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少彬知道,自己赌赢了!
在薛琳原来的规划里,是会在镇改区的项目上做出一定的成绩的,可忙忙碌碌,不知不觉间张少彬都听到风声进军房地产市场了,她再投入进去已经没有那么大的利益可图,真正的高端市场已经被大鳄占住。
她再进入是隔着沙漠吃草,与其在这里纠结,不如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帝京。
放眼IT市场,IT投资热度越来越大,班上的同学们都在讨论这个问题,有人开玩笑,只要是IT企业,挂上了一个沾边的牌子,就会有十家以上的投资商过来找你谈。


第53章 决定(一)
九六年到两千年, 流传着两个童话, 一是海南房地产童话, 一夜之间资本蜂涌而至, 不停地买地, 不停地建设;一个是IT童话,几个大学生在车库组装一台电脑,得到巨额投资, 成为世界首富之类的故事广为流传。
人们盯着新生的电脑,好像那就是一座座金矿一样, 去晚了, 矿都被别人挖走了。
薛琳听着富国强讲述投资IT业的事,微笑,点头, 但没有发表自己的看法。
“你怎么看?”
“我?我的培训学校加开了五个电脑班,一百台电脑每天开机十几个小时, 还是供不应求, 马上就要再上三百台电脑在冰城、奉天、申城开班。”
“你不打算投资吗?”
薛琳摇头,“水太深了, 我刚学会五笔输入法,不打算在我不了解的事上投钱。”
“我的经理告诉我,他认为电脑很快会像电视一样普及,未来家家都会有电脑, 每个人办公都离不开电脑。”富国强掏出烟看了看薛琳又揣回去了, “过去我刚开始做家电的时候, 买电视还得凭票,一家有一台电视就是全院子的明星,每天从早到晚一屋子的人看电视,现在谁家没有电视啊。”
“我认同你经理的意见。”不过他的经理可能没办法估计,未来台式电脑被笔电和手机侵蚀市场,慢慢退出,电视成为年轻人家里开机率最低的摆设。可谁有前后眼呢?富国强的经理已经是很有能力的人了。
“那…”富国强对于投资IT也有疑惑,他还不如薛琳呢,只会电脑开关机,他的办公室倒是有台电脑,基本上是摆设。
“可能是我比较谨慎吧。”薛琳摊了一下手。富国强应该也是谨慎的类型,否则也不会活跃到最后。
两人谈到这里,外面忽然传来一阵嘈杂,几个同学一起高声地讨论着房地产、IT,他们对钱应该往哪里投资争论不休。
这些人,开得最差的车也是宝马,这个时候的宝马售价七十多万起,还要等,他们过过最穷的日子,以为现在已经是顶峰,手里握着钱,不知道该怎样让钱去生钱。
教授走上台,开始应学生们的要求讲国外的互联网发展史,顺便普及一些常识,比如从哈佛退学搞IT的那小子,他母亲是IBM董事长的朋友,考上大学的礼物是每年收益100万美元的信托基金。
全班响起愉快的笑声。
薛琳的手机震了一下,她看了一眼手机,龙泉约她出来吃饭。
有的时候当你拥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财富会来找你,而不是你去寻找财富。
比起上一次见面,龙泉显得成熟了很多,他穿上了白衬衫,系上了领带,穿上了西装,头发剪短了,脸上也清爽干净了起来,看起来跟后世经常出现在电视里的龙泉,区别不大了。
他坐在咖啡厅的卡座里,不停地看着菜单,额头上冒着薄薄的汗,手指互相拧在一起,他已经两个月没像现在这么紧张了,上次他这么紧张的时候是看见自己的银行卡余额的时候,十万块,尽管第二天就要转给广东的硬件供应商六万块,还是他这一生拥有过得最多的钱。
现在他已经对自己的银行卡余额麻木了,对自己的未来却迷茫了,有人让他继续学业,有人让他更进一步,有人让他专注于发展,有人捧着钱让他扩大生意。
他第一次感觉到自己拥有这么多的选择,第一次感觉到迷茫。
薛琳走进来坐在他的对面,低头笑吟吟地看着他,“嗨,我记得是你约我来的吧?”
