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乃是祭天祭祖之日,每年玄宗都会依例去近郊祭天,一路凤辇华盖相应,侍卫官宦妃嫔宫娥簇拥,队伍延绵数十里。云乱得蒙圣宠,也在官员之列,旁证大唐天威浩荡。
祭天完毕,果然天降瑞雪,吉祥之兆。
玄宗每年冬至祭天后都会寻近郊名胜游览一番,此番更得贵妃杨玉环提议,摆驾大慈恩寺。
其实圣驾莅临大慈恩寺并非意外,常山公主常在宫中行走,自然知道玄宗最为宠幸贵妃杨玉环,事先奉上奇珍异宝,婉言相求。贵妃也是个伶俐人儿,何况现在三千宠爱集于一身,她提议要去大慈恩寺,玄宗自然言听计从。
一行人到了大慈恩寺,寺内的僧人纷纷前往迎接,常山对于玄宗到来一点也不意外,携窦鼎、连蝉一同前去接驾。
玄宗见常山公主也在,心想多日未见,正好闲话家常,于是吩咐众臣在寺外等候,只携了妃嫔皇子皇孙入内。云乱虽想见连蝉,也只好在外等候,不敢唐突天威。
皇族宗亲跟随玄宗入大殿礼佛,再登大雁塔游览远眺,而后被迎至花厅奉茶。
常山有意在玄宗面前提点窦鼎,提议由窦鼎在厅外做剑器之舞为娱,玄宗见外孙生得英武挺拔,心中欢喜,欣然应允。
贵妃与常山交换了一下眼色,心照不宣,提到有舞无乐,总觉有些遗憾。于是常山上前力荐连蝉,以琵琶伴奏。
玄宗擅长音律,众多乐器中最爱琵琶羯鼓,此时身处佛门清幽地,羯鼓奏来颇煞风景,于是吩咐左近取来平日所用的紫檀琵琶。
连蝉颇为惶恐,手抱琵琶叩拜玄宗,移步厅外,拂弦三声,只觉手中琵琶音色绝佳,果然是难寻的极品。随后弦乐叮咚,或急或慢,万种变化皆在那双纤纤素手。
闻得琵琶声,窦鼎拔剑起舞,漫天飞雪之中往来翩飞,连绵不断,如长虹游龙,首尾相继,又如行云流水…
圣前献技,窦鼎自然是铆足了精神,姿势优美雄健。
随着连蝉琵琶声由急渐缓,窦鼎收剑于身后,结束了这场精彩至极的剑舞。
一曲终了,连蝉起身与窦鼎一起叩拜圣鉴,飘摇细雪中男的丰神俊朗,女的温婉秀丽,恍若一对璧人。
玄宗龙颜大悦,对连蝉更是赞赏,一问才知是已故唐昌公主之女,思及亡女,心中更是怜惜,见连蝉年已十七还是闺中装扮,就寻思要为她觅一好夫婿作为补偿。
一边贵妃见得这个契机,哪里会放过,娇声言道:“皇上不见这眼前就是一段金玉良缘,却还到哪里找去?”
