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
对裕昌号的愤怒一时之间达到了极致!以致于裕昌号的掌柜伙计们走在路上都得警惕的左看右看、躲躲闪闪,生怕一个不留神被人用麻袋当头一套,然后黑天黑地挨一顿好打。许多胆小的,宁可不要工钱,也要辞职跑路!
自然而然,盐市的危机被彻彻底底的消除,气愤难当的盐商们哪里还顾什么同行之谊、管什么马首是瞻?一时间食盐大量上市,供应充足,完全不再需要外邦的支持。
而且,价钱也压得极低。盐商们这是在向朝廷表明悔过的姿态,情愿亏本出售食盐,只求朝廷原谅原先的冲动,不要将食盐销售权收回。
盐商集团背后的郑氏,表面上风平浪静,实际上,也已是暗波汹涌。
郑氏主要领导者及裕昌号有分量的几位大掌柜齐聚一堂,开始了有史以来第一次沉闷抑郁的会议。一个半月前的那种嚣张、意气风发、信心十足、雄心勃勃的气氛荡然无存,人人面色凝重,眉头紧蹙,霜打的茄子似的蔫了精神气儿。
人人心乱如麻,魂不守舍,但不约而同都残酷而清醒的认识到了一点:跟朝廷作对,没有好下场!
还没等郑氏一族商量出两全其美的对策来,古清华那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开始了对裕昌号的打压,对外公布裕昌号不按朝廷派发盐引滥制私卖食盐的凭据,以偷税漏税、藐视朝廷之罪,同时将所有裕昌号盐铺、盐产地作坊全部停业查封,普通从业人员就地解散!分号掌柜们却被官府押去问话,事情到了这一步,不必上刑,各人全都招了,将此次食盐风波乃裕昌号暗中筹划之事一五一十全部供了出来!
此消息一传出,众皆哗然。百姓们无不痛骂裕昌号不安好心,害人不浅。古清华大怒,顺应民意,将裕昌号彻彻底底的抄了,筹划这次变故的核心人物统统判了罪,或坐监,或流放,或打板子,或罚银子,毫不容情。
赫赫扬扬将近百年的裕昌号势如山崩,自此,永远的退出了息国的舞台。
与此同时,古清华又十分体谅的宣布,此次变故乃裕昌号心怀叵测而至,她相信其余商家绝大部分是受了财大势大的裕昌号胁迫威逼而参与,只要今后遵纪守法,老实本分,便不做追究,如若将来再有犯的,便要新账旧账一起算!
此告示一出,无数人暗中松了口气,无不颂扬陛下英明,原本因人心惶惶而欲起的市场波澜顿时消逝于无形。
此时,古清华便派出钦差至全国三大食盐产地,与盐商代表们商议,要将食盐产销权收归朝廷。众盐商们才刚刚得她放过一马,对她的要求哪里敢有半个不字?心里割了肉一般心疼,嘴里却众口一词全部答应了。
何况,古清华并非断了他们的活路。新盐法除了对旧盐法、税收、管理制度等进行了整合与优化,还有主要三个方面:一是凭官府派发盐引销售食盐,盐引之法重新按等级设定,这实际上对最底层也是数量最多的小盐商们基本没有什么影响,她要控制的,只是一家做大,把持市场;二是在全国范围内划出了十一处产量最大、盐质最好的盐场,由官府派遣盐官直接管辖,按每年分配的盐引进行食盐生产与销售;三是私盐作坊按府、州、县划分营业额,每家私盐作坊每年产量最大不得超过各地规定的产量上限,已有超过产量的私盐作坊逐年减少产量,三年之内需将产量减少到国家规定允许的范围之内。
如此一理,整个盐市焕然一新,规规矩矩。大盐商们有不少是需要每年减少产量的,心里虽然郁闷,但一想到裕昌号的下场,心里又平衡了些。
古清华趁机又将受过自己恩惠、亲近自己的大商户们扶持了一把,暗示、鼓励他们以盐市为基础,大力发展,逐步渗透其他行业,彻底打破四大家族的垄断地位。
经过这次风波,古清华算是深深认识到了大财阀掌控一方经济的危害有多大,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并不是不可能的。这一次是郑氏小看了她,而且侥幸有蜀国帮忙,才得以有惊无险的度过,若是下次,某某氏又闹个粮市、油市什么的风波出来,她该怎么办?
最好的办法,便是防患于未然,彻底打破任何可能的垄断与一家坐大!国家的经济命脉,她要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郑氏元气大伤。崔氏、王氏学了乖,悄悄的将原本抬价的货物恢复了常价。此事,连带议政王都郁郁不乐。可他也毫无办法,古清华几乎每一步都是后发制人,先有了裕昌号的错,方有她的对策,无论从律法还是民意来说,她的所作所为均称得上正义的一方。
但是,令议政王郁闷忧心的不仅仅是这个,更让他不安的是,三大家族对他的态度,起了微妙的变化。
原本的他,是无所不能、说一不二的,可是这一场明争暗斗,他输了,输得彻彻底底。三大家族不得不重新审视他的能耐。虽不明说,但各家核心人物难免在心底权衡,是不是,应该重新选择站队了……
站错队,可不是一件好玩的事。
在重新排队这件事上,最着急的是郑氏,其中的原因毋需说明太多。第一个需要表态的,就是他们,但是还不能做得太明显直白,毕竟这次盐市大风波,倒下的是裕昌号,并没有牵扯到郑氏。但郑氏相信,他们的陛下实际上不可能不知道裕昌号与郑氏的关系!
明明知晓却不点破,她到底在作何打算?
郑氏人还在做分析猜测,十一月末某天黄昏,郑氏清河老宅却迎来一队来自翟凤城的使者与禁卫,红袍皂靴、头戴簪花高帽的使者下轿,胸前恭恭敬敬捧着的,是盛放圣旨的明黄金龙扁盒……
郑氏人大惊失色,慌忙大开中门,设供案,奉香炉,点御香,上上下下二百来号人口跪在院中,由当家人率领着,强忍突突剧烈的心跳,恭聆圣意。
此时,夕阳西下,天边一片金光锦绣,金色的光芒余辉灿烂,笼罩着乌压压一地的人身,将身影拖得老长、老长……

