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兴奋过后,他抬眼看见了对她不舍的大妞,心中也是伤感,这么一别,这几年都见不着面,大妞会不会怪他?林志先烦恼了。
笨笨被带回罗家之后就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了。每天不是读书就是读书,整个把自己往书呆子方向发展,不过,罗宝根为自己儿子的刻苦劲头骄傲不已,一点也不感到一个五岁的孩子这么的沉稳的不正常。
在这样的日子里,徐天佑的生日如约而至,徐天佑是四月下旬的生日,萧师娘说话算话,顶着徐先生的白眼带着他们去了庄子里玩耍。
农庄对笨笨是没有什么吸引力的,除了花草好些、田地整齐些、屋子漂亮些,和他自己家也没什么区别。可对钱就几个兄弟和徐天佑来说却是新奇的不得了,也是,他们也算是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读书人了。
四五月,花开的到处都是,栀子花开的一簇一簇的,芳香袭来,笨笨压抑的心情豁然开朗的很多,徐天佑这个闲不住的户儿,拉着笨笨放他新买的风筝,一只老鹰风筝。
徐天佑让笨笨帮他放起来了,笨笨原先也没认为多难就答应了,可惜他高估了自己的身高,所以风筝飞了半天也没飞起来,还是钱德本帮忙的,风筝才晃晃悠悠的飞了起来,不过这已经做够徐天佑这个熊孩子高兴的直叫唤了。
生日要吃面,萧师母亲自下的鸡汤面。几个孩子疯玩之后,每个人都吃了不少。当然徐天佑这个小屁孩一点也不知道矜持,拿着他们送的礼物就嚷嚷着要打开,结果,一看,毛笔、徽墨、宣纸、黑砚。笔墨纸砚都齐全了,徐天佑的小脸那叫失望啊。
不过,萧师母倒是很满意,帮徐天佑收回了礼物,也给了每个人一顿好夸。当然,徐天佑看中的那套小房子模型笨笨也让自己爹打好了,给送去了。钱家兄弟也是一人一套。萧师母知道后也没说什么,但是过后也给了笨笨一套珍贵的医书,好像是她的陪嫁之一,笨笨看三妞好看些医书,就像徐天佑说过,萧师母回的礼简直太让笨笨喜出望外了。
当然,他的小舅母也给笨笨一些东西,虽然无法和医书相比,可也算有趣。笨笨喜笑颜开的把自己的小金库添的满满的。到后来,钱木知道了,就让罗宝根专门为他打些漂亮紧致的木头玩具模型,他找了路子送人或是卖给大户人家,量不多,可赚的钱却很可观,钱木和罗宝根靠着这个很是赚了一笔,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庄子上对笨笨这个整天生活在乡间的孩子那是没什么好玩,可对徐天佑却是样样都是新奇的,眼睛都转不过来了。他生于富贵,长于富贵,还是正真的看见农人们忙碌。
钱德本几个就好很多,毕竟虽然他们长于钱府也算是个小少爷,可钱森也是农户出生,这些他们在钱老太太那儿也能看见,倒是不那么稀奇了。
四月中的天气还是不错的,几个孩子吃了顿丰盛的饭菜,玩了一会就被萧师母各自送回家了。笨笨家比较远,到家时意外看见了罗老太太和大妞,把笨笨惊喜了一下。
从上次到现在已经快一个月了,他心中对林家还是很有好奇心的,还有特别的想念罗老太太的饭菜,虽然不想吐糟,可看上去十项全能的钱氏,烧的饭和罗老太太可真是可谓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要是在其他农家也就不错了,可和罗老太太这个大厨人物一比,立马渣渣,他爹罗宝根更是狡猾的利用自己上工,每天吃了再回来,所以笨笨特别的希望自己奶奶回来。
罗老太太看上去哭过,眼睛还红红的,大妞也是一样,笨笨知道林氏几天前去了,本来笨笨想去的,可罗老太太特意吩咐了,让笨笨在家,不许去。所以笨笨并没有去林家,笨笨估算着罗老太太还要在林家呆些日子。毕竟林家现在只剩下了林志先这么个半大的小子,罗老太太于情于理也应该在林家帮衬一顿日子。
罗老太太看见笨笨回来,心中稍稍好受了些,对着笨笨摸摸手,抱抱之后,又心疼了,对着钱氏说道:“不是我老婆子说你,看看,我只是不在家了几天,你都把笨笨养瘦了,你那手艺也太为难我孙子了,以后可得好好跟着我练练手。”
钱氏大大落落的神态终于龟裂了,她知道自己的手艺比不了婆婆,可那也是有原因的,她在家时,钱家已经富裕,再说有两个嫂嫂,她只要稍稍练练手,把菜烧的能入口就是了,庄户人家也没那么都讲究。后来到了罗家,罗老太太手艺高超,也喜欢把持厨房,她除了打打下手,真正自己掌勺的机会不多,罗老太太虽然不藏私,可那厨艺不练,钱氏也烧不好啊。
好不容易,罗老太太不在家,钱氏掌勺了 ,可家中众人早被罗老太太养的嘴巴刁了,就算不说什么,可吃的也不算多,特别是笨笨,那小嘴刁的,把钱氏都愁了白了几根头发了,现在还被罗老太太这样说,让一惯强势的钱氏有些委屈。
笨笨看他奶奶挑自己娘的刺,除了感叹婆媳是冤家之外,赶紧打圆场,对着罗老太太说道:“奶奶,我娘给我做了好多好吃的,可我想奶奶,所以才没吃那么多,奶奶,你怎么才回来啊。”
罗老太太被笨笨这么奶声奶气的一哄,虎着的老脸也笑开了,象征性的拍拍笨笨的小屁股,说道:“乖孙哎,奶奶就知道没白疼你。奶奶给你带了不少好东西,还给你做了一套春装,呆会啊,你去试试,肯定好看的不得了,谁让我们家笨笨长的好呢!”
