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攸觉得小孩子太狡猾不大好,可是,她又不能说赵诚谨不对——人家的智商可比她要高多了。难道要去跟阿初说不要向赵诚谨学习吗?她思来想去也没琢磨出什么解决办法,最后还是孟老太太见她愁眉苦脸,随口说道:“我们家小雪和阿初就是乖,善良又懂事,打小就没淘气过。”
所以说,这根本就算不得什么!
想通这点后,许攸就欢欢喜喜地跟着大部队回云州城了。
小城还是以前的小城,院子也是以前的院子,这一眼看去仿佛并没有什么变化,但战争的创伤还是不可避免地留了下来,街上人不多,路人行色匆匆,街道两边的铺子大多关着门,只偶尔有一两间开了道缝,胆大的伙计悄悄从门缝往外看。清冷的空气中仿佛还残留着淡淡的甜腥味儿,待仔细去寻,立刻又不知所踪。
雪爹和二叔难得地没去军营,而是在家里帮忙收拾。原本留在家里的许多东西早已不知所踪,二婶叨念着又要花钱去买,很是心疼。唯有阿初兴奋得很,欢快地绕着院子跑了几圈,又招呼许攸一起出去看看。
“我想去看看小五在不在。”阿初道:“回来的时候他家关着门,姐,我们去看看吧。还有老黑,喵呜喵呜——”他眼睛忽然一亮,微微抬起头,一边大声喊一边兴奋地朝院墙上招手,眉眼全都弯起来,“老黑你还活着啊,喵呜——过来啊。”
是小五家的黑猫!它还活着!许攸原本有些凝重的心情忽然轻松起来,四周略显肃穆清冷的气氛仿佛被这只猫的到来瞬间打破,她也朝黑猫挥挥手,黑猫几乎没有犹豫,哧溜一下就从院墙上滑了下来,轻灵地跳到许攸脚下,仰着脑袋,睁着一双圆溜溜的眼睛看她,讨好地叫了一声“喵——”
阿初抢在前头把黑猫抱在怀里,轻轻地抚摩它的后背。黑猫刚开始还有些抗拒,一会儿放松下来,眼睛渐渐眯起来,软软地靠在阿初的怀里,嘴里甚至无意识地发出舒服的“咕咕”声。
“它瘦了,”阿初小声地与许攸咬耳朵,“小雪姐你摸摸它,身上全是骨头。”
“过阵子就好了,”许攸想了想,回屋把前几天胡鹏程送来的糕点掰了一小块,出来后又递给阿初,道:“阿初你喂它吃。”
黑猫闻到食物的香味,立刻睁开眼睛,耳朵竖了竖,脑袋扭过来,巴巴地看着阿初的手掌心。“吃吧吃吧,这个好吃。”阿初很耐心地把那块小点心喂给黑猫吃,待吃完了,那只黑猫也不走,窝在阿初的怀里一动也不动,等阿初实在抱不动了,它又慢条斯理地进了阿初的屋子,在床脚下找了个位置团成个团子,睡了。
雪爹和二叔立了军功,赏赐不少,整整一下午孟老太太和二婶都在收拾这些东西,有皮子、有衣料,还有些金银细软,二婶看得眼睛都有些发直,孟老太太倒还淡定些,笑着把这些东西一一分好类,“这料子倒好,正好开了春,赶明儿给小雪和阿初一人做一件新衣裳…”
下午时,胡鹏程领着个下人拎着大包小包上了门,一进院子就大呼小叫地招呼着阿初和小雪。“你怎么又带东西来了?”许攸笑眯眯地看着他手里的东西,摇头道:“一会儿阿婆见了,又要说你了。”
“又不是什么贵重东西。”胡鹏程招呼着下人把东西放下,又道:“都是些日常用具,锅碗瓢盆什么的,我娘说先前你们也没带什么东西走,这会儿家里恐怕什么也没了,外头的铺子都还没开门,想买也买不着,所以就让我先送些东西过来。”胡太太考虑得倒也周全,若是没有这些东西,今儿孟家恐怕连饭都吃不上。
一念至此,许攸便不再和他客气,从善如流地把东西给收了,又邀请胡鹏程进屋里说话。隔壁房里的孟老太太也听到动静出来探看,听说胡鹏程送了生活用具来,很是感激。
“鹏哥儿吃了饭再走,”孟老太太十分热情地邀请道:“你孟大叔早上从别处弄了两条鱼回来,晚上我们炖鱼吃。”
胡鹏程本就爱待在孟家,闻言立刻眉开眼笑,一点也不客气地应道:“好啊好啊,我最喜欢吃鱼了。”说罢,又朝跟着他过来的下人道:“你先回府去跟太太说一声,我晚上吃了饭再回家。”
下人低声应下,刚刚转身出了房门,孟家小院的门又被敲开了,昌平小侯爷大步流星地进了院,一边往里头走还一边大声喊,“良哥,固哥,在不在?我送东西过来了!”话刚说罢,就瞅见了站在房门口的许攸姐弟,立刻就笑起来,“小雪和阿初都回来啦!”
