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钱老太太没说话。钱木出来说话了,他对着孙老太太说道:“我们钱家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事情都是因为孙氏和孙艳而起,孙艳不是我钱家人我管不了,孙氏我还是能管的。”
孙氏被丈夫那不带感情的眼神看的心神一跳,心中不安感越来越强,然后她就听见自己丈夫说道:“我也给出两个选择,第一,孙艳和我儿子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自然就不用罚孙氏,我们钱孙两家照样是亲家;第二,我赔你孙家三百两银子,孙氏犯错,我与孙氏和离,我们钱孙两家以后老死不相往来。”
孙氏吓的一个慌神坐在了地下,她泪流满面的看向孙老太太说道:“娘,女儿不想离开钱家啊!看在女儿这么多年帮衬家里的情面上,娘,你疼疼女儿吧!”
孙老太太看着自己女儿伤心欲绝的画面,心中不是不痛。心中也犹豫不决,孙氏的弟弟看见了,怕那三百两银子没了,对着自己娘亲说道:“娘,你可要想清楚,家中可是等着这钱给你孙子娶媳妇呢,要是没了曾孙,以后我就是去了地下也无颜见列祖列宗啊。”
孙氏不敢置信,她一向掏心掏肺对着好的弟弟竟然这么的不顾自己死活,要银子让自己合离,难道他不知道,她离了钱家以后的日子要有多苦,多难熬!
孙老太太没让大家等多长时间,对着孙氏说道:“好女儿,你就最后再帮你弟弟一把吧,以后你在娘家,娘不会亏待你的。”
接着对着钱木说道:“你拿银子出来,我带着女儿回家去,我也不愿意女儿在你钱家过受气的日子。”
笨笨在房里听的津津有味,他不得不佩服孙老太太堪比鳄鱼的脸皮,明明是贪图钱家的银子牺牲了自己女儿的幸福,还能这么理直气壮的说是为着女儿好,这脸皮厚的,这语气情真意切的,要是笨笨不是看了现场直播,真以为孙老太太是位疼爱女儿的好母亲。
孙氏听了一下子就呆了,傻傻的看着自己的娘亲和弟弟,好像这么多年从来没认识过自己认为最亲的家人,什么时候,自己就落到了这样的境界?
她从众人脸色扫过,看到自己儿子脸上的悲愤,突然一个箭步的冲向钱德东抓着他的手说道:“儿子,你和你爹说说,娘知道错了。你给娘说说吧,娘不想离开你们,娘不要和离啊!娘不要啊!”
钱德东看着自己娘癫狂的样子,虽然生气于她刚刚的迟疑和偏袒娘家,可这么多年的疼爱不是假的,他看到自己亲娘如此模样也是心疼非常,对着自己爹喊道:“爹,你就饶了娘吧。儿子求你了。”
说着就跪了下来,对着钱木恳求道:“爹,娘知错了,二叔二婶,我代娘给你们赔不是,爹,娘年纪这么大了,离了钱家以后怎么活啊。”
钱木硬下心肠,不去看乞求的儿子,再一次问孙老太太:“孙老太太,你是愿意让孙氏合离,拿银子的是吧?”
孙老太太这次回答的很干脆,说道:“是,你拿银子吧,女儿我孙家自然会养,就不劳你们钱家了。”
钱木回了房间,不到一会就拿了盒子出来了,对着孙老太太说道:“这里面有一百两现银子,二十两是孙氏当年带来的嫁妆,八十两是给你家的银钱,还有两百二十两是你孙家欠了我钱家银子的借据,以后就两清了。”
孙老太太却没想到,一向大方的钱木这次却和她玩这一手,她原以为再怎么样,钱木和自己女儿做了这么多年的夫妻,最少要补贴给她女儿三四百两银子来安排她晚年,结果他只是把女儿的陪嫁给了,其他一文也没多给,给自己家的银钱也是过去的债务欠条,她们家原先也没打算还的。
孙老太太看着钱木冰凉凉的眼神,心中惧怕,怕自己要是再惹急了钱木手中的一百两银子也没了,拿着盒子,止住了要说话的儿子媳妇,让儿子拉着孙氏回去了。
孙氏疯了似得抓住自己丈夫钱木的手,哀求道:”相公,我错了,我知道错了!看在我生了德东的份上,你饶了我吧.我们都是有儿媳妇的人了 ,要是被送回娘家,以后我还怎么活?相公,我错了!我真的错了,我不该算计侄儿,不该这么的帮着娘家不顾婆家,可那是生我养我的亲娘啊,我没法子啊,相公!”
