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知道啦。”刘宇凡利落地收拾好作业,翻身下炕,向门外走去。前世他是最喜欢赶大集的,毕竟比起大寨村来,“繁华”的驻马营可算是的幼小的他心里的“天堂”了。不过现在刘宇凡是重生人士,见过大城市的热闹和繁华之后,这驻马营对他的吸引力自然要大大下降。只不过想起上次在书店和老板订书的事,心里还多少有那么一点期待。
当然,刘宇凡心里也没报太大希望。毕竟这种工具书太过少见,除了专业搞音乐的,几乎没有人会看这种书。
“撞撞运气吧,没有也无所谓,以后慢慢想办法。”刘宇凡这样安慰自己道。
坐惯了汽车,突然坐起驴车这种原始的“交通工具”,还真是让刘宇凡很不适应,说实在的,这车的速度也就比自己走快一点。好在有刘俭和王小勇两个家伙一路上陪着说话,倒是不寂寞。
“小凡,你作业写完了吗?”王小勇问道。
“今天刚写完,你呢。”
“早就写完了,对了,开学还要考试,你这两天看书没?”
“哦,看了。”刘宇凡随口答应道,心里却有些好笑的想着,不知道自己答六年级的试卷,是个什么感觉。
驻马营大集还是一如既往地热闹,到了集上,三家人各自分开,刘宇凡随着老爸刘建军先是买了些家里用的日常用品,随后才来到卖文具的摊点。买了几个本子,几支笔和一个文具盒。刘宇凡倒是没挑样式,在他眼里,这些文具都“土”得可爱,随便用哪个都是一样的。
回头路过三味书屋的时候,刘宇凡停了下来。
“爸,我进去看看啊。”刘宇凡一边说一边朝书屋走去。对于逛书店,老爸向来是不反对的,作为一名老师,刘建军自然也知道多读书对孩子是好事,平时也总给他买些课外读物。看着儿子走进书店,自己也跟了进去。
店里有几个学生模样的人正在挑选武侠小说,看个子应该是初中生。
“唉,大江,你看过这书没?卫斯理的,我刚看了一本,可有意思了。”一个瘦高个学生说道。
“啥卫斯理?武侠的?”另一个戴眼镜的学生疑惑地问道。
“不是,唉,也说不上是什么,应该是科幻吧,你看看,绝对好看。”瘦高个儿说道。
听着两人的对话,刘宇凡也把目光投了过去。一下就看到了书架上摆的几本卫斯里,看那些书名,都是一些早期作品。刘宇凡上学的时候也很喜欢看他的书,几乎每本都看过。
“没想到这里也有了。”刘宇凡看着那些书名,心里有种很亲切的感觉。不过既然都看过了,自然不会再去看一遍,刘宇凡目光扫到坐在角落里看书的老板,径直走了过去。
“老板,看书呐。”刘宇凡走过去打招呼道。
“恩,挑好了?”赵三儿抬起头看看眼前这个小孩儿,手里并没有书。他不记得刘宇凡了,毕竟已经过了二十多天,书店里每天人那么多,只是见了一面的刘宇凡,在他心里已经没有了印象。
“没,对了老板,年前的时候我让你帮我留意进一本书,怎么样有没有啊。”刘宇凡问道。
“进书?叫什么名儿啊。”赵三儿问道,随即拿过了那本皱巴巴的小本子,一页页翻了起来。
“小凡,你在这儿订什么书了?是练习册吗?”刘建军听到儿子的话,也有些奇怪地问道。
“不是,是本工具书。”刘宇凡随口答道,随即对老板说道“我是年前的腊月二十八集和你说的,书名叫《音乐理论基础》。”
“哦,那书啊。”赵三儿一听刘宇凡说起书名,就反应过来了。只因为这书名太特殊了,而且这书来得也挺有意思,是人家白送的。
“怎么?有吗?”听到店老板说起,刘宇凡脸上也闪过一丝期待之色,虽然没有报太大希望,不过如果真有,那自然是最好了。
“有,有!你还真别说,这书还真让我给你找着了。嘿嘿。”赵三儿说着,随即从身后的书架里抽出一本书,递给了刘宇凡。这书在他这儿的时候,出于好奇,他也翻了几页,不过虽然那些字都认识,不过讲的东西却让他一头雾水。什么音高、音程、和弦什么的,还有一些奇怪的像是小蝌蚪一样的符号,当时他心里就嘀咕,“这什么玩意儿,是给人看的吗?”