孟老太太赶紧从屋里出来招呼他,“这是…那个吴将军吧,老大和老二刚刚出去,一会儿就回了。”
昌平小侯爷无所谓地挥挥手,道:“无妨,我就是把东西给送过来。是世子爷托人送京城送来的东西,这几个月一直堆在军营里,幸好天气冷,要不,怕不是里头有些东西都要发霉了。”
“顺哥儿怎么又送东西来了。”孟老太太嘴里抱怨着,脸上却盛满了欢喜,眉梢眼角全是喜色,“这孩子真是有心,三天两头地往云州送东西,我们家就这几个人,哪里用得了那么多。”
昌平小侯爷笑道:“又不是什么值钱的物事,都是世子爷的心意,比起孟家的大恩来说实在算不得什么恶。”一边说着话,他一边招呼着院子外的士兵把东西搬进院子里。胡家的下人这才悄悄退了出去,飞快地跑到胡太太面前去报告。
“你听清楚了?”胡太太又惊又喜地座位上站了起来,不敢置信地道:“那个吴将军果真说是世子送来的东西?”她虽然也猜测过那个顺哥儿的身份,可哪里敢胡乱猜,而今猛地听这一声称呼,既是世子,那位出身岂不是公侯之家!
下人言之灼灼地回道:“小的听得真真的,那孟家老太太嘴里一直唤着顺哥儿,吴将军说得清楚,是世子爷托人从京城送来的。又说这几个月都在送,只因孟家人不在,所以才把东西堆在军营里。”
如此一来——胡太太的脸上不由自主地露出羡慕之色,若当初遇着世子的是胡家就好了。
胡鹏程果然吃了晚饭才回来,他原本还担心胡太太要教训他的,不想待回了家,不仅没被骂,胡太太还笑眯眯地拉着他说了一会儿话,还让他以后多往孟家走动,“…你这孩子以前在家里头尽会淘气,三天两头地被你爹打,自从跟孟家人走得近了,倒是懂事了许多,以后没事就去孟家走走,跟他们家孩子一起读读书,我听说孟二郎家的儿子年纪虽小,读书却聪明。”
“阿初是挺聪明的。”胡鹏程大大咧咧地道:“不过还是不如顺哥儿。顺哥儿过目不忘,那本事,实在太让人嫉妒了。”他可清楚地记得当初跟着赵诚谨和阿初一起读书时被打击得千疮百孔的心情,简直是太虐了。
“那个顺哥儿叫什么?”胡太太不动声色地打听,“总听你顺哥儿长,顺哥儿短的叫,人家没名字吗?”
