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有些茫然,因这好像并不是噩梦,梦里,她站在竹林间一处竹屋前,背靠着竹墙,有个男人低下头轻吻她。
好似唇上还留着柔软的触感,她记得那瞬间的悸动,想要逃又不想逃,迷糊中,似看到蓝色的衣袍,缓缓从那人身上滑落,露出雪白的中衣。
她的脸一下更红了,她怎么会梦到这样的梦!
第22章
听说杜若醒了,谢氏急忙忙来看她。
她满怀着担忧,毕竟杜若去一趟宫里不说,又是掉入池塘又是生病的,使得她生出一种很不详的预感。
坐在床边,谢氏握住杜若的手掌,柔声道:“有没有舒服一点了?”
“嗯,就是睡得不大好,头还有些难受。”杜若靠在牡丹满园的迎枕上,安抚谢氏,“其实我这不是病,娘不用担心,等到明儿就会好了。”
她知道是为什么。
那时梦到赵豫强占周惠昭,她从来没有细思过,就把所有的错都归在赵豫的头上,因为她相信周惠昭,可昨日却出了那样的事情,连杜绣都看出来了,甚至宁封也告诫她,她忽然就觉得自己很可笑。
可能她并不愿意接受事实,所以她病了,浑身的不舒服。
只是一觉醒来,仍是原样。
她并不好逃避。
谢氏轻抚她头发,又摸一摸她的额头,不冷不热的,确实不是风热,她问道:“不是病了就好,往后可要小心些,我常叮嘱你做事要三思而后行。”她顿一顿,“昨日在宫里,娘娘可与你说什么?”
晨光里,母亲的眸中满是关怀,又有些担忧,像很是紧张这件事情。
是不是母亲也怕赵豫娶她?是了,那时她把赵豫纠缠她的事情告诉他们,他们定是一直在想办法保护自己,杜若道:“娘娘一开始让我陪在她身边,但是后来不知为何,她就不赏花了,也不要我陪着了。”
这倒有些奇怪。
谢氏思忖着,又问:“听说你还遇到国师了?”
发生了这种事情,大抵玉竹也不好瞒着,母亲询问她就一五一十说了。
杜若低头揪着盖在身上的被子,半响道:“是,好像娘娘让国师看我面相,所以国师看了一看,也不知我面相好不好。”
她这宝贝女儿的面相怎么可能不好?谢氏没有半分的怀疑,但转念一想,若是面相好,那岂不是…果然皇后是起了这种心,她就有些坐不住,想使人去打听打听,与杜若道:“你好好歇着,你祖母让你别去请安了,这几日不要吹到风。”
杜若乖巧的答应一声。
看到谢氏急匆匆走了,她心想母亲定然害怕赵豫会娶自己,她许是要去查的,到时候若查到娘娘打消主意,那么宁封也是真的说了她面向不好。
那自己岂不是欠他人情了?
以后梦到他,到底要不要说?她叹口气,歪在迎枕上,闭起眼睛。
谁料眼前一阵黑暗,刚才做得梦又清晰的浮现出来,她只觉脸上烧得很,忙把眼睛又睁开来。
也不知晓那男人是谁,会是自己将来的丈夫吗?这梦没头没脑的,着实讨厌极了,幸好只有她一个人知,不然脸都不知道往哪里搁。
她下来用早膳,吃得一半时,玉竹与她道:“金铃在外面,说周姑娘使她来看看,姑娘的病有没有好,说周姑娘很担心。”
杜若手顿了顿道:“便说我好了罢。”
玉竹答应一声,出去告知,回来时见杜若已不在用饭,她小声道:“其实周姑娘也真是有些奇怪,那时候在漕运河,她周家的船便遇到险滩,这次在宫里的荷花池也是,奴婢可不信姑娘是灾星。”
“谁说我是灾星?”杜若询问。
玉竹就朝鹤兰看一眼。
昨日她陪着杜若去乘舟,鹤兰是留在长廊的。
鹤兰只得道:“姑娘摔入池塘,姑娘们都晓得了,有几个坏心肠的便说起在漕运河的事情,说姑娘一坐周姑娘的船,船就沉了,这回也是。这话大姑娘也听见的,当时气得不得了,被二姑娘拉住了才没有吵架。”
但等她回来,杜蓉却一点没有表现出来。
