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恐北齐没有借口替华昀凰那妖女出兵么!”
身为兄长,位极人臣,裴令显受此呵斥,骤然血气直冲脑顶,愤而笑道,“太后娘娘,齐人就这么令你惧怕?他
有铁骑,我有雄兵,当日我裴家军大败乌桓,齐人也望之胆寒,我偏就看不惯,你对北朝皇帝俯首低眉的妇人姿态!
财帛美人你可没少往北齐送,可华昀凰仍是中宫,那个风流皇帝可没把你献上的美人看在眼里。这般妇人手段,你收
起来也罢,没得丢了我南秦的脸面。如今久恨新仇,都在沙场上来个痛快了断,我裴令显别无所长,唯独不怕打仗!
”
裴令婉青白了脸,冷冷笑道,“妇人手段?没有这般妇人手段,你是如何官拜上将军,大权独揽的?凭你打打杀
杀,还是凭御座之后垂帘的人,是你亲妹?”
“好好,你向来瞧不上我这个兄长只是一介武夫,坏了太后娘娘营谋大计,如今你是主子,我是臣下,要骂要贬
,但凭太后处置!”裴令显说罢,竟拂袖掉头,扬长自去,全然不把身为太后的裴令婉看在眼中。
望着他跋扈背影,裴令婉咬紧银牙,僵硬地在龙椅中默默坐了良久,缓缓起身,走出内殿,回避在外头的宫人悄
无声息跟上来,随她走在幽暗缦回的宫廊下。冬日里廊外菡池已是一片空寂,只有沉郁不去的湿气如幽魂徘徊水面,
教人心生烦苦。
昔年,这菡池胜境最是清幽,夏来清芬远溢,冬日水雾氤氲。尤其是雨天,空灵滴水之音,隔檐相闻,起伏应和
自成音律,行走其间,步步蹁跹……那白衣缓带的身影,走过之处留下杜若香气,清苦悠远,缭绕在菡池水气里。
裴令婉驻足廊下,望着冷寂水面,失神了一阵,漠然回头,吩咐身后宫人,“把这池子填平了吧。”
废章(无内容)
往日里,太后五更不到便起身梳妆,一丝不苟梳起高髻,插戴凤冠,珠粉敷面,黛墨描眉,今日却起得迟了。近
身侍候的宫人知道,太后这一夜辗转到三更仍未成眠。
晨起梳洗毕,鸾镜前的太后,脸色苍白,目光空乏。
侍妆的宫人知太后心绪不宁,越发小心,却仍犯了错,挑错了胭脂,惹太后眉心一皱。这胭脂明艳润泽,本是往
日太后喜爱的。只是今日太后容色格外苍白,被这胭脂一衬,倒显出憔悴。
太后往镜中凝神看了良久,默默不语,眉宇间显出寥落之意。
宫人惶恐,待要再为她梳妆,太后却低低叹了口气。
“哀家是不是老了?”
“太后芳华正盛。”
谁说不是呢,这年纪,这容貌,都正当韶华,只是这太后二字压上去,平白就多了一分老气横秋。这两年所操的
心思,所忧所劳也都留在了太后美艳如画的一张芙蓉面上,留下了琼脂红粉也掩不住的阴郁。
太后索然而笑,推开了宫女沾取胭脂的手,淡淡道,“再好的胭脂,又染给谁看,哀家是用不着了。走吧,皇帝
和王隗该已等着了。”
上朝的时辰还未到,一如既往,中常侍王隗会陪着小皇帝先来给太后请安。
今日皇帝迟迟未见驾临。
太后在宫中等了一会儿,遣人去看,片刻即来回报说,皇上在路上瞧见飘起了小雪粒子,一时觉得新鲜,在玩耍
呢。
“哦,下雪了?”太后微露喜色,“哀家也瞧瞧去。”
帝京已经三年冬天不曾下雪了,整个江南都因长冬无雪,春来干旱。
皇帝四岁了,自记事起,还不曾见过雪,难怪他新鲜——裴令婉远远望见御庭中,那个披着紫貂白绒斗篷的小身
影,不由抬手止住宫人的跟随,独自走近,站在宫廊玉柱下,静静注目。
风中飘舞的细碎雪粒,雾蒙蒙的,似撩起了一层烟罗帐。
那孩子跑来跑去,举着一双小手,想要抓住风中飞舞的细雪粒,头上束发金冠闪耀,仿佛从没这般自在快活过。
两个小太监亦步亦趋小心跟着,王隗立在一旁,微笑看着。
他追着雪粒子跑,脚下一滑,几欲跌倒,小太监抢上前一把抱住。王隗赶来,将他从小太监手里接过,揽在怀里
