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叔点头道:“果然不差!看来你所说的好机会,就是把金二杀了。好推给沈府吧!”
杨远赞同道:“不错!沈府早晚与那贤王成了一丘之貉,沈府招了仇恨,也就等于贤王将来也有麻烦,只是现在牵扯到爷身上,倒是不好下手了!不过也过。照目前形式来看,结果也不坏,贤王有了那样一个连襟,也够让他怄气的。”
于叔不由摇头,低头写了几个字,又说道:“幸好。你最初没有得手,不然,爷知道了事情始末。怕是你没有功只有过了!”
杨远很奇怪,便拉着于叔问情由,又道:“等爷回来,我便要去他身边,关于爷的一些事情。还请于叔不吝赐教!”
于叔闻言,叹道:“也罢。清楚了这事,你以后行事也能有个成算。但万不可对外人言道!”
杨远忙指天发誓,于叔便道:“你也不必如此,但是你要记住:沈家三小姐对于公子来说,绝对是不同于他人的存在!”
杨远一愣,不由问道:“爷能与她有什么牵扯?”
于叔脸上的伤疤便似抖动了一下,在灯下越发的骇人,他垂眸道:“你只要知道对于沈三小姐决不能怠慢,至于其他的,你还是少知道为妙!”
杨远与周少泽不明所以,面上满是疑惑,见于叔没有再说话的意思,周少泽便又问杨远道:“那个蒙面人,你可知底细?”
杨远摇头道:“那人功夫比我要高上一筹,不过虽没能看到他的真面目,却因一路上我二人交手多次,若是能再见,我定可以认出他来。我倒觉得不像是沈府的人,怕是太子派去的人吧。”
周少泽不由冷哼道:“那些皇族贵胄们,一生下就绵衣玉食,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就为了那个位子斗得乌鸡眼似的,只可惜了因他们算计而无辜牵连到里面的人,这沈三小姐也定是受了贤王的连累。”
杨远闻言脸色也阴沉下来,冷笑道:“好一个贤王,只要有我们在,他就别想坐上那个位子,人在做天在看,他为了本不该属于自己的位子,害了多少人,便是有点龙气,只怕也被他给折腾没了!”
“过去的事不要再提了!”于叔打断他的话,又把信折好,递给周少泽:“你速去送给爷!”
见周少泽小心将信藏于怀中,于叔又道:“其实这件事已经悬起,等爷回来也可,不过以爷的性子怕是等不得,如此也罢,你二人也该出来了!”
杨远与周少泽皆脸上一凛,说道:“当年爷为了给我们求情,彻底失了圣心,我们无以为报,只好拿这条命来抵。”
于叔满意地点头,说道:“当今最喜知恩图报不忘本的人!训练死士的事,你们以后就不要再插手了!”
杨远二人忙点头称是。
再说沈秋君在临入宫的前一天,着人去永泰侯府请姐姐来说话。
等了半日,沈惜君却没有来,只遣了心腹碧华拿了大堆的礼物前来,对沈秋君说道:婆婆今日身体不好,她要侍疾实在是抽不开身,等过两日,她再前来赔罪,还请妹妹体谅一二。
沈秋君心中便有了几分成算,又对碧华道:“原来是夫人报恙,你告诉姐姐,我们姐妹间也不用虚客气,让她好好照顾于夫人才是正经。”
一面又问道:“于夫人如何不好了,咱们府里倒是好些药材,需要什么只管开口。”一面又令人去库里去寻适于老人滋补的药材来。
碧华忙上前悄声道:“小姐不必费心了,我家夫人身体倒没大毛病,只是心情不好,好像是吴府那边出了点事情,心情郁郁,连带着身子也倦怠!”
沈秋君也悄声说道:“吴府出了什么事?”
碧华摇头道:“奴婢也不知,好像是那边的表少爷在东边战场上受了点伤!”
沈秋君不由笑道:“吴府果不是普通人家,这边捷报刚传来,他们府上就知道那边将领的情况了。”
碧华也笑道:“他们世家公子出去,不过是为了捞个资历,将来好为官罢了,身边小子婆子一大堆,自然有一点风吹草动,便会传来,哪会像咱们家大公子,那可是真刀真枪地上阵!听说齐妃娘家的小公子这次也是不好呢!”
