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院不大,朱漆双扇的门推开,里头三间正屋,两侧各配精致厢房。
屋檐下挑着灯笼,正屋的灯烛光芒自窗纱漏出来,柔和昏黄。飞鸾飞凤姐妹俩跟两尊门神似的站在屋外,各自仗剑在手,站姿挺拔,分立左右。
见他归来,当即行礼,“大人。”
“少夫人呢?”
“在屋里——”飞鸾顿了下,补充道:“沐浴。”
韩蛰“嗯”了声。因此处有驻军守着,无数悍将环绕,无需担忧安危,便叫她姐妹俩都去厢房歇息,旋即进屋,反锁了屋门。
屋里的布局自是熟稔的,经过床榻,出门前随手丢下的衣衫已叠得整整齐齐。
铺得整洁的床榻上,有些微凹陷的痕迹,显然是令容坐过。
喉咙里不自觉的燥热起来,在沙场征伐中沸腾的血似乎又不安分,卷着火气往各处乱窜,连目光都稍得微微发热。他往浴房走,走了两步,索性将外衫脱了,只剩件中衣在身上,掀起浴房低垂的帘帐。
里头令容浑身浸在热水里,泡得正惬意,听见这动静,只当是飞鸾。
浑身舒适得不想睁眼,她双眼阖着,懒洋洋的道:“不必添水,若水凉了,我叫你。”
等了片刻,没听见飞鸾应声,却仿佛有种怪异的氛围萦绕在身周。
她诧异睁眼,浴房稍觉昏暗的灯烛下,门口站着个魁伟的身影,乌金冠下面容冷峻,鼻梁高挺,眉目如锋。那身子却仿佛紧绷着,像是潜伏在暗夜,欲伺机扑向猎物的虎豹。外衫早已不在,中衣半敞,露出里头结实健硕的胸膛。
目光相触,她下意识低呼,往水底沉了沉。
“夫君何时回来的?”她有点慌,怎么都没想到重逢会是这般场景。
离别前两人还赌气闹别扭,她哭得委屈又伤心,将韩蛰赶出屋子,凶巴巴得很。期间虽有数封家书,到底她面皮薄,没提过旧日的事,方才还想呢,待会等韩蛰回来,该如何跟他说话。谁料此刻,韩蛰竟这样冲了进来?
她有点手足无措,双手在水里绞紧,湿漉漉的眼睛望着他。
韩蛰觉得满身血液仿佛都快冲到脑门顶了!
千算万算,预演数遍,甚至想好了在潭州见面时该如何跟令容说清楚那晚的争执,却未料她突然出现在跟前,还是这幅模样——
浴桶里热气腾腾,蒸出满室氤氲的热气。
她满头青丝铺散在肩,大半在浴桶外,却有许多沾了水,湿哒哒的垂落。热气熏蒸下,她的脸颊红扑扑的,仿佛涂了淡淡胭脂,红唇饱满而柔润,娇丽无双。那双眉眼…黛眉之下,杏眼灵动,带着湿漉漉的水汽和手足无措的惊慌望过来,却分明有妩媚柔旖的味道。
旱了太久,这样的场景实在活色生香。
韩蛰咕噜一声吞下口水,冷峻的脸被浴房热气蒸着,竟似有些泛红。
浑身燥热腾起,他竭力克制,走近令容。
双臂按在浴桶边沿,十指不自觉地握起,冷清的眸中已然添了红丝,沉默将她望着。
令容愈发手足无措,双手抱在膝前,又往后缩了缩。
浴房里安静得针落可闻,彼此都不说话,那呼吸的声音却清晰落入耳中,令胸腔里砰砰跳起来,像是受惊的鹿、慌乱的兔,不知所措。
散乱洒着玫瑰花瓣的温热浴汤摇动,露出水底下大片的春光。
韩蛰喉结动了动,声音低沉,“令容。”
“夫君…”
令容对着他的目光,微微垂首,湿漉漉的发丝滑落肩头,那样娇羞的姿态。
脑海里的话语尽数被遽然腾起的火焰烧成灰烬,韩蛰猛然俯身,揽着她后颈,径直压在她的唇瓣。柔软温暖的唇齿,被浴桶热气熏得潮湿,像是往燃烧的烈火浇了一瓢油,烧得浑身血液沸腾似的。
韩蛰将身子躬得更低,噙着她唇瓣,将她后脑桎梏在掌中,压迫而强势地撬开她唇齿。
第137章 旧梦
清晨令容醒来时, 浑身累得像是要散架。
掀开眼皮瞧了瞧, 韩蛰正小心翼翼地坐起身, 腰腹劲瘦, 有道很浅的疤痕, 锦被蹭在结实的腰腿, 发出极轻微的动静。她眯了眯眼睛,韩蛰回身给她掖被角,见她星眸半睁,睡意未醒,不由动作微顿,“醒了?”
