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惟珎自从封亲王之后,常常会入宫觐见,他有了品级,就不必每次提前打报告了。这天云惟珎去见皇帝,搬奏折的小内侍正抱着一大摞折子出来,不知怎的没抱稳,两个小内侍撞上了,奏折散了一地。这时候云惟珎走过来,内侍正字啊手忙脚乱的收拾。云惟珎的品级太高,小内侍要跪在道左相迎,云惟珎瞟了一眼散乱在地上的奏折,最面上的一本,是黑色的封面上,上面写着自己的职位和姓名:雁门郡偏将张千。
云惟珎的脚步顿了顿,和善道:“都起来吧,天气还冷,别跪坏了。”抱着奏折的四五个小内侍感激应诺,云惟珎快步向前。他心里只在翻腾,雁门郡?黑色?
奏折有固定的格式和品级,黑色基本是密奏,而雁门郡正是郭安之所镇守的边塞重镇。
云惟珎淡定的和皇帝禀告了本来打算说的事情,然后去吏部调阅人事任用档案。他和皇帝报备过,要查一查那个突然跳出来的御史是谁的人,现在来吏部并不突兀。
云惟珎为了保密,连伺候的杂役都没要,自己翻找,最后,找出了张千的履历和任命。张千其人是勋贵家的庶子,开始在禁卫军中效力,表现平平,但是从禁卫军到皇城护卫,再到京城九门之一的小统领,一直都是皇家直属卫队。而张千的任命也不是吏部和兵部共同商议的结果,张千的任命书上,有一个鲜红的朱批“准”字,时间就是云惟珎冠礼的时候。那个时候云惟珎被要求安稳呆在府邸,安心度过自己的人生重要时刻。
云惟珎合上档案,把档案册恢复原样,看来,在他精力不济的时候,不止一个人动过手脚。云惟珎本就冷了的心,更是直接泡在冰水里了,果然是父子一脉相承…
云惟珎在考虑如何提醒郭安之的时候,边关又出了一件事。云中郡守卫魏尚,因在上报战功时多报了四个人头的斩首数量,被下狱了。武将和文臣因为这件事,又闹起来了。魏尚在朝中是赫赫有名的将军,每每出征亲帅军队,身先士卒,为人清廉,却又肯为手下谋福利,做事率先垂范。有将才,也有治民之能,他治理下的云中郡也是人人羡慕的边关,繁华不让中原。
而这多出来的四颗人头,并不是魏尚最先报上来的数量,是兵部的官员清点后呈报的。事情到来现在,魏尚最先呈报上来的是不是这个数字,证据已经淹没,双方各执一词;虚报战功的罪名该扣在兵部头上,还是魏尚背锅也扯不清楚。重要的是魏尚是武将、兵部清点战功的官员是文臣,又一场文武大战拉开了序幕。
武将攻击文臣背后捅刀子,让将军流血又流泪,文臣反讽武将搅乱视线浑水摸鱼,欺君罔上。原本平静的早朝,让大臣们吵成了菜市场,脾气火爆的几个直接动手战成一团,这个时候文臣的武力值也突飞猛进,完全不落下风。
皇帝在龙椅上高坐,看着这一幕闹剧,云惟珎只在旁边安静的站着,并不发表意见。
皇帝给云惟珎使了个眼色,云惟珎从旁边绕上去,小心眼儿道:“请陛下退朝,悄悄的。”
皇帝会意的眨了眨眼睛,带着云惟珎和铁山安静的溜了,那些打成一团的朝臣根本没有关心陛下的去向,就是有一个旁观眼尖的人,也不会去提醒这群热血过头的人。
到了两人独处时,皇帝忍不住问:“元琰,你觉得这事儿怎么断案?一不小心又要引发文武之争。”
“兄长,我想到的倒不是文武之争,而是军法严苛。魏尚这件事他最大的罪行也不过是失察,以魏尚的能耐,不至于计较这四个人头。他错了,罚就是,只是从这件事上引发的军法严苛才是大问题。兄长,您知道的,打仗就是那命拼前程,若是再这样用四个人头就要为一个斩首四千的将军定罪,早晚会失去军心的。咱们现在冒不起这个险,还是要多给边关守将一些自主的权利才是。”云惟珎苦口婆心的劝说,最后感叹:“军法该改了!”
