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禾蹙眉,“父亲觉得怎样的人生才是有趣的?”他常常会觉得自己跟不上辛一来的节奏,比如现在,他还想着怎么在詹事府崭露头角,为自己的仕途铺平道路,他的父亲竟然开始思索人生的趣味,这好像有点太跳跃了——明明前不久都不是这样的。
“你是不是觉得我说得有点玄?”
“儿子不敢。”好吧,其实心里头确实有点这种想法,瑞禾暗暗道。
“你祖父身体一向康健,我估摸着他至少还能在内阁跟人吵上十到二十年。”辛一来忽然又把话题跳走了,“老爷子虽然脾气不大好爱跟人吵架,可是大家都知道,陛下器重他,信任他,而且老爷子在朝中人缘甚好,有他在一日,我们辛家就稳如泰山。”
瑞禾看着辛一来,有点明白他的意思了。
“我今年三十九岁,官职正三品,听起来不算什么大官,可是,等海关事毕,定是大功一件,必然还要升官。你和瑞昌也渐渐大了,便是老爷子和我强压着,可也不能总不让你们入仕。尤其是你,跟在太子身边做了这么久的事,且样样都比人强,没道理却被别人压上一头。如此一来,我们辛家的声势就有点太过了,烈火烹油,鲜花着锦,这并非好事。”
“可是,也不能为了替我和瑞昌让路,就让您辞官啊。”瑞禾急道:“孩儿宁可继续待在府里读书,也绝不能让您受委屈。”
“谁说我委屈了?”辛一来摇头笑,“而且,我也没有辞官的打算。只是眼下有点其他的想法。”
“父亲请讲。”
辛一来却不回答,而是正色问:“你觉得太子如何?”
“太子殿下?”瑞禾想了想,才认真地回道:“殿下心胸开阔,行事稳重老成,更重要的是善于纳谏,甚少决断独行。儿子觉得,殿下将来会是位明君。”
辛一来面露微笑之色,“太子殿下确实稳重,他年纪虽小,却不任性冲动,也不固执己见,更难得的还是他思维开阔,有一颗能接受和包容新事物的心。我不知道你发现了没有,太子并不算特别聪明,既不像瑞昌那样过目不忘,也没有你的悟性,许多事情考虑得也不算细致周到,但是,他舍得放权,且善于用人。有这么几点就已是明君之相,不说中兴大梁,至少守成没有任何问题。”
瑞禾不解,“您怎么突然说起这个。”他顿了顿,又犹豫着道:“也不知是不是儿子想多了,我总觉得太子殿下好像对咱们家特别好。”
“这就是用人不疑。”辛一来道:“安哥儿你知道我最擅长做什么吗?”
瑞禾认真想想,点头道:“父亲擅长格物致道。您是打算——做这个?”
“没错。你也看到了,单是一个水泥就能对大梁有多少贡献,更不用说为父还能想出多少于国有利的东西。相比起朝堂上的贡献,我还是更擅长做这些。太子殿下思维开阔,为父琢磨着能不能从他这里着手,开设一个专门的地方做格物研究,名字我都已经取好了,就叫做皇家科学院。”
瑞禾都傻了,“可…您现在在工部不是挺好的。”
“好什么呀。”辛一来吐槽道:“光是这些文书都够让人头疼的,还有跟朝中上上下下的官员们打点关系,勾心斗角什么,我腻烦得很。”他也不是做不来,就是志不在此,与其在占着工部的实缺碍了儿子们的前程,倒不如早早脱身,若真能把那皇家科学院办好,说不定将来他还能在史书上留下一笔呢。
瑞禾还是有些不认同,摇头道:“太子殿下那边恐怕也不会同意。”
“他怎么会不同意?”辛一来信心满满,“太子殿下是最最通情达理的人。”
瑞禾看着他爹没吭声,心里头却暗暗嘀咕,就太子殿下对他爹的那依赖劲儿,能同意才怪了!
第31章
“我不同意!”徐庚万万没想到还没进京城就听到了这么震惊的消息,一时都傻了,待反应过来就立刻强烈反对,“可是我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妥当,不然好好的辛先生为何要辞官?您是不管我了么?”
