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婆子一听,那火更是不得了。

“骚、寡,妇不要脸!你们都是死人那,带上家伙,去何家村,找人算账去!不把那寡妇给打个稀巴烂,你们都别给我回来!欺负我闺女没有娘家人是吧。”

何翠姑不想让自己的丈夫去冲锋陷阵,这打架到时候受伤了,还得花钱看病呢。

至于李梨花,同样的也不想,再说,赵水生这身子板,哪里是打架的料?还不如她去呢。

啊呸,就是她也不去。赵春花不值当,何况,赵春花这张嘴,说的话里面水分太多。谁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赵二婶还是明事理一些,忙说道:“大嫂,先问清楚再说,如果真的是那何田欺负人,不用说,咱们肯定给春花讨回一个公道,可是要万一是个误会呢,这么一闹,那女婿也给得罪了,那春花以后跟人过日子,不是不好吗?”

这话一说,老赵头也直点头,“他二婶说得对,春花,怎么何田没有跟你一起来?你自己跑回来的?你孩子都不管了?”

赵春花哭着说道:“我要是再不回来,说不定那两个人,都要把我给治死了,爹娘,你们可得为我做主,一定要给我报仇!二弟,你不是还认识镇上有钱人家吗,也找他们帮帮忙,让那张寡妇坐大牢!”

赵水生道:“大姐,真要坐牢,也得是两个人都坐,毕竟是这种事儿,没有只关女的,不关男的的道理,妾大过年的,衙门也不开,人都回去过年了。我也帮不了你。再有,要是冤枉了人,那冤枉人的人也得打板子,衙门里的人,最不喜欢别人耍着他们玩儿。”

何翠姑也说道:“人家二弟说的对,你可别犯糊涂,把我们也折进去了!“

没想到赵春花暗道何翠姑,竟然不像平时一样,反而跟看到仇人似地,她唾道:“就知道你要这样说,娘,那张寡妇是何翠姑的表姐,所以她才帮着那张寡妇说话呢,娘,你可要替我做主!“

作者有话要说:
保持日更的我,再继续努力中!周末早上都没有睡懒觉啊,起来码字。给自己点个赞!

事实呢?

原来是那个张寡妇!

这个张寡妇,说起来,还挺出名的,因为张寡妇没有嫁人前,是十里八村的美人。

很多小伙子,都想把她娶回家呢,只是这张寡妇家里觉得女儿长这么漂亮的,一般人哪里配得上她?

是可以去有钱人家当少奶奶的。

而后面,张寡妇还真的跟了一个公子哥消失了一段时间,可是没有过多久,就又回来了。

最后嫁给了何家村的人。

过了几年,男人死了,就成了张寡妇。连个孩子都没有留下。

自古以来,就是寡妇门前是非多,张寡妇人又长得俏,所以风言风语,都传了出来。

这次竟然和张春花的男人有关系,赵婆子一听,就骂起了何翠姑,“什么破烂亲戚,都还愣着干啥?直接带上家伙,去找人算账去!”

赵婆子虽然叫唤的厉害,可是大过年的,拿着家伙上门,除非是不想当亲戚过了。

于是最后,是赵金生兄弟几个,包括赵二叔家的的堂兄弟们,去何家村问情况去了。

按说,如果真的是误会,看着赵春花跑回娘家了,那何家那边也该早就有人上门来解释了,可是知道现在,都没有人过来,这情况,就有些不对劲儿了。

因为还有赵春花这个当事人,她也要回去对峙去,老赵头不想大过年的,让赵婆子跟过去,到时候闹得不可开交,于是,作为嫂子和弟媳妇,何翠姑和李梨花就只好也跟着去了。

赵二叔家里也有现成的牛车,大家就坐着牛车去何家村了。

为了不太丢人,闹得不可开交,真是都想瞒着赵家庄的各家各户了。

不过,赵春花嚎的那么厉害,左邻右舍又不是独门独户的,该听到的都听到了。

所以坐在牛车上,一路上都有人用异样的眼神看着他们。

何翠姑恨不得把赵春花给打一顿,她以后可是还要在赵家庄过日子的,被这赵春花这么一闹,还不被人指指点点的?

李梨花和老二两口子在镇上,眼不见为净,才不怕这些东西。所以,最后就是她们倒霉了?

