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沈六和文氏自觉让妹妹照顾女儿已是情非得已,让她再为女儿待在家中,两人还有什么脸面当人兄嫂?反正两人逛庙会也是待在茶楼上,不会累到女儿,林氏和文氏亲自点了十来名精干的仆妇,让她们片刻不离的守在三位小娘子身侧。
福济观的法事要十四日当日才开始,但十三号庙会已经开始,庙门前一团团聚集了不少卖艺之人,一群卖艺的幼童,有人将身体弯成各种不可思议的资质,也有人弯着腰、肚子上顶着一只只的瓷碗…
下面围观的群众喝彩声不绝,沈三娘见惯了这些杂耍,也不觉得有什么稀罕,她可怜这些孩子小小年纪就吃苦受累,遣小厮去打赏。她回头见长宁目不转睛的看着一处卖盆栽的小摊,不由多看了几眼,摊主是一名年逾古稀的老者,小摊上摆放着十来盆盆栽,有大有小,但也没瞧出有什么特别之处,“鹤儿,你在看什么?”
“那几个盆做的真不错,都是用上等的紫砂泥做的。”长宁对装盆栽的泥盆赞不绝口,吩咐青黛道:“你去把那些盆栽都买下,再问问那摊主,泥盆都是谁做的?家中可还有?”阿翁看到这些盆一定喜欢。
沈三娘吃吃笑道:“别人是买椟还珠,你这是买盆还树?”
“谁让阿翁只会栽树不会捏盆。”长宁叹气,“我每次跟阿翁去集市上玩,就见他买盆了,回到家把盆里小树移出,换他自己喜欢的种上去。”说起盆栽,长宁又说起了她跟祖父上山找树根,栽种盆栽的趣事。
沈三娘听得悠然神往,她长这么大都没亲自逛过集市,选泥盆上山寻树根,栽种盆栽这些事,她怕是这辈子不会有机会亲自动手了。不过她也知各人所遇所求皆不同,她在府城享尽富贵,而五妹却常年在孤岛清修,可见各人自有各人的缘法。
作者有话要说:荤腥是指鸡鸭鱼肉及气味浓烈的菜蔬之类的食物,不单单只指肉类,所以女主说的不沾荤腥,就是指她素菜也只是水煮放基本的调料,不加其他香料。
吃素不仅仅限于佛教,道教也有禁荤腥的人,因为道教讲究清静,吃了肉类和刺激性的蔬菜,就容易静不下来了。
神仙庙会(下)
长宁和沈三娘对杂耍不上心,两人低声在包间里说笑,她们身侧伺候的丫鬟仆妇却看得目不转睛。
“啊!”一个小丫鬟指着一处惊呼道:“三姑娘、五姑娘,你们快看!有道长在施展仙法!”
两人寻声望去,就见几名道士上了福济观前的大木台,这木台是福济观为法事搭建的,寻常人不能上台。这几名道士上了木台后,有人舞剑、有人打拳,剑法拳法虎虎生风,一看就是手下有真功夫的。其中一名青袍道士盘膝趺坐在蒲团上,身边居然凭空转着一柄桃木剑,木剑上下翻动,剑气赫赫,煞有气势,看得人目不暇接。
道士双目微合,嘴一张一翕,似乎在念法决,双手还掐了两个指诀。道士御剑之法惹来了台下众人的连连叫好,对于普通民众来说,道经深奥,远不及这等直白的武艺惹人喜爱,故即便是矜持脱俗的出家人,也免不了在法会上各施手段,吸引信众。
沈三娘惊讶的回望长宁,她前几日可是亲眼见了长宁御剑之术。
长宁试着将真元凝于双瞳,果然在周围人身上看到一圈蒙蒙的灵光,这灵瞳术不是祖父教她的,而是她从一本叫天子望气术的道术书上看到的。沈抟书房的书很多,长宁可以随意翻阅,但这些书都是沈抟精心筛选过的,不该让孙女看到的,他早就收走了。长宁起初在祖父书房找到好几本道术书时,欣喜之情可想而知,但等她看完那几本道术书后,整个人就像腊月里被迎头泼了一盆凉水,什么兴奋之情都没了。
那些道术书书名取得神妙,什么撒豆成兵、剪纸化物,各个都是修行界极高明的法术,但实际教的跟那些法术完全搭不上边,只是教人如何运用幻术,幻化出一个个凶灵恶鬼。这些幻化出来的凶灵恶鬼吓吓胆子小的普通人还行,遇上胆子大点的,一脚就能踩烂了,全是些用来卖艺的道术,长宁这才知道为什么祖父没把这些道术书收走。
她唯一比较感兴趣的就是那本天子望气术,里面教了可以让人看气的灵瞳术,据这本书说,这灵瞳术修炼需要天赋,第一次能看到灵气的,就说明有天赋,第一次不成功的,就不要再试了。长宁不知道这书说的到底是不是真的,反正她属于有天赋的人,试了一次就成功,那段时间她兴致勃勃连地上的蚂蚁都看了,直到玩腻了才被她丢到一边了。
要不是这次看到道士御剑,她都快忘了这法术了。她运气灵瞳术,失望的发现台上的道士虽说看着一身气血比常人旺盛许多,但头顶不见灵光,想来只是寻常武人,为何那道士还能御剑?祭剑是要真元的,那道士真元比起寻常武人是雄厚了些,但远没到驭剑的程度。难道还有其他祭剑法门?
