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拖走,从此诀别。那之后大皇子就得了病,见不得生人,离不开他的屋子,谁要想把他抱出门半步,他不哭不叫,
直挺挺就惊怕得厥倒于地,昏厥里还阵阵抽搐。皇上心疼大皇子,不忍强接他进宫,留他在潜邸,由乳母和可靠的下
人们照料着。所幸数月后,大皇子的病颇有好转,皇上亲自来接了他,将他带入宫中。青蝉也随同乳母等一起入宫侍
候大皇子。
谁料大皇子入宫第一天,就疯魔了似的冲撞皇后,几乎闯下大祸。
皇上迁怒乳母等人看管不力,将侍候大皇子的人尽都被贬去做下役。
青蝉在那不见天日的地方苦熬了大半年,绝望认命之际,昭阳宫生变,皇后离宫,这滔天风波却给了青蝉一个逃
出生天的机会……作为皇后离京时一路随侍的宫人,被遣来这殷川行宫,每日每刻青蝉都谨记着大侍丞单融的话。如
今皇后终于要回宫了,一路随侍的宫人,商昭仪也早选好了,却没有人提及她的去向。
商妤以为自己是今晨起得最早的人,天色仍黑沉,便清醒过来,睁眼卧听风雪声,再无法入睡。起来独自梳洗,
仍不惯让人服侍。想着天明就要动身,寥寥然四顾这住了两年的居处,除了那几册书卷,也没什么可惦念着带走的。
那个稍存惦念的人,又被留在这里,虽是暂留,可世事无常,时局多变,谁知下一回相见又是何日何地。豆蔻年
华里暗暗窥看过的青衫背影,如今已两鬓霜华,想来怎不唏嘘。
踯躅良久,商妤对镜理好鬓发,系上裘绒披风,携了那管玉笛,悄然步出殿外,也不要宫人跟随,自己挑一盏宫
灯在手,缓缓行至南薰殿前回廊下,却一怔驻足——悠深缦回的宫廊彼端,也有一盏宫灯摇曳而来,执灯的人,正是
青衫沈郎。
商妤一时怔了。
他也微微错愕地望着她,旋而微笑,“阿妤,你起得这样早。”
终于他不再声声唤她昭仪,商妤松了一口气,低头莞尔,“天明就要走了,阿妤特来向兄长辞行的。今日一别,
仍要委屈你一个人在此……只望兄长珍重。”
“多谢你,阿妤。”沈觉望了她,亦自动容,“你放心,如今殷川行宫恰是最安全的地方,我匿身此间,静待时
机,与神光军相策应,倒是偷来了一段逍遥。你随皇后此番回京,更有惊涛骇浪要蹈过……无论如何,两三年不见天
日都忍过来了,眼下时机只在眉睫之间,复国雪仇之日,就快了。”
“是,阿妤谨记兄长吩咐。”商妤抿唇,“这支玉笛是故土之物,请兄长收下,聊作故人相伴。”
沈觉一时喉间发梗,默然伸手接过玉笛,触手间,指尖与她的指尖轻触上。
商妤缩回手,低拢袖中。
刹那相对无话,唯有庭中风声拂动梅枝的飒飒
垂落的目光看着他手中宫灯那团暖暖光亮,商妤这才想起来问,“兄长早起,这是要去哪里?”
沈觉脸色微冷,沉声道,“行宫戍卫昨夜得了旨意,今日御驾起驾前,便要处死刺客任青。”
商妤悚然失惊,“不是要一同押解回京待审吗?”
