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丫就向小梅打听这冬日偷盗之事,小梅便一五一十地把她所知道的都倒了豆子。
这尉县虽临着与北蛮的边界,因土地贫瘠也不是重要的战略要地,多年前两国交战时倒也没多少战事到此,只是时常有些北蛮兵来此抢些东西。大家辛辛苦苦劳作一年的成果,就在这抢夺中化为乌有。于是就有那不爱吃苦的人也做起这无本生意来,等到后来两国休战交好后,这鸡鸣狗盗的习俗却仍是流传了下来。
平时这偷盗之事就时有发生,在冬日尤为严重。一般是七八人一伙,事先打探好那家的钱财米粮及牲畜所藏地,趁着夜深人静尤其是冬天天冷人不爱出屋的时节,或是撬门锁或是在那家墙上挖个洞,把财物顺了出来。先前出了这事,倒也有人去上报衙门,但往往还需要多次打点钱财,很多时候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最终是不了了之。也偶有在那些人行窃被抓个正行送了衙门来,但那些人手中都是有些钱财的,不过是拿钱买了自己出来,之后就会更加偷盗好找补回来。所以大家便也只好忍气吞声各自看好自己的财物。
二丫听了义愤填膺,却也没什么好办法,只暗骂人心不古。李县令和孙师爷最后终是商量出对策来,这对策大意就是:每村每家抽出一个壮丁来五人一组,到夜里轮流打更查看。被捉到的偷盗之人一经查实,便要打五十大板,并罚没银钱二十两。此事着落在里正和里胥身上,县尉和巡检不定期去乡下查看,若没按此办事,便要对里正和里胥进行相应处罚,若是一年当中未发生偷盗之事,也会对里正及里胥和村长有所奖励。
二丫见些心中才好受些,便专心忙自己的事情来。上次去刘夫人那儿时,秀儿特意告诉二丫刘大人的生辰马上就到了,说是让自己准备点礼物。她也特意点明了不必让李县令知道,因刘大人一心要做个好官清官,不屑于那些长官过生辰就要下官们送钱送物的,故下边的人大都也不知道他的生辰,到时也只是他们自己一家子一起吃个饭。只是二丫因刘夫人的原因,倒是可当做世侄女送点礼物来祝贺一下。
二丫早把这话告诉父亲,李县令也乐得装不知道上司的生辰,只让二丫自己看着办就行。二丫一时也想不出该送些什么才好。倒是书琴提议不如去外面集市上看看,说不定就能有所收获。
二丫一听也正好借此机会,出去逛逛。这尉县城可就比不上柳州城繁华,店铺少了很多,来买东西的人也不多。二丫三人逛了半天也没个找到个能拿出手的东西。这时就见有一个新开张的铺子卖些笔墨纸砚,人也不少,三人就走进去看看。二丫看到一方砚台不错,正要细瞧时,就听旁边有人说道:“李小姐好眼光,这是歙砚中最好的金星”
二丫转头看去,原是一位英俊的青年公子,倒是看着眼熟只是想不起在哪里见过,便微笑着点点头算是打了招呼,就又低下头看那砚台,说实在她对此并没有什么研究,只是瞧个新奇,看了几眼后便又把目光看向别处。
青年公子见二丫不怎么兜揽他,便又对二丫笑道:“小姐想买些什么,说不出我可以帮你参考一下,本店开张三日内都是有些优惠的。”
二丫这才知道原来他是这店的主人,怪不得对自己如此热络,只是她就是看看,还真没想到要买些什么。便笑着对他说道:“我就是随便看看,还没想好要买什么,你去招呼其他客人吧,有什么需要的我会叫伙计的。”那青年公子听了只笑笑却也不走开。
反倒是书琴在二丫耳边小声说道:“小姐,这不就是送你花灯的那位公子吗?”
二丫听了便又细看向那人,只是心时却疑惑这书琴不过是远远地看了一眼就记住了,到底是书琴记性太好还是自己太健忘。细看之下便想起可不就是那位程公子吗,今日倒显得挺正派的,没了那晚的轻浮样儿!