长宁没入筑基期就能御剑,是走了取巧之道,这柄桃木剑是师门承传,经过历代师祖祭炼,其上驭剑符箓不计其数,她只要祭炼那些符箓,就能炼化桃木剑。不然长宁想这般如臂指使的驱使桃木剑,起码也要等筑基炼化数枚真种之后。这也是修行界中名门大派的真传弟子受人羡慕的主要原因,底蕴越是深厚的门派,留给弟子的承传就越丰厚。
沈抟嘴上虽口口声声不许孙女投机取巧,让她踏实修炼,其实哪里舍得真什么宝贝都不给,这柄桃木剑原一柄符器,但经过他师门历代祖师蕴养淬炼,早已成为法器中的上品,或许再过几百年就能迈入法宝之列。这些长宁都不知道,她连法宝、法器和符器都分不清,自然也不清楚她手上这柄桃木剑是何等宝贝。
“他不同。”长宁说着只有两人清楚的话,“他那柄桃木剑也很奇怪,有点像法器,又有点像普通木剑。”
“这或许是祭剑之术吧?”沈三娘倒是想起了以前那人跟自己说起的奇闻异事,“我听说武学门派中有一派专修宝剑祭炼之法,他们日夜对着宝剑运气吐纳,有天资横溢者,修炼几十年也能如练气士般御剑。”沈三娘说着,面颊晕出微红,也不知想起了什么。
长宁听得津津有味,难怪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她只在书房看书远远不够,她正想细问三娘,却不料台上变故突起,也不知从哪里又飞来一柄蟠钢剑,竟然一下子斩断了那柄桃木剑,那御剑道士眼看自己温养多年的桃木剑被顷刻砍断,顿时面若金纸、生生吐了一口鲜血,台下众人哗然。
其他台上的道士脸色疾变,团团围住那位御剑道士,“不知何方高人指教?”为首一名打拳的道士沉声说道。
“高人不敢,就是看不惯你们用一柄烂木剑欺瞒大众。”嘿嘿的冷笑声响起,一群人越众而出,为首的一名大汉身高足有七尺,站在人群中如鹤立鸡群,极为醒目。这大汉相貌甚丑,一张瘦长的马脸又黄又干,衣冠不整,连腰带都没束好,偏又穿了一身不搭调的华贵锦衣。他蒲扇般的大手一扬,那柄蟠钢剑就落入他掌心,蟠钢剑很长,在大汉手中就跟绣花针似得。
那些道士看到这名锦衣大汉脸色大变,半晌没说话。
沈三娘看到这马脸丑汉,脸色微沉,“鹤儿,这里无聊,不如我们去游湖吧?”
长宁视自家桃木剑若珍宝,见这人不问青红皂白就斩断了一柄桃木剑,人长得又这等粗陋,难免对这丑汉多了几分不喜,闻言点头应道:“好。”这丑汉一看就是来砸场子的,这里人这么多,到时候动起手来,难免会暴动,家里全是女眷,先离开这是非之地再说。长宁对林氏派人的仆妇吩咐了几句,让她派人尽量把这里人群疏散,省得一会发生挤踏事件。
不过也是长宁多虑了,福济观的道士们涵养颇佳,被人打上门,也没有跟马脸丑汉当众争执,而是请他上台一对一指教,一招一式,你来我往,台下众人看得不亦乐乎。
长宁、沈三娘一行直接从茶楼后院的水码头登船,一路往笠泽湖驶去,铃儿躺在小木床里睡的四仰八叉,她这段时间就是在补眠了。沈三娘看着开阔的湖景,铃儿娇憨的睡颜,不禁浅浅一笑,主动对长宁解释,“那马脸丑汉是一豪门走狗,仗势欺人,无恶不作,我实在不耐烦见他。”
“哦?莫非此人身后主人权势很大,不然为何没人收拾他?”长宁问。
沈三娘道:“是扬州节度使盖嘉运。”
长宁对官场职位不是很了解,但也知道平江府属扬州,扬州节度使是江南地带最大的官了,尤其是如今皇权不显,各方节度使各自为政,有些强势的甚至能掌一方官吏任免大权,“扬州节度使不是应该在建康吗?为何他们会在这里?”