他一着急,连仪态都不顾了,原本因为坐久了马车歪在榻上休息,闻言一骨碌就翻了起身,赤着脚从榻上跳下来,激动地拉住辛一来的衣袖,红着眼圈道:“辛先生别走,若是您觉得我哪里做得不对,我改就是。”
辛一来哭笑不得,“殿下误会了,微臣并非要辞官,只是想另寻个更适合的差事。说实在话,微臣并不擅长朝堂上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对殿下也帮不上什么大忙。朝中政务,殿下尽可向几位阁老求助,无论是家父还是李阁老、钟尚书,都对殿下极为赞赏,若您有任何差遣,几位大人必然倾囊相助。至于微臣,原本就擅长格物致道,这些年来也一直潜心研究,私底下颇有些收获,假以时日必能有所建树,日后亦能为中兴大梁尽一份绵薄之力。若是禁锢于朝堂之上,难免被俗务缠身,哪有精力致力于格物之道。”
他苦口婆心地说了一大堆,偏徐庚这会儿心神大震,一个字也听不进去,只顾着摇头不肯。
辛一来见他那可怜巴巴的模样,活像只被人抛弃的小狗,心中又是好笑,又是感动,想想科学院一事也非一年两年能建成的,别的不说,海关这边起码得先组建起来,少说也得两三年的工夫方见成效,待每年朝中有了上百万两银子的进项,他凭此功劳方能在朝中立足,便是将来去了科学院,朝中官员也不敢小觑。一念至此,辛一来便暂时将话题岔开,准备另寻机会再与徐庚细说。
一行人终于赶在过年前回了京,辛府得到消息自是欢喜异常,玳珍和瑞昌甚至还亲自到城门外迎接,辛一来和瑞禾大老远瞧见他们姐弟俩,旅途的辛劳顿时一扫而光。
“这天儿多冷啊,你们怎么还出来了呢?”辛一来高兴地埋怨着,看看儿子,又看看女儿,欢喜得合不拢嘴,罢了才责备地道:“瑞昌是男孩子,出来迎一迎也就罢了,喃喃你一个姑娘家,大冬天的往外跑作甚?要是着凉了怎么办?女孩子家家的,要懂得爱惜自己。”
玳珍食指竖到嘴边朝他作了个噤声的动作,压低嗓门道:“阿爹你小声点,别让太子殿下听到。不然,我就要暴露了,到时候治我一个欺君之罪怎么办?”
辛一来立刻配合地闭上嘴,神神秘秘地点头,“说得对,我们赶紧回去,千万别让殿下瞧见了。”结果话刚落音,徐庚就掀开车帘探出头来,目光落到玳珍身上,表情立刻温和了许多,“是三郎来了?”
玳珍动作一滞,迅速地换上笑脸转身迎上前作势行礼,“见过太子殿下。”
徐庚赶忙制止道:“快别,我们之间何许如此多礼。”他和煦的目光在玳珍身上上下扫了一遍,面露意外之色,“才多久不见,怎么觉得你好像又长高了些?”
“没长高,长胖了。”玳珍怪不好意思地道:“一到冬日就格外惫懒,不想出门,成天躲在家里吃吃喝喝,才一个月就胖了好几斤。你若是明年春天再见我,恐怕就成圆的了。”
“胖点好,你先前还是太瘦了。”
他们俩絮絮叨叨地拉起了家常,引得瑞昌不住地扭头看,又小声朝瑞禾道:“我与太子殿下也见过两回,也是从早上就在城门口候着,怎么他眼睛里头就跟没看见我似的,专挑阿珍说话。我看呐,他不会是早就晓得阿珍是个姑娘了吧。”
瑞禾沉着脸不吭声,辛一来耳朵尖,早听到瑞昌的嘀咕,笑道:“你别瞎想,太子殿下是什么性子我还不晓得么,最是藏不住心事的人,真要认出阿珍来了,就不是现在的样子。他跟阿珍说话是因为他俩熟络,跟你能有话说吗?”
瑞昌立刻噤声,瑞禾始终不发一言,目光沉沉地看着正聊得热火朝天的徐庚和玳珍,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玳珍和徐庚终于叙旧完毕相互辞别,瑞昌到底没忍住,哼哼唧唧地道:“交情到底是多好,怎么有那么多话说?”
玳珍斜睨了他一眼,“你不会是在吃醋吧?”