令容含糊应了声。
昨晚折腾到后半夜, 被韩蛰抱着去擦洗身子时,她连骨头都软了似的。虽在韩蛰怀里睡了半夜, 精神却未能恢复, 这会儿仍觉累得没力气, 话都懒得说。
强撑着眼皮睇他一眼,晨起的声音都有点哑,“夫君要出门?”
“外头还有事,不能不去。”韩蛰俯身, 在她眉心亲了亲。
行军在外毕竟不同于府里安居,每日清晨仍须守时点卯, 他肩负重任, 更需以身作则。久别情浓, 昨晚尽顾着疼爱纠缠, 恨不能将她揉进骨髓里,没能详叙近况。睡前餍足,今晨醒来,仍是兴致勃勃。
奈何重任在肩,虽舍不得床榻里娇软温暖的身躯,仍须出门。
韩蛰将锦被连同令容一道抱在怀里,有点贪欢的眷恋,亲她唇瓣,“睡足再起来,等我回来。”将她伸在外头的手臂塞进被窝里,掖好被角,这才起身取了衣裳迅速套着,落下帘帐将外头刺目的光隔开,阖上屋门。
令容往锦被里缩了缩,疲惫地闭眼接着睡。
再醒来时,已近晌午。
精神恢复了许多,只是身上仍旧酸疼。宋姑不在身边,夫妻间的事她也不好意思叫飞鸾飞凤插手,见韩蛰已将她的衣裳拿到榻边放着,遂强撑着套了亵衣和中衣,将韩蛰啃出来的印记遮住,才叫飞鸾进来。
浴房里备了热水,香汤将她浑身难受化开,寻回点舒泰的味道。
令容又沐发盥洗,自取栉巾将头发擦得半干,穿好衣裳,往外头用饭。
客院临近州府衙门,且地处东南,物产丰富,饭菜自是精致可口的。
饭后坐在廊下,深秋的夜晚虽冷,晌午却是暖热的,靠在躺椅里,盖上薄毯,将半干的头发铺着,或是闭目养神,或是拿竹签挑了果子祭牙,甚是惬意。躺到后晌再起身时,精神逐渐振作了起来。
当晚在洪州驻留一宿,夫妻俩才算得空一道用饭。
因逃走的那两位陆秉坤副将都被捉回,次日清晨陈鳌便率京城带来的精兵回京,韩蛰则带着朝廷颁下的封赏旨意,率江阴调拨来的军马,先往江阴节度使所在的巫州,再折道前往潭州。
——朝廷封赏的银钱已于数日前从京城出发,等韩蛰过去,正好犒劳这些将士。
令容许久没见舅舅宋建春,颇为期待。这一路策马南下,又被韩蛰连着折腾了两宿,身子骨吃不消,自是没法骑马的。
好在洪州离潭州不远,路程不算紧急,久战疲惫的军士也无需疾行赶路,是以韩蛰给令容备了辆马车,叫军士们慢行赶路,各得便宜。
…
到得巫州,朝廷派来犒赏的官员也已抵达。
江阴节度使曹震亲自到城外迎接,宣读犒赏的圣旨后,安顿得胜而归的将士。当晚曹震在府邸设宴,请韩蛰和傅益入席,待宴席散后,送回住处。
次日韩蛰便待令容兄妹前往潭州。
已是九月底了,潭洲城里绿荫尚浓,昨日一场秋雨,将街市洗得格外明净。