玉竹道:“奴婢瞧着周姑娘倒像是灾星,姑娘怎么会?瞧瞧我们杜家,老爷可是宋国公,手握重兵,他们周家哪里比得上?周老爷虽得了伯爷的爵位,可一条腿都没了,抵得上什么用?周姑娘至少是不旺她父亲的。”
杜若手放在桌边,想到周老爷那天受重伤,她专程跑去安慰周惠昭,陪着她一起哭,心里不由一阵刺痛。
她站起来:“我想睡觉了,你们别再发出声音。”
转身走到床上,她侧对着她们闭起眼睛。
这阵子好像过得很慢,可又好像过得很快,杜若清晨起来,站在庭院的梧桐树下,竟发现自己长高了一寸。
她大喜,叫玉竹在树干上画一道痕迹。
“说不定我很快要赶上大姐了。”
玉竹笑道:“现在正是姑娘长个子的时候呢,只要姑娘多吃些,定然会生得极为高挑的。”她看着杜若,小姑娘前阵子很是忧愁,饭也吃得少,但近日又好了,连带着老爷,夫人都很高兴。
她们作为奴婢对有些变化是很敏感的,直觉主子们是解决了一桩难题。
不管如何,总是好事。
正当要伺候杜若去女夫子那里,鹤兰见到一个丫环进来,听得几句她说道:“姑娘,章家来提亲了。”
两家早有结亲的意思,是以八字早就测好了,到得今日关键的一步,那是极为慎重的。
杜若道:“走,我们去上房看看。”
谁料才出来没多久,便遇到杜蓉,她穿着件梅色折枝石榴的褙子,素白的裙儿,头发梳成元宝髻,插着两支华胜,光彩照人,那双眸像是有宝光蕴含着,明亮又炙热。
见到她,杜蓉微微一怔:“你也是去女夫子那里吗?”
杜若噗嗤就笑了:“这条路才不是去女夫子那里的呢,这是去上房的!”
杜蓉难得脸红:“不是吗,是我走错了。”
“大姐,你就别装了,现在都要定亲了,还遮遮掩掩呢,走,我们一起去。”她拉住杜蓉的手,“祖母那耳房旁边不是有堵墙吗,我们就沿着那墙过去,看一眼便走,当然,你要多看几眼也无甚,反正现在不算晚。”
“你什么时候这么会说话了?”杜蓉捏她脸,她实在没法不承认。
两人偷偷摸摸的,正想法子要窥视,身后却传来声轻笑:“大姑娘,三姑娘。”
听到这声音,杜蓉身子僵住了,她脸颊发烫,有些害羞怕转过身,虽然一早知晓他们能成亲,可现在要面对面,却是生出一种又渴望又胆怯的情绪。
杜若先转过来,看到高高大大的章凤翼,他今日打扮的十分庄重,锦衣华袍,腰悬玉佩,没有丝毫的土匪气,她还看到他三个弟弟。
只等看到最小的那两个,实在是忍不住笑起来。
那么小的孩子竟然也穿着整齐的长袍,还是一模一样的,表情都很严肃,而且他们也没有看她,倒是都盯着杜蓉,等到她转过身,齐刷刷得叫了声大嫂。
杜蓉羞红了脸,都不知怎么反应。
章凤翼眉头一挑,训斥道:“在家怎么教你们的,现在还不能喊,这是要等洞房之后第二天才叫的,知道吗?洞房也不准叫,也别来闹,哪个敢偷摸到房里,别怪我…”他说到一半,觉得哪里不对,忙看向两位姑娘。
那姐妹两个的脸都有些红,尤其是杜蓉,恨不得上来打他,她拉着杜若快步逃了。
第23章
两人的婚事最终定在明年的四月。
毕竟杜家才在长安定居,很多事情都是不稳定的,像杜蓉的嫁妆,也不曾完完全全的准备好,老夫人便打算多留杜蓉几个月,等到春暖花开再把她嫁出去。
前阵子一直炎热难当,姑娘们都不曾随女夫子学习,怕晒黑她们,硬是停了一个多月,七月流火,稍许凉爽些,她们才又从闺房中出来。
但外面仍是热得很,杜绣摇着纨扇,与杜若道:“下个月便是中秋,祖母已经在命人设置拜月台,三姐,你打算请哪几位姑娘过来与我们一起拜月呀?”
杜若正当在写字,闻言淡淡道:“今年懒得请了。”
“哎呀,不请你的周姐姐了吗?”杜绣扬眉,“你与她那么好,以往哪年不一起拜月?我听说她使人过来家里好几回了,你怎么不去看看她?”