现在看到这个小孩子,他也一肚子好奇,好好打量了两眼刘宇凡,后者正在认真的翻看着书,眼里是毫不掩饰的惊喜之色。
“你能看懂?”赵三儿有些疑惑地问道。
“啊?什么?”刘宇凡完全沉浸在得到书的喜悦里,一时没听到赵三儿的话。
“我说这书啊,你能看懂写的是啥?”赵三儿好奇地问道。
此刻刘建军也注意到了,儿子手里拿的书不是什么“练习册”,而是一本奇怪的书。顿时有些不快地问道:“小凡,这书是你订的?你买它干啥?”
“没事儿,爸,我就是看着玩儿。”刘宇凡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他也不知道怎么和老爸解释。不过老爸在买书这方面,一向是比较惯着他的,只要不是小说,一般他说要买的老爸都能给他找到。
“对了,老板,这书多少钱。”刘宇凡一边说着,一边看着书的封底,定价是“0.8元”,看得他一阵无语,这书,还真够便宜的。
不料那老板的话更是让刘宇凡意外,只见他笑呵呵地摆摆手说道:“不要钱啦,这书啊,我也是白得来的,送给你啦。”
听了这话,刘宇凡有些奇怪的抬起头,看着老板问道:“不要钱?白来的?怎么回事?”
看着刘宇凡的样子,赵三儿早忍不住话头儿了,当下添油加醋地把那日进书的情形讲了一番,末了还感叹地说道:“唉呀,那老头看着啊,是真精神,跟科学家似的。”
老板的话听得刘宇凡一阵无语,乡下人形容人的词汇原就不多,大概在老板心里,那些气质不凡,衣冠楚楚的人们,都“科学家似的”吧。
听到这书居然是这么来的,刘宇凡心里惊讶之余,也感叹着自己的运气。他隐隐觉得,那未曾见面的老人,估计也是一位音乐教师之类的,而且应该是那种热爱艺术,同样也喜欢热爱艺术之人的人。听到这样偏远的地方,居然有人在找这本书,当下就把自己的“存货”白送了出来。
想到这摊主,刘宇凡又是感叹了一番。现在的人思想就是纯朴啊,其实就算这摊主收了刘宇凡的钱,他也不知道,可是人家没这么做,送的就是送的。
“这是一个诚信的商人。”刘宇凡心道。
“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会送书给一面未见的我呢?”刘宇凡心里疑惑着,同时有些期待,期待有机会能见上一面那位老人,当面说声谢谢。
“对了,人家还说,要是以后你再想找什么书,和他说就行。”赵三儿又补了一句。
“哦,那可真是太好了,这老人真是个好人呐,对了,也要谢谢你,老板,你可帮了我大忙了。”刘宇凡感谢道。
“谢什么,就是顺手捎回来了,下回再要什么,来我这儿记一下就行了。”摊主摆摆手笑道。
“恩,那行,那我先走啦。”跟书店老板打了声招呼,在老爸刘建军不解的目光中,刘宇凡抱着《音乐理论基础》,如同抱着宝贝一般走出了书店。
“音乐理论基础,音乐理论基础啊。”捧着怀里的书,刘宇凡满心欢喜地像要裂开一般。就是在自己上大学的时候,这本书也是极不好找的。虽然只是一本讲乐理的通俗教材,但却是连中央音乐学院都在使用的教材,内容的系统性、正确性和权威性都是其他乐理书无法比的。有了这本书,就如同有了一本音乐字典,再遇到一些简单的乐理问题,就算身边没有老师,自己也可以慢慢解决了!
