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念又一想,只要家人欢喜,便比什么都强了。虽然会去赴宴会看见赵斐,但他现在又不认识自己。到时自己只当没看见他,吃好喝好走人便是。
这么一想,她心里便舒坦了些。
对崔老夫人吩咐的事,袁氏自然不敢耽搁,第二天便请了建安城最好的衣铺宝衣坊的裁缝来为崔妙、崔娆做衣裳。
崔妙做了一件桃色的烟云织锦裙,崔娆则选了一身柑色云绣撒花蝴蝶裙。
到了十五这天,两姐妹穿上新衣裙,齐齐站在崔老夫人面前,那可真真是两朵粉粉嫩嫩的花儿呀。
看着自家这两个如花似玉的孙女儿,崔老夫人是乐得合不拢嘴,是看了又看,瞅了又瞅,才细细嘱咐了崔植一番后,让他带了两个妹妹出门。
崔娆坐在马车内,想着就要见到那个在危急关心弃自己不顾的人,心内却像乱麻一般纠结着。
崔妙则很是兴奋,对着崔娆絮絮说道:“阿娆,听说这燕王世子可是一才貌双全之人。呆会儿我们可要细细看看,这燕王世子与谢三郎到底谁更胜一筹。”
“又关谢三郎事?”听到崔妙提起谢浔,崔娆眉头微皱。
“阿娆没听说吗?”崔妙对着崔娆扬了扬眉,一脸神秘地说道,“这燕王世子来了建安后,虽然没有露几面,但见过他的皆说,此人容貌气度,非谢三郎外,无人能比。”
闻言,崔娆微微一怔。
前世这两人相互未曾照面,倒没听过世人将他二人比较之事。再说了,前世自己眼中只有谢浔一人,在她心中,怕也没人能比得过谢浔吧?
平心而论,这赵斐单从外貌上看,倒也不输给谢浔。不过,在这建安城中,品貌皆佳的男子也不少,但谢浔之所以声名最盛,除了容貌出众外,文韬武略都非常人可比。某些人可能在某一方面出众,但在各方面皆出众的,也只有谢浔一人。
前世,燕王打着勤王的旗号南下进攻,赵斐为先锋大将,原本势如破竹,大军眼看便要直捣建安城。
谢韶将在东南与山夷人作战得胜的谢浔招了回来后,形势便急转直下。赵斐被谢浔设伏击溃,最后落得过撇下妻子夺路而逃的下场。
其实,经此一役,孰高孰低,已经不用多说了吧?
只是,谢浔虽然在战场上赢了赵斐。在男女情.事上,赵斐对林雁归情深意重,谢浔却是三妻四妾,左拥右抱。对女子来说,谁才是值得托付终身的良人,也是高下立见了吧?
不过,这一切,又干自己何事呢?
对自己来说,这两人都是自己招惹不起,也不能招惹之人。自己要做的,便是躲得远远的便是,管他谁强谁弱呢!
想到这里,崔娆抬起头,对着崔妙淡然一笑,说道:“妙姐姐,他二人高低之事,我们还是少操心为妙。听说今日燕王世子也请了不少世家贵族的公子来赴宴,我们姐妹俩还不如多相看一番,有无合眼缘的。”
听到这里,崔妙赞同的点了点头,说道:“阿娆说得是,是得看看了。有合意的,到时跟大哥说,再让大哥去探对方的口风!”
崔娆点头称是。
上回瞧上了夏侯峻,可人家早就有了陈苑,白费了自己一番心意。这回可要好好瞧,别再瞧上一个好男子,却又是心有所属的。
说话间,这马车便到了燕王别院。
这燕王别院座落在城南紫金巷中。
说起来紫金巷,在建安城名声不小,因为这里几乎都是外放王爷们在建安城的别院。因此,这紫金巷中每一家每一户,看起来都格外气派威严。
前世崔娆也是来过这别院的。
在她与赵斐成亲那天,他便从这里出发,来江安侯府迎娶她回了这燕王别院,婚仪也是在此举行。
而自己前世的悲剧,也是从这里开始。
三日回门过后,赵斐带着她回了燕城,从此至死再未踏足建安城一步。
想到前世自己最后的结局,崔娆还是没忍住,眼睛微微湿润起来。
此时,崔妙正掀起帷帘,看着车外。
透过车窗,崔娆听到隐隐有车马之声传了过来。
这时,崔妙忍不住回头叫道:“阿娆,快瞧,这燕王别院今日可真热闹啊!”
