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子里把这些千回百转地都想了一遍后,沈晰终于带着一种莫名的忐忑翻开了手里的本子。
楚怡刚才写东西将本子压出了折痕,这一翻就正好翻到了她写的那一页。沈晰首先注意到的,是这一页正当中用朱砂画了一条笔直的竖线,将一页纸分为了两边。
两边的最上方,一边写着“缺点”,一边写着“优点”。
看到这儿,他下意识地觉得她大概是在写什么东西的优劣,但接着看下去…
咦?
首先,缺点那边的一条是:“地位太高,相处时总没有安全感,说句话都要担心会不会被拖出去砍了”。
沈晰眼眸微眯,又看第二条:
“三妻四妾,不可能一心一意对我”。
这明摆着是写他啊!
沈晰看得不乐,心里堵得慌,想把她叫来理论,然后又憋着气看另一边——还有优点嘛!
优点栏共有三行,每行都很简短,只有寥寥几字:
“还算讲理”;
“还算宽容”;
“对我还算好”。
“还算”是什么意思?!
沈晰真的不高兴了!
他脸一阵阴一阵晴地盯着这三行,心里不服气。那两条缺点他可以装没看见,因为他虽然瞧着心里不是滋味儿,但仔细想想吧…也确实是那么回事。
这三条“优点”就不同了,“还算”是怎么回事?这么勉强吗?
她写完两条实实在在的缺点之后想夸夸他,只能这样勉为其难地写下三个?
“哼!”沈晰怒然把本子拍在了案上,原已被他的脸色吓得瑟瑟发抖的白玉扑通就跪下了,直呼:“殿下息怒!”
沈晰沉沉地坐到椅子上,一脸不快地瞪着那个本儿,钻牛角尖地使劲在心里问:我不讲理?我不宽容?我对她不好?
没心没肺!
她平常都一副开开心心的样子,原来心里头竟是这样看他的。
若不是他偷看了这个本子,他都不知道!
沈晰特别气,气了半晌,心念又一动。
他带着满脸的嫌弃再度把那个本子拿起来,往前翻了一翻。
他想看看她更多的想法,但这个本子她还没用多久,前面没什么了。
他只看到了她对他两天前突然杀过来问她怎么了那件事的感受:“猝不及防地跑来问我怎么了,吓死了好吗!希望所有身居高位的人对自己的地位心里有数,就算是对人好也不要这么突然,不然真的吓晕过去啊!”
“噗嗤——”太子忽地喷笑出声,跪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出的白玉诧异地抬了下眼皮,只见太子仍盯着手里的本子,好像正回味着什么,然后啧了声嘴,将本子收回了抽屉中。
接着他看向她:“你。”
白玉赶忙低头:“殿下。”
“孤看她写了什么的事,不许告诉她,否则孤拿你问罪。”太子冷冷道。
“…是,奴婢一定守口如瓶!”白玉哆嗦着磕头,太子很满意,便从案前起了身,坐回了床边去。
又过了小两刻,楚怡洗完了澡,穿着一身干净的中衣裙边擦头发边往屋里走。绕过屏风,她看到太子已倚在床上了。
他脱了外衣,也没盖被子,一身洁白的中衣穿在身上显得干净优雅,手里拿着一本折子正专心读着。楚怡怔了怔,发觉这个画面曾经跟她少女时期所期待的恋爱画面差不多。
——她曾经设想过自己以后要找一个很帅的男朋友,还花痴地脑补过他穿着白衬衫躺在床上翻杂志的样子。
眼前的太子,比她当时能设想的帅气还要更好看一点儿!
她下意识地吸了下口水,调整了一下心绪,若无其事地走向妆台。
青玉上前帮她接着擦头发梳头,她无所事事,就拿了根钗子在手里摆弄。沈晰靠着枕头,目光无声无息地向上挪了两寸,落在了她的背影上。
瞧着人美性子直,没想到还挺会记仇。
沈晰淡淡挑眉。
嗤。
等楚怡耐着性子任由青玉给她打理完头发时,他手里的折子已换了一本。她走到床边瞅瞅他,乖乖地从他脚后绕到了内侧去。
和上回一样,她一上床就敏捷地把自己盖进了被子里,沈晰侧眼瞧瞧她,信手将折子放到了一边。
然后他翻了个身,支着额头端详她。
“…”楚怡往被子里缩了缩,被沿儿一直遮到了眼下,“怎么了?”