龙泉抬起头,扯出来一个干巴巴的笑,“你好。”
“你好。”薛琳笑了起来,“我跟你说,三百台电脑的大订单,只是请喝咖啡可不行,你得实在的给我一个友情折扣。”
“折扣。”龙泉忽然不紧张了,“嗯,肯定给您最合理的价格,最优秀的售后服务。”
“说起来你的电脑质量真的很好,那么多刚学会开关机的学员每天粗暴的对待它们,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出大毛病的。”
提起电脑龙泉自信了起来,“像您这种使用频律,三年之内不需要大修,一般普通人家用,只要不暴力对待,五年之内不会有问题。对了,您喝什么?”龙泉招手招呼服务生过来。
“摩卡。”薛琳点了杯咖啡,“一个你家自制的舒芙蕾。”
“您常来这里?”服务生微笑着问道。
“经常来。”过去,过去她人生中让人忍不住想要马上哭出来的事情太多了,只有甜腻蛋糕和同样甜的咖啡能让她熬过一整天。
薛琳喝了一口咖啡,还是原来的味道,却不像过去那样让人上瘾了,大约她的大脑不需要太多的多巴胺了,“听说你的公司发展势头良好。”
“嗯,现在我有十个同学跟我一起做,他们的主张都是尽快扩大营业,他们家里也都同意投钱。”
薛琳脸上的笑收敛了一些,十个人,十个家庭,十个投资人,看起来很美好,实际上却是很多企业分崩离析的开始,“需要我借法务给你吗?十个人的投资当然很好,但需要详细的法律和章程,最后大家集中到一起,面对法务共同商议。先小人后君子,千万不要因为大家是同学的关系,让企业一开始就是一团股权乱麻。”龙泉这人,脑子聪明归聪明,但一开始真没什么商人思维,更没什么法制观念,当然了,这也是这个时代的通病,国人习惯了用道德彼此约束,却忘记了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法律才是最终的武器。
当企业每年分红十万的时候可能没有人起贪年,百万?千万?亿万的时候呢?甚至到最后需要追加投资,破产的时候呢?
别说是同学关系,多少从光屁股开始就互相认识的朋友,血亲兄弟,夫妻,就是因此而反目成仇,彼此的感情分裂,原本势头很好的公司因为内斗分崩离析。
“您不看好我的公司吗?”龙泉眼角下垂,眼神像是一只被遗弃的小狼狗,头发略有些乱,让薛琳手有些痒想要帮他胡噜得更乱。
“我一直很看好你的公司。”
“现在有很多人上门要做投资人,一千万买一半的股份什么的,可是你始终只是保持合作的关系,没有说投资。”
“首先,一千万投资是不切实际的。”薛琳说道,“你的企业现在不需要一千万的投资,钱多了对你来讲是负担,对你们十个未来股东而言更是□□,电脑虽然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有同样眼光的人不少,这一行的竞争注定激烈,一千万的投资,没有多到让你开发硬件建厂房和国际大牌掰手腕,也没有少到让你谨慎投资稳扎稳打,一步一步的用口碑和质量扩大影响力。”说要投资一千万给龙泉的人,肯定是个脑子一热听说有IT企业就直接扔钱进去,等待百倍回报的家伙,根本没有考虑这些问题。
“你怎么知道的?”
“我最近读了很多传记。”两辈子了,薛琳看过的成功的人,失败的人太多了,前一天挥金如土美人如玉,第二天爬天台跳楼债台高筑的也不是没有。
还有一些人,从一开始是想做事业的,做着做着就把自己做成了一个骗子。
想到这里,薛琳自己笑了,因为织(fei)补(chai)系统发出了一声叹息。
这两个系统也算是两个极端了,织(fei)补(chai)系统被自己用成了废柴,除了有时候做一些提醒之外,没有什么用处。首富系统受不了沈樾的人品低劣恶习无数,直接接管。
这两系统在一起可以开一家餐具店了。
龙泉不知道她为什么笑,“你觉得我不值一千万?”
“未来你会觉得一千万跟一千块似的,不是什么大钱。”薛琳说道,“但现在你不需要一千万。你们十个同学,能凑多少钱?两百万有没有?直接足够你启动事业了。如果是外人来投资,比如我来投资你,我会直接给你三千万,支持你请代言人,做广告,在主要城市招收销售商代理,去广东请代工厂加工产品,迅速的把品牌做出来,占领市场。当然了,我要百分之六十的股份,余下的你们十个人分,我指定你为CEO。”薛琳现在都不知道自己手里有没有三千万,教育、出版、唱片、餐饮,在这个时候都是吃得草下得是钻石蛋的产业,现金流哗哗的,三千万,她收拢一下现金,拿出来不难。
龙泉有些糊涂了,薛琳先是说自己不值一千万的投资,现在又说自己值三千万?
