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静因为自己没出息的期盼而赌气,干脆想决绝地不回了,可情感却背叛了理智,说到底,她还是想和杜晓风联络的,哪只是这么几个字的短信也行。
“听歌呢。”
温静最后草草写下了这些,为了表示自己没有说谎,她随手拿起桌子上的MP4,把耳机塞进了耳朵里。
杜晓风回复得倒是很快,但依然没几个字:“听什么歌?”
“first love.”温静诚实地发回去,但马上就后悔了,她觉得这是种暗示,没准让杜晓风误会她还想赖着他,可惜发出的短信不能半路拦回来,温静忐忑地等着杜晓风的回复。
“哦,我看你半天没回我,还以为跟你男朋友在外边玩呢。”
杜晓风没有因为敏感的歌名而产生反应令温静稍稍松了口气,而他提起江桂明反倒让温静有一丝的雀跃。她想杜晓风还是在意她的,没准因为杜晓风的存在而有些吃醋。
“没有,你呢,在干吗?”
温静本来想反问一句,是不是跟金薇薇在一起,虽然她知道一定没有,杜晓风不会这么明目张胆,但是提起金薇薇她自己先不舒服起来,所以还是没问。
“刚和一个报社的朋友吃过饭,他答应帮忙找孟帆的杂志。这件事薇薇确实帮不上忙,我一直在四处找人,这个朋友还是很有门路的。”
结果金薇薇的名字还是被杜晓风自己说了出来,他热心帮忙寻找杂志所带来的喜悦顿时减去了一半,温静讪讪地摆弄着手机。
“是吗,谢谢。”
“所以你不用太勉强自己。”
虽然温静的短信很简单,但是杜晓风还是很快就回复了,然而他的话里好像另有所指,让温静疑惑起来。
“什么意思?”
这次间隔的时间长一些,大概有一刻钟,温静的手机才再次响起。
“如果只是因为杂志的事,你没必要一定去找江桂明,我听薇薇说他在业内的名声并不好,挺花的一个人,不怎么靠谱。”
温静看着这条短信有点哭笑不得,上次江桂明的事他居然当了真,甚至以为她是为了杂志才和江桂明交朋友的。这大体上市金薇薇的猜测,因为温静和江桂明都找过她,目的也很明显,就是为了杂志。温静有点生气,觉得金薇薇还在用另一种方式瞧低她,为了几本过期的杂志,她就至于找个男人去奉献身心?虽说杜晓风的关怀让她稍感安慰,但是反过来想,他还是信了金薇薇的臆断。而且他就靠谱吗?如果没有分手,温静又怎么会尴尬道如此境地?
“谢谢关心,我的事我自己能解决。”
温静赌气地回复,杜晓风又隔了一会才回过来。
“什么是你的事?孟帆的杂志?那不应该是苏苏的事吗?你至于吗?”
温静觉得杜晓风莫名其妙,他当初不愿意帮忙也就算了,现在还好意思拿这件事来责问自己?
“老同学最起码的情谊,我不像某些人那样,怕这怕那的。”
杜晓风好像一点都没看出温静的讽刺,回复的内容毫不相干。
“温静,你的初恋不是我吧?你是不是最先喜欢孟帆的?”
温静愣愣地看着手机,胸口微微喘息着,她愤愤地关了机,把手机使劲扔到了床上。
杜晓风怎样都无所谓,不喜欢自己也就算了,喜欢上自己不喜欢的金薇薇也就算了,甚至说一些不中听的话,这都可以。但是他就是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否认他们的感情。
那毕竟是存在过的,是她最难舍弃的青春爱恋,明明是两个人的爱情,却只剩下一个人怀念,真的太可悲了。仰躺着的温静感到从未有过的绝望,她想,自己那七年算是白过了。
3到了7月份,温静终于又开始上班了,在西边的一家挺大的手机卖场,做销售员。
用保洁布擦着柜台的时候,温静想起了幼年经常被大人问到的那个问题。
“长大想做什么呀?”
“科学家!”“律师!”“外交官!”