第十二章 大寨小学的音乐课(上)
“小凡,书包都收拾好了吗?今天是开学第一天,可别迟到啊,早点儿去。”看着正往嘴里塞着玉米饼的刘宇凡,刘建军提醒道。
“知道了爸。”,刘宇凡说着,三口两口把剩下的小半块饼子塞进嘴里,随即进屋背起书包说道:“爸,妈,我上学去啦。”
门外,王小勇和刘俭这两个家伙,早就等半天了。看到刘宇凡出来,两个人连忙凑了过去。
“快点儿小凡,就等你了。”王小勇说道。
三个人一路说笑着向学校走去。今天是寒假过后的第一天,去大寨村小学的路上,经常可以看到三三两两的小学生结伴而行。
大寨村在驻马营镇,算是一个比较大的村庄了,大寨村小学也是一所规模比较大的完全小学,附近十几个村子的学生,都要来这里上学。因为学校就在村里,刘宇凡上学十分便利,步行几分钟就到学校了。
学校在村子边上,是刚盖的两栋两层教学楼,在这个时代,村里的楼房还不多见,两层楼的学校算是比较醒目的建筑了,离得老远,就能看到黄色的楼体。
进了校门,一股热闹的气氛扑面而来,三个人去得比较早,老师们还没到齐,教室也还没开门,学生们都在操场上追逐玩闹,女生们大多在跳皮筋踢键子,男生则聚在一起或是玩洋火片儿,或是玩“打仗”游戏,有几个买了“炮子枪”的,正满校园跑,不时开一枪,炫耀着手里的“武器”,惹来一阵羡慕的目光。
不一会儿,学校的广播响了起来。
“全体同学请注意,马上到操场中央集合…”校长宋林生略有些沙哑的声音回荡在校园上空,原本三三两两散在操场上的学生,立刻向操场中央聚集,不多一会儿,就按照班级站好了队。平时在学校的时候天天做课间操,队形是早就操练好了的。
集合完成,各班的班主任也都来到了队伍前面维持本班秩序。刘宇凡的班主任叫马爱红,是一个四十多岁、身材偏胖的中年妇女,长着一张包子脸。刘宇凡印象里,这位班主任脾气很好,总是笑咪咪地,教学也很有耐心,人还是挺不错的。
校长宋林生来到了主席台上。说是主席台,其实也不过就是一个用砖头和水泥砌起来的半米多高的方台子。宋林生五十多岁,廋高个,一头短发已经花白,脸上的神情很严肃。在刘宇凡的印象里,这个宋校长几乎就没怎么笑过,总是一副严肃的样子。学生们也似乎都很怕他,据说他训起人来特别狠,凡是犯了错误进他校长室的学生,没几个不是哭着出来的。平时学生见了他,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避着走,大气也不敢喘。
宋林生不用话筒(其实也没有无线话筒),就那么站在台上,即兴讲了十多分钟,无外乎是开学了,收起心思好好学习,特别是毕业班的学生如何如何之类的。接下来就是各班带回了。
随后就是全班大扫除,排位、发新书、交学费和书费,班主任讲话。很熟悉的一套流程,如今隔了几十年让刘宇凡又重新感受了一番,算是又体验了一次学生时代的生活,感觉很新鲜。
不过想到自己还要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几年,刘宇凡就新鲜不起来了。刘宇凡上学的时候虽然不是顶尖的好学生,但基础也是很扎实的,以他大学毕业的水平,再去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学起,无疑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刘宇凡也想到那些小说里的主角,王霸之气一放,考个全班第一甚至全校、全镇第一,或者把高中、大学的题都做一遍,随后就很牛X的不用上学,只参加考试。可刘宇凡不敢这么搞,小说毕竟是小说,现实里如果那么干,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恐怕会立刻抓去切片研究。
“唉,怎么办呢?”看着那散发着油墨香味的一堆新书,刘宇凡有些烦恼地想着,实在想不出个头绪来,索性又从书包里掏出那本李重光的《音乐理论基础》,看了起来。
“唉,小凡,你看的啥书啊。”同桌的马刚正在翻自己的语文书,看到刘宇凡掏出的这本奇怪的书,他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了过来。马刚在班上可算是好学生,年级排前几名那种。刘宇凡能和他分在一位,这还是同样当老师的老爸刘建军的功劳。不过前世的刘宇凡对这个马刚没什么好感,印象里这个马刚很看不起人,确切地说是看不起那些学习不如他的学生,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刘宇凡。
不过此刻的刘宇凡倒是没那么多想法,以他一个成年人的思维,自然不会再和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较劲。见马刚问自己,很随意地笑着说道:“看本闲书。”
“哦。”马刚看了看刘宇凡手上的书,很奇怪,上面很多自己不认识的符号。