沈觉缓而沉地摇头,“君心似海,虚虚实实。”
即便四下无人,仍防隔墙有耳。
皇上不杀任青,是意料之中,以他之审慎缜密,未见得肯信离光的供词,刑讯再三难免,在他疑虑消除之前,离
光不能死,一旦死无对证,便让皇后的遇刺更显得可疑;然而商妤无论如何也料想不到,皇上竟在这个关头,改变主
意,要处死离光。
空章(修订说明)
晨窗下,鸾镜倒映俪影深。
璎珞凤冠笼上云鬓雾髻,娥眉匀扫似春山远隐,额上朱砂金紫屑花钿轻点,昀凰莞尔抬眸,从镜中望了身后含笑
而立的尚尧,他亦玄色王服在身,俊雅丰神不减庄严帝王之相。他拈起妆台上最后一支合欢金步摇,替她斜cha在髻间
,手指抚过她绿云般鬓发。鸾镜中,她的目光也轻落在他指尖,复又徐徐移上他的脸,与他相视,眼里似有秋水氤氲
,悠悠道,“有一事,我改变主意了。”
“嗯?”他扬眉。
“我要见那个刺客。”她微微一笑。
他抚过她鬓发的手一凝,眼中温柔如春风乍寒。
处死刺客任青,是昨日的决意,如何处置这起行宫刺杀却在他心底盘旋多时。
究竟刺客是谁主使,南朝裴后还是诚王,甚至是他最不愿意猜测的一个人……这答案,于私,于情,于国,于天
下,是否真有必要水落石出。征伐南朝已是箭在弦,马上鞍,剑离鞘,裴氏是迟早要死的;对那人的容忍,也已到了
一个君王的底限,削权夺藩势在必行,然而他不想夺那人的命。若是坐实这刺杀皇后,串谋南秦的罪名,那人只能一
死。那人争的是一口意气,一个权字,未至于要他的命。身为九五至尊,他做不到寻常人子可做的,唯有给那人留一
条命,算是尽孝。至于昀凰,是他此生都不愿放走的女人,是衡儿的母亲,亦是共谋天下唯一的盟友,她重又站在了
他身边,这便足够。
欲吞天下者,岂能吞不下一己之忌,岂能吞不下父子夫妻间一线猜疑。
处死刺客,将殷川行宫里这一剑血光抹去,旁人、外间、天下,再不会知晓究竟发生过什么,唯有应该知道的人
知道,便已足够。他信她,一了百了,杀一人而遏后患,再不提此间事。
深已厌倦了试探猜疑,他不想再试她,临到离去前夜,告知她处置刺客的决定。
她知他心意,如观水晶,相顾了然于心。
然而,终有一线执念扼之不断,于一夜缠绵后,相拥鸳枕间,他半真半假问她,“当日,你宣刺客近前,是想看
清那张脸?”她以一字作答,“是。”他沉沉地笑,“后来的供词你可瞧见了,献此计的人,想陷你失德,蓄这人做
面首。”她闭了眼,安然栖在他臂弯,笑意薄,“长门久闭无梳洗,何妨面首慰寂寥。我若失德被废,陛下可会罪己
?”他被她气得直笑,“有理,有理,明日处置之前,可让皇后再赏一眼,等身首异处时,便不好看了。”她慵懒地
埋脸在他胸前,语声冷淡,“不看,皮囊幻象,远远的处置了吧。”
而一夜醒转,她又道心意转变,要见那刺客。