钱木却狠下心了,不再说什么,对着孙氏说道:“你我夫妻一场,只要孙老太太肯息事宁人,不坑我家银子,我就不送你回娘家。既然你回不了自己亲娘的要求,那么孙老太太对你这个亲生女儿的哀求也一定是会答应的。”
孙氏现在像是无根的浮萍,赶紧抓住丈夫递给自己的橄榄枝,对着孙老太太磕头道:“娘啊,我的亲娘啊,我求你了,救救女儿吧!女儿不能被送回娘家啊,要是这样就是逼死女儿啊!娘,我给你磕头了,求求你了!”
孙氏连着磕头,额头上已经红肿一片,她却好像感觉不到痛似得,看着自己娘有些松动,自己弟弟却捅了捅娘,她转过头来给自己弟弟磕头,说道:“弟弟,阿姐这么些年待你不薄,你给姐姐一条活路吧,姐姐求你了!给你磕头了。”
孙氏的弟弟孙科一看姐姐给自己磕头,就错步走开了,脸低的下下的,不敢和孙氏照面,眼睛一直盯着自己的脚,好像自己的脚下长花似得。
钱德东见不得自己娘这样,强行把孙氏拉了起来,孙氏的额间已经出血了,钱德东对着钱老太太软声道:“祖母,我娘再不好,也生了我,为人子的总不能看着自己母亲受罪,求祖母疼疼我,饶了我娘吧,她只是受人教唆,本性不坏的。”
钱老太太还在心疼她的曾孙呢,对着孙氏那是觉得自作自受,嫁进钱家这么多年,钱家哪里亏着她了,还是没把她的心捂热了,向着娘家,算计婆家,这在哪儿也是说不通的。
不过,自己的大孙子给孙氏求情,不看僧面看佛面。钱老太太还是向钱木说道:“老大,你看…”
钱木却打断了钱老太太的话,斩钉截铁的说道:“娘,你要还认我这个儿子就别开口了,今天,孙氏是一定要送走的。德东,你好好想想你躺着床上的媳妇,还有那未出世的孩子,而这一切又是谁造成了?”
钱德东想到妻子沈氏醒来后呆呆的神情,心中不是滋味,再看他爹的决绝也知道今天是改不了什么了,只好劝着孙氏想开点,自己过段时间会和爹爹求情接她回来的。
孙氏被自己弟媳妇扶着,失魂落魄的走了。
…25·拜佛
笨笨看着散场了,眼见着钱氏和钱老太太要回房了,赶紧关上开着的小门缝,踏着小鞋子,小腿麻利的跑到了床边,气喘吁吁的把鞋子甩了,一个转身就把自己包进被子中,听见了门响声,还似模似样的打着小呼噜。
钱氏进来第一件事情就是来看看笨笨,发现笨笨睡的香甜,才放下心来。钱老太太跟着进来,也看了看外孙,嘴里却是说着:“造孽哦,造孽!好好的家怎么成这样了?你大哥也是,吓唬吓唬孙氏就得了,这真休回家去,孙氏的日子可怎么过啊,我是不烦孙氏的,可我大孙子心中能过的去。”
钱氏不好说什么,只好宽慰道:“娘,大哥做事有分寸的,他这样做自然有他的道理。你身子骨又不好,就不要操心了。”
母女两个说了会话,笨笨先头精神头足的很,可毕竟还是个孩子,闭着眼睛睡着睡着也迷糊了。不知不觉中就真睡着了,还是钱氏赶着回家才把他叫醒的。
钱家现在气氛不好,钱氏也不想呆着,也不吃晚饭了,带着笨笨就想回去了。毕竟家里老老小小的,她还是不放心的,再说沈氏刚没了孩子,笨笨还那么小,钱氏心中还是有些忌惮的。
因为有笨笨.所以钱氏找了牛车送她们回去,毕竟现在天气已经很凉了,要是笨笨受了寒就糟了。可笨笨一醒,肚子就饿了,他摸摸自己的肚皮,眼睛半睁不睁的对着钱氏软软的说道:“娘,是不是吃饭了,我饿了!”
