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在用力逗自己笑的儿子,赵母的眼泪差点又要流了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
…31风波乍起
赵天鸣在自己家呆了一些日子,赵母的温柔体贴,赵父的语重心长,就连赵老侯爷也乘着没人的时候来看看赵天鸣,偷偷的塞些银子。
再不想回宫也到时间了,三天后,赵天鸣还是坐上了回宫的马车,带着赵家人的不舍和担忧,他们知道在宫里还是要靠赵天鸣自己,唯一的姑姑不说帮他不害他就谢天谢地了。
齐释对于赵天鸣回来是最为开心的,接下来是太后。赵天鸣回来开始了上书房生涯,原以为二皇子不会善罢甘休的,没想到他却被禁足了,而且大皇子也为着自己的大婚忙进忙出,就剩下三皇子在了,三皇子其实还是只要不让他明显的得罪他两个哥哥,还是很好相处的,就连老是喜欢捧杀赵天鸣的冯太傅也不再故意为难他,这使得赵天鸣进宫之后过上了一段平和期。
他每天只要和齐释上上课,下课了去太后那里卖卖萌,偶尔被皇帝提去溜溜,如果不是时常碰见他的好姑姑,他真觉得在皇宫中的日子过的还是比较恰意的。
赵良谊和莫离公主因为被太后罚去小佛堂念经祈福,所以不可避免的就和赵天鸣碰面了。对于赵天鸣把她们害的如此的情况下,赵良谊母子那是看赵天鸣的眼神都淬着毒,如果不是慈安宫是太后的地盘,人多嘴杂,她们连杀他的心都有了。
特别是莫离,作为皇帝的女儿,在宫中一直都是欺负人的角色,现在却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仅连自己的面子都没了,更是要去祈什么劳什子福,她可是知道宫人偷偷都在笑话自己。
赵天鸣碰到过她们几次,每次不是冷嘲就是热讽,反正不会是给好脸色的,看上去赵天鸣就好似她们不共戴天的仇人。
齐释不久知道了,设计给皇帝撞见了,皇帝大发雷霆,第一次斥责了莫离这个女儿,并把身边的嬷嬷放到莫离身边,说明白了就是监督她。
这以后莫离倒是没来找过赵天鸣的麻烦了。
不过赵天鸣高兴的太早了,不到两个月,莫离公主就跑来和他道歉,把他吓的要死,结果还把莫离委屈的哭了。
从此以后,莫离公主再没对赵天鸣恶语相向过,甚至一改往日的娇蛮性格,对赵天鸣一脸的愧疚样,自然她身边有皇帝的人,被皇帝知道也是早晚的事,虽然有些怀疑莫离是不是真心悔过,可是毕竟是自己的女儿,皇帝还是愿意相信的。
赵天鸣在这些日子里和齐释的感情倒是更好了,他们形影不离,齐释对赵天鸣处处照顾,赵天鸣也越来越觉的齐释是他的死党好友。
其实意外发生只是一瞬间,赵天鸣没想到自己也有一天被卷进阴谋之中,一个粗劣的陷阱就叫自己跪在这儿。
耳边还充斥着他的好姑姑不断的哭诉声:“莫离啊,我的莫离啊,如果你有个三长两短,母妃也不活了,都是母妃不好,得罪了你大舅舅一家,这才使你小小年纪就被人推下了水啊,你小小年纪就是得罪了人也罪不至死啊,莫离啊,我苦命的孩子。。。。。。”
宫人们进进出出,太医们也在治疗莫离。而赵天鸣这个所谓的“凶手”穿着湿哒哒的衣服,在这儿一已经跪了一个时辰了,他的脸上是被怒气冲冲的赵良谊打红的双颊。
皇帝闻讯赶来,看见这儿乱糟糟的样子,很是暴怒,毕竟任谁听到自己女儿命在旦夕也不会有好心情。
