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娘子还附了夫家原永宁卫指挥使曹爽的名帖,并未带话,只说把名帖给老爷,老爷自会见她。”官家急道:“并非老奴有意隐瞒,每日来拜会的人都这么说。若非她一个女人来拜见实在稀奇,老奴也记不住。”
刘黄铭挥挥手,清楚当年事的只有他的老管家,可惜一病去了,现在提拔上来的是新人,不知旧事情有可原。
刘黄铭往外走了几步,又觉太过不矜持,稳重端坐上位,道:“请她进来。”
王柳娘携曹立昂款款而来,每日拜见的人很多,可也没有她这样空手而来的。
柳娘福礼道:“多年未见,刘大人风采更胜往昔。这是我大儿立昂,立昂,快来拜见大人。”
一通见礼之后,刘黄铭客气道:“王娘子请坐。”
柳娘叹了一声道:“小妇人早已嫁人,夫家姓曹。世事变迁,红尘滚滚,不负当年在先生座下修行时缥缈,早已沦为庸俗。”
“先生高才,令人仰慕。”刘黄铭不得不叹,当年一句“幼主紫微,十四年”令人心惊,可刘黄铭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会是以这样的方式呈现。“不知曹夫人前来有何见教?”
“劳大人垂问,旧事重演,小妇人又来和大人做生意了。”柳娘低头一笑,“先生本有三句话留下,小妇人当年身不由己,脱身而走,未及与大人告别,后续事等到近两年才知。而今大战方休,武将战死无数,小妇人厚颜,又来麻烦大人了。”
刘黄铭抚须而笑,看来王先生在军中安排的势力死伤殆尽了。
“可有什么帮得上忙的?”刘黄铭客气问道。
“我夫君乃是原永宁卫指挥使,以‘延误战机、怯战不出’为名下狱,还请大人在朝中问求情。”柳娘说着恳求的话,语气却听不出一丝一毫的恳求,依旧四平八稳,好似在念台词。这样独特的风格,让刘黄铭好似又回到了当时,被高贤大能折服的情景再现。
“这…”刘黄铭迟疑了,他也是沾光才从养老的南京调到京城来,涉及武将处置这种朝政大事,如何敢做出头椽子。
“只请大人开头,朝中自有人帮腔。石亨将军已答应,只是他身为武将,不便出首,于公也是此意。”柳娘偏头,仿若不经意道:“此事,只能由我这妇人做由头了。”
刘黄铭渐渐信了,不是他好忽悠,而是两个准确的预言在前,由不得她不信。刘黄铭甚至在想,第二个预言刚刚实现的时候柳娘来找,是不是也在王先生的预料中,这样的大能,定有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神通。石亨是不是王先生留下的后手?他们还有多少人。脑补才是最可怕的,刘黄铭突然觉得满朝文武都有嫌疑。
“大人身为御史,自当敢于任事,勇于直言。大人进言不为私情,乃是担心大批武将损耗,军中人才青黄不接,空耗大明国力。如今瓦剌还在虎视眈眈,周边亦有鞑靼等族威胁。于公危难关头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启用石亨将军,连他都能用,其他人更不在话下。就是退一步说,于公不答应,于公浩然君子,又岂会为难一心为国的大人。”虚伪客套话不必说,如今朝政大权皆在于谦手上,只要他答应就没问题。当初是他力阻迁都,一手组织的京师保卫战,启用有才无德的石亨,挽大厦于将倾,拯救宗庙社稷,未让大明成为第二个南宋。
“于公的品行,本官再不会怀疑。”刘黄铭叹息。
第31章 不种田
柳娘保持着温婉超脱的姿态走出刘府大门,被曹立昂扶上软轿,突然柳娘手一紧,死死拽住曹立昂的手腕,额上汗珠如豆粒般滚下。
“娘…”
“禁声!管家在后面看着呢!”柳娘要紧牙关,云淡风轻的坐上轿子,快速整理妆容,还掀开轿帘对管家的送别点头示意。
轿夫起轿,抬着转过了街角,曹立昂才赶紧喊停。一把掀开轿帘,焦急问道:“娘,你怎么样?”
