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得意心内更是愁苦不已,并非他妄自菲薄,而是他当真没那份自信跟无法无天、不按常理出牌的甘从汝相争,艰难地领着张信之进了梨雪院,见游氏、骆氏听闻敏郡王府来人,早陪伴在侧,不敢看夏芳菲一眼,当即出了屋子。
“七娘,这是我家郡王给七娘写的信。”张信之说罢,回想甘从汝写信时哭得实在可怜,就又补了一句,“我家郡王哭得好不可怜,七娘子若得闲,还请七娘子给我家郡王回过信。”如此,就算甘从汝酒醒了,后悔将字画送出,也怪不到他头上。
夏芳菲愕然,接过书信,见骆氏、游氏纷纷看过来,狐疑地想,莫非那狗也听说了坊间以讹传讹的话,特送来书信,叫她别自作多情?翻开书信一看,先望见信纸上果然有些泪点,嘴角忍不住抽搐起来,再看信里内容,不禁气得七窍生烟,连连在心内大骂贱、人!


咬文嚼字
花前月下、海誓山盟这些事,没进长安城前,被骆氏盯着要进宫的夏芳菲不敢想;进了长安城,进不得宫了,越发没工夫想。
此时拿到这满是泪痕的信,夏芳菲只觉得晦气,一点柔情蜜意都没感觉到。
“芳菲。”骆氏脸色很是不好,虽没看见信中内容,可眼瞅着敏郡王大张旗鼓地给夏芳菲送信送东西,就忍不住暗暗猜测夏芳菲是否跟甘从汝有些什么不能跟外人说的事。
骆氏虽自觉是个谨遵妇道的正经人,见不得那男女私相授受,可她终归也是俗人,若是皇帝跟夏芳菲书信来往,她定然感恩戴德,以家有此女为荣,可这人换做了被看押在郡王府的甘从汝,她心里就很是不赞同。
“芳菲,信里写的什么?”游氏好奇地问,一面艳羡夏芳菲将甘从汝迷得七荤八素,一面又鄙薄夏芳菲这轻浮的举动——既然甘从汝都送信来了,就说明夏芳菲跟他之间有些什么事。
“……没什么,张公公,这信、这字画,我不能收,还请你再给敏郡王拿回去。”夏芳菲扪心自问,她到底里哪里错了,竟然会叫那狗意会出自己想跟他同甘共苦。
“夏七娘不给我家五郎写封信?”张信之有些怜悯甘从汝,身为一个太监,以俗人的眼光眼瞅着夏芳菲从曲江江畔上戴羃篱仿若初入凡尘的仙子,成了个颇有些俗气的女子,又觉甘从汝是自作自受,“夏七娘给五郎写上信,咱们家也好回去交代。”
夏芳菲凛然道:“张公公将我当成什么人?芳菲待字闺中,岂会是跟男子私下书信往来的人?”
“我儿说的是。”骆氏道,伸手就要去接夏芳菲手中的书信。
夏芳菲因那信里的内容不肯叫旁人看,便将信拿开,递给张信之,“张公公把带过来的东西,送回去就是了。”
张信之堆笑恳求道:“七娘就算是为救咱们家的命,便给五郎随手写上几个字就是,不然,咱家回去了,不好跟五郎交代。”
“张公公,若写了信,也是要了我的命呢。我是只剩下半条命的人,好不容易挣扎着活过来,又有什么能耐救其他人的命?”夏芳菲苦笑,她如今就靠在皇帝跟前走过一趟才能在骆家里略自在些,若跟那狗牵扯上,等夏刺史来了,她就彻底没活路了。
张信之总归是在甘从汝跟前伺候过多年的人,不觉想起一句“此时无声胜有声”,当下便想,夏七娘什么都没写,却是什么都写了,只管叫甘从汝自己个去揣测她的心思就是,于是对夏芳菲、骆氏、游氏等拱手,等待告辞。
谁知,他还没转身,就见与他一同伺候在甘从汝身边的杨念之随着骆得意进来了。
张信之心中一喜,心道定是甘从汝酒醒了,来要回字画呢,因此时夏芳菲已经不肯收了,当下挨近杨念之,低声道:“可是五郎叫你来讨回字画?不必多说了,七娘不肯收,咱们快走吧。”
杨念之脸色大变,噗咚一声跪下,连连磕头道:“还请七娘一定收下,不然,小的就磕死在七娘面前。”
张信之心下不解,忙随着杨念之跪下,疑惑道:“五郎还没醒来?”
