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样的人对经营之道却没有什么办法。不过没有关系,付氏这边不缺这样的人,那就是中和了。
所以这东西的好坏,真是不能一下子定了,得看在什么人手里。
“娘,这以后我们吃的,是还在大厨房?那这银钱方面?”叶四娘问道。
按照大伯母的性子,这都分家了,且她分家主要是因为不满意大家都用公中的钱,在大伯母看来,那公中的钱都是他们那一房的,以前没有分家,她不会说什么,现在分家了,如果还这么不分清楚,那绝对不是大伯母的性子。
“自然是先吃大厨房的,然后等你大伯母开口。”付氏笑道。
主动自己开小厨房的事儿,付氏是不会做的,那样这分离兄弟感情的责任,就变成了她了。
既然大嫂想要把所谓的负担给扔掉,那么就不要还捡着好听的名声,所有的好事儿都让她占了,哪里有那么好的事儿?
叶四娘想着大伯母那心疼钱的样子,真是觉得好笑。
不过大伯母要是阴险一些,直接让厨房里的人准备的饭菜一天不如一天,那么先开口的自然就不是她了。至少三婶那边都要跳出来的,不过大伯母是个沉不住性子的人,应该不会这样放长线钓大鱼的。
果然,叶四娘觉得至少也得等几天,大伯母才会找人说这个事儿,结果分家的第二天,叶大太太就请付氏过去,说是商量事儿。
叶大太太的说法是,大厨房还在,如果大家都用大厨房做饭,那么这一年买菜买肉的开销也不是一小笔,所以要大家各房都要舀出五百两银子过来当作是开销。
“毕竟已经分家了,亲兄弟明算帐,不然到时候弄出矛盾来,大家脸上也不好看,你们放心,我这每一笔开销到时候都有账本可寻,你们可以尽管去看。”
反正就不是白白的供着另外两房了,要是一起吃,那么就舀钱出来。
付氏倒是没有开口,贾氏就跳了出来,“大嫂,你这心也太黑了!五百两,你怎么不说五千两?谁家一年能用上五百两吃饭?还说什么亲兄弟,就是仇人也没有这么狠的。”
叶大太太端着茶杯,慢条斯理的说道:“三弟妹要和我算账?那好,我就和你细细算算,三弟妹每天呢,要至少吃一两燕窝,这一两燕窝,市面上的价钱可是一两银子,光这个,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三弟妹就要花去三百六十五两银子,还有什么莲子羹,鸡鸭鱼肉,这算下来,至少也得二百两一年,三弟妹一个人都得花去五百多两一年,更不用说还有三弟,几个侄儿侄女,还有下人们,你算算,这一年下来,得好几千两呢,我收你五百两,真是亏大发了。
以前我们没有分家,那么我也不说什么了,毕竟那时候你们也没有分到家产,可是现在不同了啊,大家手里都是有产业的人,而我们大房管的就少了三分之二,这钱我少收一些,是可以,但是完全不收,那绝对不行!”
贾氏听了给气的,这算账算的,合着以前都是沾了大房的光了!
“那我们不沾光还不成?以后我们自己单过自己的,不用你这里安排了!”贾氏说道,谁知道给了她银子,她不会中间克扣,说什么会记账,这记账谁没有猫腻?
如今都分家了,她可不像被大房占了便宜。
何况,给他们分的铺子,田庄等,都是上等的,也不愁吃不了好的,何必便宜了这大房的?
“这话你和母亲说去,我可不敢,到时候还说我不让你们跟着我们一起吃饭呢。”叶大太太说道。
你都找我们要银子了,还不敢说去?贾氏鄙视,说道:“我说就我说,反正以后也不占大嫂你的便宜了,别把我们说的没脸没皮的。”
叶大太太问付氏:“二弟妹,你是交钱,还是自己单过?”
“既然已经分家了,那就单过吧。”付氏说道。
好,问题解决,叶大太太也不想让这二房和三房再用家里的东西了。
而贾氏真的去老太太那边说了要自己单独开火的,“既然分了,我们也不占大嫂一家子的便宜了,免得说我们一些闲话,姨妈,我们自己开小厨房也好,到时候也能单独孝敬您东西,您想吃什么,都告诉给我,我都给您做出来。”
不愧是自己疼爱的老三两口子,多好啊,叶老太太说道:“好,就依你!你们缺了什么,跟我说,我老太婆这点儿钱还是有的,可不能节省了,到时候把孩子们都弄瘦了,我可不依。”
得了老太太的承诺,贾氏自然高兴,哼,大嫂再那样,又如何?
