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府用饭奉行食不言,直到用饭后,夏父又把夏挽秋叫道书房,教导了一些写字和作画的技巧后,才让她离开。
一等夏挽秋离开,夏博渊就忍不住想要开口,却被夏卓文一个眼神给制止了。
夏父看见了反而露出笑容,点点头问道,“敏舟你觉得我们家怎么样?”
静舟正是夏卓文的字,他思索了一下说道,“根基不稳。”
夏父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说道,“接着说。”
“爹是想富贵险中求?”夏卓文反问道。
“是。”夏父没有反对,“以前我还有些犹豫,可是就算和秦家的亲事没成,出事了,咱们家怕也是跑不了。”
秦烨出事,夏家还依然把嫡女嫁过去,这等情意,到时候皇上怎么还敢重用夏父。
而且夏家只靠着夏父支撑,他虽已经为官,却也没多大用处,若是多给他们几年,等夏卓文站稳了脚跟,夏博渊也考上了进士当了官,情况就不会是今天这个情况。
族人夏卓文看得很清楚,夏父只要是大学士的一天,他们就是支持夏父的,若是夏父倒了,那些人不落井下石就不错了。
夏博渊也明白,不禁有些生秦家的气,只是这个时候却不好多说。
“其实也不全怪秦家,最后是我下的决定。”夏父说完,有些疲惫地挥了挥手,“静安你好好准备科举,其他的都不要多想了,回去吧。”
“是。”夏博渊应了下来。
夏挽秋从夏父书房出来,并没有回房,而是被苏氏带着去管家了,“大嫂,会有人逃荒到这里?”
“都城倒是不会。”苏氏解释道,“但是家里在别的地方有不少庄子,也是不一定的事情,只是早做准备罢了。”看了夏挽秋一眼,“这件事就交给你安排好不好?”
“好。”夏挽秋露出笑容,思索了一下吩咐道,“庄子可以收留人,但是收留之前必须找大夫来诊脉。”
苏氏在一边听着,点了下头,小姑也是越来越知事了,丈夫要是知道了会更高兴吧。
作者有话要说:=v=~
第三十九章
第三十九章
等夏挽秋吩咐完,看向苏氏,苏氏让几个下人先出去,才开口道,“小姑想的很好,万一有人带了病来,早些隔开医治,既可以救人也可以防着一庄子染病。”
夏挽秋得了夸奖,脸一红却没有感觉到得意,因为她知道大嫂是有话要说,把给各管事带话的人先赶出去,也是给她留面子。
“只是小姑想过没有,若是一个人饿了,猛地给他看到一桌好吃的,你觉得会怎么样?”苏氏柔声问道。
“会去吃。”夏挽秋抿唇说道,上辈子她虽没被饿着,吃的却不好,当时她就想着,要是回到夏府,她一定要吃许多的东西。
“那要是一群人呢?”苏氏一点点提醒道。
夏挽秋一愣,这才反应过来,“会去抢……”她的声音变小了。
苏氏摸了摸夏挽秋的头,“我知小姑心善,只是也不能不多想想,逃出来的难民难道全部都是好人?地动了受灾了,那牢里原来关押的人说不得也逃出来了不少,而且一路上,谁也不知道他们发生了什么,怎么走过来的。庄子大多都是老实人,还有不少女子和孩子。”
夏挽秋心中一紧,这才意识到自己刚刚做的决定极其不妥。
苏氏见夏挽秋并没有生气,反而认真思索自己的话,心中松了一口气,她虽是好心,却也怕惹了夏挽秋。
“谢谢大嫂。”夏挽秋露出笑容,搂着苏氏腰蹭了蹭,“那若是有人来了,就让人把他们就近领到寺庙或者官府。”
苏氏见夏挽秋一点就透,也觉得喜悦。
“那里定会有大夫和地方,他们也会早做准备的。”夏挽秋开口道。
“是的。”苏氏应了下来,“小姑说得极好。”
“在寺庙前摆一个舍粥摊子,然后让庙里的人主持施舍米粥,咱们家去一个管事,专门运送些米粮草药,再监管一下就可以了。”夏挽秋考虑了下接着说道。
苏氏点了点头,心中满意,这样即得了好名声,却也不会太过于出风头,没有想到小姑小小年纪看得如此透彻,以前那样不知事,也实在是公公丈夫们太宠着点了。
多亏现在醒悟了,要不反而耽误了这么一个好苗子。
让丫环把传话的人叫进来,夏挽秋再说了一遍,那几个下人这才松了口气,去给庄子上的管事传话了。
“小姑觉得谁比较适合运送米粮这样的事情呢?”苏氏说了几个府中的管事,又让身边的丫环,把那几个人的性子说了一遍。
夏挽秋思索了一下,“刘管事和赵管事。”没等苏氏问,就自己解释道,“刘管事为人严肃最是认真,不如让他运送米粮,而赵管事脾气好不说,又爱笑,就让他监管。”
苏氏点头,和她与婆婆商量出来的一样,就吩咐丫环去把这两个管事叫了进来。
这两个人都是府里的二管事,因为有屏风挡着,夏挽秋也看不太清楚他们的长相,只是观察着苏氏的语气和神态,还有说话的感觉。
苏氏自然发现了,并没有在意,反而故意多问了几个问题,然后交代了事情。
在夏挽秋回房间的时候,还在想苏氏的话,捧着酸梅汤喝一口,“咦,怎么不是冰的?”