小孩子的回答基本上千篇一律,他们都觉得自己未来会是这么厉害的角色。而长大后,千千万万个想当科学家的人渐渐变成了打工仔、司机、厨师、售货员、小白领……悲观地说,这就是理想与现实。
乐观地说,世界大概不需要那么多的科学家。
只不过在城市中奔波的人们,在某一天也会停下来想起幼时的话,当然,随着一身叹息,最终还是要任由这些遥远的憧憬消逝在现实的缝隙里。
比如望着光可鉴人的玻璃柜的温静,她一直觉得自己永远不会做服务行业,一是因为她不喜欢,无法忍受跟各式各样的人赔笑脸,二是她看不上,尽管她也学了经济学,知道第三产业是多么重要,但是放在自己身上,她还是有着“那是伺候人的活”这种观念。
可是真正穿上制服,站在柜台旁,温静也不觉得怎么样了。拼命招揽顾客,向他们推荐一款款手机时,想得最多的是怎样才能卖出去拿到提成,至于她娇嫩的小心思,早就被生活的厚障壁挡得严严实实。
或许有哪个激愤的年轻人跳脚说过成长是埋葬青春与梦想的元凶,但是认认真真投身于这个世界的人们很少会关注这个了,也许没什么目标,努力的理由很简单也很无聊,但这就是生活。
刚开始上倒班温静还是有些不适应,晚上回来通常会感觉很累,趴在床上马上就睡着了,什么杜晓风,什么江桂明,都统统扔在了梦乡之外。
渐渐空闲下来,温静便又继续寻找孟帆的杂志。倒不是说她还有多大的热情,只是目前来说,实在没有什么别的事让她去忙,而这件事微妙地连接着过去和现在,是她乐意去做的。
苏苏和男朋友去了香港,临走前她来温静家住了一宿,她微微有点婚前恐惧,因此又讲了一遍过去的那些事。半睡半醒间,温静彷佛听见她提起孟帆,结束语是一声长叹,至于为什么叹气,温静记不清了。
第二天送走苏苏时,苏苏还是挺高兴的,她答应给温静带一长串的化妆品清单,并且很慷慨地答应会选面膜做礼物。直到转过身去,温静才觉得苏苏的背影有些寂寥。
如果孟帆活着,也许就不是现在这样了吧。
能帮助温静的人越来越少了,这让她更加坚信依赖别人不如依赖自己。想来想去,温静用了个最笨的方法,在网上发帖子。
温静于是写好了一篇文章,在人人网上发了上去。
她没什么文采,上学时语文一直中游,费尽心思也不过凑够了短短一段话:
《初恋爱——寻“孟”之旅》
这其实是一个寻人&寻物启事,所以请看到的人帮忙继续转帖下去。
我要寻找的梦是一个叫孟帆的男孩,但是他已经去世了。
我要行走的旅途是一本叫《夏旅》的杂志,但是只想要过期的那些。
请别误会,这不是个玩笑。
孟帆是我同学,他的初恋是我最好的朋友。
他是在今年春天的时候因为车祸去世的,留给我们的只是他作为记者在《夏旅》杂志上刊登的文章。
(附:孟帆的《又见槐花飘香时》)不知道看完这篇文章的你会不会想起自己的初恋?
我就想起了,或者说我从来没忘记过。
初恋这东西很好也很坏。
好的是,我永远记得我的初恋是谁。
坏的事,我往往失去了他。
初恋这东西很坏也很好。
坏的是,我不知道我是谁的初恋。
好的是,不管是谁他一定记住了我。
看到这里的人,如果你有《夏旅》这本杂志,请发邮件wenjing_firstlove@163.com,我会和你联系。
如果你没有,但只要你有过初恋,能体会这种心情,请帮我把这个帖子转发给另一个人。
这是给天堂里的那个人的回信。
是真正的寻梦之旅。
4温静的帖子又引起了老同学的一阵唏嘘,但是很快就销声匿迹了。这是温静意料之中的事,网络很大,大到看过的东西转瞬就忘了,大到谁也不愿意在哪里停留下来,大到什么心意都可以沉入深海。
从每天登陆几次邮箱,到几天登陆一次邮箱,慢慢的温静几乎不抱期待了。尽管也会不甘心,但是这就是这个世界的态度,对死去的人,对消逝的爱,仅仅是浏览的时候在心里打了个旋,然后马上就忘记了。所以当在超过对方发送日期五天后,温静在自己的邮箱里看到一封关于《夏旅》的来信时,她惊讶极了。
发信的是一个高中生,她在附件里放了几张杂志的图片,以确定是否就是温静需要的那些。
信的最后,她有些疑惑地问:“我妈妈说也许是个骗局,但是我没发现这个杂志有什么地方能让你骗到我,既没有抽奖也没有要我的手机号码。
(PS:取杂志的邮费可要你出!)我就是觉得有意思所以才给你发邮件,你说的是真的吗?真有这样的人吗?”
