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说了,就算真传到他齐亨耳朵里去又怎么样,她从头至尾可曾说过那个贱人一句不是?王大贵家的又可曾说过一句假话?她们主仆不过只是在陈述事实罢了,他齐亨就算要兴师问罪,也得师出有名才是,哼!
“可是侯爷总是夫人一辈子的倚靠,是要跟夫人共度余生的人,彼此若是闹得太僵…”郭妈妈忍不住又劝道。只是话没说完,已被宁夫人狰狞着脸恨声打断,“一辈子的倚靠,共度余生的人?呸,我当初真是瞎了眼,才会把终生错托给了他这只白眼儿狼!我如今只恨不得他即刻就死,只待他一死,我便立刻将贱人母子扫地出门,将老不死的送去庄子上,再将那个瘸子也赶出去!这个家本来就是我们母子的,总有一天,我会将那些碍眼的人通通扫地出门,让他们全部流落街头,不得好死!”
无数次午夜梦回再难入眠时,她都会忍不住一遍又一遍的问自己,当年如果自己没有遇见齐亨,或是遇上了却没有被那时候的他迷惑,没有不管不顾的执意要嫁给他,是不是她的日子就不会过得像今日这般人不像人,鬼不似鬼了?只可惜,这世间最不可能存在的,便是后悔药!
宁夫人话说得这般决绝,郭妈妈就讷讷的没了言语。
她跟王大贵家的一样,也是跟宁夫人几十年的老人了,对宁夫人与齐亨这二十几年一路走来都经历了些什么事自然是门儿清,对他们何以会走到今日这一步也是门儿清,但也正是因为门儿清,所以反倒不知道该怎么劝宁夫人了,于是只得低垂下了头去。
宁夫人犹沉浸在对齐亨的巨大恼怒和恨意当中,牙齿咬得咯吱作响,在安静的屋子里,让人禁不住毛骨悚然。
但很快她又忍不住悲从中来,潸然泪下了,却不肯给郭妈妈瞧见,因侧了头脸,将帕子抽出来悄悄擦拭眼睛。
彼时王大贵家的已挑好一对赤金的镯子出来了,满脸的喜色在见到宁夫人如此情形后,立刻吓到了爪哇国去,忙将镯子袖了,轻手轻脚绞了块热帕子,屈膝奉到了宁夫人面前。
宁夫人终究是个要强人,接过王大贵家的递上的帕子擦了几下,便已回复了常态,若非眼睛微微有些红肿,声音微微有些沙哑,任谁也看不出她才哭过了,“对了,使去韩府打听消息的人怎么说?”恨齐亨是一回事,却也知道短时间内他根本不可能死去,当务之急,还是得把眼前的困境应付过去。
这些外事历来都是郭妈妈在安排,闻言因回道:“听说是韩夫人病了,经不得风,所以不能登门道贺,可又不曾见请太医…”
说是病了,却又不曾见请太医,可见这“病”来得蹊跷…宁夫人不由沉下了脸来,这雅如也真是,都四十岁,快作外婆的人了,却仍这般拎不清,就算发生了天大的事,自己不能亲自登门道贺,总也该使几个体面的管事妈妈来送个礼磕个头罢,却至今半点表示都没有,也就怪不得那个老不死的白日里会当众说她‘拿大’,没把西宁侯府这个亲家放在眼里了,害她也跟着面上无光,下不来台!
只是这门亲事终究是宁夫人费尽了心机才结成的,未免再横生枝节,如今少不得要再费心将事情圆过去,想了想,因吩咐郭妈妈道:“你明儿一早便收拾了,亲自去一趟韩府,看看韩夫人究竟是个什么情形,若是真病了也就罢了,若是没病,无论如何都得将她请上门,明白吗?”
郭妈妈也知兹事体大,忙屈膝郑重的应了:“夫人放心,老奴省得厉害关系,一定会将韩夫人请到的!”