而齐释这个唯一能救自己的好友出宫去了。
赵天鸣心里知道今天这件事是个圈套,就是不知道自己今天还能不能活着出去,毕竟如果无法证明自己的清白,谋害皇嗣,那是诛九族的罪,就是建安候府和长公主再有脸面恐怕也保不住自己。
一直等到了太医说莫离没事了,众人才松了口气。
这时皇上和众人才有时间来问明事情经过。
赵天鸣被宣进了殿内,知道莫离没事了心里才松了口气,没死人终归要好一些的,对他也更有力些。
皇上本来是很生气的,看着赵天鸣凄惨的样子,还是决定再问一问比较好,于是问道:“赵天鸣,莫离是不是你推她的,如果是,你诚心改错,朕可以从轻处罚。”
还是不忍心,皇帝想只要赵天鸣知错能改,他还是可以放他一马的,毕竟是他把这个孩子招进宫的。
赵良谊没等赵天鸣说话就哭喊道:“皇上,这还要问吗,二皇子和三皇子等可以作证的,就是赵天鸣把莫离推下河去的,莫离脾气不好,以前得罪了赵天鸣,他怀恨在心,这才看莫离身边没人,又把风筝丢在岸边,莫离去河边捡,他心中恨着莫离,就把她推进了河里,幸好老天有眼,二皇子和三皇子路过,才救了莫离。”
皇上心里不愿相信自己喜欢的孩子是个歹毒心肠的人,他还是问了一遍赵天鸣:“赵天鸣,良婕妤说的可是真的。”
赵天鸣一脸讽刺的想骂回去,他知道有二皇子和三皇子插手这件事,自己怎么辩解都是没用的,那时周围没有一个人,而这次的事情说不定就是赵良谊和二皇子策划的,他们是皇子,即使有人看见了真相会冒着被皇子厌恶的危险来给毫无关系的自己作证吗。
他知道皇上的意思是告诉自己如果自己认错,他会保下自己,也知道这件事情自己百口莫辩,那样或许会是最好的结果。
可他仅有的骨气告诉自己他不愿意以这样的方式免去责罚,他怕疼怕死可他更怕自己就这么没声没息的默认了这一切,那样就是身体不受责罚又怎么样,他一辈子也打不开这心结。
于是赵天鸣直视着皇上回道:“皇上,我说我没有推莫离公主下河,是她自己跳下去的,你相信吗。”
皇上看着赵天鸣倔强的眼神,很动摇,以眼前的证据要说明赵天鸣不是凶手有些强人所难,特别是赵天鸣即使说莫离自己掉下河也比自己跳下河要好说,这样明晃晃的不是说莫离陷害他吗。
按照以往的惯例,皇上是不会再去管赵天鸣的,可不知道为什么,他心底就是觉得赵天鸣不会做这样的事,他想了想觉得还是把二皇子和三皇子叫来问话。
二皇子和三皇子来的很快,他们拜见了皇帝,知道是为了赵天鸣推莫离的事。
皇帝也不废话,直接就问:“你们见到赵天鸣把你们妹妹莫离推下河了,是亲眼瞧见的吗?”
二皇子声音洪亮的回道:“回禀父皇,我今天和三弟路过溪河时,亲眼所见,是赵天鸣推了莫离下了河,儿子见了和三皇弟赶紧叫人把莫离救了上来。”
三皇子看了看向自己发出期望的赵天鸣。别过了头去,对皇帝说道:“回禀父皇,二皇兄所言属实,我也看到了是赵天鸣推了莫离下去。”
赵天鸣气愤极了,虽然自己知道他们可能会这样对自己,特别是二皇子,自己和他早就不对付,可是三皇子和自己无冤无仇,也这样的冤枉自己,亏他还一直以为三皇子除了不爱出头,其实人很好了。
赵天鸣无所畏惧的看着二皇子和三皇子说道:“二皇子和三皇子,口口声声说看到我推莫离公主下河去了,还说是叫人把莫离公主救上来的,那么有没有想起是我这个凶手把莫离托上岸边的?”