二丫不好意思地笑道:“原来是程公子,请恕我眼拙,竟是一时没看出来。”
那程公子倒也不在意,仍是热情地招呼二丫。二丫也不好意思太过冷淡便攀谈了几句。原来这程公子并不是这北山省的人,家中也是,他已是中了秀才,只是终觉得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恰在此时家里欲把生意做到这里,便随着这此游历。二丫听了倒是蛮佩服程公子,一般的富贵人家的子弟都是终日在家享受,哪里肯吃苦,如此这程公子倒也是一个有志气的人。
二丫终是买了些纸张,程公子便道也不值什么就当是送二丫的,二丫不肯随意占人便宜终是付了钱,程公子便又送些什么小东西作搭头才罢。
在回去的路上,书琴和小梅就又借着那花灯之事不停地打趣二丫与那程公子倒是有缘,二丫说不过她们,又不好真拿出小姐的款来,便只好由得她们说去了,幸亏书琴也不是那嘴碎的人,一回到县衙便不再提起此事,小梅不过是随着书琴说说罢了,见此也就住了嘴。
二丫最终还是决定绣个青松不老山的小屏风摆件送给刘大人。一开始二丫就想到自己一个小姑娘家的身无长物,若是买东西送,一来显得诚意不足,二来花几个钱买来的东西也上不了台面,倒是自己的亲手做的实惠。只是自己能做的无非就是写个字或做个针线,只是自己也不小了,若是贸然送给一个男子总是不太好。反倒是李县令笑话她太谨慎,不过也因为二丫的字实在不出彩且也没什么好写的,若是做些扇套之类的带了出去也是不妥。二丫便想做个室内桌上的小屏风,因为室内小摆设除了自家内眷也不会被人轻易见到。
那小屏风恰好在刘大人生辰日的前两天绣好,二丫忙让人拾掇好,第二日便去了泽州府。
第三十章 初见端倪
第三十章 初见端倪
二丫的到来让刘夫人很是高兴,毕竟儿女都不在身边,刘大人又不想大肆操办,如此便只夫妻二人就显得没多大意思了。本想要叫二丫前来,倒又像是要李县令来送礼似的,她考虑良久终是没让人去接,谁想到二丫自己就来了。
刘夫人知道这定是秀儿告诉二丫的,虽是因此说了秀儿几句,可心里终究是高兴的,老爷过寿身边能有个小辈在跟前,意境总是好的。等看到二丫送的礼物后,刘夫人心中更是大乐,只呼二丫与自己夫妻二人有缘。
原来昨夜里刘大人还给夫人抱怨,说是家中小书房的桌上曾摆了芳姐儿绣的小摆件,来时忘了带过来了,年前去京城给老太太送年礼时曾让人捎话,让芳姐儿再绣一个带来,也有个念想。本以为生日前就能收到,哪想到现在也没个影儿。二丫送此礼物倒也可慰藉一下刘大人的思女之情了。
刘大人来到内宅见到妻子这里其乐融融给他过生辰的情景,心中的空寂便觉疏解不多,毕竟只孤单地夫妻两人过这个生日到底是凄凉了些。如此他在席间便也开怀了不少,对二丫倒是真正视同女儿一般,不再像以前只当她是下属女眷。
第二日,刘夫人便把打听到的那个陈姓商户家的事告诉二丫:那家世代为商,家资颇丰,家风也好没听说传出什么不好的名声,倒是可以来住让他家帮着捎带些书信。
二丫哭笑不得,都已经捎过信的,况且也没什么机密事,哪用得着如此小心。她因想着要登门拜访,就让刘夫人帮着拿主意看送些什么好。刘夫人却笑道:“哪用得着你亲自去,我才已让人去请那陈家主母了。”
二丫一想便明白了,自来商户地位低下,刘夫人作为知府夫人如此举动倒算是抬举那陈家的了。在平安镇时士农工商的观念没那么强,只知那些商户有钱也常做些善事,所以商户的地位倒也没见怎么低贱,二丫长久如此就忘了这些规矩。
不多时那陈家主母就来了。看着四十来岁的年纪,看着倒也温柔可亲,全身装扮也不是一味金银绸缎,很是中规中矩。因当今圣上并不是一味的重农抑商,故世人对这商人便也不会再像之前那样在其穿着打扮上过分挑剔限制。再看她虽然眼中不时流露出些许的紧张,但到底也是大家主母,总体举止倒也算从容大方。
刘夫人见了心中便对这陈太太有了好感,态度也就带了些温和亲近。二丫先是向陈太太表示对她家年前帮自家带信的感谢之情,又与陈太太慢慢话些家常,增加一些了解。