“开…开什么玩笑。”瑞昌炸毛道:“又不是漂亮姑娘,一个大老爷们,我醋个什么劲儿?还不乐意跟他说话呢,我要说的东西他又听不懂。”他摆出一副自己很高深莫测的模样,表情特别傲娇。
姐弟俩没营养的话听得瑞禾很是头疼,扶着额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再看一眼端坐身侧明明一字不落全都听得真切,却表情平静的辛一来,瑞禾深深地觉得他爹真是淡定,这种淡然的风度他一辈子也学不来。
不过,当姐弟俩幼稚的的对话愈发地朝让人无语的方向发展时,辛一来也终于忍不住开口打断了,“阿珍来信不是说你们姐弟俩在研究织布机,现在做得怎么样了?阿爹可是一直都在期待你们把珍妮纺纱机给做出来的。”
“什么是珍妮纺纱机?”瑞禾立刻抓住了辛一来话中的问题,“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辛一来一愣,这才发现自己好像一不留神又说错了话,不过没事,反正马车都是自家人,小孩子也好唬弄嘛(瑞禾并不是…),于是他便将珍妮纺纱机的作用解释了一番,又道:“发明纺纱机的工人家里有个名叫珍妮的女儿,所以就取名为珍妮纺纱机。”
玳珍闻言兴奋异常,激动地道:“等我们的织布机做好了,也取名叫玳珍织布机好不好。”
“笨蛋!”瑞昌毫不留情地否决道:“这里又不是西洋,女儿家的名讳岂能随便示人,你以后还要不要说亲,要不要嫁人了?真要取名字,那也该叫瑞昌织布机才对。”
“对你个头。”玳珍不客气地拆穿道:“你要是有本事把织布机做出来我就不说什么,偏偏人家胡长锦比你厉害多了,眼下的进展大多是人家的主意。那织布机真要做出来,也轮不到你来取名字。”
瑞昌的脸唰地一下就红了,又是尴尬又是难堪。他自幼就跟在辛一来身边学习格物,几个兄弟姐妹中就属他最聪明,瑞昌也自视甚高,没想到这次做起织布机来却被从不显山露水的胡长锦给压了下去,瑞昌顿时大受打击,而今又被玳珍毫不客气地提起,他愈发地心中不自在。
他一变脸,玳珍就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连忙道歉道:“二郎你别生气,是我不对,不该这么说你。你年纪小,又从来没有接触过织布机,自然会反应慢些,我也是气恼之下才一时嘴快胡乱说话,你千万别往心里去。”
要说玳珍的性子是真随了辛一来,生气的时候口不择言,一旦发现自己做得不对,赔礼道歉也很痛快,做小伏低的什么的对他们来说根本不算什么。瑞昌本就不是什么小心眼儿的人,听她这么一说,自己倒不好意思起来,小声道:“你也没说错,我表现确实不如胡兄,让他取名字才是对的。”
辛一来笑呵呵地道:“没事儿,回头阿爹去看看,说不定就能把这织布机的取名权给夺回来了。”
玳珍眼睛一亮,“阿爹的意思是,其实你知道要怎么做了吗?”她就知道她爹无所不能!
辛一来直摇头,“我可不敢打包票,毕竟没做过,不过原理还是懂的,回头多琢磨琢磨,你们也多尝试,总能做出来。对了,那胡家小郎君我也见过,瞧着斯斯文文不大说话的样子,竟然如此聪明?”
瑞昌连忙回道:“胡兄确实聪明,脑子里有许多奇思妙想,虽然不一定用得上,却十分有趣,儿子也吓了一跳呢。”
说实话,胡长锦在国子监并不算出众,无论诗文还是策论都是平平,能进国子监还是托了他是胡家长孙的身份,故国子监的生员们对他并不热络,就连瑞昌在胡长锦主动提出要来帮忙时还有些不情不愿呢,没想到一转头就被打脸了。不过瑞昌是个豁达宽厚的性子,不仅不嫉妒,反而为自己先前小瞧了他十分自责。
辛一来摸摸下巴,“这样的妙人一定要亲眼见一见才好。”
然后,他们一回府就听下人回报说胡家郎君又来了,瑞昌闻言下了马就往院子跑。
“还是在二郎的院子里。”宏叔道,说话时脸上有些异样的神情。辛一来的心中顿时生出不好的预感,“这胡家郎君可是出什么事?”
宏叔鬼鬼祟祟地朝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道:“听说胡家郎君被祭酒大人赶出来了。”
“哈?”辛一来一拍脑门,这下可坏了,梁子结大了!胡祭酒跟他爹辛太傅一样都是出了名的不好惹,他家织布机把人孙子都给勾过来了,胡祭酒肯定不会放过他们,说不定现在就在府里头憋什么大招呢。
“大爷,您看这要怎么办?”宏叔也知道此事可大可小,颇觉为难地道:“这眼看着就要过年了,难不成让胡家郎君在我们府里过年?”