哪壶不开提哪壶,杜若道:“要你管。”
她晓得杜绣是故意的,因为她那日没有听杜绣的,也没有提周惠昭的事情,所以杜绣好似不甘心。可她现在不会再为周惠昭难过了,但她也不想对此评价什么。
见杜若连脸色都没有变一下,杜绣又觉无趣,看着她深深叹了口气,杜若与周惠昭决裂不说,竟与赵豫也决裂了。她实在不知发生何事,也不明白,杜若为何要放过赵豫这样的男人。
他十有八九是太子,是未来的帝王啊!
可她偏偏那样绝情,以至于赵豫都不再来杜家,他已经很久没有出现了。
杜绣很烦躁的又摇一摇纨扇。
听到她们说请人的话题,杜蓉与杜莺道:“我瞧你与袁姑娘很是投合,不如请她过来拜月?”
杜莺除开家人几是没有朋友,但也这怪不得谁,毕竟没有人愿意与病者走得太近,看到听到各种病痛,谁都会不舒服,可谁想到,她那天去宫里,很快就获得了袁姑娘的好感,她们都喜好下棋。
那天袁秀初多赢她一盘,可也直夸杜莺的棋艺好,这段时间甚至还来杜家看过她,没有丝毫的嫌弃。
杜若把笔放在和田玉雕刻的骆驼笔架上,赞同的道:“就请袁姑娘吧,她这人多才多艺很有意思。”
她笑着看杜莺。
这回杜蓉与章凤翼定亲之后,再没有像梦里一般,发生那么多的事情,杜莺的身体甚至还比以前好了呢,她极是高兴,这样下去,说不定会痊愈的。
杜莺点点头:“那就请她罢,不过袁家这样大的家族,她未必会来。”
“他们虽是名门望族,可旁系好似消亡的厉害,也就只剩下这主干了,甚至比我们家还冷清。”杜蓉道,“过几日你就写请帖去,她一定会来。”
杜绣在旁听着,眼睛一转。
袁秀初的父亲乃吏部左侍郎,虽然还没有坐上天官的位置,可好似很有权利,听说大燕官员调配,升官贬谪,他都有参与。没想到杜莺那么厉害,才第一次出门,就交到袁秀初这样的朋友了。
果然姨娘说得不错,虽然刘氏是个草包,可生得两个女儿都是不俗的,可见姨娘还是有些见地,只可惜没有儿子有什么用?
弄得她一个庶女,连兄弟都没得依靠。
杜绣无奈的叹口气。
到得中秋,杜家没有从铺子买月饼,因老夫人出身世家,口味极挑,是以厨子还是在金陵时的那位老厨,跟着老夫人几十年了,什么都会做,月饼自然不在话下。就是数量不太多,可老夫人还是命人送了一些去雍王府,章家,还有杜云壑,杜云岩的同袍家里。
可那日,宫里也赐下月饼来,连同着别家送的,真正是吃不完的架势。
光是杜若这里,就得了三十来只,她看着发愁,自己吃了一只枣泥月饼,与玉竹,鹤兰道:“早上,中午都在吃这个,我晚上都不想吃了,明儿也不想吃,你们拿去分了。”另外叫玉竹取些银钱出来赏给院里的下人,“今日可以喝点儿酒,与家人愿意玩什么便玩什么罢,我去庭中赏月定是很晚才回的,不要疯了就是。”
两人连忙道谢,欢天喜地的走出去。
中秋一年一次,很是隆重,天稍许黑,婆子们就拿着长杆子,踩在梯子上挂灯笼了,杜若眼见差不多,穿上新裙衫,又将早就做好的剑穗放在袖中,去上房给长辈请安。
老夫人笑道:“今儿还买到很好的螃蟹,若若,你可不要吃到明儿早上呀!”
吃螃蟹是考究功夫的,还得要一套的工具,她本来就慢,吃个螃蟹是不得了,众人都笑起来。
谢氏道:“您也不能多吃,小心身体。”
年纪大了,有时候反而贪吃,老夫人别看着平日里四平八稳的,可也因吃东西闹过几回肚子了,她笑道:“有你盯着我也吃不了,走吧,我们这就去庭院里,来,峥儿,我们一起去。”
杜峥今年七岁,生得瘦瘦小小的,像个小豆芽,性子也不是疏阔的,很是寡言,听到祖母叫他,他走过去,低声道:“好。”
老夫人把手放在他头发上摸一摸,轻轻叹口气。
杜莺瞧在眼里,眼睛忽地一红。
这是他们二房唯一的儿子,可偏偏那样弱小,不像杜凌健健康康的成长着,已经是个勇猛的少年。
她的弟弟何时能长大呢?
