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类小说上一章:为你打开时间的门:完结篇
- 另类小说下一章:不双
是的,确实如此——警察当时下了自杀的结论,岂是那么容易推翻的。
郗羽努力平静呼吸,整理思绪,竭力把心底的焦躁压下去。现在的她已经不是十几年前的小女孩,这么多年过去,郗羽绝对算得上久经考验,说一句“大风大浪见多了”也不算太夸张。在美国这五年,她半夜送过急诊,摔过楼梯,遭逢过抢劫,进过警察局,最近还被FBI的探员叫去谈话,在南极的时候更是险些掉进冰缝隙从此化身南极洲上的化石,也算得上是精神强韧抗挫折能力一流了。
第16章
咖啡早就喝得见了底,李泽文收拾了杯子放到洗碗机里,又看向站在洗手台旁愣神任凭满手水乱滴的郗羽:“你今天就在我这里住。”
“这怎么行啊?”郗羽从沉思中回过神来,想都不想就拒绝,“我在快捷酒店订了房间的。”
“快十二点了,”李泽文让她看墙边的挂钟,“就你现在这样,还开什么车?”
郗羽虽然比之前镇定多了,但还有些魂不守舍,精神状态明显不稳定。李泽文再怎么宽心也没办法让她一个人开车回去。他清楚郗羽的日常习惯——她对自己的生活非常粗心,骑车的时候分析数据,做饭的时候构思论文,做实验废寝忘食,分心太多,生活中出事的概率比一般人高得多。李泽文实在不想在明天的社会新闻里看到“女博士深夜驾车撞树”这样的糟糕消息。
“……没关系,我可以叫个车。”
李泽文视线扫过她煞白的脸庞,与她惶惶的目光相接,声音柔和下来:“既然叫我一声‘教授’,那就是我的学生。学生在老师面前就不要客气。当我家是宾馆就可以了。”
郗羽目光逐渐聚焦,也慢慢对上了自家教授的眼眸。灯光那么温柔,李泽文目光里褪去了惯有的锐利,温柔得像三月的湖水。
她心头微微一跳,拒绝的话再也难以出口。
——好吧,这套复式楼房子大,房间多,多住一个人也确实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李泽文显然是一个尽责的主人,他带着她熟悉房间,还给她拿了套一次性洗漱用品和一套看起来挺新的睡衣,事无巨细地交代细节。
“我姐姐的睡衣,她就在隔壁楼住。我不在国内时,她偶尔会来照看我的房子。”
“这里是洗衣机,按下按钮设置可以自动洗衣烘干,明天早上就可以穿了。”
“空调开关在这里。”
“这里是电灯的开关。”
“WIFI密码是我美国的邮件地址。”
“……”
郗羽看了看自己身上皱巴巴的衣服——她在闷热的汽车里呆了一天,身上的衣服都快变味了,不洗是绝对不行的。她站在客卧门口,攥着手里的睡衣,微微低下头掩饰自己复杂的心绪。
她垂着头,喉咙梗得慌:“那个……教授,谢谢。”
郗羽上次剪头发还是去南极之前,她是那种头发很软且长得很慢的人,即便两年时间没有剪短头发,长度也不算可观,此时灯光下一耀,隐约透出一股酒红色。
李泽文抬起手,轻轻抚了抚她的头发。
“去睡吧,别担心。我就在楼下的卧室,有事叫我。”
目送郗羽走进房间后,李泽文下了楼。他给自己再煮了一壶咖啡,随后回到书房,打开电脑,点开邮箱,数十封新邮件整整齐齐列在屏幕上,他一一看过且处理妥当后,又点开了数个期刊报纸的数据库。
果不其然,搜索作者“潘越”,出来了成百上千篇文章,用时间和类别作为关键词过滤后,还剩下数十篇文章。半小时内,这些文章一篇篇的被下载到了他的电脑里,很快的,打印机旁已经堆积了五六十页文稿。
潘越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就发表文章,类型还挺广,诗歌、童话、记叙文。到了初中阶段,题材更加拓展文章的长度也在增加,还可以发表一些小说和散文,对一个只有十三、四岁的中学生而言,绝对是了不起的成就。
李泽文慢慢喝着咖啡,靠在打印机旁一页页翻看文章。中小学生的作品不可能多长,文笔以成年人的目光看也谈不上多么出色,没什么细嚼慢咽的余地——按照李泽文平时的阅读速度,这几十页文稿仅仅需要几分钟就可以看完。但此刻他看的很慢,读到某些段落时他还会提起笔做下笔记。
半小时后,他放下笔,轻轻叹息了一声。