“嗯…”自古军权是大忌,传承千年的世家因为“兵祸”消亡,高高在上的皇族因为“兵祸”死无葬身之地,皇帝一时也拿不定主意。
“若是要改军法,给将军更多的自主权,那就必须另想办法,保证将军们的忠心。”云惟珎并不是单纯让皇帝吃亏,道:“陛下,郭安之可以立一个典型。”
“郭安之?”皇帝疑问出声。
“安之是我一手带大的,要是他能不惑于我的影响,一心忠于陛下,以他为榜样,也能让众多将军找到标杆。”云惟珎微笑道。
“那你打算怎么做?”
“为他提前加冠。”云惟珎脸上露出微笑道。
在郭安之十七岁生日的时候,他被诏回京城,提前举行了冠礼。
冠礼在云府举行,上至皇帝,下至小兵,参加观礼的人数众多。在郭萍为郭安之束发赐字之后,云惟珎就当场让郭安之出府独立。
“少爷!”郭安之不敢置信的嘶吼道。
“闭嘴!刚刚陛下才赐给了你上将军的称号,你是朝廷的军官,不是我云惟珎的家奴,不许叫我少爷,你对得起你穿的那一身甲胄吗?”云惟珎突然发怒道。
“元琰,你于郭将军有救命之恩,亲近些无妨,朕是那么小气的人吗?”皇帝笑着解围。
云惟珎却不领情,对着皇帝长揖道:“陛下,臣当年救过郭将军,但为他们兄弟各自单独立户,并不是臣的仆人。当初他们年纪小,无法自立才托庇于臣,现在长大了,正是展翅高飞的时候。说实在话,若是郭将军不做军官,做个文臣或者做个富商,臣有怎么会非要如此坚持。既然做了军人,他的忠心就只能献给陛下。臣不能为了一己之私,拿救命之恩和主仆之意误导郭将军。陛下和众位同僚一时失察,臣却不得不点明。”
“元琰,朕信你,也信郭将军。”皇帝无奈道。
“陛下,臣为陛下信任感激涕零,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军人不该寄居他府,更不该除了陛下之外还有第二个主子。”云惟珎斩钉截铁道:“都说保家卫国、保家卫国,若要臣来说,国先于家,若是亡国,又何来家园,先有国后有家。当年的王谢世族不就是看不清这一点,总挖国家的墙角填补家族,才导致改朝换代频繁,最终害人害已,如今那个世族不是烟消云散。因此,臣请陛下改革军法,实行职业兵制!”
朝臣们这才明白,云惟珎和皇帝这是做了一场戏啊,重点在改革兵制!大家再看看满面茫然的郭安之,觉得他就是个被无辜利用的筏子吧。而这个筏子还看不清状况,不依不饶道:“少爷,您不要我了吗?”
“我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若是你要继续做将军,就不要叫我少爷,叫我云大人吧。”云惟珎冷酷道。
“为什么不能当兵,我就喜欢上阵杀敌啊,少爷你说我愿意做什么就做的啊?”郭安之还是一副憨厚模样,脑筋转不过弯儿来,不知道当兵和叫少爷有什么联系,以前明明没事儿的啊。
云惟珎却不理这些,皇帝也直接把几位重臣叫进宫商量改革兵制的事情。
改革兵制是个大工程,三五天也讨论不出结果。
只是郭安之却在皇帝新赐的府邸里病倒在床,这些天,郭安之开始是在云府里死缠烂打,后来云惟珎躲进了宫里,他出了云府就再也进不去。郭安之运用他那少得可怜的人脉,到处请人帮忙向云惟珎说情,然并卵。最后,郭安之在云府门前跪了一夜,也没能让云惟珎回心转意。那夜瓢泼大雨,郭安之灰心沮丧至极,后来本来就发烧了,还灌了一大坛子酒,直接病倒在床。一个铁骨军人,直接病的下不来床。
众人对云惟珎的做法也是不理解,你说你和皇帝演戏大家都明白的,为了引出兵制改革嘛,现在戏都演完了,你还逼着郭安之和你断绝关系做什么?简直莫名其妙啊!大家开始猜测云惟珎把郭安之往外推,是在自污向皇帝表忠心,还是和郭安之闹矛盾了借这个机会撕撸开…总不会真是为了那套国先于家,保持武将纯粹的理论吧?