众人看了看赵天鸣现在还湿着的衣服,对二皇子的话一下子有些动摇,毕竟如果真是赵天鸣推的莫离公主的话,他干嘛还去救她。
二皇子也没有惊慌,说道:“父皇,当时我们看到赵天鸣推莫离下去时,因为气愤一下就叫出了声,被赵天鸣发觉,他才不得已跳下去救了莫离。”
赵天鸣反击道:“可二皇子明明说是叫的人救了莫离,二皇子这样都能记错,那我是不是真的推了莫离下河,说不准也是会记错的,二皇子平时就记恨于我,有了这么好的机会,他只要动动嘴皮子就能置我于死地,一个和我有私怨的人,他的证明可信度为多少?”
二皇子气愤说道:“即使我和你素有不和,可三皇弟可和你无怨无仇,他也是看见了的。”
赵天鸣看着众人说道:“这我要恭喜皇上,两位皇子手足情深,三皇子和二皇子是兄弟,难道会去为了我这个无关紧要的小人物去冒犯他的哥哥吗?”
皇帝心里知道自己几个孩子的性格,赵天鸣说的也不无道理。于是坐在上方并没有说话,其实感情上他是不愿意相信自己的孩子会这样,可心里有个地方叫嚣着这才是真相。
赵良谊有些着急,她知道今天要不把赵天鸣扳下去,以后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于是她向自己的嬷嬷使了个眼色,嬷嬷会意悄悄的走了出去。
赵天鸣心里松了口气,只要皇上起疑,他还是有希望的。
这时,莫离在宫人的搀扶下进了大殿,她虚弱的身体在向众人展示这刚刚遭受的磨难,赵天鸣觉得自己受到的无声的谴责多了起来。
莫离缓缓的磕首,她虚弱而苍白的脸上满是惊慌,特别是在看到赵天鸣的时候,竟然瑟瑟发抖,一副怕赵天鸣到了极点的样子。
赵天鸣深深觉得如果现在有奥斯卡影后奖,莫离真是能一举夺魁,那眼神,那动作,那欲言又止的模样,无一不在说明着自己就是那个害了她的罪魁祸首。
果然,莫离开口了:“父皇,本来莫离不想出来的,可是两位皇兄为了妹妹挺身而出,妹妹不能看着他们被赵天鸣污蔑成为心胸狭隘之人,孩儿也知道自己以前多有不对的地方,就是说了可能也不会有人相信,不过,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我身边的李嬷嬷也是瞧见了的,她可是父皇您身边出来的人,是最衷心不过的,由她出面作证,也能让赵天鸣心服口服。”
皇上让内侍扶起莫离,李嬷嬷被宣了进来,磕首之后回道:“回禀皇上,老奴确实见了赵公子推了莫离下河。”
皇上心里对赵天鸣很失望,毕竟这个李嬷嬷是从他身边出来的,被人收买的可能性很低,她又和赵天鸣无冤无仇,这样子看来,或许真是自己看走了眼。
赵天鸣看见所谓的李嬷嬷就知道今天他们是非要置自己于死地了,他心里愤恨,憋闷,难道就因为地位,权利,就可以这样肆无忌惮的陷害污蔑。
皇上严厉的对赵天鸣说:“你还有什么话说?”
作者有话要说:
…32眼泪
赵天鸣知道皇上是不会相信自己了,也知道现在应该俯首认罪,再不济也应该沉默以对,不要再去激怒对自己失望的皇上。
可他心里有一团火烧,烧的自己理智全无,他红着眼睛,愤怒的吼道:“皇上,我原以为你公正清明.现在才知道你不过如此,三人成虎,三人成虎,我赵天鸣说没做过就是没做过,难道一位公主身边会没一个人服侍,难道一直没有出面的李嬷嬷为什么不在一开始就指认我,如此多的疑点,难道你们都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装作无动于衷吗?”
