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香芹被打得哭爹喊娘,几乎半个生产队的人都听见了,可是却没有一个人可怜她。
当初王香芹可是差点弄死了刘淑珍,要不是人家张知青有本事,刘淑珍现在都埋土里了,因为她这事儿,宋家可是出了不少的血,王香芹就算是被打死了也是活该倒霉。
闯出了这样子大祸后,王香芹在家里的位置可是一落千丈,儿子儿媳是彻底不搭理她了,而宋青树也觉得她丢人现眼,一天到晚地光闯祸,对她也是没有半分好脸色。
她在家的日子过得艰难,自然也就没有闲工夫在去找宋老三他们的麻烦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更
第 70 章
时间过得很快, 转眼之间五年的时间就过去了, 在这五年的时间里面发生了很多事情,不过南拐生产队并没有太多的变化。
五年的时间足够让宋大宝从个小娃娃长成一个漂亮的小姑娘, 褪去了婴儿肥的宋大宝出落的越□□亮了, 哪怕她的性格十分泼辣张扬,因为她那张漂亮的脸,生产队的小男孩们也都愿意跟她玩儿。
不过宋大宝显然对这些跟自己不在一个水平的线上的小孩子们不太感冒,对他们也没有太大的耐心。
然而哪怕宋大宝天天用一种你们都是小屁孩子,我一点儿都不想搭理你们的眼神看着他们, 这些孩子仍旧愿意缠着宋大宝。
为此宋大宝烦不胜烦,可也没有办法摆脱这些孩子。
她总不能把这些缠着她的孩子们都暴揍一顿。
五岁的时候宋大宝就已经上了小学,一二年级的课程对她来说太过容易了, 因此很快她便跳了级, 虽然现在才七岁, 不过也已经上到了小学五年级。
如果不是因为不想表现的太过招人眼的缘故,以宋大宝的能力,七岁上初中也是可以的。
不过她跟宋老三和张美珍商量过后,觉得她现在的年纪还太小了, 上了初中就得去左店公社那边儿,左店公社距离南拐生产队的距离太远, 她一个七岁大孩子住校他们并不放心,所以才让宋大宝压了压,没有那么出挑。
即便如此,七岁就上四年级, 在周围左近的这些生产队里面也算是非常出挑的了。
原本南拐生产队并没有设立小学,要上小学的话,他们生产队的孩子们要走很长时间去隔壁的生产队的小学去上学,这对他们生产队的孩子来说很不方便。
不过前两年上面又下放了一批知青过来,巧合的这批知青的有不少都是从师范学校毕业的,这么一大批知青需要安置,再加上他们生产队的大队长宋福来很重视教育的缘故,他跟上面公社申请了很长时间,终于在他们生产队也建了一个小学,既安排了这些知青的工作,也让他们生产队和周围一些生产队的孩子上学更近上一些。
宋来福的做法让生产队的社员们都受惠,孩子们上下学近了,也不用带饭去学校吃,虽然学费还是跟过去一样的,不过无形中也算是省下了一些钱。
因为他这个举动,宋福来在生产队的声望又高了一些,原本还有些人看着他年龄大暗戳戳地想要取而代之,不过眼瞅着宋福来的地位越来越稳固,那些人慢慢地也都歇了那些乱七八糟的心思。
宋大宝挎着个藤编的小箩筐,迈着轻快的步子从山上往下走,这次上山她的收获不小,箩筐里面有不少的野蘑菇,这些蘑菇也足够他们一家吃上几顿了。
前两天刚下过雨,山路并不算太好走,不过这条路宋大宝已经来回走了无数趟了,对路况非常熟悉,眼瞅着已经看到山下的那些房屋了,宋大宝的脚步更加轻快了几分。