皇族众人都觉连蝉与窦鼎甚是相配,又见贵妃开口做媒,焉有反对之理,纷纷赞好。
玄宗也觉两人般配,都是自家血脉,亲上加亲更是美事一桩,未等连蝉开口已传旨赐婚,只待连蝉守孝期满就大肆操办此事。
连蝉立在当地,有苦难言,想要反对,但天威难犯,如何说的一个“不”字?垂首而立,点点珠泪全都咽进了肚子里。
常山公主与窦鼎心愿得偿,自然欢喜,拉了连蝉叩谢皇恩,全然没看到连蝉低垂的脸上尽是悲切之情。
众人各自回宫,常山公主也打道回府,云乱于寺庙外匆匆见得连蝉跟随常山公主登上马车,只觉得连蝉脸色惨白,素如缟灰,心头更是不安,却不明就里。而官员队伍业已起步,跟随圣驾回宫,唯有亦步亦趋…
自此之后,云乱再没见过连蝉,每次去常山公主府邸拜会,都被家奴以抱恙搪塞,偶尔见得窦鼎,窦鼎一副踌躇满志之态,言语之间处处透着优越之感。
不久便是年关,怀仁可汗派遣的求亲使节也已经到了长安。
云乱着人安置随队而来的彩礼,更向大唐天子求见。
玄宗宠幸贵妃,疏于朝政,见得回纥使臣的拜帖,恍然想起许久没见过回纥王弟云乱,于是欣然在宫中梨园接见。
云乱偕同求亲使节到得梨园,只见玄宗皇帝正与贵妃歌舞为乐,上前行过君臣之礼,得圣上赐坐。
求亲使节伶牙俐齿,先行歌颂称赞大唐天子的不凡气度,继而委婉提出求娶宗室出女薛连蝉为回纥王弟之妻。
玄宗早忘了已将连蝉赐婚窦鼎之事,对唐回联姻之事也颇有兴趣,正要开口应允,贵妃一旁附耳过去轻声说道:“莫非皇上忘了已把连蝉赐婚常山公主爱子窦鼎了么?”
声音虽轻,却提醒了玄宗。
玄宗思索良久,面有难色,“唐回联姻固然有助于邦交,只可惜连蝉已经赐婚常山公主府窦鼎。我大唐宗室之中尚有许多品貌端庄的女儿,都可为回纥王弟的良配。”
云乱闻得此言,只觉得世界纷纷繁繁,喧闹一片,半晌回不过神来。
求亲使节见云乱神情颓然,知道此事不成,忙婉言谢绝玄宗,高声歌颂大唐天恩,和亲之事就此作罢。
云乱心头浑浑噩噩,与求亲使节一起拜别玄宗出了大明宫。求亲使节赶回驿馆修书将求亲被拒的情形告知怀仁可汗,而云乱则漫无目的地在长安街头游走,不知不觉来到长安西市。
街边酒肆依旧热闹非凡,美貌多情的胡姬在酒肆中跳着欢快的胡旋舞,随着羯鼓胡笛的伴奏,旋动着婀娜的身躯,快得几乎让人看不清…
物是人非,昔日与连蝉在此饮酒赋诗,旖旎情事历历在目,可惜大唐天子的一道诏书却硬生生将连蝉变成了别人的未婚妻。此时此刻,如梦初醒,种种甜蜜俱已成空!
云乱走进酒肆,早有殷勤的胡姬上前侍候,三杯三勒浆下肚,眼前早迷蒙在水汽之中…
恍恍惚惚之间听得一阵琵琶急奏,犹如春雷乍响,又如飞瀑惊泉,突然甩出一声长长的空鸣之声,原本喧闹的酒肆突然间静了下来。
云乱无意识地抬起头来,只见酒肆东面的角落里坐着一个手抱琵琶的妙龄女子,旁边半卧着一个白衣士生,手里捏着一双筷子,轻轻叩击酒盏边缘,与那女子的琵琶声相应和。
那女子见云乱看向这边,也微微颔首报以一笑,手中琵琶轻拂,起了一个调子,却是坊间传唱甚广的《长相思》。
《长相思》出自乐府篇章,调子均一,所配的词却不一,坊间歌女传唱更是各有千秋。
只见那女子轻启朱唇,曼声唱道:
长相思,在长安。
烛尽漏残阑干冷,玉宇琼楼难成眠。
昔日垂髫墙头现,琼蕊枝头弄纸鸢。
青梅竹马花尤妍,岂料朔风扫旧园。
十载秋心托一物,广寒深宫锁婵娟。
漠北铁马逐云乱,玉郎封侯踏雪还。
女郎声音十分婉约,上阕唱罢,又连一阵清音伴奏,琵琶声声含情,旖旎到了极致。
云乱细细品味歌词,觉得似乎在有意无意叙述自己与连蝉昔日之事,不觉心念一动,转眼望向那个女子,心中百感交集。
那女子见云乱神情凄苦,微微摇了摇头,琵琶调子已然到了下阕,接着唱道:
明德门开十里烟,绮罗袖舞万花钿。
樊笼偶走金丝雀,故篱彩笺惜连蝉。
心曲且付青眼渡,情丝暂借笑颦传。
只道鸳盟相谐好,
谁料错配缘,泪染鸦巢遍。
泣问有心人,忍教对蝉一半迁?