温静修改了好几遍,生怕把这个女孩吓跑,总算措辞说清了她不是骗子,孟帆确有其人,她会承担往返邮费等等问题。
发出了邮件,温静立刻迫不及待地打开了邮箱附件中的照片。那里面有一篇孟帆的文章,是她从来没看过的。大概是在做关于博物馆的相关专题,所以那篇文章的大标题是《北京?馆》。前面写的都是行走于北京各个特色博物馆的介绍。而在中国科技馆那篇的最后,温静看到了属于孟帆的别致文字。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原先来这里参观的那些设备因为都已不稀奇而被替换下来。
抛物面传声装置是少有几个留存下来的。拍照这天,我对准焦距的时候,还有一个孩子在和她妈妈做远距离的对话。我不知道他们说了什么,但是看到那孩子欢快的笑颜,我想传来的一定是很美妙的声音。
这个像大锅盖一样的橘红色物体使相距50米的两人能够说着悄悄话。我曾经也站在它面前,有点紧张地对着中心点。那我们中学时的一次旅行,遥远的另一边站着我喜欢的女孩。有那么一瞬间,我想通过它说“我喜欢你”,但是胆小的我最终什么都没有做,只一愣神的功夫就被其他男同学拉了下来。
那时明明很认真地喜欢,却不敢面对面地说出来。
而现在面对面可以说出无数爱,却不能很认真。
这是只有我一个人感悟到的事吗?
我想不是,这只是所有人最初的憧憬和最终的遗憾。
那个传声器不能存储,否则在转瞬即逝的声音里,大概可以寻觅到很多爱。
5孟帆笔下的旅行其实是一次团日活动,由校团委组织三个年级的团员去做的学习考查。
不过对于温静他们来说,这样的活动基本上就和出去郊游一样,因为只要是同学们一起从教室里走出来,那么去哪里都一定是快乐的,所以辅导员还没训完话,他们作为中间年级就先一步偷偷溜走了。
这种事情通常是杜晓风带头,他们几个男生先叽叽咕咕地商量好,再给女生一个眼色,大家就瞅准机会躲在低年级同学的后面跑出了老师的视线,连老实的孟帆也被他们拉了出来。
“团委老师会不会生气啊?”温静怀着亢奋的情绪紧张地说。
“不会!咱们又没到外面去!科技馆嘛,就是要多动手,少动口!”杜晓风毫不在乎地说。
“那咱们去哪儿?”苏苏还缩手缩脚地低声问。
“去二层呗!别让老师撞见咱们!”杜晓风直直楼上。
“老师看这边了!”
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嗓子,他们这些做贼心虚的人“轰”的一声一起往楼上跑去。
纷踏的脚步声中,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挤作一团,人群中的温静突然觉得谁抓住了自己,她抬起头,看见杜晓风朝她露出了狡黠而羞涩的笑。
在那么多人中间,杜晓风牢牢地牵住了她的手。
到了楼上他们再不忌惮,即使没有现在科技馆里那么多有趣的高端设备。他们仍然被眼前新奇的仪器所吸引。这就是电脑时代之外的快乐。
从倾斜的小屋出来,温静和苏苏看见孟帆独自一人站在一个器械旁,拉起了一个很大的泡沫。他的样子很认真,手稳稳地扶着拉杆,肥皂泡在他的操纵下闪烁着微光,衬着他的模样更加显得清秀。
温静瞄了眼偷偷看着孟帆的苏苏,一把拉住她,笑着说:“走!我们也过去玩玩!”