柳娘疼得脸色惨白,嘴唇发紫,指着座位上的荷包,哆哆嗦嗦解不开绳结。曹立昂赶紧接开荷包,倒出里面的药丸递给柳娘。又取除轿子里的小水壶服侍柳娘吃药,没想到一打开瓶塞,浓郁的酒气就弥漫出来了。
服侍柳娘吃了药,曹立昂道:“娘,前面是回春楼,他们家冬日最舍得用炭,温暖如春,我们去那儿歇歇吧。”
这药见效十分快,柳娘已经止住了满头大汗,但实在疲累,不愿开口,闻言只是轻轻点头。
曹立昂服侍着柳娘在雅间休息,就这一小段距离,柳娘已经重新整理妆容,发紫的嘴唇也让浓重的口脂盖住了。下轿的时候还把妆容盒子递给曹立昂,让他抱进了雅间。
曹立昂十分心疼,道:“娘,这时候还管什么仪容啊!”
“没听先生讲课吗?君子任何时候都要正衣冠、整仪容。”看着曹立昂不以为然的态度,柳娘笑道:“怎么?不以为然?娘今日再教你一招,这和战场上杀敌不同,在官场上杀敌,仪容就是你的铠甲。在刘府我就疼得满地打滚,今天的事情就办不成了。除非刻意示弱,永远不要让自己处在劣势。做戏做全套,这回春楼离刘府这么近,焉知他们有没有交情,若是让人看到我一脸病容,先前的镇定稳重都成了装腔作势。”
“娘,苦了您了!”曹立昂亲眼看着柳娘痛身这样,心中十分内疚,父亲在狱中说的话只能凸显娘亲的痛苦无奈。
“不苦,身后空无一人,怎敢倒下。”
平淡一句话,曹立昂却蓦然湿了眼眶,恐怕娘亲始终清楚,丈夫从来不是她的依靠。若父亲查到的属实,这么一路走里,她从未有过依靠。连自己这个没有血缘关系、又占据亲子资源的庶长子都如此掏心掏肺,那该是受了怎样的苦楚才舍弃父母家业,飘零西北?
“怎么,都是男子汉了还掉猫尿,赶紧擦擦,待会儿还要去求人呢。”
“娘,您都这样了,我们改天吧!”曹立昂担心柳娘的身体。
“那药是特效药,有封闭感官的作用,不一鼓作气办好事,明日就躺在床上起不来了。”柳娘轻描淡写,曹立昂却觉得其中有雷霆霹雳。明明是怕父亲在狱中受苦,娘亲却从不会说。老实人总会吃亏,内敛人总是受罪!曹立昂心中更痛了。
战争对野心家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尤其是对石亨而言,有才无德,专为此人而设。于谦启用他,为的就是他卓越的军事才能。人品低劣还体现在对家人上,以往大儿子和侄儿争权,石亨不仅不制止还推波助澜,此次京师保卫战中,石文耀战死,石亨的继承人却不是次子石文昊,而是侄儿石彪。
下一站,柳娘去的就是武清伯府,石亨在此次大战中一战定乾坤,一举封爵。
“曹夫人,不是我不帮忙,说句不怕家丑外扬的话,我并无说话的余地。”石文昊知道柳娘找他求情,无奈叹息。
“石将军的事我知道,朝中如今还有伯爷不值封爵的议论,而今朝廷大权皆在于公一人手上。于公自然是浩荡君子,可把自己的性命前程,寄托在别人的人品上…”柳娘叹息,她称呼石将军称呼的是石文昊,石亨封爵,他也水涨船高,从千户升了将军,虚衔而已,仅提了品级。说实话,只要有石亨做爹,就是白身又有何妨?
“家里的事情我再不过问的,没有这个金刚钻,不揽这个瓷器活,我还是专心打理庶务吧。”石文昊还是拒绝。
“伯爷以武立世,武将才是石家天然的同盟。将军既有决断,我不敢勉强,只请将军把我那一番话告知伯爷,伯爷如何做,我等再不敢有怨言。”
见柳娘十分坚持,又只是说几句话,石文昊就答应了。石文昊向来佩服柳娘的远见,不因她是女人就看清她。
两人在暖阁说话,曹立昂都被打发了出去。事情谈完,石文昊亲自送柳娘出来,曹立昂扶着她上了软轿。
曹立昂有心想问问事情如何了,可看柳娘疲惫的神情就顾不上了。回到宅子,张罗着粥饭药食,亲自伺候。
柳娘拜访完这两家就窝在家里养病,反正其他人都是墙头草,拜访与否,并不重要。只要朝堂上掀开一个口子,这些人不用串联也会出言;若是朝会一潭死水,也不必指望这些人平地起势、力挽狂澜。
三日后,消息传来,朝廷准备在过年之前审理怠战武将之事,正是右都副御史刘黄铭上的折子。曹立昂欢欣鼓舞,想去牢中给曹爽报信。柳娘拦住他:“现在蹦跶得越欢,你爹的罪越重!安分待着,就说我等罪臣俯首恭待圣裁!”