也不知她能不能看到,她轻喘口气,扶着木槿的手跟在后面。
杜若走出房门,问杜凌:“玄哥哥今日会来的吧?以往每年中秋他都会来的。”人月两团圆,他没有家人,与谁去团圆呢?
唯有来他们杜家。
“请是请了,可也不知来不来。”杜凌摇摇头,“他这阵子都在操练兵士,有时候太晚,就住在操练场上,不过今日是中秋节,普天同庆,他应该不会还留在那里。”
是有许久没看见他了,所以她的剑穗一直没有送出去。
杜若同杜凌并肩到得庭院。
月亮高挂在空中,像个银色的圆盘,照拂下来,洒落一地的光亮,与周围楼台亭榭上的灯笼交相辉映,使整个院子都笼在温柔里。
还未到用膳的时候,众人三三两两的说笑,杜若刚走到一棵枣树前,就听到下人们说有客人来了,她惊喜的回过身,瞧见贺玄正走过来。
行走间,月光好似在他身上流动。
老夫人笑道:“听闻你最近辛苦了,今日可要好好歇一歇,我们长安的安危是交托在你手里的。”
贺玄道:“这还谈不上。”
他话极少,老夫人知晓他的脾气,便没有多说,杜云壑,谢氏与杜凌上去,笑着问一问他的近况,他一一答了,停留片刻,朝杜若看过来。
她仍站在枣树下,穿着件月白色绣粉色缠枝茶花的短襦,下面一条长裙是藕荷色的,什么花纹都没有,只星星点点用银线绣着,在这夜晚,在灯笼光下,不时的闪烁着,好像天上的流萤。
他大步走过去,瞧着她梳了花苞的脑袋往上抬了几寸,挑眉道:“你长高了。”
只是两三个月未见,她竟然高了不少。
“剑穗做好了吗?”他第二句便问起这个。
杜若笑起来:“早就做好了,但是你一直没有来,我想亲手送给你。你知道吗,大姐与章大哥已经定亲了!”
她拿出剑穗,微微一晃。
是用深红色的丝绦扎成的,顶端束着六颗深紫色的宝石,都是极浓重的色彩,但她好像仍不是很满意。
“可惜我没有寻到接近于黑色的那种红,或者再带着点儿紫,那更合适你。不过这宝石很好看,虽然不是最贵重的,但是很少见,我也只有那么几颗了。”
她很认真的说着这些,贺玄道:“你说的那种颜色,世上并没有。”
“是啊,所以可惜了,当然别的颜色也不错,可你总是穿着黑衣服。”她既然要送剑穗,当然要配好颜色的。
也只有姑娘在意这些罢,贺玄袖子微拂,轻咳声道:“那你觉得我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合适?”
“这可多了,像湖色,青色,蓝色…”她说到蓝色两个字,只觉舌头打了结一样,脸色一下发红起来,她说不下去了,垂下头掩饰,又把剑穗递给他。
他道:“你用得丝绦是不是太粗了?”
“怎么会?我记得你的剑柄的,专门选了差不多的丝绦。”她不满的抬起头,把剑穗从剑柄穿过去,“你看,不是正好吗?”
那刹那,他看到她脸上芙蓉一般的颜色,绽放着,也不知为谁。
他一动不动,凝视着她。
在他琥珀色的眼眸中,她看到自己的倒影,看到他头顶上一望无际的苍穹。
好像有落叶从枣树下飘了下来。
晃晃悠悠的,打破了这容易让人迷陷的片刻,杜若耳边听到老夫人的声音:“若若,快些过来,坐我旁边。”
“祖母叫我呢,我走了。”
她转身而去。
他手指轻抚在剑穗上,低头一笑。
第24章
众人陆续入座。
因今日请了贺玄,男女是分开的,但也离得不远,只有一丈的距离。不过杜蓉疼爱杜峥,并没有让他坐在那里吃,拉着他小手道:“你坐在娘跟我中间,好不好?”
