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李瑶琴的诸多心思,也只是一刹那的心神电闪,看在众人眼中,她仍是个谦恭知礼的伯府千金小姐。
沈丽君又将女儿介绍给李瑶琴。
兰姐儿关在庄子日久,而今生又无沈秋君陪伴看护,如今见到李瑶琴,便止不住兴奋,跳下暖塌,走到李瑶琴身边与她亲近。
李瑶琴自然免不了赞叹小郡主平易近人,举止大方优雅,有乃母之风。
沈丽君忙代女儿谦逊笑道:“在这庄子上住得久了,她早就成了个乡间野丫头,如有失礼之处,还请你多多包涵,不要见怪。”
李瑶琴连声道:小郡主天真烂漫,使人与其交往,也往往有种返璞归真的心境。
只是李瑶琴虽满口称赞兰姐儿,心里却一点都不想兜揽这个养不熟的小白眼狼。
虽说沈秋君恶毒,但对于兰姐儿姐弟,却真的是实实在在的疼爱。
不管是出于对其姐的愧疚还是真心喜爱他们,抑或是为了拢住他们的心,沈秋君的付出都是有目共睹的。
一个十六七岁本身还是个孩子的她,又不曾生养过,却每日里细细请教教养嬷嬷,亲自看护桂哥儿,照顾兰姐儿。
连李瑶琴也不得不承认,沈秋君在她姐弟二人费的心血,就是亲生母亲也不过如此。
何况大多王妃夫人们因还要管家及身份限制等诸多原因,大多生了孩子都是交给奶娘照顾,不过是闲暇有心情了,才将收拾干净的孩子抱到眼前,享一番天伦之乐。
但是当沈秋君害了沈丽君的事情暴出后,兰姐儿表现,就连李瑶琴都有些心寒。
若是她心中生了恨意,无视沈秋君之前的付出,自此远了沈秋君,因是杀母之仇,亦不算过分。
但她却比之以往更加亲近沈秋君。
若说是因为丧母时年幼,母亲的形象已然淡望,只念与沈秋君的母子情,也不能说她做的错,有时养恩是要大过生恩的。
可是兰姐儿一方面与沈秋君亲近,一方面却暗暗将仇恨种在桂哥儿的心里。
唯有沈秋君还蒙在鼓里,以为随着雪香的死,自己身上的罪错便也洗刷了,又过分相信自己养育出的孩子,竟是丝毫不觉。
也许是什么的母亲养育出什么样的孩子,沈秋君行事恶毒,兰姐儿耳薰目染之下,自然也学会了那一套。
沈丽君也不是个傻的,做母亲的对于子女又都是倾注全部心力的,不多久就感觉出李瑶琴对女儿的冷淡,便心生不喜。
幸好沈丽君也体谅李瑶琴是个未出阁的姑娘家,只当她不善于与孩子玩乐,这才没有立即下逐客令。
李瑶琴不是一个真正不通世事的小姑娘,察觉出沈丽君似有不耐,只当她因怀了身子不堪劳累之故,便忙说出今天前来的目的。
沈丽君听了,倒也不难为她,痛快地叫人去请贤王过来,李瑶琴急忙向沈丽君道谢。
沈丽君笑道:“手足亲情,时常担心也是有的,还请恕我身子倦怠,先失陪了!”说罢又招手唤了兰姐儿过来,母女二人便欲离去。
陆嬷嬷见李瑶琴只低头微笑恭送贤王妃,急得直在后面拽她的衣角,以作提醒。
李瑶琴只做不知。她虽只十三岁,却也不好与外男单独相见,此时沈丽君明着是成全自己,实则是戏弄自己。
李瑶琴暗想了一遍自己进来后所有行为,进退有度,谦恭温顺,并无失礼之处,也不知怎么就得罪了沈丽君呢,让如此作弄自己!
看来贤王口内的温良恭让贤淑的元配王妃也不过如此,又是个会做戏的主!