辛一来也头疼,“那总不能把人给赶走吧。怎么一回京就给我出这么一大难题,哎哟我这脑袋痛得呀…”他一边说着话,一边往瑞昌院子方向走,打算和这位胡家大郎好好聊一聊。
忽然感觉自己好像成了青少年心理疏导医生呢。
第32章
让辛一来感觉意外的是,被赶出家门的胡长锦看起来十分平静,脸上完全看不出无家可归的悲伤和无措,他正专注地与瑞昌说着话,时不时地低头看一眼手里的图纸,而后露出沉思的表情。
辛一来站在门口看了好一会儿,瑞昌和胡长锦都没有发现他,依旧聚精会神地说着话,直到辛一来轻轻咳了一声,瑞昌这才如梦初醒地抬起头,讶道:“爹,您怎么来了?”
“这才刚回来怎么就又开始忙了?”辛一来道,说话时胡长锦也转过身恭敬地向他行礼问安,又不好意思地道:“都是侄儿不好,一声招呼也没打就跑过来,惊扰世叔了。”
辛一来客气道:“不必多礼。你和二郎是朋友,本就该多相互走动,何谈惊扰二字。听说你们俩正在着手改制织布机,我听了之后心痒难耐,便过来看看,没打扰你们吧。”
瑞昌早就等不及了,连忙把辛一来拉到桌边,又将他和胡长锦画好的图纸递给他看,“阿爹您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我和胡兄费尽了脑子才改动了这几处,又亲自试过了,快是快了些,可纱线总是容易断,也不知到底是什么缘故。”
“我看看。”辛一来接过图纸仔细地看了半晌,瑞昌期待地守在一旁,胡长锦似乎有些问题想问,可见辛一来专心致志地在看图纸,他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书房里煮了茶,这会儿已经开了,咕咕地冒着热气,浓郁的茶香在屋里蔓延。胡长锦看着脑袋凑到一起的辛一来父子,眸中闪过羡慕的神色。等了一会儿,依旧不见他们父子俩的动静,胡长锦便起身去给他们各倒了一杯茶。
热茶送到手边,辛一来低头接过,喝了一口,抬眸才发现竟然是胡长锦,赶紧道谢,又指着图纸上的某一处道:“何不试试将这里的纱锭竖起来,如此一个轮纺便可带动多个纱锭,比先前省事许多。还有此处,不如设为一个大转轮和一个小转轮,如此只需手摇大转轮,小转轮便能迅速飞转,速度便要快上好几倍。”
胡长锦微微一怔,瑞昌也急忙探过头来,“哪里?把纱锭竖起来,设大小两个转轮…啊,我怎么没有想到呢!”
胡长锦两眼放光,猛地抢过图纸,竟似完全不记得辛一来就在一旁,抓起手边的炭笔就开始画图。瑞昌则撒开腿往外跑,一边跑还一边大声喊,“来人啊,快把隔壁的织布机给我搬过来。”
辛一来看着他们俩忙作一团,摇头笑笑,什么也没说地走了。辛一来决定了,不管祭酒大人在憋什么大招,他都通通接着,反正胡长锦这个弟子他是收定了。
话说,他一不留神好像已经预定了两个徒弟了。
徐庚这边,回宫后第一件事便是去给皇帝请安。鸿嘉帝也是头一回跟儿子分别这么长时间,虽说每日都有消息传来,可心中到底牵挂,听说太子回宫,原本正在与内阁大臣议事的皇帝陛下就开始心不在焉,几位内阁大臣见状也甚是好笑,相互使了个眼色后便知趣地告退。
父子二人许久不见,自有一番衷情要诉说,尤其是经历过两辈子的徐庚,对鸿嘉帝愈发地孺慕。父子俩腻歪了一阵后,才终于说到正事,徐庚也将天津码头的建设情况一一报与皇帝听。
此番跟过去的侍卫们大多是皇帝的人,这一个多月里发生的事他哪有不知,不过此时听得徐庚说起,皇帝又是另一番表现。
“好,你做得极好。”皇帝抚掌赞赏道,对徐庚在天津的作为皇帝很是满意,不说太子才十五岁,便是个成年人,恐怕也难以比他做得更细致周到了。