“主子的小日子快来了。”山药提醒道。
夏挽秋这下想起来,“你们说,我是不是有些……”后面的话问不出,夏挽秋叹了口气,放下杯子,靠在椅子上。
山药和山楂对视一眼,才笑道,“主子有什么想问的?”
夏挽秋看着她们两个,说不出来话,总不能真的开口问,我是不是很傻啊这一类的吧。
山楂一下没忍住,笑出声来,“主子,其实你只是看的少。”
山药也不闹了,“主子,慢慢学就好。”
也不知是被两个丫环安慰了,还是夏挽秋自己想开了,反正心情倒是好了不少,“也不知道秦少爷怎么样了,现在外面……你说秦少爷会不会正好在……”
“主子,秦公子运气没有那么差吧。”山楂笑着接口道,“再说了,秦公子那么聪明,一定会没事的。”
“是啊。”山药也劝道,“再说了,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秦公子定是个有福的。”
夏挽秋笑笑,“你们两个年级也不小了,也不知道到时候便宜了谁。”
山楂红了脸,山药倒是笑了下说道,“等主子嫁了,我们到时候就嫁秦家的,还能帮主子一把,而且我和山楂还想伺候小主子呢。”
“就是就是。”山楂赶紧开口道。
夏挽秋脸上的笑容倒是消失了,孩子……手不由自主的放在小腹上,这里曾经有一个孩子,只是还没来得及出来,就没有了。
这辈子,怕是一个孩子也不可能有了,不过有得必有失,和家人比起来,自己这点失落又算的了什么。
可是就算这样安慰自己,夏挽秋心里也是一揪一揪的,眼神也不禁黯淡了下来。
山楂山药不知道自己那句话惹了主子伤心,不过此时也不好多说,都安静地坐在小墩上,做着活计。
银翘满脸喜色地过来,“姑娘,主子让我给姑娘送封信。”
山药接过信递到夏挽秋手里,夏挽秋没有马上看,吩咐道,“山楂上一杯冰过的酸梅汤给银翘。”
“是。”
山药搬了圆墩给银翘,“有事让小丫环跑一趟就好,还劳烦银翘姐。”
“我就是跑个腿,还能混个好东西吃。”说着就捧着酸梅汤喝了一口,“我也正好偷偷懒。”
“谁不知道银翘姐是个大忙人,这几日都要出嫁了,还偷懒呢。”山楂笑道。
银翘被打趣的多了,也不觉得害臊了,“原来山楂也急着嫁人啊。”
“才没有。”山楂倒是闹了个大红脸,“不和银翘姐说了。”
“山药你一会跟着银翘回去一趟,把我给银翘准备的嫁妆送去。”夏挽秋这是给银翘长脸呢,谁都知道山药是夏挽秋身边的大丫环,而银翘一家以后也是要跟着夏挽秋的,“母亲虽给你准备了嫁妆,但是我也想尽一份心意。”
说完还没等银翘感谢,就挤挤眼睛说道,“想来没有哪个女子会觉得嫁妆多才是。”
银翘抿唇一笑,“谢谢姑娘。”别的也没多说。
等银翘走了,夏挽秋才拆开信来看,竟是席蕊的。
眉头微微皱起,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席蕊还会写信给她,而且信上并无任何抱怨的语气,只写了一些平日里的趣事,又叮嘱她回信和要多注意身体,并着信还送来了不少东西,说是给她选的礼物。
夏挽秋看完直接递给山药,“烧了吧。”
“是。”山药没有多问,就把信给烧了。
“主子要回信吗?”山楂开口问道。
“这信都不是她写的,回什么又回给谁?”夏挽秋冷笑一声反问道,那字虽是席蕊的字,可是内容绝不是席蕊那种人会写的。
“走,去我娘那里。”夏挽秋站起身,她身上穿的是八成新秋香色的襦裙,也不需要再换。
山药拿了支镂空金丝镯给夏挽秋戴上,就出门了。
夏挽秋去找夏母也不是为了别的事情,就是想问问给席家回礼的事情,谁知道夏母轻笑道,“傻丫头,你在都城不知道,外面出了灾,也不知道多乱呢,这些是他们来咱们家住的谢礼。”决口不提其他事情。
夏挽秋这才知道,夏母是一心想与兄长家断了关系,只是这会不会对家里名声有碍。