既进了山不拜到真佛,岂不是白白浪费了这次机会,以后再要寻这么个机会,可就不知猴年马月了。
思念丈夫之情,终是战胜了谨言慎行,李瑶琴只装糊涂,也不提要告辞的话。
沈丽君离去时,眼角一扫便看到陆嬷嬷的小动作,又看李瑶琴一脸的坚决,不由暗自赞叹李瑶琴为了兄长父母,竟真能置自己的名节而不顾。
沈丽君虽心中赞叹,脚下却无一丝停留,对于冷淡自己女儿的人,她不可能心无芥蒂,不给她添堵就算好的了,哪里还能巴巴上赶着帮忙的理。
李瑶琴主仆就这样被晾在会客厅里,幸好沈丽君也忌惮李瑶琴身为伯府嫡女,将来必会结一门好亲,仍让底下人好生侍奉,不曾十分怠慢。
李瑶琴心里越发看不上沈丽君,沈家姐妹也就这么个素质了,一样的德行。
虽心里如此想,但李瑶琴脸上的笑越发的温和,似未看出沈丽君的用意,仍是一脸的感恩戴德,倒得了贤王府中下人的好感。
就这样等了两盏茶工夫,才听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随着脚步声渐行渐近,李瑶琴不由紧紧握住帕子捂在心口处。
算来也有半年时间没见到贤王了,李瑶琴既近乡情怯,又迫不及待要见以他,以解这些时日的相思之苦。
当贤王高大魁梧的身形走进房间时,李瑶琴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只管痴痴看着贤王英俊温润的脸庞!
贤王目光锐利,一眼便看出李瑶琴的不对劲,不过先有了沈秋君的例子,他也就不以为奇了。
恨得陆嬷嬷在后面直掐李瑶琴,李瑶琴这才回过神来,忙低身娇声说道:“见过王爷!”
正文 第八十五章 故人相见
贤王阔步走到上首,大马金刀坐下后,笑道:“不必多礼,起来吧!看坐!”
李瑶琴见他对自己如此生疏,便不由想起前世,他对自己是何等的温柔体贴,心有所失,只低低说道:“谢王爷!”
等李瑶琴规规矩矩坐于下首时,贤王笑道:“你哥哥在北边很好,你回去只管告诉你父母,我会让人好生照看他的,等他立了功劳,时机成熟,我这里还会为他请一个大功劳的。”
李瑶琴知道是防箭衣的事,忙笑道:“听王爷如此说,我也就放下心来,能得王爷相护,也是我哥哥的福分,至于功劳不功劳的倒是小事,只要人平安无恙,我们也就放了心了!”
贤王听了很受用,不由细看了李瑶琴一眼,果是个蕙质兰心的姑娘!
贤王又道:“这几日我这里会有人去北边,你若是有什么要捎带的,可于小年之前送来,一并带了过去!”
李瑶琴听了不由惊喜,忙喜笑颜开道:“这是真的吗?如此就麻烦王爷了,等我回去打点好,就着人送来!”
李瑶琴是个会妆扮的,今日更是将自己打扮的粉雕玉琢的,此时喜笑形于色,别有一分天真纯净,贤王看了也不禁莞尔,只是想到一会还有正事,便还是端起茶碗来。
李瑶琴见了,再是依依不舍也只得站起身来告辞。
方才还是满脸灿烂笑容,此时却嘟着嘴郁郁不乐,贤王心里莫名多了一丝怜香惜玉的柔情,笑道:“王妃身子不适,我代她送你一送,正好本王也要去庄子外面!”
便见李瑶琴整个脸便亮了起来,站在那里乖巧地请贤王先行。
此时沈丽君留在厅里的一个大丫头便皱了眉。又留心看了一眼李瑶琴。
李瑶琴的奶娘也蹙了眉看了李瑶琴一眼,转而便垂下眼睛:小姐如今年纪已长,也该请教导嬷嬷好好教教规矩了!
李瑶琴含了一丝喜悦,慢慢跟在贤王后面走着,她也知自己此时行事不太妥当,可是她实在是别无他法。
贤王是众人捧着长大的,又早过了少年情动的年纪,春兰秋菊,各色美人不知见过多少,自己再是穿越女头顶女主光环又如何。就一定能引得他脑残地围着自己转?
前世二人相识相知,是建立在自己与他同处一府,慢慢地了解彼此。渐萌了情意,今生因为自己的刻意改变,再没有了朝夕相处的机会,他一个堂堂亲王怎会无缘无故地俯就一个伯府小姑娘,少不得自己主动出击。为了最终二人执手一生,也只得暂时委屈自己的倒追行为了。
李瑶琴心内微叹了一口气,抬眼间却看到贤王脸颊隐有一丝伤疤,心生痛惜,不由暗骂沈丽君:他对你如何情深,你竟不知珍惜。竟作践他至此,怪不得寿命不长!