“他就叫赵顺啊。”
姓赵…那可是国姓啊!胡太太的一颗心愈发地跳得厉害。
……
“这么多东西,什么时候用得完啊。”到了晚上,大家才腾出时间来收拾赵诚谨从京城送来的东西,虽然没有什么金银财物,但所有的东西都很显然是精心挑选过的,蜜饯点心、各色衣料,药材,书本字帖,还有文房四宝,甚至连写字的纸都有厚厚的好几沓。
“这个纸真好,”阿初抚摩着洁白的纸张忍不住赞道:“铺子里五钱银子一沓的宣纸都没这么好呢。”
“那你得赶紧把字练好。”许攸扭头朝阿初道。阿初脑子倒是灵活,可不知怎么的,写字就是不怎么长进,反正是不如许攸,当然,这也是许攸能理直气壮教训他的依仗。
阿初吐了吐舌头,“我还小呢。”他一边说话一边把字帖打开,飞快地扫了一眼,又瞥见另一本,再打开,皱起了眉头。
“怎么了?”许攸见他面色有异,关切地问。
“两本字帖不一样。”阿初道,他把其中一本字帖拿给许攸,“这是小顺哥给你的。”
“你怎么知道?”许攸狐疑地接过字帖打开来看,看清上头的字,顿时有些哭笑不得,“是顺哥儿自己写的呀。”她一入目就能认出赵诚谨的字,可是,以前还能说是为了节省买字帖的钱,现在他都回京城了,怎么还来这一手。
第83章 八十三
云州用了小半年的时间渐渐恢复了昔日的热闹,又用了两年的时间成为了云集九州中最热闹的城市。
一晃三年过去,城里没有了蛮横跋扈的胡人,大家走在路上的腰杆都挺直了许多。方先生的私塾早就开了,阿初继续去学堂里读书,许攸本不想去的,被孟老太太训了一通,无奈还是乖乖地读书去了。
学堂里的人一年比一年多,仅阿初所在的班上就足足有十来个学生,不过,依旧以阿初学得最好,每天回家,都能听到他又炫耀地说方先生又如何夸奖他了。
“方先生说我以后一定能考上进士,做大官!”晚上吃饭的时候,阿初得意地向孟老太太邀功,“阿婆,以后等我做大官了,我就接您去京城住。”他当初被许攸逼着蹲了几天马步后几乎走不了路,之后就再也不提什么练武的事了。
孟老太太高兴地直点头,“好啊好啊,我们家阿初最孝顺了。”
“要等你做大官,可不还得等上几十年。”许攸故意打击阿初道:“指望你还不如指望我爹和二叔呢。”雪爹和二叔最近又升了官,尤其是雪爹,已经是正六品的校尉了。虽说武职比不得文职矜贵,但好歹也是官身,算起来,孟家现在还是官宦人家呢。
阿初很认真地想了想,陷入了苦恼,“对哦,说不定过两年我们就能进京了。对了——”他眼睛一亮,立刻想起赵诚谨来,“到了京城还能见到小顺哥,真是太好了。也不知道小顺哥现在好不好。”
“哪能不好呢,”许攸道:“他每个月不是都有信来吗?”
“可是他为什么不住在京城里,要去城外住?”阿初不解地问:“京城里不是更热闹吗?城外的庄子里多闷啊。”
许攸没说话。赵诚谨的回信里永远都是报喜不报忧,虽然说得细致,什么今天山上的迎春花开了,晚上茶壶又淘气了,就连吃了什么新鲜的菜式也要详尽地说一遍,但他却从来不提遇到的麻烦和不高兴的事。许攸到底在京城里待过,大概了解些局势,赵诚谨回京后一直躲在城外庄子里住着,怎么看怎么让许攸觉得他好像在避着什么。
“对了,老大说过阵子我们可能要搬家。”孟老太太的嘴里忽然蹦出这么一句话来,原本正在吃饭的几个人全都停下了筷子。二婶有些不安,又有些不舍,犹豫了一会儿,才小声道:“怎么忽然要搬家?这里不是住得好好的。”
许攸和阿初也都齐齐点头,他们在这院子里住了许多年,早已有了感情,忽然说要搬走,还真是有点舍不得。阿初也不知想到了什么,眼睛忽然一亮,立刻激动得跳起来,“是要搬去京城吗?”
孟老太太笑着摇头,“去什么京城,是你大伯说,他和你爹要调去昌州,不放心我们一家子留在这里,所以让我们也一起过去。”
阿初闻言顿时有些失望,“不是去京城啊。”不说阿初,就连许攸心里也隐隐有些失望,她还真的有点想念京城,想念那里的一切,可是…既然雪爹说去昌州,那就去昌州吧。
“昌州是个什么地方?”阿初很快就把刚刚的不高兴全都抛到脑后,十分好奇地向老太太问起来,“那里有云州这么大,这么热闹吗?”
“比云州可大多了,”孟老太太脸上露出怀念的神色,“阿婆以前在那里住过,小雪的娘亲就是那里的人呢。”
许攸一愣,她在孟家这么长时间,这是第二次听孟老太太提起小雪的母亲,那个叫做的随云的女人虽然早已过世,但她却牢牢地占据着雪爹的心,这么多年来,任凭外人如何劝说,他从来不提续弦的事。
“我娘她…是昌州人。”许攸低声喃喃,眼睛微微发涩,“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你娘啊——”孟老太太轻轻地叹了一口气,“真是个聪明灵秀的女人,只可惜命不好。”她到底还是没多说,就这么提了一句就速速地把话题给岔开了,“回头小雪你带着阿初去收拾东西,自己的东西自己收好,可不要等到要动身了还一团糟。”
阿初脸一红,赶紧抱着杯茶假装喝起来。老太太嘴里在说小雪,其实指的是他呢。
果然,过了不到一个月,雪爹和二叔就亲自回云州来接他们了。
临走时,胡鹏程依依不舍地过来送行,还把胡太太准备好的贺仪送了过来,“我娘原本是打算亲自过来的,”他道,眼睛里有喜悦的光,“不过——”他把尾音拖得长长的,压低了声音,故意卖关子,“不过,我爹他…可能也要升官了。”
“啊!”阿初顿时瞪大了眼,“胡大人也要去昌州吗?”