章五十 暗中关注
同一片夜空下,墨竹院内。齐少衍正坐在院内一个八角亭里自己与自己下棋,旁边是一个开满了荷花的池子。他穿着白色的宽袖锦袍,腰系银纹玉带,造型古朴的竹簪把发束起,衬着散在身上点点的月光和身后随风而动的荷叶荷花,竟似是画中人一般。
绿意则安静的侍立在一旁,齐少衍一直不说话,她便也一直不说话,只在觑见齐少衍杯中的茶少了时,飞快的上前去续满。
一直到一盘棋下完,齐少衍才一边往棋盒里捡着棋子,一边漫不经心的开了口:“你说韩家的人明日,会不会登门兴师问罪?”
明日可就是太夫人寿筵的最后一日了。
绿意见问,思忖了片刻,才道:“以韩夫人对韩小姐的疼逾性命来看,韩夫人明日必定会登门!”
韩夫人当年嫁进韩家后,将近十年都未孕之事,是京城泰半人都知道的,好容易有了身孕,却因难产差点儿致使一尸两命,母女俱亡,之后更是再不可能有孕之事也是人尽皆知的。
对这个来之不易的女儿韩夫人看得有多重,可想而知,一旦她得知自己精心为女儿挑选的未来夫婿竟在女儿过门之前,便有了一个二房奶奶,还差点儿生下庶长子,且这对母子的存在竟被瞒得铁桶一般,她之前竟连一丝风声都没听到,可以想象她会何等震怒,而人在震怒的情况下,又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出来的呢?别说退婚了,只怕让韩夫人杀人,她都十有八九做得出来!
齐少衍还在不紧不慢的往棋盒里捡着棋子,“若是韩夫人明日果真登了门,那我之前还真是小瞧了她小周氏!”
能在宁氏眼皮底下将陆炳一家收为己用,懂得利用柳叶桃米囊花马兜铃三样花木相生相克的药理让齐少游毫无自觉的逐渐变成“太监”,还能在老奸巨猾的周氏和宁氏之间左右逢源,将二人都玩弄于鼓掌之间…齐少游微蹙眉头,不自觉停止了捡棋子的动作,转而以修长的手指,有节奏的轻敲起棋盘来。这也是他思考问题时习惯性的动作。
据他所知,小周氏在来西宁侯府之前,虽然其父只是一介七品芝麻官,但因膝下只得她一个孩子,历来便千娇万宠,养得她很有些不谙世事。照理说来,一个四体不分,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千金小姐是不可能会懂得花木间相生相克之类知识的才是,除非她有悉心研究过,可据绿意打探来的信息,小周氏之前又分明不曾有过这方面的爱好或是特长;再就是陆炳一家可是西宁侯府的家生子,平日里顶老实谨慎的一家人,在府里极不起眼,跟小周氏就更是素无半分交情的,她到底是怎么想起收他们一家为己用,又是怎么做到的?
难道她竟知道陆家跟东郊卖花儿崔举人家的交易,知道陆家在福兴票号存有银子在祥符县买有地,以此来逼陆家就的范?可她一个平日里连二门都出不去,身边人也指望不上的弱女子又怎么可能知道这样隐秘的事?就连他,不也是在对她起了几分好奇心后,顺藤摸瓜,才查出陆家这些事来的吗?她怎么可能会知道!
还有小周氏对待宁氏和周氏的态度,以往她可是凡事惟周氏马首是瞻,素不把宁氏放在眼里的,怎么会在落了胎病了一场后,态度便一下子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就跟换了个人似的呢?
这简直是太蹊跷太不可思议了!