皇上是喜欢赵天鸣,可喜欢之后深深的失望那也更愤怒,皇上现在听不进任何赵天鸣的辩解,他看见的只有赵天鸣的拒不认错和不知悔改,这让皇上更为恼火,于是开口道:“来人啊,把赵天鸣当堂打四十大板,以儆效尤。”
这时早已被赵良谊嘱咐过的两位宫人走上前,拖住赵天鸣把他放在特制的板凳上,扒开赵天鸣的裤子,按住赵天鸣使他不能动弹。
第一板子打下去,赵天鸣就知道这是来要他命的索命板,那板子又重又狠,只一板子下去他听到了皮开肉绽的声音,疼,从没有过的疼,好似骨头都散了,这才是第一板子。
他紧紧的咬住牙齿,看着向他笑的开怀的赵良谊,还有得意非常的二皇子,莫离,刚刚快忍不住要喊出声来时,又忍住了,他把唇咬的出血,可是还是好痛。撕心裂肺的痛。
一板子,两板子,三板子…一直到十七板子,一声声的落在殿内,照顾大殿鸦雀无声,不看也知道那板子下面的肉都要打烂了。
皇帝气消了下去,一直没听见赵天鸣喊叫的声音,心里虽然还是对他失望,可心中又有些怜惜,他告诉自己算了,就当自己欠了这孩子的吧,于是在打到十九板子的时候开口说道:“停!”
他慢慢的走下来,看到了赵天鸣被褪到腿上的裤子已近浸满了血水,再走近些,发现赵天鸣为了不出声狠狠的咬着自己的手,不知是手出血了还是牙出血了,一直顺着板凳流在了地上,看的赵天鸣如此的倔强,皇上心里有些怜悯。
他虽然失望于赵天鸣的不知悔改,可也不得不为他的固执震撼,他知道赵天鸣的细胳膊细腿,文文弱弱的一个少年,没想到有这么大毅力控制自己不叫出声。
他想了想,走上去问赵天鸣:“你可知错,只要你知错了,朕就不罚你了,你也受了些皮肉之苦了。”
赵天鸣不想再挨板子了,他好想说我认,可是他知道他做不到,大不了把他打死,他也不要这么羞耻的去认那莫须有的罪名,让那群害他人得意。
他把已经咬了一排深深血牙印的手从嘴边慢慢移开,用已经说不清话的舌头,尽量发出自己最大的声音说道:“我没错,打死我,我没做过的也就是没做过。”说完好似用尽了他所有的力气,头就栽了下去。
皇帝本有些心软的心再次硬了,他刚想再让人打,突然瞄到了赵天鸣腰间有块月牙般的胎记,他心跳了跳,虽然屁股已经血肉模糊,可腰间那块胎记除了有几滴血迹还是能看的清楚的。
皇上好似听到了自己心跳的扑通扑通的响,他定了定神,又仔细看了看赵天鸣的长相,越看越惊心。
殿中的人以为皇上被赵天鸣的凄惨样子打动了,毕竟赵天鸣已经奄奄一息了,于是整个殿里一片肃静,虽然赵良谊还想哭诉,可看看大家都不说话,也不敢上前。
这时,殿外传来一片喧闹,太后急急忙忙的赶来,一进门就看到了赵天鸣血肉模糊,奄奄一息的样子,一条命好像去了大半,太后心疼急了,她一把扑上赵天鸣,语气哽咽的对皇帝说:“皇儿,鸣哥儿还是个半大的孩子,有什么错不能好好说,竺丫头可就他一支独苗苗,他要是有个好歹,不是要竺丫头的命吗。”
皇上楞住了,也不知道听没听到太后的话。
太后看了看赵天鸣凄惨的样子,眼泪也流了下来,除了皇帝和长公主,赵天鸣是太后最看重的人了,这些日子赵天鸣的陪伴以及和皇帝相似的样貌,使得太后把没能给儿子的一些关爱都给了赵天鸣,赵天鸣在太后眼里那是比亲孙子还亲的存在。。
太后心疼赵天鸣,看皇上没个表示,就直接喊了身边的苏嬷嬷让人把赵天鸣带回了慈安宫,赵良谊才说了一句:“太后,皇上还没说话呢。”
就被太后杀气腾腾的一眼瞪的不敢再说话了,二皇子也知道有太后在这事只能到这儿了,暗恨探子不管用,没能瞒住太后,于是他们眼睁睁的看着赵天鸣被太后带走了。
一到慈安宫,太后就宣了太医过来给赵天鸣看病,太医来了,也敢多说,帮赵天鸣清理了伤口,上了药。
太后等太医出来赶紧问道:“鸣哥儿没事吧,他的伤要不要紧,严不严重?”