钱氏立马心疼了,把笨笨抱起来穿好衣服鞋子,又拿热帕子给笨笨擦擦脸,怜爱的说道:“笨笨饿了,娘给笨笨留了好吃的,马上把它拿给笨笨吃。”
钱氏一看笨笨饿了,就赶紧把留在锅里的菜和饭端进来,喂笨笨吃。笨笨还有些呆呆的,钱氏喂一口就吃一口,过了一会反应过来,赶紧抢下勺子,要自己吃。钱氏也不知道她儿子是哪里学来的毛病,小小年纪就非得自己吃东西,他还没桌子高,这样的孩子哪家不是喂着吃,可笨笨就不行,非要自己吃,一开始小勺子还抓不稳,经常把汤撒了钱氏每每都要心疼一下,可家里人都惯着,钱氏也不舍得说孩子,自然就随他了。
刚刚钱氏还纳闷了,以为儿子转性了,原来是没睡醒,好笑的同时,还是把勺子给了笨笨,看着笨笨熟练的挖菜挖饭的往嘴里放。小嘴巴被塞的鼓鼓的,一动一动的好玩极了。
笨笨是不知道他娘的心里活动的,他现在就想赶紧吃完,然后回家。
等钱氏他们回家时,罗老太太已经烧好了晚饭吃的差不多了,以为笨笨今天不回来就没烧他们两个的饭,看着孙子回来了,赶紧揉面下面条,就担心慢一步就把她的宝贝大孙子饿着了。要不是今天晚上没什么好吃的,罗老太太一定先给笨笨吃了,自己糊弄一下就算了的。
钱氏也沾了笨笨的光,一碗面条加了个鸡蛋,好像还放了猪油。清冽的面汤、白细的面条、切的细细的小葱花、白里带黄的鸡蛋,散发着阵阵香味。把大妞几个吃了饭的孩子都勾出了馋虫。
钱氏看着自己的女儿们的馋样,心中好笑,自己婆婆除了过年过节就不太动家里的白面,特别是这种细面,大妞她们一年也难得的吃上几次,所以才这么馋。
没办法就里虽然种了不少麦子,可笨笨现在还不能吃太硬的东西,罗老太太又怕笨笨肚子饿着,就做馒头啊,包子啊给笨笨吃。细白面本来就费麦子,家里人吃的话都是粗面,罗老太太自然舍不得笨笨吃粗面的,毕竟笨笨人小嗓子嫩,所以家中的细白面都留给了笨笨。
笨笨自然也看出了姐姐们的垂涎欲滴,可据他因为经验,有自己奶奶在,姐姐们是别想分享他的晚餐的。笨笨想了想,就对罗老太太撒娇道:“奶奶,我想到房里吃,好不好?”
