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砚闭目,收回方才眼中尖锐神色,疲惫笑道:“你总是这样,别人的猜测越是接近事实,你否认用的解释就越多。”
太后闻言一怔,随后挤出一丝故作轻松的表情,调侃道:“是么?那我以后便记住了,无论何时都少解释一些。”
秦砚没有回答太后的话,而是问道:“你对苏逍…究竟是什么感情?”
太后失笑道:“还能有什么感情,他帮我我一次,我却一直没有机会谢过,所以便一直挂念上了,仅此而已。”
秦砚皱眉思忖,却又被太后打断道:“我以前教过你,做过的事情从来都没有后悔的可能,所以后悔是最徒劳的。当初是我要求你送我入宫,我都没有后悔,难道你要因为这个苛责于自己?”
“我并不是在后悔。”秦砚将车厢内的窗纱掀起,看了看窗外,复又小心掩住,道:“马上快到了,你可以将面纱摘掉,捂了一天也不嫌难受。”
“反正我有你,若是身体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我找你便是,在意这么多做什么。”太后话虽这么说着,却还是摘掉了覆在面上的面纱,露出一张光洁柔润的脸庞,“确实轻松了不少。”
秦砚起身,将太后那面的窗纱亦仔细遮掩好,安稳坐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这才缓缓道:“做了这么多事,我也从没有后悔过,但是…”话至此处一顿,“我仍是要算清楚这么做的代价,这样才能在做决定的时候权衡轻重。”
“我这边…”太后温婉一笑,“我这边没有付出过任何代价,你不用算,也用不着算。”
“顶着别人的名字过一辈子,见识外面的大千世界还要偷偷摸摸,你每次说得倒是轻巧,却是付出代价最多的那一个。”
太后挑眉,打趣道:“我每日由宫女服侍得稳妥舒适,闲了还能抱着显儿逗乐,日子过得闲逸快活,你却偏要将它说成是付出了代价。我这边的情形我是改变不了,况且我也不愿意改。所以也只好让你替我将这些代价补回来了。”
“补回来?”秦砚食指微弯,在额头处轻轻点了点,垂眸道,“你都说了人心是最难捧的,我想要将她捧回来,又谈何容易?”
“知道如此,你今日还偏要当着她的面执着我的手来说那些话,生怕别人不知道你将另结新欢似的。”
“有些事…表面上的功夫还是要下的。”秦砚苦笑,“再者,我又怎么能料到她就偏偏在那人群之中,身边还立着一个萧致墨。”
“方才那人就是萧侯家的小公子?长得倒是一表人才,跟萧侯那老糊涂一点都不像。”
秦砚苦笑更重:“你这安慰人的能力似乎应该回去重新修一修。”
太后笑意更浓,看着竟有几分幸灾乐祸的味道在其中:“罢了,再说你又该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了。我且问你,今日人群之中,那睢阳王老皇叔的探子你查出了几人?”
“已查出的是七人,却还不包括没弄清底细的。估摸着因为现在宫中戒备森严,他们强塞进来一个已经是极限了,便都跑了秦府外蹲守,打算监视我的动向。”秦砚表情很是苦恼,口吻却十分愉悦,“每日如老鼠似的跟在我后面自以为没被察觉一样的吱吱叫,我抓又抓不得,只能领着他们玩捉迷藏,真是烦不胜烦。”
“我看你倒是玩的不亦乐乎。”太后总结了一句,咬牙切齿道,“这以下犯上的乱臣贼子。”
“也怨不得他越来越猖狂。现在众所周知我是你的亲信,我所做之事,便全都是出自你的懿旨。现在我们如愿造成了与苏家恩断义绝的境况,就连今日那些探子传回去的话,怕也只会是秦砚已然彻底断了和苏家再续秦晋之好的可能。况且,我们在睢阳王老皇叔面前不断示弱——一个是带着个不满周岁幼帝的皇太后,一个是方从太医令提拔成御史中丞且手无缚鸡之力的言官,本来看起来就成不了什么大气候,却在位置还未坐稳的时候心急地自断了将门苏家这一有力臂膀,转而去巴结萧侯…”
说到这里,秦砚嘴角挑起意思愉悦笑意:“若你是睢阳王老皇叔,你说你会不会愈发猖狂,以此来试试这对孤儿寡母的底线究竟在何处?”