沈晰斟酌了会儿,心平气和道:“等入秋时多半还有秋狝,我带你出去走走吧。”
他刚才想了半晌,什么“讲理”“宽容”都是时间久了通过各样大事小情才能真正让人信服的,唯有“对她好”这一条,他可以主动努努力,让她觉得他真的对她好。
但楚怡愣了一下,哑哑道:“这合适吗…”
“怎么不合适,各府皇子都会有家眷跟着。”沈晰淡声,“太子妃有着孕,徐氏刚犯了错降位。余下的人里我带谁,也轮不着旁人置喙。”
“…”楚怡心里挣扎起来。
她确实是很想出去玩的,作为一个现代来的女孩子,她虽然在家时也宅,但自愿的宅和被困在一个地方是不一样的。而且古代又没电脑没手机,她在宫里闷了这么久,的确有点快憋不住了。
可是这难得的出去玩的机会,只怕不止对她,对旁人也是个福利吧?少有的福利,谁独得了谁招人恨不是?太子妃和云诗是有着孕不宜远行,另外几个人会不会想活撕了她?
她终于将心一横:“臣妾觉得还是…”
“就这么定了。”他在她额上一吻。
楚怡:“臣妾觉得…”
太子:“你可以先准备着,回头孤让张济才挑一匹性子温顺的马给你,这阵子你先熟悉熟悉,免得到时它不听你的。”
楚怡:“臣妾觉…”
“乖,睡吧。”他又亲了她一口便也躺下了,胳膊一施力把她兜到了胸前。
楚怡僵硬地在他胸口伏着:“…”
臣妾觉得您在欺负人!
她现在很想这样说。
.
翌日,太子在离开绿意阁之前,硬把楚怡揽在怀里亲了半天。
他亲完额头亲脸颊,亲完脸颊亲嘴唇,亲到楚怡都觉得腻歪肉麻了才走,再不走估计连早朝都要迟到了!
楚怡在他走后在堂屋里干戳了半晌,茫然地想他什么毛病啊?谁刺激他了啊?
他虽然总共就在这里睡过两次,但每天中午都来用膳啊,以前没见他这样啊!
今天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绿意阁外,沈晰一路都神清气爽——把自己喜欢的姑娘圈在怀里亲来亲去真有意思,以后可以时常这样。
早朝上,沈晰依旧神清气爽——盗墓的案子顺利结了,而且比父皇和一干官员预想的都要快了许多。大功一件,从他到一干东宫官员都出了个风头。
下了朝,沈晰还是神清气爽——他回到书房院门口的时候,便见大名在外的楚成已等在院中了。
楚成没行大礼,只朝他一揖:“殿下。”
“楚公子。”沈晰含着笑上前,“里面请。”
二人进了屋,各自落座。沈晰着人上了上好的明前龙井来,楚成颔了颔首便端起茶盏来细品,淡泊的样子令沈晰心下轻笑:打算给我个下马威?
他便抢先一步开了口:“楚公子的大名孤早就知道,公子为何想见孤,孤心里也大致有数。但孤今日想先问一问…”
楚成在此时放下了茶盏,平静地看向他。
沈晰:“沈映最初拿来的那条翡翠盘龙,公子坑了孤多少银子?”
“?”楚成正咽下去的茶水在嗓子里卡了一下,但他也没有否认,定着气问太子,“殿下怎么知道的?”
“这点识人之能,孤身为储君,应该有吧?”太子和善道。
楚成不禁心下欣然,看来太子也是善识人心的人,日后必会更有趣了。
“两千两。”他坦诚道。
沈晰悠然点头:“以两千两将公子收入麾下,孤也不亏。”
“?”楚成对他的开诚布公有点意外,好生打量了他两眼,赞道,“殿下没想到殿下如此直爽。”
直爽?
沈晰似乎是有生之年第一次听到这个评价。
可能是让你妹妹带歪了…
他心里揶揄着想。
但这种揶揄他绝不会让楚怡知道,不然她把他记到本子里怎么办?他还打算日后继续偷看呢,不能总让她有坏事可记。
他早晚要让她夸他,让她实实在在地夸他!
作者有话要说:
曾经,楚怡内心:太子爱听壁角还爱记仇!
后来,太子冷笑:记仇?我好歹没把你记在小本本里吧!
本章随机送30个红包,么么哒!