钱氏看着自己的儿子三言两语的就把自己难缠的婆婆给哄好了,不得不感叹:真是一物降一物,不过,儿子都没说过想自己,钱氏有些吃味的想着。
大妞不知道是怎么了,看上去心思重重的。笨笨和大姐玩的最好,大妞这个样子,自然是让笨笨担心的,作为知心小弟弟,笨笨在吃完饭后,悄悄的溜进来大妞的房间,看看大妞。
以前大妞她们三姐妹住在一个大房间里,随着年岁的长大,罗宝根最后把这个大房间隔成了三个单间,门挂着门帘,每个单间的家具也是一样的,不过因为大妞是大姐,所以她住在最里面的一间,那里有个窗子,做针线什么的比较好。钱氏让大妞开始绣成亲要用的嫁衣和一些被子等。
笨笨进去的时候,大妞拿着针线正在发呆,一副神色不思的样子。笨笨上去捂住了大妞的眼睛,怪声怪气的说道:“猜猜我是谁?”
大妞好笑的拿开了笨笨的小手,拉着他坐下,说道:“还有谁啊,家里就你这个淘气鬼做这个事情。笨笨,你找姐姐是不是有什么事啊?”
笨笨一板正经正经的说道:“大姐,我看你神游天外,特地来为你排忧解难的。”说着又嘻嘻哈哈的说了一句:“怎么样,我刚刚是不是很像那些和尚调调。”
大妞被笨笨逗笑了,不过,她知道自己弟弟虽然才五岁,可也是个聪明的孩子,好多事情弟弟都知道吗,想着自己的心事,她憋的难受,想和人说说。
笨笨看她大姐的模样,就知道应该和林志先有关,虽然那天的事他知道一点,可大人们都避开他说话,所以他还真不了解过程。所以他央求大妞道:“大姐,那个林家舅舅是怎么整林哥哥的亲爹的,我那天看爷爷很是得意了一番。”
大妞禁不住笨笨的歪缠,想着也没什么不能说的,也就说了。其实,当沈财知道薛永丰做的事情之后,第一反应就是打上门去,后来一想,这样除了让薛永丰被揍一顿,没什么大用,那薛永丰和杨氏还不是照样拿他姐的东西过好日子。
于是,他找了林志先要了当年那份家产字据,又请了衙门中的人来,直接把薛永丰告上公堂,理由就是,侵吞沈家出嫁女嫁妆。
沈财说的也明白,本来林志先是他姐姐的儿子有理有据的接受他姐姐的财产,他无所谓,可现在林志先已经过继,自然就不是他姐姐的儿子。她姐姐没有子嗣,嫁妆自然是娘家的。所以要向薛永丰拿回嫁妆。
薛永丰那里肯,一口咬定当年沈氏没什么嫁妆,家中的一切都是他自己挣下的家业,和沈氏无任何关系。薛永丰知道,嫁妆这样的事情又没有大户人家的嫁妆单子,还不是凭他讲,他就说没有,当年沈家的人走了这么多年,他不信别人能说出什么来。
沈财拿了林志先那份字据,说道那是他姐姐生前留给他侄子的嫁妆,白纸黑字的容不得抵赖,既然林志先成了别人的儿子,那那这份家产自然就是沈家的。
衙门中的人都拿了沈财的好处,自然处处帮助沈财,再说薛永丰当年是个一穷二白的庄稼汉,要不是沈家的贴补哪能有了这样的家产,结果却这样对待沈氏留下的儿子,人人心中都是有数的,在不损害自己利益的前途下,他们还是很喜欢伸张正义的。
于是薛永丰按照字据上的要求,分给了沈财二十亩地,还一百两现银嫁妆,当然最后还被沈财要了那二十亩田这十几年的出产,一亩一年一两银子,加加起来一共也有三百两。
薛永丰这些年要养两个儿子,家中杨氏花银子也是个大手大脚的,还时常的补贴娘家。所以除了当年沈氏存下的三百两银子,薛家并没有那么多银子,每年家中的田产出息刚刚够花罢了,现在四百两银子,薛永丰是拿不出来的。于是撒泼打滚,耍无赖了。
可惜,沈财不吃这套,不给钱就打板子,再把薛永丰关进牢里,最后薛永丰没法子只好又给了沈财八亩地,才算把这件事情了结了。
而薛永丰自然也恨上了林志先,认为他吃里扒外,要是没有那份字据,就不会有这样的事情,所以他就到林家去闹。指望着为难林志先能逼的沈财还他些银子。