 


第73章 赦罪过郑氏感铭(上)

古清华并不是个心慈手软的人,尤其是与议政王经过这么多轮你死我活的斗争之后。
一开始,她就抱着杀鸡给猴看、将郑氏一举歼灭连根拔起的目的筹划反攻。当苏浚和刘嘉在蜀国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刘承钟积极选拔培训合格盐官、地方心腹与商户积极搜查郑氏与裕昌号违法犯罪的证据时,古清华也基本制定好了如何将郑氏一网打尽的计划。
她要一举拿下郑氏,让其余三家和议政王都好好看看,也让那态度暧昧不明的“二皇姐”好好看看她捍卫权力的决心。
孰料,湘琳非常坚决的反对她歼灭郑氏的计划。
古清华不禁有些恼火:郑氏都这般欺负到头上来了,她不给他们点颜色看看,她还做什么皇帝!
在以往,她和湘琳就某件事的看法也不是没有过不同,有时,甚至是完全相悖的。毕竟嘛,两人成长的时代背景、环境都不同,思想上的差距抵得上几条东非大裂谷!两人的争执最终总是以她获胜告终,湘琳虽然对她处理事情的方法、思维十分困惑,不解,但最终仍是勉强服从于她了,而且最终的效果也还是不错的。
可是这一次,湘琳反对的态度异常坚决。
几番争执下来没个结果,古清华便不再言语。湘琳见她如此,轻叹一声,道:“陛下,奴婢明白陛下杀鸡给猴看的心思,可是这心思用在此处并不恰当!如果,陛下不想把王氏、崔氏推入慕老贼阵营的话!”
古清华一怔,随即心内一惊,继而不由得拭了一把冷汗!如果没有湘琳提点,她差点犯下了无可挽回的大错!
她只顾着自己气愤难耐,一时把持不住,差点失去了一个君王时时刻刻都应该保持的冷静。
不错,灭了郑氏确实可以给议政王一个狠狠的打击,可以痛痛快快的出了这口气,可是之后呢?之后怎么办!
之后,博陵崔氏、赵郡王氏兔死狐悲,生怕步郑氏后尘,也许将从此铤而走险死心塌地投入议政王阵营,对她来说,绝不是什么好事!而其他商人们看到郑氏如此下场,虽会对她产生敬畏之情,可是“敬畏”又如何比得上“敬服”呢?而且,郑氏好说歹说乃开国功臣,世世代代享受殊荣,落到灭族的下场,即使身为君王她所作所为挑不出错,也必名声受损,令朝臣及天下儒生寒心。
灭掉郑氏,对她来说,实实是坏处大于好处。既然如此,她为何不以宽大的胸怀,博大的气度来谅解郑氏呢?横竖,经此一战,郑氏实质上已如同拔了牙的老虎,对她而言绝不存在任何的危险,留着她们彰显为君之德,有何不好?
古清华想通之后,望着湘琳笑了笑,湘琳才是这个时代的人,她比她更懂这个时代的游戏规则。好险,她便犯了规!犯了规,势必要付出代价!
看到她的眼神,湘琳明白她已经想通。
“湘琳,幸亏你提醒了我,不然——”
“这都是我的本分,能够分担一点责任,我心里也踏实!”
二人相视一笑,心中俱是暖暖。