第 26 章
晌午时, 楚成与太子一道去绿意阁用了顿膳, 其间便把楚成在东宫官中的官位定下来了。
楚怡这顿饭吃得很紧张, 总担心楚成发觉她和以前的“楚怡”性格不同觉得奇怪, 但好在这位常年游历在外的兄长和自家亲妹是真的不熟,什么也没发觉。
到了下午, 后宅各处的贺礼纷至沓来, 楚怡这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楚成得到官位这事儿是值得庆贺的!
不过大概是上一次大家来她这里贺她晋封的没得到好脸儿的缘故,这回除了云诗, 人人都是礼到了人没到。
云诗和她一并坐在罗汉床上, 一个劲儿地感叹“真好”:“真好真好,殿下待姐姐用心, 如今又姐姐的兄长的身份也提起来了,日后总是个靠山。姐姐再加把劲儿, 赶紧怀个孩子, 这辈子也就都有着落了。”
楚怡失笑。
几个月前是她帮云诗谋划, 后来不知不觉就成了云诗帮她谋划的更多了。云诗用得还是她先前教她的那套道理,让她的心情很复杂。
不过怀孩子嘛…
楚怡想了想,没好意思告诉云诗,自己到现在都还没跟太子睡过。
晚上, 太子照例去宜春殿用膳,宜春殿里照例气氛沉得跟肃穆的佛堂一样。
见礼之后就是落座吃饭,沈晰直至吃到半饱,才终于憋出一句话:“你今天…挺好的?”
太子妃规规矩矩地搁下筷子, 颔首笑笑:“挺好的。”
“今年暑气重,也没出去避暑,怀着孩子辛苦你了。”太子说着伸手碰了碰她的肚子,“入秋时就该生了,回头让你娘家人进来陪一陪你。”
“嗯。”赵瑾月点点头,又想起来,“今儿个早上内务府来传了话,说皇上下旨秋狝,问臣妾这边有什么要事先准备的。”
太子眉头浅蹙:“这种事还拿来烦你,他们也是不会当差。”
“…殿下息怒。”赵瑾月睃了眼他的神色,只觉得自己又不合他的意了,讪笑道,“臣妾和云宝林有着身孕不便出门,殿下不如就带另几位妹妹同去?楚奉仪是合殿下的心思,黄宝林和廖奉仪她们更会服侍人一些。另外还有仍在北边的白氏,殿下还没有见过。徐良娣打从被殿下降罪之后愧悔不已,来臣妾这里哭了几回了,殿下也不妨给她留几分薄面。”
“…”沈晰无声地喝了口汤。
他觉得好笑,太子妃这是恨不能让他在秋狝期间把满后宅的女眷都临幸一遍?他真的是不懂她怎么想的,若说她是为她自己谋求,徐良娣明摆着跟她不对付,她也提了;若说她是为他好,那他都或直白或委婉地说了多少次他不喜欢这样了?
她这样弄得谁也不乐,到底是图什么?
他想了想,道:“秋狝不便带那么多人,黄氏廖氏孤许久未见了,乍然带出去只怕她们也紧张,白氏更不必提。至于徐良娣,你有着身孕,她还敢来你这里闹,孤没看出她有什么愧悔不已,便也…”
“…殿下。”赵瑾月忍不住地截断了他的话。
她觉得这样不行,谁都可以不去,徐良娣是一定要去的。
徐良娣从前毕竟是侧妃,如今降了位份,太子又不见她了,外头的人要怎么说她这个当正妃的?
她可不想平白落个打压妾室的恶名。
赵瑾月强撑着笑了笑,离座便深福了下去。
“哎——”沈晰赶紧扶她,她的身孕都七个月了,挺着个大肚子,偏爱动不动就这样行大礼。
可她僵着没起,柔柔和和地道:“殿下别生良娣的气,良娣左不过是脾气大些,待殿下总归是恭敬的。”
…不是那么回事好吗?
论脾气大,楚怡脾气也大,可她从来不平白无故的欺负人。徐氏那日是毫无缘由的上来就磋磨人,这是不一样的。
可他也真怕太子妃这样不起来会动了胎气!女人怀孩子本就辛苦又危险,他的生母就是生他时伤了身才早早撒手人寰的。
那时候他是管不了什么,也尽不了任何的力。但现在,他总该尽力不让发妻出事吧?
