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去去,天色不早了,你还不回去,小心母亲知道了,又说你。”王炎虽然是如此说,但是嘴角却微微翘了起来,而且耳根也有些发红。他今天是躲在那白海棠后面的一个假山处看见李四姑娘的,就看了那么几眼,就觉得脸开始发红,和以前看到别的姑娘的感觉不一样,只觉得天更明亮了,空气里都带着一股甜意。那李四姑娘一下子就让自己的心跳加快了!半天没有回过神来。等她和妹妹走了好久,他还是呆呆的,这回去的一路上都是想着刚才的情形。如果,如果这个人成为了自己的妻子,那这日子该多好啊。
王明月难得看见哥哥害羞,怎么舍得离开?于是兄妹两个人又相互打趣了一番,才算是消停。
镇远侯府里,李子瑜想起今天的事,特别是王明月那个奇怪的态度,总感觉不对劲儿。正好画眉进来了,知道她在京里住的久,应该比自己知道这京城人家的。于是问了问她,王明月的事情。
画眉道:“姑娘说的是今天过来的王家大小姐?这位大小姐可是京城皆知的人呢。咱们宫里的王太后因为没有子女,所以对这个望姑娘是很是宠爱,大家都说比公主还要过的好呢。京城里许多人家都想这要把这王姑娘给娶回家,到时候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了!”
“那她们家如何?”李子瑜问道。
“这个奴婢清楚,其实这京城里发生点什么事,大家都传的开,这王姑娘家里有一件事,是让人津津乐道的,那就是王姑娘的大哥是庶出,而王姑娘嫡出的哥哥是行二,而且王姑娘的父亲承恩侯就现在也没有上表册立世子,大家都在说,是不是承恩侯想要把大儿子册立为世子呢。姑娘,您说这样的人家是不是一点儿规矩也没有?”
把庶长子册立为世子?这要么是当事人疯了,要么是没有把王太后放在眼里,要知道王太后为什么能够拥立当今皇上登基,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她是先帝爷的正房嫡妻,一个凭借着嫡妻的身份在后宫中站稳的太后,怎么会同意让一个庶子当世子,且这还是自己的娘家,不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吗?而且这承恩侯又不是没有嫡子,就是这嫡妻的娘家人也不会同意他这样干。长子长子,虽然为长,可是本身就是碍了别人的眼了,李子瑜想,如果这承恩侯再不请封世子,只怕这位庶长子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等等,难道王家打上了自己的主意?李子瑜心里一惊,今天上官夫人没有过来,而听说太夫人和王夫人严氏相谈盛欢,王明月又对自己超乎寻常的热情,这一切都是发生在自己进宫之后。宫里的王太后,小姨,陈太后,皇上,王家,这一切说明了什么?李子瑜觉得心里越发的凉,原来真的就这么迫不及待了吗?
上官家,上官家,难道真的是软柿子,就这样让人拿捏?如果太夫人要强逼着上官家退婚,那么上官家会怎么应付呢?
看情况,太夫人是放起了上官家的关系了,原本想着是用一个庶女补偿,只不过看人家不领情,也就是彻底的断了关系了!
只是上官家,能让自己吃这个亏吗?
还有上官清,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是巴不得退了这门亲,还是想着履行婚约?

上官家的反应
上官府,上官夫人就是再好的脾气也忍不住要发作起来,这镇远侯府也太欺负人了,春宴这样的事情,就是隔了很远的人家都请了,却没有请自己这个未来的亲家。原来是想把嫡女换成庶女,现在竟然是直接撇亲关系了!
真以为我们家非得娶你们家姑娘不可吗?想我自己的儿子,从小就聪明好学,现在十六岁的年纪就已经是举人了,放眼整个大周,还有谁比的上自己的儿子?要不是因为儿子从小就定亲了,老爷又是个重承诺的,这上门给自己儿子提亲的不知道有多少人了。现在你镇远侯府还摆起谱来了。简直是欺人太甚!