杨念之哭丧着脸,咬牙切齿地在张信之耳边道:“你忘了你出门时,是谁搜查的箱子?太后听说五郎将字画给了夏七娘,当即大发雷霆骂五郎不孝,令侧妃将五郎唤醒,带入宫中。侧妃见五郎还没清醒,就替他说话,只说迟早七娘也是五郎的人,字画放在七娘这,就如放在五郎手边一样。太后叫人在骆家门外看着呢,一旦字画抬出骆府,就要被龙津尉抬入宫中。”
张信之脚下一软,当即也跟杨念之一起跪下。
昔日,萧太后不好将甘从汝之父的字画要去,乃是因为少了“名正言顺”几个字——太后虽垂帘听政、立身于万万人之上,到底甘从汝是她外甥,对外甥下手,总要给其他亲人一个交代——如今,萧太后大可以拿着甘从汝不孝,糟蹋他父亲字画为由,将字画悉数纳入囊中。
张信之心知甘从汝是宁可将字画送给一个没什瓜葛的女子,也不肯将字画交给太后,任凭太后在心里玷污他父,当即随着杨念之磕头不止。
“求七娘看在五郎一片深情的份上,好歹收下字画。五郎既然说了是给七娘做嫁妆用的,便不会再在这事上纠缠七娘。”张信之咚咚地几个响头,就将额头上砸出一片淤青。
骆氏、游氏俱不赞同夏芳菲收下,夏芳菲疑惑杨念之给张信之说了什么,能叫张信之立时改了心思,当下道:“别再磕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今次,哪怕你们将头磕得面目全非,我也不会收下。”
张信之忙道:“看在五郎救了夏刺史的份上,也不肯收吗?若非五郎抓了梁内监,梁内监因此也被龙津尉看押起来,梁内监早派人去追杀夏刺史了。”
“无凭无据,我怎会信?”夏芳菲道。
“……求七娘看看字画,七娘看过了字画,若是不喜欢,我们两个就再不为难七娘。”张信之不信一场变故,会将夏芳菲整个人都改变了,在他心里,他总觉,夏芳菲应当还保留着两份曲江江畔上那女子的两分风骨,那风骨不是什么三贞九烈,而是类似于文人的“惺惺相惜”。
夏芳菲坐着不动,杨念之因张信之的话,当即与他一同打开箱子,将里头的字画一一拿出来给夏芳菲看。
夏芳菲先耷拉着眼皮,随后闻到一股墨香,终归在杨念之、张信之的锲而不舍下,抬头看了一眼,只见面前的卷轴上画着气派磅礴、霸气沉稳的五岳之尊,心叹果然那狗收藏的东西不是寻常之物,再看画上题字,又觉字如其人,写这字的人,定然傲骨铮铮,只是字里不知为何,总有一股抑郁之气,待最后看向印章,才目瞪口呆地想:莫非那贱、人是认真的?竟然将他父亲……不,应当说,她以前怎没想到那狗还有这么个有名望的父亲?那狗为讨得女子欢心,不,为了给一个见过几面的女子下绊子,就抬出了亡父留下的字画,实在是不孝之极。
游氏不懂这个,暗暗问骆氏:“这些字画,可值些银子?”
骆氏道:“若说价值连城,也不为过。”民间流传的甘黎字画少之又少,可谓是有价无市,于是这么些年,鲜少有人还知道书法名家的甘黎。夏芳菲知道,也不过是受到夏刺史熏陶罢了。
骆氏不知,恰是因萧太后,甘黎的字画才一一流入宫廷,只有鲜少几幅流落民间。
游氏目光热切起来,动了劝说夏芳菲留下字画的念头。
“那狗……你家五郎,是否送过字画给别人?”夏芳菲攥着拳头,因价值连城,
生怕收下了字画,就要给夏刺史戴上一顶收受贿赂的骂名。
杨念之道:“没……”
“送得多了,五郎是个多情种子,但凡看上了哪个女子,就爱先用他的美j□j惑,继而再用金钱引诱,实在求不得了,才送出字画给那女子做嫁妆。不独七娘,长安城里,还有十几个女子收到画了呢。”张信之道。
夏芳菲眉头蹙起,不由地可怜起甘黎有此不肖子孙,当下又问:“不是说郡王被看押住了吗?怎地里头的东西还能随便送出来?”