苏苏扭捏地跟温静走到那个器械跟前,看见她们的孟帆紧张起来,手一晃,拉杆就掉了下去。
“难吗?”温静兴致勃勃地拿起拉杆问。
“还成。”孟帆简单地回答。
“咱们一人一个,看着谁的泡泡最大!苏苏,你用那个杆,快点!”温静有意开他们的玩笑,苏苏不好意思地拿起拉杆,瞪了温静一眼。
“手要放平。”孟帆提示苏苏。
“哦。”苏苏脸红了起来,温静在一旁看着,嗤嗤地笑。
她们和孟帆分别拉起了很大的肥皂泡,尖叫着让别的同学过来看。男生们一涌上前,有淘气的还故意比划出捅破的姿势。温静他们忙大喊不要,玩得格外热闹。
杜晓风站在温静对面,温静透过七彩的泡沫看着他,熟悉的眉眼蒙上了一层透明的光芒,梦幻得不近真切。
而另一边,在苏苏的位置上也能清楚地看见孟帆,但是苏苏一直没好意思抬起头。知道周围人发出惋惜的叹声,她才看向孟帆。
原来孟帆撑起的泡沫破了,高高的架子上只剩下滑落的水滴。
肥皂泡美丽却易碎,那时大家不过笑了笑,可是现在想起来,总有点宿命的预兆。
那个少年最终如同他手中的泡沫,轻轻地升上了天空。
抛物面传声器在屋子的两端,大家商量好,男生站在一边,女生站在另一边,然后一组一组地站上去说话,等下来的时候,再告诉对方说了什么,看看这个东西是不是真的那么灵。
最开始大家还只是说“听得见吗?”“你好!”“有人吗?”之类的,后来越玩越开心,就出现了“恐龙特级克塞号!”“舒克舒克,我是贝塔!”“乱马变身吧!”这样的搞笑台词,他们都争着说出无厘头的话,然后惹得其他人一起大笑。
轮到温静和苏苏时,对面站着的恰巧是杜晓风和孟帆。
就像他自己写的那样,孟帆站在橘红色抛物面前,仍然局促着。
温静和苏苏使劲把耳朵贴着中心点,期待听到什么特别的话,等了很久,那边才悠悠传来一声呼唤:“在吗?”
“在!”温静笑着替苏苏回答,苏苏捶打着她,却又偷偷摸摸地朝传声器靠近。而空气中再没有传来一丝波动。据说能聚拢细微声音的仪器,却始终静悄悄的。
“孟帆!行不行呀!”杜晓风嘻嘻哈哈地推开孟帆,走上来喊,“温静!” “叫你呢!”这次换作苏苏嘲弄温静。
温静不好意思地走过去,别别扭扭地小声说:“干嘛?”
“听见声音就说是!听得见吗?”杜晓风笑着说。
“是!”温静应道。
“现在呢?”杜晓风放低了声音。
“是!”温静凑近了点。
“这样呢?”
“是!”
杜晓风的声音越来越小,当周围人都几乎听不见时,他突然轻轻地说:“喜欢我吗?”
“是!”温静下意识地回答,等清楚地明白过来他的意思时,声音已经先于思维飘到了另一边。
杜晓风高兴地朝她挥起了手,大声说:“我也是!”
那时的他们距离50米,但是依然可以确定彼此的心意。
6关上那张图片的浏览界面,温静觉得 心里空落落的。孟帆的话彷佛从远方传来,她真的想再回到科技馆看看,即使已经知道那个传声器不能存储,但是站在它面前,是不是在另一个人心中死去的过往里会鲜活起来?
温静鬼使神差地查了114,找到科技馆的电话拨了过去。
“你好,是中国科技馆吗?”温静礼貌地说。
“是的,您好。”接线员小姐的声音很温和。
“我想问一下,现在科技馆每周什么时候开放?”温静翻翻桌上的日历,看着这周的倒班休息日问,“周四会开吗?”
“很抱歉,我们已经闭馆了。”
“闭馆?为什么?”温静惊讶地问,日历被她一下子弄倒了,标满时间的纸哗啦啦翻过。
“现在在集中建设位于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科技馆新馆,所以从7月1日起现馆终止开放,9月份新馆会完工,欢迎您届时到新馆参观。”
接线员小姐温柔的回复没能抚慰温静的失落,她喃喃自语:“关了?”
