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学校的文化祭办得比其他学校还盛大,但与昔日相较,仍算是收敛了许多。当年神高的文化祭好似大家的生活目标,破除旧习、迎接新时代的思潮席卷全日本,在神高的展现形式即是文化祭。
「在我入学前不久,文化祭有如暴动般,大家都兴奋过度,简直踩不住煞车,虽说那与后来的校园暴力相比还算守规矩,不过看在当时老师的眼里,想必相当难以忍受吧。」
糸鱼川老师所缅怀的时光在我看来就像日本现代史的内容般遥不可及,和我同时代出生的人们也一定很难想像新思潮席卷全日本的时代。
「那年四月,当时的校长在教职员会议上制造了一个引爆点,对了,这里也写到了:『本校不该只甘于定位为一所小地方的私塾』。以现代的眼光来看,英田校长似乎很有远见,但其实他这个发言的真正目的只为了搞垮文化祭。
「文化祭日期公开后,马上引发学生们的大骚动,因为比之前的惯例少了三天,仅剩两天,而且由平日改到周末。说实在的,若是删掉不重要的活动,两天的时间其实很够用,说穿了学生就是不满受到干涉。
「消息公开后,所有人都感觉得出校内气氛紧绷,弥漫着山雨欲来的气氛。
「首先,校内到处被贴上不雅字句,后来还有演讲。虽说是演讲,其实只是站在台上畅所欲言,所有人都很激动,不管听到什么都捧场叫好。这个运动愈演愈烈,到后来所有学艺类社团甚至发表了联合声明。
「校方早料到会引来反弹,仍坚持缩短文化祭,可见校方早已下定了决心。学生要是想组织团体进行反抗运动,就得有受罚的觉悟。大家嘴上讲得豪情万丈,却都没什么担当,没有一个人愿意担任社团联盟的领袖。」
糸鱼川老师讲到这,挺起腰杆换了个姿势,椅子发出嘎吱声。
「当时被拱上去当箭靶的,就是你的舅舅——关谷纯,实际上的主导者另有其人,但那个人当然是绝对不会公然现身的。
「学运愈来愈激烈,校方的计划最后宣告失败。这里也写到,文化祭如常举办了。」
老师以不带感情的平淡语气叙述,我不由得深切感受到这一路过来三十三年岁月的力量。学运的激情,还有推别人当代表的卑劣行为,难道真的都已成了古籍的一页?
糸鱼川老师继续说:
「但是,我们做得太过火了。学生不但集体罢课、聚集到操场上呼口号,活动进行到高潮时,众人甚至激动得升起篝火。那一晚,终于出事了。
「武术道场发生了火灾,不知道是因为篝火的火花引燃还是有人蓄意纵火。火很快就被扑灭了,但老旧的武术道场也被消防车的强力水柱冲得半毁。」
千反田和伊原的表情都僵住了,我大概也一样。光听转述都不难想像当时的事态有多严重,即使不是直接破坏学校设施,也绝无可能不了了之。
「唯有那件事找不到正当理由粉饰,因为那是绝对不容忽视的犯罪行为。所幸校方不想把事情搞大,没有让警方介入,但文化祭结束,校方决定秋后算帐时,谁也没立场反对。……其实说到底,当时大家根本也没思考过文化祭结束后该如何善后吧。
「火灾的起因终究是没有查明,而学运名义上的领袖关谷学长成了杀一儆百的惩处对象。
「在那个年代,做出退学处分比现在容易多了,关谷学长直到最后都很沉着。至于你问我,他是不是自愿成为挡箭牌……」
糸鱼川老师仿佛在对我微笑。
「你应该知道答案了吧?」
漫长的一席话结束后,糸鱼川老师起身,拿咖啡杯盛保温瓶的白开水一饮而尽。
所有人一迳沉默着,或许是根本说不出话。千反田的嘴唇隐约动着,可能是在说「好过分」、「好凄惨」之类的三个字,我不敢肯定。
「好啦,故事说完了。还有其他想问的吗?」
糸鱼川老师又坐回旋转椅,以不变的语调问道。在她看来,这些事确实都过去了。