皇帝也有这样的疑问,他劝道:“元琰,你去安抚安抚郭安之吧。”

第四十二章

云惟珎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叹息道:“还是别了,他自己能想通的。”
皇帝站在大殿窗户边上,看着外面的大水缸发呆。宫中为了安全,不会植树,为了防止火灾,又常放置大水缸,在这些水缸里,会栽种一些荷花、睡莲装点景色,现在这些花卉都已经开始发绿了,云惟珎往日最喜欢这样的花卉,皇帝正想转移话题呢,云惟珎的头就靠在了皇帝的后肩上。
皇帝想回头,云惟珎却抬手止住了他,皇帝只能继续看着外面的水缸荷叶发呆。不一会儿,皇帝感觉他的后肩开始湿润,皇帝担心的唤了一声:“元琰…”
云惟珎没有说话,皇帝接着道:“元琰,你别担心,郭安之已经长大了,他肯定能明白的,再不济还有郭萍啊,你让郭萍去劝劝他,反正这出戏也唱完了,你去亲去安抚他也行啊。你就是光明正大的去,朝臣也不敢说什么,啊,元琰~”
云惟珎靠在皇帝的肩上,说话声音有些沉闷,但绝对没有哭腔悲音,“不必了,兄长知道我从来不说假话的。”我只是真话不全说,“武将还是要保持绝对的忠诚。”
云惟珎保持着姿势,如徐徐流水般道:“我遇到安之的时候他还是一个小萝卜头,小小的一团,躺在破旧的席子上,西北的冬天滴水成冰,他却只有一床板结的脏被子。我把他抱起来,好轻,好轻,看着他烧红的脸,先一下子就软了,我给他治病,为他取名,把他养大…”
“安之习武天赋很高,他第一次练出内力的时候,跑来找我,眼睛亮晶晶的,就像在求表扬的小狗狗。他会轻功之后,就要带着我一起飞,结果两人都摔在地上,他自己没事儿,我却摔伤了胳膊,结果他哭得比自己受伤了还伤心。他很倔强的,还认死理,怎么说也说不听,总认为这世上有永恒的情谊,有不变的理想,单纯的不像话。”
“我从来不知道他有那样的本事,一生最灵敏的知觉都用在了战场上,他打了好多次胜仗,我问他当时是怎么想到,为什么要那样出兵,他只是憨厚的笑着说,感觉应该这样啊。我就知道,他是天生的将才,他不会讲什么兵法、大道理,但他做的事,都是大事。”
“元琰…”皇帝轻轻的唤了一声,他和云惟珎相交日久,自然知道云惟珎为人早熟,几乎是把郭安之当成儿子在养。
“我有时常想,安之要是一个普通人就好了,他会娶一个贤惠的妻子,生几个可爱的儿子,没有大本事,至少平安啊。不用我每次听到战报都出一身冷汗,不用他假装伤口不疼,那个傻子,上蹿下跳的收集祛疤药,就是为了伤痕淡一点,让我不那么担心。什么药能让刀刀见骨的伤疤淡一些…”云惟珎还在絮叨。
“宣郭安之觐见吧,我给他说。”
“别,兄长。安之是海东青,我就不能把他当成鹌鹑养,他有杀敌报国的志向,就不要让我影响了他,让他深深的记住自己该忠诚于谁,这才是君臣相处的长久保全之道。”云惟珎闷闷道。
“元琰,不必勉强。”皇帝宽慰道。
“不勉强,安之是个实心眼儿的人,就算和他划清界限他也不会害我的。”云惟珎把头埋进皇帝的后背,低低的嘟囔了一句,“只是不理我罢了。”
不知皇帝听没听到这一句,皇帝忍不住要转头的时候,安之已经抬起头来,低头作揖道:“不打搅陛下了,臣告退。”
皇帝伸出手去,来不及抓住他,只能看到他侧脸的泪痕和通红的眼角,就这么飘然离去。
云惟珎走出大殿,抬头望天,把眼里的泪水逼回去,拿帕子细细整理过仪容才肃穆着一张脸出去了。他刚刚哭的不仅仅是安之,还有皇帝,那些温情脉脉的过往,在他们中间都发生过,但情谊不会一成不变。
云惟珎不知道皇帝信了没有,但至少他信了,他自己是代入真情实感的。要感动别人,首先要感动自己。
云惟珎出了皇宫,郭萍连忙跟了上来。有郭萍在,云惟珎就不担心了,没有人可以偷听他们的谈话、窥视他的行踪。
回到府邸,云惟珎保持着情绪,现在湖心亭弹了一段《送别》,把情绪发泄出来,才和郭萍说话。
“安之怎么样了,病得厉害吗?”