张信之笑道:“已经在龙津尉那提过了,七娘不信,骆家门外还有等着押送我们回府的龙津尉呢。龙津尉既然知道,那就是在太后也知道的事。七娘只管收下,莫想那些有的没的。”
“……不算贿赂吗?舅妈,且叫舅舅、表哥去问一问外头的龙津尉。”夏芳菲心下矛盾不已,又是不忍甘黎的心血被个浪荡子糟蹋了——虽与甘黎素昧平生,但望见那看似洒脱却透露出一股抑郁之气的字画,惺惺相惜四个字,便萦绕在她心头;左右权衡一番,觉得若这字画不算贿赂,那以那狗四处招蜂引蝶的行径来看,就果然如张信之所说,这字画实在算不得什么,满成安城得了字画的女子多着呢。可张信之两个这般急切地盼着她收下,其中又大有蹊跷。
“好,我去叫他们问一问。”游氏眼中,那几箱子字画就如几箱子金砖银砖一样,赶紧亲自去跟骆澄、骆得意说话。
“你们且等一等,再拿了字画给我瞧瞧。”夏芳菲犹豫不决,却想将字画先欣赏欣赏,怎么说,既然都送到眼前了,就算不收,也要看一眼。
“是。”张信之、杨念之看夏芳菲动心了,赶紧持着字画拿到她眼前,叫她细看。
夏芳菲先为画中意境连连赞叹,再细细看构图、着墨、笔锋,半日叫张信之、杨念之将字画放在案上,叫她自在些赏鉴,最后又叫柔敷、惠儿研磨,在一旁临摹起来。
夏七娘欣赏字画的速度,比五郎酒醒的还慢。张信之一边怕龙津尉那边露陷,一边有些疲惫地看着夏芳菲兴致勃勃地临摹,连连打了几个哈欠,见骆澄过来,赶紧迎了上去。
“骆舍人,咱家没说错吧。”张信之道。
骆澄点了头,又对屋内一直看着夏芳菲的骆氏道:“果然龙津尉的统领说这字画是敏郡王真心实意送给七娘的,算不得给妹夫的贿赂。”
“那就收下了?”杨念之道。
“不可,待我赏鉴过了,你们立时拿回去。”夏芳菲觉得张信之、杨念之很古怪,未免落入什么陷阱,当下严词拒绝。
“……那这字画且放在七娘这,过几天,七娘赏鉴完了,再叫我们将字画拿回去?”张信之道。
“……不,我一会就看完了,你们且在这等一等。”夏芳菲的逻辑是,只要她一直留着张信之、杨念之,那这些字画就只停留在“送”字上,还没到“收”字的份,如此,算不得她将字画收下——若能拖到夏刺史来,便可以叫夏刺史也看看这些字画,如此,夏刺史的心头好得到满足,再听她说一说与那狗的误会,夏刺史定不会似在家中那般对她十分苛刻,且夏刺史见多识广,这事交给他来处置,最好不过了。
“……”张信之瞠目结舌,他猜对了开头,却猜错了结尾,夏芳菲身上还保留着文人的风骨,却也保留文人咬文嚼字的狡诈。
“咱家不回去给五郎交差,怕会……”
“五郎等着的是你们的回信,你们还没收到回信呢,拿什么回去交差?”夏芳菲出来说了两句,用眼色示意柔敷、惠儿、稼兰看住张信之、杨念之,便又回房接着临摹。
张信之、杨念之面面相觑,随后待要告辞,柔敷听了夏芳菲的话,就要他们将字画带回去;若留下了,又只能看着夏芳菲喜之若狂地临摹字画,却不提一个“收”字。
他们二人只得留下,门外的龙津尉只听说夏芳菲不肯收,就等着字画抬出来后,他们将字画送往宫里去。
可左右等到了坊门关闭,也不见张信之、杨念之出来,只能一群人留宿在骆家门房里。
昼夜交替,接连等了两日,龙津尉渐渐有些不耐烦了,叫人喊了骆澄出来,催问道:“夏七娘到底收了字画没有?”