最先开口的是伊原。
「所以那张封面便是描述了当时的事,是吗……?」
糸鱼川老师默默地点了头。
我想起《冰果》的封面——狗和兔子互相攻击,还有众多兔子在远处围观。狗代表校方,兔子代表学生,和狗缠斗的兔子即为关谷纯。
方才听老师说话时,我想到一件事,于是发问了:
「神高的所有校舍建筑物当中,唯独武术道场特别老旧,是因为武术道场当时重建过吗?」
四月时,千反田会注意到破旧的武术道场,那时我丝毫没放在心上。
「是啊,公立学校的校舍建筑物要是没有超过耐用年限,是不会重建的,所以十年前全校校舍一起重建的时候,只有武术道场还没超过耐用年限。」
接着里志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
「老师,您好像不用『KANYA祭』这个词呢。」
我以为这句话完全离题,没想到糸鱼川老师却笑了。
「想问为什么吗?你一定知道答案吧?」
「是的。」
KANYA祭?
对了,姐姐在电话里说过「KANYA祭」这个称呼是禁语。我刚刚没反应过来,现在总算发现这为什么是禁语了。
「关谷纯并非自愿成为英雄,所以老师您才不说『KANYA祭』。是吧?」
「阿福,什么意思啊?」
里志一如往常地面带笑容,但那是很不像他、不合一丝喜悦的微笑。
「『KANYA祭』的『KANYA』不是写做『神山』,要写成关卡的『关』,山谷的『谷』(注四),我前阵子终于查到了。『关谷祭』这俗名想必是取来赞扬英雄的,但若知道事件真相,就不会这样称呼神高的文化祭了。」
这时,千反田也问道:
「老师,您知道我舅舅为什么要帮社刊取名为『冰果』吗?」
糸鱼川老师听到这个问题却摇了摇头。
「关谷学长在隐约察觉自己会遭到退学时,很难得地坚持要取这个刊名,他说自己能留给学弟妹的,只有这件事了。可是很抱歉,老师并不清楚他的用意。」
……不知道?
真的不知道吗?糸鱼川老师、千反田、伊原、里志都不知道?
我想气都气不起来,因为我已经累坏了,但仍莫名地感到焦躁。关谷纯留下的讯息难道没有一个人接收到吗?应当接收到这个简单讯息的我们竟然没接收到,这正是令我气愤之处。
我没对特定的人说话,只是不由自主地脱口说出:
「怎么会不知道?刚才那段故事都听到哪里去了?意义很明显吧?那只是很简单的双关语啊。」
「奉太郎?你怎么了?」
「关谷纯想把自己的想法传承给我们这些古籍研究社后裔,所以才给社刊取了这种名字。千反田,你英文很好吧?」
千反田突然被我点名,显得有些慌张。
「呃,英文吗?」
「是啊。这是暗号,不对,该说是文字游戏吧……」
糸鱼川老师没有特别的反应,我猜她可能早已察觉这是什么意思,她发现也是应该的,但她为什么不告诉我们?我不确定原因为何,只是多少察觉到以糸鱼川老师的立场,或许不方便公然说出来,又或者,这也是古籍研究社的传统之一?
「折木同学!你知道答案吗?」
「太恐怖了,折木你真的知道啊?」
「奉太郎,你快说啊。」
我是第几次被这群人逼问了?每次我都叹着气勉为其难地回答,但从来不像此刻这么庆幸自己是第一个想到的,因为我不需要任何人讲解,就能理解关谷纯的遗憾以及洒脱的心情。
我开口了:
「冰果是指什么呢?」
千反田回答:
「古籍研究社社刊的名字。」
「从一般名词的角度去想啦。」
里志说:
「是ice吧,ice candy。」
「你就不会想到ice cream吗?」
伊原问:
「ice cream?这是关谷纯留下的讯息?」
「断开来念啦。」
天呐!为什么我老是得干这种事?都这么久了,你们的答题技巧总该进步一点了吧?
「念成ice cream又没有意义,我都说是文字游戏了啊。」
一片沉寂之后,终于,里志的表情变了。说他脸色发青稍嫌夸张,但他确实有些面无血色。接着伊原也厌恶什么似地喃喃说出:「啊,我懂了。」
只剩千反田了,她或许真的想不出来。她对任何科目都很拿手,英文当然在行,但我也很清楚她向来不擅长活用。我急得没心情再玩下去了。
我拿起《冰果 第三期》序文的影本,翻到背面以原子笔写下一行字。
「这就是你舅舅留下的讯息。」
我把纸张交给百思不得其解的千反田。
千反田接过去一看,眼睛瞬间瞪得浑圆。她轻轻「啊」了一声,接着沉默地凝视那行字良久。
众人的视线都集中在千反田身上。
千反田眼眶泛泪。我知道,这表示千反田历时几个月的委托案终于告一段落了。
「……我想起来了。」她低声说道:「我全都想起来了,我问舅舅『冰果』代表什么意思,舅舅回答我……。对,他告诉我要坚强。他说,要是我变得软弱,有朝一日会连惨叫都叫不出来,到时我会活得像……」
千反田望向我。
「折木同学,我想起来了,我是因害怕活得像行尸走肉才哭的。……太好了,我能够安心地去送舅舅了……」
千反田微笑了。她仿佛现在才发现自己的眼眶湿润,于是以手背拭泪,这时,她抓在手上的影印纸背面刚好朝向我,上面留着我拙劣的字迹——
I scream.

