门…还要换鞋?”
“娘,你们就别换了,进来吧,明日我再好好拖干净就行了。”小茹拉着他们进来。
王氏连忙摆手,“不行不行,我们怎么能把这么干净的地给弄脏呢?”她连忙脱鞋。
这时何老爹和林生都已经脱了鞋子进来了。小茹在这之前可是做了十几双拖鞋,摆在院门边上,他们就自己去穿了。
王氏进院子后,直哎哟哎哟的叫唤,“恐怕那些王爷和侯爷住的房子也只不过如此吧。”
小茹笑道:“瞧娘说的,人家住的可比我们这个要气派,用的也都是金银器皿,到处都是楼亭阁宇,不过呢…”没办法,她这时就是很想显摆一下,“他们肯定没有我们家的沙发和新式卫生间。”
“什么是沙发?我去瞧瞧。”王氏跟着小茹来到堂屋,见到沙发,都不敢往上坐。
小茹按下她的肩膀,让她坐下来。她屁股稍抬着,生怕给坐坏了似的,“哎哟哟,这个真是好玩意,坐上去太舒服了,还可以往后靠。我这屁股坐多了硬凳子,还真享受不了这软绵绵的福。这个又是什么?”王氏指着沙发前矮桌子问。
“这是茶几。”小茹将壶里的茶倒出来一坏,递给她娘,“娘,快喝点,再吃些糖块和瓜子。有了这个茶几,就可以放茶杯和这些吃食了,坐在沙发上,手伸过来就可以拿这些吃食,很方便。”唉,要是坐在沙发上吃着零食,还能美美地看电视就好了。
在这里,唯一的缺憾就是没有电视、电脑这些新时代的东西,否则那该有多爽啊。
之后,王氏又来到小茹的卧房,见墙上挂了不少泽生画的水墨画,而且还都镶了画框,这些可都是泽生去县城进货时找人做的。她嘴里直赞叹,“好看,好看!”
再瞧见地上铺的地毯,她脱了拖鞋,也不敢用脚踩,而是坐在上面,直道:“舒服,舒服!我坐在这上面,像不像贵夫人?”
小茹笑得搂肚子,她真想说,你这个样子不像贵夫人,而是像刘姥姥!
起来后,王氏又看见飘窗了,上面还放了两个抱枕。她往飘窗上一坐,手里搂着一个抱枕,往窗外看着,“这里也好,坐在这里晒晒太阳,还可以瞧院子里的风景,等小宝和大宝会走路了,他们若是在院子里玩,你还可以坐在这里盯梢。”
“娘,你想得还真挺周全的。”小茹笑道。
何老爹和林生从这个房间走到那个房间,一直在惊愕又惊叹地欣赏着。林生看了后,红着脸跟小茹说,“姐,我今晚能不能在你这里歇一夜啊。”
“当然可以,有客房呢!”小茹带着他去客房里瞧瞧。林生这下心里又后悔了,感觉应该说歇个三夜五夜才好。
王氏新鲜瞧够了,吃也吃了,喝也喝了,现在想上茅房了。
小茹带她进卫生间,她进来一瞧,惊呼:“在这么干净的地方怎么拉尿?”她吓得直往外走。
小茹哭笑不得,“怎么不可以,我在外面等着,你快尿吧。”
王氏憋不住了,只好将就进来了。可是她脱下裤子蹲了老半天,都没尿出来。她心里嘀咕着,她家厨房都没这干净,叫她怎么忍心尿下去?
小茹在外面催道:“娘,还没好么?”
“好了好了!”被小茹这么一催,她终于尿出来了。
小茹有烦恼了
娘家人来了,肯定得做一顿好饭菜招待他们才行,何况这是搬进新家的第一顿饭,怎么也得别出心裁一些好。
到底做什么好呢,小茹一直在厨房里琢磨。如今开春了,从去年十一月份开始种的菜如今都长出来了,家里有大蒜、卷心菜、小葱、芹菜、白萝卜,还有腊肉,随便搭配着做,应该都不错。
“卖豆腐了!新出锅的豆腐,又嫩又香,还热乎着呢!” 院门外响起叫卖声,又是那个卖豆腐的老汉来了,他的叫卖声还真是一年到头都不带变的呀。
小茹知道全家人都爱吃豆腐,平时吃豆腐的次数比吃鸡吃肉的次数还要少。她赶紧跑出来,问道:“给我来一斤,还是十六文一斤吧?”