就在李瑶琴忽喜忽悲、患得患失之时,终是走到了门口。李瑶琴又是不舍又是疼惜,看着贤王的眼睛便带了无限情意,正欲开口告辞上车时,忽听有人叫道:“林小将军来了!”接着门户大开,林景周牵着马大踏步走了进来。
李瑶琴吃了这一惊。自然地就将头转向门口,眼中情绪却不及收起。竟一时与林景周四目相对。
林景周看着面前一身素衣白裘的小姑娘,仿佛似误落人间的仙子,无措地站在那里,而其清澈的眼睛,却又似包含多种情丝,欲说还休,心里便似被捶了一下,说不出的异样感受。
李瑶琴见此心下一紧,前世林景周的深情厚意已让她不堪承受,她希望重来一次,林景周也能找到他自己的幸福,想到此李瑶琴忙低下头,对贤王小声说道:“小女先告辞了,请王爷帮小女转达对王妃盛情款待的谢意。”
贤王也看出林景周的异样,眸光闪了闪,还未说话,就见李瑶琴已经上了马车,让人驶出山庄,他就势上前对林景周笑道:“怎么此时才到,本王等你老半天了。”
林景周见李瑶琴如受惊的小鹿一般,慌忙爬上车就这么逃了,不由觉得好笑,此时见贤王问话,便笑道:“幸好我来得晚了些,不然可不就打扰了王爷与美人的约会!”
贤王指着林景周笑道:“这话可就过了,我是无所谓,只怕王妃听见,没热茶点招待你了。”
林景周倒不好再贸然问那女子是谁,只待回去着人暗暗查访,此时只是看着贤王脸上的伤一阵大笑。
贤王并没有将那夜的事情告诉他。
沈父虽然说不会帮着他,但是贤王认为,沈父不可能真就放弃了女儿不管的,等到机会成熟,由不得他置身事外。
但这事却不能让定国公府得知,免得他们胡乱猜忌,心中有了疑虑,反坏了大事。
李瑶琴拜访贤王府的事情,当夜沈父就得知了。
虽然已与贤王把话说明白了,沈父仍是不敢掉以轻心,虽不似以前那样时刻盯着贤王,却仍是派了人留意贤王府的动静。
此时赵管家笑道:“贤王爷果然不能小觑,依属下观测,至少还有两三拨人在他庄外转悠呢!”
沈父点头,太子定然会派人在那里,只怕还有皇上的人!
赵管家又问道:“若是小姐问起,属下该如何做?”
沈父想了一下,说道:“以后秋儿想要知道什么事,不必瞒着她,也没什么可瞒着她的,我沈府的人行事光明磊落,可没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沈家夫妇已经开始转变对沈秋君的教导方式了,因为他们发现,再不转变,小女儿就真成了傻大姐,心里得苦一辈子。
沈秋君自小得家人疼宠,眼中只看到善,看不到恶,还没等他们让她见识世间百态时,沈秋君就亲历到了人间的极恶。
但凡经历那等事情的人,总会在心里发生一些变化的,便是不变得恶毒狠戾,为人处事也会变得偏激狭隘。
但是沈秋君却将此事默默埋在心底,只一个人独自承受,一如从前一样良善,却又些矫枉过正,对于生活中的恶一概视而不见,只相信除了那夜之事,人间全都是最美好的东西。
偏她也是个聪明的,一些事情上自然也能看出个四五六来,但她却总为那些事找借口,从内心里暗示自己,然后再以折磨自己的心为代价,终于发现,世界果然是美好的。
比如沈惜君曾经对她尖酸刻薄这件事。
沈秋君早就察觉到了,但她仍是暗示自己,二姐与自己血脉相连,只是刀子嘴豆腐心,便是当时受不住口角几句,过后见面仍是要亲近沈惜君,再受她几句冷言冷语,如此循环往复两三年。
若不是这两个都是自己的亲生骨肉,沈夫人都要忍不住骂小女儿一句:贱!
其实沈秋君如此做,不过是偏执地认为,二姐仍是很疼爱自己的,只是不太会说话,故不能接受二姐是有意拿话来刺自己,所以心虽被刺得流血,却仍要一遍一遍去求证,幸好老二也是个好的,如今二人总算是冰释前嫌,姐妹情深了。
又如前次金家之事,沈家夫妇心里未必没有猜疑沈丽君,只是逃避不提罢了。
沈秋君也必然猜着几分,可是她不愿接受,所以但凡有空,便要抄写经文,不过是借此将心中猜忌强压了自欺欺人罢了。
对此沈家夫妻很忧虑,以前只是想着以侯府的力量,也能为小女儿遮风挡雨,她的经历够让人痛心的了,以后就这么天真烂漫地度过一生就很好,但经过这么多事后,他们不得不改了主意。
此后,沈夫人处理府务时,也会带着女儿,让她表白那些人的小心思小算计,关乎沈府外面的事,也不再瞒着沈秋君了,幸好,现在看来,她倒是蛮适应的。
第二日,沈秋君听见说李瑶琴去拜见了大姐,心里没防备一口茶就喷了出去。
幸好赵管家身形还算敏捷,险险避了过去,问道:“有什么不对吗?”