,半跪下来给他拂去头发上的雪粒。他朝王隗露出笑容,乌溜大眼忽闪,仰头又去看那天上的飞雪。
只有对着王隗,他才会露出一个四岁孩童的笑容。
到底是个雪团儿般的孩子,这样瞧着,裴令婉的心头也不由软了软。
虽不是亲生,也曾在怀中抱过,也一天天看着襁褓里软软婴儿长大,看着他蹒跚学步,听过他稚嫩语声唤她母后
……偶尔,如此刻,也会牵动些许慈怀,也想将这小人儿拥在怀里,亲一亲他柔软脸颊。
王隗想要抱起他,他轻轻挣开,转过了脸,黑幽幽的眼瞳里像是闪着光,笑容却淡了一些,他总是不惯与人太亲
昵,哪怕王隗也不行。恰是这一侧首,他挺秀鼻梁,细致下颌,端雅眉眼间,仿佛有一层雪色的影子淡淡掠了过去…
…这影子,教裴令婉心口一窒,又是这熟悉的窒痛,每每如是。
是她魔怔了吧,竟能从这四岁幼童身上,瞧见那个人的遗世风致。
她不由退了半步。
这一退,隐在廊柱后的身影,便被王隗看见了,这人真是心如老狐目如隼。
王隗撩起衣摆,朝这边屈膝行礼,左右纷纷跪了一地。
小皇帝转身,看清廊柱后的她,小脸上消退了笑意,似个冷而脆的瓷娃娃。
他朝她走来,幼小身子裹在及地的紫貂裘下,步子却走得很稳。
“给母后请安。”他低垂小脸,语声清稚。
裴令婉看着小皇帝,伸出手将他斗篷紧了紧,“皇上别着了凉。”
他抬起头,眼中含了丝惊讶,漆幽幽一双瞳子望了她。
往常她这个母后从不会过问他冷暖起居。
这双眼睛令裴令婉心下暗暗一悸。
“皇上喜欢下雪吗?”
“喜欢。”他低声答,想想,似鼓起勇气问,“母后喜欢么?”
“我?”裴令婉怔了,忽忆起,曾几何时,有个人也曾闲倚在冬日熏暖的御榻上,看了许久奏疏,不经意抬眼,
见窗外已飞雪,淡淡笑着问一声侍立在侧的她——
“喜欢下雪么?”
裴令婉闭了闭眼。
“喜欢。”她喃喃答,“这雪,再下一会儿,檐上地下便都白了。”
“真的?”小皇帝讶然。
“你再等等看。”裴令婉微笑。
他又欢喜又惴惴地看她神色。
“今日上朝迟一些也无妨。”裴令婉不知自己为何会说出这些话来。
“谢母后!”小皇帝的脸瞬时亮了,不待她再说话,折身跑回王隗身边,对他耳语,许是在说今日可以多玩会儿
再上朝。王隗眯起眼睛笑,任由他跑向庭中追着去捉风中渐密的雪片。
裴令婉静静倚了廊柱,目光追随这幼小身影,再也挥不去那一层既淡也深的影子,阻不住那影子在眼前慢慢扩开
,回旋般渗入天地风雪……
上一回,雪落下,覆白了宫檐的时候,那个人还在。
那是这幽幽深宫里最清净的一个冬天,也是她这一生中最快活的日子。
她最憎恨的敌人,终于被逐走,远远嫁去了北齐,那个红衣灼目的身影彻底消失在这九重宫阙之间,令她霎时觉
得六宫内外都宽敞亮堂,再无逼仄。
襁褓中的皇子被抱来她宫中抚养,因着这孩子,那人也常来看望,常同她一起逗弄孩子。那些时候,她曾恍惚当
了真,以为真有天伦之乐。
可终究,她只是他手中一枚棋子。
他利用裴家扳倒了外戚何家,废去了何皇后,裴家便又成了下一个威胁帝位的外戚。他的病,一日沉似一日,等
不到小皇子长大,这万钧江山就要落在牙牙学语的幼子身上。本朝历代传沿下来血淋淋的铁律,立幼则杀母。
她惶惶然,怀了微渺奢望,奢望他对她尚存一丝情分。
可他的情,只留在栖梧宫里。
凤影台上,人去台空,那个妖女走了,却还勾着锁着他的魂魄。栖梧宫已重门深锁,成了谁也不许踏入的禁地。
他再也不曾在她宫中留宿,却时常在栖梧宫里深宵独眠。华昀凰远嫁后的那个冬天,他的病,骤然加重,缠绵病榻不
起。
她侍候在侧,无微不至,他却时常终日沉默,不与她说一句话。他的目光空空,整个人也空空,魂魄不知游荡在
何处。雪下得最深的一夜,他叫她开窗,她说冷,他却喃喃道,“北边更冷,不知貂裘够不够御寒。”