林氏走了之后,林家村的人对林志先这个过继的外姓人很排斥,加上有心的人的挑拨,薛永丰一来闹,大部分人都指责林志先不孝,忘恩负义,狼心狗肺。
林志先再怎么老成,刚刚没了可以依靠的养母,又被亲生父亲如此的对待,心中悲愤难当,用扫把打了薛永丰出去,告诉他自己姓林,以后他和薛永丰老死不相往来,那狠辣的模样震慑了薛永丰当然也震慑了那些林家村的人。
虽然没人闹了,可村里的流言却是漫天飞了,林志先的名声是坏了。
沈财把沈氏的嫁妆要过来,就把田地卖了,把银子给林志先,说是让他跟着自己去闯闯,林志先想想也答应了。
而大妞自然是担心这一去变数太多,以前也是有些跑商的男子去了外面就没回来或是回来了,可身边已经有了女人。
不管是那样,大妞都是不愿意的,这些日子和林志先的相处之下,大妞的一颗心都在林志先身上了,所以才愁眉不展。
笨笨知道了,也不知道什么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可那些好男儿的那些家眷却是为人问津的。谁又能知道她们的忧愁和担心。
…35·远行
不过,笨笨想想以前看的电视剧和故事,不都是要要来一场长亭送别。那么他大姐也可以做一做吗,不过,要怎么去倒是个问题。
笨笨想了想好像还可以有个定情信物。于是对着大妞说道:“大姐,你可以绣个荷包,放些东西进去,给林哥哥,这样林哥哥见物如见人,一定不会忘了大姐的。”
被自己弟弟这样说,大妞脸红了,不由分说的就把笨笨打出去了,不过,大妞想到要是被林志先时常挂念,手中停滞的针线还是动了起来。
罗老太太一回来,钱氏就有些不得劲了,毕竟好不容易自己当家作主了,这刚刚尝了甜头就被收了回去,搁谁谁也不愿意,可罗老太太是婆婆,罗宝根又是唯一的独子,分出去过是没可能了,钱氏再怎么样还是得在罗老太太这个婆婆的手下过日子。
钱氏的心思,罗老太太能不知道,她对笨笨好,对罗宝根和罗老爷子好,可对钱氏她却是好中有挑剔,挑剔中又有着掌控。所以,这些日子,婆媳两个人暗自斗 几次法,虽然笨笨及时的充当了救火员,可家中的气氛还是日渐的硝烟弥漫。
在这样的日子里,林志先来了罗家道别。
林志先和先去相比有些消瘦,不过精神还不错,罗老太太这些天在林家对林志先这个未来准孙女婿还是很有好感的。对着林志先嘘寒问暖,特别是问林志先以后的打算。
林志先已经决定随着自己舅舅去外面闯闯,现在来罗家也是因为大妞的原因。大妞知道了林志先快走了,没忍住,眼睛中含着泪水,尽量的不让别人看出来,可罗家又没有笨人,自然知道了,碍于大妞和林志先的未婚夫妻的面上倒是没说什么。
吃了午饭,林志先就准备在了,罗家人热情挽留,大妞坐在房里,拿着荷包,不知道怎么办,她一个黄花大闺女,难道真的去私会林志先?虽然他们是有婚约的,可在大妞受到的教育中这是不对的。
笨笨也没说什么,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选择和做法,不强求,不为难就可以了。大妞最后还是没忍住心中的担心和不舍,拿着荷包就准备去追上林志先,和他道个别。
可罗家管女孩的有些严格,罗老太太那关就不好过。还是笨笨出面,说是想到村头去玩,让大妞陪着,大妞才出来的。
林志先也没走远,或许是不舍,或许是其他,大妞在小路上还是看到了林志先。
笨笨很自觉的,留在了后面,当然还是要在大妞的眼皮子底下,否则大妞也不敢放笨笨一个人。
大妞眼睛已经红了,她看着林志先,千言万语到口了却说不出来,只能把荷包给了林志先。林志先和大妞对视一眼,无需说什么,林志先也知道了大妞的情谊。
最后,默默无言的两个人对望了一会。大妞看天色不早了,轻轻的说了一句:“我等你,不管多久,我都等你!”