那陈太太见此才放了心。她今日忽被知府夫人请来做客,心中就有些迷惑。因为他们做商人的地位低下,被官家的人打秋风的事多着呢,当初就被上任知府拿了不少银子去,幸好自家在京城也与一些贵人们相交,让人打了招呼才好些。而这刘知府到此,虽也照例送了些,却是长了个心眼并不敢比别家多送太多,免得再像上次那样打眼。只这刘知府倒像是个不贪财的主,送的虽是收了却也没再另外指了名头要钱,如此已是一年多了,倒也是各自相安无事。
今日来时她心中有些不宁也拿了钱财给那来传话的人,只是那人虽是收了钱,口风却是一丝也不露,倒让她在忐忑中不由感慨到底是官家夫人,治下竟是如此的得力。
现见刘夫人倒是拿她当个正经客人,心里放松了下来,便又有了自信拿出她那八面玲珑的本领来。她一面对着二丫说不敢当只是顺手做的而已,要二丫不要太过放在心上,等三四月份时她当家的还要出去,若是有什么事只管吩咐就是;一面又不着痕迹地恭维着刘夫人和二丫。如此气氛倒是很好。
因聊到送信上,二丫便说道这离家太远音信不通的苦恼。陈太太也说自家的根本在泽州,虽说家里的生意主要是在京城那边,只老爷子故土难离,就只好让当家的每年年初去京城照看一下,年底再回来,如此一年中倒是有三个月在家三个月照看生意,竟是半年在路上了。
二丫不解道:“为什么要千里迢迢地去京城做生意,在老家泽州好好经营岂不比背井离乡的好,况根基在此也省得骨肉分离。”
陈太太看了一眼刘夫人,有些尴尬地说道:“咱们这泽州府比起京城来毕竟还是穷些,像那些个挣钱的丝绸布匹笔墨纸砚等,在这里是做不起来的,做也是小本经营没什么大手笔,大些的也只能做些米粮生意。”
二丫听了似懂非懂的,脑中似有什么闪了一下,张张口却又没抓住,便又说起来其他的话儿。
虽说开始刘夫人有些看不上陈太太,但这陈太太到底是商人妇,极有眼力劲且见识得也多又只捡些官家夫人爱听的话儿来说,极讨刘夫人的欢心。等到中午时分留陈太太吃饭时,已变得很熟络了,吃过饭又送了些礼物,并让人好生送她回去,又叮嘱以后有什么好的货物,先送她这里来看看,陈太太自是满口答应。她也没想到不过是举手之劳送个信,竟能攀上知府夫人又得她以礼相待,可是好大的体面,要知道这刘夫人自来泽州后,一味的清高不太理会那些个夫人聚会什么的。
二丫在陈太太走后又郑重向刘夫人道谢,刘夫人笑着推她道:“你我什么关系,如此显见得把我当外人了。”
二丫忙道:“二丫心中自是把夫人当亲人,只是夫人如此疼爱我,又出钱又出人的,所以这谢意还是该说的,况不过张张嘴又不损失什么,省得过后夫人想起来再向我讨要。”
刘夫人听了,只指着二丫恨恨地道:“什么便宜都让你占了,只可惜我儿子太小,要不娶了你,我也当当恶婆婆。”
在泽州陪了刘夫人几日,二丫便要告辞回家去,刘夫人自是依依不舍,苦留不住便又送了她好些东西。
回家后,李县令有些吃味地暗示道:自己书房桌上也不知摆些什么装饰好。二丫不由心中暗笑没想到父亲也会如此小气,说不得也得给父亲绣个小屏风,自己也好打发时间。二丫便恭维父亲书画好,让他选幅自己得意之作,给他好好绣一幅,如此李县令这才满意,觉得女儿最孝敬的还是自己这个亲生父亲。
这日二丫正绣着花,嫌小梅捻不好线,因书琴一向精细,便打发小梅去让她来帮自己。倒是厨娘李婶说道:“我刚才买菜时看到书琴好像是去了那家纸墨店,还以为是小姐让她去得呢,原来是老爷打发去的啊”
二丫这才想起自己一早就打发书琴去买绣线了,只是那家店是在县西街,那家纸墨店在县东街,如此倒是绕着走了一圈,怪不得现在还没回来,便只好让小梅慢慢惗钱。
过不多时,就见书琴回来了,二丫便说道:“我父亲让你去纸墨店捎什么呢,你可是我的人,以后这些事让王大哥去做”她心中还是不想让书琴在父亲眼前晃悠。
书琴明显愣了一下,然后有些支吾道:“不是老爷让我去的,我正好路过那里,便进去看了一下。”
二丫一听坏笑着说道:“哄谁呢,路过?都不顺路,莫不是你看上那程公子啦?”