“大宝,大宝,你等等我。”
宋大宝正往快步往前走着,耳边突然传来了一道熟悉的声音,她的脚步慢了下来,扭头朝着身后看了过去。
不远处一个穿着灰色短袖的年轻女孩快步朝着宋大宝走了过来,没一会儿的功夫就到了她的面前,女孩喘了一会儿气,目光扫过宋大宝挎着的那个篮子,当看到里面那堆得冒尖的蘑菇时,女孩的脸上给你流露出了浓浓的羡慕之色。
“大宝,你可真厉害,你都采了那么多蘑菇,不像我,我今儿走了好远,才找了这么一点点。”
女孩说着,把自己手里的竹篮子给宋大宝看。
她的竹筐里面确实没有多少蘑菇,只浅浅的铺了一个底子,跟宋大宝那满的冒尖儿的竹筐根本没办法比。
不过女孩子羡慕归羡慕,却并没有什么其他的心思,宋大宝能摘到这么多蘑菇是她的本事,自己摘不到也怨不到别人。
宋大宝长得漂亮,学习成绩又好,在生产队里面的小孩子里面也是数一数二的存在,大家都很喜欢她,平日里也愿意跟她多说些话什么的。
现在跟宋大宝说话的人是她的邻居王大丫,原本她因为刘淑珍的缘故,王大丫跟宋大宝之间的关系并不算好。
只是五年前在刘淑珍溺水闭气的时候,是宋大宝说她还有脉搏,并且提醒了张雪曼让她来施救,这才救醒了刘淑珍。
自那之后,王大丫便对宋大宝另眼相看了,她一开始是把宋大宝当成救命恩人看的,自己爹妈没有感谢宋大宝,她自己却没有忘记这份恩情,时不时就弄一些东西送给宋大宝。
有时候是一些鸡头果子,有时候是一些野板栗,有时候是一些野草莓。
这些东西都是山上能采到的,虽然东西都不多,可却是她的一番心意。
这么一来二去的,两人的关系倒是慢慢地好了起来,来往了五年后,她们也成了不错的朋友。
王大丫今年已经十七岁了,她长得像刘淑珍,模样并不漂亮,不过因为性格温柔的缘故,眉眼看着倒是很舒服。
两人是一起上山的,不过半路上却分开了,一个往左一个往右,结果收获却天差地别。
王大丫看了看篮子里面的那些蘑菇,唇角抿了抿,脸上露出了几分忧愁之色。
上个山才弄了这么点儿收获,也不知道回去后会面临什么样子的惩罚。
就在王大丫愣神的时候,宋大宝却抓了两把蘑菇放进了王大丫的篮子里面。
“大丫姐,这些蘑菇给你。”
看到宋大宝的动作后,王大丫猛地回过神来,她急忙推拒了起来,准备把篮子里面的那些蘑菇给宋大宝倒回去。
“大宝,这可使不得,我叫住你是要跟你一起回家的,可不是要占你便宜的,要你蘑菇的话那我成什么了?”
说着王大丫慌慌张张地就要把篮子里面的蘑菇往宋大宝的篮子里面放。
宋大宝往旁边一让,躲了开去,见王大丫还要追着过来给她倒蘑菇,宋大宝开口阻止了她。
“好了好了,不就是点儿蘑菇吗?我明儿在上山,还能采到不少,而且我拿这么一点儿回去能交差,你拿这么点儿回去能交差吗?”
宋大宝这么一说,王大丫不吱声了,她头低垂了下去,闷闷地开口说道:“谢谢你大宝,你真是个好人。”
宋大宝:“……”
她这是莫名其妙就得了一张好人卡吗?
“好了好了,不就一点儿蘑菇吗?多大点儿事啊,大丫姐,我们走吧。”
王大丫点了点头,跟宋大宝一起并肩朝着生产队的方向走了过去。
回去的路上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了起来,不知怎么的,话题就扯到了王大丫的身上了。
“大丫姐,你爹妈还在给你张罗着找婆家吗?”