昀凰半侧转身,半倚在他怀中,仰脸一笑,“我想瞧瞧,那张脸,有多像。”
他的目光凝在她脸上,如千钧一线。
她莞尔扶了他的手,自妆台徐徐起身,若无其事。
今晨帝后迟迟未起,待到侍候梳洗的宫人鱼贯而入,大侍丞单融也已在殿前候驾,见了昭仪商妤与沈觉到来,各
自见礼。又候了良久,才见帝后相携而出,容光如日月相映,粲然照人。
商妤屈身跪拜,沈觉却有一瞬恍惚,眼里只见着皇后将手交予皇帝携着,眉梢眼角的庄重端凝之下,有细微的温
婉笑意。如同在那梅林里,她待皇帝俨然情真意切,看似旧事尽释,帝后相契无间……沈觉不曾见过她初入嫁北齐时
的情状,犹记得她去国离宫时与先皇执手相看的泪眼,如今她执手的人已换了新人,她的温柔宛转却一如对旧人。纵
是沈觉心中明白,她要复国,要与齐主尚尧为盟,便不得不修好这段夫妻恩情,不得不将恩怨捐弃释尽。可眼睁睁这
样瞧着,心底仍是对她生出一丝艰涩的怨来……想来她已知晓皇上要处死离光,君心莫测,伴君如虎,不知她可测出
了其中虚实深浅。
沈觉怕处死是虚,皇帝在借此试探,怕是对皇后生了疑。
商妤忧的却是,如今不在皇后跟前服侍,不知昨夜为何突起变故,只怕皇后系念旧情,因刺客的处置惹怒了皇上
。待得见了帝后相携而出,仿若佳偶,皇后眉目间安然自若,皇上的脸色却深沉难辨。一时令商妤的心悬了起来。
果然,皇上竟命人,将刺客任青带上殿来。
商妤手心里渗出了汗。
侍卫将那个形销骨立的人架上殿来,人已虚弱枯槁得近乎脱形,脸上身上血污已洗去,头发披散,商妤却还是依
稀从他脸上,看出当日一身白衣,谪仙似的影子。
另一人的影子。
凉意侵入商妤手足,莫非留离光到现在,皇帝是要皇后亲眼看着,这刺客,这影子,死在她面前,消亡得灰飞烟
灭。
任青虚弱地被侍卫架在地上,嗓子已喑哑无声,神智却清醒,倨傲地昂首看着皇后,那眼神里至深绝望的悲凉,
与恨入疯魔的狂热,越发令商妤觉得像那个人了……她永远忘不了,长公主离宫远嫁的那天,先皇亲送至宫门,亲手
扶她登上鸾车,临别一眼,昀凰已决然回头,不曾看到他的眼神,便是这样的绝望与疯魔。此刻的皇后华昀凰,凤冠
璎珞摇曳,似有一层流光璀璨的面纱,遮住了她的喜怒,深深眼波,静如止水。
尚尧觉出,掌心里,她的指尖越发透凉。
她一瞬不瞬看着刺客的脸,整个人静默而冰冷。
已洗去了血污的脸上,仍见伤痕斑斑,透骨而过的刑具,洞穿这单薄躯体,从前她不知道自己亲手将剑刺入少桓
胸口时,他是怎样的痛,入骨蚀心的歉疚中曾一次次地想,想要身受神会,与他同知同觉;如今离光的一剑令她知道
了,却不敢想,他孤单单一身赴死,魂归黄泉的时候,又是怎样的……他是怎样死的,有没有受苦受痛,可曾流血,
可曾煎熬……这是她午夜里醒不过来的噩梦,她要知道他是怎样死的,他们加诸于他了怎样的痛!