“不是啦,”胡鹏程连连挥手,“我也只知道是要南下,具体去哪里还没定呢。不过途中要去一趟京城。对了——”他想起赵诚谨来,“顺哥儿不是也在京城,回头我去找他。许久不见,还真是有点想了。他住京城的哪条街?”
“小顺哥不住京城里,”阿初摇头,“他最近都在城外的庄子里住,不过,你若是要去见他,倒是可以先去瑞王爷问问。”
“瑞王府?”胡鹏程的眼睛顿时瞪得溜圆,声音都有些结巴了,“什么…王…王府?”
“小顺哥是瑞王府的世子啊。”都这个时候了,阿初便没有了要如何隐瞒的心思,笑嘻嘻地回道:“以前阿婆不让我们说出去,说要是让外头的人晓得了,小顺哥会被胡人抓走,我们也会被抓进牢里。不过现在就不怕了…”
胡鹏程迷迷瞪瞪地看着阿初的嘴巴一开一合,却压根儿听不清他的话。他觉得就像做梦似的,一直到回了府,整个人都晕晕乎乎的。胡大人老远瞧见他一脸迷茫游离,二话不说,上前来就在他后脑勺上拍了一记,扯着嗓子大声喝道:“死小子,大白天的你又发什么呆?成天都跟没睡醒似的,是不是又去哪里闯祸了…”
“爹——”胡鹏程被胡大人的口水洗礼了一通,不仅没躲,反而直愣愣地抬起头,低声道:“顺哥儿他…是瑞王府世子。”
胡大人一愣,“什么顺哥儿?”
“就是原本寄住在孟捕头家的顺哥儿啊,”胡鹏程都有些急了,“你先前不是总把他挂在嘴边,说我不如人家么?”现在说起来,还真是样样不如人。胡鹏程顿时有些泄气。
“啊——”胡大人这才反应过来,尔后顿时抽了一口冷气,明白了,“这就难怪了。我就觉得不对劲,老孟虽说骁勇,可背后没有人,怎么能升得这么快。”他刚刚得到消息,再过阵子,恐怕孟学良就要升了。虽说他战功不小,可这升迁的速度也的确是有点吓人,大家伙儿私底下都在议论他到底搭上了什么门路,可谁也不敢往那上头想。瑞王爷是什么人?那可是当今圣上嫡亲的弟弟,有他在后头撑腰,这孟家兄弟将来的前途可真是不可限量。
“别跟你娘说,”胡大人琢磨了一会儿,悄声朝胡鹏程叮嘱道。他心里头可清楚自己夫人的性子,若是被她晓得孟家与瑞王府有交情,保准得巴上去,到时候反倒让孟家人难做,他也没脸去见孟学良了。
胡鹏程点点头表示知道了,待回了屋,他回忆起自己母亲的种种举动,忽然有些怀疑这事儿她是不是早就已经知道了。
孟家人所乘坐的马车还未到昌州,竟又有旨意下来,雪爹被提拔成了武略将军,要赶赴京城任职。一家人都傻了。
就连孟老太太都有点不安,悄悄拉了两个儿子在一旁低声问:“大郎这官升得是不是太快了,不会有人眼红,暗地里下绊子吧。”
孟二郎哈哈直笑,得意道:“娘,你把心放回肚子里吧,别看大哥平日里不声不响好像个闷嘴葫芦,在军营里他可是个人物,上上下下谁不服他。别说咱们在京城里有人罩着,就算没人,大哥也照样升官。”
“什么有人罩着不罩着,”孟老太太有些生气,“顺哥儿才多大,这得费多少力气才能护着你们。他是个讲情谊的孩子,我们却不能仗着自己施过恩就要求他做这个做那个,好好的把感情都给磨掉了。”
“娘,我们是那种人吗?不说我,就连大哥都没给顺哥儿写过信提过军营里的事,是那孩子自己非要来帮忙,不动声色地就把上下给打通了。就拿今天的事来说,反正我和大哥事先一定消息也没有。”孟二郎抱着胳膊道:“要不,等去了京城,见了顺哥儿,您亲自去问他。”
孟老太太依旧有些不信,狐疑地朝大儿子看去。
孟学良也无奈地道:“二弟说的是实话,这事儿我真不知道。”
孟老太太这才作罢,罢了脸上又露出感动的神色,“顺哥儿那孩子实在重情重义。”