林志先惊讶是望着大妞,随后郑重的说道:“大妞,这辈子我绝不负你,你等着我,我会回来用大红花轿娶你过门的。保重!”
说着不再看大妞,转身跑着走了,笨笨貌似看到了林志先泛红的双眼,或许,这个时候再多的话也改变不了即将远去的痛苦和不舍。
送走了林志先,笨笨一家倒是没什么大事情了。偶尔罗老太太和钱氏斗斗法,笨笨在中间哄哄,一家人过的平静又繁琐。
很快笨笨就六岁了,再一次到钱家拜年,笨笨见着了一个不应该出现在这儿的人,他的前大舅母——孙氏。
孙氏虽然穿着新做的暗红色花纹衣裳,头上也插了头钗,可却没了以往的高高在上,而是小心谨慎,唯唯诺诺的站在钱老太太身后,不敢多说一句,不敢多走一步,以前的不可一世和那种嚣张的劲头是消失的无影无踪。
快三年没见了,孙氏却好像老了十几岁似得,那双在钱家养的白嫩的手现在却是肿的老高,满手的冻疮,本来还有些胖的身子现在干瘪的如同行将就木的老妇。
钱氏也很惊讶,不过她也不会表现在脸上,和和气气的和孙氏打了招呼,带着笨笨就进了钱老太太的屋子,让笨笨自己玩一会,她则是和钱老太太说起话来。
钱氏憋着一肚子疑问,对着钱老太太直接问道:“娘,那孙氏怎么在这儿,她和大哥又好了?我怎么没听到消息啊。”
钱老太太一听女儿说到孙氏也头疼了,对着钱氏哀叹道:“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哎!孙家作孽啊,自己的闺女都不放过。你侄子孝顺,想着过年走亲访友的顾不着孙氏就年前去看看孙氏,这一去才把孙氏带回来的。”
钱氏一听就知道自己娘话中有话,她心中好奇,问道:“这是为何?大侄子不像是这么莽撞的人,他也不能不顾大哥和他媳妇的感受啊?”
其实钱氏还有一句话没说,都和离了怎么还搅在一起?
钱老太太说道:“那孙家是坏了心肠了,原先要了我家的银子把孙氏带回去,想着有你大侄子,孙氏总会回来的。可没想到你大哥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了,硬是休了孙氏。本来孙家对孙氏还算不错,可时间一长就不行了,好在我们家还给孙氏送粮食,孙家看着粮食的份上也能让孙氏呆着。”
“可孙氏的弟妹可不是省油的灯,孙氏以前得罪过她,现在留在了娘家,她那弟妹可不是逮着了机会就作践她,大冬天的让她洗全家人的衣服被子,手都给洗烂了。动不动的就打骂孙氏,我瞧见孙氏身上就没几块好肉了。”
钱氏打断了钱老太太的话,说道:“那不可能吧,孙家不说孙老太太做主吗,那个孙氏再不好也是她掉下来的一块肉,能让儿媳妇作践?”