太医不敢隐瞒赵天鸣的情况,脸上沉重的说道:“小公子本就体弱,现在又实打实的挨了这么多板子,恐怕凶多吉少,老夫只能尽力而为。”
太后听了向后一到,幸亏旁边有人接着才没栽下去,她稳了稳心神,对太医说道:“太医,哀家这里有两颗吕神医留下救命药丸,是否可以救他一命。”
太医回答道:“老夫给小公子先用下一颗试一试,如果小公子能熬过今夜,明日能醒来就应该无碍了。否则…”太医的未尽之意大家也都明白。
太医喂给赵天鸣药丸,告知宫人注意事项,就被太后下令一直守在外间,以防赵天鸣出现情况。
皇帝这时候也心急如焚,他让人拿来了试亲石,然后直奔太后的慈安宫,没惊动任何人直接来到了赵天鸣的住所,秦总管打发了人出去,跟着皇帝走进了赵天鸣身旁。
皇帝拿着试亲石,手都在抖,秦总管知道皇帝的心思,安慰道:“皇上,您别急,天鸣是不是小主子,您试过不就行了吗?”
皇上也觉得好笑,虽然告诉自己孩子是自己亲眼所见没了气息,还在乔贵妃的怀里和乔贵妃一起烧成了灰烬,可是看到那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胎记,皇帝还是抱着万分之一的希望,赵天鸣就是自己的那个孩子。
既然知道赵天鸣是在建安候府长大的,他也按耐不住自己蠢蠢欲动的心。
他平复了一心情,秦总管戳破了皇上的手指,血流在了试亲石上,看着血吸看进去,再把赵天鸣的手戳破,把血滴上去,瞬间,血也被吸了进去。
皇帝看的眼睛眨也不眨,回头呆呆的问秦总管:“秦大海,你也看见了是吗,天鸣是我的孩子,是我的四皇儿。”
说完这话,不知道怎么了,皇上的眼泪也跟着流了出来。
秦总管也惊讶极了,他是知道往事的,这儿看见被他们早已认为死了十一年的孩子突然活了,那是个什么心情,就连天下最为尊贵的帝王也流下了泪。
皇上高兴过后,就是心疼,看着昏迷中的赵天鸣,他自责不已,好好的孩子被他打成了这样。
让太医进来,皇上迫不及待的问了赵天鸣的伤势如何。
太医心里暗暗嘀咕,皇上你把人打的半死,现在又来为难我们。不过这话只能在心里过过,给他十个胆子,他也不敢说出口。于是开口说道:“回禀皇上,小公子因为身体比较弱,加上气急攻心,受了板子,现在很是凶险,太后已经命臣给小公子服下吕神医的药丸,如果能平安度过今夜,那小公子就无碍了。”
皇上这才慌了神,急忙的问道:“不是只打了二十板子吗,怎么会怎么严重,天鸣怎么会有性命之危,怎么会这样?”