他当真以为她这枚棋子就不会恨么。
这些怨,这些恨,全都潜滋暗长在她的低眉承恩里,一丝丝,一缕缕,酿成了毒。
她知道,在他死之前,一定会杀了她,杀了她手握重兵的兄长,好为他的儿子铲平帝位之侧的威胁。
她不想死,不想为一个凉薄君王而死。
他知自己时日无多,渐渐显出寡恩手段,要在死前清除裴家的兵权。若再给他多些时日,先死的一定是裴家。
兄长终于寻到了那一味御医药方中的重药,原是为他续命的,若剂量逐日加重,便成了催命的毒药。只要在每晚
的药中再添些许,他便捱不了太久。
第一次投药,她的手在抖,心在抖,周身在抖。
心下有万般挣扎,如何忍得,让那人的性命断送在自己手上。他的容颜、目光、身影……从浓黑的药汁里映上来
,那容颜如雪,那目光如霜。她的泪坠入药中,如果心底的怨,能化在泪中,就让这滴泪,做了那夺命的毒。
奉了药,一步步走进寝殿,心中有奇异的最后一线欣慰,他肯让她亲手侍药,到底对她虽无情,却还有信。
夜阑无声的寝殿中,杜若冷香浮动,宫灯孤照,白衣茕茕。
他端坐御案后,执笔凝定如石,久久纹丝不动。她不敢近前,不知他在想什么,竟有那般冷寂成灰的脸色;不知
他要写什么,竟连执笔的手也在微微颤抖。
紫毫端,终落于纸上,一笔一划,如施刀斧。
他苍白如纸的脸色,随纸上每写一字,愈是苍白一分,愈映得他鬓色、眉色、眸色,深如茫茫无尽黑夜。唇上仅
有的血色,最后也褪尽,眼底幽幽光亮如星辰陨落般黯然熄去。修长手指再也握不住一支笔的重,紫毫掷落地上,玉
管脆裂,溅墨如血。
他站起身来,眼里茫茫,看也未看她一眼,缓步走向殿外,广袖垂地,白衣离索,背影萧悴,薄得似一缕烟尘,
随时会在夜色里化开。
“陛下要去哪里?”她问。
“栖梧宫……”他的语声清冷,邈远得像从天边传来。余音未尽,他身子微微晃了一晃,手扶向身侧如意琉璃楼
阁宫灯,宫灯倒下,人也倒下。
殷红的血,从他唇间涌出,染红大片衣襟。
她手中药盏坠地,跌得粉碎。
那一夜他命若游丝,御医几乎回天乏术。
留在御案上的那一纸书,是南秦国主写给北齐新册封皇后的贺书,是兄长给幼妹的谆谆祝训,是他写给被他亲手
送入北齐和亲的华昀凰——“克令克柔,惟勤惟俭,孝养孔虞,尽敬妇德……”
望了纸上沉静无波的笔迹,裴令婉幽幽笑出声来。她在他病榻旁彻夜垂泪,泣不成声,心中想的是,就这样救不
回来也好,就这般魂归九泉,清清净净撒手去了也好。
可他不甘撒手。
凶险至此,也不知他凭了怎样心志,生生又熬过来。
他的时日更少了,可对她而言,对裴家的安危而言,还是太长。
再一次投药,裴令婉的手,已不再颤抖,不过是让他早一些解脱,或迟或早,于他是一样赴死,于裴家,于她,
却可绝处求生!照所投的药量,慢慢销蚀他衰弱也强韧的生命,她计算好了,至多还有六十日。他来不及在死前向裴
家动手,她却有备而来,来得及一手挟小皇子临朝,一手凭裴家军铲除沈家。
千算万算,天命难算。
尚未来得及部署周全,尚未到她暗暗等待的日子,他终究不肯让她如愿,……人之将死,或许真有冥冥中感应。
此后一次次午夜梦回,乃至今日,裴令婉仍无法摆脱那个残照如血的黄昏,那个独自走入血色落日中的身影——
那一天,他来她宫中,与幼子相伴了半日,临走将幼子交与她手中,注视着她的眼睛,淡笑道,“你进宫也有些
时日了,朕记得第一眼见你时,你满面羞红。”
她怔怔回望他,一时竟哽住了喉头,无言以对。
“令婉。”他唤了这一声。
多久已不闻他唤她的名。
“陛下。”她顺从地屈身,伏跪在他膝前,柔婉仰头。
他抬手替她掠起一丝散下的鬓发,指尖在她脸颊微风般拂过,没有停留。
“朕走了,你珍重。”他微微一笑,转身徐步走向殿外,身上龙袍玉带被日光照得熠熠生辉,肩上日月纹章鲜活
