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李梨花本身的手不算柔软,打了一点儿折扣,可是也算是很好的了。
李梨花说道:“那这样,刘大姐,你看好不好,我用一半的钱,把这个院子给买下来,剩下的五十两,等我做完了再说,怎么样?”
这样以后也不用为租金发愁了,直接买下来,也算是置产了。
回赵家庄重新盖房子,还是算了吧,赵家的那些人,只能远离,住进了,还不得天天不得安生那。
当然,就是买了这院子,她也不会跟赵家的人说,这院子已经成了自家的了,没有必要惹麻烦。
刘大姐自然是愿意的啊,这院子的主人不在这边,是托了她把院子卖掉的。这样以来,她就不用拿出五十两现银给李梨花了,多好的事儿?
等这院子的主人回来,到时候她再把钱给人家就成了,这又是一段时间。少拿出五十两银子这段时间,她能干多少事儿?
“也好,这样,我把房契拿过来,你让你家那口子直接去衙门过户就成。要不要跟你家当家的说一说?”绣铺老板问道。
“等他回来,我跟他说吧。”总算是有自己的房子了。
作者有话要说:
双十一大家都买东西了没有?俺买了一个小米的手机,第二天就送到了,好快啊!
过日子
赵水生从书铺回来,路过了摆摊的地方,就买了一斤猪肉。
要说以前,他是猪肉都不吃的,只吃牛肉,羊肉,还有鹿肉等山珍野味,猪肉是平头百姓才吃的东西。
可是,如今身份不同,他只是赵水生,吃猪肉倒是吃出了滋味。
当初在赵家的时候,就是收割稻子的时候,也见不到一点儿肉腥。
如今自己两个人过日子,不委屈自己,吃肉是有钱了就吃。
赵水生看有人在一个木盆里卖鱼,看着很新鲜,也买了一条。
吃鱼对身体好,而且书上也说过,吃鱼对眼睛也好。
“好了您,一共是五文钱。”卖鱼的把一条鱼给用草绳拴起来,递给了赵水生。
赵水生又买了一些小菜,一起弄了回去。
李梨花看见这活蹦乱跳的鱼,心里就有些发怵,她不敢杀鱼。
“这鱼你杀吧,我实在是弄不好。”李梨花对赵水生说道。
虽然鱼好吃,可是处理起来,真是麻烦。
赵水生道:“自然是我处理。”他年少的时候,也跟着西山大营的兵们过了一段日子,在那里学会了湖中捕鱼,当然,平时教习师傅教的射箭等也用在了打猎上。
那时候,一群大老爷们一起在荒郊野外吃着野味,感觉特别的豪爽。
只是这个赵水生的身板不好,估计就是又弓箭,他也拉不直,所以上山打猎的想法,也被赵水生给掐掉了。
看着赵水生很熟练的把鱼开腔破肚,李梨花说道:“你还会这个?”
赵水生说道:“我会的还多着呢,这不过是其中之一。”
夸一下他还喘起来了。
借着这个时间,李梨花把和绣铺老板说得事儿,说给了赵水生听。
“我想着,把院子买下来,好歹也算是有个自己的地方了,也不能老是租别人的房子。”是人那,就得有个窝。
对于有个自己的地方,赵水生是一百个赞成的,可是这买院子的钱,却是妻子出的,让他的自尊心有些受伤害。
但是,他很快的调整过来,不能因为自尊心,就说些无济于事的话,自己以后得加倍努力,才能称得上是撑门户的男人了。
“也好,明天我就去衙门里把房契给办了吧。”
到时候写上梨花的名字,当成是梨花的嫁妆。
这一点儿根本不用想,赵水生就是那样要做的。
午饭,李梨花做了一个红烧鱼,炒了一盘猪肉,再加上一盘青菜,吃的是普通的大米饭,管饱。
这日子,虽然过得不是锦衣玉食,可是心理舒畅。
分家分的是太好了。
当初在赵家的时候,因为长期的吃的不好不饱,两个人都有些面黄肌瘦,看起来就不像是健康的样子。
如今分家在外面过,他们又舍得花钱买吃的,自己做的又干净,没有那种吃起来觉得脏的感觉,所以这面色就好了很多,还红润起来。
隔天,绣铺老板过来了,带来了那富贵牡丹的花样子,还跟着她的丈夫,是陪着赵水生去衙门里过户去的。
绣铺老板的丈夫反而是个老实巴交的男人,看着很忠厚,一点儿也没有绣铺老板的精明能干,八面玲珑。
“你看看,这幅花样子,还是县令太太从京城里要过来的,怎么样,够漂亮吧。”
李梨花看了一遍,好看是好看,不过没有她和赵水生画起来画的好看,有些过于俗气了。
不过,说不定人家就是要这样的效果,她也不就多说了。
“成,以半年为期,到时候咱们再交货。”李梨花看这花样子,自己半年内绝对能绣的下来。
何况,这次县令太太那边弄得是从京城带过来的丝线,样样都是好的。
“妹子,你可一定要好好的绣啊,可千万不能出了差错,不然我就完蛋了。”刘大姐恳求的说道。
李梨花笑道:“如果刘大姐不放心,可以隔段时间来看看,这是八幅图样,我做一幅,大姐收一副怎么样?”免得都在自己这边,万一出个盗贼怎么的,那岂不是白白的完蛋了?