是不是也像眼前的离光,也像这样透骨穿体,伤痕累累。
霎时从骨子里迸出的剧痛如烈火tian噬了周身,只一霎,随后是了无知觉的空洞木然,昀凰仿佛听不见自己的心
跳,觉不出丝毫痛楚抑或悲伤,唯有冷,冷得清明洞彻,冷得无惧无悲。
在她沉默凝视刺客任青之际,周遭一切都像凝结了。
直至她缓缓开口,“沈卿,你可记得,当年我的外祖父苏文定公,因庇护怀晋太子遗孤而被杖杀时,藏在府中的
一双幼儿也被扑杀,唯有长子幸存,便是日后登基的先皇。而他原本,还有一个胞弟。”
沈觉一震,抬眼见昀凰的脸上,仿佛覆了一层冷而清坚的瓷光,她身侧的皇上亦神色微动,深邃目光变幻,淡淡
掠向任青。
昀凰转眸望向尚尧,缓缓一笑,“当年苏家的人,上上下下都死了,行刑的人,也都被先皇处死,再无对证。若
说当年死去的幼儿只是替身,那个孩子早被送了出去,流落民间,如今被找回……凭了这张脸,教人宁信其有也不难
。有了沈卿的佐证,我亦可算苏家后人,说他是先皇胞弟,他便是了,真真假假本就是人言铸成。拥立新君之功,谁
人不贪,何不让江南那些拥兵在手,财资充裕的武将,得一个奇货可居的机会,给裴令婉先添些热闹,待神光军回朝
,她便要多费些神了……”
巡幸(上)
刺客任青嶙峋的肩头一震,猛地昂头挣身,被身后侍卫左右锁住肩头,扣在他肩骨下锁链穿透之处,剧痛霎时令
他全身弓起,紧蜷着一阵抽搐,痛得脱力地瘫软下来,只刹那,脸上满布豆大汗珠,脸上死白僵灰。
“放了他。”皇后华昀凰眼如寒渊,无动于衷地垂视着地上喘气艰难的任青,令侍卫松开对他的禁制。任青软倒
在地,拼尽仅有的力气抬了眼,模糊里看见,鸾裳长裾,广袖飘垂的皇后,徐徐步下玉阶,朝他走来。
沈觉不由抿紧了唇角,眼风不动,望着昀凰一步步走向了任青。
她身后的皇帝尚尧也负手不动声色地看着。
商妤的心一时悬在发涩的喉间,眼前掠过昀凰掩在凤冠璎珞摇曳下的侧脸,竟恍然和她离宫远嫁,登上鸾车那一
转身的侧脸,叠映在一起。
凤羽朝云珠履的履尖几近触上任青撑地的手,这样近,迫使任青不得不将头颈卑微曲扬,才能望见这如隔云端的
容颜。只听她悠然开口,语声曼曼轻宛——
“那一剑,只差毫厘,此刻我在你眼前,只隔咫尺。人之将死,大仇未报,待做了鬼,魂魄也无处投生,还是要
跟着我的。偏偏我不怕鬼,你自然知道,昔日南朝宫中,有多少怨魂厉鬼被我送上黄泉。想复仇的,想杀我的,不多
你一个,也不少你一个。我的话,你也都听在耳中了,既然上苍给你这般相貌,注定你也非同凡人。我若再给你一次
机会复仇,给你兵马在手,翻覆江山,再来向我复仇,你敢是不敢?”
任青紧紧盯住昀凰的脸,眼瞳仿佛一瞬扩张,森然泛亮,苍白的脸上起了疯狂的潮红。昀凰似笑非笑,“我放你
回去向裴令婉复命,你也是一死;或是送你去江南,给你个翻覆天下的身份,你若做不像,便死无葬身之地,若是你
有造化,有朝一日,杀裴令婉而代之,我便等你的复仇。”
皇后的语声,如水滴玉罄泠泠,一字字曼声道来,含了笑意,青蝉听在耳中,不由自主地起了一阵阵惊寒,一股
股寒战。
三下缓缓的击掌声,打破静寂,击掌而赞的人,是皇上。
皇上拊掌沉沉而笑,“妙,很妙。”
皇后侧身回首,修颈半扬,与皇上目光交会。
帝后四目相对间的锋芒,一闪而逝。
殷川城中许多的百姓,今日都和长乐酒坊的老板娘郑氏一样,天色未亮就起来,男子换了最体面的衣裳,妇人把
发髻挽得格外光亮。郑氏特地把平日不舍得戴的珠花簪在鬓上——得以瞻仰天颜,且帝后同至,普天之下多少人能有
这福分,日后子子孙**起,都有荣光,祖上是亲见过天子的。
城中积雪扫清,黄沙铺路,官道已设下步障,重重守卫,煌煌天家仪仗阵列。御驾还未离开凤台行宫,倾城而出
的百姓已人山人海地聚集在寒风霜雾中的城楼下。
人群中,贩茶商队的少年眼尖,瞧见了酒坊老板娘,兴冲冲地招呼。
老板娘遇上熟客,喜上眉梢,得意洋洋问少年和老者还记不记得殷川下起第一场雪的那晚上,酒坊里还在打赌,
华皇后会不会被废,谁能想到,如今皇帝陛下竟亲自驾临殷川,来迎皇后回宫了。老者笑道,还是郑娘子远见,早知
如此,当日与那老琴师打赌,就该多赌上十坛酒。郑氏扑哧笑道,“那老汉倒是脸皮薄,输了赌就再也不见来了,今
日若瞧见他,定要羞他一羞。”少年忍不住插嘴,“皇上都来了,咱们皇后是不会被废了吧?殷川不会打仗了吧?”