骆澄心下忐忑,这两日里也是心绪不安,赶紧道:“女儿家办事,难免瞻前顾后、思虑颇多。她眼下还在犹豫不决。”
“……犹豫了两日?”龙津尉统领哭笑不得,就连宫里的太后都以为他们玩忽职守了。
“……女儿家就是这样,只是,后儿个妹夫就到了,到那会子,自有妹夫给她做主。”骆澄道。
龙津尉统领当下气得五脏六腑搅成一团,恨不得冲进骆家逼问夏芳菲到底收还是不收,一忍再忍后,先叫人进宫,将夏七娘犹豫不决的话递进去。
萧太后回忆再三,竟然想不起夏芳菲长个什么模样,当下叫了康平公主来说话。
“三儿瞧着,那夏七娘到底是想怎样?”萧太后已经将夏芳菲跟甘从汝之间的恩怨知道的一清二楚,此时又恨夏芳菲不干脆利落,害得她也要悬着一颗心,又有些钦佩夏芳菲。
大抵是昔年,她在荣华富贵与风流少年郎之间犹豫再三,终归选择了荣华富贵,此时,就有两分将夏芳菲当做昔年待字闺中的自己,盼着夏芳菲不要动摇心智得选择跟甘从汝甘苦与共。
康平公主比康宁公主更得萧太后的心,就在于她更明白萧太后的心思,明白萧太后将甘从汝看成了甘黎,巴望着有个女子做了她的替身,能够完成她自己做不到的事,当下道:“母后,若想知道夏七娘为什么,只管试探试探她就是了,等夏刺史进京了,母后在朝堂上隐晦地提一句叫将五郎弄到岭南去,看夏七娘知道了这事,还敢不敢收下字画。”只要夏芳菲收下了,那就是她不肯跟甘从汝一刀两断的意思。
君无戏言,萧太后心知自己那一句话,就势必要当真将甘从汝流放岭南;可甘从汝这两年实在不像话,需要叫他去岭南吃些苦头,他才能知道好歹。至于康平公主也巴望着甘从汝倒霉那点子事,萧太后并不放在心上。
转眼又是一日过去,早昏昏沉沉地醒了酒的甘从汝坐在家中,才唤了一声“信之”,就听萧玉娘道:“张信之、张念之还留在骆府呢。”
甘从汝只得自己揉揉太阳穴,虽记不得自己写过什么信,也不记得自己为何就叫人将字画送给夏芳菲了,但想着夏芳菲终归护着字画没落到萧太后手上,不禁笑道:“原当她蠢,如今看来,她聪明得很,到底将家里的东西护着了。”
萧玉娘原要笑着接句话,可“家里的东西”几个字,却不由地叫她多想:“我已经在太后跟前说过了,等这事了了,便将夏七娘接进府。”
接进府?甘从汝也因这几个字,多想了一番,最后道:“这就不劳表姐费心了,舅舅来说项了几次,表姐便依着舅舅,回去吧。天佑又非寻常子弟,你们二人用心一些,总能说服舅舅。”
至于夏芳菲,甘从汝以为她总能恰到好处地懂得他的用心,这样的人,要么,就离着她远远的,要么就三媒六聘地娶回家来,那“接进府”三个字,万万使不得。


贱之一字
萧玉娘也有些难言之隐。
萧国舅因昔日她与甘从汝做戏的事,心中先将甘从汝恨死,后渐渐明白萧玉娘为的是秦天佑后,又处处刁难秦天佑。
饶是此时萧国舅处处请人劝说太后令她离开敏郡王府,也不曾说句成全她与秦天佑的软话。
是以,萧玉娘唯恐出了敏郡王府后,甘从汝又去了岭南,她会在萧国舅主持下,嫁于他人为妇,于是便不肯离开敏郡王府。
她既然不肯离开,虽是侧妃,但出身尊贵,自然下意识里,便不肯向旁人卑躬屈膝、晨昏定省。于是言语里,便也带出了几分生怕甘从汝娶得正妻的意思。
萧玉娘的这些小心思,甘从汝并未深究,只是琢磨着既然字画都送过去了,大可以再送一些不值钱但他到了岭南之后又派得上用场的东西,看夏芳菲那么善解人意,纵使她以后碍于夏刺史不能跟他同甘共苦,也会将那些东西在长安城外长亭之下送给他。
于是,连唤了两声“信之”,待无人答应后,又叫了几个小厮,随着去酒窖里收拾,将那些陈年的酒坛酒瓮一一叫人搬出来装车,又去了书房,将自己幼时启蒙经卷并笔墨纸砚悉数装箱,随后又将些崭新的里外衣裳鞋袜装进箱笼包袱中,打发人全部送到夏芳菲那边去。
“五郎,这些东西,跟太后求求情,她一准叫你带过去。”萧玉娘道。
甘从汝道:“表姐,你不觉你嘴里向太后求情这几个字,提得太多了些?既然打定主意要跟男人一样插手国事,频频提起这几个字,未免叫人看轻了。”
萧玉娘一怔,后道:“五郎多心了,我一介女子,哪有插手国事的份?”况且,要插手,眼下也只能借了萧太后的势。
“最好如此,不然,表姐是知道天佑的心思的,表姐若处处须得太后帮扶,便违背了天佑的初衷,怕会跟天佑生出罅隙。”甘从汝道。
萧玉娘心知甘从汝看不得女人稍稍逾越一分,当下笑道:“五郎实在多虑了,只是你送了这么些你常用的东西过去,叫人家诋毁你给夏刺史送礼,又或者诽谤夏七娘与你不清不楚,这可怎么办?”这行为,在甘从汝心里,难道不是该浸猪笼的吗?