沈晰无声地缓了一口郁气:“行,那就带徐良娣和楚奉仪去,你快起来。”
赵瑾月紧绷的心弦一松,起身坐回了椅子上。
沈晰心下有点无奈,还是和和气气地给她夹了一筷子菜:“咱们是夫妻,凡事都好商量。你现下好好安胎是最要紧的,别为了旁人让自己难受,孤也不会为了旁人让你难受的。”
赵瑾月复又点点头,低低地应了声“是”,然后把那筷子菜夹起来吃了。
…天啊。
沈晰看到她吃他夹的菜,一时间竟有一种如释重负之感。
太累了,真的太累了。他现在愈发觉得跟这位正妻相处比读书办差议政加起来都累,他每天都是硬着头皮来硬着头皮走。
他就是办差办得不好还要去见父皇时都不至于有这样的紧张,父皇充其量是斥他一顿,但太子妃能让他每一根神经都紧绷起来。
秋狝的事在六月末时正式定了下来,圣驾大约会在七月下旬启程,避开中元节。
到了这会儿,楚怡才算真真切切地意识到“太子”在古代究竟意味着什么。
平日里她就顾着闷在房里过日子,不太瞧得出来。眼下一有秋狝这样的大事,她才发现整个皇宫真是首先围着皇帝转、其次便是围着太子转。
而且太子的东宫官也是一整套人马,有完整的官员体制,就像个复刻版的朝廷,当然权限是相对低的。
在这样的大事上,太子交待的每一句话底下人也都是不敢怠慢的。比如太子说太子妃应该会在他回来前便生子,让人立即接她娘家人进宫,免得她生孩子时身边没个家人陪着。
——她的娘家人便当晚就被稳稳妥妥地接进宫了。
再比如,太子在东宫女眷中由谁伴驾的问题上说一不二,他说了只带她和徐良娣,那就是她和徐良娣。
——电视剧里那种嫔妃争风吃醋到他面前哭哭啼啼的画面根本见不着,或者也可以说,压根就连闹一闹的机会都没有,到了外头就让宫人给挡回去了。
唯有在楚成的问题上,太子多了几分谨慎,请教太傅说合不合适?
太傅安然点头,道刑部当初按律行事是朝廷的法度,如今案子结了,殿下敢将有用之才重新用起来,是太子的气度!
然而这个问题,其实也在证明太子的地位——太子是谨慎请教了,可太傅给出的答案可不是让他畏畏缩缩地体察上意,而是大大方方地让他用人。换言之,太傅是在培养太子以国君的角度虑事。
太子果然是和大臣不一样的,和普通的皇子也是不一样的。
楚怡在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这些之后,稍稍有点心惊,觉得自己对太子的态度是不是不够恭敬?
她不仅没乖乖让他睡,有时候还会跟他顶嘴,还会瞪他。
是不是不太合适…
但心念一转,她又觉得罢了罢了。他都没嫌弃她不恭敬,那她想那么多干嘛,贱得慌么?
七月十七,圣驾在晌午时出了宫门,直奔京城东北侧的皇家围场。
这一路要走三天两夜,楚怡在短短两刻后就怀念起了现代交通的好。
在二十一世纪,从北京坐高铁去河北大概也就一个多小时吧,慢一档的K字头快车跑三四个小时也到了,而且又平稳又安全,路上的盒饭虽然总被她嫌弃但起码是热的。
相较之下,眼下这马车旅行真让人难过。京里的路平坦些还好,出了京颠簸程度立刻上升。吃热菜更成了天方夜谭——大家都急着赶路呢,上哪儿吃热的去?
于是傍晚时分,楚怡在胃里的翻江倒海中看着俩连油星都凝固泛白了的半冷小炒,眼里闪烁起了悔恨的泪花。
——她不该嫌弃高铁盒饭啊!现在给她一盒高铁盒饭,她一定吃得连一粒米都不剩!
——她真是被现代的物质基础惯坏了啊!她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旧社会不仅吃人,而且就算连处在“吃人”阶层的人都吃不爽啊!
——还是社会主义好啊!
楚怡悲戚地捧着饭碗,就着米饭送了口五花肉入口。正艰难地下咽,外头有人敲了敲窗框:“奉仪娘子。”
“嗯?”楚怡含着米饭含糊地应了声,外头是张济才的声音:“娘子,殿下请您过去用膳。”
…不了吧!