郑娘子喜道,“太平了,太平了!”少年搓了搓冻得发僵的手,乐呵呵对老者道,“大叔,等咱们这趟买卖太太平平
做完,就能回家乡了!”老者却摇了摇头,“孤老一人,在哪里埋了这把老骨头都一样,北朝安稳,殷川太平,等这
趟买卖做完,或许啊,我就留在殷川不走了。”少年大惊,“不回乡了?”老者叹口气,“南朝,南朝这几年,年年
都加赋税,征粮又重,日子越发不好过了。”
忽的,远远一声号角像是从天边传来,沉沉鼓声一击,接了一击,震地而来,人群瞬时静了,在钟鼓齐鸣,礼乐
悠扬之声里,人群如潮水般接连低了下来,一片片跪倒在黄沙扬尘之中。此际,终日沉沉的冬雾与天际郁郁云层,缓
缓飘散,云隙间有灿然日光如丝,如缕,渐成万丈光华,照开一碧长空。最耀眼处的一束光,是御驾銮车上的宝光流
转,辉映了翠盖宝伞,金顶紫旌。如云仪仗逶迤渐近,日光越发绚烂,人群里无数人如少年,如郑氏,如老者,一时
都目眩在灿金日光里,如睹神迹。
----------
“日光里住着一只叫金乌的神鸟,月宫里住着一位女神名唤嫦娥,她也有一只小兔。”姜氏倚坐在榻上,手里执
了玉梳,一面轻轻给小皇子梳头,一面柔声说。
小皇子即使在早起梳头的时候,也将他的小兔抱在手里,睁着朦胧睡眼,一头绸缎般的柔发,睡得蓬蓬松松。两
个娃娃一夜都不肯分开,搂在一起睡了,醒来连头发也乱纷纷结在了一起,姜氏怕扯疼了小皇子,叫殊微不动,殊微
就乖乖挨着他,缩着脖子一动不动,等娘亲先将小皇子的乱发梳开。嫦娥的故事,早已听娘亲讲过,此时殊微知道娘
是讲给小殿下听的,讲了他喜欢的兔子。
小殿下歪着头,拨弄着兔子耳朵,眼也不抬地软声问,“兔子,是父皇给的么?”
姜氏一时啼笑皆非。
殊微认真地替她答道,“不,兔子是嫦娥娘娘的,是住在月宫里的。”
“哦。”小皇子想了一想,“传月宫兔子来和我玩吧。”
“它是天上的兔子,不能下来玩。”殊微摇摇头。
“天上在哪里?”
“在你头上啊。”
小皇子抬起头,身子半后仰,认真看着顶上房梁,“头上没有兔子。”
殊微无可奈何,叹一口气,“你连天在哪里都不知道。”
“你才不知道,天上有小鸟,没有兔子。”小皇子白了她一眼。
“你……”殊微一时结舌。
姜氏忍笑听着两小儿一板一眼说话,手上玉梳已灵巧梳好了小皇子的头发,正要转而给殊微梳头时,小皇子回转
身,一双眼晶亮地望了她,将手上兔子递上来,“青青也要。”
殊微嘟嘴道,“兔子又不是人,才不用梳头。”
小皇子将脸颊贴在兔子柔软皮毛上,“为什么兔子不是人?”