老太太还不是向着我们?以后老太太的东西,都是我们这一房的,没有你什么事儿!
想着以后自己也能把自家的厨房给管起来,贾氏心里就很高兴,又想着,这以后如果能搬出去单过,那更是自己单独过日子了,不比在这里强多了,也没有人约束自己,什么都是自己说了算。
但是,还是打住,搬出去,那就说自己一房彻底不是长安伯府的人了,也不能打着这个名头办事儿,何况,现成的房子不住,为什么要用别的?哼,她就是不搬,只要老太太在,大嫂他们就不敢赶自己一家子。
以后人情往来,那就是各家是各家的了!贾氏想到这里,就又有些不甘心了,这公中的钱,她就不信只有那么一些,分到自己一房手里,就那么一点儿,简直是气死人了,可恨大房,把什么都给做好了,还看不出来,明面上的以前就那么点儿。
就是库房里的东西,分出来,也不多,都是被那黑心的大房给私吞了,也是自己从来没有管家,不知道到底是个什么情况,让大房钻了空子,哼,以后老太太那边的东西,再也不能让你们占便宜了!
对于府里三房分家,且现在要各吃各的这个事儿,在府里的下人们都知道了,自然是各有各的思量。
有想着大房毕竟是长房,这房子都是大房的,跟着大房,以后也安定一些,等老太太没有了,二房和三房,可都是要搬出去的,那时候岂不是要离开这叶府远远的?
不如继续在大房呆着,但是大房如今也要不了这么多人,所以很多人都怕自己给裁了,纷纷找佟妈妈或者她家里人求情,务必是要在大太太那边说说好话,让她们留在大房。
而大家都知道这次明面上是分的差不多,但是三房却分的是最好的,那外面的铺子都是最赚钱的,以后跟着三房,到那铺子里也是一个好差事呢,所以到三房巴结的也是有的是。
至于二房,更不用说,大房的爵位眼瞅着就要到头了,而二老爷人家可是吏部侍郎,就是三爷,人家现在也是秀才公了,以后也前途无量,为了子孙后代打算,还是跟着二房最划算了。
眼前的利益算什么,要看到长久的利益。
何况,如今二老爷手里有实权,说话在外面也算话,跟着二房,那前途是一片光明。
所以除了付妈妈被人打扰的厉害,就是叶四娘这边的丫鬟和奶娘都被人找着门路的求情。
叶四娘的奶娘徐妈妈一回家就有人等着,都是想投到二房门下的。
青枝和鸀芍这两个家生子的家里不用说了,连他们的亲戚,都托关系呢。
叶家长安伯府这边有些人心浮动。
不过付氏说了,这府里的人,也是家里的财产,怎么分,也得先是老太太和叶大太太分了,后面才能轮到他们。
但是叶大太太觉得别的已经握在手里,这些下人只是个零头,作为一个顺水人情,让二弟妹要过去,也没有什么。反正值不了多少钱。
留着过多的下人,她还要每个月多发月钱呢,何必浪费?
所以叶大太太就对付氏说道:“二弟妹看中了哪一家,除了我的陪房,都是可以过去的,二弟妹现在也缺人手,就当时我送给二弟妹的吧。”
得了,这下人也是长安伯府的财产是三房都有份儿的,现在被叶大太太一说,就变成了这都是大房所有,送给你,那就是给你送人情了。
作者有话要说:继续存稿,过年的时候,不断更啊!
第116章 管家婆?
对于叶大太太这种小心思,付氏也不会说破,“那就多谢大嫂了。”到时候真要拿这个说事儿,付氏也是有话说的。
不过付氏却把挑人的事儿给了叶四娘干,“挑人,”叶四娘说道,“咱们现在只要厨房里的人罢。”
洒扫什么的,这些粗使的,如果大房还斤斤计较,那真是没的说了,芷清院有自己洒扫的人,别的地方也是大房自己的房子,如果这也要他们二房出钱,那真是,说出去都会是笑话。
“娘,要是挑不好,您要帮帮我。”叶四娘没有推迟,这样的事儿,接触的越早越对自己以后的生活有利。
“咱们芷清院的月钱以后也交给你了,娘也轻松轻松。”
从下个月开始,各房的下人的月钱就要各房出了,这人员就要定下来。
主子们身边的,自然是不用再换了,加上洒扫的,外面走动的,传话的等等,这都是需要人,另外有了厨房,这茶水房也得有人,到时候烧水也不能断了人。
零零总总算下来,这些都得二十来个人。叶四娘让青枝给自己拟了单子,然后问道:“最近找你们的都是有谁?”
