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你有没有想过以后?”
白浪不解:“什么以后?”
春谨然谨慎选择着用词:“就是说,将来,你总要成家立业嘛,不能一辈子住在裘府。”
“哦,你是说这个啊,”白浪不疑有他,坦率回答道,“我想好了,成亲以后肯定要搬出去的,总不能一辈子让师父养着我,不过不能搬离太远,不然不方便照顾师父。”
“还有裘洋呢,哪用你冲在前头……”春谨然的声音不凉不热,好似从哪个洞口幽幽飘出来的。
白浪却皱起眉来,满脸不认同:“话不能这样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更何况当初师父收留我的时候,就认过我作义子的,只是后来又让我拜入师门,才渐渐以师徒相称。裘洋照顾是尽他的孝,我侍奉是尽我的孝,要不是师父,我早冻死在街头了,我这辈子不光要尽孝,更要报恩!”
春谨然想说裘天海收留你是他那个时候以为自己这辈子都不会有孩子了,所以为了后继有人只能捡一个回来认成义子,哪知道后来有了亲儿子,于是义子就变成了弟子。可看着白浪那慷慨陈词的模样,若这番话抛出去,二人的交情八成也要断了。
心底一声叹息。
春谨然只能问:“假如有一天,我说的是假如哈,你做了错事,或者,甭管对错,反正你是被逐出师门了,你怎么办?”
白浪想都没想:“那我就去打渔去!你看着吧,不出一年,十里八乡都得知道,我,白浪,云中龙王!”
春谨然:“有靠打渔为生的龙王吗!!!”
是夜,白浪已经去会周公。
入裘府的第二日,春谨然便被安排到了客房,不过这并不影响他随时掌握友人的动向——当鼾声如雷时,墙壁通常形同虚设。
换一个人,随便谁,只要稍微有点心思,经过晚上那番“莫名其妙”的对话后,总要想上一想,琢磨琢磨。可白少侠完全没有,你说假如,人家就当成假如,然后说完就完,继续傻并快乐着。
可这样,好像也没什么不好。
春谨然回忆起他说打渔时飞扬的神采,好像那和沧浪帮首席大弟子一样值得骄傲,不,不是好像,那家伙根本就是这么觉得的。初听觉得可笑,再细品,却砸吧出无与伦比的洒脱与豪气!
这样的朋友,让春谨然与有荣焉。
不知是深夜容易思绪乱飞,还是别的什么,春少侠开始掰着手指头数自己的密友,一个,两个,三个,越数越开心,越开心越去回忆交往点滴,而越回忆呢,又越兴致勃勃地继续数,数到后面,竟文思泉涌:“毕生好交际,最喜江湖男。僧友坐寒山,美友居天然。俊友在云中,水友沧浪盘。默友藏暗花,正友上旗山。夫复何所求?视我如心肝!”
这一夜,很多江湖男儿都没睡安稳,个别体质较弱的,还做了噩梦。

第43章 夏侯山庄(四)

“春大哥你怎么了?”
“呕……”
“春大哥你坚持住,可不能死啊!”
“呕……”
“春大哥你现在感觉怎么样?”
“……裘少爷,再这么拍下去,我不吐死,也会被震死的!”