“老爷,这门亲事讲究个你情我愿,要是那边不同意,咱们就算了,不然以后也是亲家不成成冤家。镇远侯太夫人是看不起我们上官家了!”上官夫人对上官老爷说道。
“当年要不是定江兄,我也不会有现在的日子,怎么能忘恩负义?要是真退了亲,那李家四姑娘以后可怎么办?不行,不行,我不同意!”上官大人说道。
“老爷,现在是镇远侯府不满意我们,不是我们不同意这门婚事,且现在又牵扯到了宫里的陈太后,以后怎么样都不知道,那镇远侯府的太夫人又是个势利眼,恐怕是瞧不上我们上官家,还不如就退了亲算了。”上官夫人说道。
“要是这样,更不能退亲了。镇远侯府太夫人原来连自己的儿子和媳妇都能舍弃,更何况是隔了一辈的孙女?想来那李四姑娘在镇远侯府过的也不如意,咱们不能没有良心。这亲事是一定不能退的。你放心,我出去想办法。镇远侯府再怎么着,也不能直接把婚事给退了,我们上官府也不是任人拿捏的,这事你不要告诉清儿,他现在正在上进,不要让旁的事分了他的心!”上官大人对上官夫人说道。
上官夫人听了上官大人的一番话,也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对这门亲事不报什么希望了,而且要是自己的清儿有了这样的一个岳家,以后的麻烦肯定更是不断。唉,老爷是重情份的,只是在上官夫人的心里还是儿子最为重要!
如果那镇远侯府是没有一而再再而三的给自己难堪,她是一定会让儿子娶那李四姑娘的,只是现在都成了这样了,再上赶着娶回来,岂不是自己不要了脸面了?
她从内院出了垂花门进了外院儿子上官清的院子,小厮们见了行了礼,屋子里的上官清听到了动静,忙出来迎接,上官夫人看着儿子这样英俊的脸庞,一举一动都是温文尔雅。刚才郁闷的心情一下子变得好了,想到,镇远侯府竟然看不上自己的儿子,真的是瞎了眼了,以后有他们后悔的。
“孩儿拜见母亲。”
“咱们母子,哪里有这么多的礼?”上官夫人看见上官清桌子上的书,说道:“虽说要刻苦用功,但是也不要太累着了,等一会儿,让人给你熬点补品补补,也让为娘放心。”
“是!孩儿多谢母亲。”
“上次你父亲让你出京是干什么去了?”上官夫人问道。
上官清笑着说道:“也没有什么,父亲说,看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所以让孩儿出去了一趟,果然是见识了不少东西。”
“怕是也是让你寻一下你李伯父一家的情况吧。”上官夫人说道。
上官清倒是很快的承认了,说道:“母亲大人说的是,父亲说李伯父已经离京七年了,一点儿消息也没有,就让我去找找。”
“现在你也不用找了,你李伯父和你李伯母是回不来了,她家的姑娘倒是被镇远侯府接回来了。”
“小鱼妹妹回来了?难怪。”
“难怪什么?”上官夫人问道。
“上次我回来的路上,碰到了太夫人身边的邱嬷嬷,估计就是去接的小鱼妹妹。只是当时他们不说,我也只是怀疑,没有问。”
“还小鱼妹妹的叫,都多大的年纪了,小时候的称呼就免了吧。清儿,我告诉你,虽然你知道你和李四姑娘有婚约,但是现在也有了变故,你是个懂事,的,为娘的也不瞒着你。为娘也是听到了李四姑娘回来了,所以想着去看上一看,可是镇远侯府的太夫人却以李四姑娘生病为由,没有让我见上一面,反而让李大姑娘见了我,还送给了我鞋袜。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吧。
虽然我们上官家不是世家名门,但是却绝对不会娶一个庶出的,何况,咱们原来还和李家就是有婚约的!就是这一次春宴,那镇远侯府也独独就撇下了我们上官家,这其中的意思,我想,你也明白。再则,这李四姑娘是陈太后唯一的外孙女儿,是皇上的亲表姐,不知道多少人在打她的主意,我们也就是有了信物定下了亲,别人到时候怎么说都可以。清儿,你是个明白人,你觉得我们是不是应该把这门婚事给退了?”上官夫人问道。
“君子取信于人,母亲,我们不能做这样的事。我想,小鱼妹妹也并不像取消这门婚事,毕竟这是李伯父生前定下来的。”
“她一个女孩子,做得了什么主?我只怕我们拖着不放,李四姑娘更是不好过呢,那太夫人不是个善茬,迟早护发作的!”上官夫人说道。
“父亲怎么说?”上官清问道。
“你父亲说他会想办法的,只是为娘是担心你,担心上官家,如果是平常的女子,为娘也不说什么了,只是毕竟牵扯到了宫里,这以后麻烦事还多着。”
“既然父亲说想办法,那我们就听父亲的,母亲,不管怎么说,我和小鱼妹妹的婚事是早就定下来的了,我不能失信于人。既然那太夫人看不起我,那么我就好好的读书争取考一个状元来,让太夫人容不得反悔!”上官清坚定的说。
儿子有大志向,当娘的很是欣慰,只是,“清儿,那李大姑娘怎么会就这么听话,想着要抢自己妹妹的姻缘?是不是你们私底下有些什么首尾?”要是这样,上官夫人绝对会好好的教训自己的儿子一顿的!