刘大姐直点头,说道:“成,你这样说,我就放心了!”
毕竟半年的时间太长,如果真的完不成,那到时候县令太太可就要发怒了。她可是打了包票的。
赵水生回来,拿出了新鲜的房契,上面的名字只写着李梨花一个人的。
这方面,赵水生是很君子的,不占这些便宜。
李梨花心道,写她的也好,免得赵家的人到时候真的知道了,还长着是赵水生的娘或者什么的,非要说这院子是他家的。
这样以来,他们就有了在这周朝的第一份产业。
“半年后,还有五十两进账,你明年如果要去考试,路费就不用发愁了。”加上家里的积蓄,这生活费更是不用愁了。
“我知道你的意思,只是光让我看书,什么也不做,我会觉得自己很没有用的,”赵水生说道:“秀才考,不是什么难事儿,我也打听了,县里的县太爷这一任还是在任上,明年也不会调走,所以他出题的风格,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至于州府和学政那边,这就得另外打听了,但是不着急,等我过了县试,跟着一起去州府,大家一起打听。”
这里面的门道,作为曾经的皇帝,他是很清楚的,主考官偏向与哪一方面,喜欢什么样的文风,这在乡试的时候和会试的时候,很重要。秀才考也不是说不重要,可是,只要保持中庸,有真才实学的大部分都能过。
作为曾经把平衡之术用的很熟练的赵水生来说,只要不犯了主考官的忌讳,写一篇很中庸的文章,是不成问题的。
如果这周朝不是腐败成风,那么通过正常的渠道,就能达成心愿。
至于要用到老岳父,是因为考秀才,至少要两个已经是秀才功名的人作保。
他们又不认识这些人,想来座位老童生,他肯定认识很多人,不然他怎么去考的秀才?
加上还要用他作为掩护,免得被人问起赵水生的学问从何而来的,就不好说了。
梨花爹是个喜欢虚荣的人,如果让他‘教出’了一个秀才,他肯定会扬眉吐气的,而不是怀疑赵水生,反而会主动替赵水生找各种原因。
比如,他发现自己这个女婿在读书上面是很有天赋的,所以他就成了发现千里马的伯乐,进而把他教导成才。
总之,有了梨花爹,他们就不用费尽口舌去解释给别人听了。
然后赵家那边,既然赵水生已经成了秀才了,是秀才老爷了,他们再也不敢跟以前一样,想怎么样辱骂就怎么样辱骂了。
就是赵婆子仗着是赵水生的娘,想要跟以前一样指使他们,这赵家庄的人都不会同意的。
因为一个庄子里出了个秀才,那绝对是整个村的大好事儿。别人想要糟践,是会犯众怒的。
而且,因为是梨花爹把人教出来了,作为梨花爹的女儿,赵婆子想要仗着是秀才娘来折腾李梨花,呵呵,对不起,你想太多了。
“我也能继续抄书,可以边看看这边的书,也能赚些钱养家。”赵水生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李梨花听了说道:“既然你有打算,我也不勉强。”让他什么都不做,跟让女人养活他一样,确实是难为他了。
她也没有强迫赵水生必须怎么样怎么样的意思。
“有空了,给我多画一些好的花样子,我看这边的花样子还不如咱们画的好。”
有了好看的花样子,她到时候自己绣自己画的,赚钱肯定比这样照搬绣的要多。
赵水生自然乐意。
其实吧,别看现在李梨花比赵水生赚得多,可是等他考上了功名后,不用他们劳作,钱就来了。
光是想要挂在他名下的田,一年的租子就不少了。所以,为什么读书人都想考功名,不就是考上了,就成了人上人了吗?