“嗯。”崔娆应了一声,赶紧抹了抹眼角。
崔娆回过头来,正瞧看见这一幕,惊了一下,赶紧问道:“阿娆,你这是怎么啦?”
崔娆笑了笑,说道:“没事,可能是风迷了眼睛。”
“这车里哪里有风啊?”崔妙讶然道。
“还不是你掀了帘,那风就吹了进来。”崔娆埋怨道。
“我靠窗边都没被迷到眼,你坐在里面倒被迷了眼?”崔妙显然不信。
“反正就是被迷了。”崔娆不再与崔妙纠缠,赶紧起身道,“妙姐姐,我们下车吧。”
崔妙也不再追问,点头应道:“好。”
崔娆探起身,掀开车厢前的帘子,候在车前的提香和灵芝忙上前扶着她下了马车。
在提香与灵芝去扶崔妙这当口,崔娆站在原地,看着别院门前立着那两只硕大的石狮子,心神有片刻的怔忡。
“崔兄!崔家大姑娘,二姑娘。”
有年轻男子的声音在叫着崔家兄妹三人。
崔娆回过神,望过去,只见琅琊王氏的几个子弟向着自己走了过来,其中便有崔妙前世的丈夫王阑。
这琅琊王家与谢家一般,都是世族中的大家,族中子弟个个皆是能人,上百年来,盛名不衰。这一代的子弟也是才华非凡,只是这几年谢家出了个谢浔,实在过于出众,似乎将王家子弟的光华盖住了。再加上谢缇又做了皇后,谢韶又是手握天下兵马大权的大司马,所以,感觉这几年,谢家的风头便微微盖过了王家。
想到这王阑是自己前世的姐夫,对崔妙有情有意,崔娆对他的好感便如泉涌一般,忙笑眯眯地迎了上去,行了一礼,叫道:“七公子,有礼了。”
王阑受宠若惊,急忙回了一礼。
王阑的兄长王玄站在一旁笑问道:“为何我们几人都在此,二姑娘眼中却独独只有我七弟呢?”
经王玄这么一说,崔娆才发觉自己先前好像真的只跟王阑行了礼,脸“腾”地一红,忙跟其他三位行礼道:“崔娆见过六公子,九公子,十公子。先前失礼了,还望几位公子莫怪。”
王玄撇了撇嘴,摇着头道:“二姑娘,我的心已经伤了,你现在补上也有个疤啊!”
崔娆脸绯红,咬唇叫道:“六公子说笑了!”
“王六郎,不准欺负我家阿娆!”崔妙突然现身,将崔娆护在身后。
“哪里,我们怎敢欺负二姑娘呀!”王玄忙摆手道,“大姑娘,这帽子可不能乱扣。”
崔妙瞥着王玄,轻轻哼了两声。
王阑看着崔妙,微笑着说道:“两月不见,崔大姑娘一切可还安好?”
“我们有两个月没见了吗?”崔妙挠了挠头,问道,“上个月袁伶薇及笄,你没去观礼吗?”
王阑笑道:“崔大姑娘有所不知,我外祖家有事,我陪母亲回了一趟余杭外祖家,这个月初十才归来。”
“哦。”崔妙点了点头,“说起来,好像是有些日子没见到你了。”
“妙姐姐,七公子可真是至孝之人。”崔娆忙对着崔妙夸赞道。
“我也陪了母亲回余杭,二姑娘夸赞七弟,却视我而不见,唉!我怎么这如此不受人待见啊?”王玄在一旁摇头叹息道。
“六公子又没有说你也回了余航。”崔娆面带尴尬。
“我与七弟乃一母同胞,他回去了,我能不回去吗?”王玄振振有词道。
“哦,那,六公子也是至孝之人。”崔娆赶紧补充道。
“二姑娘,这又是一道疤!”说着王玄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胸口,神色夸张。
见此,九郎王简和十郎王岸皆笑了起来。
崔娆则窘得要死,在心里把这王玄骂了千百遍。
正在这时,谢沧的声音突然响起:“六郎,你心口有什么疤啊?”
崔娆循声望去,只见谢沧和谢浔、谢绛正在不远处,望着自己与王玄等人。
见到谢浔,她只觉得“嗡”的一声,头一下便大子。
难道真的不是冤家不聚首?