歌声由欢畅转为幽怨,云乱听到“樊笼偶走金丝雀,故篱彩笺惜连蝉”一句,心头蓦然一惊,手中杯盏“啪嗒”一声掉落在地,心头似乎有个声音在不断重复连蝉的名字!
那女子一曲终了,手中琵琶已停,清音仍在反复吟唱:“泣问有心人,忍教对蝉一半迁?”
云乱心中豁然清醒,起身将一锭纹银扔在酒案,人早已狂奔而去…
那女子目送云乱的身影渐渐消逝在暮色渐浓的街角,轻轻放下琵琶,自酒案上掂起酒盏轻抿一口,转头对那白衣士生施施然言道:“他会带那姑娘走,柚兄你输了。”
白衣士生脸上依旧带着笑容,颇有自信,“未必,未必。还未看到结局,鱼姬姑娘此言未免说得太满。”
那名叫鱼姬的女子也不强辩,只是抬手整了整额角的秀发,“那便拭目以待吧,希望柚兄输了可不要食言。”
白衣士生长叹一声,坐起身来正色道:“那是自然,我潇湘柚子岂是食言而肥之辈?”
酒肆中依旧是莺歌燕舞,喧闹非凡,没人察觉那女子和士生已然消失无踪,就像从来没有出现过一般…
长安虽大,自西市到北城的常山公主府也不过半个时辰的路程。云乱一路飞奔而去,只觉得天色越来越黑,到得公主府门前,只见大门紧闭,门前两个朱纱灯笼在檐下随风而摆,远远传来更夫悠长的呼喊:“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随后梆子咣咣咣响了三声,居然是在报三更的时辰!
云乱心中微惊,适才出酒肆才过午时,一路奔来并未停留,从午时到子时,中间相隔六个时辰,居然一晃而过!
事有蹊跷,但对云乱而言,当下最重要的却是连蝉。
眼见公主府外四个守门的卫士都靠在门廊边的柱上,虽依旧站立警戒,但不时头脑微点,半睡半醒,颇为疲惫。
云乱转身闪进公主府旁边的暗巷,双足一点,已跃入府内,落在花园墙角。
夜闯公主府,本就有违礼法,若是失手被擒,自然逃不了图谋不轨之罪。但云乱此刻心中只有连蝉,便是再凶险,也是非去不可。
常山公主府庭苑繁多,更夹杂许多花园水廊,云乱对府中地形不熟,一时间也不知道连蝉闺房在府中何处。
府中自有侍卫家奴挑灯巡视,云乱小心避过巡逻的侍卫,踮起脚尖,快速穿堂过府,直奔后苑。
刚转过一个花厅,又见一队侍卫过来,于是将身一纵,攀在回廊的梁下,看着众侍卫家奴挑灯自廊下走过,一个个精神困顿,不过是按例走走形式而已。
此时突然风起,继而大雨哗哗而下,众侍卫见风雨大作,纷纷退避,皆道这等风雨之夜,不太可能有人潜入,不多时都走了个干净,想必是湿了衣衫各自回房更换。
云乱轻轻落在地上,周围早已无人,只有雨声淅沥。如此这般更方便行事,云乱快步前行,转过几个回廊,只见一个小苑近在眼前,苑中细竹婆娑,在风雨中沙沙作响。
云乱心中浮起一分奇妙的感觉,快步走了过去,身上衣衫早已在风雨中淋得精湿也顾不了许多。
转过影壁,只见花木掩映中一段开敞的围栏,栏边的珠帘纱幔都未落下,房中未尝掌灯,一片幽暗中一个单薄的人影靠在围栏边的矮榻上,垂首静坐。天际交织的雪亮雨丝映出那人的脸庞,不是连蝉是谁?