沈三娘面露厌色,“因为盖嘉运的独子在平江,这马脸丑汉跟另一名尖嘴矮汉是那厌物的贴身侍卫。”沈三娘家教严格,能让她如此口出恶言,想来对那人是厌恶至极。
“侍卫都这样,想来主人更不堪,难怪阿姐要离开,不然吓坏了铃儿就好了。”长宁附和。
沈三娘微微笑道:“这两人片刻不离那厌物,所以我才先离开的,省得他污了妹妹的眼睛。”
“阿姐,这盖节度使当真势大如此?连我们沈家都不敢得罪他?”长宁奇道,在她印象中,沈家在平江府是说一不二的存在,没想到沈家还会对别人让步。
不是长宁自高自大,她前世今生都被娇惯的厉害,尤其今生沈抟是金丹真人,虽不得已暂留世俗,对孙女却万般宠溺,他自己视荣华富贵、将相贵胄若等闲,把长宁也养成了相似的性子。长宁修炼后更听祖父说了许多修行界的事,知道这个世界很大,也很危险,除了中土因有九大上门庇护,百姓尚能安居乐业外,化外之地妖魔鬼怪层出不穷,寻常百姓生活艰辛,即便是练气士没有金丹修为,休想在安然域外行走,是故许多化外之民都向往中土的安定繁华。
中土虽广,但御剑飞行数天也到头了。而九大上门所辖区域,即便御剑飞行都要数月时间,门下道兵何止千万,这样的权势绝非世俗权贵所比拟的。长宁年轻不大、修为微末,眼界却被祖父养得极高,也正是听到了这些,长宁才更坚定了向道之心,世界那么大,她想到处看看。
“不是不敢得罪,只是盖嘉运乃化外之民,不知礼数,有我无人,若有人得罪了他,他定如那鬣狗般不依不饶,恨不得灭了那人三族才好。”沈三娘苦笑,“他不把此处当家,可这里却是我们故土,我们捧着珍瓷,岂能跟他粗瓦撞?再说——”沈三娘叹了一口气,“他儿子是厌物,他对我们沈家倒是客气。”
长宁明白沈三娘的意思,沈家在平江府繁衍数百年,早已扎根在此,固然是此处地头蛇,哪怕强龙来了,等闲也不敢轻易得罪沈家,可沈家也投鼠忌器,不敢过分跟强龙对上,不然稍有不慎就是灭族之祸,“阿姐,阿翁说过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样的恶人总会有人收拾他的。”
沈三娘自嘲一笑,“我也是就对你抱怨下罢了,也不敢真去骂他们。”
长宁笑道:“若阿姐真如此,那真是无知莽汉,还不如私底寻法子让他吃亏。”
两个女孩子说的都吃吃笑了,沈三娘平时一起相交的闺中友人皆是文静柔雅之人,她跟她们也说得上话,却远不及长宁这般痛快。长宁学识渊博,见识也比寻常闺阁女子广远,性情温和又不失爽利,沈三娘原只当长宁是需要爱护的小妹妹,眼下却是把她闺阁密友了。
“前面船上可以沈三姑娘?”清朗的男声响起。
沈三娘听到这男声,面色铁青,她没想到自己都躲到笠泽湖了,居然还被这厮找上了,连声让丫鬟驾船离开。
长宁不解的透过窗纱望去,就见一名蓝衣少年站在船头定定的看着她们的画舫,这名蓝衣少年约莫十七八岁左右,眉目若画、齿白唇红,一双眸色中似还带着一抹深蓝,“阿姐这人是谁?”长宁问。
“这就是那厌物。”沈三娘不屑道。
长宁惊讶的又看了那人一眼,“我还以为此人形貌可厌,不是说相由心生吗?”长宁倒不是以貌取人,而是此人精神气颇佳,头顶清气,居然是个修为不弱的修士。他也算是长宁除了祖父外,见到的第一个修士,她难免多看了几眼,却发现那人身后的船舱里居然有一道黑气如柱,气柱中红光隐隐。
长宁大吃一惊,天子望气术上写到,万物生灵因身份、修炼方式不同,身上的灵光的颜色也各有不同,但顶生黑光的皆为残害生灵过甚者。长宁思及盖嘉运的身份,也不奇怪他儿子身边有这样的人,这黑气邪气冲天、污秽不堪,不知里面的人也害了多少生灵。难怪阿姐如此厌恶此人,果然是一群厌物。
沈三娘见长宁看着盖天宝发呆,还当她真喜欢上了盖天宝,连忙道:“此人怙恶不悛,行事全凭自身喜恶,他身边的小厮就没能活过半年的,再说他算什么相貌俊美,要说俊美,秦——”她话说了一半,不在继续了。
长宁见沈三娘欲言而止,满脸羞涩,不由戏谑道,“阿姐,你说那位俊美男子可是我未来的姐夫?”