“娘,孩儿是去过镇远侯府几次,但是只是去给太夫人送礼,根本就没有去府上别处看过,何来的认识李大姑娘?”
上官夫人其实心里很是相信自己的儿子,那么就是那李大姑娘不检点,私底下偷偷的看见了自己的儿子了,要说自己儿子的品貌,大多数的小姑娘都会看得上的。所以这李大姑娘才一脸羞涩的样子。真是不知羞耻!上官夫人对李府的家教很是鄙夷!还好这李四姑娘是跟着那李定江在外面的,不然就是拼着不守承诺的恶名,也要把这门婚事给退了!

出事了?
且不说上官府怎么样,单单是镇远侯府,就因为这一次的春宴,有人欢喜有人愁。欢喜的是太夫人,因为她也不笨,这承恩侯侯夫人别的人都没有夸,就直夸了四丫头,这里面的意思她要是还不明白,那就是白活了这么多年了。
承恩侯府和上官家,选哪一家这不是很明显的事情?人家背后有一个王太后,且看形势,在皇帝没有亲政前都是无人能敌的,当然摄政王除外。
看来四丫头和陈太后的关系起作用了,王太后怎么会放弃这么好的机会?本来那皇帝就不是王太后的亲儿,心里还不踏实呢,而那陈太后又没有别的亲戚,现在天将一个四丫头,不收为己有才怪!这样和皇帝那边的关系才更亲近一些,就是万一有什么事,皇帝和陈太后看着四丫头的关系也可以免了他们的罪。
王太后可真是想的好呢。不过这样也顺了太夫人的意了!承恩侯府虽然有一个庶长子,但是已经成亲。那么能劳烦承恩侯夫人亲自过来的,就一定是她的嫡子了!这也是给她的嫡子加筹码的好机会,她也必定不会放过。
太夫人得意的笑了,果然把四丫头接回来是对的!以后这镇远侯府肯定是会更好的!此时她完全忘了当年是怎么逼迫自己的三儿媳妇的,现在却一再的利用三儿媳妇的娘家关系!
大姑娘李子珍见到自己的姨娘程姨娘进来,脸上就没有好脸色,程姨娘笑道:“姑娘,我今天听说有好多夫人们过来,各个都是名门世家呢。姑娘以后的前程是差不了的。”
李子珍说道:“前程?我哪里还有什么前程?姨娘是过来笑话我的吧,谁不知道人家上官家看不上我?就因为我是庶出的?”这庶出二字特意说的很重。
程姨娘脸都变了色,说道:“姑娘是埋怨我把姑娘生下来了吗?还是说姑娘是觉得自己不是从太太肚子里爬出来的,所以对我怨恨?”
“我可没有这么说。是你自己说的!”李子珍道。
程姨娘很伤心,被自己的亲女儿嫌弃,还有比这更难受的吗?只是对面的是自己的孩子,她说
道:“姑娘,是姨娘我对不起你,没有给你一个好的出生,我知道姑娘的心思,可是咱什么事情都要向前看,那上官夫人既然看不上咱们,咱们为什么要上赶着去?姑娘,姨娘我年纪比你大,经历的事情比你多。
你看看,就是大太太,现在还是侯夫人呢,可是太夫人还不是不怎么看得上她?这女人啊,一辈子呆的最长的地方是什么?就是这内院,内院里你和谁相处的时间最长?不是别人,就是自己的婆婆,如果婆婆对你好还可以,但是要是她一开始就不喜欢你,你说这日子怎么好过?远的不说,就说咱们的三太太,还不是被自己的婆婆给逼的早早的就丢了性命?那上官夫人这么不喜欢你,你要是真的嫁进去了,可怎么过日子?所以还是听姨娘的话,不要去想什么上官家了!不然到时候吃亏的是姑娘你。”
“姨娘果然会说,可是你这么会说,怎么没有把父亲给说的为我做主?什么上官夫人看不起我,说到底还不是因为我是个庶出的?和那李子瑜比起来,我也就是出身上不是太太生的罢了,其他的我哪里比不上她了?上官夫人凭什么瞧不起我?姨娘你不能帮我就算了,要是说服我,那就请姨娘回去吧,我这里不欢迎姨娘!”