于是,二人重新制定了平定这场风波的计划。因此,从一开始便将其中牵扯到的所有关系、事件在裕昌号这里一刀切断。一切到裕昌号为止,没有半点儿牵扯上郑氏一族。
古清华如此计划之后将近半月,便收到苏浚派人快马加鞭传递回来的信件,信中亦如是劝阻她。古清华将信拿给湘琳看,开玩笑说她跟苏浚倒是心有灵犀想到一处去了,湘琳脸色立刻臭了下来,沉着脸哼了一声,不答腔径自走开了。
她对苏浚,永远改不了厌恶的态度。
苏浚一切安排妥当回宫之后,知道古清华并没有将郑氏牵扯进来,不觉大大松了口气,笑道:“陛下英明!臣夫想起这事时为时已晚,原是抱着侥幸的心思来信劝阻,不想陛下早已想到了!倒是臣夫白白担心一场!”
古清华听了这话把苏浚瞧了一眼,勉强笑笑,心头五味陈杂。她觉得,她越来越看不懂苏浚了。
上一次出宫晚回一事,他后来虽然给了她十分合理的解释,她表面上没再提出什么疑问,其实心底,并不相信他的话。他不愿意说,她便也懒得去问。毕竟,她还需要他的效劳,能用多久用多久,为了这事撕破脸皮不值得。只是原本那份以为可以掏心掏肺无所保留的信任之情从此大大打了折扣,此次出使蜀国,如果不是无人可用迫不得已,她根本不会派他出去,但终究放了一个刘嘉在他身边,其中的用意他二人均心知肚明。
可他对此并无实际行动上的消极抵抗,倘若没有他尽心尽力运筹帷幄与蜀国交涉,古清华相信不会这么快便有成效。而且,特意来信说明不可尽灭郑氏一事,分明不在他负责范围之内,他仍然提醒她了,可见,他是真心全意为她在办事,他的忠心毫无瑕疵。可倘若如此,为何明知她对他已心存疑虑却不愿意解释呢?古清华越想越是头疼,实实拿不准他了!
强迫自己宁下心神,古清华沉吟道:“既然打算放过郑氏,朕索性再给他们大大示一次恩,朕预备派使者前往清河传旨,命郑氏当家人及其夫人伴驾,一起前往天寿山祭拜先祖,你觉得如何?”
苏浚吃了一惊,睁大了眼作声不得,片刻方道:“陛下,这,这恩典也太大些了吧!恐怕有些过了!”
郑氏利用手中权势掌控市场,挑拨民心,一个处理不慎便是暴乱四起的结果,如若再有有心人从中作梗作乱,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如此大罪几乎等同谋逆造反,仅仅将裕昌号操查封存已经很便宜他们了,转眼又给予伴君祭祖这样足以夸耀一方二十年的恩宠,确实有些过了。
古清华微微一笑,道:“话虽如此,只是,这么做亦有这么做的好处,至少让他们明白、让天下人明白朕的立场和心意,还有,面对太祖、面对列祖列宗叩首跪拜时,也教他们好好想想自个祖宗挣下这份家业的不容易,警一警心,往后行事,都给朕小心着些!”对于这种不花一文钱便可起到极好安抚收买作用的恩宠,古清华一向来都不吝啬。

 


第74章 赦罪过郑氏感铭(下)