沈秋君赞叹道:“一个个都长了顺风耳千里眼了,那边的事,竟是件件看得清楚。”
这时,丫头们拿了东西过来,碧华收好后,便带人告辞而去。
当天晚里,段家两位嫡子便被人掳到一偏僻处,被几个蒙了头脸的汉子,拳打脚踢,就在他二人被打的哭爹喊娘渐渐小了时,那几个人这才罢手,又有一个人上前道:“你们被打的也不怨,自古就有父债子偿的道理,你父亲胆敢算计我家小姐,就该知道后果。”
段大公子心里便猜测是沈府的人做下的,果然那人又道:“今日爷心情好,可怜你们不知如何死的,误了投胎,如今也要你们做个明白鬼,我们确实是沈府里的人,你家老子要坏了我们小姐,我们沈府可不是软柿子,由着你捏,便只好坏了他的儿子。”
段家两个公子,直吓得魂飞魄散,看样子他们的性命就要交代在这里了,忙忙讨饶,那些人哪里听这个,仍是上前来打。
段大公子也是个聪明的,便不再讨饶,悄悄推了推弟弟,只装昏死过去。
那几个见他二人似是没了声息,拿手在他二人鼻前试探了一下,段家两位公子忙禀住呼吸,那几个蒙面人,便相互交换了一下眼神,大声道:“走,回府去向老爷公子交差去,我沈府可不是好欺负的!”
听得那些人离开,段家两位公子仍是不敢起身,忍痛躺在那里半日,果然那些人又回转来,见他们仍乖乖躺在那里,便又笑着说什么以后投胎要看着些,他们沈府可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随意欺负的。
段家两位公子只咬牙,在心中早就把沈府恨上。可怜如今已是初冬,他二人都快被冻透了,料着那几人不会再回来,这才慢慢爬到街上,被巡街的人发现,帮着送到了段家。
段家早就为两位公子的莫名消失弄得人心惶惶,如今见儿子活着回来,段夫人的心这才稍微放下,再看他二人脸青鼻子肿的一身伤痕,不由儿啊肉啊的哭起来。
大夫过来诊治一番,倒也没有性命之忧,只是一个脚上骨头碎了,以后便是个跛子,而另一个则被掰断了右手拇指,再也写不得字。
段夫人听闻两个儿子失了进朝为官的资格,只觉得眼前一黑,大骂道:“这是哪家断子绝孙人做下的,这不是要了我的命吗?”
后又一想,便又叫道:“定是沈府的人做的!”又捶向旁边的丈夫:“好好的,你上什么让他家姑娘嫁给金家的折子,金家那个东西,也配娶侯府女?如今好了,两个儿子的前途就这么没了。”
正文 第七十八章 齐妃内侄
段清正忙让人拉开夫人,问儿子道:“你们可有看清那些人的面目了吗,可有什么发现没有?”
段大公子忙道:“那些人虽然蒙了脸,但他们大意了,以为儿子们是必死无疑的,言语中已经漏出是沈府的人!”
段夫人便骂道:“呸,不管好自己的女儿,反怨别人说嘴!朝堂上的事就在朝堂上解决,自己没本事,反把手暗地里伸到他家人身上,那沈府也就是个缩头乌龟,老爷,你明日一定要好好再参他一本,我儿子没了前程,你女儿也别想嫁个好人家!”
段清正有些不自在地咳了一声,便又对儿子说道:“你二人将事情细细说来,不得有遗漏!”
段家两公子便将事情原原本本说了一遍,因是两个人,倒真是无一丝遗漏。
段清正的眉头便紧皱了起来。起先他还认为是沈府所为,可如今看来,更可能是别人假借沈府之名,欲让他后继无人才是真的。
只是他自认除了将沈府得罪的狠了,这京城之中,还没有与人结成如此大的仇恨!
段夫人又拉扯着丈夫,要他为儿子报仇,段清正一把甩开夫人,骂道:“你就安生些吧,儿子虽不能入仕,总是捡回了一条命来,如今连仇人是谁都不能确定,报的什么仇!”
段家母子三人,便有些惊讶,倒是段家两位公子随了父亲,也都是个聪明的,心中便猜着几分:原来沈家只是个替死鬼!
沈昭宁打赏了手下的人,便来到妹妹院里。
沈秋君正秉烛等在那里,听得事情都按之前计划的进行,也放了心。
沈昭宁看着摇曳烛光下妹妹,忽然觉得她有些陌生。妹妹从来都是天真善良的,若是往常定是报复在段清正身上,那日虽也愿帮着妹妹教训段家公子,可是今日真就伤及无辜,心里还是有些不自在。
沈秋君察觉出哥哥的心思,便笑道:“我在哥哥眼中,是不是变得越来越恶毒了?”