注一:MOSSAD,以色列情报局。
注二:Sarajevo,波士尼亚赫塞哥维纳的首都和最大城市。
注三:「lbara」为日语姓氏「伊原」的发音:「Satoshi」为日语名字「里志」的发音。
注四:日语汉字分为音读与训读,「关」字音读为「KAN」,「谷」字音读为「YA」。

 

八 迈向未来的古籍研究社之日常

文化祭迫在眉睫。我在地科教室,仰望窗外秋高气爽的晴空,这个暑假中发生的一切仿佛许久以前的事。自从明白了关谷纯的遗憾,并得知「冰果」的真正含意后,我们着手制作社刊。
而且事情还没结束。
我正在给几个月不见的姐姐写信,一旁仍上演着地狱般的景象。
「阿福,还没好吗?和印刷厂约好的时间都过了耶!」伊原近乎哀号地喊道。
里志被分配到的页数尚未完工,总是从容不迫的他如今一副很想逃跑的狼狈模样。
「再一下,只要再一下下就好了,真的。」
「你上星期也讲过这句话!」
编辑社刊的总负责人当然由社长千反田担任,落版和联络印刷厂这些实务工作则交给有经验的伊原负责。多亏了伊原铁面无私的时间表,《冰果》的制作可说进展得踏实又顺利。我还没看过伊原的稿子,听说里头描述了她对某部漫画古典名作的感想,内容好像和「寺」、「庙」、「numbers」有关,大概是在讲求签的故事吧。(注一)
但相对地,里志在伊原的鞭策之下竟然还没完成负责的篇幅,据他说,内容为关于芝诺悖论(注二)的笑话,这主题还真随兴,却很符合我们从《冰果》旧刊所感受到的包罗万象风格,「古典悖论」这主题也算是和古籍扯得上边,所以勉强称得上正经。而伊原也顾虑到里志必须兼顾手工艺社和总务委员的职责,并没分配太多页数给他,但里志仍是焦头烂额,看来他对写作的确很不拿手,真没想到他有这个弱点。
里志僵着笑容埋首于稿纸中,伊原在他背后走来走去,一次又一次地看手表,不一会儿,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她问我:
「对了,小千呢?我要和她谈费用的事。」
里志本来想插话,被伊原瞪了一眼,又慌张地缩回去写稿。我无奈地停下写信,回答她说:
「千反田去上坟了。」
「上坟?」
「上关谷纯的坟。她说想尽早把那份原稿供在舅舅灵前。」
「那份原稿」指的是我们这次追查三十三年前事件的整个过程描述,这是我在千反田的协助之下完成的。我没兴趣加上不必要的润饰,所以稿子成了枯燥至极、走散文路线的文章。
「这样啊……」伊原有些愕然地喃喃说道:「小千说了什么吗?」
「什么都没说。」
此话不假。千反田在关谷纯的葬礼那天,还有我把稿子交给她的时候,甚至在拿稿子去上坟的今天,都不见她有太明显的感动情绪。虽然有可能是她刻意隐藏,但我不这么想。在我们解读出「冰果」含意的那天,她的委托案就已经解决,接下来她要怎么解释、要怎么去接受,就不干我的事了。