加上刚才赵春花还唾了她一口,她这次都不想跟着过来。

都什么玩意儿啊,就算是她表姐,但是都嫁人这么多年了,表姐是表姐,又不是她亲姐,

再说,亲姐也不是她本人,干啥赵春花要怪到她身上去?

还不是上次没有因为这边分家得到好处,但是,何翠姑给她个好处个屁,她也配!

就这样,一路上,何翠姑想了很多,到了何家村何田家里,何田的爹娘一看来了这么多人,还有儿媳妇也回来了。

心里就把儿媳妇给怪上了,多大点的事儿,把你娘家兄弟都喊过来了,是想把你男人给揍一顿还是想干啥。

赵金生作为老大,当然是想着先打招呼,何田的爹忙上前,把人请了进去,赵金生问道:“妹夫人呢?怎么不在?”

何田的爹忙说道:“明天不是他姐姐和妹妹回娘家吗,所以就先去请他们了。”

原来还去躲出去了,不过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既然这样,大家也不遮掩了,打开天窗说亮话好了,赵家又不是没有人,何田家里,可就是他一个独子。

打架也不怕何家的。

男人们商量事情,女人们在一遍,何田的娘跟李梨花她们说,是个误会,何田真的没有做什么对不起春花的事儿。

那张寡妇名声那么臭的,白给他们都不要。

正说着呢,就听到外面有个女人的声音,“哟,这是上门来找茬的了,自己管不住男人,还怨女人,活该你被男人看不上眼!”说话的声音很尖细。

何田的娘脸色就变得很难看。

赵春花一听这声音,如何还能忍得住,立刻就从屋里冲出去,和这女人对骂起来,大家也跟着出去了。

只看家一个穿着杏黄色小棉袄的女人,正叉着腰,在何家的门口骂人。

那个架势,一看就是骂架的高手。

赵春花明显不是人家的对手,被骂的要跳脚。

此人正是那张寡妇。看着姿色还真是不错,才二十来岁的年纪,很有些风情。穿的也比赵春花要好的多了。腰是腰,胸是胸的。

不过嘴上骂出来的话,真是难听的很,无外乎说,是赵春花自己管不住男人,长得难看,让男人的心野了,总之,都是赵春花的错,她没有错。

李梨花一看到这个张寡妇此人,心里就有些澎湃了,为什么?

因为这张寡妇的眉眼长得有些像燕贵妃。

难道此人也是和燕贵妃有什么关联?

或者也是燕贵妃的下一辈子!

但是如果真的是燕贵妃,赵水生看到这样的燕贵妃,他还会喜欢吗?

何田的娘忍不住也出去对骂了,“你个破、鞋,只会祸害人,我告诉你,就是一个女人也没有了,我也不准你进我何家的门!”

“哟,谁乐意进你家的门了?也不看看你家里,跟猪圈查不多,老娘看着就恶心,今天过来,就是告诉你们,让你们好好管着你家的儿子和男人,别有事没事就朝我家转悠,再有下一次,老娘直接把潲水朝他身上泼。还有你们,别被这女人给骗了,她自己管不住男人,还想着告状,老娘可不怕她,不信,咱们走着瞧!”

赵春花嗷的一声,就上前扑到了张寡妇的身上,两个人厮打起来。

一会儿,都在地上打滚了。

何翠姑和何田的娘忙上前把两人分开。

不管怎么说,这两个女人在这边打架,也不像话。

没看到已经围观了这么多人了?

大过年的,还有亲戚们回来拜年,这下子热闹了。

人家是一个女人单枪匹马的跑过来的,这些男人总不能上前群殴这个女人吧,所以男人们倒是没有什么作用。

而且,听了半天,原来是那何田一厢情愿那,和人家这个张寡妇没有什么关系。

张寡妇可是说了,看上猪狗都不会看上何田这个穷鬼,让人把自己的男人看好,别再去她家门房转悠了。

如果真的有□□,也不会这样的给说出来,还打了何田的脸。

李梨花心道,这到底是给赵春花说了个什么样的男人啊,怎么这样的花心?