沈昭宁点头道:“我相信妹妹这样做是有充分理由的!”
沈秋君看着烛光,叹道:“我本是一个侯门千金,从来都是与人为善,不曾得罪过任何人。却还是遭了无妄之灾!我不明白,他们要争权夺利便争他们的就是了,与我一个闺中女子有何干系。毁了我就真能让他们得到大利益吗?他们的子女是无辜的,我沈家的子女就该被毁了?”
“他既然不愿少做缺德事为子女积福,我便替老天给他个现世报,况且只是不能入仕罢了,若不是因为父母哥哥真心疼爱我。这事情发生在任何一家世家大族中,那个女子怕是只能以死来洗刷清白了!”
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沈昭宁听了妹妹的话,不由惭愧,忙转了话题,问道:“妹妹为何坚持一方面要咱们的人隐了面目。一方面还要屡屡自报家门呢,这也太自相矛盾了!”
沈秋君冷笑道:“他们总认为自己是聪明的,别人都是傻瓜。左一个计谋右一个妙计地算计人,这心眼玩得多了,自然就想头多,在旁人眼中越是简单明了的事,在他们眼中就越发的复杂玄妙!段清正定不会相信。就是咱们沈府下的黑手。”
沈昭宁也想了过来,笑道:“你也太小心了。便是他知道又如何,咱们还怕他不成!”
“少一个仇敌总是好的!”沈秋君低下眼帘。
沈昭宁忙道:“你快些歇息吧,明日还要进宫去见齐妃娘娘呢!”
沈秋君送了哥哥离去,又在心里暗暗盘算一番,这才安寝。
沈秋君一早就进宫拜见了齐妃娘娘。
齐妃娘娘果然神情有些恹恹的,沈秋君细细观察自己的前婆母,虽说她一直保养得当,看起来比她实际年龄要小上十多岁,可因今日神情不济,面上便苍老了许多,倒真似近五十的人了。
沈秋君见此情景,自然不会没眼力劲地提演练鞭法的事情,只小心陪着她说话,又暗暗打听得,原来是齐妃娘家内侄在此次征东大捷中一死一伤,自昨日得知后,便悄悄垂泪,以致于此时还是提不起精神来。
沈秋君少不得细细解劝,齐妃握着沈秋君的手说道:“都是那段清正闹得,也不知咱们与他有什么仇恨,竟要他如此!”
沈秋君只腼腆道:“朝中事咱们女子如何懂得,如果不是他弹劾齐家两位公子,将他们弄去东边,又如何会有此事发生,娘娘请放心,我回去后,定要想法子教训他一顿,为娘娘出气。”
齐妃是恨不得寝段清正之皮食其之肉的,只是听儿子劝解后,她不得不暂时压了火气,希图来日再报,如今听沈秋君之言,自然求之不得,口内却道:“虽说我那侄子没福气,却也总算是为国尽了忠,只是可惜了你,一个闺中女子,竟被他拿来说事!”
沈秋君气忿道:“他得意不了多久,我定要让他好看。”
这时,却听外面宣道:皇上驾到!
沈秋君忙随着齐妃去接驾。
原来是皇上带着沈父一同过来看沈秋君练武。
皇上笑着对沈秋君说道:“听说你的鞭法极好,朕今日也来开开眼。”
沈秋君慌忙说道:“不过是雕虫小技罢了,不敢污了圣眼。”
皇上倒是兴致极高,定要沈秋君演练一遍,沈秋君只得尊了圣命,在齐妃宫中空地挥舞了起来。
皇上看了不住点头道:“果然是将门虎女练得一手好鞭法,等闲的四五个汉子都近不得她身!”又感慨道:“早前也有不少女子会些功夫,如今天下太平,闺中女子便少有会功夫的了!她能吃得此苦,倒是难得!”
沈父见女儿得了皇上的称赞,也是一脸与荣有焉。
齐妃便笑道:“姑娘自然都愿仪态万方,那时正是天下大乱之时,拿起刀枪来也是逼不得已,如今天下升平,托了陛下的福,这才得以在闺中享福!”
皇上得了称赞,哈哈大笑道:“你我夫妻多年,很不用你在这里说这些面子话,省得让沈兄取笑!”
沈父忙道;“这可不是齐妃娘娘的面子话,这天下谁不敬佩皇上的雄才伟略呢!也是小女太顽劣,自小就爱这些,便也就由着她了!”