因在洪州耽误了几日,三人没能赶上宋建春的生辰,便特地在途中备了厚礼。被宋建春亲自迎到厅里,便奉上礼物,说些恭祝的话。就连素来冷清沉厉的韩蛰都拱手带些笑意,携令容的手走入厅里,以舅舅相称。
宋建春颇为意外。
他膝下冷清孤单,唯宋重光独子而已。因兄妹自幼感情深厚,这些年宋建春待傅益和令容视如己出,而今兄妹俩齐来拜贺,傅益又是年轻有为的小将,在这战事里功劳甚高,两下里见面,笑得合不拢嘴。
唯有韩蛰的神情出乎所料。
前年夫妻俩来潭州时,看那神情举止,还不算亲密,韩蛰固然对他恭敬,却也是客气而已。且韩蛰惯于冷厉威仪,在外甚少予人和颜悦色。而今夫妻同行,眉目神情已跟从前截然不同,韩蛰竟会牵着令容的手,着实是罕见之事。
宋建春多瞧了夫妻两眼,叫令容坐着喝茶,关怀近况。见她言语间并无从前的谨慎收敛,眉目间的笑意也似发自肺腑,论及韩家的事,还会跟韩蛰换个眼神,可见处得不错,甚感宽慰。
从前对令容嫁入韩家的遗憾也随之消弭,对着韩蛰,也愈发满意。
过后宋建春陪着韩蛰喝茶,令容兄妹去拜见舅母阮氏和表嫂曹氏。
阮氏自有了儿媳,在内宅的地位就有些尴尬,总觉得娶个需捧着的媳妇进门,没个体贴知心的人。难得令容来一趟,倒是少有的热情,当晚便留在后宅住下。
令容想了想,应了。
——从京城南下的途中,对韩蛰的思念与日俱增,是以那晚浓情蜜意,虽疲惫劳累,也觉欢喜。过后连着被韩蛰折腾,身子就有点受不住了。且今晚宋重光从书院回来后,宋建春必会设个小宴,四个男人喝酒,怕能将韩蛰灌得半醉。
这种身子快被揉碎的时候,她可万万不敢招惹喝醉的韩蛰,自讨苦吃。
比起在床榻上吃苦受累,跟阮氏多说两个时辰的话,也没那么难熬。
前世的恩怨在唐敦死时便深埋了起来,阮氏的作为固然可恨,但看清她拜高踩低、趋利避害的狭隘为人,那些婆媳间的龃龉就说得通了。且此生她有慈爱宽厚的杨氏,宋重光又另娶妻子,两人不再是婆媳,那些鸡毛蒜皮的事也便可埋着,最多往心底里留个芥蒂而已。
令容甚是坦然,喝着清茶吃些糕点,说些金州和京城的近况。
待阮氏问及韩府的事,便搪塞含糊过去。
阮氏倒没刻意追问,说起近况,语气里掩藏不住地遗憾。
曹氏出身将门,背后有曹震撑腰,在婆母跟前毕竟硬气,且论见识涵养也比阮氏高些。天底下婆母如杨氏的少,似韩家太夫人魏氏的却多。曹震对宋建春仕途助益极大,阮氏晓得轻重,纵不至于平白生事,素日也照拂儿媳,但儿媳比婆母硬气,秉着将门的硬气性子,也不肯轻易屈就顺冲,她心里哪能痛快?