“我听说那水泥厂如今日入万金,不仅是天津,整个北方的商人全涌到城外要订货,连江南也有人听到了消息要北上,可是如此?”皇帝问。
“这传得有些太夸张了。”徐庚笑着摇头道:“厂子里生意是极好,订货的商客也多,不过厂子毕竟才刚建成,每日产出有限,且有大半都要供应码头建设,哪能都拿出来卖。而且辛侍郎事先叮嘱过,这东西想要在大梁推广就不能卖得太贵,不然成本太高,百姓觉得不划算就不买了。”
皇帝点头,“辛一来考虑得很是周到,倒是个能吏,和他父亲一样。”
提到辛一来,徐庚立刻想到他要“辞官”的事,顿时满肚子的怨气,撇嘴向皇帝告状道:“您可别夸得太早了,不然回头保准生气。”
“他做了什么把你气成这样?”皇帝笑呵呵地问,自从听说辛一来把水泥厂的收入全都投进了码头建设,自己分文未取后,皇帝就愈发地对这个年轻的侍郎另眼相看。朝臣中虽然也有不少廉洁奉公的,可似他这般数万贯的财物说舍就舍,还真是头一遭,不说朝臣,就连他这个皇帝都有些舍不得呢。
“他说要辞官!”徐庚气得脸都是红的。
皇帝闻言也甚是诧异,“好好的为何突然要辞官?难不成天津那边发生了什么意外?”
“也不是现在就辞,等海关建好再说。”徐庚气鼓鼓地道:“他昨儿跟儿子提了一回,说是有意研究格物之道,想奏请父皇开办一个皇家科学院,专攻格物致知,还说什么此举更能发挥他所长,愿为中兴大梁略尽绵薄之力。莫非他在朝中辅佐儿臣就不能为我大梁献力了么,真真地气人!”
他嘴里抱怨着,还一副气得要命的样子,可皇帝陛下是他亲爹,怎么会看不出徐庚虽然有些恼,却没有真的生气,甚至脸上还一副沾沾自喜的姿态,只差没写着“不愧是我看中的人,果然视功名利禄为粪土”了。
皇帝强忍住笑,正色道:“辛一来有此心实属难得,不过海关尚未建成,工部也还有一摊子事儿等着他收拾,此事尚需再议。”
徐庚这才松了一口气,又求着皇帝道:“父皇,若是辛侍郎来寻您辞官建什么科学院,您可千万不要答应啊。”
“若是工部的事都有了着落,此事倒也不是完全不行。”皇帝故意道:“辛一来既然有此心,相比于格物之道必有大见解,由水泥便可见一斑。他若再能做出什么利国利民的好东西,筹建皇家科学院也未尝不可。”
徐庚顿时就急了,“这怎么能行?那孩儿怎么办?”
皇帝有些吃味地道:“辛一来又不是你的太傅,他去筹建皇家科学院关你何事,你着哪门子急?”
徐庚一时噎住,嘟囔了半天才小声道:“孩儿就是觉得与他甚是投机,难得朝堂上有如此实诚又能干的人,实在舍不得他离开。”
“他能去哪里?”皇帝没好气地道:“就算不做工部侍郎了,也照样留在京城。若是海关建成,如他所言朝中每年能有上百万两银子的入项,辛一来当居一大功,届时朝中必有赏赐。他便是去筹建科学院,势必也有两品以上的官衔,依旧要上朝议政,你若有事要向他请教,难不成他还能推辞不就?不过话又说回来,朝中官员各有所长,内阁诸位大臣在政务上谁不比辛一来要精干得多,你就不能请教他们,偏就瞧中了一个辛一来?”这辛一来是给他灌了什么迷魂药了不成,怎么就一门心思地只看重他呢?
徐庚立刻发现了他爹语气中的酸味儿,赶紧上前来哄,涎着脸道:“孩儿说了父皇您可不准笑话。”
他顿了顿,红着脸小声道:“孩儿就是看中了他赚钱的本事。这些年国库一直不宽裕,父皇和钟尚书总是为难不已,孩儿也甚是担忧。辛侍郎别的不说,这赚钱的本领却是整个朝堂无人能及。虽有人说这只是小道,可孩儿却不认同,俗话说仓廪足而知礼节,若是百姓连饭都吃不饱,还说什么大道。孩儿想着辛侍郎管着工部好歹能替朝廷多赚些银子,日后遇着哪里有天灾人祸,父皇也不至于为了些许赈灾的银子焦头烂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