书琴脸红了一下道:“还是小姐呢,哪能说这些话,况且那程公子这样的人物也不是我们能肖想的,也只有小姐才能与他匹配。”说着盯着二丫看了一眼,见她神色未变无动于衷地样子,一时不知心中是何滋味,便低下头接过小梅手中的线来捻。
二丫见此情景只道这书琴春心萌动看上了程公子,只是这程公子现虽只是个小店的店主人,可看他形容举止也是位世家子弟,且他自己都说是,怕是不能娶个做过侍女的孤女为妻,如此只怕书琴情路坎坷,不过只要她不是看上自家父亲,二丫便也不愿多想且多想也帮不上她什么忙,于是便丢开手去做自己的事去了。
二丫把小屏风绣好后,就开始着手做春夏衣衫,因小梅见也有自己的份,直把她乐得不行。李县令见女儿越发得能干了,便对她说只做几件自己父女两个的就行,其他人的交给裁缝去做,有时间倒是可以给祖母和母亲她们做件也表表孝心。二丫一想倒也是可以的,春夏衣衫单薄占不了多大地方,想来不会给陈家添太**烦,便给祖母、母亲和三丫各做了一件,因怕三丫长高了,就特意做得大些。
如此一来,二丫日日伏在那里做活,李县令倒又心疼起来。正好春季来临,知县要去乡间劝农春种,计划从最北边的乡镇一路劝来,因知二丫喜爱山林,虽说那乡镇北边只有几座荒山,然怎么也是个山,倒正好让二丫松散一天。于是临行前一天晚上,他便把这个决定告诉女儿,二丫一听能出去玩,且问明不会误了父亲的公事,自是欢呼雀跃收拾东西准备明日的游玩。李县令见了也笑了起来,然他若知道此去却是害得女儿险些把命送在那里,只怕拼死也不会让女儿跟去,以致于每每想起就使他止不住的后怕。
第三十一章 身犯险境
第三十一章 身犯险境
因路程比较远,天刚亮李县令他们便出发了,幸而现在已是春天,倒也不冷。二丫早上起来吃了点东西就带着小梅上车坐好,马车一阵急驰,乡间的小路又是崎岖不平,颠簸的差点让二丫将早饭吐了出来,只是想到父亲必须要在午时之前到达那个镇子,便硬是忍着,只是心想以后可不能在父亲公务时跟着,真是活受罪。
急行了两个时辰,终天到达那个城镇,早有里正领着乡亲们等在那里,李县令上前说些春种的重要及注意事项等等,里正又上来说了些话,然后大家就走向田间地头。二丫和小梅见了都有些失望,感觉不如年前立春时去城南郊先农坛迎春神有趣。
李县令看女儿的神情也知她一个小姑娘家的也不喜欢这种沉闷的活动,便命两个差役跟着二丫,让她四处逛逛。
二丫这才高兴起来,带着小梅沿着一条小径向那不远处的小山走去。此时已是二月下旬,大地早已回春,*光明媚草木吐绿,倒也是个踏春的好时节。
二丫与小梅一边说着那是什么草这是什么树的,一边慢慢前行。倒是那两个差役得了这么个差事,实在是些无奈地远远跟着。谁知那山虽初看时好像只一段路便可到,哪知如此慢慢走着,竟是走了快半个时辰才到山脚下。虽说是座荒山不过倒也有些老松柏树的,偶然可看到开着不知名的米粒样的小花。
二丫此时见远处有一些村民在地里耕作,想来附近也有村庄,打算先在这里休息一下,让那差役去那边讨些水来。两个差役商量了一下,就一个去讨水,一个在此处守着。
此时小梅想要去小解,只是现在地里庄稼刚耕种,哪有什么可遮挡的,二丫看了看那小山的山脚下倒也有处荒草稍高些,便让差役先守在这处,她们二人要去小山那边稍逛逛。那差役一听便明白了,告诉二丫若有什么不对劲的就叫人,说完就转过身去看往别处。倒是把个小梅羞得脸红了。
二丫两人慢慢走到那处荒草处,偏小梅又看到另一处的草更茂密些,便要二丫在此等候,她一个人过去就好了。二丫觉得干等着没趣,就慢慢四处略走动看风景。正好看到小梅正伏了身子在那里,看到二丫过来忙尴尬地摆摆手,二丫只好慢慢走过去,一边小声问道:“怎么了?”一边顺着小梅的视线看过去,就见那里有两个村民正说着话从她们一旁走过。二丫见小梅红着脸悄悄束了衣服不由笑出声来。却不想那村民倒是警觉,厉声问道:“谁在那里”