殊微眨眼飞快答,“因为人有名有姓,我,姓于名殊微,你的青青姓什么?”
小皇子终于愣愣被问住了。
姜氏不忍看小皇子茫然的模样,拿玉梳在兔子的皮毛上轻轻划了划,佯作梳毛,却触到兔子的痒处,一向温顺的
兔子挣跳开来,竟跳到殊微头顶上,吓得殊微一声尖叫,拼命晃头甩掉兔子。小皇子拍手咯咯大笑。
ru母和侍女们进来侍候小皇子用早膳了,姜氏抱起殊微正待退下,小皇子不依,要同殊微一起吃。殊微却在生那
只兔子的气,气鼓鼓地扭头不肯,姜氏在她耳边细声说,“殊儿,娘同你说过什么?”
殊微低下头,记得母亲说过,什么都要依着小皇子。
她虽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但母亲的话是一定要听的,哪怕心中委屈。
姜氏瞧着两个孩子同吃同寝的无猜模样,心下欣然,不动声色将那柄小玉梳纳入袖中。那梳齿上,缠绕了两个孩
子的发丝,犹如结发。
趁有ru母和侍女在,姜氏回了房,照顾病榻上颓靡虚弱的夫君起身,盥洗,服药。
日复一日,从此往后,这一生也就是如此了。
她出身名门,工诗善画,饱读诗书,以人人称羡的才名美貌嫁与首辅宰相的嫡长子,文韬武略名冠一时的少年俊
彦,原是羡煞了多少闺阁姐妹。若非天意无常,一夕祸至,谁想得到她姜璟会有今日的凄凉。从玑娶的妻子,她是瞧
不上的,徒有美貌,却无才学,是个俗人,无非依仗了父兄有军中权势。可是日后,从玑会取代她的夫君,成为于家
一家之主,他的妻子也会是当家主母。而她,只是一个女儿,只有殊微可依靠。
每日里,从玑都会一大早来探望,给兄嫂请安。能见到从玑,与他说上几句话,已是姜璟仅有的欣然,偌大的相
府里,也只有从玑是个说得上话的人,旁人她也不屑。今日却迟迟不见从玑来,令姜璟侍候着丈夫服药时,有些心不
在焉,将药不小心喂洒了,洒得于从璇满衣襟都是。姜璟叹口气,拿帕子给他擦拭,被他恼怒地别过脸躲开。恰这时
,侍女说,二公子来了。
姜璟一听是从玑,委屈直冲眼底,红了眼圈。
从玑踏进门来,看见的就是大哥阴沉着脸,大嫂楚楚含泪,想来又是大哥脾气乖戾拿大嫂使气了。他也心下难过
,跟大哥问了安,大哥还是一如既往冷淡地点点头,伤残卧床后,心xing就变了另一个人。
问过了安,从玑告退,大嫂仍是送出来,看她端雅从容间,已掩去了方才的委屈,反倒关切问自己,今日来得迟
了,可是有事?
从玑郁郁点头,“父亲昨夜里着急,上了心火,今晨不得不惊动了太医。”
姜璟一惊,因要寸步不离照顾小皇子,父亲免了她晨昏请安,嘱她在自己院里侍候好小皇子即可。家里出了这样
大的事,她这个长媳竟不知道。
“好好的,父亲怎会急成这样?”姜璟也忧急了。
“宫中昨夜有人纵火。”从玑神色肃重道。
巡幸(中)
病榻上的于廷甫叮嘱从玑亲送国手郭太医离去,再三叮嘱,太医出入相府的行迹要隐秘。这个时候,年迈体衰的
首辅宰相知道,自己病不起,不敢病,拼着最后一口气,也要撑到皇上回京。
太医说他是急火攻心,犯了痰症,于廷甫也不多言,从太医眼底一掠而过的忧色里,他已知道,这副老朽之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