沈秋君忙摆手道:“没什么不对,只是茶太烫了!”
赵管家见确实无事,便走开了,只留沈秋君在那里胡乱猜想。
李瑶琴此举算怎么回事?小妾提前去拜见主母?后任皇后去晋见元后?还是去实地打探一下原配什么时候死,她好提前备嫁?
想想都觉得好笑。自己已经把薛神医请来了,前日里他还说,姐姐已度过危险期,定能母子平安的,李瑶琴只怕是要失望了!
李瑶琴偏又是一个最要强的人,当日被太子所迫嫁给贤王为侧妃,还约法三章,只为避祸,决不做妾,后来为情所困,不得不从权处之,如今重来一次,想来是不会再重蹈覆辙做妾了。
听说李瑶琴与贤王林景周撞到一起,如果做妻无望,出身世家大族,英俊潇洒又对她一往情深的林景周,会不会成为她的另一个选择呢?
沈秋君正眯眼想得乐哈,就听外面有人传报:六殿下来了!
沈秋君笑容凝固,叹气:这么个阴睛不定的家伙怎么又来了呢!
正文 第八十六章 光风霁月
六皇子让沈秋君如此感叹,起因还得从前几天的不欢而散说起。
那日六皇子又来还东西,因为府里有些琐事要处理,便由沈夫人陪着六皇子说话,沈秋君起身出去了。
哪知道六皇子就上了邪劲,非要沈秋君陪着,把个沈夫人气得直接下了逐客令。
六皇子便涨红着脸,死赖着不走,沈府又不敢真就直接把他叉出去,沈秋君见此,便只好领着他去了哥哥院子里训示了一番。
当六皇子听沈秋君说,以后为了避嫌,不要再指名点姓要她陪着,不由气急败坏地在院里走了一大圈,半日才走来央求道:“只要府上不说出去就是了!你只当我是你的亲弟弟,还不行吗?”
那双一笑起来就微挑的凤眼中,盛满了哀求以及被遗弃的悲伤,沈秋君直看得发慌,拒绝的话便怎么也吐不出来了。
六皇子又道:“自从我母亲走了以后,我父皇不愿意看到我,太子贤王他们都只想自我手中拿到那笔财富,所有人都不喜欢我,一个个虚情假义。就连你母亲沈夫人也只是敷衍我,我手底下的人对我好,只是为了报答我的恩情,其他人都怕我,只有玉姐姐能以平常心待我,从不使什么阴谋诡计,我只有此时,才能稍稍放松一下!”
沈秋君的心被六皇子的话紧紧地揪住,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只得长叹一口气。
六皇子见此便知沈秋君妥协了,不由眯着眼笑起来。
这场斗气也就算是过去了,偏沈秋君看着六皇子还回来的东西,又说道:“你只说别人不是真心对你,你对别人难道就是真心的吗?你要来便来,犯得着毁了我哥哥心爱的东西吗?你这样耍心眼,也够让人心寒的!”
也不知这句话怎么就勾起了六皇子的不快。六皇子的脸登时就黑了下来,一甩衣袖就走了!
沈秋君不过是想训示他一下,见他就这么把自己晾在那儿自顾地走了,倒是惊讶了好一会儿,这样别扭性子,还真难得让人喜欢。
如今六皇子又上门,沈秋君少不得打起精神,还没站起身来,就见六皇子满面含笑地走了进来。
沈秋君便让了六皇子一回茶,让人去与母亲说了一声。就带着六皇子去了哥哥院里。
六皇子紧走两步,与沈秋君并排而行,认真说道:“我的确不该和你耍心计。那次我是故意打碎了你哥哥的东西,好借此来府上的!不过,你放心,自此以后,我决不会再唬弄你的!”
沈秋君停住脚步。看着他笑道:“你既然如此说,就把那些东西都还回来吧,一件一件地也不嫌麻烦!”
“我一次次来府上,总要有个说法,等我什么时候再想到新的了,就一次都拿来!”六皇子笑道。又看着沈秋君央求道:“以后你我皆开诚布公,都不要隐瞒欺骗对方,好吗?”
自己有什么可欺瞒他的。可见他是被人算计怕了,沈秋君心中暗自叹息。
六皇子见沈秋君不语,忙笑道:“我今生对玉姐姐都会以诚相待,我保证说到做到!”
沈秋君见六皇子一脸期待,只得道:“我有什么可欺瞒你的!”