“我是担心你啊,明明风流倜傥一少侠,上了我家的船就吐成了软脚虾,真是闻者伤心见者流泪。”
“算你狠,你等我吐完的……呕……”
裘洋觉得怕是没有那一天了,但看春谨然吐得那么可怜,竟也心生一丝恻隐,左右也拍尽了兴,故收回“抚摩”对方后背的手掌,后退两步,安然观望,一派岁月静好。
春谨然想回头骂他,奈何脑袋晕乎乎全身没力气,能扶住栏杆已然是迸发了毕生潜力,实在没有多余的精气神去跟一个小破孩斗嘴。
白浪从船舱里出来,一脸无奈苦笑:“你可真会挑人。”
春谨然想说不是我选择了他,是命运选择了他,可同之前与裘洋斗嘴未果的情况一样,栏杆下的波浪仿佛是某种致命的漩涡,春谨然拼尽全力只能保证不被吸走,却也无法抽离,更别说分神回话。
挂着沧浪帮旗帜的大船继续在水上颠簸,而春少侠这番痛苦的初始,还在追溯到半个时辰以前……
“我们这是……要坐船?”直到看见码头上停泊的船只,一直纳闷儿为何马车不停到裘府大门口的春谨然才总算明白过味儿来。
白浪却被他的问题逗笑了:“兄弟,我们可是沧浪帮。”
春谨然一想,也对,以沧浪帮的资源和势力,走水路简直就是通途,没道理放着好路不走,偏要去走那不知道会冒出什么妖魔鬼怪的陆路。只是……
“春少侠,有何不妥吗?”正准备登船的裘天海看出春谨然的犹豫,关心询问。
春谨然心一横,坚定摇头,自然微笑:“我很好。”
天真的裘帮主,相信了。
一炷香之后,他付出了代价——被春谨然吐花了一身新做的衣裳。
很多年以后,曾有亲信问过裘天海,帮主,我对你忠心耿耿这么多年,你为何还要疑心于我。裘帮主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觉得遥远记忆中的某个模糊片段曾让他发誓,再不轻信于人。但那究竟是一件怎样的事情,已不可考,唯独刹那领悟后的痛,至今刻骨铭心。
惨无人道的五日之后,春谨然终于登上了久违的土地,之后的三天车马劳顿,简直就是飘飘欲仙,他从来没有发现脚踏实竟是一件如此美好的事情,每一步,都让人热泪盈眶。
五月十三,宜求医,忌入宅。
春谨然虽是个无名小卒,但江湖各门各派他可没少去,当然是不是光明正大暂且放到一旁,反正高墙大院也好,简朴小宅也罢,他不敢说一个不落,却也算得上见多识广。可即便如此,他还是被夏侯山庄的奢华给吓到了。杭家与夏侯山庄齐名,但杭家的宅院是祖上留下来的,近些年的几番修葺,也只是在老宅的基础上修缮翻新,大气却古朴;青门倒是一看就新盖的,可华丽归华丽,还不至于奢靡,裘府则可以代表大多数的江湖门派,以实用为主,偶尔一些细节上,突出身份和气势,比如衔着门环的鎏金狮子头。但毕竟门环只有两个,哪怕是纯金,也耗费有限。
但夏侯山庄不是。
春谨然仰头去望,从匾额上四个飞扬的漆金大字,看到金箔包边的红木大门,从栩栩如生的守门石狮,看到密不透风的高高院墙。说那院墙高耸入云一点都不夸张,即使离得再远,你也甭指望瞧见任何山庄内的建筑哪怕是一点点屋顶,仿佛这里不是江湖世家,而是深宫庭院。可这样的院墙却都是用巨大而整齐的青石堆砌而成,用手去摸,表面光滑细腻,竟如女子肌肤。很难想象,需要多少人力物力才能造出这么多大小完全一致的巨星条石,然后打磨,运输,最终垒成院墙,将整个夏侯山庄围得难以亲近,高不可攀。
不过这会儿的夏侯山庄大门敞开,张灯结彩,倒将森严之气冲淡不少。一个管家模样的老人站在门口,正满脸笑意地迎接着纷至沓来的各路宾客——
“戈楼主,快请快请。”
“王员外,有劳有劳。”
“圆真大师,这边这边,特意给您预备了最清净的别院。来人,带大师去竹海轩……”
春谨然先是被夏侯山庄的奢华气派给震着了,后又被门口熙攘的人群给吓得不轻。距离大婚之日还有两天,怎么像今晚就要洞房花烛了似的。