卖豆腐的老汉放下手推车,高兴地道:“还是那个价,我做买卖和你家泽生一样,讲的就是个诚信,可不会趁机涨价。”
他向来一刀准,这一下手就是一斤,递给了小茹,又道:“我卖了一上午,也就你家是一斤一买,其他的全是买半斤,还有的人买二两、三两的,切都不好切。瞧你家这住的新房子,就知道是有钱人,吃豆腐也大方一些。有不少人说,诚信做买卖只能挣小钱,你家可不就是个反例么!”
小茹笑呵呵地把钱给了他,说道:“我家也只是挣钱而已,哪里是什么有钱人,只不过今日过新房,图个喜而已,平时也不舍得买的。”
泽生陪着何老爹和林生聊天,小清和小芸在带着孩子。王氏就来厨房帮小茹一起做饭。
王氏见小茹买来了豆腐,心疼得直嚷嚷:“哎哟,我的大闺女啊,你咋买这死贵死贵的豆腐,虽然你现在的日子是好过了一些,可也不能这么乱花钱啊!啧啧啧…还买了这么一大块,这得有一斤吧?花这些钱,都可以买两斤肉了!”
“娘,哪里是乱花钱,你一年到头都难得吃一回,想让你尝尝嘛!”说到这,小茹顿时一激灵,“黄豆几月份种?”
王氏似乎明白小茹在想着什么,连忙道:“三月份种,你不会是想种黄豆吧?甭想了,这四年来可没有谁种好的,每年都被蝗虫吃得差不多,否则豆腐怎的这么贵。十年前,闹过一次蝗灾后,接着第二三年便没有了蝗虫,那会儿豆腐才卖三文钱一斤呢。谁知道这四年来又…”王氏说一半突然停住了。
小茹窃喜道:“哈哈,娘,你懂我的意思了吧,去年闹过大蝗灾,今年很有可能就不会有蝗虫了,你偷偷种个两三亩黄豆,我让我公爹和大哥也种一些,指不定到时候能卖个好价钱呢!”
王氏双手拍大腿,“就是啊,我咋把这事给忘了,等会儿可得跟你爹好好说道说道。还不能让别人家知道,种的人家多了,就卖不上高价了。”
“对头,就是这个理,我们先做饭吧。”小茹开始准备着菜。
王氏带来的过房礼中,有一样是她自家养的鸡。她见小茹拎着鸡,看来是打算中午就把鸡做了,只不过她根本不敢杀鸡,正对着鸡发愁呢。
“小茹,这只鸡是我特意送来给你和泽生吃的,今日中午就不要做了,这么多人,你和泽生就吃不到几块了。”王氏虽然许久没吃过鸡肉了,但她还是舍不得吃,家里得了女儿和女婿不少帮衬,这次怎么也得留给他们俩好好吃顿鸡,补补身子。
王氏这几句极为平常的话,却让小茹很是感动,“娘,大年三十的年夜饭你是不是都没舍得烧一只鸡吃?今日才初八,年还没过完呢,趁一家人都在,就把鸡做了。今日可是我们的乔迁之喜,吃只鸡也算是图个喜庆。我不敢杀,你来帮我吧。”
王氏想着今日是个大喜日子,那就吃j□j,自己到时候少吃一点,两只大鸡腿可一定要留给小茹和泽生吃。
这顿饭一共做了六道菜,烧鸡、小葱拌豆腐、炝炒卷心菜、大蒜炒腊肉、芹菜炒腊肉、糖醋萝卜丝。
全都是好菜,加上小茹手艺也不错,六道菜一端上桌,一家人全都围上来瞧。
泽生笑道:“这是宫廷六宝么?”
王氏首先把两只大鸡腿放进小茹和泽生的碗里,道:“宫廷菜也不一定比这强多少,你就当你吃的是皇帝的饭吧。”
林生和小芸、小清听了都哈哈大笑了起来,说姐夫吃的是皇帝的饭,那姐吃的岂不是皇后的饭,他们吃的就是皇亲国戚的饭!
何老爹一开始也跟着笑,忽然他打住了,也不让他们说笑了,“这话可不许瞎说,叫人家听了去,再变了味传出去,可是要惹大祸的。”
这下他们都吐了吐舌,不敢说了。
小茹心里不禁叹道,在这里,言论也不太自由,那就不说这种玩笑话吧,保命要紧。
这顿饭大家都吃得香喷喷、热热闹闹。小茹想起小芸的事来,当初只说让她来带一个月的孩子,如今都快四个月了,也不知爹娘是不是想让小芸回家帮着干些活,便问道:“娘,小芸是接着帮我带孩子,还是回家去呢?”