曹立昂无奈看了自家娘亲一眼,就是太老实!此时不去牢里说一声,父亲误会了怎么办。曹立昂沧桑的叹口气,等父亲从牢里出来,自己一定要和他剖析清楚,千万不要再质疑娘亲!
审理工作进行的很快,曹爽部下还余两千人,与那些打成光杆司令的军官相比,也算保全人口,再加上曹家人永宁卫守城之功,在这些战败的将军里矮子里拔高个,居然还算不错。朝廷罚了三年的俸禄,圣旨申斥一番,让他原职留用。
曹爽出狱,曹立昂亲去大牢迎接,在马车上嘀嘀咕咕和曹爽把事情全吐露干净,劝道:“娘亲是重情重义之人,真心换真心,父亲再不可误会了!”
“行了,我知道了,小兔崽子操心得还多!”曹爽笑骂一句,在狱中用药之后,他身上却是舒服多了。
回到宅子,驾车接他们回来的马夫卸下车马,回到房中写了密信递进内宅。曹爽梳洗过后,一身水汽进来,正看见柳娘往火盆里扔东西。
“夫人在烧什么呢?”
“密信。你已经出来了,这些东西便不要留着碍别人的眼了。”柳娘笑道。
曹爽以为这是柳娘为他奔走留下的信函,想起曹立昂今天在马车说的话,心中一叹。自己这夫人刚强惯了,又不会表功,这么大的事情让她说起来却如此平淡无波。再想想柳娘当初明明是处子之身,却对放任外界流言,曹爽心蓦然软了,她就是这样的人啊!
曹爽走上前,握着柳娘的手,单膝跪地,发誓道:“夫人于我有活命之恩,我曹爽在此立誓,此生绝不负你!”生死关头,才知道谁忠谁奸,谁贤谁愚。
柳娘微微一笑,轻拍他的手背:“君不负我,我亦不负君。”
两人动情相拥,战争的苦难全都过去了,新生活正在向他们招手。
当晚柳娘把曹栓赶去睡书房,“我还病着呢,别传给了你。你在狱中也受了大罪,好好调养。”
“夫人真不可爱,就你这直来直往的脾气,可怎么做买卖哦~知道你是心疼为夫!”曹爽志得意满而去,柳娘依旧微笑,不发一言!
过年,无论什么人在什么地方,都一心往家里赶,这是国人最朴素的情怀。曹爽已经沉冤得雪,一家人也该回永宁卫了。
“我这身子骨,大冬天的不宜奔波,你们先回去,我在京城养好了,跟着赶来。”柳娘决心留下,自曹爽回来之后,她一直卧床养病。
曹爽也清楚,女人病、月子病是能要人命的,沉吟半响,在屋中转了两圈,叹道:“我在狱中也遭了大罪,今年就先不回去了,今年就不回去了!”
柳娘已经不想猜测这是他真心体贴,还是一时感动,给予的补偿,亦或者是怕自己在京中串联。
曹爽令家仆代信回去,把今年的祭祀全权委托给立德,这是他们的嫡长子。
既然决定要在京城过年,一系列准备必不可少。柳娘的宅子遭了兵祸,抢得不剩什么了,若要在此举行祭祀,还是差得远。
曹爽带着曹立昂里里外外的忙碌,柳娘依旧卧床养病。这里的家仆都是她的人,即便大动房屋,也不会影响她休息。等到准备得差不多了,柳娘才不曹立昂叫过来。
“立昂,你年轻力壮,又无伤病在身,从京师到永宁卫,一路快马加鞭五日绰绰有余,京师的事情也都办好了,你愿意回去祭祖吗?”柳娘半躺在床上,倚靠着靠枕慢悠悠道。
“娘亲何出此言,儿自然要跟在父母身边侍奉。再说这漫天风雪的,路上也不安全。”
“有良马代步,有忠仆护卫,怎么不安全,立昂,我想你回去。”柳娘神色郑重。
“娘,您就心疼心疼儿子吧,这么大的雪天,您不要赶我走了!”曹立昂拉着柳娘的手撒娇道。
“你这傻孩子。”柳娘轻叹一声,“还和我装糊涂了,你若不回,祭祖就是立德主持了。”这是家主才有的资格,在此之前,一直是曹爽主持,就是他们几个儿子,也只有拈香捧盒的荣耀。
曹立昂低头轻触床面,依偎着柳娘道:“娘,二弟是嫡子,我从未想过和他争。而今这一切,都是娘亲的心血,我也想您传给二弟,我从旁辅佐就是。”从小请了儒生教导,嫡庶正道早在心间,柳娘也从未避讳过他庶出的身份,把权利义务剖析得明明白白。曹立昂从未有争权之心,他的野心都在建功立业上,这次大战让他看到了希望,原来自己可以凭借战功,堂堂正正立于世间,接受赞美的目光!