齐少衍不由对周珺琬越发好奇起来,这种对一个人尤其是女人这般好奇的感觉,他活了二十五年,还真是第一次尝到。宁夫人又是将近一夜未眠,一直到天将明时,方迷迷糊糊打了个盹儿,清晨起来后,脸色自然好看不到哪里去。
好在宜兰院众下人早已是见惯不怪了,当下准备煮鸡蛋的准备煮鸡蛋,准备牛**花浴汤的准备牛**花浴汤,准备艳色首饰衣衫的准备艳色首饰衣衫,前后只用了不到一个时辰,便已让宁夫人恢复了白日在人前时的光鲜亮丽。
头绾金镶玉五凤戏珠嵌宝钗,耳垂琥珀银杏坠,身穿正红百子缂丝掐金衣,腰束五彩如意长穗绦,系翡翠八宝,腕上各戴一对儿金玉镯子,因怕金玉相撞,又在当中戴一个红珊瑚手圈,整个人显得珠光宝气的,十分耀眼…宁夫人对紫檩木雕花落地镜中自己的形象十分满意,这才是她身为堂堂总督小姐、一品诰命夫人、西宁侯府当家主母所应有的形象,冯素斓那个贱人连给她拾鞋都不配,她怎么可能输给她,怎么可以输给她?!
今日虽已是周太夫人寿筵的第三日,但其热闹喧嚣程度,却半点不输于前两日。
宁夫人还是跟前两日一样,春风满面,长袖善舞的活跃于众宾客之间,端的是出尽了风头,赚足了赞叹。
却也让上首的周太夫人气了个半死,忍了又忍,到底还是没忍住当着众人的面儿,似笑非笑的重提旧话,挤兑起宁夫人来:“怎么今儿个韩亲家夫人还是没来吗?也难怪亲家夫人不肯来,京城谁人不知韩家可是真真正正的,簪缨世家,自然瞧不上我这样一个乡下粗老婆子。只是韩夫人瞧不上我也就罢了,媳妇你可跟韩夫人是手帕交,打小儿一块长大的好姊妹,连惟一宝贝女儿都舍得给你做媳妇的,怎么韩夫人也不说给你几分颜面呢?”
一席明显带有情绪的话,说得众人的八卦之火顿时齐齐熊熊燃烧起来,怪道坊间都传西宁侯太夫人与西宁侯夫人婆媳之间有几分不和呢,照眼下的情形看来,这对婆媳岂止是有几分不和,根本就已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宁夫人没想到周太夫人竟已糊涂到连面子情儿都不肯顾的地步了,当下又是恼怒又有几分不屑,面上却丝毫不表露出来,陪着笑向周太夫人解释道:“回母亲,韩亲家夫人并非是有意不来给您老人家贺寿的,儿媳听说韩夫人前阵子不慎染了风寒,至今尚未痊愈,只怕她是怕过了病气给您老人家,所以才没有来的…”
话没说完,就有丫鬟进来屈膝禀道:“回太夫人、夫人,国子监韩祭酒夫人到了!”
章五十一 韩夫人
“…回太夫人、夫人,国子监韩祭酒夫人到了!”
报信丫鬟的话,让宁夫人一直高悬着的心,总算落回了原地,一时间只觉如释重负,脸上笑容虽仍跟方才一样一分不多一分不少恰到好处,看向周太夫人的目光却分明多了几分旁人所不懂的挑衅和不屑。周太夫人则是韩夫人不来她不高兴,韩夫人来她也不高兴,这会子又接收到宁夫人投过来的只有她们婆媳彼此才懂其个中意味的目光,不由越发不高兴,因冷声向那报信的丫鬟道:“客人来了只管接进来便是,难道还要我老婆子亲自去迎不成?”
这话说得宁夫人才好转了几分的心情复又糟糕起来,暗恨周太夫人实在是个糊涂愚蠢至极的,竟让这么多宾客白看笑话儿,岂不知一家人该争的时候可以争,该斗的时候可以斗,可该抱成团的时候,就得抱成团才是的道理?要不然,自家人先不尊重先闹将起来,又如何怨得旁人不把你当回事儿!