不过人多归多,却井然有序,这一要归功于迎客老者,别看他白发苍苍慈眉善目,可眼里的精光瞒不了人,每一个被他请进大门的江湖客其实都经过了严格的审视,同时也在迈进门槛的一瞬间拥有了自己的位置,或别院,或客房,或自行前往,或有人带路,且每一个安排都合适妥帖,干净利落;二则是要归功于宾客,甭管各路人马平日在江湖上怎么洒脱豪放不拘小节,面对这夏侯山庄,却都像臣子见了皇上,收敛气焰,循规蹈矩,甚至不自觉就排上了队,一个挨着一个地往前走,井然有序,跟秀才入考场似的。
春谨然没见过这样的奇景,跟在白浪身后咕哝:“不就是个武林世家么,谱也摆得太大了。”
白浪微微回头,给他一个苦笑:“江湖水深,你且慢慢游吧。”
春谨然撇撇嘴:“我不会游泳。”
说话间,裘天海已经来到迎客老者面前。老者对他很客气,对裘洋和白浪,也算过得去,可看到春谨然的时候,明显愣了下:“这位是……”
“春谨然,”裘天海连忙道,“我的世侄,特意前来给夏侯少主贺喜。”
事实上春少侠之父与裘老帮主别说已经天人永隔,就算两厢安好,也一北一南,断无相识之可能,更别说“世交”,但为了“蒙混过关”,裘帮主的瞎话张口就来,且说得浩然正气。
老者上下打量了一下春谨然,似也没发现什么可疑之处,加上沧浪帮与夏侯山庄素来关系融洽,所以迟疑片刻,倒也放了行。
春谨然他们被安排到了幽兰小苑,虽是与人共居,不像寒山派那样独占竹海轩,却也算上宾之处,好过无名无分的客房。
“大门大户就是好啊……”春谨然伸开胳膊腿,躺进柔软的床铺,熏香笼里不知燃的什么香,清甜淡雅,沁人心脾。
裘天海一进这幽兰小苑,便将儿子徒弟世侄都召唤了去,又是训诫又是叮嘱,翻来覆去就一个意思——在夏侯山庄,切不可任性妄为,一切都要听从为父为师为叔的。不过春谨然这个世侄是半路出家,所以裘天海也不好说太重,意思到了,便将他放了回来,徒留亲儿亲徒继续教育。所以现在,春少侠才能偷得这浮生半日闲。
不知过了多久,春谨然感觉屋内有些闷,连带着原本淡雅的香气都有些浓郁了,起身才发现,窗户居然忘了开。他连忙下床开窗,却不料隔壁房间的人也在开窗,鬼使神差地俩人动作一致,同是吱呀一声,然后探头,扭头,四目交会,咫尺相对——
“郭兄?”
“淫贼?”
春谨然囧,真心道:“其实,我不是太喜欢这个称呼。”
郭判毫无心软:“那你就不该做那些事情!”
春谨然:“我做哪些事情了啊!”
郭判:“夜入男……唔唔……呸呸呸,你捂我嘴干嘛!”
春谨然:“咳,我的所作所为,就不用细说了……”
郭判总算欣慰点头:“知耻,就还有救。”
春谨然扭过头,朝湛蓝天空翻出了毕生最卖力的白眼。
不过他同时也很庆幸,江湖上只有一个绝不给恶势力丁点喘息余地的判官,若是人人都跟郭判这般嫉恶如仇,他估计早就芳名远播了,哪还能以无名小辈的良善姿态求得沧浪帮徇私夹带。
“咦,”翻完白眼后的春谨然发现,郭判的下颚又已蓄出胡须,“我记得上次你被意外斩断胡须,之后就全剃干净了啊,怎么又留起来了?”
郭判皱眉:“剃干净了就不能重新蓄?”
“那倒不是,”春谨然回忆了一下对方剩下的那半截美髯,“只是你若想蓄,为何还要剃光,我记得你剩下的那半截也挺长的。”
“你哪来那么多问题,”郭判有些不耐烦,“我的胡子长短和你有关系?”
“是没关系,”春谨然可怜巴巴地望着他,“但是我好奇……”
郭判在这柔情似水的眼波里败下阵来,如果一个解释就可以击退这样折磨人的目光,他就是绞尽脑汁搜肠刮肚苦思冥想倾尽毕生之所学,也得整出来一个:“我喜欢纯天然的胡须,被刀剑伤过的,便有了痕迹,不如索性剃光,重头再来。”
春谨然恍然大悟,茅塞顿开神清气爽之余,也不免感叹:“你还真是……”
郭判知道他要说什么:“有气魄。”
春谨然觉得他想多了:“够矫情。”
“热络交谈”中的二人没注意,对面一个身影正越走越近,直到对方耐不住寂寞,挥舞着臂膀高声呼唤:“谨然贤弟——”
有了之前的“淫贼”作对比,这呼唤真是让春谨然满心温暖,情难自抑,尤其看清来人之后,更是倍感亲切,于是他也踮起脚尖,让胳膊尽情舞蹈:“书路兄——”
应和之间,房书路已经来到窗前,显然他与郭判是打过照面的,于是这会儿连寒暄都省略了,直接熟稔道:“你俩聊什么呢,这么开心!”