“问题是你有没有准备运营这样一家企业。”薛琳正色道,在她看来,龙泉还太青嫩,除非自己出马运营,把龙泉从CEO变成打工仔。
龙泉的手心全都是汗,三千万?听起来简直是天文数字,他抹了抹汗,“能让我回去想一想吗?”
“可以。”薛琳吃了一口舒芙蕾就放下了,太甜了,“但不要和你父母商量,你要学会自己做决定了。”


第54章 决定(二)
新鲜出炉, 全本手写, 字从的刻板工整到最后一页大结局的潇洒随意,能看出一个人的字体从生涩到成熟。
许主编是学过书法的, 很久没看见人手写过这么好看的硬笔书法了。
“这是你写的?”许主编是见过沈樾本人的字的, 说是相当一般都污辱了一般,幸亏后来有了电脑,沈樾的稿子都是电子稿。
“是的。”沈樾揉了揉手腕, “我发现还是手写有感觉。”
“我以为你会缓一缓再出新书。”毕竟现在在出版界沈樾的名声已经臭了。
“就算他们都否认三体是我本人写的,但他们都承认武侠小说我是写得不差的。是吗?”沈樾淡定地说道。
“碧血剑?”
“讲什么故事的?”
“讲袁崇焕儿子的。”
“谁?”
沈樾拿出一本明时录扔到许主编的桌上, 翻到最后几页,“被冤杀的明末总兵袁崇焕之子。”
“哦。”许主编想起这个人了,这人被建州女真用反间计杀死, 后唐世宗曾经亲自为这个人正过名,说他是被冤枉的。
“他也是帮助李氏夺取江山?这跟大漠奇侠传有重合的地方啊。”
“不,他帮助的是另一个李氏,闯王。”
许主编叹息了一声,“你留下稿子,我看看吧。”他没说发表, 也没说不发表。
“前三章留下,后面的我拿走。”沈樾脸上还是没什么表情,把事先装订好的前三章留下来了, 剩下的放回包里。
“那个, 有人注册了一个博客, 叫我是沈樾。那人是你吗?我看见很多人在那人的博客下骂人, 不是你的话…”
“是我。”沈樾平静地说道,“那是我的博客,我会在那上面发表一些短篇小说什么的,如果这篇小说你不要,我就自己输入到电脑里放到网上发表。”
“我…那个博客是一个年轻的编辑发现的,她说那上面的留言八成都是骂你的,有人叫你退圈,有人叫你封笔,有人叫你流氓,你发表什么他们都说是抄袭的,还有人每天打卡说今天沈樾又抄袭了吗?”
“那是我的博客。”沈樾送给他一个小白眼,意思是说我难道我还不知道我的博客下面有什么留言吗?
“我是说,既然这样就封了吧,我会继续出版你的小说的。”
“不。”沈樾很干脆地回绝,“博客之家每月给我广告 提成,流量越大,提成越高。”
“呃?啊?”
“流量就是人气,评论数量啊,点击数量啊什么的,感谢那些人骂我,骂累了他们就不骂了。”
许主编见过许多云淡风清不为外物所动的人,但这些人多半是嘴上这样说,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介意的,所谓人言可畏,但毕竟在现实中再怎么样人人还是有所顾虑的,在互联网上则是人人都没什么顾虑,想说什么说什么,什么脏骂什么,沈樾居然真的不介意,是的,真的不介意,连眼神都不带一丝波澜。“那个,你自己保重就好。反正那些人也伤害不到你。”
“语言的暴力也是暴力。赚钱让我好过些。”说完沈樾就离开了。
怎么说呢,他喜欢跟人交流,而且是越来越喜欢了,在“沈樾”的意识里,总给别人负面的评价,比如许主编就是一个唯利是图的文化商人,跟他完全是互相利用的关系,实际跟许主编相处下来,沈樾觉得许主编是个不错的人,对自己是惜才的。
现在外面的舆论压力这么大,许主编都咬牙坚持了下来,并没有抛弃他,就算里面有利益驱动,也是有真感情的存在的。
从出版社出来,沈樾坐上了新买的桑塔纳2000,他去报名学了车,研究了一下发现车子虽然古老,但非常容易操控,很多被说成很难的动作,比如倒车入库什么的,只是简单的数学问题,计算清楚角度,控制好速度,非常容易做到。
但是,有人碰瓷这事儿,就不是他能计算的了。
一个穿着红裙子的女人半个身子都扑到他车前盖上了。
沈樾赶紧停下车,从车里下来,那个女人他认识,“朱丽安?”他确定以及肯定这女人是在他刚启步的时候扑上来的,90年代的女人都这么猛吗?