对于别人私底下找青枝他们帮忙,叶四娘也没有禁止,这人情来往,不可避免,真的要做到一板一眼,身边成真空,那就跟没有空气一样,活的也不长。
只要有本事,只要不是那种阴险的人,送了礼又如何?
青枝和绿芍的家人,付氏都给要过来了,也都妥当安排了,这跟在自己身边的人,最忌讳是家人分成几路,到时候有牵挂,最容易被人利用。
当然,叶四娘和付氏也对大家说了,如果想要走的,他们也不拦着,毕竟也就是主子身边的人的待遇要比别人好,但是也有做着管事,但是孩子却在这边当着一个小小的三等丫头的,那样还叫人父母家人放弃手里的东西,过来这边,换做谁谁也不乐意。
留不住的就不要留。不然就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了。
善于用自己身边的人,这也是一种能力。
青枝和绿芍都各说了一些人,徐妈妈也说了些,叶四娘也让人问问付妈妈,那边有没有合适的人,对自己的手下人,也得适当的给些好处,这也是对他们的一种信任。
当然,大方向还是得自己拿,不能让自己成为别人的一种开口机器,完全听别人的话。那样的人就不配当主子了。
最后叶四娘通过对比,也把他们的关系都给查的一清二楚,选了四个手艺好的人在自己家新设的小厨房里当差。
至于厨房的采买,叶四娘用的是付妈妈推荐的人,付妈妈自然是一心为着自己的娘着想的,她推荐的人绝对靠谱,这些忠仆,钱财什么的,自然都已经是放在第二位了,主子们过的好,他们才能过的好。所以主子才是第一位。
叶四娘让采买的那边也是记账的,她会每隔一段时间查一次,当然,如果大体不错,那她就不会计较,要吃错的太多,她们也不是冤大头,不能让下人这边随意糊弄。
不过,能在主子控制的范围内,为自己捞些好处,叶四娘不会管,那是人家的本事。
糊弄主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毕竟以前用了多少,她是可以看到的,不说大伯母,就是自己的舅舅家,也都是有账本可寻,更不用说,他们家在外面住了那么久,就算是京城的物价和别处不同,但是也不会错的太远。
所以敢于把主子当傻子糊弄的人,那还真是蠢材了。
叶四娘这一管起来,芷清院的人都觉得四姑娘这年纪不大,管家起来,倒是厉害,还真没有人敢糊弄她了。付氏自然是欣慰。更是放手让她管的更多。
而叶四娘也不是像大伯母一样,每天都要把人召集起来训话,或者安排事儿,而是让他们三天一次过来,就是账本,她也是十来天才看一遍,要是真的天天都为这个事儿操心,那真是这日子过的也太憋屈了,除非是有重大紧急情况,不然叶四娘就是这个规矩,何况她身边的两个大丫头,也不是摆设。
芷清院毕竟是个小院子,不是单独的一个府邸,事情就少了不少。
不过叶四娘可是告诫了芷清院的人,不要到芷清院以外的地方惹事儿,不然发现了,绝对不轻饶,但是也不能随意让别人给欺负了,要知道自己是芷清院的人,代表着芷清院的脸面,绝对不能丢脸。
这个尺度,只要是稍微懂事的都明白。万事逃不过一个理字。
叶二老爷看着四娘管家管的有理有据的,就开玩笑说道:“以后爹的衣服鞋袜,可都是要从四娘那边拿出来了,不然爹就没有新衣服穿了。”
让人干事儿,除了让人好好干,这还有福利,叶四娘规定的是每年四季各有两套新衣服发下去,有特殊情况的,会另外的再赏。过年的时候,会是双倍的月钱,干得好的,会有提拔。
叶四娘笑道:“爹的衣服,我就是不操心,娘那边也不会忘了,都给爹准备着呢。”
总之,叶四娘管家,很是轻松,她可不想一整天的半天都用来管家,那样也太浪费自己的时间了。
好的管家婆,就是用最有效的时间来完成自己的事情,然后剩下更多自己支配的时间。
叶四娘努力做到那一步。
付氏说道:“四娘这边,我是想看看她到底如何,要是还可以,就放心了,等明年,让七娘也跟着一起,老爷看如何?”不管怎么说,七娘也是叶二老爷的女儿,尽管是庶出。
叶二老爷问道:“她如今还是经常去娘那边?”