自从上次在大慈恩寺外匆匆一瞥,到现在还不到一个月,连蝉已清减了许多,默默静坐在栏边,脸上尽是悲切之色。这等寒冬夜雨,便是裹着被褥也觉寒冷,更何况这般门户大开,衣衫单薄地静坐深宵?
云乱心中怜惜,慢慢穿过花木遮蔽,走到围栏边,雨水掉在云乱身上,溅起更为细小的水花,染湿了连蝉苍白憔悴的容颜。
连蝉缓缓抬起头来,看到面前的云乱,隔着一道密集的雨帘,分不清是现实还是幻觉。
两人近在咫尺,目光交汇,一时间百感交集,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是你么?”连蝉幽幽问道,脸上已湿成一片,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
云乱看着连蝉的眼睛,柔声说道:“我是来带你走的。”说着缓缓伸出手去。
连蝉喜极而泣,伸手抓住云乱的手掌,继而被云乱拉进那早已被淋得湿透,却依旧滚烫的怀抱!
两人隔着一道围栏紧紧拥抱,似乎天地之间只剩下了彼此。原本急骤的雨丝不知不觉也变得温柔起来,淅淅沥沥,在他们没有觉察的情况下已经停止…
苑中寂静,只有偶尔枝叶上积聚的雨水掉落在花丛中发出简短的啪嗒声。
云乱与连蝉相拥于幽暗之中,身后的影壁边不知什么时候出现了一男一女,却是白日酒肆中唱曲的鱼姬和名为潇湘柚子的白衣士生。
鱼姬面露宽慰之色,转脸看看身边的潇湘柚子,悄声说道:“他二人情深意重,不久定会双双离去,回归回纥,柚兄是否愿赌服输?”
潇湘柚子叹了口气,“我等自然是希望他们鸳盟得谐,只可惜这老天未必会天从人愿。”
鱼姬闻言,左手微微掐算一番,眉头微皱,却不再言语,耳边听得远处云乱低声说道:“今日入宫向圣上求亲,才知道已将你赐婚窦鼎,事到如今我只好冒昧前来 ,若你应允,我们立即连夜出城,回归回纥,从此不再分离。”
连蝉听得此言,心中欢喜,正要开口应允,突然身体微颤,愁眉深锁,半晌轻声言道:“我…不可以跟你走…”话语未毕,已然哽咽。
云乱心中茫然,连连追问为何不可,却听连蝉言道:“圣上赐婚诏书已下,你若带我离开,则是抗旨欺君…”
云乱心头血往上涌,双手抓住连蝉肩膀,“我不在乎!只要我们离开长安,他们也不能拿我们怎样。”
连蝉嘴角浮起一丝悲戚的笑容,“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就算圣上找不到我们,难道堂堂回纥部族也要和我们一起东躲么?”
言语虽轻,却如倾盆大雨,一下子将心神激荡的云乱浇醒!
诚然,忤逆圣旨已是大不敬,更何况是拐带宗室出女。若是携连蝉私逃,必定触怒龙颜,发兵追讨回纥。
回纥汗国虽已立国,仍是大唐属国,立国之初东征西讨战乱厮杀,才有如今的安定,岂能因为他一个云乱引发大唐和回纥的战争?
云乱心头此起彼伏,原本紧握连蝉肩头的手一点一点缓缓松开…
“不错…的确不可因我二人之事引发两国战事…”云乱黯然言道,“不如…不如我再进宫面圣,请求圣上将你改赐于我…”
连蝉早已止不住泪水,颤声道:“倘若可以,今日你求亲之时早就应允,须知君无戏言…何况…”
“何况什么?”云乱嘶声追问道。
连蝉的脸色更是惨白,“何况赐婚之事是姨母与贵妃娘娘一手促成,就算你开了口去求圣上,她们也不会让我们如愿…”
云乱神情凄苦,瑟声说道:“难道…真的让你嫁给那个窦鼎不成…”
连蝉无言以对,泪水缓缓而下,滴落在云乱手背上,带起一阵刺痛。
“只叹天意弄人…”连蝉缓缓转过身躯,不愿让云乱看到自己哭泣的容颜,“你走吧…天下之大,自然有比我更好的女子,莫要再牵念于我…”
云乱心中痛楚,眼见连蝉的背影微微发颤,想是悲泣不能自已,更是难受。“难道你真的可以放下我们的一切?”