春谨然与郭判互相看了一眼,心有灵犀:“不说也罢。”
房书路倒不强求,而是开心地继续道:“青门一别,没成想会在这里见到你。”
“夏侯山庄办喜事这么盛大的场面,我哪能不来凑热闹。”春谨然嘴上开着玩笑,心里却有些讶异对方能如此自然地提及青门,毕竟青门事件也牵扯到了旗山派的掌门夫人,也就是房书路的亲娘。
不料春谨然刚这样想,就听见房书路轻叹口气,意味深长:“但愿不要太热闹。”
春谨然有些拿不准他的态度:“书路兄……”
房书路没好气道:“总觉得你就是个扫把星,没事的地方遇着你就出事,出事的地方遇着你就出更大事。”
春谨然委屈:“我冤啊……”
房书路却笑了,虽然很浅,但确实是真心的,没有叵测恶意,只有正直友善:“打趣你的。其实我一直欠你一声谢谢。”
春谨然一头雾水:“谢什么?”谢他帮他揪出了亲娘与青长清的私情?
房书路凑到他耳边,低声道:“谢你让我多了一个弟弟。”
春谨然囧:“你看事情的方式还真是……独到。”
房书路耸耸肩:“我也难受过,但是后来想开了,既然已经发生的事情无法更改,那就只能多去看好的方面。只可惜,不能相认。”
“差不多行了,”春谨然黑线,“也不用想得这么开。”
一旁的郭判虽然从头听到尾,可有听跟没听一样,完全不知道这俩人在搞什么名堂,遂直截了当出声:“你俩在打什么哑谜,有话就光明正大的说。”
“失礼失礼,光顾着说话,忘了郭兄还在这儿,”房书路好脾气地笑笑,然后解释道,“是这样,前阵子谨然贤弟帮青门解决了杀人案,我当时恰好也在青门,捎带着沾了点光,结果走得及,连声谢谢都没讲,这不,现在补上了。”
“青门杀人案是他破的?!”郭判大惊。
青门门主死了一子一夫人,而凶手竟然是另外一位夫人,这件事已经在江湖上传得沸沸扬扬。虽然关于江氏的杀人动机和整个破案的过程都是雾里看花,但这并不妨碍青门杀人案成为江湖客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消遣。
“就是这位春谨然贤弟。”面对郭判的质疑,房书路坚定地为春少侠正名。
郭判有点晕了:“他不是采花贼吗?”
房书路愣住:“怎么可能,凭他的聪明才智,想采花还用做贼?”
郭判一时间有点理不清房书路这个说法里的因果关系,只能提供自己掌握的线索:“他夜入江湖男儿卧房。”
房书路摇头:“我只见过他勇闯夺命案发现场。”
郭判:“他采花未遂人人喊打。”
房书路:“他破案有功人人赞颂。”
郭判:“他厚颜无耻。”
房书路:“他聪慧细致。”
郭判:“他……等等,咱俩说的是一个人吗?”
房书路也有点吃不准了。
二者不约而同望向本尊——
春少侠倚着窗框,无辜摊手:“看不透的男子才迷人,我娘说的。”

第44章 夏侯山庄(五)

漫漫午后时光,便在三人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中,悄悄溜走,转眼,夕阳已在天边映出一片红霞。
“所以杀害杭月瑶的凶手至今仍没有线索?”春谨然听郭判讲了他连月来的丰功伟绩,什么送哪个江洋大盗见了官,薅哪个盗中圣手吐了赃款,却唯独没提杭家的事。
“我本来是想追查下去的,”郭判显然对此也有些无奈,“可是一来没有头绪,二来杭家也发了话,要亲自给姑娘报仇不希望外人插手,我也就别狗拿耗子,讨这没趣了。”
“杭老爷子那暴脾气,想手刃仇人,可以理解,”房书路叹口气,“那凶手看似只杀了杭月瑶,实则是害了两条性命啊。”
浓烈的杀气从郭判眼底缓缓升起:“那王八蛋就该千刀万剐!”
罪魁祸首仍在天上飘,束手无策的人们甚至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
“接连失去两位亲人,却还要上门给别人贺喜,也难为杭老爷子了。”春谨然一想到这场景,就觉得心中不是滋味。
不料房书路道:“杭老爷子没来。上午我进门的时候,遇见杭家四公子,说是家中有事,所以这次只派了他过来。”
“杭明俊?”春谨然来了精神。
房书路挑眉:“你认识?”