罗老太太一贯在笨笨的要求下毫无抵抗力,脸上一脸宠溺的说道:“好,奶奶给你端进去,要不,奶奶喂你吧,你的小手拿筷子都不方便啊。”
笨笨那里肯,半是耍赖半是撒娇的把罗老太太哄走了。钱氏端着碗也进来了,看着碗里面的面还没动。大妞原先是在外的,也被笨笨以陪伴为名拉了进来。
笨笨在房间里找了个小盘子,把面分出来,让大妞她们吃。罗老太太差别对待,钱氏一个大人只有一小碗面一个蛋,笨笨这个小豆丁,竟然有一大碗面两个鸡蛋。笨笨分出去一大半加一个蛋。
钱氏怕笨笨吃不饱,赶紧的说道:“够了,够了。笨笨你也吃,你姐姐们都是吃过的,你可是饿着肚子的。给她们些解解馋就行了。”
大妞她们也吃了起来,大妞是姐姐让着妹妹,一家五口人倒是吃的开心。
罗老太太对着罗老爷子说道:“看吧,我就知道笨笨要给他姐姐吃,也不知道那么一大碗笨笨分了多少,不要自己没吃饱。不行,我要去看看。”
罗老爷子无奈道:“有儿媳妇在呢,她心疼笨笨的不比你少,你瞎操什么心啊。要我说家里又不是吃不起,你多做一份就是了,这么偏心,到时候要影响他们姐弟感情的。”
罗老太太不服气了,说道:“怎么?就是我偏心,我就偏心了,女儿有什么用?当年我们哪里亏待了女儿,可那个死丫头怎么对我们的?要不是她,根儿说不定就不会是个木匠。”
罗老爷子知道这是罗老太太的心结,本来还想好好劝劝的,可看着罗老太太花白的双鬓,到嘴的话又咽住了,想着这些年罗老太太跟着他吃苦受累的,当年还是他大哥做的孽,说道:“你这个老婆子,我不就说了一嘴,你看你急的。”
罗老太太也发现自己失态了,起身到灶房去忙活了。
天黑了,本来说今天不回来的罗宝根回来了。脸色沉重,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家里人一看,赶紧问怎么了,才知道,大梁赫赫有名的大将军捷北王萧风死于兖州关外,举国哗然。
罗老爷子是见过世面的一听也蒙了,就连罗老太太和钱氏听了也十分的伤心。笨笨看着家中气氛不好,心中着急,可也不敢吱声,一家人早早的熄灯睡了。
罗宝根睡着床上翻来覆去的,钱氏知道他心思重一开始也没说什么,可罗宝根老是这样,钱氏干脆披了件衣裳坐起来,说道:“宝根哥,你怎么还不睡啊。明天可是还有不少活计呢!”
罗宝根看着自己的妻子,心中烦闷说道:“捷北王都没了,我怎么能睡的下。你说,要没有捷北王,我们能过现在这样的太平日子,这么好的人怎么就没了呢?那大契和朝廷打了这么多回仗,虽然说各有输赢,可在捷北王手中就没输过,怎么人就战死在了兖州关外了?我听逃出来的士兵传言,是皇帝老儿嫌捷北王功高震主,设计了萧将军,他才死的。”
钱氏吓了一跳,赶紧捂住自己丈夫的嘴巴,说道:“宝根哥,你瞎说什么呢,朝廷大事和我们百姓有什么关系,我虽然有伤心捷北王的英年早逝,可又有什么法子,阎王要你三更死,那还有命五更还。那都是命!”