这时沈秋君已经擦了汗,来到御前跪地,诚恳谢道:“多谢皇上成全!”
皇上笑道:“你不必如此!不提你父亲为大齐立下的汗马功劳,只说朕与你沈家的渊源,也该助着你,那些朝中老朽们的话,你也不必理会。”
沈父此时也跪下谢皇上好意,皇上忙让人扶起沈父,君臣二人又说些客套话,这才一同离了齐妃宫中去了前朝。
沈秋君既然得了皇上的亲口称赞,此次进宫也就达成了目的,见齐妃确实精力不济,便忙告辞。
沈秋君经过礼部衙门时,便戴上帷帽,手执银鞭带人闯了进去。
众官员没想到会有女子如此大胆,俱都目瞪口呆,一时都忘了拦挡,更有人乐得看段清正的笑话,又不愿得罪沈侯爷,便放沈秋君顺利进去了。
段清正也猜到眼前女子便是沈家小姐,正要开口斥责她时,却见沈秋君一鞭子便挥了过去,口内说道:“这一鞭子是代齐妃娘娘教训你的,若不是因为你,她的内侄也不会伤亡,以至于她这几日以泪洗面。”
段清正只管听沈秋君说话,一时没躲开,被抽了个正着,心里仍兀自思量,没回到神来。
沈秋君见机又抽出一鞭子,说道:“这一鞭子是为你多管闲事,险些坏了我的名声。”
段清正结结实实挨了两鞭子,不由疼得呲牙咧嘴,等到他回过神来时,沈秋君已经带人离开礼部衙门。
同僚们见段清正被打得肉皮绽开,忙叫了轿子,让人送他回家。
于是随着沈秋君出宫,又鞭打了段清正,京城便流传出:沈府三小姐是个使鞭子的好手,连皇上都道四五个男子都不是她的对手,而段大人更是被她结结实实抽了两鞭子。
有了皇上的金口玉律,有了段清正的伤痕,于是金二的谎话便不攻自破。
当日若真是沈三小姐,那日骑马的她,手中定是拿着鞭子的,一个姑娘家自然能用长鞭,就不会上前动拳脚,而金二身上只有被拳脚工夫伤的伤痕!
段清正此时无暇理会外面的风言风语,他在意的是沈秋君说的话:齐妃娘娘的内侄在东边有伤亡!
这让他出了一身的冷汗!
当日贤王与他分析,贤王外祖家后辈中一定要有人握住些兵权,别处已不好安插,只东部还有些机会。
恰好此时,齐家兄弟被御史弹劾纵奴伤人,于是段清正便趁机上折,将他二人贬谪到边关,而东部的元帅蒋和岭与太子有嫌隙,且与段清正的夫人有些拐角亲戚,有他照看着,到时得些功劳,定会高升,将来于贤王的大业定有大助力之处。
而段清正也因积极参与与贤王的争斗中,得了太子的信任,竟是两全之策。
可是,如今贤王继以重望的表兄弟有了伤亡,让他不得不提了心在半空中。
段清正忙忍痛唤来家人,命他们速去外面打探一番!
正文 第七十九章 金二殒命
而此时,本该还有十多天才能回来的六皇子,正在御书房求见皇上。
皇上眼神复杂地看着眼前的儿子。
他忘不了当年自己如何蠢到中了田家老太爷的计谋,纳了田氏为妃,而那田氏又是如何趁着大乱,跟着陈敬峰逃离京城,这是他贤明圣德一生的污点。
想到此,皇上语气凌厉地问道:“你当日抢着去为太祖祈福,如今时日未到,事先也未打招呼,如何就回来了?这可是对先人大不敬!”
六皇子跪下答道:“太祖本就是有福之人,不过是父皇为了让儿臣能得些祖父的福气,受他庇护罢了,就因为如此,儿臣怎能因为自己让祖父及父皇的英名受污!”
皇上冷笑道:“此话怎讲?”
“儿臣身为庄氏子孙,王孙贵胄,怎能任一个泼皮无赖心生狎玩之意!”
皇上盯着六皇子,问道:“此事已与你无关,那金家咬道是沈家三小姐!你又何必来趟这浑水?我不认为你会为了贤王岳家做到这一步。”
六皇子忙道:“若是牵扯到别家,儿臣自然乐得清闲,可是沈家不同!沈家曾对我庄氏一族有大恩,且又一直忠心耿耿于父皇!祖父与父皇向来是仁义的,自不会让此恩人受不白之怨,儿臣既然身为庄氏子孙,又怎能袖身旁观!”