钱老太太说道:“孙老太太的孙子娶了媳妇,给她生了曾孙,孙老太太也不愿意天天喝和儿媳妇吵架,毕竟曾孙要儿媳妇带的,她年纪也大了,以后还不是要靠儿媳妇养老。一个被休的女儿,孙老太太是不会为着她得罪家里以后的她要靠着养老的儿媳妇。”
钱氏唏嘘不已,钱老太太还没说完:“更可恶的是,你大侄子去的时候,孙家人正逼着孙氏嫁给一个六十几岁,瘫痪在床的鳏夫,那就鳏夫的儿子想找个免费的佣人伺候他爹,就想着出笔钱给她爹买个婆娘,孙家见钱眼开,就答应了。你大侄子去的时候,孙氏已经上吊了,好歹被救了回来,你大侄子不忍心自己娘亲老了受这样的苦,求着我把孙氏收留了下来。”
钱氏也蛮同情孙氏的,毕竟为着娘家把婆家得罪光了,还把自己搞的被休了,最后被娘家人嫌弃虐待,本来的好日子变成了现在的熬日子,那样的境遇,谁能不唏嘘,谁能不同情。
可还是那句老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要是孙氏不是是非不分的帮着娘家人,把别人不当做一回事,算计婆家,能把自己搞的众叛亲离,落魄可怜。
钱氏问道:“那大哥是个什么说法?我那大侄媳妇可还有什么说的,毕竟到现在她还没能生个孩子,心中恐怕是恨死了孙氏了。现在孙氏回来了,她能没想法?就是我二哥二嫂他们心中也不能舒坦。”
钱老太太一想起这么多事也是一肚子官司,对着女儿抱怨:“谁说不是呢,孙氏回来之后,你侄媳妇二话没说拿了包袱就回娘家去了,还是过年了,你大侄子媳妇才跟着德东回来的,看见孙氏更是板着个脸,好像没看见一样。你大哥的意思,过年就让孙氏过吧,可过完年就把孙氏送走,你也知道,你大哥是对孙氏没了指望,虽然孙氏是德东的娘,可你大哥是不会再和孙氏再续前缘了。”
:“可孙氏这个样子,娘家娘家回不去,儿子这边媳妇也不喜欢她。要是把她放在德东那儿,恐怕德东就得家宅不宁了。我想着还是钱家出些银子给孙氏买个房子,我让德东出钱买个佣人给她,再让你大哥给她置办几亩田地租出去,每年你大哥再给些银子,以后也算有个落脚的地方。等德东媳妇生了儿子之后,再慢慢商量。”
钱氏也不好说什么,只是再三的叮嘱钱老太太不要操心太多,留在娘家吃了午饭,就和罗宝根带着笨笨回去了,家中的一堆事情还等着她呢。
笨笨在徐先生那儿已经成功的升级为最为徐先生钟爱的关门弟子了。在徐先生看来,这几个孩子里就数笨笨的天资最好,更难能可贵的是,笨笨不仅聪明更是刻苦,小小年纪,就知道专心读书。
于是徐先生起了心思,想着要把自己的小女儿嫁给笨笨。徐先生的小女儿是徐天佑大两岁的姐姐,可谓是徐府的掌上明珠,因为讲究女孩子不见外男,所以尽管笨笨他们这群熊孩子在徐府读书读了几年,也没能见到徐先生女儿的庐山真面目。
笨笨更是不知道原来徐先生还有个女儿,他一直以为徐天佑只有一个哥哥,所以对于他来说,萝莉还真不是他关心的对象。
徐先生动了和笨笨做女婿的念头,自然对着笨笨更为关心,虽然徐先生的女儿大了笨笨三岁,可在徐先生看来;女大三,抱金砖。所以没什么大问题,在徐先生看来,只要自己向笨笨家提了,凭着自己家的家世地位,那是稳稳的。
可怜的笨笨,才不到七岁就被他家先生盯住了,想给他女儿培养个如愿夫君。
而萧师母知道后也很乐意,女儿低嫁,还是自己丈夫的弟子,以后也不怕在婆家受欺负,所以萧师母带着徐天晴来找笨笨有些勤快,让智商没问题,情商有些低的笨笨也看出了不对劲,师母,你这是闹哪样啊?
因为徐先生的自信满满和矜持,当然他是想让笨笨稍稍有了功名再暗示一下,然后等着笨笨家来提亲,所以现在虽然满意笨笨,但是还是不动声色。
===========================================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更新所谓的客户端,我忙了五个小时啊,所以可能这几天会没有两更,还请见谅啊!
…36·相遇
日子过的飞快,林志先也从一两个月来封信到现在半年也没了音信,眼看着大妞已经十五岁了,钱氏这个做娘的心中担心不已,大妞虽然不说什么,可也日渐消瘦了不少.
笨笨现在是个七岁的孩子了,做事也越来有有章法,他一心的读书,现在读书都是一整天的呆着徐府,由罗老爷子送去,再和罗宝根一起回来,倒是不费什么事情,就是没了笨笨这个润滑剂,罗老太太清闲了很多,没什么事情的罗老太太就盯上了钱氏和大妞几个,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罗家现在可不止三个女性。所以,罗家有显得有些鸡飞狗跳的味道。
好在钱氏又怀上了,罗老太太才消停,因为有前面的披命在所以罗老太太认定这胎是孙子,人逢喜事精神爽,对钱氏也化干戈为玉帛,让她多歇息,家务活罗老太太带着三个孙女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