「是喔……。阿福!手停下来了!你只剩五分钟,快给我写出来!」
「五分钟!摩耶花,你会不会太残忍啦?」
我不理会再度上演的闹剧,兀自陷入沉思。这次的事严格来说,并不是千反田一个人独自怀抱的事件,伊原和里志一定也受到一些冲击,得到一些答案。
那我自己又如何呢?
……我将信件草草收尾,抓起我的斜背包。秋天的凉爽让人昏昏欲睡。虽然有点愧对正在水深火热的里志和伊原,我还是决定回家去。
正这么打算时……
教室门猛地打开,一道人影冲进地科教室,那是跑得气喘吁吁、连头都抬不起来的敝社社长千反田。她这么突然地闯进来,害得我、里志和伊原都惊讶得说不出话。千反田肩膀上下起伏,喘了好一阵子才抬起头来。
「咦,千反田同学,听说你去扫墓啦?」
她听到里志的询问便点头答道:
「是啊。但有件事我很好奇,所以跑回来了。」
她说了「好奇」两个字?
我突然有股不祥的预感。不对,这不算预感,过去累积的经验让我猜到接下来的发展。千反田乌黑的长发被汗水濡湿得闪闪发亮,发烫的脸颊呈现樱花色,那双大眼睛也生气盎然地射出精光,这是她好奇心爆发的前兆。
「小千,你对什么事很好奇?」
别问!千万别问啊!我悄悄地绕过千反田身后,打算溜出地科教室。
但还是被逮到了,我早知逃不过这位大小姐的眼睛。千反田扯住我的手臂,当下就要把我拖走。
「折木同学,我们走吧!去弓道场。现在还来得及。」
「干嘛啦,你想做什么?」
我明知徒劳无功,仍死命抵抗。千反田好像把这种反应解释为我想听她讲清楚来龙去脉,于是她摇头说:
「与其让我来讲,不如你自己去看吧。」
没救了。千反田一旦进入这种状态,我还是乖乖听话比较有可能节能。我回头一看,里志正露出笑脸,伊原则是耸了耸肩。我死心了,说道:
「好啦,我去啦。反正又是那个吧?」
千反田停下脚步,回过头来,大眼睛直勾勾地望着我,嘴角微微扬起。
「嗯,没错。……我很好奇。」

注一:此指竹宫惠子的科幻漫画《奔向地球》(地球へ)。「寺」的日语读音为tera,在此作中为地球的别名「Terra」;「庙」的日语读音为myu,在此作中指的是拥有超能力的新人类「缪」;numbers则代表主宰人类的超级电脑「Terraz Numbers」。
注二;即「Zeno's Paradoxes」,关于运动不可分性的一系列哲学诡辩,由古希腊数学家芝诺(Zeno of Elea)提出。

 

九 寄往塞拉耶佛的信

折木供惠小姐:

寒暄省略。
我有事想问姐姐,所以写了信,希望你还住在上次那间旅馆。

姐姐,你对古籍研究社的事知道多少?
当初是怀着什么样的打算叫我加入古籍研究社的?