第32章 不种田
大战之后,百废待兴,边关素来贫苦,又加兵祸,能快速繁荣的办法,只有商贸。可和瓦剌大战还在眼前,不论是政治形势还是民众情绪,都不适合再与瓦剌人做生意。幸而朝廷很快下令,整束边防,重开榷场,只与朵颜三卫、朝鲜等国做生意。总之,不与与瓦剌人有交集。至于这些国家的人买回货物之后会不会和瓦剌人做生意,大明就不管了。中央财政也缺钱,顾不得那么多。
柳娘的商行重新开张,不过没用“王家商行”的旧名号,改了名字叫“方圆商行”,铜钱外圆内方,让人一看就知道“向钱”的意思。这些事柳娘没瞒着曹爽,也没特意说明,她现在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恢复身体健康,钱财都是身外之物。
这次大战损失了很多武将、士兵,也有好几个柳娘曾经护卫队中人一跃而上,身居高位。
柳娘以为自己是一只蝴蝶,能在大明煽起一场飓风,却不想历史的顽固性超乎想像。柳娘留在草原上的商队传来消息,瓦剌有意释放太上皇。带领瓦剌大军一路打到京师的也先如今还只是太师,他向可汗脱脱不花谏言释放太上皇。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中原王朝礼仪为先,放太上皇回来一定能造成大明内政混乱,使瓦剌有可乘之机,再次恢复蒙古汗国的荣耀。可汗还在考虑,没说同不同意。
柳娘得到消息马上给留在前线的人指示,让他们尽力拖延。蒙古人酷爱“血债血偿”,黄金家族最爱颜面,当年就是大明把他们赶回草原的,如今太/祖的直系子孙在他们手里,何不折辱解气。柳娘宁愿被尊为“太上皇”的折磨致死,给大明出兵的理由,也不愿这个懦弱无能的皇帝回来,尤其中间还牵涉着一个民族英雄——于谦。
安排好草原这边,柳娘又让手下人进京找于谦,把瓦剌人的打算告诉他。柳娘不知自己的后手能起多大作用,只盼着真有蝴蝶效应。
柳娘日夜盼着脱脱不花犯糊涂,没想到朝中先出了问题。于谦接到消息之后,直接派人去接回太上皇。柳娘拿着回信,当着信使的面哭道:“于公这是为何?难道是不信我吗?”
信使亦是心腹之人,叹道:“夫人高义,小人敬佩,可我家大人就是这般…没法儿劝!”
柳娘挥手请他下去,无力极了。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柳娘击掌而歌,慷慨悲凉,只要太上皇接回来了,柳娘几乎可以预见结局。
信使听到身后苍凉歌声,亦红了眼眶。
柳娘自回永宁卫后,就与曹爽分居,肚子在西院起居。曹立德年纪大些,已经开始读书,也居住在东院,跟在曹爽身边;王立言、曹立功和曹华英跟在她身边。
立言循着歌声而来,即便年纪还小,也知道这不是高兴的意思。仰着小脸问道:“娘,你在哭吗?”
柳娘展颜一笑,“不,娘是在怀念故人,娘的朋友去世了。”
“去世就是死了对不对?去年就有很多人去世。”立言在边关见多了生死。
“对,就是死了。”
“娘不哭,我以后不死,不让娘伤心。”王立言踮起脚尖,乖巧的给柳娘擦眼泪。
“好孩子,娘不哭,娘还有你们呢。”柳娘喃呢。
最终也先派人送太上皇回京,朝廷很快做出反应,接手护送。君权神授的思想根植人心,若是太上皇死在大明国土、死在大明人的重重保护之中,又是一桩政治大事。
柳娘没有这样的能耐,只能看着车队远行,不久就听说太上皇奉养于南宫,龙椅上端坐的依旧是景泰帝。
景泰帝在位,朝政以于公马首是瞻,可于公太过高高在上,不是普通武将能攀得上的。曹爽听说柳娘和石文昊有关系,特意来找她。
“武清伯不喜文弱之人,石将军在他面前并说不上话。且我与石将军乃是平常生意往来,此时空口白牙的去求他,他也不会应啊。”柳娘一味推脱,自她避居西院以后,曹爽内宠颇多,少来西院。柳娘只牢牢掌控着内院权利,那些签了卖/身/契的妾室也翻不出波浪来。况且曹爽子出狱后再未让女子有孕,也没有谁能仗着肚子让他破例和柳娘大小声。
“夫人只管为我引见,我定有办法让武清伯对我另眼相看。”曹爽自豪道。他刚笼络了一批女子和骏马,石亨好女色、爱骏马,定能投其所好。
柳娘详问了他的打算,笑道:“而今文靠于公、武靠石伯,天下谁人不知,等着送礼的人从京师排到大同,能摸着门槛都是祖坟冒青烟。这些东西,武清伯有如何看得上?”