还想着偷鸡摸狗,结果人家还看不上她。

至于张寡妇为什么会跑过来开骂,是因为这赵春花在回去娘家之前,听了那个消息,在人张寡妇的门口泼了粪了。

这一点儿,赵春花可是瞒得死紧,跟娘家人都没有透露过一句。

如果真的是何田自己有了心思,那就不管人家张寡妇什么事儿了,这赵春花给人家家里泼粪,那就很不应该了。

现在还把娘家人给弄了过来,赵金生几个,听了都很不舒服,这都叫什么事儿啊。

而且,最重要的人何田还一直躲着不回来,可见是做贼心虚了。

难道真的把何田的爹娘给揍一顿?

赵金生找到赵春花,“你要是真的不想和何田过了,我们是可以把何家给砸个稀烂,但是你可想好了,真不想过了,你回娘家,爹娘那边你也不好交代,再说,你还有孩子呢,总不能不为他们着想。”

对于这个妹妹,赵金生真是服了她了,什么都没有搞清楚,就做了那事儿。

要是那张寡妇真的在意何田,哪里还会明目张胆的找上门来?说出那些话来?

要说,最该揍的就是何田了,男人家生出了花花肠子,不该揍才怪呢。

可是这个何田竟然躲起来了。

“大哥,我不管,我反正不想在这个家里呆着了。”

被自家男人嫌弃长得黑,长得丑,还是从一个破、鞋的嘴里说出来,赵春花能不生气吗?

她咽不下这一口气。这口气不出,她心里就过不去。

“唉,你们把我孙子带走,这算咋回事儿啊。”何田娘看着自己的大孙子也跟着一起坐上了牛车,哪里肯干?

而赵家这边给的条件是,让何田去赔罪去,不然这儿媳妇和孙子,都不回来了。

就不信他们有那么个能耐,能够休妻另娶,在这乡下,娶个媳妇也是一笔很大的开销,何况,还有大孙子呢,那可是何家的骨肉。


作者有话要说:
话说,作者君有一年回老家过年,在老家那边,发生了一件事儿,大年初一,有一个人家家里竟然被人泼了粪。这该是有多大的仇恨那。

睡吧

 何田想躲过去,门都没有!

赵家可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而李梨花,看着那张寡妇从地上浑身是灰的爬起来,头发也乱了,只见她拍了拍屁股上的灰,还对看了她的李梨花翻了个白眼,就扭着屁股离开了。

李梨花突然就嘴角翘了起来,她一下子就觉得心里舒坦了很多。

管她是不是燕贵妃的后世,如果真是,那还真是老天开眼了。

赵水生和李梨花就在去镇上的分岔口下了来,回去也没有他们住的地方。

赵金生还还和赵水生说了兄弟之间的话,还是攒些钱,把老房子给修一修,或者重新盖起来,老是住别人的房子,那不是个长久的事儿,房子是人家的,早晚人家都要收回去。所以,还是有自
己的房子踏实。

赵水生表示明白了,多谢大哥的好意,他一定会努力的。

赵春花的事儿,对他们来说,也就是跟着看了一场热闹,还是个闹剧,不过对赵水生和李梨花来说,看到了一个长得有些像燕贵妃的人,这才是重点。

但是,现在已经不重要了,物是人非。人早就不是那个人了。

李梨花还不至于把那张寡妇看成是燕贵妃,想着法的再报复一次。

当然,她心情爽了一下,这也是人之常情。

至于赵水生,他当然也看到了张寡妇和燕贵妃的相似之处。

可是,那又怎么样呢?他好像全然不放在心里了。

要说,燕贵妃是当时的皇上的真爱,那就是胡扯,那时候,后宫肯定要有一个和皇后制衡的人,不是燕贵妃就是别的妃子,刚好燕贵妃赶上了。

还是不说上辈子的事儿了,那和他们都已经没有关系了。管她长得像不像燕贵妃。

赵水生不提这茬,李梨花也不提,反正如果他真的在意,难受的是赵水生他自己。

就张寡妇那个样子,原本是真爱的,也真爱不起来了。

喜欢上张寡妇的人,该是多么的重口味啊。

赵水生是重口味的人吗?从上辈子到现在,他都不是啊。

李梨花觉得自己为了一个燕贵妃这样的人还纠结了很长一段时间,真是太不该了。

老天爷长着眼睛呢,该偿还的就得偿还那。

赵水生见李梨花的心情特别好,就知道是什么原因,不由得好笑。

不过,他也没有给说破,媳妇能高兴,对他来说,也是好事儿。两个人的关系比最开始要好的多了。何必做一些不必要的解释呢。

“明天咱们还去岳父家里吗?”赵水生问道。

反正这个时候,不提那张寡妇的事儿,才是正确的选择。不然万一被误会,还想着燕贵妃就不好了。

“去啊,怎么不去?”当初别人不说,就是李梨花的娘对她还是可以的,就是为了看李梨花的娘,也该去的。

何况,现在他们可不是去避难的,而是正儿八经的回娘家拜年,干什么不去?