第十八章 缘灭
连蝉缓缓点了点头,“缘分已尽…不放又能如何?”
云乱心知事已至此,早成定局,悲苦难当,涩声言道:“纵然想放,却已刻骨铭心,注定纠缠终生了…”他转身缓缓离去,行出数步立住身形,“你既然心意已定,云乱唯有祝福而已…”话语未毕,已快步离去。既然缘尽,多留也只能平添伤心。
连蝉听他脚步声渐远,缓缓走向闺房深处,隐在一片幽暗之中。先前那对神秘的男女再次出现在小苑之中,脸上俱是惋惜。
那潇湘柚子叹息连连,转头对鱼姬说道:“虽是鸳鸯离散的悲苦结局,但小生与姑娘的赌局已有了结局。姑娘所求之事,小生也自然不能从命了。”
鱼姬沉默片刻,开口言道:“柚兄之言差矣,只要还未盖棺论定,就有无限可能。反正尚未到皇气东移之时,不知柚兄敢不敢将这赌期延长,看看到底谁赢谁输?”
潇湘柚子摇头苦笑,“姑娘好生狡黠,使出这激将之法来,小生若不应允,岂不有失风度?”
鱼姬笑而不语,两人转瞬而逝,这深苑没了人迹,更是萧杀非常。
冬去春来,又到花朝之日,连蝉与窦鼎的婚礼办得甚是盛大,由玄宗与贵妃亲自主持,在紫宸殿中大宴群臣,便如公主出嫁一般的排场。
云乱目送连蝉的八人花辇在人群簇拥中自大明宫移至常山公主府,心中仿若失落了一块,交代了接替自己的回纥使臣后,跨上雪驼一个人离开了长安…
连蝉与窦鼎婚后还算和顺。
窦鼎也知娇妻得来不易,百般温柔体贴,时常陪伴连蝉吟诗作赋,画眉添妆。
连蝉既已为窦家妇,也不作他想,兢兢业业尽着自己为人妻子、儿媳的责任。唯有在独自一人之时,总会想起前情种种,黯然泪下…
云乱在外游历两年之后,接到回纥传来的消息,王兄骨力裴罗因病去世,长子磨延啜继位,号称葛勒可汗,于是结束了自我放逐的流浪生活回到回纥辅佐新王。
数年之后葛勒可汗在鄂尔浑山谷建立了新都回纥牙帐单于城,云乱自然随驾迁入,除每日为朝政殚精竭虑外,每每在鹰飞草长的大漠中看到大唐来的商旅,总会想起在那遥远的繁华城市中的那个温婉女子…
天宝十年,恰巧连蝉与窦鼎成婚五载。
虽然连蝉一直努力克制对往事的追忆,但始终抑郁难遣,所以数年以来身体都不算康健。
最初两年,窦鼎还对新婚妻子百般迁就,到了后来,也渐渐觉得厌烦,不再像先前一般嘘寒问暖,温柔体贴。
长安城中本就美女如云,以窦鼎卫尉卿的身份自然少不了路柳墙花的招惹。虽然碍于连蝉和母亲常山公主的脸面,没有娶纳妾室进府,但也花钱在府外收了几个外房,若是对府内声称要在宫中当班,则十有是去了他处寻欢作乐。
久而久之,连蝉也知道自己的夫郎外面有人,只是心不在窦鼎身上,也不觉如何气恼,反而窦鼎不回来的时候更为自在。
一天连蝉早起,突然觉得胸中作呕,寻思前些时候就觉得头晕乏力,只道是感染了风寒,待到请来宫中御医诊治,才发觉已有三月身孕。
连蝉有孕,窦鼎自然欢喜,那段时间倒是时常留在公主府中陪伴连蝉。
连蝉与窦鼎朝夕相对,虽然彼此心意不通,话不投机,也只有极力勉强自己迎合夫郎,加上孕中身体不适,更觉烦闷,如此抑郁度日,不免时常泪下。
她身体本就孱弱,孕中情绪不定,有几次心绪不安,差点造成小产,幸亏有御医国手及时救治,方才保住胎儿。