郗羽洗漱后躺倒床上,闭上眼睛,潘越的事对郗羽来说,是一条不能逾越的红线。许多年来,她不敢想不敢提,偶尔做噩梦,还是能看到潘越毫无生机的身体和浸透了路面的献血,醒来后浑身冷汗淋,气喘心跳,简直一不小心就要心跳过速死去。
她如此努力的学习奔赴异国他乡,一个重要的原因也包括不想留在国内,她想到一个完全没有人认识的地方,重新开始。
这不是她第一次跟人述说往事——之前她跟只跟两个人说过自己这段悲惨的往事,一个是王安安,一个是赵蔚,她们听完这段悲伤的往事后都目光潸然,用女性与生俱来的柔和安慰了她。郗羽从她俩身上也接受到了很大的安慰。
和李泽文的这次交谈,是她第一次对异性述说往事。
说时费力,但说完后却豁然一松,血淋淋的伤口剖开,却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受——大约是李泽文冷静的态度与随后的分析太让她吃惊。这么多年来,郗羽一直根深蒂固的认为潘越是自杀身亡,但现在李泽文却提出另外一种可能?!
郗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睡过去的——她做了很多乱七八糟的梦,醒来时整个人疲惫不已,睁开眼睛,不熟悉的环境吓得她立刻就清醒了。
郗羽冲到洗衣机里拿出烘干的衣服换上匆忙洗漱后下楼冲到厨房,却看到李泽文衣着周正地坐在餐桌旁吃早餐,一旁木架子上的平板电脑正播放着BBC的新闻,女主播用极快的语速播报着世界各地的变动,灾祸、战争、恐怖袭击,让郗羽只觉得时空错位。
李泽文穿着一身运动服,应当是运动过后又洗了澡的缘故,他浑身上下荡漾着一股浓郁的水汽,头发刚洗过还没有完全吹干,软绵绵的搭在额前。
“来吃早饭。”
郗羽没什么在别人家留宿的经验,更没有在过夜之后还起来和主人在同一张餐桌吃饭的经历,但总之先道个歉没错的。
“教授,不好意思,我起得太晚了。”
“没关系。睡得好吗?”
“还可以。”
很明显的假话,李泽文也没打算戳穿,给她盛了碗杂粮粥:“看看合不合口味。”
桌上的早餐宛如艺术品,做得异常精美。杂粮粥煎蛋小笼包,还有很可爱的糯米团,分量都不多,但餐具多,摆了小半个长桌;郗羽拉了拉皱巴巴的T恤,极力使衣服平整一点不那么失礼,才在餐桌旁坐下。之前在美国时倒是没特别多的感想,但在国内的两次接触感觉到李泽文大概是一个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人——并且他也有能力享受这一切。
因为郗羽看到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阿姨一边放下卷着的袖子一边从厨房里走出来。
“阿文,厨房我已经收拾好了,早餐吃完后把盘子放到洗菜盆里,我过一会来收拾。”
李泽文微笑颔首:“好的,张阿姨,你辛苦了。”
“怎么会辛苦呢?”张阿姨笑眯眯摆了摆手,“你大部分时间也在外面吃,我也没做几顿饭。”
说着她已经把自己收拾妥当,走到玄关换鞋,很轻地掩上门离开。
从始至终,这位张阿姨都没看郗羽一眼,对她的出现毫无兴趣,专业素养可见一斑。
李泽文侧目看了郗羽一眼:“我姐姐请的阿姨,我在国内的这段时间也帮我做一些家务。”
“……很好吃的,阿姨的厨艺很好。”郗羽连忙说。
李泽文把盘子推到她面前,示意她多吃一点。
“喜欢吃就多吃一点。”
两人吃过早饭,郗羽主动要求收拾餐桌和清洗餐具,李泽文也没拦着。虽然阿姨会来收拾,但如果郗羽觉得付出劳动才能吃得心安理得,那就让她做好了。
郗羽洗完餐具后离开厨房,李泽文坐在沙发上,修长指间夹着一叠文稿正在翻看,茶几上放着两支笔,一红一黑。
“教授。”她坐得端端正正。
李泽文抬起视线,看着她。
“我昨晚一直在想关于潘越的遗书的问题。”
李泽文不奇怪,她不想才是咄咄怪事。
“我想,潘越的那封遗书也许只是巧合。他翻译了诗,撕下来夹在笔记本里,警察发现后,认为是遗书。”
“这的确可能发生,”李泽文没直接表态,转开了话题,“我有问题要问你。”
郗羽连忙道:“你说。”
“潘越的英文如何?有没有翻译英文诗的能力?”