其实小茹是希望小芸继续留在这里,不仅是因为小芸可以帮自己带孩子,而且她发现小芸挺喜欢这里的,平时她除了白日带大宝,不会让她干其它事的。哪怕白日里,小茹也经常接过手来,不会让她一整日带,何况孩子还这么小,瞌睡多,小芸在这里应该比在娘家干活轻松。她只怕因为小芸留在这里,娘家就少了个帮手。
王氏此时想的却不是小芸的事,而是林生的事。见小茹问起来,她便道:“就让小芸接着帮你带吧,你也好轻省一些,家里也不缺她干活,也就是我忙活点。你到卧房里来,我有别的事跟你说。”
小茹见她娘搞得神神秘秘的,还觉得挺好笑,有什么话不可以当大家的面说。
到了卧房,王氏还将门关上,然后神叨叨地道:“你瞧见没,林生老瞧着你的小姑子小清呢!”
小茹眨了眨眼睛,再回忆一下今日上午及刚才吃饭的情景,她摇了摇头,“我没注意这些。”一家人在一起热闹,她根本没想到要去注意什么。
林生真的总是瞧着小清,这是啥意思?小清一直只和小芸说话,可没跟林生搭过腔呀,毕竟男女有别。
因为方家和何家是亲家的关系,在这种场合下避免不了见面,但是以这里的风俗,为了避讳,他们是不好说话的。
王氏又提醒小茹道:“林生马上就十六了,也该说门亲了,订个两年,就可以娶亲了,许多人家的男儿可是十五岁就说亲事了。”
小茹被王氏唬了一跳,“你不会是想让小清…当你的儿媳妇吧?”
“我瞧着林生肯定是喜欢小清,否则干嘛老瞧着她,小清是个不错的姑娘,只是我们何家…”王氏没再说下去了,按理说,男方说亲,都要找比自己家境要差一些的,而女方说亲,一般都得找比自己家境要强一些的。
方家比何家不知强多少,所以前年小茹嫁给泽生算是比较登对的,但是想让林生娶到小清,就很难了,会让人觉得门不当户不对。何况哪家父母愿意把女儿嫁到比自己家境还要差的人家去呢。
小茹为难道:“娘,这个…恐怕是不行。我公婆是不会同意的,年前有不少人上门来提亲,公婆都没同意。他们的意思是,要为小清找个家境好、人品好,还得兄弟姐妹少的,最好也读过几年书,说与这样的人在一起才好过日子。林生其他方面都还好,但没读过书,家境上…也差了一些。”
王氏懂这个理,也觉得此事甚难,叹道:“我只是觉得这种亲上加亲比较好,不行就算了。你帮林生留意一下,看还有哪家的姑娘合适,到时候我和你爹再托媒人去说亲。”
“好,娘你放心,如今家里比以前宽裕了一些。这才刚开春,很多人家就没钱买粮了,我们家倒是比这些人家强些,林生应该好说亲的。哪怕看在粮的份上,也会有人家愿意将女儿配给林生呢!”
“那还不是托你和泽生的福,你们自己手里钱已经不多了,年前还硬要塞给我们两百文钱,经常靠你们这么帮衬也不是个事,林生迟早得成家立业,得靠自己撑起家来才能长久,只是他只会跟着我们种地,又不会别的。”王氏有些忧虑。
小茹也在想着,林生都要说亲了,是该做点,光靠种地是不行的。
“娘,要不…我问问我的公爹和大哥,看他们愿不愿收林生为徒,如今给人盖房也能挣不少钱的。”
小茹才一说完,王氏觉得这是个好主意,直点头,“好好好,你问问他们,小清的事就不要提了,别让他们以为林生是故意套近乎。只要林生有了门手艺,想说门亲事,就更容易了。”
说完这些后,她们就出房了,跟泽生和何老爹说起想让林生跟着方老爹和洛生学盖房子的事。林生自然是愿意的,他早就想学点什么了。
何老爹怕欠亲家太多人情,还觉得不好意思,没想到泽生回答得很痛快,“我去跟我爹和大哥说,他们肯定会同意的。”
林生有了姐夫的支持,在旁有些兴奋,还瞅了边上的小清一眼,小清立马别过脸去,脸上红得跟打了胭脂一般。
再说了一会儿话,王氏和何老爹要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王氏说起种黄豆的事来,何老爹顿时像打了鸡血一般,“我们家就把旱地全都种上黄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