谢络刚刚下了马车,看见崔娆,面上一喜,向她挥了挥手,叫道:“阿娆。”
崔娆忙向谢络扯了一个笑容。
谢络跑了上来,一把拉着崔娆,笑道:“哈哈,我就知道在这里准能看到你。”
“阿络,不理玄表哥了?”王玄对着谢络幽幽道。
谢沧与谢络之母王氏是王玄、王阑的姑母,所以,王玄兄弟与谢沧、谢络兄妹之间,自然要比旁人亲密些,说起话来也随便了许多。
谢络听王玄这么一说,忙回身行礼道:“嘿嘿,玄表哥,阑表哥,间表哥,岸表弟,阿络有礼了。”
谢沧走上前,嘻笑着问道:“六郎,刚刚你指着胸口说有疤,怎么回事啊?”
听了谢沧的话,崔娆的头,再一次大了。
她原以为谢络出现一搅合,便将谢沧先前的话岔开了,没想到他居然穷追不舍。
唉!这谢沧与王玄真不愧为亲表兄弟,嘴都那么讨厌。
好在,王阑与他们不一样。
想到这里,崔娆看着王阑的眼神便多了几分温柔。
王玄看着崔娆愣愣地瞧着王阑,便叹了一口气,说道:“你瞧,这崔二姑娘眼中可只有七弟一人啊。若我等为无物,你说伤心不?伤了心,可不就只得留疤了!”
“你是说,崔二姑娘对七郎另眼相看?”谢沧一愣。
“这可是沧表哥的,我可没说。”王玄哈哈一笑。
崔娆急得直跺脚,叫道:“六公子,你可切莫胡言!”
她确实对王阑另眼相看,那是因为她知道他是自己未来的姐夫,知道他会对自己姐姐好。可被王玄这厮如此一说,倒像是自己对王阑存了什么猥琐的心思似的。
被旁人误会倒不打紧,可崔妙若是信了,日后心里对自己或对王阑有什么嫌隙,那可怎么办啊?
想到这里,崔娆赶紧对着崔妙说道:“妙姐姐,你信我,我对七公子没什么心思的。”
王阑也对着崔妙使劲点头道:“是啊,我六哥最喜欢拿人取笑作乐了。”
“那你可不许取笑我们阿娆。”崔妙对着王阑说道。
“大姑娘放心,我自然不会的!”王阑赶紧回答道。
崔妙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看崔妙面色无异,崔娆心中才稍稍安定。
见崔娆和王阑为自己一句话便急得满脸通红,王玄更开心得哈哈大笑。
崔娆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便撇过脸不再看他,却正好看见谢浔与谢绛定定站在一旁,望着自己的眼神,甚是冷冽。
崔娆心里莫名一缩,忙转过脸来,对着谢络和崔妙低声说道:“时候不早了,我们进去吧。”
谢络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好啊!”然后转过头去,对着谢绛说道,“二姐,进去了!”
“你们先去吧,我跟三哥一起来。”谢绛回答道。
“那好。”谢络点了点头,便转过身来,亲热地挽着崔娆与崔妙姐妹往燕王别院走去。
崔植则与王玄、谢沧等人跟着后面。
今日赵斐与安乐郡主以赏月赏花为名邀请的京中公子贵女们,因此,这宴席便开在别院的花园中。
前世崔娆虽然在这别院住过三天,但那时过于伤心,一直都在自己的院子里呆着,没怎么出过院门,因此,对这别院也并不熟悉。好在有门房在前边引路,众人很快便到了花园。
花园前有一个垂花拱门,门前站了三个人。
其中一位众人皆认识,乃是皇帝幼弟纪王赵佑。
纪王身旁的少年身形欣长,五官精致,气宇轩昂,正是崔娆前世的丈夫,燕王世子赵斐。
而门边那女子虽然面容还带了几分稚气,但却是长相瑰丽,气质如华,应该便是安乐郡主赵素心。
说起来,安乐郡主前世虽然是崔娆的小姑子,但在她过门之前,安乐郡主便被皇帝指婚,嫁给镇守南越的大将军况丙之子况瑞,所以,两人并未见过。
见来了人,纪王便与赵斐、安乐郡主微笑着迎了上来。
走到跟前,众人纷纷行礼道:“纪王殿下,世子,郡主,有礼了。”
纪王与赵斐、安乐郡主还了礼。
纪王在京城长大,来人他都认识,便将崔植、谢浔等人一一介绍给赵斐。
这时,安乐郡主走上前来,对着崔娆几人含笑说道:“各位姐姐,不知该怎么称呼?”