“他喜欢看书,英语也很好,我们两个班的任课老师是一样的,英语老师常常夸奖他。”郗羽道,“我想他是有能力翻译的。”
“我的这本《英国诗歌选集》是我母亲的藏书,潘越有没有渠道拿到英文书?”
“……他的家庭条件应该是比较好的,”郗羽不能特别肯定,“阅读量也很大,机缘巧合之下是可能拿得到这种外文书的。”
李泽文略微颔首。他无意再追究什么,看到当年的案卷之前他不会下任何结论,信息不全之前做出的任何判断都可能是误导。
倒是郗羽,此刻才注意到李泽文手中的那叠文稿——她眼神好,文稿上的字看得清楚,当即动容:“这是潘越发表的文章?”
李泽文把文稿递给郗羽。
郗羽拿着一叠稿子,有一丝恍惚——从昨晚到现在才几个小时,他到底花了多少时间来整理这些文稿?
“我在数据库里找到了他当年发表过的作品读一读。从一个人写过的文章基本上可以对这个人的性格做大致的侧写。”
文以识人这个道理郗羽是还是懂的,郗羽的爸爸是语文老师,她从小就接受了完整的语文教育,她深知文学创作是一种复杂而又微妙的审美精神活动,作家与其作品之间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不论什么文章,其思想来源的背影总是要归结到作者自身:作者的性格、年龄、家世、环境与其平日的理想及遭遇。一个心情抑郁的人,是写不出鸟语花香春暖花开的;一个粗枝大叶的人,是无法写出人物敏感而纠结的内心的。
“从他的文章可以判断他是不是会自杀的人吗?”
“一定程度上说,可以,虽然对青少年来说不是特别准确。成年人自杀是会考虑会权衡各种利弊,思前想后很长时间最后得出符合逻辑的判断。青少年自杀则大多数是冲动所致,他们并非遭受了天大的困难和挫折,可能仅仅是一时半会无法从牛角尖里走出来。”
“那你看出了什么?”郗羽只觉得心口一跳。
李泽文却沉吟了一下,没有立刻接话。
“怎么了?”郗羽连忙追问。
“我想先听一下专业人士的意见。”
“……专业人士是?”
“一位心理学家,我一会要去拜访。”李泽文以征求意见的态度看着她,“你去吗?”
根本不必问,她怎么可能不去?潘越和李泽文一毛钱关系都没有,这完全是她的事情。
李泽文起身:“等我换身衣服。”
第17章
车库里,郗羽租的的福特旁停着一辆闪闪发光的捷豹——昨晚回来时,这个位置还是空的。
“上我的车。”
李泽文打开车门坐进了驾驶座,郗羽只犹豫了半秒钟就毅然抛下自己的车,毕竟自己租的这辆车子不论从哪个性能还是外观来说都没法跟李泽文的车子比较。
好的车就是不一样,制冷效果一流,车子才驶出车库,车内已经彻底凉了下来。
车子驶出去的时候,李泽文眼角余光旁边停着的郗羽租的那辆福特:“车子租了多久?”
“预定了一周。”郗羽说。
“快捷酒店预定了多久?”
“也是一周。”
“对自己的跟踪狂策略还挺有信心?确定一周内可以见到程茵?”
“那天你说了的,她就算再怎么出名,也是电视台的普通员工吧,应该上班打卡的时候肯定还是要去打卡的,我想这样跟上几天总会有效果的。”
李泽文微微一笑:“我的话你倒是记得很清楚。”
郗羽无法反驳,只能露出一个讪讪的笑容,又说:“当然,我也在网上做了调查,有几个网友说在电视台附近见到过她。”
“没想过找王安安?”