“对了,你预习了吗?看了多少?”马刚又问道。
“预习?哦,随便看了一点,不是很多。”听到马刚的话,刘宇凡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这个预习,就是指提前看下学期课本的意思,那些好学生,一个个都会互相攀比,看谁预习得多。不过没有老师的讲解,光靠自己看,其实很多知识点都看不懂,这预习,实际收效并不大。
“哦,嘿嘿,我语文都预习完了,上面要求会背的,我差不多都背下来了。”马刚说着,一副很自得的样子。
“哦,是吗?你真厉害。”刘宇凡笑着说道,不过却没露出一点惊讶的样子。
“一会儿要测验了,你不看看课本?”马刚有些奇怪地问道。
“呵呵,看这么一小会儿也不管什么用。”刘宇凡说着,心里却有些烦了起来,和这些小孩子们,还真是没什么共同语言啊。
丝毫没有看出刘宇凡对自己的不耐烦,马刚还是不时找两句话说着,想法满足着自己的优越感,一点也没意识到自己在刘宇凡眼里就是个笑话。
“把书都放在桌子里,开始测试了。”班主任马爱红抱着一捆印好的卷子,对着下面的学生说道。顿时教室里响起一阵“哗哗”收拾东西的声音。
六年级是毕业班,自然要求比较严,开学第一天,就搞个测试,看看学生的成绩过了一个假期下滑了没有。
同桌的马刚习惯性地拿出了一个硬纸板的夹子,挡在了两个人中间,这自然是防止刘宇凡抄他的题。看到马刚这样的举动,刘宇凡也是哑然失笑,连说点什么的兴趣都没有。
卷子发下来了,是数学题。这种测试都很自由,一般是哪个科的老师有空就测试哪个科。
扫了一眼试题,大多都是分数加减法,还有一些简单的几何题和应用题。刘宇凡几乎没怎么思考,提笔就答。这种程度的题,对他来说,连草稿纸都不需要,直接写答案就行。
刘宇凡答得很快,但并没有人发现他的异常,大家都在低着头做题,马爱红的注意力,也集中在几个平时爱作弊的学生身上,对刘宇凡这种中等偏上的学生,自然关注得就少一些。
答完了题,刘宇凡装着在那里验算,脑子里却是在走神,想着乐理里面那些和声公式。
“唉,没有键盘乐器啊,光是理论上的东西,记下来也没用,好长时间没弹到琴了,手都有些发痒了。对了,学校里好像是有架脚踏风琴,有机会先拿它练练手,好歹凑合一下吧。”刘宇凡有些无奈地想着。
就这么神游天外,好一会儿功夫,刘宇凡的思维才被老师提醒“交卷”的声音打断。看了看面前的卷子,刘宇凡几乎可以算出自己的分数。他自然不会傻到答一个满分做“天才儿童”,只是按着自己之前的水平,稍稍拔高了一些。
接下来几天的时间里,学校生活渐渐步入了正轨,可怜的刘宇凡同学,也无奈地重温了一把小学时代。虽然有几次想要偷偷溜进老师的办公室摸摸那台古董琴,可音乐老师拿它当个宝贝似的,刘宇凡根本没有机会,只盼着什么时候上音乐课,可以摸一摸。
学校里的音乐课从来不正经上,在这个时代的老师眼里,音体美是纯粹的“副科”,学了也没什么用,所以能挤就挤,能占就占,学生们虽然不满意可也没办法。开学一个多月,愣是一节音乐课也没上。
“今天下午上音乐课啊,大家想着把音乐课本带来。”终于,在开学一个多月后,刘宇凡盼来了自己重生以来第一次音乐课。当班主任马爱红宣布这个消息的时候,教室里一片欢腾,男生们更是兴奋地直拍桌子。
“应试教育,不知毁掉了多少天才。”看着教室里兴奋的学生,刘宇凡心底却升起一股无奈。这些学生是如此渴望上音乐课,然而,音乐离他们却是如此遥远。
第十三章 大寨小学的音乐课(中)
“来几个大个儿的男生抬琴!”教室的木头门框外,一道高亢而又略带沙哑的声音响了起来。
刘宇凡抬头看去,正是学校唯一的音乐老师,楚桂生。
楚桂生今年五十多岁了,长得又黑又瘦,身上常年穿着一套蓝色的中山装,就像是一位普通的农民,任谁第一眼看上去,也不会把他和老师这两个字联系起来。然而楚桂生不但是老师,还是教音乐的老师。在整个学校,楚桂生是为数不多的上过中师班的老师,在代课老师占大多数的大寨村小学里,也算是经过“正统”师范教育的了。尽管楚桂生上的只是为期几个月的速成班。
不过,楚桂生倒是有一样,就是喜欢文艺。他没事的时候喜欢拉二胡,当然,也会弹几下琴,只不过只会用一只手弹。可是,即使是这样,在连“哆来咪”都不认识的其他老师眼里,也算是“通晓音律”的能人了。就这样,楚桂生担任大寨村唯一的音乐老师,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在刘宇凡前世的记忆里,似乎最早的关于音乐的记忆,就是楚桂生手里那吱吱哑呀呀的跑调的二胡声,还有那永远只是单旋律的风琴声了。
此刻,再次看到这位“启蒙老师”,刘宇凡心里不禁感慨万千。在上一世,刘宇凡上小学的时候很喜欢唱歌,也唱得不错,楚桂生很喜欢他,一直让他当自己的音乐课代表,虽然楚桂生没有真正教给刘宇凡什么专业的音乐知识,但却培养出了他一颗热爱音乐的心。因此,对于楚桂生老师,刘宇凡是心存感激的。
“抬琴去喽!”