“我已经写信给三叔公家的,等你及笄的时候,请他们家的人来。”夏母解释道,“三叔公可是席家辈分最大的了。”
夏挽秋一愣,这才反应过来母亲的意思,信写给三叔公了,三叔公家定会欣喜,毕竟自从夏父升官了,他们都想与夏家联上关系,只是以前有夏母直系的兄长,他们不好出面,可是这次是夏母邀请他们的。
而且他们一定会去查查到底席家和夏家出了什么事情,要不怎么嫡女的及笄礼都没请。
纸包不住火,而且这事情刚发生没多久,就算银廉不在了,这事情也能查出来,这也免了等年月久了,他们把所有事情都掩盖住了,死不认账的可能。
而席家怕是知道了这件事,所以写信送礼,只要夏家回信了,他们就借此缠上,可是没有想到,当礼快送到都城了,竟出了地动的事情,给夏家了一个好借口,别人还不好说夏家什么。
事情想通了,夏挽秋也露出了笑容,她本以为那件事已经完了,谁曾想母亲还安排了这么一层。
“学着点。”夏母点了点夏挽秋的额头,说道。
“是。”夏挽秋蹭到母亲怀里。
夏父回来了,夏母也难得放松下来,就和女儿一起靠在软榻上,“从你出生没多久,家里就开始给你攒嫁妆了,本来我的嫁妆也是要留给你的,只是那时候家里情况不好,我的东西卖了不少,你父亲又给我买了不少,到时候都给……”
“娘,我不要,爹给娘买的娘就都留着吧。”夏挽秋娇声说道。
“傻丫头,我和你爹的东西本来就是留给你的,你两个哥哥自己有本事,让他们自己赚去,这也是你两个哥哥的意思。”夏母笑道,“怕是到时候你两个哥哥都会给你不少东西呢。”
“娘。”
“到时候送嫁妆的时候也不好送太多,你爹那个位置太出风头了不少,不过多亏秦家也是信得过的,到时候提前把东西送去一些,不跟着嫁妆走。”夏母笑道,“等你嫁过去,你秦伯母就会交给你,所以到时候只要给你的东西你就尽管拿着。”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看到大家的留言真高兴,打滚。
特别谢谢千羽的两篇长评,捂脸,高兴地昨晚嗷嗷的~还是两篇,无以为报,今天双更~
大家的留言我都看了,只是想着多赶文今天双更给大家看才没有回,千万别生气啊~
等我双更完了 就会回留言~鞠躬~
第四十章
第四十章
八月倒是出了两件喜事,第一件自然是夏博渊通过了秋试成为了举人,只等明年应礼部主持的会试了,虽然名次是倒数的。
还有一件虽说是喜事,可是不仅夏挽秋就连夏母都高兴不起来,秦夫人更是泪水涟涟。
秦母在当时知道发生地动的正是锦平县时,直接吓晕过去了,就连夏家都没了笑声,夏挽秋更是待在自己在屋里,她记得秦烨是死了,可是不是在这个时候。
可是就算如此,夏挽秋仍然担忧,万一因为自己,整个事情变得不一样,害的秦烨……若是秦烨死了,那自己就为他守节吧,就当是赎罪了。
秦烨回来了,大家自然高兴,而且他不仅回来,还因为地动的时候和五皇子一起救助灾民,安抚众人,县令写的折子上满满的都是夸赞五皇子和他的,就连五皇子都上书举荐了秦烨。
其实五皇子此举不仅是报答秦烨,更是想要拉拢夏家,大学士虽不能明着左右帝王的想法,但是暗下却能帮上不少忙。
若是没有夏家,五皇子也不会费这功夫,秦烨虽聪明,如今却更适合当个幕僚,现在他上书举荐了秦烨,人情是做到了,能不能成就看秦家和夏家在都城的人脉了。
能到这一步,秦烨已经满足了,只是回到府里,对着母亲和妹妹,就连秦烨都有些吃不消,而秦父很不厚道的袖手旁观了。
夏挽秋收到秦烨的信时,还没说什么,山楂就气的有些忍不住了,前段日子,秦烨虽也写信说安好,但是没见到人,谁敢轻易放心,如今秦烨回来了,山楂就没忍住,开口道,“主子,奴婢以为这秦少爷是个好人,却不想也是个坏的。”
听了山楂的话,夏挽秋也不急着看信了,反而问道,“为何说秦公子是坏的?”