有功名的人,办个产业,也比别人方便多了。
无形的好处不用一一细说。
于是两个人,一个绣那副富贵牡丹屏风,一个看书抄书,这样的日子很是平静。
等过了四月份的时候,李梨花已经绣完了一半了。
天气渐渐的热了起来。
梨花爹心灰意冷的从省城回来,这次去院试,他还是没有榜上有名,还是个老童生,十两的银子又花光了。
陈水莲不干了,天天指桑骂槐,因为她男人一年到头赚的钱,都给了这个公爹去科考了,就这样还不算,还欠了外债。
“这日子没法过了,我看不如把我们娘几个都给卖了得了!”陈水莲对着外面喊道。
自己的公爹,她不能在人面前骂,可是她是在是憋屈。
家里越过越穷,老公公隔几年就要折腾一下,要不是是在是家里凑不出来钱,他肯定每年都要去考。
要是你能考上,她也不说啥了,可是每回都是这样,从她嫁进门到现在,这都多少年了!
“吵吵吵!没有一点儿妇德!”梨花爹被这吵闹声弄得是很心烦,一甩袖子,他直接离了家。不知不觉就走到了自己女儿和女婿在镇上的家。
作者有话要说:
下周二要入V了。可是看看存稿,还没有啊,好悲催。恨不能化身码字狂人,一天就能写个七八万!
补偿
“爹?”李梨花看见自己的爹在门口徘徊,脸上的神情还很不好,该不会又是来找茬的吧。
这人的性子,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空有一番学问,可是没有人赏识。
对没有学问的人,很是看不上。
梨花爹点点头,问道:“水生在干什么呢?”
“他在家里看书写字呢。”李梨花笑着说道。
“好,孺子可教!”梨花爹从上次过年的时候,跟赵水生攀谈了一次,这对赵水生的态度就好多了。
又听赵水生正在读书写字,这脸色就好看多了。
“水生能知道上进,是个好事儿,你可要支持他,到时候等水生有了出息了,你还不是跟着享福?”梨花爹开始给李梨花灌输夫贵妻荣的道理。
意思就是一个,要全力支持赵水生读书这个事儿。
李梨花吃惊的问道:“爹的意思是,相公他能去参加科考了?这能成吗?他这样才开始学没有几年的。”
梨花爹听了说道:“怎么不成?我看水生就是读书的好苗子!你也就是教他识字算是做了一件好事儿。”
“等我再指点指点,应该不成问题。”梨花爹很是自信。
李梨花心道,你自己都考了这么多年,还是个老童生,真要你指点,还真是见鬼了。
不过李梨花他们还要借助他的身份,于是她就没有多说什么。
梨花爹去书房指点赵水生去了,李梨花出去买了菜,人好不容易来了一趟,总得留在这里吃顿饭吧。
看这人的样子,肯定是没有考上,所以心情郁闷。
又联想到娘家嫂子的脾气,绝对是闹过。
毕竟要去参加科考,钱是个大问题啊。
没有考上,那钱都打水漂了。这对陈水莲来说,绝对是个让心里滴血的事儿。
“好啊,水生,真没有想到,你这一笔字写的越来越好了。”梨花爹心道,难道自己这个女婿真的是有天赋,不然,怎么才学会写字几年时间,就写得一手好字。
“那也是托了爹您的福气。”赵水生恭维说道。
梨花爹听了高兴,说道:“我可没有教过你。”
“爹您教过梨花,梨花才教给了我,说起来,还是爹您的功劳。”赵水生说道。
“哈哈,这么说,我还真是有功劳了,好,以后我就多来指点指点你好了。”梨花爹一扫没有考上秀才的郁闷,被女婿这么一恭维,那时神清气爽。好的不得了。
而且吃饭的时候,还有雨有肉,比他在家里的日子要好多了。
“你们天天都吃鱼吃肉?”梨花爹看着这菜有些不爽,他在家里吃的是什么,现在这两口子吃的是什么?长辈们都没有吃好,他们倒是比长辈们吃的还要好了。
这和孝道相悖。
李梨花哪里不知道他是如何想的?