王大丫的身体僵了一瞬,脸色却比先前苍白了几分,她轻轻点了点头。
“嗯,正在相看着。”
一般像是王大丫这样子的姑娘在谈到相看对象这种事情的时候,多多少少都会有些害羞,可是王大丫的语气却淡淡的,整个人也没有多少害羞的情绪。
两家邻里邻居住着,王大丫家的情况宋大宝非常清楚。
打从王大丫十五岁开始,王建刚和刘淑珍两个就动了给王大丫相看对象的心思,若不是宋大宝知道这件事情后头偷偷跑去告诉了宋福来,那会儿王建刚和刘淑珍已经把王大丫许过隔壁村一个六十多岁老头了。
这年月虽然对女孩不重视,可也很少有人把女儿说给一个六十多岁老头的,因为这件事情,宋福来和妇女主任郝春杏可是好好地给那夫妻两个上了一堂思想政治课,再加上宋福来的扣工分威胁,那夫妻两个总算是歇了这心思。
只是这才过了两年时间,王大丫也到了十七岁的年纪,那对夫妻又动了心思,开始给王大丫相看起了人家来。
这一次王大丫已经十七岁了,在乡下地方已经到了合适家人的时间了,就算这一次宋大宝再去找宋福来,也没有办法阻止那对夫妻给王大丫相看人家。
其实宋大宝觉得王大丫真的是个不错的姑娘,手脚勤快,又十分孝顺,上工拿工分的时候也跟其他社员差不多了。
而且下工之后,家里家外的一切都是她来收拾张罗着,她像是个陀螺似的忙得团团转,永远都不知道累似的。
王大丫已经做得很好了,可是她的父母却始终都不满足,在她到了年岁之后,就想把从她身上所能获得的利益最大化。
在乡下地方,一般稍微疼闺女的,就会给闺女找个差不多的人家,要过彩礼后,多少也会陪嫁一点东西。
然而那些不疼闺女的人家,却完全不在意这些,他们不会去看对方家条件如何,只管他们给的彩礼多少,只要彩礼给的足够,他们就会把闺女给嫁出去。
而一般男方年纪大了又肯多花彩礼娶媳妇儿的人家,男方多少都有些毛病,这是大家伙儿都心知肚明的事情,稍微疼闺女一点儿的人家都不会考虑这些说亲的人家。
可是刘淑珍和王建刚不同,他们两人给王大丫相看的就是这些人家。
王大丫才十七岁,可是他们给她看的那些男人最小的一个都已经三十岁了。
相看了几次后,王大丫知道了自己爹妈的打算,自然对找婆家没有了半分兴趣。
“大丫姐,现在都提倡自由恋爱,父母包办婚姻不可取,你有没有想过要自己给自己找个合适的对象?”
这句话并不是宋大宝第一次跟王大丫说了,可是跟过去的每一次一样,王大丫的回答都是一模一样的。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的命是爹妈给的,他们给我选什么样子的,我就嫁什么样子的,这就是我的命,大宝,我跟你不一样,你爹妈是真的把你当成眼珠子一样疼,可是我不一样。”
王大丫不一样,她爹妈对她并不在意,小时候她是给家里干活儿的,长大的她就是给家里挣彩礼钱的,只要能换来足够的彩礼钱,没把她嫁给谁都无所谓的。
她已经认命了。
宋大宝还想在劝几句,可是王大丫已经不想再谈了,很快就岔开了话题,说起了别的事情来。
看着王大丫的样子,宋大宝叹了一口气,没有在多说什么。
人的思想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王大丫认准了一个理儿,如果她自己想不通的话,她说什么都是白搭。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一更
第 71 章
两人一起走, 下山的路就快了许多, 没一会儿的功夫,两人就从山上下来了, 在进了生产队后, 王大丫遇见了出来寻她的王二娃和王三娃两个,她跟宋大宝打了声招呼后,便跟着王二娃和王三娃两个一起离开了。
五年的时间过去了,王二娃和王三娃两个也长成了半大的少年,跟小时候相比较起来, 他们变得沉稳了许多,看到宋大宝后,也都跟她打了一声招呼。
宋大宝朝着他们兄弟二人点了点头, 拒绝了跟他们一起往回走的提议, 之后脚步一转朝着知青点的方向走去。
今天是个阴天, 日头被乌云笼罩着,气温倒是比往常略低上一些,宋大宝的脚步很快,没多长时间已经到了知青点。
知青点是生产队帮忙盖的, 因为后来又来了两批知青,生产队的知情人数已经达到了十五人, 原本的知青点又扩建了一下,红砖青瓦的房子看着可比生产队那些灰扑扑的房子气派了许多。
因为经常跟张雪曼来往的缘故,宋大宝可是这里的常客,她熟门熟路地进了知青点, 跟外面院子坐着的几个长相斯斯文文的知青们打了声招呼后,便朝着张雪曼的房间去了。
眼瞅着那个漂亮的小姑娘提着竹篮过去了,几个知青便凑到了一起,小声地聊起了宋大宝的事情。
“那个叫宋大宝的小姑娘可真是个宝贝,我还从来都没有见过如此聪明伶俐的小姑娘呢。”
“可惜生在这么个乡下地方,如果是城里的话,她估计会比现在更加出色。”
坐在旁边稍微年长一些的知青闻言,淡淡地开口说道:“在城里出色也未必是好事,我们不还是到这乡下地方来了吗?”