“少爷放心,他底子厚,没事儿的。”郭萍沉稳道。
“我直接给他一颗药就是,我的医术你还不信啊,瞒天过海不成问题。”云惟珎有些心疼真病了的郭安之。
“少爷说过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太医院也不是吃干饭的。”郭萍语带笑意。
原来,这真的是一场戏。对外宣称,是皇帝和云惟珎的一场戏,目的是为了引出兵制改革;大臣们理解的是云惟珎和郭安之的一场戏,云惟珎为了自污、取信于皇帝,利用郭安之,假戏真做了;实际上,这是云惟珎和郭安之的表演,目的只有一个,麻痹皇帝。
大家都以为自己是清醒的局外人,事实上,人人都是台上的戏子。
郭安之在进京之后,收到过一张小纸条,上书“小心张千,配合演戏。”是郭萍递过去的纸条,郭安之看了之后,马上嚼碎吞进了肚子里,这件事只有三人知道。
“要不你给安之送点儿补品过去?”云惟珎建议道。
“谁不知道我的东西都是少爷给的,我去不久不打自招了吗?还不如我空手去,大晚上的,立在安之的房顶吹会儿风,估计该知道的就都知道了。”郭萍笑道。
“是啊,还能脑补一番恩怨情仇,世事两难全呢。”云惟珎也被郭萍描绘的场景给逗笑了,“说不定马上就有人来对你晓以大义动之以情了。”
“少爷放心,我会让他们明白我演戏的本事不必练武差。”郭萍也眼含笑意道。
“在京中,大家都小心点。你也别仗着功夫高强就不注意,天下能人异士众多,说不得就有什么隐蔽高明的监视手段。反正我又不要安之做什么,他只要真情流露,做好他的边关大将就是。”云惟珎殷切叮嘱郭萍小心。
接下来的日子,云惟珎加班加点的把“军人如何保持纯洁性和对国家的忠诚”这个论点完善,然后写成折子上奏皇帝,又组织人手编纂支撑论点的材料、事例和细节理论,务必要给皇帝拿出一套满意的洗脑政策来。
在这中间,郭安之养好了伤,已经回了雁门郡,他所管辖的地盘正式升级为军镇,与州的行政级别相同,管理的是雁门郡附近的长城沿线边关重要堡垒、边塞城市,实权进一步提升。
云惟珎从来不会拿国家大事开玩笑,他不会让郭安之做什么的,不信?观之后效吧。
云惟珎这边疾风骤雨之后,总算雨过天晴了,玉罗刹却是陷入泥沼,胜利遥遥无期。
万梅山庄自从玉罗刹来了之后简直是鸡飞狗跳,玉罗刹是不会委屈自己的人,来了就直接住到东院去了,要不是西门吹雪自己占着主院,他也不会这么委屈自己。玉罗刹觉得自己已经很克制了,但是那个不孝子居然要让他去住客院!
这分明就是把他当成客人啊!玉罗刹气得红袍翻飞,自己二十年没有出现在儿子面前又理亏得很,不敢硬碰硬只能赖在东院不走。大管家橙衣就苦逼了,架在教主和少爷之间受夹板气。西门吹雪觉得他胳膊肘往外拐,玉罗刹认为他不够本事,把他的儿子养歪了。
万梅山庄,梅林,练武场。
“阿雪,来喝点水,歇歇吧,练剑也要劳逸结合呢。”玉罗刹坐在亭中,端着一张慈父脸,殷勤的给西门吹雪倒了一杯山泉水。
西门吹雪却理都不理他,接着练自己的。
玉罗刹心思一转,直接上场,衣袖飘飞,百招之类就胜了西门吹雪,然后笑着道:“阿雪,快,歇歇吧。”
对这种自说自话,你反对他就捣乱的行为,西门吹雪冷着一张脸,走到亭中,自己倒了杯水灌下去,他觉得再和这个父亲相处下去,他肯定要绷不住多年修心的水准了。
“阿雪,你还在生为父的气吗?”玉罗刹马上换了一张□□脸,哀怨的调子简直不能听:“阿雪,父亲也是没有办法啊。你看西方魔教那么乱,父亲也不能时刻在你身边护着你,父亲特意给你建了万梅山庄,富贵、清净,让你专心追求大道,不好吗?”
西门吹雪还是接着喝他的茶水,眼皮都不带抬一下的。
“阿雪,我当初是被逼无奈的。你看,我带了御厨来,结果你都不尝一口,我带来的美人儿你也不碰,你是不是还在生为父的气啊。”
西门吹雪在心里翻了个白眼,御厨做的菜用的都是什么材料,全是大补的!别以为他不通医道,这些东西是能随便吃的吗?还有什么美人,妖妖娆娆的样子,他是剑客,剑客!要保持清心寡欲、维持身体的最高性能,才能更好的追求剑道好不好?西门吹雪简直给这么一个不按牌理出牌的父亲给跪了,就不能正常点儿吗?