因装作没听见周太夫人的话,向四周的宾客团团行了个礼,道了声“容我暂时失陪”,便自顾领着人接了出去,从头至尾再没看周太夫人一眼。
很快韩夫人便被接了进来,她看起来比宁夫人年长个两三岁的样子,上着莲青攀枝纹织金通袖,下系豆绿曳地镂金裙,头戴赤金满池娇分心并南珠发箍,打扮得虽简单,却透着一股子清贵之气,只是面色有些苍白,为这份贵气打了几分折扣,却也给她平添了几分亲和力。“妾身给太夫人请安,愿太夫人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韩夫人一进来便给周太夫人行了大礼。
饶周太夫人再不待见宁夫人,再不喜欢与韩家的这门亲事,当着满屋子宾客的面儿,也不好不给韩夫人这个面子,因强挤出一抹笑意,道:“韩亲家夫人太客气了,老婆子实在当不得夫人如此大礼。”
待韩夫人起来后,忍了又忍,到底还是没忍住又刺了她一句:“我先还以为夫人因出身书香世家,瞧不上我这个粗老婆子,不肯赏脸走这一遭呢,却原来是我误会了!”
韩夫人闻言,勉强笑了一下,才道:“太夫人说笑了,妾身是因前阵子不慎染了风寒,前两日还未大愈,怕过了病气给世伯母,所以才没登门给太夫人道贺的,好容易今儿个大好了些,便忙强撑着来了,还请太夫人见谅!”
周太夫人闻言,便不好再说什么了,毕竟韩夫人面色苍白,一脸的病容是只要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到的,只得请了她入座,又命丫鬟上茶果点心来。一时茶来,韩夫人接过浅啜了几口,又与周太夫人寒暄了几句,方状似无意的问道:“对了,今儿个怎么不见周小姐?我记得那孩子自来孝顺乖巧,最是惹人疼的,说来我也有日子没见她了,还怪记挂她的,不知道太夫人可否请她出来一见?”
从方才在垂花门外接住韩夫人至今,宁夫人一直觉得有些怪异,但要让她说出具体怪异在哪里,她急忙之间又说不上来,于是只能将那份怪异感先强自压下,打算待事后闲了时再去细想。
此时此刻,伴随着韩夫人这一席话的说出口,宁夫人终于知道方才她何以会觉得那般怪异了,皆因韩夫人方才竟唤的她‘宁夫人’,而非像往常那样,唤的她的闺名‘凤仪’或是‘亲家’;唤周太夫人也不是唤的‘亲家太夫人’或是‘世伯母’,而是同别的客人一样,直接唤的‘太夫人’。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她怎么会忽然问起那个小狐媚子来?敢是她听到了什么风声不成?可她明明将此事瞒得铁桶一般,外人根本无从知晓啊,敢是谁不慎或是有意走漏了风声?是老不死的,还是那个贱人?或是别的什么人?让她查出来,看她不活剐了那人!
但眼下显然不是想这些的时候,眼下最要紧的,是将韩夫人给应付过去,省得她真动了疑。
因忙抢在周太夫人之前笑着开了口:“雅如你忘了,我先前不是告诉过你,周小姐已被其族叔接回家乡去议亲待嫁了吗?说来那孩子的确是个极可人疼的,太夫人就不止一次说过她比几个亲生的孙女儿还要贴心,只可惜周家也是世家大族,断不能容许自家的女儿在亲戚家议亲待嫁,不然太夫人和我都想给她就近寻一门好亲事,以后也好时常相见呢!”
一行说,一行还趁韩夫人不注意时,飞快的冲周太夫人使眼色,既有请求周太夫人出言相帮,也有提醒她别忘了当初答应过之事,甚至还有几分警告的意思。
原来当初周太夫人执意要将周珺琬许给齐少游做二房时,宁夫人虽反抗无效,到底还是让周珺琬跟了齐少游,但她也是趁机提了条件的。
那就是在韩小姐这个正牌齐二少夫人过门之前,周太夫人要保证管好自己底下人的嘴,不得将任何有关周珺琬这个二奶奶存在的蛛丝马迹,透露给外人尤其是韩家人知晓,以免坏了与韩家的亲事,否则,她就算拼着被齐亨休弃,也绝不同意周珺琬进门,并且誓要将西宁侯府闹个人仰马翻!