罗宝根看着自己妻子小心翼翼的样子不在意的说道:“看把你吓的,我们夫妻的悄悄话,谁能知道。那捷北王今年都已经二十六了,可膝下还不曾有一男半女,府里连个侍妾也无。捷北王一脉单穿,并没有旁支,萧将军现在只有一个妹子,听闻这次他妹夫也牺牲了,这捷北王一支是断根了。这要是没皇帝老儿的手笔谁信啊。”
钱氏听了也不担惊受怕的。遂问道:“宝根哥,你是怎么知道的。”
罗宝根听妻子这样问显得很得意,说道:“我平时在人家打家具,有些还是元洲境内有头有脸的人家,那些个管事最是消息灵通,我又经常和他们喝酒,自然知道了。这在京城也不是什么秘密,大户人家都知道,皇帝老儿看萧家不顺眼很久了,听闻当年有个公主还想和捷北王的妹妹抢丈夫,不过,后来就没音信了。”
接着罗宝根和钱氏又说了一会话,就睡了。
笨笨却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了,这个怎么像他以前听过的杨家将啊。都是一门忠烈,可惜人家杨家还有七个儿子,虽然死了六个可还留了个独苗。这萧家可是都死绝了,就连半子女婿都干掉了,这手段狠的,笨笨打了个寒碜。
笨笨现在突然觉迷茫了,要说自己想科举做官难道就为了这么一个心狠手辣,卸磨杀驴的皇帝服务,这也太危险了,也太憋屈了。
不过想想自己现在才三岁,说不准自己长大之后,皇帝已经换人做了,毕竟长寿皇帝还是不多的,这样一想,心中舒服多了,笨笨也睡着了。
第二天,笨笨起来之后,看见罗老太太有些不高兴,对着大妞几个有些横鼻子竖眼的,立马赶去救场,对着罗老太太一阵磨,把罗老太太磨的没了脾气。
最后,笨笨知道了:皇帝下旨,捷北王去世,等同皇帝,要求上至皇亲贵族,王公大臣,下至黎民百姓,贩夫走卒都要治丧一年。并把萧将军棺木葬入皇陵,配享皇家供奉。
笨笨心中突然就郁闷了,脑海中就出现了七个子:猫哭耗子假慈悲!人死了才来作秀,也不怕人萧将军下了地下后,把皇陵给搅个天翻地覆。
然后笨笨知道了,也就是接下来的一年中,民间忌嫁娶,不能搞庆贺活动,大戏也不能唱等。那这么一来,他爹爹的活计肯定要受影响,难怪他奶奶心情不好。
果然,罗宝根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早,一个月后就基本上是上做一天歇一天了。当然,银钱也拿的没有以前多了,从罗老太太的伙食上就最能体现了。
好在罗宝根是个活络的,虽然家具不景气,可他雕刻也很在行,就接一些雕刻的活计带回来做,一天下来也收入颇丰。罗家也从天天青菜萝卜变成了带些肉丝的饭菜,笨笨趣味的把他奶奶做饭称为收入指示表。
半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笨笨也快四岁了,罗老太太听闻清水镇上的清水庙来了位德高望重的和尚,算命看相最准不过,心中按捺不住,选了个日子就带着全家人去请水庙拜佛。
笨笨也只好随着罗老太太去清水庙。幸好家中有两头牲畜否则,一两车子还是有些挤的。于是,罗老太太带着笨笨坐在罗老爷子的牛车上,其他人跟着罗宝根的驴车。
而路上,笨笨终于知道为什么他奶奶一定要单独带着他坐牛车了,因为他奶奶偷偷的藏了不少花生糖在车里,一路上就尽让他吃了。
笨笨哭笑不得,只好吃了一块,拿些放在口袋中,等着呆会给姐姐们吃些。
而清水庙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高僧的到来,等笨笨们到的时候已经是人声鼎沸了,好多人家也是拖家带口的来拜佛。笨笨再一次想着看来在古代,和尚也是一门有前途的职业啊。
…26·批命
清水庙不是很大,在个小山丘上,一般都是清水镇周围的村庄来这里烧香拜佛,乞求心愿,庙里也有十几个和尚。一般有人家要做法事都是找他们,不过要给几两银子的香油钱。
笨笨还是第一次来庙里,他人小腿短,罗老太太本来是想抱着他的。笨笨不乐意,所以罗老太太和罗老爷子就跟着笨笨的后面,就怕他人小跌了。
等他们爬上了山,大妞她们已经在寺庙中耍了一圈了。笨笨气喘吁吁的看着大妞很热情的向他介绍刚刚她们看到的人和物,笨笨真的觉得他姐姐难道不是在向他炫耀吗?
