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小风娘子想嫁人了?
那她又为什么对自己说这些话?
难道她…
谭诚的心扑通扑通跳起来,脸变得通红,小风感慨完,一扭头就看到谭诚手足五措的样子,奇怪道:“你的脸怎么这么红?”
谭诚呆了一下,小风已经笑起来:“难道你想娶媳妇了?”
谭诚见她如此,那颗多情的心立刻冷了下来,知道自己是自作多情后,更是羞窘了,找了个借口跑到了后头去整理货物。
小风看着他落荒而逃的背影还挺纳闷,这人到底是怎么了?
第四十二章 流言与真相
更新时间2014-6-24 20:13:22 字数:2553
英国公府高朋满座,人来人来,十分热闹,四位皇子也都亲自到场道贺,就连玉宁公主和驸马乐绍也过来了,乐雅见玉宁公主亲自向林夫人道喜后便孤身坐在了一旁。
林夫人居然也没有上前招呼或者请人相陪,便知道林夫人是在因为赵司决被冤枉的事情而故意冷落玉宁公主,就是做给一旁的崔夫人看呢。
她看赫连璎珞和陆小黛正说得开心,便坐到了玉宁公主身边:“表姐,我以为今天你不会过来呢。”
李玉宁冷哼一声:“我知道有许多人等着看我的笑话呢,可他们越是这样,我越是不能让他们得逞。”
又对乐雅道:“我怎么听说我二哥三天两头去家里,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是我不知道的?”
乐雅怅然的叹了口气:“我也不知道,我总觉二表哥不是以前的那个二表哥了,他变化很大,我几乎认不出来了。”
李玉宁笑了起来:“你说话怎么老气横秋的?”
乐雅笑道:“也不是我老气横秋,而是实在发生了太多事,尤其是最近这段日子,你可知道原先我身边那个叫小风的丫头?二表哥突然把她讨了过去,后来又因为一件小事逼得小风赎了身契回乡了,前几日,他去找我,又把另一个叫阿蕙的也讨要走了,而且自从他把阿蕙带走以后,就再没来过,我想,他也许原先就是为了阿蕙才频繁去找我的呢。”
李玉宁疑惑道:“阿蕙?她是谁?”
乐雅道:“就是萧倾城身边的那个宫婢,有些呆呆傻傻的,我瞧她可怜,便把她带回了家,谁知道竟然入了二表哥的眼。”
李玉宁沉思片刻,忽然握住了乐雅的手:“这事不对,这里头一定有阴谋。”
乐雅看了她一眼,她其实也想过这里会有什么猫腻,因为李成璧实在不是一个好色的人,他连续讨要了自己的两个丫头,其中的关窍一定在那两个丫头上。
可小风是扬州人氏,第一次来长安,不过是因为稳重识大体,被自己赏识才算是得了脸面,若说李成璧真的看中了小风的人品才讨要的,那就不会放任小风赎了身契回乡。
而阿蕙更是呆呆傻傻,连句话都不会说,之前又一直呆在萧倾城身边,根本不可能和李成璧见过,和他讨要小风相比,讨要阿蕙这件事才让她真的疑惑,难道和萧倾城有关?
她想起了之前赵司决突然教萧倾城弹琴的事,也许从那个时候起就有不对劲了。
不对!
乐雅细细一回想,如果说不对劲,那么还要再往前。
赵司决教授萧倾城琴艺是因为他为了救陆小黛而得罪了萧倾城。
而萧倾城之所以为难陆小黛是因为出于自己和表姐的设计。
自己和陆小黛结下了仇是因为她打了小风又间接地羞辱自己,自己难以咽下这口气。
自己为什么那么重视小风?
是因为小风忠心耿耿,即便赵司决讨要她她也没有答应。
那么赵司决又为何无缘无故的去讨要自己的丫头呢?
乐雅猛地站了起来,是了,事情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不对劲的,如果没有赵司决讨要小风这件事,小风也不会被自己那么重视,那么后来的一切就不会发生,一切的问题,也许都出在小风身上。
乐雅的动作把李玉宁吓了一跳,她拉着乐雅坐下:“你发现什么不对劲了么?”
乐雅僵硬的摇摇头,她还是不敢相信。
小风,在她心里留下的印象只有两个字,难得。
胆子大,念过书,识大体,知晓道理,还颇为善解人意,这样的丫头是她从来没有见过的,让她觉得十分新奇,才会那么喜欢。
也许,也许小风根本不是一个丫头呢?