“可不是,”孟二郎又忍不住插话,“跟着沾光的也不止大哥和我,黑风寨的那些兄弟不是也都混上了一官半职。”
孟老太太瞪了他一眼,狠狠道:“你住嘴,等去了京里,好好地去谢谢顺哥儿。”说罢,嫌恶地朝他二人挥了挥手,走了。
第84章 八十四
因雪爹和二叔都要赶去京城,实在没法子护送孟家人进京,无奈之下只得在昌州雇了几个人来护送家眷。京城天高路远,马车里又坐的都是老人小孩,所以这一路走得极慢,足足费了二十来天才终于看到了京城的大门。
“到了——”自从听说今天就能到,阿初一直都处于亢奋状态,每隔几分钟就要忍不住掀开车帘子往外看,待终于瞅见远处巍峨耸立的城墙,阿初终于忍不住兴奋地高声唤起来,“小雪姐,我们到京城了。你快出来看看!”
许攸“哦”了一声,也准备学着他的样子从窗口探出脑袋,结果刚刚动了动就被孟老太太给拉住了,“小雪别听阿初的,他是男孩子,自然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你可是个姑娘家,怎么能这么咋咋呼呼毛毛躁躁的。”
“我不是穿了男装吗?”许攸指了指身上的衣服小声辩解道,孟老太太最近有点反常,以前在云州的时候,她从来都不管这些,还总说女孩子要活泼些才好,可自从定下了要来京城,她便开始叫她规矩,张口闭口就是“女孩子要娴静,要文雅…”,许攸很不能适应,索性便把雪爹的衣服找了一套出来,稍稍一修,自己给套上了。
孟老太太拿她一点办法也没有。
“娘,我想下去。”阿初蠢蠢欲动地想下马车,被二婶一把拽住,把眼睛一横,喝止道:“别胡闹,以为这里还是云州呢?”
阿初被她一拽,立刻求救地朝孟老太太看过去,眼巴巴地唤了一声“阿婆——”,孟老太太沉着脸朝他摇头。阿初无奈,只得气鼓鼓地坐回了远处。许攸拍拍他的肩膀,小声地劝慰他,“没事儿,京城里头更热闹。”
马车越走越近,眼看着就到了城门口,外头忽然传来阵阵喧闹,阿初哪里忍得住,不待孟老太太阻止他就已经掀开帘子往外探看,尔后眼睛忽然一亮,扯着嗓子大喊起来,“爹,大伯,我们在这里——”
是雪爹和二叔来接他们了!一家人顿时喜出望外,阿初更是高兴得直跳,不待马车停稳就麻利地跳了下去,撒开腿朝前头奔过去,一把冲进孟二叔的怀里。
“你们怎么亲自过来了。”孟老太太心里头挺高兴,嘴都快合不拢了,却还故意作出责备的语气,“不是说差事挺忙的?你们兄弟俩刚进京,都还没站稳呢,怎么好这么请假出来。”她说话时,又不安地朝城门口瞟了两眼,小声问:“前头是怎么了?”
孟二叔立刻压低了嗓门小声道:“小声点儿!”他朝四周看了看,确定四下无人注意到自己,这才悄悄地解释道:“是齐王殿下要出城,被人给拦了,正闹着呢。”
许攸闻言顿觉意外。齐王是什么性子,那可真正地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物,真要横起来,就连瑞王爷也不一定拦得住,居然有人胆敢来拦他,一会儿要真在城门口闹起来,今儿估计得出大事。
不过,就雪爹和孟二叔脸上的表情来看,似乎也不像是要出大事的模样,尤其是二叔,他嘴角一直勾着,带着一股子坏坏的笑,幸灾乐祸的样子。
孟老太太也有些意外,“齐王?是不是早些年去接顺哥儿回京的那个俊俏后生?那孩子长得那个叫俊!我这老婆子活了大半辈子还没见过那么俊的后生。他干啥事了,怎么被人给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