楚怡有点不情愿,反正又不好吃,凑一起还怪麻烦的。
不过她也就是想想,脑子里琢磨着不乐意,脚还是实实在在地下了车。
抬眼一瞧,太子的马车已经在不远处停着等她了,楚怡赶忙随着张济才走了过去。
张济才揭开车帘扶她上车,楚怡钻进车中刚一定睛,就看到太子手边的矮柜上放着两碗凉面。
“来。”沈晰喜滋滋地拉着她坐,转身端过一碗给她,“附近一家远近闻名的小馆子做的,着实不错。我每次去秋狝的路上都差人买,你尝尝看!”
张济才在车外透过车帘的缝隙瞧着。嘿,不就一碗面么,殿下连眼睛都是亮的,弄得跟献宝似的!
车里,楚怡只觉得:哎呀,优秀!
就是嘛,热菜放凉了不好吃,为什么不弄点本来就可以凉着吃的东西?
凉面凉粉怎么也比放凉的炒五花肉舒服啊!
她这一路也真是颠簸得难受狠了,眼下见到这碗清清爽爽的面顿时食指大动,接过来就挑了一筷子送进了嘴里。
沈晰在旁边目不转睛地看着她:“怎么样?”
张济才在外头听得直乐:您怎么还邀上功了!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上收藏夹,好多新读者跳坑,于是本章随机送100个红包,大家追文愉快~~
第 27 章
“嗯, 好吃!”楚怡重重地点头。
沈晰心满意足, 又说:“京里这样算不上名贵但做得着实不错的小馆子多得是,你若喜欢, 日后常叫人寻好吃的给你。”
哎?
楚怡有点意外,堂堂一个太子,倒还挺善于从民间找乐趣?她还以为他们这些高居庙堂的人都不屑于体验这些东西呢——要知道, 在无数清穿里, 皇阿哥们看见糖葫芦都觉得新鲜!
一碗面没有多少,两个人都很快便吃完了。马车里地方到底不宽裕,楚怡又小坐了一会儿便回了自己车上,心情大好地拿出小本子, 像发朋友圈一样随手记了句心情:旅途颠簸中吃碗爽口了凉面真开心!!!
太子与楚怡之间的马车上,徐氏自然而然地注意到了楚怡往返于太子马车的经过。
这个时辰, 上太子的马车显然是去用膳的, 也不知太子专门备了什么给她。
徐氏一下就觉得眼前本就难以下咽的半凉饭菜更难吃了。她这里倒没有五花肉,可但凡要热着吃的菜, 有几个放凉了还能好吃呢?
上一回随驾秋狝时,徐氏觉得这些都好忍,甚至乐得吃这种苦, 因为上次被太子带出来的只有她和太子妃, 吃什么苦都还是一份荣耀。
但眼下她禁不住地在想, 当时太子怎么没为她备下这些呢?
徐氏越想心里越不是滋味儿,最终也只草草吃了两口饭,就让宫女把东西撤了。
然后她越想越气, 天色全黑时,终于按捺不住告诉身边的宦官:“去告诉楚奉仪一声,我想请她过来说说话。”
说什么呢?
徐氏其实没想好,她只是觉得自己要找个口子把这气出了。
那宦官就去了后头的车边,告诉坐在马车上的青玉说徐良娣要见楚奉仪。
青玉钻进车中回了话,楚怡一怔,旋即张口便道:“不去!”
——又想干啥?有病啊?
反正她现在也没什么差事非往徐良娣那里跑不可,她才不干这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事儿!不然的话,就算徐氏这回不磋磨她了,自己闹点事诬陷她怎么办?
她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她这么说,外面的宦官便直接听见了,顿时心里叫苦,大感这是个苦差。
待得回去回了话,徐良娣果然脸色唰地更不好了,忿忿道:“才得宠几天就这样拿大了,什么东西!”
宦官不敢吭声,心里不知如何置评。在他看来,楚奉仪的性子是硬了点,遇事不知道给人面子,但在此事上总归是徐良娣理亏在先。
等了一等,却听得徐良娣在车中一声轻笑:“罢了,她晋封的时候我也没去道贺,倒是我先不合适了。你们看着备份礼去,等到了围场,我去把这一声贺给她补上!”
完犊子,周围的几个宫人闻言都心惊起来。
大多数普通的宫人其实都不希望自家主子跟旁人斗气,斗赢了那还好说,斗输了身边的宫人往往连带着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