以前没有分家,经常去,也没有什么,如今都分家了,要是还经常去,那就是刻意的了。
叶二老爷也是反对自己的女儿去代替自己孝敬母亲,只是七娘这动机不对。
哪怕多花点时间在嫡母这里,也比到老太太那边要好,何况,叶二老爷觉得老太太那边学不到什么好东西。
“老太太喜欢,就经常过去了。”付氏说道。
“哼,好的不学,这些倒是学会了,既然她那么喜欢去颐景堂,就让她去颐景堂那边好了。”叶二老爷没有说让叶七娘跟着管家的意思。
如果真的有心,早就该过来问问嫡母这边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地方了,可是从分家到现在,七娘是什么都没有问,只知道一味的去颐景堂那边,好像芷清院不是她的家一样。
太本末倒置了,叶二老爷想着,以后给七娘找个家底殷实的人家就好了,过的平淡一些,未尝不好,到了高门大户,她这个性子,指不定能把自己过成什么样。
太有些眼高手低了,看不清自己的位置。
她身为叶士英的女儿,哪怕不用去刻意讨好老太太,以后也能找个不错的人家,可是她却看不到,因为觉得被老太太教养的三娘能嫁到王府,她以后只要讨好了老太太,肯定也能找个差不多的。
也不是付氏这个嫡母没有把她教好,而是这当女儿的主意太大,谁还能拦着不让她去孝敬祖母?
真要拦着了,付氏就成了大不是了,就是叶士英,也不好说,你不能去颐景堂那边。毕竟颐景堂那边是他的亲娘。
人的性子已经形成了,再改就改不了了。唯有在给她选婆家的时候,找个好婆家,让她能顺顺当当的过完下半辈子。
“以后多给七娘找些针线活儿做做,就说给我做的,好歹把人给拘在家里。”叶二老爷吩咐道。
有了事情做,就不会乱窜了。叶二老爷是如此的想法。付氏自然是应下来。
而包姨娘看到四姑娘这管家井井有条,就有些想着七娘,如果七娘能跟着一起学一学,那该多好?
杜姨娘好当过太太的贴身丫头,让她去求求情,也是好的。
不过杜姨娘听了包姨娘的话,就说道:“这事儿不如你亲自去说,还好一些,要让我转说,那不就是说太太那边不好说话,容不得七姑娘吗?这样可不好,我看你亲自说一说,太太是个好的,
未尝不会同意。”
其实杜姨娘知道,叶七娘是经常去颐景堂,在走老太太的关系,她可不像掺合进去。她无儿无女的,就这样本本分分的过下去,看在自己老实的份上,太太和三爷也会养着自己的,何必还要搅合到这些是非中去?完全没有那个必要。
“哟,二位姐姐,这是在说什么呢。”向姨娘是不请自来,直接就闯了进来,让在外面的丫鬟香巧很是无奈。这人也太脸皮厚了,一点儿礼貌都没有。
杜姨娘说道:“向姨娘,起码过来也打声招呼吧,这样不请自来的,可不是什么好习惯。”
向姨娘咯咯笑道:“啊呀,是妹妹我错了,还以为两位姐姐有什么好东西,自己私藏着吃呢,我这不是一着急,就过来了,生怕没有我的份儿,现在知道是妹妹我错了,我给姐姐赔不是了。
”看来这两人是有事儿要说,这脸色,都不怎么好。
向姨娘一向是不管怎么样,我听不到,我也不让你们说成的原则,还就赖着不走了。
包姨娘对向姨娘很是厌恶,对杜姨娘说道:“那我先走了。”
“哟,包姐姐,怎么我一来你就走啊,是不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儿,怕被我知道了?”
包姨娘淡淡的笑道:“就是有,关你什么事儿?”
作者有话要说:掐起来啦!