“可…”太后迟疑道,“你也说了他仅是在试探,睢阳王老皇叔虽然素来猖狂,可他几个月前刚在边关与胡国一役中损失了五万兵马,虽然先帝随后又派遣了苏家二公子苏逸去镇守边关,可老皇叔毕竟也受了重创,若是想诱他在最为式微的时候起兵造反,却也不容易。”
“反正他迟早会反,先帝染病一事是我棋差一招,让他趁机钻了空子,幸好那时胡国犯境,才将我们弱势的局面扳了回来。可我们却不能给他那么多时间休养生息。我布了这么一大盘局,就是为了一步一步等他上钩,为了这一结果,我可是放弃了良多。”秦砚说完嘴角一挑,勾勒出一抹清冷笑意,“他现在开始谨慎,我却比他更有耐心,反正后面的棋路还有很多,我就不信老皇叔等了这么多年,如今皇位近在咫尺,他还能忍得住按兵不动。”
第二十六章
“棋路?”太后询问道,“你下一步打算如何做?”
秦砚却没有正面回答,反而反问道:“从方才的那盘棋中,你可看出什么疏漏之处?”
“疏漏之处?”太后拧眉思忖最终问道,“你所说的漏处,是哪一步?”
“在最开始,你的身份上。”秦砚缓缓道,“无论我与苏家闹得有多僵,无论有多少人认为此事的背后由你授意,可是你的人,你的身份,名义上还是出自于苏家,更何况皇位上的显儿还是苏老将军的外孙。是以前面的局铺得再好,睢阳王仍然会有所迟疑,血浓于水,若是他好不容易逮到机会起兵造反,下一刻你如果又与苏家联手到了一起,那他岂不是要吐血气死?”
太后的眉头皱得更紧:“因为我一直都知道自己确实与苏家无关,所以竟把这层利害关系给忘了。”
看向神色依然惬意的秦砚,太后问道:“所以你已经想好了应对之策?”
秦砚点头:“应对之策是早就已经想好的,只是走下这步花了我不少时间,所以一直不大舍得用。”
“可是…”太后皱眉,“你有没有想过本来我们手上有苏家和萧侯两枚棋子,萧侯虽然易于控制,可到底缺了苏世清的世故与圆滑,当初如果你选择拉拢苏家而疏远萧侯,不仅可以省去这些麻烦,风险也会小上很多,为何还要如此费心尽力地绕这么一大圈?”
“你也分明知道,我们的计划即使再缜密细致,也有失策的可能。”秦砚风轻云淡道。
太后蹙了蹙眉,却听秦砚继续道:“既然我们还有其他选择,我便会用手上的棋子一步一步请君入瓮,但若是万一失败,起码我们早就与苏家划清了界限,到时候无论谁坐到了如今的皇位上,就算是要牵连,也不会牵连到苏家,而她…”
说到这里,秦砚眸中露出些许融融暖意,瞬间让他清俊的面孔鲜活不少:“自那次一步之差,我便没奢求过与她长相厮守,只求她能安稳一世,变回那个潇洒快意的苏玉继续活下去。”
“你…”太后闻言一怔,随后摇了摇头,叹道,“我只是被这所皇宫困住了身,你却是心甘情愿地将自己的心都困住了。”
秦砚失笑:“这句话当初我与她成亲的时候你也说过。”
“嗯。”太后温婉一笑,也想到了往日的时光,“若是先帝去的不这么早,便没有后面这些糟心事了。”
太后伸出手,将手盖在秦砚手背,柔声问道:“你就没有想过将原因与她解释清楚?”
“解释了又能如何?”秦砚缓缓道,“她与你我不同,我们将面具戴在脸上,而她却从来都不喜这般,就算为我戴上,也只是凭白多个枷锁罢了。再者,你也应是知道那丫头的道行,无论面上怎么掩饰情绪,只要那双清澈的眸子一睁开,一眼便能被有心人看到底了。”
说到这里秦砚无奈笑笑,“有些事情,不瞒她还真不行。”
“那便等一切尘埃落定之后罢。”
“哪有那么容易,更何况她身边已经…”秦砚露出一抹疲惫笑意,却没有将话说完,反而摇头道,“不说闲话了,正事要紧。反正应是今晚,最迟也是明早,在朝中坊间都会出现一些关于你与苏家的有趣的传闻,到时候你听听笑笑便罢。”
“你要开始动作了?”