姐姐应该知道我的作风,但我自从进入高中,就被里志和你不认识的一群人围绕着,看到他们和我完全相反的行事风格,我不知怎的总觉得心慌,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现在想想,当初要是没加入古籍研究社,就不会有这种体验了。如果我一直没加入任何社团,或许永远都不会对自己的信条产生质疑吧。
姐姐,你是不是早就看出我会受到这种冲击?

然后是《冰果》的事。
我依照你从贝拿勒斯寄来的信上的建议,加入了古籍研究社,也依照你从伊斯坦堡寄来的信中透露的线索,打开了生物教室的药品柜,但事情并没有就此画下旬点,我由于打开了药品柜,后来不得不追查起三十三年前关谷纯的事件。
简言之,关谷纯的事件是三十三年前精力旺盛的学生们过度积极的作风所导致,而这种作风既然得出了《冰篥》这个刊名,我想,是否高中生活就该是玫瑰色的,恐怕也不尽然。而且事实上,我自从知道了那桩事件之后,那股莫名的心慌就消失了。虽然我不认为自己的行事作风有多好,但现在我会觉得,相较之下应该还不差吧。
姐姐,你是不是早料到我……

怎么可能嘛。
真是个烂笑话。又不是心智控制术,不可能有那种事的。

别理我,前面写的都当作近况报告吧,我也懒得重写了。

祝旅途愉快。

谢谢你的建议。

折木奉太郎 草

——全文完——

 

后记

初次见面,我是米泽穗信。
这本小说的内容有六成纯属虚构,其余则是以真实事件为蓝本,潜伏在故事背后的是一些连报纸社会版都不会刊登的小事件。
顺便透露一下分辨虚构和真实事件的小秘诀——您只要把您觉得合情合理的情节都视为虚构,觉得像是刻意安排的部分当成员实事件,就八九不离十了。但若有人觉这本小说中奠基于真实事件的部分也很合情合理,又该怎么解读呢?我还没想出好的解决方案。
此外,我之所以决定把真实事件写成小说,是从通缩螺旋(注一)的示意图得到了重要构思;另一方面,我也从NHK教育台的节目《女巫莎柏琳娜》(注二)当中受益不少,特此记上一笔。

本书得见天日,多亏了许多人的协助,尤其是:
在结尾时给了我重要提醒的山口和中井,对我说喜欢这本小说而且觉得很有趣的斋藤,经常等我的多田,不厌其烦陪我讨论那些自以为是的主张的秋山。
再次向各位致谢,非常谢谢你们。青魽最肥美的季节快到了,如果你们来访,我必定全力款待。

还有。
感谢给这本小说一个机会的各位评审委员、责编S、(初版刊登时)接下插画绘制的上杉老师,以及所有相关人士。
《冰果》能够出版持实体书,全仰赖了你们的关照,在此深深地致谢。

话说前阵子我和朋友去吃寿司,享受到与价钱同样高档的美味。用完餐后走出店门,直到坐上车都一切如常,可是不知怎的,负责驾驶的友人却迟迟不开车。
由于当时正值用餐时间,不断有车开进停车场,我们这样显然造成了别人的不便,但无论我怎么催促,友人只是沉默地露出微笑,依旧没打算踩油门。
我这位朋友并不爱恶作剧,平日还是个个性非常踏实惯重的人,却唯独这天,真不知道他是怎么了。