这些话虽没明说,待令容告辞时,还是拉着令容的手,忍不住低声道:“当初该早点定下那事的,你留在舅舅身边,多好。”
这话听着可笑,令容想起前世阮氏厌弃的嘴脸,眼里笑意浅淡。
“我跟表嫂虽只见了今日这一回,却觉她性子爽利直率,很好相处。舅母有她陪在身边帮衬,凡事也能轻松些,这可是福气。”她佯装听不出阮氏倒的苦水,反安慰道:“我在府里偶尔也会行事差错,婆母宽厚教导,十分慈爱。”
言下之意,曹氏若有错处,婆母该宽容教导,而非跟外人诉苦。
阮氏满腹委屈说不出来,只能笑着道:“也对。”
待送走令容回屋,又对灯长吁短叹起来。
…
翌日正逢休沐,宋建春推了诸般应酬,在府里摆了桌宴席。
席间仅有三人——宋建春、韩蛰和山南节度使蔡源中的长子蔡穆。这宴席摆得隐秘,旁人概不知情,韩蛰感宋建春好意,席间多敬了几杯酒,稍有醉意。
探过蔡穆的态度,透露了招揽的意思后,韩蛰同宋建春换个眼神,留宋建春跟有过交情的蔡穆慢谈,打消其顾虑,韩蛰自出了水榭,往后园里吹风散酒。
宋家这后园修得精致,一道青瓦白墙隔开内外,虽能拦住外男的脚步,却挡不住视线。
韩蛰走近矮墙,本欲眺望远处山腰的白塔,目光却被里头的花丛勾住。
秋阳高照,长空如洗,隔着一树开得正盛的桂花,不远处有丛牡丹,花虽凋落,叶仍浓密。牡丹旁是个晚开的菊圃,层叠葳蕤,艳丽繁盛,如紫龙卧雪,朱砂红霜。而花圃交叠处,则是一方平整的青石。
令容侧卧在青石上,绣帕半遮脸颊,从挺秀胸脯到纤细腰肢、修长小腿,身姿曼妙。
旁边落英缤纷,哪怕隔着不近的距离,她的眉眼容貌仍格外清晰。鬓发如云,青丝铺乱,杏眼朱唇,黛眉秀腮,像是宫廷妙手绘成的美人图,鲜活灵动,丽色天成。
有个突兀而模糊的念头骤然浮起,韩蛰目光微紧。
这样的场景似有些熟悉,仿佛很久之前也曾见她睡卧花下,如牡丹盛放,娇艳妩媚,楚楚动人。心里像是被利刃刺中,狠狠抽搐了下,钻心般疼痛,他皱了皱眉,盯着令容,脚步再难挪动。
第138章 刺杀
一墙之隔的园内, 令容并未察觉远处的注视。
晌午时跟阮氏用完饭, 因外头有客造访, 阮氏和曹氏去了花厅,她闲着无事,便往后园走走。园中的景致自然是熟悉的,走至那从牡丹旁, 她却忍不住驻足。
上回来潭州时, 她还曾坐在这青石上犹豫要不要跟韩蛰和离,对韩蛰满怀忌惮。
谁知此时,却已是截然不同的心态。
就着青石呆坐出神,因昨夜歇得晚, 倦意袭来,旧事萦绕,索性眯了片刻。再醒来时,身周仍静悄悄的,飞鸾飞凤站在远处,仍是方才轻松般站立的模样,那日影却已挪向西侧。
令容没再耽搁,起身回住处。
是夜探过韩蛰的口风,那位打算后日启程回京。
令容也不知往后还能来潭州几回, 虽芥蒂旧事, 却也惦记这座城池的风物美食。次日用过早饭后, 跟宋建春说了声, 便换了套轻便的衣裳, 由傅益陪着去街上逛逛。
韩蛰则还有公差在身,去了州府衙署。
晌午时去外头酒楼用饭,隔着街面,对侧的酒楼窗户洞开,傅益坐在窗边夹菜吃,令容却像是已吃饱了,在雅间里晃着手儿转悠,对里头每件器物都看得格外仔细,连角落也不放过,不时伸手碰一碰墙壁桌椅,仿佛多宝贝似的。
年近十六岁的小妇人像是牡丹渐放,风韵愈浓,青丝堆叠成髻,除了挽发的金钗,几乎没旁的装饰。那身利落的衣裳却将起伏身段勾勒得淋漓尽致,无需金玉绫罗装饰,单那盈盈姿态、婉媚气度,便足以让人瞩目。
韩蛰盯了片刻,脑海里恍惚有个念头,觉得这场景似曾相识。
仿佛也是这样的街市,食店里生意热闹红火,一楼尽是食客,二楼似乎是账房的样子,风华正茂的美人穿着利落,却有浑然天成的妩媚韵味,脸庞姣好,气度高华,美目顾盼间神采奕奕,娇艳动人。
韩蛰恍神,见令容仿佛往这边瞧过来,才迅速收回目光,举杯喝茶。
大概是离别后惦记得太久,骤然重逢,床榻上如胶似漆,外头却公务缠身,才致遐想。
他也没太放在心上,将潭州的事安排妥了,临行前夜跟宋建春深谈到将近三更才回屋。