所以,年初二的时候,李梨花和赵水生就带上了几斤肉回娘家去了。

等到了的时候,发现家里就梨花爹和梨花娘,梨花的大哥李核桃和陈水莲已经带着孩子们也回娘家去了。

这样正好。

梨花娘说道:“回来就回来了,还带东西干啥?你们也不容易。”上次没有把女儿和女婿给留下来,她这心里就很过意不去的,然后又打听到女婿的爹娘又把人给分出去了,啥都没有分到,还在镇上打短工过日子呢。

这有钱就该攒着啊,“等以后,你们有了孩子了,还得为孩子打算不是?”

李梨花只是笑。而赵水生很有眼色的去找梨花爹去了。

梨花爹今年还要考秀才,所以大过年的,还在温书呢,家里的活儿,是一点儿也不干的,书还是那些书,都已经快破了。

李梨花和梨花娘就去厨房里做饭去。

梨花娘想让梨花歇着,她自己做,可是李梨花也做不到让一个长辈在忙活,她在一边玩。

“梨花啊,娘不说别的,你和水生得生个孩子啊。”

成亲也快三年了,梨花的肚子还没有动静,梨花娘很着急。

这样想起来,他们被分出去也好,不然就梨花的婆婆的脾气,肯定要骂梨花是不下蛋的母鸡了。

看这小两口,身体都挺好的,怎么就没有动静呢?

李梨花听了笑着说道:“娘,这事儿顺其自然,急也没有用啊。”事实上,两个人虽然睡在一张床上,可是还真没有不规矩过。

从到了这个地方也大半年了吧。开始一直在掐架,然后才意识到,他们回不去了,是用另一种身份在活着。

可是,要真的走到那一步,似乎大概,还不到火候?

可是在这个世上过日子,不生孩子,就会被人指指点点的。

当然,她生不生孩子,可不是为了别人说三道四才生的。

李梨花想起了太子小时候,长得特别的可爱。她费尽了千辛万苦,才生下了儿子。

那时候,生儿子,更多的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吧。

和感情扯不上关系,但是,她对太子的爱,却一点儿不含糊的。

和赵水生再生一个孩子。似乎现在也没有那么排斥了。

人要过日子,生儿育女,也是一个正常的程序。

这一次,也没有那么的利益算计了。

那就顺其自然吧。这个世上,她和赵水生也算是最了解对方的人。两个人绑在一起,这日子总是要继续过下去的。

不知道赵水生怎么和梨花爹聊天的,反正在吃午饭的时候,梨花爹已经对赵水生很有好脸色了。

不再像以前一样,看不起赵水生是个不识字的人,配不上他这个童生的女儿。

所以这顿饭吃的是都很开心。

竟然还留他们在这里住着,等李核桃他们回来。

赵水生忙道:“岳父的好意,我们心领了,只是我还要回去多练练字,断一天,就少写一天,那样就会越来越懒的。”

“好好!你能这样想,真是很好,那我也不强留你们了,回去了,别忘了,每天都要练练字,等过段时间,我去考考你。”

梨花爹对读书人很是看得上,他自己读书,考秀才,可是轮到儿子李核桃的时候,却不成了,家里只能供一个读书,不然就活不下去了,李核桃也不喜欢读书,从小看自家娘那么辛苦的做针线养活一家子,而自己的父亲却只会之乎者也,所以哪怕梨花爹打他,他也就识了几个字,就不再学了,早早的开始干活儿养家了。

对于女婿能够跟他一样上进,他的态度一下子就转变了,就好像找到了知己一样。

而且刚才还考了他几个问题,赵水生答得都很不错,让梨花爹,觉得赵水生读书很有天赋,心里就隐隐有了想法。

“把你岳父大人搞定了?”李梨花问道。

“问题不大。”只是他不赞成自家岳父,只管读书,不管养家的做法,一个大男人,连家都要靠女人和孩子养活,那样活着也没有意思。

晚上,两个人吃饭的时候,还喝了点酒,然后睡到被窝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就行了周公之礼。

大概,或许,这就叫顺其自然?