“是。”秦砚应了一声,“到了明日下午,你便宣旨让苏家中的一人入宫觐见,碍于你的身份,苏家的男丁怕是不合时宜,就宣苏玉那丫头罢。”
“为何?”太后问道,“究竟是何传言?”
“明日你便知道了。苏玉入宫之后,你便让她沮丧而归。”
“我懂了。”太后道,“这传言你打算从哪里传出来?”
“自然是苏家。”
太后讶然:“你在苏家布置了人?”
秦砚笑得风雅无比:“不仅布置了人,而且还是个大人物。”
太后挑挑眉,正要继续发问,就感觉身~下马车晃了晃,之后缓缓停了。
秦砚将窗纱撩开一条细缝:“到了秦府前面的那条街了,府门口还有探子守着,我不好久留,便在这下车了,你路上小心些。”
太后应了一声,目送秦砚下了车,正打算闭目养神,却看到马车的窗帘却被秦砚掀开一条小缝,随后一声迟疑低语传来:“明日你与她说话的时候,不要说狠话,不要欺负她。”
“说狠话?欺负她?”太后没忍住,终于笑出了声,“是你让我叫她沮丧而归,却又拦着不让我说话。”
见秦砚依然执着立在马车旁,没有要走的意思,一双俊秀眉眼露出的是难得固执的表情,太后以手捂嘴,笑道:“好了好了,知道你舍不得她,我会注意的。”
得到了太后的保证,秦砚似是安下心来,低声到了别,小心将窗帘重新掩好,这才离去。
太后一人坐在车中,随着轻轻晃动的车厢壁叹了一口气,这才闭了眼,脸上的温婉笑意也瞬间垮了下去。
~
苏玉清早起来时,便觉得家中的气氛不太对,可究竟如何不对,她却也说不上来。
本想着在前厅遇见苏逍时询问一声,没想到苏逍竟不像往常那样在正厅候着她,询问了一个前来正厅收拾整理的小厮,才知道苏逍一大早便被父亲叫到了书房。
“不知这两人又凑在一起嘀咕些什么。”苏玉撇了撇嘴,却也安安静静坐到了桌旁,从袖中掏出昨日秦砚送的那包巧果,打算边等苏逍边吃。
昨日苏玉对着那包巧果心中尴尬,想要将它送回去,但一想到好不容易溜出来,又要自己凑回去面对那两人,心里实在不愿意。
最后苏玉把心一横,索性还是将它带了回来,就算它是秦砚做的,但好歹也是粮食,自己拿回家喂小黑也比直接扔掉强得多。
昨日还是这么想着,今日苏玉就与小黑抢了食物,打算没事的时候吃一个,好带又管饱。
拿出一个巧果咬了一口,苏玉惊讶发现味道竟然还不错,三下五除二将那个巧果解决掉,又拿出一个正打算吃的时候,苏逍却回来了。
“嘿,吃独食呢?”苏逍喜滋滋地在苏玉身边一坐,伸手便抢了苏玉手中的巧果,“给我也吃一个,大早上起来就被父亲叫去了,饭都没来得及吃,快把我饿死了。”
苏玉手中一空,伸手就要将巧果抢回来:“我的东西,凭什么给你?你昨日那么不仗义把我丢下,今天倒是好意思问我要东西吃。”
“我后来不是回去找你了么?”苏逍嬉皮笑脸道,手向上一抬,便将巧果整个塞入口中,“喏,没了,你要吃,我吐给你呗?”
苏玉嫌弃地看了苏逍一眼,又从纸包里拿出一个巧果,一边咬一边道:“真恶心,赏你了。”
苏逍嘴里含着巧果“嘿嘿”一笑,正要咀嚼咽下,突然脸色大变,猛地站起来埋头四处乱窜,从屋子东头窜到西头,口中还不停“唔唔”的叫唤,最后似是终于忍不住,冲到房门外“哇”一声将口中的东西全吐了出来。
看到苏逍这模样,苏玉觉得自己手中的那半个巧果也吃不下去了,走过去捶了捶苏逍的后背,问道:“大哥你没事罢?大早上就晨吐不是什么好兆头啊。”
苏逍一面吐一面忙中抽闲地狠狠瞪了苏玉一眼,伸手接过下人递过来的水,猛灌了一口,这才暴喝道:“你给我吃的是什么东西?!”