乐雅被自己的这个念头吓得心扑通扑通直跳,如果小风不是一个丫头,那么她会是谁?
也许自己从一开始就错了,那样的一个人,气质磊落,没有丝毫卑躬屈膝之态,怎么可能只是一个丫头呢?
那么她潜入窦家的目的是什么呢?
乐雅突然觉得自己好像触摸到了真相的边缘,可就是差那么一个环把所有的事情都扣起来,她兀自发呆,连赫连璎珞叫她都没有听到。
看着赫连璎珞奇怪的眼神,她歉意一笑,道:“对不住,是我分神了。”
赫连璎珞掩口一笑,用肩膀撞了撞乐雅:“没关系,我理解,我听说二皇子前阵子老是去你家,你和我说实话,你们俩是不是好事将近了?”
乐雅不禁羞窘,嗔怪道:“你瞎说什么呢。”
赫连璎珞笑道:“本来就是,以前大家也拿这件事打趣,可二皇子一直冷冷淡淡的,谁知道他忽然这么热情,我们都猜是不是因为他听了那个传言。”
乐雅顿时觉得不妙起来:“什么传言?”
赫连璎珞愣了一下,道:“你不知道么?”
乐雅顿时着急起来,看正厅人来人往的,也不是说话的地方,赶忙把她拉了出去,道:“快告诉我,究竟是什么传言?”
赫连璎珞笑道:“我记得清明前后大皇子经常去你们家做客,再加上后来传出大皇子对他的亲事并不满意的消息,大家都猜测是不是大皇子的婚事要变卦了,毕竟他和你也是表兄妹啊,他又是长子,也许你们家会把你许配给大皇子啊,再后来你又被皇后娘娘接到了宫里小住,大家就更相信了,如今二皇子对你这么殷勤,大家都说是因为他觉得你不像以前那样非他不可,他慌张了,这才掉过头来对你大献殷勤,为的就是挽回你。”
乐雅只觉得匪夷所思:“怎么会传出这样的流言?究竟是谁在背后造谣,这不是骂我左右逢源么?”
赫连璎珞捂着嘴笑起来:“一家有女百家求,你应该觉得自豪才是啊,反正大皇子和二皇子一样优秀,又都是皇上的儿子,你选哪个也不吃亏。”
乐雅心事重重的走开了,没理会赫连璎珞的玩笑,赫连璎珞看她失魂落魄的,也不甚在意,这时陆小黛走了过来:“你刚才跟乐雅说了什么?”
赫连璎珞道:“也没什么,就是她和大皇子二皇子的事情,看她那样子好像什么都不知道似的。”
陆小黛冷笑:“她哪里是不知道,根本就是在装傻,不过是想度量着,看大皇子和二皇子谁能做太子就嫁给谁罢了。”
赫连璎珞赶忙去捂陆小黛的嘴:“噤声!你呀,就是这张嘴惹祸,万一被她听到了怎么办?”
陆小黛哼了一声:“难道不是这样么?我可听我二哥说了,他这几日和三皇子去赛马,三皇子也是心事重重的,我二哥一问才知道,大皇子好像有退亲的意思呢。”
赫连璎珞十分惊讶:“要是这样,玉娘不就惨了?”