两人也不是第一次,说实话,都有需求,反正,在不久的将来,也是要滚床单的,那么何必在压抑着自己呢?

而且,这一滚床单,两人的心恐怕更定了下来吧。那么不确定的因素,都不去想了。

事实上,任何人都不能预测到未来。两个人身上现在都没有各种利益纠葛。那就好好的过日子吧。

第二天,两个人起来的时候,都还有些不好意思,大概是很久没有在一起了,有些新婚的感觉。

老夫老妻有新婚的感觉,这感觉还不错。

赵水生还起来烧了热水,给李梨花端了过来。这在以前,想都不要想啊。

李梨花对自己现在的身份,又多了一层满意。市井小民也有市井小民的幸福生活。

他们今天打算哪里也不去,就在家里呆着。亲戚朋友,亲戚们也就那些,有些人都不记得谁是谁了,还是不要去了免得露馅了。

原来的赵水生和李梨花过年的时候,也是在家里看守的份儿,去走亲戚,那是很少有机会。因为家里要有人看着,别人都出去了,自然是他们这两口子不受重视的在家里看家。

作者有话要说:
在网上血拼呢,没想到收藏都800多啦,加更,加更!

算计

正月十五很快就过去了。镇上的摆摊子的也多了起来。

特别是十五这天晚上,一直摆到子时都还没有散去。

李梨花和赵水生两个人还过去看了一番,虽然和他们看过的比起来,不算热闹和隆重,可是却也有些趣味。

赵春花那个事儿,还是何田自己去了老丈人家里,跪着求饶,才算是结束。

赵春花不是想真的离了何田,所以男人已经下跪了,求饶了,她面子上得了满足,就跟着何田回家去了。

不然,她回了娘家,也没有什么好处。

不过,赵春花把所有的怨恨都怪在了张寡妇身上。

男人犯了错,都是女人的问题,这个好像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一样。

正月十五一过,里正赵四爷那边也托人带来了信,因为春天到了,要有徭役,县里到了春天,要安排人去做活儿,这些活儿,包括,修河堤,挖沟渠,还有给衙门里修补,另外,加固城墙等等,这些都需要平头百姓出工。

当然,如果你不想出工,也可以,你可以拿钱出来。

每个户籍的人家,要出一个男劳力。

赵水生和李梨花已经分出来了,单独成了一户,所以,他们这边也要出一个男劳力,那只能是赵水生了。

所以,一般的人家,只要不是关系闹得不像话,是不希望分家的,分家了,就意味着要多出劳力服徭役,那是一种浪费。

对于官府的人来说,户籍越多越好,相对的,多出一个户籍,那就多出一份赋税,不管是哪一方面的赋税。

赵水生这个身板,真的让他去出工,估计去了也是吃苦的命。

所以,听到可以用钱来代替徭役,他们就决定出钱了。

也不管赵家那边听见了,会有什么想法。

都已经分家这么久了,他们有法子赚到钱,那也是他们该得的,现在他们出钱免了徭役,也不是偷抢来的,干什么还不能呢?

非要为了放着赵家那边,而让赵水生去服徭役,到时候,身体弄坏了,那是得不偿失。

有那服徭役的功夫,还不如多赚些钱呢。

问了赵四爷,赵四爷说,一户需要交一两银子。

一两银子,怪不得大家大部分都出人呢,实在是一两银子,在乡下赚出来很不容易。

有的人,一年都赚不到一两银子。

所以出工的人占多数了。

但是,李梨花却舍得出这个钱,因为她以前还听人说过,服徭役的时候,还有监工的,如果做的不好,或者慢了,这些监工很可能就一鞭子抽在身上。

赵水生被一鞭子抽了,那得了?说不定会干出什么事儿来,或者直接就病了,人一生病,花的钱,都不止一两银子。

这钱该出!

那边,何翠姑想着老二两口子这下子可怎么办那,就赵水生那个样子,去服徭役,能活着回来,都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