见安乐郡主人极其随和,完全没有一丝皇室贵女的驾子,谢络对她颇有些好感,忙上前热心地介绍道,“臣女是信国公府谢络,这是臣女的二姐谢绛,这两位是江安侯府的大姑娘崔妙、二姑娘崔娆。”
“二位崔姑娘可是来自清河崔家?”安乐郡主问道。
“正是。”崔娆盈盈笑道。
话音一落,便看见赵斐转过脸来,神色奇怪地看了自己与崔妙一眼。
“清河离燕地很近呢!”安乐郡主笑道。
“是很近。”崔娆笑笑说道,“不过我们这一支久居建安,除了族中有大事外,已经很少回去了。”
“那两位姐姐还未去过清河吗?”安乐郡主问道。
“当然去过了。”崔妙说道,“我们前些日子还在清河呢!”
“是吗?”闻言,安乐郡主又问道,“大姑娘和二姑娘前些日子都回去过吗?”
“是啊,前几月我们俩都在清河呀!”崔妙回答道。
安乐郡主紧紧盯着崔妙,眼中像闪了些什么,说道,“那不知二位姑娘可曾去过…”
正在这时,谢络看见门房又来禀报有客到了,便对着安乐郡主说道:“郡主,后面又来了客人了,你还是先去招呼客人吧,我们自己进去便是。”
“好。”安乐郡主笑笑,说道,“那我一会儿再来找几位姐姐说话。”
“嗯。”谢络等人一脸微笑地点了点头。
崔植等人也与赵斐道了别,大家便一起往园子里走去。
路过赵斐身边时,崔娆见他特意回头瞅了瞅自己和崔妙。
她心中猛地一跳。
一来她就感觉到,这赵斐与安乐郡主皆有些不对劲。可她又说不出他们有哪里不对劲,正在蹙眉沉思中,一瞥眼,却发现谢浔正定定望着自己。
她心莫名一乱,便不去想赵斐与安乐郡主之事,赶紧拉过崔妙与谢络说着话,掩饰着自己心中的不安。
此时,赵斐与安乐郡主正站在垂花拱门下,望着几人远去的身影,愣愣发呆。
“王兄,这两位崔姑娘中,可有你要找的人?”安乐郡主抬头问道。
赵斐紧紧盯着那两个同样婀娜的背影,可都无法与自己在半梦半醒时看见的那个身影重合起来。
半晌,他才轻轻一叹,说道:“我不知道,我记得的只有她身上的味道。手中的信物,也只有那张绣帕。男女有别,我自然不可能近身去闻味道,如今只能从那张绣帕下手,看能否找到线索。不过,我已经查清了,我受伤之时在九云山附近,现在又在建安的贵女名媛,只有五人,今日都来了。而崔氏姐妹,正在这五人之中!是与不是,还要求证后才能知晓!”
闻言,安乐郡主侧过脸,怔怔看着兄长。
只见他双眼直直地望着前方,目光灼灼,眼中像是有火光在闪烁一般…
第三十章
赵斐特别让人在园中辟了一块空地出来,设席成宴。四周绿树环绕,不时有菊花、秋兰的香气溢了过来,倒也别有一番韵味。
客人走进席间,便有下人上前引座。
男女宾分坐在左右两边。
崔娆刚走席间,便看见桓萱站在前方,正向着自己招手叫道:“阿娆!”
崔娆见到桓萱,心中一喜,叫道:“萱姐姐!”然后忙叫上崔妙等人一起走了过去。
桓萱见到谢绛也来了,怔了一下,然后微笑道:“二姑娘也来了。”
也许是觉得桓萱是皇帝的表妹,谢绛倒也给了几分面子,对着她生硬地点了点头,应了一声:“嗯。”
对谢绛的冷淡,桓萱等人早已习惯。她淡淡笑了笑,让出自己上首的位置,说道:“那二姑娘快坐下说话吧!”
“多谢桓大姑娘了!”谢绛回过头,对着谢络说道,“阿络,我们过去坐。”
“好。”谢络回过脸,无奈地对崔娆笑了笑,便跟着谢绛一起坐在了桓萱的上方。
崔娆便拉过崔妙,挨着桓萱坐了下来。
“阿莺怎么没来?”崔娆对着桓萱问道。
“燕王府的帖子,只写了我和大哥的名字,没有请阿莺。”桓萱说道。
“哦?”崔娆一愣。
既然请京中贵女赏月看花,为何家中两个女儿却只请一个?这燕王府请客,怎么如此奇怪?
她转过头看了看,这席间已经坐了七七八八了。
座中之人,有相熟的,也有眼生的,但女子都是豆蔻年华,而且似乎都是还未定亲的。看到这里,她心中似乎明白了点什么。
难不成,今日之宴真是为赵斐选妇的而设的?