二丫听到这冷冽的声音不由有些发愣,小梅忙害羞地拉着二丫往回走,不想那两个村民此时已走了过来。二丫看着他二人犀利的眼神心中一跳,这种眼神决不是那土里刨食的农民该有的。二丫神色一凛也不说话反拉着小梅就跑了起来。哪知她如此举动落在那两人眼中,更添怀疑,其中一个年岁小些的人忙叫道:“站住”一个箭步上前就抓住了小梅的衣服。另一年长些的人便对同伴说:“你这是做什么,小心招了人来,不要节外生枝咱们快走吧。”
二丫见小梅被那年轻人拿住忙大叫道:“快来人…”一句还没说完自己却被年长些的人捂住了嘴,再看小梅竟是被先前那人掐了喉咙。
二丫心下大骇,一口咬了那人的手,那人手上吃痛不由松了劲,二丫趁势扑到制住小梅的年轻人身上就要用手抓向他的眼睛,那人此时正被小梅死命挣扎有些招架不住,见此忙闪向一边脚也顺势踢了出去,二丫被一脚踹出沿着山坡就滚了下来。
小梅趁此机会挣扎开来一边咳嗽着,一边奔向二丫就要搀起她,二丫已是疼得站不起来,只是大叫道:“别管我,快跑去叫人”
小梅略一停顿,就被那两个人赶了过来,看着已目露凶光的那两人,二丫和小梅直吓得一边向前爬一边大声叫道:“差役大哥快救命啊”
就在这危急时刻,那个差役终是赶了过来,见此情景忙抽刀向前砍了过来。那两个村民也顾不得二丫两人,忙合力对付差役。二丫一见忙推着小梅说道:“快,快去找人来”说完她不顾身体疼痛,捡起一根木棒就抽向其中一个村民,小梅只好一路飞奔着边跑边叫道:“快来人啊,这里有歹徒”
因那差役有刀又有二丫在一旁相助,那两个村民眼看落了下风,就在这时只听一阵脚步声传来,接着就有人高呼:“大胆匪徒,光天化日之下,竟敢行凶”
那两个村民一见情况不妙,便向山上窜了去,二丫转身看去竟是那程公子带了个小梅跑了过来。程公子走过来焦急地问道:“你怎么样了,伤到哪里没有?”
二丫只觉得心中一松,脚腕处便有钻心的痛传来,竟是眼前一黑一头栽了下去。
二丫只觉自己象是做了个梦,好像自己还是绵乡伯府的三小姐,不知怎的头昏脑涨就被人踢到水里去了,眨眼间又见杨浩浑身血淋淋的,正笑着对她说:“二丫回来了”
二丫不由害怕地大叫着一下坐了起来,只觉得浑身大汗淋漓难受得紧,脚踝处疼痛难忍,此时却又有人一把抱住她:“二丫头,你醒了,好了好了没事了没事了,别怕,父亲在这里呢”
二丫醒了一下神,才发觉自己被父亲紧紧地抱在怀中,忙抬手擦了一下额头的汗,看着父亲紧张的脸虚弱地说道:“父亲,我没事的,就是刚才做了个噩梦。”
李县令吁了口气:“没事就好,快吓死为父了”
二丫这才想起昏迷前发生的事,忙问道:“那两个人抓到了吗?”
李县令摇头:“你当时疼昏了过去,他们都着了慌忙着送你去看大夫,就被那两个人趁机跑了不过,为父已派人加紧搜查,想来快有结果了”
二丫问了父亲才知,自己已是昏迷了一个时辰,虽被踹了一脚倒也没受什么内伤,只是脚却崴了,因当时强行站起来使得伤势加重,这才疼昏过去。
二丫知道都一个时辰过去了,还没抓到人,只怕这事也就成了无头公案了。此时才想到自她醒来竟不见了小梅,心中一惊忙问父亲:“小梅呢,她是不是也受了伤?情况怎么样了”
李县令脸上就有些尴尬地笑了笑:“放心吧,她没受伤,现在是让她指认地点叫魂去了”
二丫惊讶地看着父亲:“大夫既说我是痛昏过去的,父亲怎么也信起这鬼神之说,竟让人叫起魂来了?”
李县令听了笑道:“还不是杨浩派人…”二丫一听更是吃惊:“杨浩?他怎么来了?”
李县令忙对女儿解释道:“他没来,只是派了两个人过来,那两个人正在外叫魂呢,等他们来了你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大夫说已给你敷了药也把脚固定好了,不要轻易挪动,另外刚才看你睡不安稳想是惊吓着了,便又开了安神的药,我已让人熬好了,趁热喝了再休息一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