御医言道连蝉的症状是为七情所伤,纵有汤药调理,但心结不开也难根治。
窦鼎对连蝉与云乱的旧事本就心存芥蒂,一直隐忍不发,听御医诊断,更是无明火起,心想成婚五载,还记挂那胡人,不知将自己这个夫郎放在何地。
这么一来,窦鼎怒由心生,言语之间自然是没什么好话,更是故态复萌,时常不回府中过夜,偶尔回来,也是冷言冷语,极尽讥讽之能事。
连蝉心中委屈,情绪起伏更为频密,御医倾尽心力,还是没能保住腹中胎儿。小产之时胎儿已经有六个月大,这般受创对连蝉原本孱弱的身体更是雪上加霜,这一病就病了两年。
两年中,窦鼎很少回府,先前常山还在小两口中间劝慰,到后来也颇为着恼。
常山虽有几个女儿,儿子却只有窦鼎一个,自然把香火传承看得很重,原本指望连蝉可以生下子嗣,事情搞成这样也只有断了念头,唯有寄望于窦鼎的外室,所以睁只眼闭只眼,就算窦鼎在外面如何荒唐,也不再加以斥责。
既然连公主和卫尉卿都对这个窦夫人没有什么好脸色,府中的家奴丫鬟自然也趋炎附势,没将这卫尉卿夫人放在眼中。
连蝉身处常山公主府,处境每况愈下,唯有昔日与云乱的回忆可以遣怀,暂时忘却现实中的悲苦。
连蝉的遭遇只是她一个人的坎坷,而整个大唐都沉陷在盛世的荣光中,持续着歌舞升平。
唐玄宗宠爱贵妃杨玉环,不理朝政,耽于逸乐,更爱屋及乌,对杨氏族加提拔。杨氏一族权倾天下,贵妃族兄杨国忠更是身居宰相之位,把持朝政,整个大唐朝堂不堪。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联合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部族,集结二十万精兵,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
国家安定已久,大唐军民久疏战阵,见得安禄山、史思明所率的叛军,纷纷望风而遁。仅仅一个月时间,安禄山取下洛阳,而后尽是兵荒马乱的乱世!
唐军与叛军的交战持续了半年有余,不敌叛军来势凶猛,唯有退守潼关,指望靠着潼关地利抵抗叛军。
玄宗听信了杨国忠的建议,想要尽快结束战事,下令镇守潼关的将领哥舒翰出关作战,结果被叛军打败!
潼关一失,安禄山的叛军如入无人之境,直逼长安!
眼见长安即将失陷,玄宗逃离长安,一路西行。
长安城中的人尚在酣睡,却不知道大明宫中的皇帝出逃,只带了近身的妃嫔臣子和宫中的皇子皇孙逃走。
当夜窦鼎在宫中当值,是以随驾而行,仓皇之间甚至没有回府报信。而身处公主府中的常山公主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的爱子居然将老母妻小一并抛下,一早就走得没影了!
早起准备入宫议政的大臣们齐集宫门外等候许久,才看到宫门开启,宫门一开,无数宫人仓皇出逃,整个长安城顿时乱成一片!
王孙贵族与平民百姓纷纷出逃,众多盗匪流民涌进大明宫中大肆搜掠,就连国家库府都惨遭焚毁。宫中尚且如此,何况长安城中的众多官宦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