朱丽安看了他一眼,闭上了眼假装晕死过去。
关上了电脑屏幕,薛琳摘下防紫外线平光眼镜,现在的电脑屏幕看起来很累人,处理了不到一小时的文件,她就觉得头有点晕。
王姐已经不自己出来做家政,而是转行做管理了,新来的钟点工是王姐培训过的,人很老实,做事也干净利索,姓高,是个四十岁离了婚住在娘家的单身女人,跟弟媳相处得不怎么好,薛琳跟她商量了之后,她转做了薛琳家的驻家保姆。
不得不说,家里有个能照顾家里的人,偶尔能闻到饭菜的香味,确实多了些家的味道。
她轻轻敲了敲门,送来了一盅银耳莲子羹,“薛总,这是我按食谱做的,不知道做得好不好。”
“谢谢你,高姐,闻味道就挺好的。”薛琳接过托盘,“麻烦你了,以后直接敲门,让我下楼吃就行了。”
高姐抿嘴笑了笑,她的性格很绵软,属于针扎一下都不会吭气的类型,离婚也是被丈夫逼迫的,理由很简单,她不能生育又下了岗不能养家。
她其实连钟点工都不适合做,做活仔细归仔细,速度不是很快,遇见爱刁难人的主家,更是吃力不讨好。
女人,说起来谁不是一肚子苦水呢?
薛琳也是因为觉得她适合自己家才留下她的,高姐很感激薛琳,一直在研究食谱什么的,唯一的缺点就是太不舍得花钱了,高档些的食材都要薛琳自己买回来,告诉她要吃,她才舍得做,每次都只做薛琳一人份的,生怕浪费了。
“晚上您在家里吃饭吗?”
“在家吃,你把那只乌鸡炖了吧,我要喝汤,再炒两道素菜就行了。”
“是要放当归,黄芪和草参么?”
“嗯。”
“我这就去炖。”
薛琳喝完了莲子粥,在书房里转了一圈儿,就去健身房了,健身房三面是落地窗,平时可以一边健身一边看风景,这一天外面的风景有点太过有趣了。
隔壁那家比薛琳家晚入住大概一个多月的样子,是一家四口姓贾,一对夫妻带着一儿一女,家里还养着一只金毛猎犬,那狗相当的活跃,把隔壁和薛琳家共用的围墙当成挑战,每天都要试探性的跳上十几次,当然每次都没有挑战成功。
薛琳对那一家的印象还行,今天场面就有点不太妙了,两夫妻在吵架,一儿一女也在吵架,还有几个不认识的人在旁边围观。
薛琳看见高姐出去了,嗯,高姐的另一个爱好是八卦,自从她来了,小区里大大小小的事,薛琳没有不知道的——实际薛琳也喜欢听,她只是没时间去跟邻居社交罢了。
过了一会儿,高姐回来了,向薛琳传达了重要资讯,“隔壁两口子吵架呢,贾太太想要移民,贾先生放不下这边的生意不想移民,两个孩子一个想移民一个不想,另外那几个人是移民中介。”
“哦。”薛琳点头,她明白了。“现在谁占上风?”
“贾太太呗,她家她说了算。贾先生自己也是想移民的,他主要是觉得想晚两年多赚点钱。”
“你有没有听说要移民到哪个国家?”