程姨娘惆怅的回到了自己的屋子,越想李子珍的话,越觉得挂心挠肺的难受,大姑娘喜欢上官家的少爷,她是知道。也想着能够让女儿顺顺利利的嫁过去,也是好事一桩,可是现在是上官家看不起自己的女儿,她就这么一个女儿,哪里能让女儿去受苦?
第二天去上房服侍大太太的时候,程姨娘是留在了最后。夸奖了三姑娘,又提到了大姑娘。大太太薛氏怎么会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说道:“大姑娘的婚事我和侯爷自有主张,一定不会让她吃亏的。程姨娘没事还是呆在屋子里,不要出去,免得让大姑娘不好做。”
程姨娘道:“太太说的是,是奴婢瞎操心了,您是大姑娘的母亲,一定会给大姑娘找个好人家的。”
“这个程姨娘,说话越来越没有分寸了!”大太太的心腹薛大家的看程姨娘走后对大太太说道。
大太太冷哼一声,“不过是怕我给大丫头找一个不怎样的人家,现在拿话堵我罢了。早知道如此,当时何必巴巴的听老太太的话,硬是要看上上官家呢?现在知道没戏了,就求到我头上来了。”
“那太太准备怎么办?”薛大家的问道。
“我也不是个刻薄的人,免得侯爷又说上了我,不过是个庶女,赔一点嫁妆罢了!“当然前提是不给自己找麻烦。
但是,如果这李子珍真的是安安分分的等着自己的母亲给自己找一个好的夫君也就罢了,可是这是不可能的。正堂上,太夫人一脸怒色的坐在椅子上,镇远侯和大太太都在旁边陪着小心,而堂下跪着已经是脸色灰白的李子珍。
“真是造孽,这样的丑事也发生在我们府上姑娘的头上,这要是传出去让镇远侯府的脸往哪里搁?没想到我活了这么大岁数了,竟然还要被这样打脸!你们是不是要气死我啊,我死了,你们就放心了是不是?“
大老爷李定海跪下说道:“母亲的话让我无地自容!都是儿子治家不严,让家里出了丑!让母亲受累!儿子一定会把这事给解决的,不让母亲担心!”大太太薛氏也磕头道:“母亲,不关侯爷的事,儿女教育本来就是当妻子的责任,是我没有尽到本分,连累了母亲,也连累了母亲,我该死!”
镇远侯感激的看了看自己的夫人,不过一想到大女儿做出这样的事,和自己的夫人管理不严也有关心,那么一点儿感激也消失的无影无踪!
“得了,女儿是你们的女儿,你们当父母的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只要不连累到我们府上其他的人就好了,你们看着办,我人老了,也没有精力了。只要不被气死就好了!”
太夫人说完就离开了正堂。镇远侯看见老太太走远了后,厉声说道:“请家法来!”
薛氏忙道:“老爷,现在不是怎么出发大姑娘,而是怎么样把这事情给圆了!侯爷息怒,息怒!”该死的李子珍,竟然做出这样的事情,要是不解决,以后自己的女儿嫁人都成问题,可是要给这死丫头解决了,又觉得憋屈的慌。果然是姨娘生的贱、种,只知道勾、搭男人!
程姨娘闻讯过来,早已经吓的要晕了,听到侯爷说要用家法,恨不得扑上去,还好大太太劝住了
侯爷,她知道自己不该来这里,但是大姑娘毕竟是自己所生,哪里能听说她出事了不管?

出事后的各方反应
镇远侯一转眼又看到了程姨娘,想到这大丫头是程姨娘带大的,对这程姨娘也厌恶起来,说道:“没有眼力见的东西,这里是你这样的热能来的?给我滚出去!好好的姑娘被带成这样,我镇远侯府都被你给连累了!来人,给我拖出去!”