然后,笨笨就被带着进了寺庙。
寺庙中的大佛已经有些年头了,所以看上去有些旧,但这不妨碍信徒们对他的虔诚。因为寺庙人多,笨笨一家等了一会才走上前拜佛。罗老太太双眼紧闭,两只手五指合实,一连磕了三个头才睁眼。看着笨笨好奇的看着自己,对着笨笨严肃的说道:“笨笨,还不快给菩萨磕头,让他保佑你无病无灾,前程似锦。”
笨笨看着他奶奶无比认真的神情,赶紧跪正身子,学着他奶奶刚刚的样子也磕了三个头。毕竟,对于活了两辈子的他来说,神明这玩意还是有一些忌惮的。
罗老太太看笨笨乖乖的磕了头,才笑了,带着笨笨去添香油钱。钱氏和大妞几个都抽了签。罗老太太看了,才想起自己光顾着磕头了,把抽签都给忘了,恨不得立马再去抽一支,可惜她们一走,后面的人就跟上来了,想在去磕头抽签的话要等上好久,罗老太太看着已经在等着的其他人,只好不甘不愿的走了。
寺庙有准备解签的和尚,钱氏把自己和女儿们的签拿给和尚看。笨笨无聊的不行,然后看见一个年岁有些大,胡子和头发都已经花白的老和尚盯着他看,虽然那个老和尚挺有些仙风道骨的,可也不必盯着他看吧。
笨笨调皮心一起,对着老和尚就做了个鬼脸,老和尚一愣,反应过来就走上前来。笨笨以为老和尚是来找自己的,于是往罗老太太身后躲了,像足了做了坏事就躲起来的孩子。
老和尚来到罗老太太面前,就有和尚告诉罗老太太说这个老和尚就是那名德高望重的白云法师,精通面相算计之理,在京中十分的出名。
罗老太太一听,脸上原先的十分笑立马转成了二十分的笑,把笨笨从身后拉出,献媚的对白云和尚说道:“大师,老婆子就这么个孙子,能不能帮老婆子看看我孙子的命数啊,老婆子感激不尽。”
白云就是看见笨笨才来的,那有不愿意的,对着罗老太太行了个佛礼,说了声:“阿弥托福!老衲已经观察了小施主好一会了。要是施主不介意的话,老衲就说几句。”
接着他摸了摸自己的白花胡子,说道:“小施主天庭饱满地阁方圆,是个有大福气的人,将来出将入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有辅星之相。并且小施主宅心仁厚,福泽深厚,能庇佑亲人,一生可谓平步青云,生能掌权天下,死亦名垂青史。”
罗老太太听了心中高兴,这是夸她孙子以后是个有大出息的话,虽然有些听话听起来有些不明白,可她知道那都是好话,不过她还是关心自己孙子的子嗣,于是问道:“大师啊,我想知道,我孙子以后子嗣怎么样,我家子嗣不丰,几代单传。我孙子福气这么好,是不是子嗣会有很多。”
白云和尚不知怎么的眼睛中有些悲悯,他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道:“老衲观施主得了小施主福佑,小施主命中应还有一胞弟。”
罗老太太听了自己还能再抱个孙子,心中高兴,可她也不是好糊弄的,于是还是紧追不舍的问道:“大师,那我孙子的姻缘如何?”不问子嗣问姻缘也是一样的,换汤不换药,罗老太太还是想知道笨笨以后的子嗣怎么样。
白云和尚叹息了一声:“小施主情路不顺,可能会有些波折,最好不要过早成亲。”最后白云和尚看着睁大眼睛看着他的笨笨,说道:“小施主,老衲送你一句话,情深不寿,慧极必伤。希望你能守住本心,否则会损了阳寿福泽。”
说完,白云和尚也不再管还想在问问题的罗老太太 ,就飘飘然而去。留下笨笨想着白云的话,他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不安。他其实是有些信命的,认为七分命三分运,现在白云和尚的话把他的心给弄的七上八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