甘从汝原本行事肆无忌惮,此时听萧玉娘这话,才稍稍回过味来,双手环胸思量了半日,当即对下人道:“将笔墨纸砚、书籍、美酒送到夏七娘手上,衣裳等,送到骆舍人手上。”他要叫全长安人看见他是只身一人只带着小小两个包袱出京的,不然,大小车辆十几辆地尾随在后头,岂不是叫他白流放了一遭,依旧洗不去太后宠臣几个字。
萧玉娘不解,却也拦不住甘从汝的下人,只得叫人去了。
连着几十辆车子停在郡王府前院,龙津尉颇有些不耐烦地检查,见里头没有金银器皿,向上头层层请示后,才放行。
车辆穿过大半个长安城,进了居德坊,蜿蜒着将车上东西送入了骆家。
看守骆家的龙津尉诧异不已,骆澄、游氏等人,更是呆若木鸡。
“这些东西,我们骆家万万不能收下。”骆澄连连摆手。
龙津尉道:“除了那五辆好酒略值些钱,其他的,都不值个什么。据敏郡王府的人说,敏郡王交代了,酒水、书籍、文房四宝送给夏七娘,衣裳等送给骆舍人。”
骆澄眼角跳个不停,听到“衣裳”二字,见敏郡王府来人将一包袱解开,里头果然露出几件崭新的衣裳,只是那衣裳颜色鲜亮、大小恰合着甘从汝的身量,送给他,他也穿不得,更不敢拿给骆得意、骆得仁兄弟穿。
“可能推辞?”骆澄想起夏芳菲那边,因夏芳菲一再推辞,张信之、杨念之两个至今还留在梨雪院中。
“……若推辞了,怕骆家要替敏郡王府养下十几个下人。”龙津尉这些时日,也瞧出骆澄老实敦厚,当下有些同情骆澄惹上了敏郡王那小霸王。
“可外头人不知情,若以为骆家收了敏郡王的东西……”骆澄不由地想,莫非甘从汝的目的,就是给夏刺史栽赃一个贪赃枉法、敲诈勒索的名声?
“骆舍人不如将东西原封不动地堆在前厅,我们都看着呢,自会替骆舍人做主。至于送给夏家娘子那边的,想来夏家娘子也不会动那些东西。”
“多谢统领。”骆澄头大如斗地叫家人清理出前厅,将甘从汝送来的衣裳都放进去,又叫人慢慢地抬着文房四宝、书籍、美酒向夏芳菲院子去。
夏芳菲正临摹字画,听人说甘从汝又送了东西来,当即在心内连连骂了几声贱、人。
“七娘,五郎唯恐七娘名声受累,特地叫人将他的衣裳鞋袜送到了骆舍人那边。五郎最爱那些陈酿,就连秦少卿也没法子从他手上讨走几坛子,今日肯送给七娘,可见七娘在五郎心中的分量。”张信之连连感慨甘从汝终于学会为他人着想了。
夏芳菲若不是手无缚鸡之力,恨不得一拳砸在张信之脸上,眯着眼站在窗前,看几个粗壮的婆子将一坛坛酒水搬了进来,当下就问张信之:“你家五郎将东西送给我,是不是就可任凭我处置?”
“七娘若收下了,那就是自然。”张信之拿不准夏芳菲这是被甘从汝感动了还是怎样,巴望着夏芳菲早收下东西,早叫他回甘从汝身边去。
“那就好。”夏芳菲从屋子里出来,拦住婆子们将酒水搬到梨雪院后头屋子的路,原本要将坛子搬起来,重重地砸在地上,偏那坛子在婆子怀中轻巧的很,到了她手上,就好似重了几千斤。
“给我砸,都砸了。”酒香飘开了,自然就没人会以为她替着夏刺史受贿了。
“七娘,使不得,使不得!”张信之连忙去抢,却见夏芳菲奋力将婆子手上的酒坛子一推,那坛子砸在地上青砖上,一声脆响,封了红泥几十年不曾开启的酒水涌了出来,一些飞溅到夏芳菲口鼻中,酒香汹涌地席卷过整个梨雪院,又向整个骆家蔓延。
“砸,都给我砸了。”夏芳菲指着其他婆子道。
“七娘!砸不得!那坛酒足有百年……”杨念之也着慌了,原本听张信之说,还当夏芳菲是个温婉的佳人,不想她……甘从汝给夏芳菲送酒,就跟送字画一样,想想就知道过不了几日,都会还到甘从汝手上去,如今夏芳菲给砸了,这可怎么跟甘从汝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