他们这批知青是两年前过来的,他们的运气比较好,来了之后生产队的小学就审批下来了,他们也进了小学当老师,不用跟生产队的那些社员们一样下田干活。
可即便不用做什么苦活累活,在乡下地方的生活还是跟在城里面有很大的不同,都已经过了两年时间,他们还是不能适应这里的生活。
因为刚刚那个知青的话,其他那几个年轻点儿的知青也没有了继续聊下去的欲望,他们看书的看书,写字的写字,又忙活起了自己的事情来,原本还有些热闹的院子又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一种压抑的气氛很快便充斥在整个空间。
他们想回城了。
“大宝,你来了。”
宋大宝推门进去的时候,便看到张雪曼正靠坐在床上看书,见宋大宝进来了,张雪曼将手中的书放了下来,笑着招呼了她一声。
张雪曼今年已经二十四岁了,现在的她褪去了曾经那些青涩稚嫩,变得成熟了起来,在乡下这五年的时间里,她身上曾经的那些棱角都被磨平了,整个人也变得越来越平和了。
她似乎已经适应了乡下的生活。
“小曼姐姐,你在看什么?”
宋大宝将竹篮放在靠墙的地上,自己则朝着张雪曼走了过去,看到她所看的那本书时,宋大宝微微一愣,有些讶异地看了张雪曼一眼。
《钢铁是怎样练成的》。
这本书是张雪曼最喜欢的书,她已经翻过了无数遍,书都被翻出了毛边来,明明这个故事张雪曼已经倒背如流了,可是她闲暇的时候却还是喜欢翻看这本书。
“小曼姐姐,我觉得你现在不应该看这种书。”
宋大宝扫了一眼倒扣再床上的书籍后,抬头看向了张雪曼,满脸认真地开口说道。
看着宋大宝那认真的小模样,张雪曼忍不住摸了摸她的脸,笑着说道:“我这儿的书都是有限的,也得不到补充,不看这个看什么?”
其实看书也是在打发时间罢了,要不然张雪曼也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
南拐生产队的扫盲班办得有声有色,原本那些大字不识的妇女在她的教导下也学会了不少的字,不说能写什么锦绣文章吧,至少自己看书是没问题的。
等到生产队的那些妇女们差不多都认了字儿后,扫盲班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很快扫盲班便撤了,而张雪曼这唯一的女老师也在生产队的小学开办了后,去了小学当老师。
她教了宋大宝不到一年时间,宋大宝就跳级走了,不过两人还是经常来往,闲暇无事的时候就会凑到一起聊上几句。
张雪曼觉得宋大宝是个非常聪明的小姑娘,跟她聊天的时候,张雪曼经常会忘记了宋大宝只是一个七岁大的小姑娘,在南拐生产队这么多年,宋大宝是她唯一能深入交心的朋友。
眼见着张雪曼又要伸手去拿那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宋大宝一伸手拦住了她的动作。
“小曼姐姐,我觉得有些话我要跟你好好谈了一谈。”
张雪曼挑了挑眉:“你要跟我说什么?”
宋大宝看着整个人都透着一股慵懒味道的张雪曼,开口说道:“小曼姐姐,你还想回城吗?”
张雪曼看着宋大宝,脸上的神情淡了下去。
她想回城吗?
张雪曼如何能不想,这五年时间来,她日日夜夜都盼着可以回城,希望自己可以重新回到她熟悉的地方,继续过着城里人的生活。
虽然现在因为当了小学老师的缘故,生活比她最开始来的时候好了许多,可是张雪曼心里面始终没有把这些当成自己的家,她做梦都想回到城里面去。
可是张雪曼更清楚的是,她回城的希望渺茫,家里在第二年就已经不在支援她了,来信也越来越少,到了今年,更是彻底断了跟她的联系。
这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她原本也不是家里面最受宠的女孩子,如若不然,当初也不会轮到她来下乡,原本家里条件好的时候,家里人也愿意活动活动,让她回到城里去。
可是张雪艳的事情出了后,他们家已经彻底败落了,家里支援她的钱都没有了,更别提是把她弄会城里去了。
原本家里对她还是有几分亏欠的,可随着时间推移,对她的那些亏欠也消失不见了,父母不再管她,凭借她的能力又哪里能回得了城呢?
想到这里,张雪曼脸上的神情黯淡了下去,她幽幽地叹了一口气,扭头看着插在窗台花瓶里面那些不知名的黄色野花。
既然明知道是一场不可能实现的梦,那又何必去想那么多呢?