西门吹雪能忍受着玉罗刹住进万梅山庄、忍受着他一路聒噪,心里还是认他这个父亲的。只是这个父亲太不着调,让西门吹雪没办法端着高人风范和他相处,西门吹雪只能冷着一张面瘫脸,随他去了。云惟珎不是说他强大诡秘吗?西门吹雪在心里吐槽,强大没看到,诡秘倒是真的了,简直就是个神经病。
“阿雪啊,你我父子血脉相连,你可不要被个别小人的花言巧语欺骗了啊!”玉罗刹苦口婆心的劝着,当然这个“小人”指的就是云惟珎了。
西门吹雪目不斜视的拿了自己的剑就往回走,理都不理他。
“阿雪,你去哪儿啊?我陪你去吧。”玉罗刹马上跟上,做一个合格的牛皮糖。
“我!去!沐!浴!”西门吹雪一字一顿,死盯着玉罗刹抓着他袖子的手。
“哦,阿雪你快去快回,中午有你最爱吃的菜哦~”玉罗刹反应过来,马上扬起笑脸道。
西门吹雪衣角带风的走掉了。
玉罗刹□□笑容,板着一张脸,恨恨道:“该死的云惟珎!橙衣,让你查的云惟珎的底细查得怎么样了?”
橙衣悄无声息的出现在玉罗刹后面,恭敬道:“禀教主,查清了。家世清白,与武林并无牵连。您说的那个插花,查过之后并没有这个流派。”
“可查实了?”玉罗刹冷声道。
“查实了,云惟珎的身世众多人查过,皇室、朝臣、江湖,甚至外族都查过。”橙衣道。
“那就是别人动手的痕迹更多了?”玉罗刹沉吟道:“行了,接着查,往深里挖,防止别人误导!”玉罗刹心里总是不那么踏实,到了他这个地步,总是更相信自己的知觉,只是千百次濒临生死后最直接的反应。
要是云惟珎看到这一幕,肯定会吐槽,玉罗刹直接把这幅天凉王破的的气势表现在西门吹雪面前,西门吹雪早就认他了好吧?他总是一副神经病的样子,西门吹雪就是想认他,都丢不起这个脸啊!
云惟珎不管远在千里之外的玉罗刹和西门吹雪如何了,他最近心情实在不好。朝政繁忙,他表面上和郭安之又闹翻了,最近一段时间,来试探的人多不胜数,云惟珎应付起来也烦得很。当初他看到张千的名字直接就懵了,下意识的做了最利于自己的决定。现在时过境迁,云惟珎谨慎起见,又派人去查,生怕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皇帝看到云惟珎近日总是愁眉苦脸的,想着那天他湿润的左肩,心里也十分不是滋味。皇帝走到内阁,拿开云惟珎手里的奏折,道:“元琰,跟我来。”
“陛下,臣还有这一堆折子要整理呢。”云惟珎指着他面前的高高的几大摞折子道。
“不急,先来。”
云惟珎四目一望,内阁里的其他阁老,都假装自己真的老眼昏花,聋子一样,没看到也没听到,脑袋直接埋进了奏折堆里。
“元琰,你去散散心吧。”
“陛下,这么紧要的关头,臣怎么能走?”云惟珎急道。
“好了,好了,在你心里什么时候不要紧,什么事情不紧急。又不是让你出去玩儿,你看,你看看这事儿吧。”皇帝从袖子里抽出一张纸来。
云惟珎接过一看,是大金鹏王的事情,云惟珎有些奇怪,这些事□□涉江湖,应该是剑一堂的事务才对,皇帝怎么知道的?
皇帝好像看出来了云惟珎的疑问,直接道:“是宗正送过来的,当年金鹏王朝还没灭国的时候,送了他们的公主进宫,虽然老太妃没有生育就去了,但好歹还是沾了皇室的边,宗正总是要过问一下的。”
云惟珎接受了这个解释,道:“那我去看看。”
云惟珎也接受皇帝的好意,他最近的情绪的确不太好,和郭安之的事情虽然是演戏,还是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他。
云惟珎直接去了剑一堂总部,让他们把金鹏王朝的资料找出来,预备着明日出京。
云惟珎这次带着郭萍和准备替补十八卫的新手出门,这次的事情并不复杂,也没有绝顶高手出现,正适合这些新人练手。
云惟珎坐在摇摇晃晃的马车上,郭萍给他念金鹏王朝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