孩子当然更依赖母亲,连连点头。
杜蓉笑一笑,带着他走了。杜云岩就在旁边,她一眼都没有看他。
老夫人瞧见杜峥过来,没有反对,与刘氏道:“你好好照顾峥儿,他实在太瘦了,也不知怎么就吃不胖。我专令厨房每日都熬荤汤给他,听说也能吃下一大碗的,可与去年竟没什么变化。”
刘氏觉察出她有一点怪自己的样子,垂下头答应一声。
杜若就在老夫人身边,眼见那一套吃蟹的物什送来了,她挑了一只螃蟹,把蟹黄扒拉到老夫人那里:“祖母不能多吃,那就光吃这个罢。”
那是螃蟹身上最美味的东西了,老夫人笑得眼睛都眯起来,老人家看到小辈孝顺总是高兴的。她也就吃下了,只叮嘱道:“一只就够了,你再给我,你还吃什么,吃腿要吃到何年何月?其他的都留着吧。”
杜若笑着点点头,埋头剪蟹壳。
四位姑娘,就她离得最近,杜绣要去献殷勤都难,她暗地里撇撇嘴儿,觉得杜若其实也挺狡猾的,每回就亮出那么一点小小的孝心哄得老夫人欢喜,但这些谁又做不来呢?还不是看老夫人给不给机会。反正她总是坐得最远,她转过头朝远处看一眼,唐姨娘上不得宴席用饭,刚才与吴姨娘过来与老夫人请个安,便已经走了,而今连人影都不见。
而另外一桌坐着男人的开始热闹起来,夹杂着杜凌年轻的声音,时不时的问贺玄操练的事情。
他今年十六,跃跃欲试,想要去军营谋职,但杜云壑觉得他还不够成熟,让他在家中多看看兵书,多练下武艺,可杜凌实在是耐不住,贺玄不过比他大了两岁,早已身经百战,他也想为大燕立下军功。
看出儿子的热切,杜云壑淡淡道:“皇上前几日问起你,我说等明年…”
话还没有说完,杜凌就叫了起来:“我明年终于能有事情做了?”
杜云壑狠狠瞪他一眼:“就你现在轻率的德性,便是让你做,又能做成什么?”
被父亲训斥,杜凌忙闭了嘴。
杜云壑又教训他几句:“你往后多跟王爷学学。”
没有叫他小名,这句话便是很郑重的。
贺玄道:“云志只是没有经验罢了,相信过得几年,他必会有所成就。”
见他为自己说话,杜凌朝他挤眉弄眼。
杜云壑拿这儿子没辙了,瞧杜云岩一眼,端起桌上的酒喝起来。
而从始至终,杜云岩都没有开口,因他看见贺玄时,心情就已经糟糕不能再糟,那可是干涉杜蓉终身大事,威胁过他的人!真不知道老夫人与杜云壑怎么想的,还能请他过来,这是要让他的脸往哪里搁?
毛头小子也是命好,当上了王爷,杜云岩冷冷盯着贺玄,要有哪一日他寻到把柄,一定要报这一箭之仇。
他闷头喝酒。
不料女眷的桌上却突然传来一声惊呼,又有竹箸掉落的声音,敲响在八仙桌上。
众人都寻声看去,原来竟是香茹发出来的。
谢氏就有些不悦:“大呼小叫的,到底出了何事?”
“少爷,少爷的手…”香茹颤声道,“还有脸。”
刘氏已经哭起来,抱着杜峥:“峥儿你怎么了?你这是又起疹子了?”
他们才发现杜峥的脸上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的红疹,在月光下看起来有些瘆人,老夫人不由大怒,站起来道:“他自小到大也就鹅肉不能吃,故而今日便只一个菜是有鹅肉的,离得那么远,怎么还吃到他嘴里?你这娘怎么当的?还不去请大夫!”她把竹箸往桌上用力扔下,筷头触到桌面竟是一下子弹得很高,可见她心头是有多大的怒火。
因饭前,她就已经叮嘱刘氏,让她好好照顾杜峥了。
可刘氏连伺候个饭都做不好。
杜蓉见母亲哭得那么厉害,却是质问香茹:“菜是你布的,你怎么夹了鹅肉?”
“奴婢没有啊。”香茹晓得杜蓉的泼辣,吓得浑身发抖,“奴婢怎么敢予少爷夹鹅肉…”她跪倒在杜峥脚下,“少爷,您说,您可吃到鹅肉了,您得给奴婢做主!”
杜峥脸上痒得慌,他很害怕,可他也不记得吃过什么了,但是香茹总是照顾他的,怎么会害他呢?
他摇摇头:“我没有见她夹鹅肉的。”
那是从天下掉下来的了!
老夫人手按在桌上,实在是气得不行。
杜云岩听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大踏步从那边的桌上走过来,当着众人的面,一巴掌扇在刘氏脸上,怒斥道:“你这是要害死峥儿!他本来就被你养得不成样子,现在你还想害死他,你怎么当娘的?我就没见过你这样的母亲,瞧瞧莺儿,也是你做得孽,我早该把你休了!”
这一幕又很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