“我想回城,可是只是想也没有用,我回不去的。”
张雪曼的神情越发地黯淡起来,她叹了一口气,蔫巴巴地靠在了床头上。
“小大宝,你是不是故意来给我找不痛快的呀?明知道我不可能回去的,还老是跟我提这件伤心事,你呀你,怎么学这么坏了?”
张雪曼故作轻松地开口说道,想要缓和一下房间里面过于沉闷的气氛。
“小曼姐姐,如果我说你有回城的机会呢?”
宋大宝的话说的太过笃定,张雪曼脸上的神情也变了,她坐直了身体,表情严肃地看向了宋大宝,她死死地看着宋大宝,不肯放过她脸上的神情变化。
她这是知道了什么消息吗?
张雪曼那一颗原本已经快死了的心重新恢复了跳动,察觉出宋大宝接下来说的话可能会改变她的未来,张雪曼下意识地往宋大宝跟前说凑了凑。
“大宝,你是不是知道什么消息?你不要跟我卖关子了,你是不是要急死我,有话你就直说,我承受得住的。”
见张雪曼急得都已经失去了分寸,宋大宝也没有在跟她绕弯子,直接了当地开口说道:“小曼姐姐,高考应该快恢复了,估计再过不久文件就要下来了。”
“你说什么?”
张雪曼猛地拔高了声音,最后又像是想起来什么似的,急忙压低了声音,可是她的语气却是前所未有的迫切。
“你说什么?你说的是不是真的?高考要恢复了吗?怎么可能,高考已经停了十年了,怎么可能会恢复呢?这不可能,这不可能……”
张雪曼嘴里说着不可能,可是手却死死地握着宋大宝的手腕,那双漂亮的眼睛里面写满了希冀的光芒。
如果高考可以恢复的话,如果高考可以恢复的话……
那她就有了回城的希望了!
事关紧要,宋大宝也没有隐瞒张雪曼,她反手握住了张雪曼的手,认真地说道:“这条消息我保证是真的,估计再过不久通知就会下来了,小曼姐姐,我记得你是高中生吧,你高中的课本应该还在,早一点复习就多一分希望,你明白我的意思。”
张雪曼的脑子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各种各样的念头在她脑子里面不断翻涌着,其中最强烈一条就是高考要恢复了。
她并不怀疑宋大宝所说的这几件事情的真实性,因为张雪曼一直都知道,这几年宋大宝没有断了跟冯家那边儿的联系,以冯家的人脉关系,提前知道一些政策发展也是正常的事情。
要恢复高考了,如果她可以参加高考,那就可以从这个乡下地方跳出去,重新回到城市里面去了。
张雪曼今年已经二十四岁了,她这个年纪已经算是大龄女青年了,这段时间以来,生产队里面也有不少人给她介绍对象,而知青点里面的这些男知青也有不少都向她表露了心意,想要跟她一起共同进步的。
可是这些人张雪曼通通都看不上。
她想要回城,她想要过更好的日子,如果留在乡下嫁人的话,她这辈子的生活一眼就能望到头。
张雪曼不愿意过那样子的生活,所以才一直咬着牙没有松口。
她其实知道生产队有人在背后说过她清高眼界高,看不上乡下人什么的,可是张雪曼并不在意,一直死咬着牙不肯松口。
她不想自己的人生浪费在这个地方。
“大宝,这条消息你确定吗?”
宋大宝点了点头,极为认真地说道:“我确定,小曼姐姐,你有回城的希望了。”
得了宋大宝肯定的回答后,张雪曼的眼神慢慢变得坚定了起来,之前那些烦乱的情绪都被她抛之脑后,此时她脑子里面就只有一个念头。
她要好好复习,在高考恢复后她一定要考上大学。
这是她唯一的机会,她一定会抓住的。
“大宝,谢谢你跟我说这些,我还有些事情,所以……”
还没有等张雪曼说完,宋大宝笑着说道:“小曼姐姐,我知道的,既然你要忙的话,那我就不在这里打扰你了,我先走了,有什么事情我们回头再聊。”
张雪曼也没有挽留宋大宝,目送着她离开了知青点后,张雪曼关上了房门,从衣柜深处把钱和票都翻了出来。
下乡的时候张雪曼带了不少东西,不过高中的书籍却并没有带,她必须要回城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