玩笑归玩笑,她可从来没想过大皇子真的有意退亲。
刘玉娘,十五岁,是国子监祭酒刘瑛的独生女儿,也是大皇子李元泰的未婚妻。
刘瑛是个读书人,有秀才的功名,家境也殷实,李繁君没发迹的时候两家便是邻居,刘瑛曾夸赞李繁君有出息,并把女儿许给了当时还是一穷二白的李繁君的长子李元泰。
这门亲事在当时可谓是门不当户不对,一个是秀才的女儿,不愁吃喝,一个是贫民的儿子,衣食无着,当时为了这门亲事,刘瑛的妻子还和刘瑛大吵一架,闹的人尽皆知。
李繁君知道后主动提出退亲,刘瑛坚决不允,并在李繁君带着长子次子去从军的时候,竭力照顾留在家中带着孩子的乐皇后和几个孩子,两家的关系非常好。
第四十三章 齐破军
更新时间2014-6-24 22:02:26 字数:2855
后来李繁君成了杨承嗣的心腹,又跟随他灭了梁朝萧氏,成了大将军,这门亲事又变的门不当户不对了,不过这次却是刘瑛高攀了,可李繁君记着刘瑛的情,并没有退亲,反而对他十分关照。
后来李繁君做了皇帝,李元泰成了皇子,刘瑛反倒犹豫要不要把女儿嫁过去。
刘瑛是个很聪明的人,当初李繁君封了四个国公,其中除了乐武是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大舅子,其余三位都是前朝遗贵,李繁君便想把自己的亲家刘瑛也封为国公。
刘瑛坚决推辞了,说自己并没有立下功劳,不敢居功,后来又推辞了三次才接受了如今国子监祭酒的官职。
按说那个时候刘玉娘也长大了,是时候和李元泰成亲了,可刘瑛却以刘玉娘不懂礼节为由,留到了现在,如今李元泰都二十岁了,还是没有成亲,也怪不得人多想。
赫连璎珞曾经听父亲评论过刘瑛,说他不贪财,不图利,反而重情重义,这样的人才是一个真正的君子,才能活的长久,也很支持她和刘玉娘交好,因此除了陆小黛和乐雅,赫连璎珞跟刘玉娘的关系也很好。
陆小黛见赫连璎珞怔怔的,道:“若是真的退了亲,大皇子娶了乐雅,这以后可有的笑话瞧呢,我倒要看看以后乐雅怎么有脸去见玉娘。”
赫连璎珞道:“你也只是听说罢了,可别出去乱说去。”
陆小黛道:“我哪里胡说了,这事想想也知道,刘祭酒只是一个从三品的官儿,可护国公呢,不仅有国公的爵位,还手握重权,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将军,大皇子也不是傻子,选谁的好处更大他能不知道?”
赫连璎珞看她一副“我最聪明”的得意样子就拿她没法子,只得叮嘱道:“这事你可千万别在乐雅面前提起就对了。”
婚礼从早上一直持续到晚上,不光英国公赫连钺和林夫人忙的团团转,连前来帮忙的勋国公赵永南和崔夫人也累的不轻,又是招待客人,又是交际应酬,一天下来不知道听了多少句“恭喜”,说了多少句“谢谢”。
晚上告辞的时候,连赫连钺也没有力气再说什么客套话了,只说改日登门再谢,赵永南摆摆手,亲自扶着崔夫人上了马车——他也是累的不想说话了,倒是崔夫人还记得:“果毅和永嘉呢?”
林夫人笑道:“一群小的还没散场呢,你们只管回去,若是晚了,就让他们歇在我这儿。”崔夫人这才放了心。
说真的,今天看着林夫人娶儿媳妇,虽然林夫人时常跟她抱怨说这个儿媳妇如何不好,可到底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儿,林夫人笑的嘴都合不拢了。
什么时候她也能娶上儿媳妇就好了,崔夫人想起如冰霜一般冷漠的长子和一团孩子气的次子,叹了口气。
算了,还是再等等吧。
赫连卓成亲,特地拜托了赵司决和赵司敏帮他挡酒,兄弟俩长得一样,你不行了退下来我上,我不行了退下来你上,反正在外人眼里长得都是一样的。
因此一直到酒宴结束,赫连卓也没喝几杯酒,还偏偏装出一副不胜酒力的样子,在赫连启的掩护下回了新房。
大家吵吵嚷嚷的,其实没跟他多计较,反而相互拼起了酒,都喝得醉成一团,林夫人亲自叫人挨个的灌了醒酒汤,这才把人送回客房。
李成璧虽然也装出醉醺醺的样子,其实还清醒着呢,他任由小厮将自己扶到了床上,觉得装醉也挺有意思的。