曹爽拉下脸来,“夫人的意思是不可行吗?”曹爽不悦,与他同期的人都死在的大战中,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曹爽自认是个有福气的人呢。
“我是不赞同与武清伯拉关系的,不过你非要做的话,何不从石彪入手。”
“是极,是极,还是夫人想得周到!”曹爽笑问,“夫人与石彪将军可有交情?”
“哪儿这本事。不过石文昊将军与石彪将军是堂兄弟,关系一向亲近,可代为引见…”
柳娘话还没说完,曹爽就拉着她的手表白道:“辛苦夫人了!夫人为我操劳,都都铭记于心,一时一刻不敢忘怀。夫人放心,这家业日后是要传给立德的。”
柳娘瞪了他一眼,骄横道:“这还用说?”
“是是是,夫人说的是。今晚我留在西院给夫人暖脚。”曹爽暧昧笑道。
“滚吧!我还缺你这个汤婆子,一身酒味熏得我难受!”柳娘笑骂几句,把曹爽赶出了西院。
自大战之后,柳娘搬到西院,再未让曹爽近身。曹爽开始还怀疑,后来仔细查探,柳娘果真是病重,不能行夫妻之礼。开始的时候曹爽为表敬重,时不时过来歇息。可是有次遇到柳娘半夜来了月事,污血流了满床,柳娘疼得在床上打滚之后,曹爽就再不坚持留宿了。
柳娘为了养病生活习惯都改了,饮食清淡少盐,屋中不用熏香。知道柳娘不爱闻酒肉味道之后,曹爽多数时候过来都是一身酒气。
曹爽走后,立言依偎着柳娘,小声问道:“娘,爹在外面养了外室,据说是他的表妹,您不管吗?”
多少武将家破人亡,包括先婆婆娘家。这些人也曾上门打秋风,不过柳娘能容忍他们越界一次两次,不能容忍他们打蛇随上棍!曹爽都不曾在要自己的强,他们倒妄图做自己的主!柳娘一气之下用计把人赶了出去,还以为回老家了呢,不想是被曹爽私下养起来了。
“你怎么知道的?这是爹娘的事儿,你别管。”
“可是娘…”
“行了,就算想管,你有什么办法。没了何氏,还有王氏、李氏,他爱养就让他养着吧,反正是他舅家人。”柳娘浑不在意。
“只有那个表妹。”立言强调。立言姓王,又不爱习武,一直跟着柳娘住,柳娘为他请先生,走科举之路。立言一向亲近柳娘,怎么愿意柳娘吃亏。
柳娘不问他怎么知道的,也不糊弄他,笑道:“傻孩子,还不到时候!”
在曹爽的钻营下,景泰六年,朝廷重设万全都司。曹爽一跃成为总指挥使,志得意满。
立德向柳娘求教:“父亲总有意加重大哥的筹码,令我们兄弟起间隙,避都避不开,这可怎么办?”
“那你大哥呢?”丽娘问道。
“大哥一向谦恭守礼,从无越界,大嫂待我也和气,可这么下去不是办法啊。昨天就因大哥不愿与我争锋相对,被打了二十军棍,现在还躺在床上呢。”立德暴躁的在屋里转圈,“爹还说要让立功入军中,这不是变着法儿的挑拨我们兄弟吗?爹是怎么回事儿?还有嫌一家子太过和睦的?”
“小二、小三你不用担心,小二要进京考举人,我让他带着小三见世面去了,一两年且回不来。”柳娘不理会暴躁的儿子,从容平淡的看她的棋谱。
“娘,您别不理我啊,您帮我想想办法,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曹立德抢过她手中的书,苦恼道:“爹就我们几个儿子,他这么管教我们有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