得仿佛会发光。她抱着孩子,痴痴望着他就这般走入夕阳残红里。
是夜,皇帝驾崩于栖梧宫。
她恍恍惚惚,身在梦中一般,被近侍宫女左右扶持着,步履如浮,不知是怎样走上栖梧宫里玉阶层层的凤影台。
这座宫室,自旧主走后,再无外人踏入。
风动珠帘,垂幔翻飞。
萦回不散的一缕香气,有他身上的杜若冷香,也有此间旧主的迷离气息。
他静静安卧在那旧主的凤榻上。
一身白衣,乌发散覆玉枕,容色宁定。
【作者题外话】:提醒:前面第十三章上有重要修改。
恨碧
那夜,裴令婉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走出栖梧宫的。
他宛如沉睡在雪掩霜埋中的遗容,她只看了一眼,双膝跌落在地,颈项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冰凉的手扼住,折低
,再抬不起来,再不敢多看一眼。如同初承恩的那夜,她跪在御榻前,顾不得少女的羞怯,悄悄抬起目光沿着那雪白
中衣徐徐上移,移过他衣襟微敞的胸膛,移过坚玉般的下颌,他的眉眼终于照进她眼中。一瞥,惊艳了她的一生。
他生于深宫,死于深宫,流亡辗转,复位中兴,一生耀目如星堕,雪亮而短促的光芒划过了这皇朝的天穹。终究
在这碧幽幽的栖梧宫里,他这孤独沉重的一生猝然而止。而她呢,从此剩她一人,独对深宫九曲里满目的白与黑。
这个曾令她爱入骨,也曾怕入骨的男子,已经遥隔九泉,可她依然畏惧。
她怕极了,怕他会蓦地从沉睡中睁开眼,用那双寒夜般看不穿的眼睛望着她,看清是她亲手投下的毒,是她夺去
了他的命。她怕得不敢抬头,甚至不敢恸哭出声,六宫上下都为皇帝宾天而哀声震宇,连风声里都是绵绵呜咽,她却
流不出一滴眼泪……这一刻来得过早了,即便心底已将来日夺宫之谋一步步推演过了,猝不及防间,她还是失了心,
乱了神。踉跄退出栖梧宫,鬼使神差般回头看了一眼宫门,刹那迷了眼,又看见当日那个深红长裾逶迤如血漫过玉阶
的背影……那个妖女就像是天生从血池里走出来的,一身杀伐,踏血而行也能步步生莲。
这一念,激出了裴令婉的意气。
她从恐惧中清醒过来,抖着手给兄长传了信。
兄长会控制住京畿,而宫中这一役的胜败,就看她能不能控制住小皇子,能不能降住王隗——
本朝铁律,皇帝驾崩后,身边服侍的人,无论什么样的资历地位,都只有一个结局,那就是跟随先皇,前往皇陵
守陵,终生不得再踏入宫闱一步。命好些的,先皇临终前给个恩旨,或是拥立有功,新皇给个情面,准其还乡。也有
人半生都仰仗着天子身侧的荣光,呼风唤雨惯了,受不住往后皇陵寂寥,落魄成无主之犬,便自裁殉主,得个忠奴之
名。
这宫中,皇帝之外,除了昔日的华昀凰,也只有王隗,是皇后裴令婉心存忌惮之人。这王隗是个极厉害的人物,
宫中各处尽都被他治得服服帖帖。皇帝并不对内官过于倚重,向来禁止内官议论朝政;王隗也不是个好弄权的人,身
为中常侍,只在皇帝身边尽心服侍,不与外臣多攀援。华昀凰还在宫中时,王隗对这个长公主礼敬无比;华昀凰远嫁
,权盛一时的何家败给了皇帝,废皇后何氏打入冷宫,裴令婉从贤妃晋为皇后,王隗便又转对裴皇后恭顺亲善。小皇
子一直是王隗亲自照料,他一个无亲无眷的阉人,对小皇子,亦奴亦亲,宝贝到了命里。
皇帝千秋之后,王隗的去向,最好也不过是还乡养老,可如今,裴令婉要给他一个更好的去向。她能让他留在宫
中,留在他荣光无限的中常侍之位上,留在小皇帝的身边。
只要太后临朝,女流之身离不开内官的辅助;皇帝年幼,也离不了贴身服侍的人。若是王隗跟裴家同了这条心,
往后他还是他,换了皇帝,也不会动摇他的位置。这天大的恩惠,只有她裴令婉能给他,先帝再信重他也不会为了一