这件事的真相,就留待日后再述。希望真的还有日后。
那么,今后也请大家多多指教了。

米泽穗信

注一:即「Deflationary Spirai,通货紧缩的恶性循环:物价下跌→企业营业额减→企业受益减少→企业对应设备投资人员雇用减少→失业增加→个人消费减少→物价再下跌……
注二:原作为美国漫画《Sabrina, the Teenage Witch》,一九九六年改编拍摄为电视影集,青春喜剧风格,在日本NHK教育台也播完了全七季的内容。

 

解说 青春的米泽,米泽的青春

布鲁胖达

※本文涉及故事重要情节,未读正文者勿看。
谈到米泽穗信:心中浮起的第一印象是:以「日常之谜」为创作题材的「青春推理」旗手。这样的印象,相信随着这几年米泽作品的引入,台湾读者应该不陌生。就目前已引入的作品来看,《再见,妖精》是米泽「日常之谜」加「青春推理」文风的代表作,「小市民系列」比较接近轻小说路线(在台湾已出版的有《春季限定草莓塔事件》、《夏季限定热带水果圣代事件》),但也是这个创作走向。
《寻狗事务所》则是米泽穗信一个跳脱日常之谜框架的尝试,书中主人翁也由学生转为会是上班族的事务所老板,但通篇作品仍洋溢着青春气息。《算计》里,在封闭空间进行杀人游戏这种违反善良风俗的设定虽然已与过往作品的日常之谜风格大相迳庭,身为大学生的主角在如此背景中的反应,仍保留了为坚持信念起身反抗的青春余味。
简单地说,读者们对于米泽穗信的认识不论是代表作抑或是这几年文风丕变的作品,都是以「日常之谜」加「青春推理」为基础开始往上堆叠、延伸或变异,但这样的基础是怎么开始的呢?这就得回到米泽的出道作《冰果》了。

十年前,一切从此开始

米泽穗信,一九七八年出生,就读金泽大学文学系期间便在个人网站上发表作品,受日常之谜推手北村薰《六之宫公主》的影响,开始尝试以推理小说为创作方向。大学毕业那年(二〇〇一年),一边在书店工作的米泽,投稿参加了角川书店举办的「第五届角川校园小说大奖」,并荣获「青春推理&恐怖部门」奖励奖,而当时的投稿作品,便是呈现在各位读者手上的《冰果》。
《冰果》出版时被规画在角川专门出版轻小说的「角川Sneaker文库」推出,确实,《冰果》有个轻小说般的开场:「奉太郎,去保护姐姐青春的舞台吧!去加入古籍研究社。即使只是挂名也没关系。」作品中的角色也被塑造成有如动漫风格的鲜明形象,例如奉行节能主义、「没必要的事不做,必要的事尽快做」的折木奉太郎;好奇心化身的资优生千反田爱瑠;无用知识相当渊博、却总是做不出结论的福部里志;有完美主义倾向外加毒舌的伊原摩耶花。这四位古籍研究社成员的组合与分工有如校园侦探团一般,以历史悠久的神山高中为舞台,携手解开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谜团。
虽然因角川的行销策略错误,《冰果》推出时的销售量并不理想,但这样的作品设定在日本受到广大年轻读者支持却是肯定的!至今年(二〇一一年)为止,《冰果》已发展成俗称「古籍研究社系列」的五部系列作,而这个系列还在持续当中,成为米泽穗信笔下最长命也最具代表性的系列。
做为古籍研究社系列的第一作,《冰果》的第一篇:〈深具传统的古籍研究社之重生〉是相当值得纪念的一个章节。短短的篇幅当中,米泽穗信除了轻快地交代故事背景、提供人物形象并为最终的谜团埋下伏笔之外,更重要的是透过故事中的第一个谜团:千反田为何被反锁在教室里?我们得以一窥米泽「日常之谜」加「青春推理」风格的根源。
「理应是开放空间的教室忽然成了密室,而且一位初次到来的学生竟莫名地被反锁在里头?」对推理小说的读者来说,这是多么熟悉且充满想像空间的设定!但米泽穗信并未赋予这样的设定一个机关算尽的华丽诡计,而是给了「工友日常作业所造成的巧合」这般不带任何犯罪味道的解答。这正是米泽出道的第一个谜团,他亦未以此为基础做出错综复杂的情节发展或神采降临似的天才推论,转而以轻松、快速、甚至有点儿跳跃的节奏与笔触,干净俐落地处理整个问题。这样的写作方向不仅替《冰果》的风格走向立下基调,也成了米泽穗信日后「日常之谜」加「青春推理」文风的起始点。
与其说米泽穗信笔下的「青春推理」是以青少年为主角,以校园为舞台背景,描述角色的特殊际遇并解开谜团的过程,毋宁说米泽是透过这样的过程,描写青春的特质,试图推理「青春」。「青春」正是隐藏在《冰果》众多谜团背后最大的谜团。