六皇子也忙笑道:“也是。玉姐姐向来是光风霁月之人,哪里有什么要瞒骗人的地方。是我小人之心了!”
沈秋君被六皇子赞得很不好意思,她实在没想到自己在他眼中的形象如此高洁。
紧走几步,沈秋君回头见雪香她们落后了三四步,又小声说道:“前几日听人说,金家被贼寇劫杀了,是不是你做的?”
见六皇子点头,沈秋君不由叹道:“你行事何必如此狠绝!罪魁祸首金二已经死了,金员外郎也丢了功名,家财被抄一空,何苦再害他全家上下的性命!”
六皇子看着沈秋君正色道:“玉姐姐太过妇人之仁!一个人在做坏事之前,就该想到此事若是败露,他会是什么结果!敢做就要敢承担,一个人做了坏事,以命来偿,天经地义!金二固然不对,金员外郎未必没从中推波助澜,所谓恶有恶报,他家不知行善积德,有此一劫,便是怨也怨不到我的头上!”
沈秋君被六皇子当面训斥为妇人之仁,心中不免气恼:“便是他家咎由自取,你又何必让他们死无全尸!行事也太恶毒了些吧!”
六皇子冷笑:“他们不做人事,来世也只配做畜牲,要什么脸面四肢,他们尸身变成一块块的,也好方便送进野狗腹中,我倒是帮他们死后积了德,好少做一世的畜牲,他们此时说不定正在阴曹地府感激我,也未可知呢!”
沈秋君不由打了个寒噤,六皇子看见忙道:“外面冷,快些进屋子里暖和一下吧!”
沈秋君便直接拐到自己房间,让人将东西送到哥哥院里。
六皇子惬意地喝了杯热茶,暖和了手足,便开始东张西望。
只要六皇子不进自己的卧室,沈秋君也懒得理会这么个不懂礼节的东西。
六皇子晃啊晃地,就进了沈秋君的小书房,看到沈秋君抄写的佛经正摊在桌上,不由赞道:“玉姐姐写字真好!”
这话倒是提醒了还坐在外面的沈秋君,她问道:“你怎么还能往外跑,不用上课的吗,我可没听说其他皇子象你这么悠闲的。”
六皇子漫不经心地答道:“有什么好学的,识得几个字就行,学那么多有什么用,白白遭人忌惮!”
沈秋君不免为他一叹,都是天子之母的名头惹下的祸!一个没有才学只识得几个字的皇子,自然不是储君之选。
想了想,她终还是劝道:“读书多了总是有好处的!便是你的兄弟们,随意拉一个出来,哪个不是才学武功俱佳,你哪怕每样都比他们差好多,也要都懂得一点!”
六皇子忙笑道:“我也学的,只是没有他们那么用功罢了!”
二人一问一答间,时间便过去了,六皇子告辞时,将沈秋君的字拿走了,说是要临摹一番。
沈秋君哭笑不得:自己的字算不得十分好,只清秀而已,又不是大家,六皇子临摹,自然还要差一点,能练成什么好字!
当夜六皇子的积德论传到沈父耳中,沈父不由赞叹道:“这六皇子倒是个真小人!歪理也挺多!”
沈夫人听说,忙念了声佛道:“幸好他做不了皇帝,不然若是他倒行逆施,谁敢劝他,一个不好全家被剁了喂狗!”
沈父闻言不说话,半日方叹道:“有时真小人比伪君子要好的多,不过六皇子的性子也太暴虐了些,实在不是个君主之材。”
总让他如此缠着女儿也不是办法,沈父想了想,第二日就跑到皇上面前,委婉表示自家的那些东西不值钱,六皇子不必费心赔偿了,若为此耽搁了他的学业就不好了,若是内宅之人再冲撞了他,沈家罪过就更大了!
皇上一听立马明白了,小六子脾气古怪,宫人无人敢下死力去管,于是造成他不学无术不懂礼教,看样子是拿了借口,跑到沈家内宅去厮混了。
皇上面上有些不好看,责怪沈父道:“你我之间,有什么话不好明白说,也学那些文臣,说个话九转十八弯地。你放心,我会让人约束他的。”一面又令人赏赐些东西,权当替六皇子赔了。
果然此后六皇子就再没上沈府的门,至于他是否真被拘在宫里学习,外人就不得而知了。
没了这么个魔头到府上捣乱,沈府的人倒是过得蛮惬意的,不过相对于李瑶琴的心满意足,沈府的这点舒适就不值一提了。
李瑶琴如今在伯府,大有翻身农奴把歌唱的激扬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