个内官破了这祖例,不会为了留下一个王隗,而罔顾朝臣谏官滔滔之口。
王隗已备好了白绫,他是要在为先帝治丧完后就自尽相随的。
他一个无家无后之人,没有放不下的,唯一放不下的是小皇子。他亲手为小皇子穿戴孝服,老泪无声纵横。深宵
里他抱着小皇子,在等昌王入宫,以宗室仅存的尊长身份主持发丧,宣布幼帝继位。
恰逢沈相已离京,能够主持大局的只有裴皇后和昌王。
昌王是知道本朝“立幼杀母”这铁律的,皇帝生前已有此意,昌王和沈觉更是知道的。小皇子继位,依例,也就
是裴后的死期。似乎王隗并不关心等来的是皇后还是昌王,对他而言,这深宫中的一切已随着先帝的驾崩而结束,之
后谁死谁生都与他无关。
熟睡中被惊醒的小皇子,啼哭不休,不知是否感应到他在这世间血脉深系的那个人,还未曾听他唤过一声“父皇
”,已撒手离去,留下他这小小弱弱的一个人来承担几乎压垮了他父皇的万钧江山。王隗亲自将哭啼的小皇子搂在臂
间拍哄,低着头,眼睛只望着孩子,连裴皇后走进殿来,左右都跪下了,王隗也没有抬起眼皮,没有停下抚拍孩子的
手。他一夜间苍老近于灰白的脸上,每条皱纹都泛着慈祥眷恋的笑意,任谁也不能将这个抱着孩子的老人,与素日里
杀人不见血的中常侍大人当做同一个人。
皇后裴氏就站在他的面前,他也不参拜,甚至看也不看她一眼。
他是一个即将赴死殉主的人,而裴后,也是个离死不远的人了。
他对着小皇子软声软气地说,“不哭了,不哭了啊,就要做小皇帝了,再哭可怎么像样。坐在大位上的人,你看
你父皇,流尽了血也是不流泪的。您要哭就在老奴怀中哭个够吧,把这辈子的眼泪都流光了,往后老奴不在了,您就
不哭了。”
“这么小的孩子,没人疼,没人护,坐在再高的龙椅上,也要哭的。”
裴令婉走近前,伸手想抱孩子,王隗一侧身,避开了她冰冷的手。
她仍由自己的手僵在半空,也不缩回,对着王隗和他怀中的孩子平平伸出,幽幽一笑,“我这个母亲,再不济,
总是和他生死一脉相连的。外人的忠,或是不忠,谁也说不清。只有母亲,永远不会离弃自己的孩儿。一个离了孩儿
的母亲,便什么也不是了……”
王隗的眼皮朝她微微抬了一抬。
裴令婉听着自己的沙哑哀声,心底的凄楚哀恸仿佛连自己也当了真,眼中滚出的泪,如泉涌难竭,“孩子还小,
身边不能一个真心疼他的人都不留下,即便妾身命薄,没有福分再照顾殿下,天底下又哪里去找您这样一份赤肠忠心
!”
王隗的眼皮又再抬起了几分,目光从小皇子身上,沉缓的,滞重的,转向了她。
从这一转的目光里,裴令婉心头一紧地知道,王隗的软肋,她拿准了。
裴令婉笑了笑,徐步走向王隗,冰凉雪片拂过耳鬓。
王隗专注望着小皇帝蹒跚逐雪的身影,脑后却似长了眼睛似的,不待她走近,已从容转过身来,躬身问了声“太
后圣安”。
庭中枯枝萧索,细雪落地无声。
“瑞雪兆吉,托太后和皇上的福,明年春旱可解了。”王隗眯了一双笑眼。
“总算盼来了这场雪。”裴令婉叹口气,“可吉兆,吉在哪里。”
王隗低垂眼皮,没有应声。
裴令婉的目光细锐如针,从他脸上扫过,扫不出半分起伏痕迹。
她静默片刻,蓦地一声促笑,“王隗,你曾是长公主跟前得宠的人,你也知她,如今她嫁也嫁了,有凤座,有皇
子,还有什么不甘心的,竟饶不过我们孤儿寡母,还要在先皇身后大动干戈……你说,她究竟想要怎样?”
王隗肩臂垂低,眉目不动,“从前老奴一心侍候先皇,于旁人,所知不多。”
这话里的风头,在裴令婉意料之中。
她便又叹,“当年哀家也听闻过,沈觉与她一早有私,先皇为了两国联姻大计,将她和亲北齐,做了堂堂正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