十年后,我一定不会后悔有过这样一段日子

「说到古同中生活就会想到玫瑰色」——以此发言登场的折木奉太郎,却被好友里志归类为模糊的灰色。在周遭人们的推动下,折木一边耗费能量解谜的同时,一边思索究竟何谓青春的色彩?
青春期是个由孩童过渡到成人,由依赖迈向独立的过程,人在这个阶段初次感受到自己拥有能量,能对所处的世界产生影响。这种怀抱着无限希望、对于事物倾向观看好的一面的浓郁浪漫世界观,正是折木认为高中生应有的玫瑰色彩。
于此同时,有了能量就代表自己得开始选择使用能量的方式。面对不明的未来,与其盲目瞎闯虚耗能量,不如保持在一个安全的中立位置。这正是折木所谓的「节能」,一种看似不上不下,不积极也不消极,如种子般毫不起眼却又蕴含生机,只待适当的土壤加以灌溉便得以茁壮的灰色状态。
而古籍研究社正是灌溉折木的土壤。在与社团成员互动的过程中,折木有机会一睹同侪们使用能量的方式:千反田基于对整个系统的好奇而大量地消耗能量;里志只将能量运用在自己觉得重要的地方;还有伊原对于细节的关注近乎洁癖的严谨态度。折木在追寻三十三年前真相的过程中,也见证了会经青春的学长姐们的转变:关谷纯彻底燃烧青春的结果,玫瑰色光环浓烈到诞生「KANYA祭」一词的英雄事迹,事件的背后却是一场卑劣的惨剧?当年会经目睹激烈学生运动的郡山养子,经过时间的冲洗,一切都仅成了过去?
折木在还原关谷纯青春的过程中,不断地反思自己的青春,而这种角色随着事件发展而产生的心境动荡,正是米泽穗信书写青春的迷人之处。
青春究竟是什么颜色?这个问题随着社刊《冰果》命名原因的揭晓,米泽似乎透露了一些想法——青春的色彩有如ice cream,可以有彩虹光谱般各式各样的口味,但不管是哪种味道,不变的是其浓郁的口感与风味。ice cream的另一个特色是品尝期限短暂,且必须悉心照护避免受到污染;正如青春虽拥有众多的可能性,但其脆弱且有限的力量容易受到外界的挑战。
当秉持的信念受到挑战时该怎么办呢?那就坚强地呐喊吧!scream是种燃烧生命的呐喊、声嘶力竭的呼唤,I scream则是一种确认自己存在的强烈表现,展演青春的终极姿态。历经青春绚烂与苦涩的关谷纯透过《冰果》企图传达给我们的是:ice cream的浓郁短暂加上I scream的坚强呐喊才是真正的青春本色啊!
正如古籍研究社成员们在历经发掘出关谷纯的英雄事迹与《冰果》欲传达给后人的讯息这种剧烈的心境动荡后,仍能藉一句「我很好奇」重返青春的轨道,祝福读者诸君透过阅读《冰果》而跟着感受、缅怀自己的青春之余,也能沾染一些青春的色彩:
十年后,我一定不会后悔有过这样一段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