“奴婢不知道秦少爷有多大的抱负,但是奴婢知道,他这样做,就连主子都这么担忧,那秦少爷的家人呢?”山楂不满的嘟囔道。
夏挽秋看着山楂,这么简单的道理,就连山楂都知道,秦烨不可能不知道,只是事情也分先后,微微抿唇,招了招手让山楂过来后,伸手捏了下山楂的脸,“去给我拿点蜜饯来。”
“是。”山楂捂住脸,离开了。
山药担忧地看了夏挽秋一眼,却见夏挽秋脸上还有这浅笑,心中叹了口气,就没再说话,夏挽秋拆了信,只见信中只有简单的两个字,抱歉。
看着信,不知为何,夏挽秋竟落泪了,眼泪滴在纸上,晕开了上面的字。
山药默默站在夏挽秋身边,等哭过后,夏挽秋就靠在了椅子上,觉得一种从心里的累。
山药端了水来给夏挽秋净脸,山楂也不吭声了,端了温水来给夏挽秋润喉。
抱歉两个字已经因为泪水的原因看不清楚了,那纸也被随手放在桌子上,不再整洁。
“把这信给秦家送回去。”夏挽秋沉默了许久才说道。
“主子没写信啊。”山楂疑惑地说道,但是山药眼睛转了一下就明白了夏挽秋的意思,拉了拉山楂的衣袖。
“是,主子。”山药把那信小心的叠了起来,因为还没有干,所以弄起来并不容易,山药恐怕把纸弄破。
夏挽秋不知道秦烨看到信是什么反应,只是中秋节那日,秦家让人送了不少月饼,还专门送了一个白兔捣药样式的灯笼,虽没有点名,可是一看就知道是送给夏挽秋的。
夏府也早早就备好了月饼,给别的府送去,夏家也收到了不少,只是这些家里大多都不会吃的,而是分给下人。
只有特别亲近的人家送的月饼,才会打开尝上一些。
秦家送的月饼夏母直接让人都送到了夏挽秋房里,夏挽秋打开,只见一个个婴儿拳头大的月饼做的极其精细。
“收起来吧。”说着就拿着那白兔捣药的灯笼,犹豫了下才让丫环把蜡烛点燃,自己拎了出去。
夏府早就备好了果点,桌上不仅有月饼,还有被切成了莲花样的西瓜,四周各式各样的灯笼照的园子里一点也不觉得黑。
夏父难得满脸笑容,正与夏母低声说话,夏卓文与苏氏站在一起,宛如一对璧人,夏博渊正伸手取了一个灯笼递给杨氏。
夏挽秋一手拎着灯笼,一手提着裙子,快步走了过去,“爹娘,大哥大嫂,二哥二嫂。”
“慢点。”夏母见了女儿,笑得更开心了。
平姨娘也带着夏锦儿来了,一进来就先福身,“老爷夫人,大少爷,大少奶奶,二少爷二少奶奶好。”
“今天都过节呢,不用这些礼节。”夏母开口道,“快快坐下。”
平姨娘露出笑容,有福了福才起身,并没有坐到夏父夏母身边,而是在一边坐下。
夏锦儿福身道,“父亲母亲,大哥大嫂,二哥二嫂,中秋快乐。”
“起来吧。”夏母招了招手,让夏锦儿过来,笑着对夏父说道,“还是锦儿懂事,瞧都成了大姑娘了。”
夏父点了点头,对夏母说道,“你教的很好。”
夏母抿唇轻笑,“这有不少月饼,每样让丫环给你切一点,尝尝喜欢哪一种。”
“谢母亲。”夏锦儿低声说道。
桂姨娘也带着夏顾过来了,夏父看着夏顾畏畏缩缩的样子,明显皱了下眉,却没有多说,夏母照样把人叫到身边,温言夸赞了几句后,吩咐丫环给他们端了月饼。
夏挽秋却不用这么麻烦,夏母直接让人端了酥皮月饼给夏挽秋,那月饼的馅是用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的,吃起来并不会太甜,反而又香又酥。
吃了一块夏挽秋就不再用了,山楂把白兔捣药的那个灯笼挂在夏挽秋一抬头就能看到的地方。
夏锦儿坐到了夏挽秋的身边,“二姐,你拿来的那个灯笼好可爱。”
夏挽秋笑了下,“是啊。”
夏母看着夏挽秋与夏锦儿两人,笑道,“秋儿明年就出嫁了,锦儿也快及笄了,要不先找门亲事定下?”