古清华微微一笑,道:“话虽如此,只是,这么做亦有这么做的好处,至少让他们明白、让天下人明白朕的立场和心意,还有,面对太祖、面对列祖列宗叩首跪拜时,也教他们好好想想自个祖宗挣下这份家业的不容易,警一警心,往后行事,都给朕小心着些!”对于这种不花一文钱便可起到极好安抚收买作用的恩宠,古清华一向来都不吝啬。
苏浚想了想,嘴角一撇,笑道:“陛下所言甚是!也罢,如此换一个稳定安宁也值了!陛下倒不妨将崔氏、王氏、卢氏都传了去,一来四家皆在,分不出彼此恩宠薄厚免于一家坐大,二来也可趁机试探试探四家是怎样心思!”
古清华点点头,下巴一扬,笑得眉眼弯弯:“朕本来也是这么想!”
圣旨传到郑家时,上上下下人等无不战战兢兢,跪在庭院当中,夕阳余晖绚烂拉长浓浓的身影,交交叠叠,呈现出一片乌漆漆的昏黑。人人跪伏在地,垂首默声无言,眼角余光所见,皆是鲜明闪亮的甲胄银光,展现着腾腾的杀气,心底一颤,寒意愈增添了几分。
这阵势,莫不是来抄家的吧?
钦差大人从容展开圣旨,明朗温和的声音徐徐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清河郑氏,昔年从龙有功,功高劳远,忠于社稷,世代良臣,实乃我朝之大功臣也!今朕欲驾临天寿山皇陵,祭拜太祖及历代先祖,念郑氏功勋,实不能忘,特赐其家主及其夫人伴驾同祭,望尔珍重,钦此!”
一时念完,郑氏一族均是晕头转向,呆愣愣的半响回不过神来!
人们对于意外又意外的天大之惊喜,尤其是这种与心底期望完全彻底相对立呈反方向的天大惊喜,反应一向如此。
整个院中鸦雀无声,静得呼吸不闻。一片黄叶轻飘飘打着旋,无声无息落在地上。
“郑老爷,接旨吧!”宣旨太监似笑非笑,上前两步,将圣旨往前一递。
现今当家老爷郑季“咚咚咚”猛然磕了三个实实的响头,喉头哽咽,双手高举过头接拿圣旨,舌头打结颤声道:“微臣,微臣谢主隆恩!谢陛下恩典,谢陛下恩典!”
“哗”的一下,所有人齐齐磕头,一片此起彼伏的“谢陛下恩典”、“谢主隆恩”延绵不绝,其间夹杂着笑,夹杂着哭,夹杂着或欢喜或侥幸的叹息,院中空气顿时沸腾了!
宣旨太监见郑家老爷手捧圣旨,整个人抖得不成样,跪在那里僵住了似的也不知道起来,不由得心里好笑,左手将拂尘一收,右手伸出,轻轻握住郑老爷胳膊往上抬了抬,笑道:“郑老爷,快起来了!咱家在这恭喜郑老爷了!”
郑季“啊”的一声如梦初醒,连道“不敢当”慌忙起身,手颤脚颤,浑身无力,还是旁边的郑家大公子、二公子兄弟俩一左一右扶了一把,才将他扶了起来。诸人见老爷起身,亦纷纷起身。胡子花白的郑老太爷颤巍巍由老仆人扶着来到宣旨太监跟前,眨眨眼,老泪纵横顺颊而过。他情不自禁紧紧抓住宣旨太监衣袖,声泪俱下泣道:“公公,请公公回禀陛下,郑氏一族永不敢忘陛下恩宠,不敢玷污祖宗忠良名声!”
宣旨太监“哎哟”一声,忙反手扶托住郑老太爷手臂,陪笑道:“郑老太爷可折煞老奴了!老太爷放心,这话咱家一定带到,陛下恩宠隆重,咱家这厢恭喜了!”
郑老太爷道谢不已,此时郑家核心人物此时早已围了上来,由郑季领头,陪着笑请宣旨太监及随从侍卫进府歇息用茶,说白了,就是进去领取红包。
宣旨太监却是呵呵一笑,眼光从诸人身上扫过一圈,恭恭敬敬笑道:“陛下有旨,宣读旨意之后即刻回都,不得耽搁。郑老爷的好意咱们心领了,陛下的旨意谁敢不从呢,咱家这厢告辞!郑老爷、郑夫人还是早做准备前往天寿城伴驾吧!”不顾郑家人再三挽留,二十来人连郑家一口茶都没喝,当即便离去了。
郑老太爷等目送一行人不见人影方才收回目光,想着女帝陛下御人如此有方,各自心中敬服,再一想这份几乎等同于天上掉馅饼砸到头上的天大殊荣,上上下下顿时无不喜气洋洋,眉眼俱是笑意,叽叽喳喳兴奋不已。
终于,平安逃过一劫了。
郑老太爷目光一敛,长长舒了口气,望向自己的当家儿子,道:“等会叫上你几个弟弟、二叔三叔、还有我那长房长孙,到我院子里来。”
女帝陛下会放过郑家,这早在他的预料之中。他虽早已不当家,但并不表示不关心这个家,许多事情因为站在局外的关系反而看得比他们更加清楚。
如果古清华想要动他们,从裕昌号查到郑氏头上根本不难,但是她并没有那么做,她虽然下旨虽然查抄了裕昌号所有资产财物,但郑氏除了裕昌号之外,尚有其他产业田地,尽管利润远远不如裕昌号,但只要经营得当,维持今后的生活仍是绰绰有余,可见,她对郑氏并不打算赶尽杀绝。
但郑老太爷没想到,她会冷不防下了这么一道千金难买、足以夸耀乡里二十年的圣旨,伴君祭祖,有几个臣子能够得到这份殊荣呢?
她这是示好,也是警告。否则,他们便不会传旨太监到了家门口还一头雾水,恍然如闻天外惊雷!
她是存心要好好吓他们一吓,让他们明白,他们的生死荣辱其实都在她掌控之中,最好安守本分,不要再动歪门斜眼!
他很有必要好好告诫告诫族中人,那些涉足的生意,能放的尽量放掉,留几项最能赚钱的可补贴家用便罢了。倒是可以多买些田地,做一个货真价实的富家翁,才是最好的选择,议政王也罢,女帝陛下也罢,他们之间的争权夺势,与郑氏何干?
郑老爷子甚至有些感激裕昌号的倒闭,不然,恐怕他现在也不能看清现实,没准哪天一脚下去,便是万劫不复!