第117章 利益和算计
这个包氏,向姨娘恨不得把她脸上给抓花了,都这幅德行了,还想着跟自己叫板,这清高的样儿,她看着就不耐烦,
如今三房分家,她再也不能和老太太说什么了,老太太也不像让她干什么了,已经分家了啊,要说谁最不想分家,那向姨娘肯定是一个。
以前把她送给二老爷的时候,可不就是为了让向姨娘暗地里看着二房,让他们多拿银子,
可是如今分了家,还各吃各的,她就是打听这些都没有用!何况以前她也是打听的都是明面上的事儿,真正的都不经过她的耳呢。老爷最宠她的时候,都不会跟她说这些,
有次她撒娇,就是想要让老爷给她说说,结果老爷一生气,立刻就走了。
然后很长一段时间就不搭理自己,从那以后,她就知道,自己能得到的消息很有限了。
所以那时候就盼着自己能生儿子,生了儿子,不仅老爷喜欢,就是老太太那边,也是更喜欢的,谁知道竟然生了个丫头,把她所有的希望都给破灭了。
于是向姨娘就很不喜欢叶八娘,觉得自己的霉运是从有了叶八娘后开始的,如今奶娘都比向姨娘和叶八娘亲。
回到京城,她千方百计的想要老太太重新重视自己起来,结果二太太的哥哥竟然一下子时来运转,竟然成了阁老,这下子,连老太太都要对二太太小心一些,她这个当妾室的更是无用武之地了,就这么被晾着,如今连老爷都不搭理自己了。
按说这二房的女人们,也就是自己最年轻,最新鲜,但是却已经失宠了。
如今连这包氏都敢对自己这样,向姨娘忍住气,笑呵呵的说道:“有些人啊,即使有女儿又怎么样?还不是入不了太太的眼?
上赶着攀别的高枝,对自己的亲姨娘也是爱理不理的,我们八娘可不是!
我们八娘和四姑娘可是好的很呢,对四姑娘这个姐姐也恭敬的很,还时不时的能得到四姑娘这个姐姐的礼物呢,说到四姑娘,我这就佩服的不得了,小小年纪,人家就能独当一面,把咱们这二房管的是好的不能再好呢,四姑娘当了家啊,我们这月钱,还有这福利都比没有分家前好多了呢,
所以四姑娘当家当的好,这也是咱们老爷和太太生的好,
我们八娘是不能比了,只盼望着有四姑娘十分之一,能学到四姑娘的一点儿皮毛,我这个当姨娘的就高兴坏了,反正我们八娘和四姑娘姐妹情深,以后自然有四姑娘照应着我们八娘,我一点儿也不怕,哼,不像有些人,再使劲也没有用,那当事人不领情,就是气得吐血又怎么样?
以后有的苦头吃的!得了,我还是看看我们八姑娘去吧,我可要告诉她,这对四姑娘要更好更亲一些,以后啊,不愁吃喝!”向姨娘扭着腰走了。
包姨娘却脸色苍白的回到了自己的屋子。
“姨娘,您别记在心上,向姨娘就是那个样,她就看不得您好,就是故意气您呢。您对太太多恭敬那,就冲这一点,太太也会照顾七姑娘的。”巧儿说道。
“你别说这些话劝我了,就算是我对太太恭恭敬敬的,可是你们七姑娘自己不争气,那又什么办法?哪个当嫡母的喜欢这种不听话的庶女?我自己心里都清楚,向姨娘说的话虽然难听,但都是大实话。句句是真那,你们七姑娘,现在已经不是我能劝得动的了,我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以后她可怎么办?”老太太那边怎么能信任?
她都是老太太那边送过来的,以前就伺候老太太过,对老太太是个什么样的人,她心知肚明,连亲儿子都算计的人,能真心对你这隔了辈孙女好?
要说三老爷那边,还有可能,可是二老爷这边,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她如今是一点儿办法也没有,她只是个姨娘,七姑娘如今连看都懒得过来看。更不用说听劝了。
包姨娘突然有些恨老太太,为什么要让自己的女儿去呢,为什么就不能真心对七娘好呢,她是你的亲孙女啊。
要说老太太是无条件的疼爱七姑娘,包姨娘是一百个不信,她是在利用七娘!
那可是你的亲孙女!你为什么不能对她有些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