小厮离开的时候把灯给熄了,屋里本来一片漆黑,可外头的月光极好,透过窗子,李成璧可以清楚的打量整间屋子。
即便是客房,也能看出布置它时主人所费的小心思,绘着淡雅的花鸟鱼虫的床帐,黄花梨木的整套家具,还有桌案上如玉一般的青瓷杯。
那样的青瓷杯,看上去十分普通,其实杯底都绘上了赫连家的族徽,他在赵家和陆家也看过这种杯子。
以前的他曾经以为,杯子就是杯子,不过是用来喝水的东西罢了,可慢慢的他就发现,不光是人,连杯子都要分三六九等,有族徽的杯子要比没有族徽的杯子高贵。
同样,有族徽的家族也比没有族徽的家族更高贵。
他以前一直坚信的英雄不问出处就被这么无情的打碎了,小风以前曾经拿出身这事来羞辱他,他十分生气,却也知道小风说的没错,所以才会忍气吞声。
可是直到看谭诚在小风面前的样子时,他才恍然大悟,也许自己一直错了。
小风并不是一个看重出身的人,从她对谭诚的态度便能看得出来,也许她之所以对自己横眉竖眼,并不是因为自己的出身,而是因为自己的妄自菲薄。
李成璧微微一笑,他和小风的合作是他实现宏图大志的第一步,也许在将来的某一日,他们也会成为好朋友,并肩作战,无话不谈呢。
******
赵司决头一天喝得太多了,结果第二天早上醒来时,赫连卓和顾湘湘这对新人已经拜见过长辈了,赫连卓满脸的春风得意,越发衬得赵司决憔悴不堪,面若菜色。
赫连卓笑呵呵的赔礼道歉:“改日一定摆酒答谢。”
赵司决才懒得搭理他呢,叫人扛着还昏睡着的赵司敏回了家,结果一到大门口,门房的人就来报:“昨天有人来找郎君,见郎君不在,便请小的转告,他说他是郎君在还家巷的故旧,等郎君得闲了,便去安福邸舍找他。”
赵司决浑身一个激灵,头脑一瞬间便清醒了。
他思虑片刻,叫人把赵司敏送回去,又叫人牵了马来,跑去给小风报信。
小风一早起床正在院子里练剑呢,一听赵司决这话,扔了剑就跑了,赵司决赶忙追在后头。
安福邸舍,裴叙正在吃早饭,见小风一阵风似的冲进来,笑眯眯的站了起来,小风见他安全无虞,一颗心总算是放下了,转过头就开始埋怨了:“先生跑到哪里去了?你都不知道我有多担心。”
裴叙笑呵呵的拉着她进来,又和赵司决打招呼:“这是果毅吧,咱们可有好几年没见了。”
赵司决一路跑过来气喘吁吁的,可还是恭恭敬敬的行礼:“果毅见过裴先生。”
裴叙一身青衫长袍,整整齐齐的,倒让小风疑心:“先生,你从扬州回来,这一路上是不是有人照顾你?”
裴叙但笑不语,只招呼小风和赵司决吃饭,小风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给他收拾了包袱,带着他回了永仁坊。
赵司决知道两个人必定有许多话说,便没有跟着,只把人送回去便告辞了,裴叙见小风近况如此,便知道这期间肯定发生了不少事情。
细细听小风说她如何去的安良城,如何被李成璧识破了身份,又如何把窦良箴救了出来,裴叙是吓得出了一身冷汗,满脸严肃道:“娘子也太大胆了。”
小风道:“事情已经过去了,如今表姐已经找到了,先生也回来了,我也放心了,咱们正好商议以后该怎么办。”
裴先生犹豫片刻,道:“我这次之所以在路上耽搁了,是因为我遇到了一个人。”
小风奇怪道:“是谁?”
裴叙看着小风,道:“齐破军。”
小风腾地站了起来:“师兄?”
齐破军,澹台庆的养子,小风的师兄,比小风大五岁,天资聪颖,从小跟在澹台庆身边,耳濡目染,最善行兵布阵。
十一岁那年,忽然不知去向,当时小风还问过父亲,父亲却没有说,如今听裴先生一说,这才知道齐破军是被澹台庆送去山中学艺,如今学成归来,却已经改朝换代,物是人非了。
裴叙道:“我是途经安良的时候遇到破军,这才把当时发生的事告诉了他,他去拜祭了将军后,便跟着我来了长安,我想着你也需要一个帮手,便答应了,见还是不见,还是要看你的意思。”
小风怔怔的,喃喃道:“按着时间来算,并不是他。”
裴叙觉得奇怪:“不是谁?”
小风摇头,如果在狼群围攻的时候救她的那个人不是齐破军,那么便是澹台家的其他人,也许,她真的还有亲人存活于世,可她不敢确定,也不想告诉裴先生,如果是她猜错了,到头来反倒空欢喜一场。
小风道:“师兄人呢?”