——这也是冯姨娘缘何会在跟宁夫人明争暗斗到那般激烈的情形下,却依然没想过要破坏齐少游与韩小姐亲事最主要的原因。冯姨娘不是不想,而是不敢,惹恼了宁夫人还有齐亨和周太夫人护着她,惹恼了周太夫人,可就别想指望齐亨再护着她!
周太夫人听完韩夫人的话,本来还挺痛快的,她虽答应过宁夫人不将周珺琬作为齐少游二房奶奶存在之事透露与外人知晓,却并不代表她就不愿意看到此事的发生。
但周太夫人更知道,就算她再不待见宁夫人这个儿媳妇,因为种种原因,西宁侯府也是不可能再换一个主母的,她和她争归争,斗归斗,却心照不宣的从不会触及对方的底线。
因笑着附和宁夫人的话道:“亲家夫人有所不知,我虽是那孩子的姑祖母,到底不是亲祖母,正所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毕竟不好再过多插手娘家之事,因此虽舍不得,却也没有硬留下她的理儿,故而早在去年夏秋之际,已使人送她回去了,亲家夫人再想见她,只能看以后有没有那个机缘了!”
章五十二 兴师问罪
周太夫人这一席话,说得宁夫人暗自松了一口长气之余,禁不住后悔起前番没听王大贵家的劝告,趁着如今周珺琬失了周太夫人的欢心,将她人不知神不觉的除去了,不然她这会子何以会陷入如今尴尬的局面?
她大可一口否定韩夫人的话,告诉她周珺琬早已离开西宁侯府不知去向了,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还得留一线余地,以待将来韩小姐过门生米煮成熟饭后,好解释周珺琬为何会仍在西宁侯府里,且做了齐少游的屋里人。当下因暗暗发狠,反正事情已到了这个地步,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就这几日便将周珺琬除了一了百了的好,不然今日韩夫人还只是试探,明日就可能是直接上门兴师问罪,定要自家给她一个说法了!
思忖间,宁夫人已笑着开了口:“对了,下个月便是盂兰盆节了,我们太夫人的意思,家里几个丫头都大了,也不知还能留在身边多久,因此想带她们去城外的大慈恩寺散散,再住上一晚,让人护着她们去放放花灯什么的,不知雅如你到时候可否有空?不如带了瑟瑟与我们一块儿去散散?芳丫头隔三差五就要念瑟瑟一通呢!”
——瑟瑟正是韩小姐的闺名。奈何韩夫人却不肯就此将这个话题给揭过去,而是似笑非笑继续说道:“夫人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怕到时候我们娘俩儿抽不出时间也未可知。倒是周小姐,已果真被族人接回老家议亲代嫁了吗?可我怎么听说,她如今还在贵府中,只不过身份已不再是‘表小姐’,而已变成了我那女婿的二房奶奶,前阵子还差点就生下了夫人的长孙呢?”
短短几句话,说得周太夫人和宁夫人心里一咯噔,登时都没了言语。
周围客人们也停止了交头接耳,耳朵则全部高高竖了起来,眼里更是闪耀着熊熊的八卦之火。
西宁侯府有位表小姐是京城上流社会半数以上人家都知道的,有好些寒薄一点的人家甚至还曾打过求娶其过门为媳的主意,周珺琬出身是不高,但终究是的嫡小姐,据说嫁妆还不薄,娶其可谓是真正的人财两得,何乐而不为?