“老爷,息怒,息怒,程姨娘也是一片好心,大姑娘毕竟是她生的,咱们现在首要的是要解决这件事,然后再说别的事情!”大太太薛氏劝道。
“听说,大姑娘是假借出门上香的机会,想要约人见面,只不过在寺院门口遇到了平南侯的二公子,那二公子可是京城一霸,真真是欺男霸女,无恶不作,看着大姑娘的轿子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而且看大姑娘身边的丫头长得漂亮,就给拦下了,然后说了许多不好的话。
大姑娘最后不得已,才报上了自己府上的名号,但是这位二公子却没有放在眼里,强迫着把大姑娘给揪了出来,又一路上大张旗鼓的给送了回府,现在估计整个京城都知道这个事了,太夫人是气的不行呢。”李妈妈把自己听到的兴致勃勃的告诉了李子瑜,要说李妈妈除了不喜欢太夫人外,最不喜欢的就是这大姑娘了。好好的姑娘和别人抢未婚夫,现在遭报应了吧。
“约人见面,妈妈是听谁说的?”李子瑜问道。
白薇道:“姑娘,这事府上都传遍了,您想一想,要不是约人见面,咱们府上哪里有姑娘单独出府上香的,又不是什么忌日,好好的出去干什么?”
“以后这样的话,就别说,没有影的事,你们也当真。小心最后把你们给卷进去了。”这件事最后的结果就是下人们当了替罪羔羊,而且极有可能知情的奴才都要被封口。
李妈妈道:“姑娘放心,我们到外面一定不会说的。”
白薇也道:“是啊,姑娘,我们聪明着呢,只不过是看姑娘无聊,说给姑娘解解闷。”她也不喜欢大姑娘,听说大姑娘倒霉了,她只有高兴的份。
李子瑜想的是,这位大姐姐估计是嫁定了这位平南侯府的二公子了,也只有这样才能把名节给保住了,否则,要么是一辈子不嫁人到家庙里渡过终身,要么就是以死明志了。
而且不一定这位二公子的家人乐意这门婚事呢。这就是世道,出了这种事,吃亏的永远是女人。
约了人?恐怕是约了上官公子吧,毕竟这次春宴下来,这位大姐姐的婚事就要定下来了,而大姐姐怎么能甘心?她一定是想最后送自己回府或者被别人发现自己和男人在一起的男主角是上官清吧,只是这上官清最后却没有去,反而是碰上了那位小霸王了。这难道就是所谓的命运?
平南侯府的二公子,据说有一次和别人抢青楼的花魁而把人给打死了的。可是即使这样,李大姑娘也不得不求着别人娶她。
大房这边,大太太薛氏道:“侯爷,事情已经是这样了,现如今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平南侯府过来提亲,这样大丫头的名声才能保住,咱们府里其他的姑娘才能名声不受损。”
“但是那钱二是个什么人,大丫头嫁进去了岂不是要受苦?”镇远侯说道。
薛氏心里讥笑,你要是真的为自己的女儿着想,今天也就不会那样了。她叹了一口气,说道:“侯爷,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我这也是心疼大丫头,侯爷你想一想,现如今大家都看到了大丫头耳环那钱二是一路上一起回来的,要是不嫁给他,那么大丫头就只能是以死明志了。我虽然不是大丫头亲生的,但是也舍不得她去死。
那钱二虽然有些不着调,但是那是因为他还没有成亲,性子还没有定下来,如果大丫头嫁给了他,他就是看在我们镇远侯府的面子上,也不敢对大丫头怎么样。等过个两年,大丫头有了孩子,就是钱二再不成器,也有了孩子可以傍身,总比死要强吧。到时候咱们给大丫头多准备点嫁妆,想来日子也不是不好过的。”
大太太说的头头是道,镇远侯也越听越是点头,最后说到嫁妆,他道:“都是这侯府的姑娘,嫁妆就按照公中的旧例,本来就做了错事,还想着多要嫁妆,哪里有这么好的事情?”
薛氏就知道自己的丈夫舍不得多出一点儿银子,所以故意那样说的,现在听到他的话,心里暗喜,既然你都这样说了,那么我怎么着也不能违背了你的意思吧。到现在才把那口恶气给出了,真是不容易。
“既然夫人这样说了,那这事就劳烦夫人去办了。”意思是当甩手掌柜了。
薛氏道:“侯爷放心,这事妾身一定给办成了!”
口是夸了,可是让平南侯府过来提亲,这事难办,一来是因为大丫头是庶出,二来是主动权在男方那边站着,薛氏想起了自己的娘家嫂子跟平南侯夫人相交甚好,就把大儿媳小薛氏叫了来,让她回去和自己的嫂子说道,说道。让嫂子出面请平南侯府上门提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