迂腐的人,孝道?对他们根本就不管用。
“爹,我们搬出来后,也没有什么营生,后来认识了书铺的老板,水生就去给书铺抄书,还能赚些钱,我呢,也在绣铺找到了事儿,做绣活也能赚点钱,这不是今天爹你来了,我们才做的有鱼有肉吗?平时,我们哪里能吃这么好?”
是因为尊重你,所以才做好吃的,可不要搞错了。
“女婿以后就是要专门读书的,哪里能被这些营生耽误了工夫?以后,你就做针线活儿,让女婿专心读书!”梨花爹说道。
赵水生听了道:“爹,我抄书也是为了练字,而且书里面的内容,只有抄多了,才记得更牢固,又还能赚钱,何乐而不为呢?”
像梨花爹这样,什么都不干,连养家都养不活的,赵水生打心里是看不起的,如果这人还要说教,那么以前的计划他也不想执行了,反正到时候还是有办法的,虽然麻烦了一些。
“好了好了,你们爱怎么样就怎么样,我也管不了。”虽然这样说,可是等他要回去的时候,赵水生和李梨花也准备了一些东西,让他带回去了。
这之后,每隔个几天,梨花爹都要过来一趟,说是指点赵水生的学问。
梨花爹觉得自己找到了寄托了。家里已经没有钱给他去再考去,他这心理的郁闷那,真是很难受,在自己家里,儿媳妇阴阳怪气的,还不如在女婿家里舒服呢,吃的也好,每隔几天打打牙祭,也比在家里吃那清汤淡水的要好。
说句心里话,梨花爹自己考试都考怕了,每天一考都是那么多天,他这身子骨也老了,越来越吃不消。
只是后继无人,他自己的儿子不是读书的料,所以他才要拼命的去考,但是几十年下来,一事无成。
眼看着前途无望了,好嘛,现在女婿能读书识字了。这难道是老天爷对他的补偿?
于是梨花爹的心思就动了起来。竟然想把女婿给教出来。
也实在是没有别的办法了,他总不能被人一辈子看不起吧。
要是他是个能识别千里马的伯乐,这一辈子的憋屈,可就一扫而光了。
李梨花看这位的热情的劲头,知道不用多说,这人就自动入套了。
省了很多事儿,人的性格如此,真是不用费多大的劲儿。
梨花爹自己在女婿这边过得很滋润,每隔几天都能补一补,这事儿时间久了,自然瞒不过家里人。
陈水莲也知道了,知道李梨花的日子现在好过了。没看到公公的脸色都红润了?
她私底下对李核桃抱怨说道:“妹子的日子过得好了,也不想着接济接济我们,不说别的,她的侄儿和侄女,总该买点好吃的吧。就一回也没有来过,也太狠心了。”
李核桃听了,却说道:“我妹子不偷不抢的,自己把日子过好了,你眼红个什么劲儿?当初梨花和水生回来这边,你二话不说,把人赶走了,现在还想怎么着?接济接济?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人家凭什么要接济你?”对于上次陈水莲把自己妹子赶走的事儿,李核桃一直窝着火呢,现在听陈水莲这么说,李核桃就很是把陈水莲说了一顿。
“以后别给我想这些歪门邪道的,不然咱们就没完!”李核桃说道。
陈水莲没有想到自己的丈夫发这么大的火儿,上次她说了那些话,把公公给气跑了,李核桃就已经说了狠话了,表示如果她再这样,李家也要不起这样的媳妇了。
陈水莲这才吓着了,没有敢再啰嗦。
只是最近看公公过得挺滋润的,这心里又不平衡了说了些酸溜溜的话。
陈水莲讪讪的说道:“我这不是随便说说嘛,又不是真的。就当我没有说好了。”
没想到下次梨花爹又要去女儿女婿那里的时候,他的孙子和孙女竟然也想跟着去。
梨花爹恼火了,他现在就盼着女婿能有出息,好一雪前耻。带着孙子和孙女去,算干什么的?