太医叫苦不叠,明明是皇上自己叫人打重了,现下如果赵小公子有个好歹恐怕遭殃的就是他们了,不得不宽慰道:“小公子是从娘胎里带来的体弱之症,要慢慢养着,现在受了皮肉之苦就是雪上加霜,好在太后那儿有吕神医的保命药丸,只要撑过今夜就没事了,皇上可以让人拿烈酒来给小公子擦身,要是他夜里不烧了,就应该没有什么大事了。”
皇上听了更自责了,都是自己的错。他想起自己那儿还有些好药材,忙开口道:“朕那儿还有上供的天山雪莲和千年叁精等药材,这些东西对天鸣有没有用啊。”
太医看皇帝如此的大方,心知是极为重视赵天鸣的,于是开口道:“如果用参精给小公子喊在嘴里,小公子多补补元气,保全小公子的性命老臣还是有八分把握的。”
皇上让人去库房取药材,回道:“朕不要是八分把握,朕要你一定保住天鸣,你懂吗。”
太医被皇帝的气势所慑,冷汗连连的跪下说道:“老臣定不负皇命。”
太医那儿一阵折腾,太后也赶了过来,看见皇上也没个好脸色,冷哼一声:“怎么,皇儿耍威风还耍到母后这儿来,鸣哥儿都折腾成这样了,你还要为你的好女儿来罚他吗。杀人不过头点地,鸣哥儿都这样了,皇上还想怎么样子啊!”说完就抹泪了。
皇上听了之后后悔的肠子都青了,如果时间倒流,他宁愿自己受这么一顿打也不愿意打他疼如骨髓的皇儿,事已至此,皇上除了懊恼难过之外,还有愤恨,想到他的孩子和他分开了十一年,刚刚得知他活着,可却被自己打的在床上奄奄一息,生死未卜,难道是他作孽太多,才累的他的孩子如此。
太后看皇上并未出声反驳,心中一时感到奇怪,于是向皇上看去,没想到从小到大从没流过泪的儿子竟然流了泪,她一时也忘了气愤。
太后知道他的儿子是那种流血不留泪的男儿,当年在宫中环境那么险恶,周贵妃母子步步紧逼,先帝明里暗里的偏心,就是在他被荣王推下河,在铁证如山面前,先帝还颠倒黑白的硬是保下了荣王,那时候,她尽委屈的儿子也没流过一滴泪。
今天的事,太后虽然怪皇上打了天鸣,可是也知道皇帝小时候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恐怕见了天鸣死不悔改,想到了当年的荣王和自己,这才情绪激动,打了天鸣,知子莫若母,皇上过后查明了真相,也许会后悔,但更是会迁怒,那些算计天鸣的,皇帝一定会好好惩罚。
在太后心里,皇上和天鸣她都疼爱,特别是皇上那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啊,尽管是皇上打了天鸣,可太后恨的是那些利用了皇上小时候的事情来算计天鸣的人。
可现在,太后看皇帝如此的伤心,也糊涂了,今儿,皇帝是怎么了?
作者有话要说:
…33清醒
太后看着皇上这么伤心,气也就没了,反而安慰心疼起了儿子,开解道:“鸣哥儿是个有福的,吉人自有天相,有你这个真龙天子护着,肯定能化险为夷,平平安安的,皇帝啊,哀家看你也累了,是不是要去休息下,明个还有早朝哪。”
皇上现在哪里愿意休息啊,他对太后说:“母后,你去休息吧,这儿有孩儿,天鸣没清醒过来,儿子是一刻也放不下心来,就由儿子在这儿守着吧。”
太后更为惊讶了,不过她虽然奇快还不至于去问皇帝为什么,但是现在虽然天鸣受了伤,可是那起子害了天鸣的人还在逍遥快活,太后看皇上很是后悔,于是开口说道:“原本不该哀家说,毕竟莫离她们是哀家的孙子孙女,可是哀家看着鸣哥儿这个样子却昧不下良心,鸣哥儿也陪了哀家这么多日子,人品性情,哀家不敢说知道个十成十,可是谋害人命这样的事,鸣哥儿是绝对不会做的,而良婕妤和鸣哥儿父亲的恩怨也不是什么秘密,她们更被你为了鸣哥儿罚过,要说有意做些什么也不是没可能,毕竟她们是你的孩子,虎毒不食子,即使拆穿了,也不过是小惩大诫一下,自然胆子就别旁人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