“也是想过的。她现在应当在欧洲的什么地方度蜜月吧,不到最后关头我不想打扰她。”
李泽文看她一眼:“没想过找我帮忙?”
郗羽被李泽文的目光看得浑身一颤,大概是被冷的。
李泽文纯属明知故问,他比谁都清楚郗羽是个不会抄近路的人,她连王安安都不想麻烦,自然更不会求到自己脑门上。他和郗羽熟识起来的契机,是因为在美国的那次擦挂事故。美国人工昂贵,加上李泽文的车还比较新,修车费并不便宜,但郗羽连一秒钟迟疑都没有就直接说“我赔钱给你”,并且当天下午就转了一千美元给他修车。
但饶是李泽文素来目光如炬也犯了错——他以为那辆车是郗羽自己的,她会找保险赔付,几天后看着她骑车来上课才猛然惊觉知道她压根没有四个轮子的车,出事故那辆车是她同学的。为了不给同学添麻烦,她没让别人走保险,自己拿出积蓄赔了两辆车的修车费。这笔钱应该超过了两千美元,是她一个月的全部收入,对一个在美的Ph.D来说,不论如何都不是一笔小钱了。
这是郗羽让他产生的第一个意外。修车的办法有很多,不论是请同学走保险,还是让李泽文自己走保险她再补贴剩余的部分都比她直接给自己现金更省钱。绝大多数人在这种情况下都会想办法和事主商量一下,看看如何才能减少损失。但郗羽没有。
李泽文是当教授的人,加上同为同胞,实在不想见到她为了省钱每天节衣缩食的过日子,当时提出把钱还给她自己走保险——没想到郗羽完全不觉得高兴,倒是警惕地看着他说“不用”“不用”。
是的,她当时的目光就是警惕。在那份警惕态度的背后,是“我们没必要有太多来往”的潜台词。
对他戒心这么重的人,在此之前,李泽文还真是没见过。
郗羽一时无话,过了好一会她才斟酌着用词道,“教授……如果找人帮忙,那对方问我原因我怎么回答?我找程茵的原因总归不是什么好事。和潘越有关系的事,我都不希望其他人知道。”
李泽文打着方向盘:“但是我现在知道了。”
他出门时换了件藏青色的衬衣和西裤,此时深色衬衣袖口卷起,露出结实的手腕,色泽对比鲜明。
郗羽瞪着他,小声“嗯”了一声。
现在的她比昨晚清醒多了。昨晚的情况其实根本容不得她拒绝,李泽文先怀柔后威逼,恩威并重、软硬兼施,用极高超的手段硬生生把她多年打磨而成的惯性思维打破,温顺地告诉他那些复杂的往事。
隔了一会儿她轻声开口。
“……如果不是你,我也意识不到潘越的死或许不那么单纯……但是,教授……这毕竟是我的事情……”
“如果潘越的死真的有蹊跷,你能解决吗?”李泽文锋利的目光扫到她身上,“还是又打算逞强?”
郗羽如遭雷击,张了张嘴,竟一句话都没说出来。她知道自己的能力,倘若潘越的死真的有可疑之处,接下来应该怎么办?这绝对不是靠跟踪狂的小聪明可以解决的事情。她是如此的垂头丧气,大脑沉重得根本不想抬起来。
李泽文的那句“又打算逞强”似曾相识。
去年感恩节前后,郗羽正绞尽脑汁做论文的收尾工作。她做博士这几年只发表了一篇论文,全部心血都在手头上的这篇论文里,她打算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闹个大新闻——她的论文是关于低温模式下的湍流问题,湍流问题极为复杂,被称为经典物理学中最后一个未解决的问题,这问题要能解决,物理学和数学的最高奖都唾手可得。
郗羽当然没以为自己能解决这个超级无敌大难题,但她准备试着啃一啃湍流问题外围的小砖块。她在论文里试图建立低温模式下的湍流模型,和别人不同,她另辟蹊径,从声学的角度建立数学模型。这个崭新的想法带来的就是复杂的方程和海量的数据,整篇论文里一半的篇幅是数学计算,校对起来非常复杂,剩下的部分是数字模拟,需要分析的数据也装了十几个硬盘。她准备投向业内影响因子最高的几本期刊之一,因此不断修改再修改,力求精益求精——去年的十一月就是最后截稿期限。在极大的压力下,她患了重感冒,她起初以为凭借自己顽强的意志力可以抵御疾病的侵袭,事实证明了唯物主义的正确性——不论一个人的意志力有多么坚强,精神力有多么强韧,但终究抵不过身体的警告。