 


第75章 祭皇陵驾临天寿(上)

古清华继位以来种种作为无不出人意料,稍微有点见识头脑的尤其是读书人、商贾们,对她充满着一百二十分的好奇,因此无不趁着这次出巡赶来一瞻天颜,御驾所过之处,两旁水泄不通!古清华一动也不敢动,任由自己的“子民”们瞻仰圣容,累得脖子都快僵了。幸好还留有一层薄薄的轻纱,不然,她真成了万人参观的珍禽异兽了!
随着郑氏裕昌号的倒闭,议政王欲借助四大家族搅浑一锅水的期望彻底落空,议政王气得肝火大旺,双目通红,以至于不得不告假在家休养。
越想此事,他越是不甘。事事堵心,这休养越发无趣乏味,对古清华的恨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时,慕天南传来消息,透露了哥舒宇已经正式决定欲在宫内有所行动,顺便除掉苏浚的消息,向他请示是否支持?
议政王毫不犹豫指使慕天南,在不暴露自己的前提下,尽一切力量协助哥舒宇!同时,他的心里不可抑制的起了另一个强烈念头——
出行的日子越来越近,湘琳和苏姑姑与尚宫局、内府一道,为古清华出行收拾打点各种行李。皇帝出行,代表的是一国的体面,皇室的威仪,自然不可掉以轻心,务必事事做到最好。
湘琳的心里,一种不安的感觉却渐渐弥上心头,挥之不去,仿佛数九寒天掉入冰窖一般,浑身冷了个透。她终于按耐不住惶然纷乱的心,再三向古清华问起羽林军及亲兵营防护的工作是否妥善?
古清华有些好笑她的神经质。事关生死,她可比她在乎、重视多了,因此,一路防护所有安排皆由她亲自点头认同,然后方可执行。林芝、萧炎等都是古清奇留下的人,忠心耿耿绝无二心,羽林军也早已在她掌控之中,不太可能出现意外,特别是近身护卫人选,皆是通过层层排查、再三确认方定下来。而且,她身边还有一个武功绝顶的夜风呢!此人虽然态度不怎么样,但忠心方面绝无瑕疵。何况,随行还有文武百官,光天化日之下,有几个人有这么大胆子敢惊驾?如此还不安全,还要怎样才算安全呢?
“可是,”湘琳却道:“奴婢仍然觉得不太对劲——不是事不对劲,而是人不对劲!”
“人?”古清华一怔,随即道:“你说的,是哥舒宇和慕天南?”
“不错!”湘琳点点头,道:“这等提高声望地位的机会,按说哥舒宇和慕天南都不会放弃才是,可是这两人却都找了借口留了下来,这不是很奇怪吗?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他们留下的理由极是冠冕堂皇,可是陛下,你信吗?”
古清华想了想,安慰道:“你别想得太多!临行启程时,朕会让皇夫以身体不适不能随行为由留下严密监视他们行踪,不信他们能翻起多大的浪——再说了,即便再大的浪,朕不在宫里,也波及不到朕的身上。他们不动最好,若是动了,倒正好趁此机会打发了!”
湘琳一时语塞,想想也是,不觉苦笑道:“也不知是怎么了,这几天我心里总是不安。晚上常常梦见那次,那次出宫遇刺之事,我——你可不能有事,千万不能有事!”湘琳颤抖着声音,眼眶中隐隐泛着水光。
古清华心中一怅,不由得紧紧握着她的手捏了捏,决然道:“湘琳,你放心,我一定不会有事,你也一样,我们都会平安出去,平安回来,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