“往后撤!别跟我抢!”
“快跑啊,谁先到谁抬!”
听到音乐老师抬琴的命令,教室里一片热闹,男生们一边疯喊着,一边争先恐后地向教室外面赶去。
这也算是音乐课之前的一道特殊“风景”了。孩子们喜欢上音乐课,可不仅仅因为喜欢唱歌。在他们的心里,音乐课是在应试教育的沉闷空气中,难得的一丝小清新。因此,他们享受上音乐课的每一个环节,当然,也包括“抬琴”这个力气活儿。
脚踏风琴很沉,六年级的孩子力气有限,一般要四、五个人才抬得起来。不过,这丝毫阻挡不了孩子们对“抬琴”的热衷。在他们看来,就算是摸一摸那木头琴,都是巨大的幸福了。如果能在把琴抬到教室以后,趁老师不注意,偷偷地打开琴盖,再弹上两下,那就足以在同学们中间炫耀上一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了。
刘宇凡没有动,默默地坐在座位上,看着身边的男生一个个像过节日似的往外跑,嘴角噙着一丝微笑,回味这难得的单纯快乐。
“这个刘宇凡今天真是奇怪,平时上音乐课的时候,抬琴属他积极,今天怎么不动了?”坐在刘宇凡侧后方的张晓莉,有些奇怪地看着这个同学。
要说这张晓莉,可也算得上大寨小学的一个小有名气的“名人儿”,高个子,圆脸蛋,白白的皮肤,算得上是小美女一枚,而且也和刘宇凡一样,喜欢唱歌,学习成绩又不错,很多小男生都曾经对她产生过倾慕,只是大多不敢表达,偶有几个胆子大的,给她递些纸条或是偷偷写信,还折成漂亮的花边,但张晓莉如同一只高傲的天鹅,从来对这些不屑一顾。
在张晓莉的心里,对这刘宇凡却是有些“另眼相看”的,不过也只是因为刘宇凡的歌唱得不错罢了。小孩子都喜欢互相攀比,张晓莉也不例外,以前在上音乐课的时候,楚老师经常表扬他们两个,有的时候还让他们一起在全班同学面前唱,六一儿童节的时候,两个人也都上台表演过节目,这就使得张晓莉一直觉得,全班,甚至全大寨小学,只有她和刘宇凡两个人唱得唱得好,当然,在她心里,或许觉得自己应该比刘宇凡唱得好一些。毕竟自己是女生,女生唱歌总是要比男生好听的,而且,刘宇凡的声音也不如自己好听。
正因为这样,张晓莉对楚老师让刘宇凡当音乐课代表这件事,总有些不高兴,她觉得,音乐课代表应该她来当才对。
当然,这些小心思,她从来没有说出来,农村孩子大多还是很内向的,就算是自己不高兴,也不好和老师或同学说。
“哼,当了音乐课代表,就摆起架子来了,连琴都不去抬!”张晓利觉得楚老师应该不满刘宇凡这种行为,可她看看门口,楚老师也不知道哪儿去了。
一会儿的功夫,在男生们的喧哗声中,那台褐色的、油漆已经差不多掉光的老式脚踏风琴被抬了进来,放到了讲桌的位置上。而讲桌,早就在之前,被男生们抬到了教室的角落里。
“都别乱动,回座位上坐好!”楚老师就像是掐准了时间一样,琴刚摆好,他人就跟着走了进来。那些想要偷偷弹两下的男生,一个个心有不甘的回到了座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