“巧果呀。”苏玉将手中的那半个晃了晃,“我都吃了俩了,你这是什么反应?”
“你竟然能吃下?”苏逍眼睛瞪得能装下一只兔子,怀疑道,“你这是故意报复我的罢?”
“分明是你自己从我手里抢来的。”苏玉白了苏逍一眼,没好气道,“不知你这反应是怎么来的,我觉得做得还不错,起码还软硬适中。”
“大便也是软硬适中,你怎么不吃?”苏逍一张脸苦哈哈的,咬牙切齿道,“我觉得这还不如大便呢。”
苏玉被苏逍的话说得一阵恶心,捏着鼻子后退到离苏逍几步远的地方,声音有些尖细道:“原来你还吃过大便,以后快离我远一些,什么癖好!”
苏逍:“…”
又从下人手中接过一碗水,苏逍猛灌了一通,半天才缓过劲儿来,一边喘气一边道:“你癖好才怪,那么难吃的东西你还说味道不错,快把那一包不知是什么的东西扔了,别再拿出来祸害人。”
苏玉听话将巧果递给端着空碗的下人:“要不拿去喂小黑罢,我也不想吃了。”
“快别快别。”苏逍赶忙阻止道,“明日小黑若是被难吃死了,陈姨娘得跟你拼命。”
“哪有那么夸张。”苏玉撇撇嘴,但也便随苏逍去了。
经过早上一番折腾,待到苏家兄妹二人赶到校场时,萧致墨已在大门口等了许久,正与几个守门的兵将比赛投石子,比谁将石子投入小盒的次数越多谁便赢。
几个人正玩得不亦乐乎,便听到两匹马的马蹄声一先一后传来,一抬头,果然是苏家兄妹二人。
萧致墨见色忘义,扔了石头便去迎接苏玉,留下几个苏家小兵迅速的将残局一收,装模作样的站岗放哨。
苏逍其实老早就看到了几人在做什么,笑道:“好你个萧致墨,竟然教坏了我家的兵。”
萧致墨摸了摸鼻子,“嘿嘿”一笑,却也不辩解,一双眼睛时不时的偷瞄正在下马的苏玉。
“走罢。”苏逍挥挥手道,“今日来得晚,你过来帮我给他们喂喂招。”
萧致墨正要点头答应,却又听到一阵轻快的马蹄之声,回头一看,却是一个身着布衣的男子骑马而来,一面鞭马一面口中唤道:
“二小姐留步——”
第二十七章
那身着布衣的男人匆忙下马,焦急到牵着缰绳就对苏逍苏玉二人行了礼,口中道:“二小姐,方才宫中来了人,说奉太后懿旨要宣二小姐进宫觐见,因为苏老将军少将军和二小姐都不在府中,所以夫人叫我过来请二小姐回去。
听到太后要见自己,苏玉诧异与苏逍对视一眼,苏玉目中是惊讶,而苏逍却皱了皱眉,似在沉思什么。
“难道是…”萧致墨开口道,“不…不对,太后久居深宫,又怎么可能听到这些谣言。”
“什么谣言?”苏玉看着萧致墨问道,又看向苏逍,“那谣言之事,大哥你也知道是不是?”
苏逍蹙眉,对着那家丁道:“你且先在这里等着我们,我们即刻就赶回去。”
说罢,苏逍指了指校场里面,示意苏玉与萧致墨跟上来,三人急匆匆向前走去。
行至一处僻静之地,三人停下脚步,苏逍与萧致墨二人一致看向苏玉,而苏玉一会望望这个,一会望望那个,不知两人究竟是何意思。
“方才你说的谣言,究竟是什么意思?”苏玉问向萧致墨道。
萧致墨张了张口,正要说话,就听苏逍道:“还是我来说罢。”
话毕,苏逍皱了皱眉,这才继续道:“今日…或者是从昨日开始,坊间就有了传言,说早先父亲想要凭借自己老国丈大人的身份暗中架空太后的权力,而太后宁死不肯,是以太后与苏家其实早已决裂,就连父亲都放出过苏家再无苏珺此人的话。”
“怎么可能!”苏玉瞪大眼道,“父亲从来没有说过这话,再说,我苏家发生的事情,他们这些外人又怎么会知道,还如此胡说造谣?”