皇上暗暗点头,又道:“皇陵中并没闲人,你又是如何知道此事的?”
六皇子脸上便有了黯然:“乃是故人相告!”
等杨远与周少泽被宣入后,皇上看着他二人额头上的黥刺图案,心中便有了数:原来是当年田氏宫中侍卫之子。
当年田氏被掳走后,他不免将怒火发泄到护卫田氏的侍卫身上,要将他们诛杀,并罪及全家。
最终六皇子出面求情。道:因二皇子未能按时接应,才使陈敬峰大军撞见了他们一行人,田氏是自愿随同陈敬峰离去,侍卫们被其里外夹击,这才仓皇中只护着他逃出。
皇上自然知道田氏是向着陈敬锋的,只是为了她的“当生天子”,才不得不忍了这口气,如今见她果然选择了陈敬峰,自尊便受到极大的打击。
可六皇子当众说了出来,他自诩为贤明君主。真要打杀了那些侍卫,倒显得气量狭窄要杀人灭口了,只得将他们通通刺配到边关。眼为见不净,其家中男丁也一并黥了面发往边关,女眷则没入官家为奴。
皇上看着面前两位少年虎口上的老茧,冷笑道:“你们的父亲可都好,此次进京是为了向贤王报仇吗?”
杨远忙道:“父亲他们已经为国尽忠了。临死前言道愧对皇上及六殿下!我们得皇上恩泽,终能重返京城,如今只想守卫六殿下,替父尽忠!当年大乱,很多事非贤王爷所能掌控,造成那种结果。也只能说是天意,本就是父亲他们失职,又怎敢埋怨他人!如今归来。只求能稍赎父亲的罪过。”
周少泽也道:“罪人之身不敢现于人前,故虽入京城一月有余,也不敢面见六皇子,只是后来得知六殿下竟被金二言语污辱,冲动之下。才去面告六殿下,还请皇上恕罪!”
皇上点头道:“倒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你们擅传消息之事。朕也不想再予于追究,你等以后尽心侍奉小六,将来立了功劳,说不得便可免了你家的戴罪之身。”
杨远二人听闻以后可以免了他家的罪责,不由神情激动地重重磕头,谢了主隆恩。
六皇子等人退下后,皇上疲倦地闭上眼睛。
曹公公忙上前帮着皇上小心按摩额头,又小心说道:“奴才看那两个少年神情阴冷,怕不是好相易的,心中未必没有怨气,倒还是小心为上,不如就将他们远远调开了。”
皇上仍是闭着眼睛,冷笑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他们心中怎会没有恨?贤王如果当年不是因了私心,节外生枝,又怎会让田氏被掳,被他们仇恨也是该当的。可是如果他们想要洗刷罪名,就不能轻举妄动,只能老老实实当他们的差,小六这些年日子不好过,天天乍着毛和个刺猬似的,有两个贴心人也好!”
曹公公诺诺,皇上又道:“如今看来小六倒也有可取之处。当年沈侯救下我庄氏多人,这个恩情若是忘了,我庄氏还有何面目立于世间,太子忘了也就罢了,贤王竟然也在其中瞎搅和,这不是让人对我庄氏一脉寒心吗?”
再说六皇子骑白马穿金线红裳,招摇过市地带一队人就要闯入金家。
一路上看到的人自然很多,便有好事不怕死的,也悄悄跟着去看热闹。
金员外郎本在家里养伤,如今听见说六皇子来了,慌得急忙爬起来去门前迎接。
杨远早得了六皇子的指示,上前将其一脚揣开,大口道:“金二还不出来!”
金二的伤仍未痊愈还躺在床上,金员外郎不敢得罪六皇子,忙令人将儿子架到门前来跪迎六皇子。
六皇子看着金二,凤眼微挑,含笑问道:“你可还认得我?”
金二在远处时,就看到那一袭魂牵梦系的红,便知定是那日的美人儿,心里早就止不住地激动起来,走到近处,再看那红衣人只觉得较之从前更加的妩媚风流,再听他含笑问话,身子便软了半边,心儿也轻飘飘说不出的缠绵悱恻。
金员外郎见儿子只知痴痴傻傻地看着六皇子,眼神迷离,越发的不成体统,慌忙一脚踹倒他骂道:“孽障,还不快跪下迎接六殿下!”
六皇子却微眯着早就泛了阴冷的眼睛,笑道:“不必多礼,你可还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