沈三娘粉腮嫣红,避而不谈长宁的提问,“盖嘉运是异族人,若生了一副粗陋的相貌,如何能出人头地?这厌物的生母也是大家贵女,是清河崔家的女儿,只可惜被禽兽糟蹋了,生下这厌物就去了,世道总是对女儿家不公。”沈三娘说道最后神色黯然。
长宁默然,她修炼也是希望自己能掌握自己命运。
沈三娘说:“罢了,不提这些扫兴事,我看院里石榴花都开了,我今年制了些桃花香片,你又给我采了两坛桃露,我们后日在家赏花烹茶如何?”
“好啊。”长宁欣然答应。
“三姑娘、五姑娘。”两人正说话间,只见一名下人摇着小舟远远的冲了过来,半身衣服都被湖水打湿了,“玄尘道长回来了,大夫人让三姑娘、五姑娘快带小娘子去福济观。”
长宁和沈三娘大喜,叠声命令小厮开船往福济观驶去。
作者有话要说:本来想这章写完这一小段情节,但是在写不完,今天双更,把事情交代完
天耳通
盖天宝站在船上喊了沈三娘半天,都不见她应声,一张俊脸不由转为铁青,心中着实恼沈三娘不识趣,但又思及她轻怒薄嗔时的娇态,心顿时软了大半,“等你嫁了我,看你还怎么不理我。”盖天宝低声恨恨道,他一心痴恋沈三娘,缠磨着父亲要娶三娘,父亲也答应了,就等父亲来平江上沈家提亲。
“少主当真怜香惜玉。”轻柔如水的声音自他身后响起,一名白衣秀士似笑非笑的站在舱门口,这名白衣秀士约莫二十出头,眸光如水、风致楚楚,雌雄难辨。
盖天宝冷哼道,“管你何事!”他素来被其父娇惯,喜怒形于色,完全不假掩饰他对白衣秀士的厌恶,他讨厌一切长得比自己俊美的男子,尤其是这男人居然比女人还美,简直不可忍。
白衣秀士对他冷眼不以为忤,柔声道:“少主可想见沈三娘子?”
盖天宝斜眼看着他,“你有法子?”
“少主若只想见三娘子形貌有何难?”白衣秀士伸手一指,舱中一面铜镜浮起一层薄雾,待薄雾散去,镜中出现了沈三娘船舱中的情况。
这时的沈三娘听说了玄尘道长回来的消息喜上眉梢,正巧笑倩兮的同长宁说笑,怀中还抱着睡醒了、正在蹬脚玩的铃儿。盖天宝许久不见沈三娘,突见她笑靥如花早就看痴了,旁人一概看不见。
白衣秀士独孤器看到沈三娘,不由面露异色,他天生异种,目能望生灵根骨气运,这也是他能获得今天这地位的主要缘故。当初盖天宝喜欢沈三娘,盖嘉运就请独孤器去看沈三娘气运,当时她头顶红烟笼罩,显然生来富贵,气运颇佳,加上沈家势大,若能嫁入盖家,定能增强盖家的气运。可如今再看沈三娘,却发现她身环云气,赤红如火,圆如车盖,将她周身笼罩住,其中似有鸾鸟腾飞。
世俗中除了少数几位一方霸主外,他从没在其他人身上见过如此气运,尤其沈三娘还是女子。难道她这段时间还有什么奇遇不成?独孤器暗自思忖,心中不由起了贪念,能增加气运的宝物,至少也要是通天法宝吧?他目光一扫,目光落在沈长宁身上再也移不开了,“少主可知这名小娘子是谁?”他指着沈长宁问。
盖天宝随口道:“她应该是沈家五房的独女吧,叫什么长安还是平安。”
独孤器道:“这名小娘子可比沈三娘子漂亮许多了,长大后定然是绝色美人,少主为何不喜欢她?”
盖天宝古怪的瞅了独孤器一眼,“一个黄毛小丫头有什么好喜欢的?当然还是我的三娘好!你不会喜欢这乳臭未干的小娃娃吧?”