可他明明有了林雁归呀,怎么还来选啊?这中间到底出了什么差错?
对此,崔娆真是百思不得其解。想得心疼,索性便不想了,便与桓萱闲话起来。
未等多久,赵斐便携纪王赵佑、安乐郡主进了园来。
见主人到了,众人纷纷起身行礼。
赵斐等人回完礼,便招呼众人坐下。
赵佑虽然是纪王,但却是庶出。而燕王却是先皇嫡亲之弟,且赵斐是燕王嫡长子,且比赵佑年长,说起来地位也是相当尊贵。所以,赵斐今日便坐在主位正中,赵佑坐在左侧,安乐郡主坐在右边。
见客人们都已就座,赵斐便微笑着举起手中的酒杯,说道:“今日请得诸位贵客光临燕王府别院,甚是荣幸!我与舍妹初来建安,如今与各位虽然还不太熟识,但我相信,只要我们诚心相交,他日必为知己!这一杯开席之酒,我便先干为敬!”说着便端起酒杯,一仰头,将杯中的酒一口饮掉。
众人见此,纷纷将酒饮掉,说道:“世子有礼了。”
崔娆饮得有些急,微微呛了一下,想咳嗽又怕失礼,忙从袖中摸出绣帕,捂住自己的嘴,小声地咳了几声。
崔妙见状,赶紧替她拍着背。
一抬眼,她看见崔娆手中那青兰色的绣帕,轻轻哼道:“又拿我的绣帕。”
崔娆这时嗓子舒服了些,微微喘了几口气,说道:“这不就是上回从袁府回来的时候,妙姐姐送我的吗?”
“自己爱丢三落四,老是忘拿绣帕,也不知从我这里拿过几回了。”崔妙撇了撇嘴。
崔娆嘿嘿笑了笑,将绣帕叠好放回袖中。
这边,见筵席已开,赵斐又微笑道:“今日无长辈在场,大家便敞开心怀,吃好,饮好!一会儿诸位宾客吃食饮酒尽兴后,可随意到园中赏花,不必拘礼。”
“多谢世子。”大家纷纷拱手致谢。
“阿娆!”崔妙轻轻撞了一下崔娆的肩膀,笑问道:“你觉得谢三郎与燕王世子,哪个好看?”
看着崔妙望望谢浔,又望望赵斐,两只眼睛熠熠生辉,崔娆抬起脸来,嘿嘿笑道:“我觉得,还是王七郎好看。”
崔妙一愣,这才把目光转向王阑。
正好王阑也望过来,目光与崔妙对上,忙对着她笑了笑。
崔妙对着王阑扯了一个微笑,然后转过脸来,对着崔娆讶然道:“阿娆,你觉得他有谢三郎好看?”说完也不等崔娆回答,便撇了撇嘴,对着桓萱问道:“阿萱,你说呢?”
桓萱看着崔娆和崔妙,抿嘴笑了笑,说道:“所谓情之所至,心之所想。觉得一个人好看与否,在于自己的心。如果心里喜欢这个人,就算旁人再比他好看,你也会不觉得的。”说完,桓萱眼睛便不由自主地看向对面。
顺着她的眼睛看去,那边,谢浔正在与赵佑举杯对饮,唇边一丝笑意盈盈,真真风华月貌。
见此情形,崔娆心里一叹。
傻姐姐,这一世,你还要把自己害死呀!不行!我不能再眼睁睁地看着你跳下火坑!非得把你叫醒不可!
“哦!”听完桓萱的话,崔妙恍然大悟道,“阿萱说得对!就是这个理!”
然后她转过脸,对着崔娆笑道:“阿娆,难怪你觉得王七郎比谢三郎好看,原来,你心里喜欢王七郎啊!”
崔娆一怔:“…”
“没事!”崔妙见崔娆呆在当场,大咧咧地一笑,说道,“回头让大哥帮你找王七探探口风便是,若他也有意,便叫王家来求亲。”
崔娆欲哭无泪:“妙姐姐,我没有喜欢王七郎。”那可是你的夫婿呀,我可不敢觊觎他。
崔妙一脸了然地挥了挥手,嘿嘿笑道:“我知道阿娆你害羞,没事的,这事包在大姐身上了。你开不了口,大姐帮你开口。”
崔娆无语了,只好求救地望着桓萱。
桓萱捂着嘴偷笑,却不插话。
崔娆只好长声一叹,没好气说道:“妙姐姐,再怎样,也得你先说了亲,才会轮到我。你还是先看看自己有没有合心意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