因有令容亲至,宋建春的态度比从前的恭敬更添诚挚,事情还算顺利。
翌日启程,韩蛰带四名随从和傅益,令容带飞鸾飞凤,各自骑马,往京城而驰。
因令容这两夜连连告饶说身子难受,韩蛰稍收敛了些,腿间没那么难受,骑马倒也无碍。宋建春特意寻了匹性子温顺、蹄力矫健的红马给她,马鞍上垫得柔软舒适,加之韩蛰走得不算太快,连着两日晓行夜宿,倒也不算劳累。
…
这日行过了襄州地界,离金州已不算太远。
初冬天气骤然转寒,行经峡谷,风凉飕飕的。
令容身上裹着披风,取了帽兜戴着,被峡谷里猛烈的风吹在身上,仍觉有点冷。
走在前面的韩蛰忽然缓了马速,仿佛察觉谷中异常,猛然绷直脊背。墨色披风被卷得翻飞,他的手按在剑柄,看向侧旁的随从,眉目沉冷,“跟踪的暗哨都除掉了?”
随从拱手,“都除掉了,已查明来处,确信是蔡源济所为。”
韩蛰皱眉。
在入襄州前,他就曾察觉有人跟踪,虽未声张让令容惊慌,却吩咐随从调拨人手,将尾随的暗哨尽数除去。这节骨眼上,敢在襄州地界刺杀他的,必跟蔡源中那毒蛇似的弟弟脱不开干系。
因带了令容在身旁,韩蛰为策万全,命人将暗哨尽数拔除,还特意吩咐人留意前路,若有人埋伏盯梢,即刻向他禀报。
锦衣司亲信剪除暗哨的本事他信得过,蔡源济那些人也在出襄州时销声匿迹。
但此刻,凭着多年出生入死、踏血而行的直觉,韩蛰仍嗅出这谷中异乎寻常的气息。京城的局势波及山南,这一路危机四伏,韩蛰早有预料,这四名随从也都是出类拔萃的高手。设伏刺杀、千里追击,这等情形司空见惯,如今既已入谷中,唯有往前冲杀而已。
硬朗的眉目在疾风里愈发阴沉,他稍作沉吟,便叫令容催马到身旁,拉着她手臂一带,便让她与他同乘。
旋即看向傅益,“有埋伏,提防些。”
“好。”傅益虽不及他敏锐,却也从韩蛰的举止觉出不同,已然仗剑在手。
催马继续前行,众人的神情已与初时截然不同。
山谷僻狭,两侧怪石嶙峋,初冬草木渐凋,连断崖上深黑的颜色都清晰分明。风呼啸而过,声音在谷中激荡,比别处更烈更响,哪怕再好的耳力,也难从中分辨出旁的动静。但无物障目,周遭的动静仍可瞧清——嶙峋山石后枯草长得茂盛,那起伏摇摆的动静却与别处迥异。
韩蛰举剑在手,左臂护着令容,铮然一声,将射往近处的箭支击飞。
仿佛只是一瞬,密集的箭支从高处射落,如雨丝罩下。
令容下意识闭眼,紧紧贴在韩蛰怀里,铮然之声不绝于耳,甚至有劲风从鼻端飞过,带着冰凉的寒意。她行路在外,身上穿着韩蛰备的软甲,隔着里头中衣,虽颇难受,却能保命——譬如此时。
胯.下的马疾驰如电,仿佛只是三四次急促呼吸的空隙,那凶险的箭雨便被抛在身后。
刺客哪怕人手再多,也不可能布满整个峡谷。
人的脚力终难与骏马匹敌,韩蛰并不恋战,躲过凶险,带人迅速奔逃。
他的马是曾陪着上阵杀敌的神骏,四蹄如电,凶险中疾驰如风,将旁人甩开两丈。
临近谷口时,后头彻底没了动静,令容才要松口气,忽觉韩蛰手臂骤然收紧,目光微抬,锋锐的铁箭已到跟前。
韩蛰挥剑铮然将其击飞,却有两支铁箭紧随而至,算准了韩蛰奔驰的速度,一箭直取令容,另一箭射向韩蛰要害。
骏马疾驰,暗箭凶险,想将两支都躲开,绝非易事。
电光火石之间,韩蛰挥剑护住令容,同时脚踩马镫,揽着她侧身倒向旁边。
呼啸的铁箭未伤要害,却从他肋下擦过,刺破衣裳血肉。
韩蛰口中低哨,身后的锦衣司随从如鹰扑向藏在乱石后的刺客。
傅益和飞鸾飞凤紧随而至,护在韩蛰身后。
韩蛰策马疾驰,脸色却是铁青——
十五岁起从军杀伐,凶险过后在易松懈处设伏的场面他早就领教过,是以方才虽脱了险境,却时刻留意周遭动静,在驰到谷口时,迅速察觉平静之下的埋伏。叫他意外的是那人的箭法,不止准而强劲,更能在瞬息间断定他驰马的方向和速度,让后面两箭直奔要害,精准又凶狠。
这般箭术和应变,韩蛰自问不及,哪怕放眼整个山南,也未必能有几人。
且那人会朝令容出手,想必知道他对令容的看重。
会是谁?