春谨然笑得像偷着了香蕉的猴子:“不是认识,是好友。”
郭判不小心瞄到了他的表情,瞬间想象就插上了翅膀,飞过床榻,飞过卧房,飞过旖旎的汪洋,待倾尽全力将脑袋清空,胃又开始翻滚。
看着郭大侠仿佛彩虹般变幻的脸色,春谨然心生不忍,抬手轻轻拍拍对方的后背:“你说你,想那么多干嘛。”
郭判有苦说不出,只能没好气地打开对方欠兮兮的胳膊,转身回屋,喝茶祛毒。
三人茶话变成二人密谈,房书路才问:“为何郭兄这般不喜欢你?”
春谨然犹疑片刻,反问:“你看他喜欢谁?”
房少侠想了想:“好像还真没有。”
春谨然拍拍他肩膀:“懂了吧。”
房少侠点头受教:“他的性格确实有点难相处。”
原本的温润霞光不知何时变成了浓烈的火烧云,一团一团簇拥着,仿佛天被烧着了。
春谨然突发奇想:“你说,若是天庭着了火,怎么办?”
房书路觉得这个问题毫无难度:“找四海龙王啊,随便哪个,呼口气下场雨,多大的火也顷刻浇灭了。”
春谨然愣住,半晌反应过来:“也是哈。”
房书路被他的样子逗乐了:“你怎么忽然傻了。”
换别人,房书路断不会这般随便的说话,可面对春谨然,不知为何,那些规矩礼教好像统统都跑到了九霄云外,天地之间就剩下这位谜一样的春少侠冲他招手,来吧,跟着感觉往前走,不要左右瞎乱看。
能让人不自觉就放松开来,房书路想,这可能是春谨然的独门秘籍。
春谨然不知道房公子已在心里将自己褒奖了一番,他的思绪还停留在天上,对比想刮风就刮风想下雨就下雨的随心所欲的天庭,人世间,就凄苦得多了:“同时武林世家,一边办红事,一边办白事,这江湖还真是风雨无常。”
“是啊。”房书路望向远方,叹息中也不无感慨,“听说夏侯正南原是属意杭月瑶来当自己儿媳妇的,杭家也愿意联这个姻,谁曾想发生如此变故,现下杭家失了唯一的女儿,又失了夏侯山庄这么好的亲家,虽然明面上派四公子来贺喜了,怕也是苦在心里无处说。”
“我可不觉得夏侯山庄算什么好亲家,”春谨然撇撇嘴,一脸瞧不上,“要真是两家交好,诚心去结儿女亲家,怎么可能会在人家刚刚丧女的时候就给自己儿子另觅对象,还大肆操办婚事,恨不得全天下都知道。”
房书路被春谨然的耿直给吓了一跳,连忙小声警告:“贤弟,我们现在可是在人家家里,你说话切不可太过随性。就刚才那番话,要是传到夏侯正南耳朵里,被他记上一笔,那可得不偿失了。”
春谨然不以为然:“记一笔又如何,我又不靠他吃饭,管他喜欢不喜欢。”
房书路没辙地看了他半天,几次想开口,又组织不好语言,因为总觉得有一肚子理由,可真说要挑出哪个来反驳春谨然,又都好像站不住脚。
春谨然却在这短暂的相对无言里,忽地回过味儿来,试探性地问:“这夏侯山庄,是不是还有什么隐藏在暗处的可怕势力?”
房书路一脸迷茫:“你指的是什么?”
春谨然没料到是这么个回答,也有点蒙圈,他要知道是什么还用问房书路?不过这么鸡同鸭讲下去显然是没有结果的,所以他试着从头说明:“上午在夏侯山庄大门口,我就发现了,虽然来的人很多,但不管什么门派,哪怕像圆真大师那样德高望重的,也都乖乖排队进门,好像对这夏侯山庄十分敬畏。然后就是杭家刚死女儿,他家儿子就成亲这事,也做得很不地道,按理说杭家和夏侯山庄在江湖上名声相当,而杭老爷子又是个暴脾气,怎么想都不该派人来贺喜,不砸场子就不错了,可现在的情况是他派人来了,还是杭家的四公子,在丧女又丧妻的时候这样做,几乎是给了夏侯山庄最大的面子。再加上你刚刚对我的规劝,总让我有种感觉,好像这个夏侯山庄不仅仅是个武林世家,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