是以当年前打听得周珺琬已离开了西宁侯府,被族人接回了老家去议亲待嫁时,这些人还暗自后悔扼腕了好些时日。却没想到,这位表小姐竟不是被族人接了回去,而是悄无声息的作了齐家二爷的二房,还差点儿就生了西宁侯府的长孙,也不知她是自愿的,还是被人哄骗甚至是被人逼迫的?!
还有她为何是‘差点’就生下了,而不是生下了侯府的长孙?难道这其中又有什么隐情?
当下众客人是心思各异,以致屋里安静得有些诡异,且这份诡异的安静很快便蔓延开来,不但偌大的屋子里面,竟连外面也在短短的一瞬间里,变得落针可闻起来。
片刻,还是宁夫人一个激灵,最先回过神来,忙上前几步拉了韩夫人的手,便赔笑道:“雅如你这话是从何说起?周丫头是真已被族人接回家去了,不然以我们太夫人对她的疼爱,今日这种场合,又如何舍得不带了她在身边?再者,我们太夫人待周丫头可是比几个亲生的孙女儿还要好,又如何舍得让她与人为妾?便是亲孙子,也是舍不得的,你是不是听哪个乱嚼舌根的说了什么风言风语?那起子人的话儿如何信得…”
“风言风语?”话没说完,韩夫人已霍地站起身来,冷笑着打断了她,“是不是风言风语,夫人你带了我们大家伙儿去我那女婿日常起居的倚松院一看便知,又何须在这里说这些有的没的?齐韩两家交好已非一日两日,结成儿女姻亲也非一日两日了,我若没有十足的把握,单只是听了一些乱嚼舌根之人的风言风语,又岂敢这样冒冒失失的登门讨要一个说法儿?须知咱们两家可是在结亲,而非结仇!当着这么多宾客的面儿,就请太夫人和夫人给我一个说法儿罢!”
韩夫人的咄咄逼人让宁夫人一时间有些个招架不住,但她毕竟出身大家,又主持西宁侯府的中馈多年,见过的大风大浪多了去了,饶是心里已烦乱一片,六神无主了,面上却还是看不出多少慌乱。
她先是冲在座的宾客团团福了一福,笑着说了几句:“不好意思,亲家与咱们家有一点小小的误会,还请各位移步去园子里看戏,待我与亲家分说清楚后,再好生给大家赔罪!”
又冲自己娘家嫂子戚夫人使了个眼色,“还请嫂嫂暂时代我招待一下众贵客们!”
戚夫人接收到她的眼色,自是点头不迭,忙与儿媳妇楚氏一道,赔着笑脸客客气气请了众宾客出去。
众宾客原是不想走的,毕竟这样的戏码可不多见,但主人家既已这样说了,她们也不好厚着脸皮再留下,只得同着戚夫人婆媳去了园子里。
这里宁夫人方赔起笑脸,又向韩夫人苦口婆心道:“雅如,你可能是真误会了,我们有话好好儿说,慢慢儿说,好吗?你也知道,我自来把瑟瑟当我的亲生女儿看待,少游更是一直在等瑟瑟长大,看她比看芳丫头这个一奶同胞的亲妹妹还要重几分,我们娘儿俩又怎么可能这样对瑟瑟?我们好歹也是相交几十年的姊妹,我是什么样的人,别人不知道,你难道也不知道?你难道宁可相信那起子不相干之人的风言风语,也不肯相信我这个打小一块儿长大的好姐妹?”
“好姐妹?”只不过韩夫人回以的依然是冷笑,“夫人这声‘好姐妹’,我可当不起!试问有哪个好姐妹会当面一套,背地一套,把好姐妹当傻子糊弄的?试问又有哪个好姐妹会嘴上说得比蜜还甜,私下里捅起好姐妹的刀子来却毫不手软的?夫人的‘好姐妹’,我可当不起也不敢当,夫人还是请唤我‘韩夫人’罢,也省得我哪日被夫人给卖了,还傻乎乎的给夫人数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