独孤器展颜一笑,“我只是告诉少主,这位小娘子年纪虽小,可长大后定是绝色。”独孤器心中鄙夷盖天宝,这厮不学无术就罢了,连赏玩美人的目光都没有。沈三娘不过是一寻常俗世美人,而那小女娃只要稍稍再大些,定是举世罕见的绝色。想不到世俗也有先天之体,真是出乎意料,她可是养青莲的好宝贝啊。
“那等她长大后再说。”盖天宝还是专注的瞧着沈三娘。
独孤器见盖天宝一脸痴情,嘴角微晒,心中不停算计,心中的贪念最终让他决定铤而走险一次,他花了数十年功夫都没有找到一个先天之体,这次错过了这丫头,还不知过多少年再能遇到第二个。沈家连自家孩子是天耳通都不知道,还要找玄尘那老牛鼻子来封印神通,想来家中即便有修士庇护,也法力低微。沈家五房早只剩了一个驽钝不堪的嗣子,这丫头身份比不上沈三娘贵重,就是不见了,沈家也顶多寻上一段时间就罢,应该出不了什么大事。
长宁和沈三娘一心往福济观赶去,长宁起初一心扑在铃儿身上,可渐渐的她总觉得似有人在偷窥自己,她眉心微皱,正待查明,画舫却已靠岸了,她暂时放下心头诡异感,让乳母抱着铃儿,她跟三娘也不坐车,戴上羃离就往福济观走去。
独孤器远远地跟着两人,见此情形,心中微动,可不能让玄尘那老牛鼻子见了她,不然照老牛鼻子迂腐的脾气,人族能修炼的好胚子,他都当自家幼崽爱护,独孤器手指轻轻一弹——
“哎呀!”沈三娘也不知怎么回事,腿一软,眼看就要往地上摔,幸好长宁反应快,一把搂住沈三娘,没让她摔倒在地,但沈三娘还是不可避免的扭了脚,她娇生惯养,何曾吃过这等苦楚,当下眼底闪过水光。
长宁对铃儿乳母道:“你先带小娘子去福济观,三姑娘脚扭了,我们先去茶楼休息一会。”
乳母连连应声,忙着铃儿快步往福济观走去,目前福济观外人来人外,沈家走的是人相对稀少些的后巷,有些绕远路,但总比挤入人群好。长宁看似是扶着沈三娘,实则是轻松的半抱着沈三娘往茶楼走去。
独孤器远远望着两人,嘴角微挑。盖天宝见沈三娘扭伤了,恨不得厉害冲上去,但思及她向来对自己没好脸色,又有些悻悻不乐。独孤器提议道:“少主不如替三姑娘找个看骨伤的大夫。”
盖天宝连声吩咐身边僮儿去找大夫。
茶楼里沈三娘羞愧对正在替她摸骨的长宁道,“都怪我不中用,关键时刻还出这岔子。”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阿姐又不是有意要扭脚的。”长宁宽慰三娘道,“且我们也不知铃儿病因到底为何,过去也是碍事,不如让玄尘道长专心救治铃儿。”她摸了摸沈三娘的腿骨,扭得不厉害,但这几天也动不了了。
沈三娘遣小厮去福济观打听消息,两人翘首以盼的半个多时辰,小厮才满头大汗回来禀告道:“玄尘道长已经开始在救治小娘子了,他说小娘子是什么天生耳什么的,小人也听不大懂,不过跟玄尘道长一起来的另一个女冠说小娘子是她的弟子。”
“天生耳?”沈三娘茫然的望着长宁,“鹤儿,那是什么?”
“天生耳——”长宁皱眉想了半天,突地灵光一闪,“天耳通!是不是天耳通?”
“对对!就是天耳通!”小厮叠声道,“道长说这是有大福气的人才会有的。”
“难怪铃儿会莫名损失元气,原来她是天生神通。”长宁恍然大悟,见沈三娘满脸疑惑,遂解释道:“天耳通是一种大神通,据说修炼到极致能听到三界六道所有地方的声音。”
“这么厉害?”沈三娘不解的问,“那为何铃儿还会生如此重病?”
“自古福祸相依,天赋异禀也不一定是好事。我们修行者施展神通是需要真元支持的,铃儿不过一懵懂幼儿,不懂修炼、也不懂如何控制神通,时常不自觉的就施展天耳通,她身上又没法力,只能消耗自身元气,所以她元气才会如此亏损。我想玄尘道长之前定是把铃儿的神通给封印住了,只是不知她为何又解开封印了。”长宁说,阿嫂和乳母会听到奇怪的声音,也是借铃儿神通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