“加拿大。薛总,这样的话,隔壁要卖房子吧?也不知道会搬来什么样的邻居,贾家挺好的。”
“你打听着点儿,什么时候他家要卖房,我想要买下来。隔壁户型比咱们家的大,空间也更大一些。”
高姐有些惊讶地看着薛琳,大概的意思是您一个人打算住多大的房子啊。
“我爸妈总会过来的,住不开。”薛琳才不会告诉她这套别墅是她住过最小的房子,很多东西放不下,比如健身房就有点小,也没有地方装室内外泳池。
“我替您留心着。”高姐走了,“对了,我得去煲汤。”
高姐离开没多久,龙泉就按响了薛琳的门铃。
“我想要做大。”龙泉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我觉得我能做到,我有一种感觉,现在花三千万能做到的事,以后花三亿都未必能做到。”
薛琳从名片盒里挑出几张名片,“这是帝京最有名的几家处理公司法的律师,你可以联系他们了。对了,最好找做一个市场调查和五年规划给我。”
“啊?”
“完全是走形势,但也是要走。”
龙泉点头,“当然。”
“你吃饭了吗?晚上一起在我家吃饭。”
“我爸妈还在家里等我呢。”龙泉站了起来,“我先走了。”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做了决定就飞也似地冲来了,连爸妈都没告诉,“我得把这件事告诉他们。”
“注意方法。”薛琳笑道。
“对了,我们公司又拿到了一个大订单,沈樾向我们公司订购了一百台电脑。”
“他也要做培训吗?”
“不,他准备开网吧。”
确实,网吧是一个赚钱的好门路。


第55章 第二十三集 交锋(一)
薛琳的手指在桌上敲了敲, “除了买电脑他还跟你说过些什么?”
“他?”龙泉皱了皱眉头, “沈樾?没说什么, 普通的聊天而已。我就是觉得奇怪,他一个作家开网吧做什么?就算没人给他出书了,光是猎雕三部曲的版税就足够他生活了。”
“网吧会很赚钱。”薛琳喝了口水, 不过沈樾这个时候接触龙泉,目的不会那么单纯,估计是在套路他,可惜, 自己已经先下手为强了, “沈樾这个人人品有问题, 做生意归做生意, 想要合作的话得多长个心眼儿。”
“那是当然了,抄袭狗都应该进监狱。”龙泉揉了揉鼻子, “我得走了。”
送走了龙泉, 薛琳披了件衣裳到外面, 别墅区在国人眼里住得都是有钱人啊,壕啊之类的, 实际上一样什么人都有, 跟薛琳家隔两家的那户人家, 就异常喜欢种庄稼,把物业附赠的澳洲草皮铲了个干干净净, 种了一堆葱啊, 小白菜啊什么的, 听说室内装修得跟皇宫似的,到处都是金闪闪的,两口子没事儿自己铲菜收菜玩得不亦乐乎。
隔壁的贾家跟土豪一家特别不对付,土豪一家瞧不上贾家的装,贾家瞧不上土豪一家的土,薛琳跟这两家相处的倒是不错,土豪家小菜丰收了,还送了薛琳一篮子,薛琳回赠了他家一包豆角干一包茄子干,把他们家喜欢得够呛。
贾家的夫人喜欢搞烘培,做多了也会分给薛琳一些,薛琳就会送他们家一些别人送她的红酒、咖啡豆什么的。
总之,小区里绝大多数都是跟薛琳一样白手起家的富一代,形形色色,什么人都有。
贾家的人估计达成了共识,跟中介的人一起进屋商量去了。薛琳希望他们到了海外也能发展好。
薛琳14年的时候曾听过一个笑话,有一家人九八年卖了帝京的房子出国,各种奋斗,退休后落叶归根,赚来的钱正好够把原来的房子买回来。
说起来人各有志,谁也没办法嘲笑谁的志向,人和人的选择和侧重点也不一样,没准儿国外更适合这一家人也说不定。
高姐拿着手机打开后门出来了,手一直笔划,告诉她有电话进来。
薛琳倒是不怎么着急,要是每次接电话都急匆匆的,她估计不到四十就得累死,电话那边的人是郑兰。
“喂,美女,什么事?”
“亲爱的,你现在能拿出多少现金?”
“出什么事了?”
“我大哥承包的煤矿出事了,我爸已经过去了,”
实际上郑兰的描述有些轻描淡写了,矿难,三天前发生的,二十名矿工被困井下,郑兰的大哥郑春拿着矿上所有的现金带着情妇跑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