平时梨花爹对孙子孙女都是板着脸的,所以这次又板着脸,石头和秀儿都害怕的不得了。连声都不敢出了。
“管好你自己的媳妇,别老是眼红别人的东西!”梨花爹对李核桃说道。
这个馊主意一定是儿媳妇出的,把孩子带上,亏得她想得出来,占便宜真是占的多了。
梨花爹虽然很多时候不讲情理,比如,上次也是不让李梨花和赵水生在娘家住,还有那一次听了别人的闲话,就去教训女儿女婿,但是他觉得那都是因为女儿女婿的做法,有悖于伦常,比如,哪里有出嫁的女儿长期住在娘家的?还有哪里有儿子和儿媳妇不孝顺爹娘的?这些都是和道德相悖的,他是不会允许的。
李核桃狠狠的瞪了陈水莲一眼,等会儿再收拾她!
“爹,您放心去罢,屋里有我在呢。”李核桃知道他爹是去妹子家里的。
当然,对于他爹说得,能把妹夫教出来,李核桃是不相信的,只不过看他爹心情越来越好,总比在家里闷着要好吧。
李核桃是个孝子,要不然也不会一直赚钱供着自家爹读书考试了。
转眼就进入了夏季,天气越来越热,李梨花终于是那个屏风给绣完了,这个天气,屋子里还没有冰块,热的直出汗。一天洗几遍澡都不管用。
“妹子,真是多谢你了,我这下放心了!”屏风绣好了,绣铺老板能给县令太太交差了。
听说知府太太那边办宴席是在秋天,这几个月时间,也够知县太太把屏风给镶好了。
绣铺老板也干脆,回头就把那五十两银子给了李梨花。
现在两人手里的银子也有七十几两了。
“后面半年你就歇着,别再绣东西了。”赵水生劝道,“等明年,我身上有了功名,再买田和铺子,就容易多了。而且,还不用交税。”
在周朝,身上有功名的人,是不用纳税的。
赵水生之所以想考个秀才回来,也是因为每年交税也很利害。算起来很不划算。
就说田里的出息,将近有四成都是要交税的,留给自己的,就不多了。他不想辛辛苦苦的种田,然后自己却什么都得不了。
这样一想,还是他们大夏的赋税轻一些,比如这田里的收成,只要交两成就可,这边足足翻了一倍。
作者有话要说:
对不起,更晚了。
我现在发现这物业就是个摆设。家里暖气是凉的,然后去找物业,结果物业今天竟然关门!
我是真不知道,怎么周末物业还关门的?不是说周一休息吗?
出了钱,没有得到相应的服务。这真是!
抢劫
天气干旱,将近两个月没有下一滴雨了。
地里的庄稼都干的不得了,大家目前只能挑水去浇地。
如果再不下雨,这收成就要锐减了。
就赵水生来说,如果他知道了这个事情,那么一定会让人减免了这个地方的赋税的。
可是目前他只是农民一个,连里长都比他说话管用一些。
何况,他也没有回赵家庄。
因为他实在不是种田的材料,回去了,也帮不上什么忙。
分得的那两块地,他根本就没有指望着能有什么出息。交给赵二叔家里种,也是因为赵二叔和赵二婶对他们挺好的,基本上粮食要的就很少,也算是间接的补贴了赵二叔家里了。
从最开始没有下雨的时候,李梨花和赵水生就预感到不妙,所以提前多买了粮食。
当然,不是一次性的买了很多,而是隔三差五的去买的,这样以来,也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不要怪他们自私,没有跟别人说。
因为这干旱的事儿,还真是说不准,他们要是随便跟人说了,让大家多储备点粮食,万一到时候又下雨了呢?
说出去的话,引起恐慌,那他们两个说不定还会被抓起来呢。
因为一恐慌,这粮食的价格就会飞速的涨起来。市面上就混乱了。
什么时候,都有发这种财的商人。到时候哄抬粮食价格,老百姓就会遭殃了。
如果官府干预还好,用官府的储备粮来抑制粮价的上涨。
但是这个时候,官府能干预才怪。
赵水生和李梨花倒是希望赶紧下雨,大家都相安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