话音未落,便看到一个黑衣年轻人从房梁上跃了下来:“我一直跟着你们呢。”
第四十四章 活着的价值
更新时间2014-6-25 17:04:50 字数:2742
那人剑眉星目,长身玉立,勇毅果敢,通身上下自有一番威凛的气势。
小风看着,扑过去紧紧抱着他,眼泪也落了下来:“师兄。”
齐破军也紧紧抱住了小风,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阿贞不怕,以后有师兄陪着你呢。”
小风和齐破军虽然不是亲兄妹,可感情却比亲兄妹还要好,其原因便是两个人都是澹台庆重点培养的对象,功课一样多的吓死人,两个人总是一起念书,一起熬夜,,一起被澹台庆开小灶,可谓是同病相怜。
小风纵然伤心,可小风到底是小风,要强好面子,哭过之后就不好意思了,倒是齐破军抿嘴一笑,给她擦了眼泪,道:“阿贞长大了,变得越来越好看了。”
齐破军拉着小风坐下,道:“阿贞以后有什么打算么?”
小风点点头:“我想带表姐去父亲母亲坟前祭拜,好让他们安心。”
裴叙道:“抛开这件事不说,窦娘子的病倒是可以慢慢来,以后娘子可有什么打算?”
小风道:“我已经答应了和李成璧合作,为今之计是先安顿好表姐,免得我有后顾之忧,再回到长安来拼搏一番,我既然活着,总不能就这么碌碌无为,虚度光阴,我在父亲坟前发过誓,一定要光复澹台家的荣耀。”
齐破军道:“想要光复澹台家,方法多得是,你为何要与李成璧合作?他难道有什么过人之处么?”
小风摇头:“说到底我也没有十分的把握,可李繁君已经取得天下,如今四海安定,想要另立新君,就必须大动干戈,又起战火,所以我决定从李繁君的四个儿子里挑选一个辅佐,只要他能够做到经世济民,我便能助他得到这天下,我来长安也有一段日子了,除了李成璧还有一点远大的志向外,李元泰量小非君子,李天佑是个疯子,李天宝是个傻子,都不合适。”
裴叙沉吟片刻,道:“娘子的意思是去做李成璧的幕僚?”
小风微笑道:“自然不是,如果我做了李成璧的幕僚,即便真的辅佐他成为一代明君,也只能以臣下自称罢了,我要做,就做他的盟友,关于这一点,我已经和他达成协议了。”
齐破军没有说话,反而神色黯然,小风觉得奇怪:“师兄,你觉得有什么不妥么?”
齐破军语气苦涩:“我原以为学成归来,可以跟着义父并肩杀敌,没想到却早已物是人非,我到现在还不敢相信义父已经去世了,澹台家已经没了,阿贞,你应该无忧无虑的生活,而不是操心这些事情,师兄很自责,师兄没有照顾好你。”
小风看着齐破军,认真道:“师兄,你错了,我一点都不觉得累,是父亲和祖母他们自己选择了那条路,在他们看来,与他们守护了一辈子的萧氏王朝共存亡便是他们最大的愿望,我不能阻拦,而我自己的愿望是光复澹台氏的荣耀,这也是别人无法阻拦的,人活在这个世上,不可能只顾虑别人的想法,有时候也要想想自己,只要我有了目标,不管有多少险恶,我都会咬紧牙关走下去,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能阻挡我的脚步,我想我死以后,到了九泉之下,能够问心无愧的面对父亲,告诉他,有些时候活着虽然很艰难,却比一死了之更有价值!”
齐破军没有说话,他三岁的时候死了爹,五岁的时候死了娘,这人世间的苦难,他自认为尝的比谁都多,他也认为活着太累太艰难,可他还是宁愿背负痛苦活着,为了什么他心中十分清楚,因为他想代替死去的父母活着,不仅活着,还要活得高兴,活得快乐,活得有价值。
如今的小风,比他艰难一万倍,她是在替澹台氏死去的上千族人而活着,她更要活出一番精彩来,小风已经有如斯勇气,他难道连小风都不如么?
齐破军拍了拍小风的肩膀:“阿贞,你尽管按着你的想法往前走,师兄永远在背后支持你!”
小风绽开了笑容:“师兄,我就知道你最好了。”
裴叙看着这两个人,不经意的拭了一下眼角,道:“既然已经决定了,那事情就一件件的来,我们先把窦娘子接回来,我们可以把她送到顾家去养病。”
小风点头道:“其实我一直觉得表姐这是心病,她也许是因为受了刺激,才会变成这样。”
齐破军道:“只要找到病根,就一定能痊愈,即便不能痊愈,有我们来照顾窦娘子,也能保她一世无忧啊。”
小风如今有了齐破军在身边,底气都比以前更足了,她让裴叙留下休息,带着齐破军去了李成璧那儿,李成璧一大早从英国公府赶回了家,还没松口气呢,一听到说小风来访,顿时觉得好奇,让人把她带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