苏逍摇头:“是不是事实,只有我们自己知道,可是他们的传言据说也是从苏家这边先传出的,就连一些细节,都说得有理有据。”
“细节?”苏玉询问出声,“什么细节?”
“比如太后其实在入宫前就与苏家生了间隙。那谣言中说苏家嫡长女苏珺当时早已与凌安才子常之卿情投意合,可苏老将军为了自己仕途,不顾她的意愿,硬是将苏珺送入宫中,父女之间的梁子那时便已结下。而自此之后,无论是先帝在位期间还是新皇登基,苏老将军一直坐在大将军的位置上,从未升迁。”
“父亲已经为护国大将军,本就是升无可升的官职…”
“错。”苏逍闻言看一眼萧致墨,“父亲还可以封侯。”
“封侯又谈何容易,当年萧侯的爵位也是随着太~祖皇帝九死一生换来的,如今虽有战事,却只在边关,戍守的还是二哥,怎么也不会给父亲加爵。”
“也只是我们自己人看得透彻,其他人都懂什么。”苏逍不屑一笑,继续道,“而这传言的第二条理由,便是自太后作为苏贵妃入宫一直到现在,从未宣苏家一人入宫觐见。”
这句话震的苏玉一怔,太后本就不是苏家人,招了苏家入宫觐见,怕是也会从唠家常变成大眼瞪小眼,什么都没得说。
可心中虽这么想,毕竟此时此刻这里还有个萧致墨在场,苏玉是不会说出口的,只能低头一面沉吟,一面问道:“还有什么?”
“没了。”苏逍答道。
“不。”一旁一直没有说话的萧致墨突然开口道,见苏家兄妹二人都诧异看向自己,诧异道:“你竟然没有听说?”随后,凝眉思索道,“应是因为这件事情牵扯时事,太过敏感,所以有心人不敢直接向苏家传。”
“这第三条理由…”萧致墨思索道,“是太后近来一时都在疏远苏家,与之相应的——是拉拢萧家。”
这条理由说到这里,究竟有何细节,在场三人都心知肚明。
“可是…”苏玉打破沉寂,继续道,“太后却却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宣我入宫。”
苏逍面露讽刺:“谣言之所以被称为谣言,就是因为它与事实无关,而太后将你宣入宫中,看似是为了攻破那条从未宣苏家人觐见过的理由,实际却是为了证明这条理由确实属实。况且,你看方才那个家丁如此匆忙,我敢打赌,等我们一会回到家中,宫中传旨的内侍必定还在候着,如此高调地将你请进宫中,是巴不得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此事罢了。”
“我同意。”萧致墨忧心道,“既然太后如此心思,我怕二小姐此次入宫去赴的其实是一场鸿门宴…”
说到这里,萧致墨看向苏逍,严肃问道:“你家中有谁能陪二小姐一起入宫么?人若是多一些,也好有个照应。”
“那可是皇宫,又哪里是说入就能入的。”苏逍苦笑。
“那倒不必。”答话的却是苏玉,“不就是赴个宴,又不是去赴死,哪里有这么多担忧。更何况宫中的那位还是我的…亲姐姐。”苏玉冲着萧致墨一笑,道,“你们二人都莫要担心了,我去请个安便回来。”
“嗯。”苏逍叹一口气,“那便走罢,先回府再说。”
~
苏玉在苏府门口坐上内侍带来的马车时,心中已是一片清明。
果然如苏逍所料那般,宫里的内侍就高调站在在苏府大门口等待,一副恭维巴结的假笑,唯恐天下人不知的对着刚刚归来的苏家兄妹一一作揖,随后将苏玉请上马车。
苏玉坐在马车中,一面透过车窗仔细观察沿途风景,一面凝眉沉思,只觉得谣言来的太过突兀,与其说是被人无意间传出,倒不如说是有心人在背后操控。只是如果真是后者,谣言毕竟仅仅是谣言,此举对苏家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伤害,那人如此做的意义为何?
注意到沿途的风景已经渐渐不熟悉,苏玉再往前探了探身看向前方,就发现已快到了宫门口。
正打算拾掇一下~身上的被压褶的衣摆下车,苏玉却发现领头的内侍将手中的令牌递给了守门的士兵,士兵接过,细细检查了一番,然后又走到苏玉的车前,道了一句“苏二小姐得罪”,掀开了车帘将马车各处连带角落都扫了一遍,甚至连车底都没有放过,这才准了自己的马车入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