“是的,非常遗憾,如果您6月底打来电话还可以参观,闭馆之前我们曾经向社会免费开放了8天。”
“新馆里还有抛物面传声装置吗?”温静怔怔地低语。
“这个……我不太清楚。”接线员小姐对已这种古怪的提问没了应对的办法。
“即使有也和以前不一样了……”温静自己说出了答案,她叹了口气,勉强笑着说,“谢谢你,再见。”
挂断电话温静随意地靠在了椅子上,她仰望着天花板,觉得好像过去的所有事都在跟自己作对。她越想找回来,它们就越急于退出历史舞台。也对,新鲜的总是好的,过去的总要消亡,哲学的真理,在生活中也一样用得到,只是人的感情不甘心就这么接受罢了。
两日后温静收到了女孩寄来的杂志,因为不是很珍爱的东西,所以保存得并不完好。好在属于孟帆的那一页还是干净整齐的。温静郑重地把杂志放在书柜最中间的位置,看着那薄薄的一点书脊,她满意地觉得,自己还是做了件成功的事的。
从那以后,温静开始每天都打开邮箱看邮件,即使没有人给她发信,她也不再沮丧。那本寄来的杂志给了她信心,让她相信这个世界是由某些大家都能感受到的东西微妙地联系着的。
不是只有自己一个人在怀念着,不是只有自己一个人被遗忘着,不是只有自己一个人在执着着,不是只有自己一个人被感动着。
这是孟帆在天堂给予她的力量。
于是温静的帖子被一个个陌生人转载到她自己都想象不到的地方,网络中逐渐流行起关于“初恋爱——寻‘孟’之旅”的讨论,在仅有一点点的质疑声音消失之后,紧随而来的是各式各样的人对初恋的感怀,而孟帆和他的杂志,反而变成了一个符号,被赋予了与众不同的含义。
“说起初恋,不管多小的事都会记得吧?”
“后来又去过很多次那个公园,但是怎么也找不到和她在一起看到的那个美丽的湖,我看着脚下泛绿的是谁,恍然大悟,有些景色是只有初恋时才能看到的。”
“我初恋的那个人只跟我说过一句话,他说:你是XX得妹妹吗?”
“我想我大概不会忘记他,即使有人为我奉上钻石,但是都比不上他掰给我那半块橡皮的感动。”
“那时我们明明不大,也没发生过什么事,但为什么会记住彼此那么久呢?”
“到现在我都不知道,到底该跟她说谢谢,还是对不起。”
“放学后,他吻了我。”
“和孟帆一样,我最后只说了拜拜。”
类似这样的评论渐渐蔓延开来,飘散在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
7江桂明将最新的稿子交给主编之后在办公区溜达,平时与他相熟的小编辑们正凑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说笑着。
江桂明走过去,搭在她们肩膀上说:“又在淘宝上看到什么了?”
女孩们一起回头,笑着说:“不是淘宝,是人人网!你玩么?我加你!”
“不玩,”江桂明摇摇头,“挪挪车位、种种庄稼、偷偷菜,有那么好玩吗?”
“还有别的呢!你看这个转帖,是《夏旅》他们家的真人真事哦!”女编辑把江桂明推到电脑前。
看到估计是温静绞尽脑汁才起的题目,江桂明不自觉地弯起了嘴角,略显稚嫩的文字却显露出她的真诚与坚定,她也许自己都不知道,就这么轻易地感动了很多人。
“这事是真的吗?不会又是骗人的吧!后面倒是没加什么看过此贴不转,30天内死者的灵魂就会来看望你什么的。”女编辑说。
“那是她笨!”江桂明笑了笑。
“嗯,行文倒是有点傻气,但是很感人啊!大记者,你认不认识《夏旅》的人?去打听打听!”女人们一向八卦,更不会放过这种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我认识啊,不过他去世了。”江桂明淡淡地说。
“啊!”他的回答引起一阵惊呼。江桂明指了指电脑屏幕说:“就是这个人,孟帆,是我大学时的师弟。”
“不会吧!那就是真事了!”
“他喜欢的那个女孩什么样呀?”
“真可怜!感觉是现实版的莎士比亚悲剧!”
“大记者,你还不去采访一下这个发帖子的人,第一手资料哦!”
“我直觉凭这儿,《夏旅》就要火了!”
江桂明笑着摇摇头走开了,只剩下身后更加匪夷所思的猜测。
他没想到温静会以这种姿态再次出现在他面前,比起别人所关注的背后的故事,他更在意的是这个人。
不知为什么,他好像一下子就能想象出温静坐在电脑前冥思苦想的样子,一遍遍打开电子邮箱期盼的样子,因为里面空空如也失望的样子,再继续不甘心地发帖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