韩蛰暂无头绪,驰出谷口在开阔处稍稍驻马,察觉肋下有些酥麻之感,脸色愈发难看。
四名随从紧随而至,已将刺客拿下,敲晕了搭在马背。
韩蛰扫了一眼,也没敢耽搁,仍旧催马疾驰,直奔四里外的官驿。
在驿站外驻马时,令容胆战心惊,因觉得韩蛰不太对劲,见傅益率先赶到,便就着他的手下马落地,抬头一瞧,韩蛰冷硬的脸微显苍白,手扶马颈翻身下来,双脚触及地面,向来强健威仪的身姿却晃了晃。
令容大惊,忙扶着他手臂,“夫君受伤了?”
“无妨。”韩蛰眉目冷凝,声音低沉,招手叫随从近前。眼神递过去时,随从已然会意,片刻不歇,取了那刺客身上的箭便疾驰远去。
令容与傅益将他扶进驿站,已有随从要了客房,在前引路,待韩蛰进屋后守在门外。
不过十几步路的功夫,韩蛰的脸色已难看了许多,躺在榻上时,眉头紧拧。
令容已有许久不曾经历这等凶险,见他这模样,吓得快哭了,“夫君要紧吗?我去找水。”
“不用。”韩蛰拉住她,“他们会安排。”
这显然是指外头跟他出生入死的随从了。
令容的手难以遏制地颤抖,见韩蛰身上并无大片的血渍,眼神却有些涣散,怕他跟那年元夕中毒般昏睡过去,低声道:“是…有毒吗?”
“嗯。放心——”韩蛰竟还能安慰她,“天底下的毒.药,没锦衣司不能解的。”
说罢,似是动了动唇角,却笑得颇为僵硬。
外头随从已取了清水软布过来,帮他清毒。
走在刀尖的人受伤中毒都是常有的事,锦衣司有遍布天下的眼线,也有遍布天下的高明郎中,专供疗伤解毒。韩蛰执掌锦衣司后,除却查案公务,也在这上头费了许多功夫,将各色毒.药罗列全了,各处备些解药。
这驿站附近有锦衣司的暗桩,那郎中也来得极快,按随从带去的毒箭备了几样药,取了韩蛰伤口的血试过,紧绷的神情便松缓下来。
“无妨,这毒能解。”
平淡简短的一句话,却让令容兄妹心头高悬的重石倏然落地。
郎中清罢毒,将药研碎了洒在伤口,包扎过后,恭敬退出。
令容脸上血色总算恢复了些,怕韩蛰再出岔子,坐在榻边守着。
毒.药的侵蚀令身体酸麻,韩蛰在郎中包扎时就已睡了过去,此刻脸色虽不似最初苍白,睡得却很沉。稍觉麻木的身体躺在榻上,脑袋里有些昏沉,意识如坠迷雾深渊,梦境荒诞深沉,他无意识地握紧令容的手,指尖偶尔颤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