“你看着办。”夏父对夏锦儿的婚事倒不是多关心,“你做事我放心。”
夏母笑了下没再说话,脸上的笑容也没消失过。
“二姐,听说秦家公子可能要做官了。”夏锦儿笑着问道。
“我不太清楚。”夏挽秋斜倚在美人靠上。
夏锦儿仿佛不经意地开口道,“不是有残疾不让……二姐对不起。”话还没说完,夏锦儿就满脸惊恐,像是极害怕被夏挽秋责罚一般,眼泪都快落下来了。
夏挽秋看了眼夏锦儿,又见周围不少丫环偷偷往这边看,脸上露出笑容,“不就是一个东西吗,虽然是娘送给我的,但是哪有妹妹重要。”她的声音并不大,正巧让周围的丫环听到。
“妹妹要是喜欢,告诉我就是了,偷偷去拿……碎了就碎了,没伤着吧?”说着还关切地握着夏锦儿的手。
夏锦儿看了眼周围丫环,咬了咬牙,却没法辩解,什么时候自己这个二姐竟会如此了,低头福了福说道,“是妹妹不好。”
夏卓文看了夏锦儿一眼,没有吭声,只是眼底的笑意冷了冷,苏氏嘴角微微上翘,有些人还真爱自讨没趣,自从上次难民的事后,苏氏可不担心自己小姑吃亏。
杨氏偷偷看了眼夏博渊,心中暗恨这夏锦儿不知好歹,好好的日子还出幺蛾子,伸手捏了捏夏博渊的手,杨氏往夏挽秋她们那儿走去。
“二嫂。”见了杨氏,夏挽秋起身叫道。
“你二哥让我问问你还喜欢哪盏花灯,他去给你取来。”杨氏笑盈盈地说道。
“谢谢二哥二嫂。”夏挽秋指了指那白兔捣药的,“我有一盏就够了。”
“谢什么都是一家人。”杨氏笑着说道,可是看都没看夏锦儿一眼,更没有问夏锦儿一句,掏出一对红玉的小螃蟹,放到夏挽秋手上,“刚得的小玩意,你拿着玩吧。”
“好漂亮。”夏挽秋见那两个小螃蟹雕的活灵活现的,那爪子竟然还会动。
“小姑喜欢就好。”这一对本就是准备送给夏挽秋的,只是提前拿出来了,原来是打算等夏锦儿不在了再给,这种东西,就连杨氏也就一对,“也就小姑这种灵秀的人拿着才好看。”说着像是才看到夏锦儿,让丫环拿出一对小银元宝,“锦儿别嫌弃。”
从丫环手中接过银元宝的时候,夏锦儿满心的委屈,还是咬牙福身说道,“谢谢二嫂。”夏挽秋就配拿那些玉雕的精致玩意,而她夏锦儿就只配拿这等随意打发人的?商贾之家的人果然低贱。
又和夏挽秋说了几句,杨氏才离开,回到夏博渊身边,就见夏博渊满脸笑意,还伸手拉着杨氏的手,他刚刚虽没有过去,却走近了不少,自然听见里面的话。
夏卓文与苏氏脸上笑意更浓了,苏氏低声说道,“弟妹真是的……让人解气。”
这话苏氏说十分不适合,只是夏卓文听了,反而低声问道,“喜欢哪盏灯,我为你取来。”
其实夏锦儿这次完全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她本以为那句话能让夏挽秋吃了哑巴亏,毕竟这话从夏锦儿口中无心说出可以,要是夏挽秋学给人家听,反而不好,而且周围丫环看着,见她明明什么也没做,开始还笑着一会就惶惶不安的给嫡姐赔礼,只会觉得夏挽秋看不起庶妹为人苛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