她头晕脑胀,忽冷忽热,终于不慎晕倒在图书馆,好在MIT的图书馆总是人满为患,有留学生认识她,连忙送她去看急诊,还通知了她的室友赵蔚。赵蔚已经毕业,正在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做博士后,日子过得忙碌不堪,在医院陪了她一个晚上后又上班去了。
第二天,郗羽醒来时就看到了李泽文,他正站在她的病床前,俯身帮她更换了额头上的冰袋。
高烧让人思维迟缓,郗羽脑子浑浑噩噩不太清楚,一时间也没想清楚李泽文到底为什么会出现在自己的病房里。
李泽文挺耐心挺好脾气的解释了原委——他说有事找她,就给她打了电话,被赵蔚接听了,赵蔚告知他“郗羽病倒住院”一事,于是他就来探病了。
郗羽头昏脑胀地道谢,说自己没事了,李泽文可以离开了。
李泽文不但没离开医院,反而在病床边坐下来,问她,怎么求Navier-Stokes方程的数值解?
郗羽脑子生了锈,愣了好一会才绞尽脑汁地回答了这个专业领域里最基础的问题。
李泽文说都笨成这样了,还说自己没事?
下一瞬间郗羽难过地哭起来。她发现自己确实变笨了,随后想起自己的论文——变笨了就永远也写不完论文,写不完就无法毕业,那她不远万里离开家人来美国求学到底是为什么呢?这些年头悬梁锥刺股的辛苦彻底付诸东流怎么办,她的人生她的未来一片灰暗——天知道在这次生病之前,她都若干年没有哭过了。
李泽文也不做声,坐在病床边看着她哭。等着她哭完后说你这个人固执的时候跟颗石头没有两样,寻求他人的帮助对你来说那么难吗?
人家说酒后吐真言,郗羽不喝酒,但高烧也成功的瓦解了郗羽的自控力——医学上认为醉酒和高烧的造成的效果是一样的,都导致神经元细胞功能受到暂时性损害,于是平时被道德、利益、动机约束的潜意识因约束和抑制力量下降,表现为潜意识思维流露——所以郗羽居然回答了这个平时绝对会置之不理的反问。
她说不喜欢和男生来往太多。
李泽文问为什么拒绝和异性来往。
郗羽沉默了好一会才慢吞吞的回答说,如果他们喜欢我怎么办呢。
这新奇的理论李泽文还是第一次听到,他饶有兴趣地问,你就觉得自己魅力那么大,和你接触的异性就一定喜欢你吗?整天担心“别人喜欢我”,这叫自恋型人格障碍。
郗羽为难地说,不是……我不想有太多麻烦。
李泽文继续问,难道之前有人喜欢你给你带来了麻烦吗?
刚刚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她居然不说话了。
李泽文问,为什么不说?
郗羽摇了摇头,继续沉默。
李泽文再一次感受到了郗羽的心防之重,连疾病都很难摧毁。
于是李教授转开了话题,说你的逻辑太片面,你应该知道同性之间也可能产生爱意的。
郗羽被问住了,困惑了好一会才吭吭哧哧回答说,但那种事情毕竟不太多。
李泽文说,概率也没有那么低,如果发生怎么办呢?
郗羽思考了很久也没答案,大脑宛如电脑死机般无法调动答案,脸颊因为高烧更红了。
以李泽文的双商,欺负正常人都可以称得上胜之不武,何况是高烧的病人?他鸣金收兵,探了探郗羽的额头,通知护士来更换输液瓶。
小护士打趣两人是男女朋友,郗羽眼睛都睁圆了,挤出力气叫李泽文走。
李泽文自然没走,继续问她:那你拒绝我的帮助是因为担心我会喜欢你?
意识昏沉,但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还是在的,郗羽酡红着脸,看了李泽文好一会,做出了分析:嗯……应该不会吧。你那么好。
李泽文饶有兴趣,我很好?
郗羽这次有把握一些了,晕晕乎乎地说是啊,教授你很帅,条件也很好,是不会喜欢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