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欢颜说过,居高位者疑心最重,他们相信自己的头脑,更甚于相信身边人的话语。

所有的细节都是真实,可以找到很多人来证实的真实,只有最重要的那句是谎言,却是可以用细节来印证的谎言。

当谎言可以让他们在心里和细节相印证,便不会是谎言了。

我的话说完时,殿中的空气很沉闷,四面的冰块,也无法驱走半丝从门窗罅隙间传入的暑气。

萧宝溶深黑的眼底,如在阳光下流转变幻的水晶,很清澈,又偏在折射着外界的光线,让人看不清水晶之下隐藏的神色。

许久,他才勉强笑了一笑,柔声道:“阿墨,吴德不过是吓唬你。皇兄春秋正盛,魏军一时无力再犯江南。就凭他吴家那点能耐,还能换了这江南之主不成?此事不许多说。”

我不去看永兴帝故作平静的眼神,懂事地应了一声,继续坐到一边,催着宫女给我剥荔枝,无忧无虑地品评起今年荔枝的好坏来。

永兴帝透过窗纱,盯着殿外那对身形摇摇欲坠的母子,皱了皱眉,鼻尖上满是密密的汗珠。

萧宝溶苦恼地用指尖按住自己的额角,低声道:“皇兄,不用想太多,只要吴鑫罢了相,吴家休想再掀起风波来。”

永兴帝浑浊的眼睛也有凌锐的光芒闪过:“三弟,你真的确认,吴德敢那般放肆,只是因为吴鑫为相么?”

还为他们吴家有个当太子的外孙,我心中替萧宝溶说着。

可萧宝溶并没有回答,退开两步,微笑道:“皇兄,这天闷热得很,臣弟给皇兄弹上一支曲子清清心神吧!”

永兴帝似要扬手阻止,萧宝溶已退到一边的琴架旁,静静坐下,流水般薄凉的纱袖轻轻甩动,拖曳于乌木琴案上,修长的手指如玉雕冰琢,只在搭住素弦的一刹那,便将清凉安谧的气韵挥洒而出。

再多的冰块,也不如那指尖微颤抖出的一缕清音,更让人心静神宁,如端坐于月光之下,凉风习习,忘了酷暑,忘了炎热,也忘了满怀的功利和纷争。

我早搁下手,不再取食荔枝,悄悄倚到琴案边痴坐听琴;永兴帝轻缓地走回榻前,倚卧于冰簟之上,仍似烦燥不安,手指却轻轻敲在榻上,应和着寒潭幽泉般寂寥而清澈的节拍。

其实只是一曲很普通的《杏花雪》,只是在萧宝溶那等绝俗的心境和琴艺弹出,落花漫淡时里,有春日的留连,有落花的感慨,还有质如冰雪的优雅和清冷……

正听得出神之际,殿外忽然嘈杂。

竟是吴皇后和男子争吵的声音。

永兴帝皱眉,萧宝溶显然立时也分了神,竟连连拂错了弦,只得停住,疑惑望向永兴帝。

 

 

箫初静,还报夜来风(二)

永兴帝已扬声道:“来人,瞧瞧去,发生了什么事。”

却已懒洋洋不愿亲自起身查看他的结发皇后了。

内侍忙应声而去,不一时便满头大汗跑进来,急急回禀:“皇上,宫廷卫尉唐寂大人,不知为何抓了皇后娘娘的贴身宫女月婵,欲要叩见皇上,皇后娘娘恼了,在与唐大人争执。”

此时琴声已寂,四下里香雾缈袅间,只听得吴皇后尖锐的嗓音清晰传来:“唐寂,你真当吴家完了,本宫也已废黜么?敢这般落井下石,连清宁宫的人都抓!告诉你,凭你一小小的宫廷卫尉,不过一句话,本宫便可叫你死无葬身之地!”

凭她吴皇后一句话,便让一个品阶不低的武官死无葬身之地?

她气急败坏之际,倒没忘了以前的威风。大约跪了这么久,早就委屈透了,打算借了这个由头冲到永兴帝跟前撒泼诉苦?

好吧,你再威风些吧!

我想笑,忙竭力忍住,信手搭上弦,随手地轻挑慢拨,铮铮嗡嗡,极悦耳明亮的声音,弹跳中带了愉悦的笑意。

萧宝溶蓦然抬头,眸底明光在我脸庞一扫而过。

我微抬下颔,给他一抹只他能看清晰的轻微笑意。

乐由心生。萧宝溶是高手,应已听出琴弦上迸出的那抹愉悦。

永兴帝到底再也无法静卧,皱眉道:“去,把唐寂叫进来!”

他又转向萧宝溶:“三弟应该认识这个唐寂吧?”

萧宝溶寂然无波地从我脸庞滑过,沉吟道:“唐寂?臣弟听说过他,以往入宫时遇见时常有宫中武卫过来行礼,应该见过两三次吧?不过……委实不知他是哪一个。”

永兴帝的眉拧得更厉害。

大约原来猜测唐寂可能也是帮着萧宝溶才与吴后为难吧?

可惜,萧宝溶确实不认识唐寂。泉兴侯出事,与沈家有关的亲友很多受了牵连,因此唐寂极小心,连知晓他和沈诃若是表兄弟的人都不多。

唯其与萧宝溶无关,所说的话才愈发可信……


唐寂很快踏入大殿,却是个身材矮胖却异常孔武的虬髯汉子,拜见永兴帝后即刻回禀道:“因近日朝中频有事端,臣忝为宫中卫尉,恐怕皇宫之内受牵累,近日加派人手防守巡视,尤其夜间、午后人烟稀少时更加留意各处动静,方才有卫兵发现有烟气自清宁宫配殿逸出,这么不早不晚又是个大热天的,卫兵担心是走了水,冲进去看时,发现了侍女正在……烧毁一些奇怪的东西。”

“什么奇怪的东西?”永兴帝将眼睛投向了殿外。

 

 

箫初静,还报夜来风(三)

吴皇后一身素色单衣倚于门闾,满脸赤红,正惊疑不定地望着唐寂递向永兴帝的东西,然后又疑惑望向畏缩站另一侧门边的宫女月婵。

可惜她这位贴身宫女此时已六神无主地四处张望,并不与她对视,更无法猜问事情缘由。

唐寂小心翼翼将手中拎的一只小小包裹递给内侍。

内侍接过,解开一望,立刻变了脸色,跪下身呈给永兴帝。

永兴帝抓起一只烧掉一半衣物的木制偶人,看着那偶人头顶钉的几根针,眼皮连跳了几下,仿佛给烫了了一般,迅速又扔回包裹。

我好奇地走过去,从那堆形状怪异的木剑、朱砂符纸等物中拿出木头偶人,晃着偶人的头,问道:“这是什么东西?头上干嘛扎着针?”

话未了,已听萧宝溶厉声喝道:“放下!”

我一惊,偶人顿时从手中跌落,重重摔到泥金云纹砖上,惊魂不定望向永兴帝和萧宝溶。

永兴帝吸一口气,痛苦地用手撑住头,显然又犯了头风病了。

唐寂已从容回道:“偶人上的生辰八字已经给烧了一半,看不清晰,但生辰……似与皇上的有些相象。臣得报,不敢隐瞒,所以立刻带了这些东西和这宫女来禀知皇上。”

话未了,吴皇后忽然一阵风卷了进来,尖叫道:“你们诬陷!你们嫁祸本宫!来人,来人,把这死胖子拉出去乱棍打死!”

内侍面面相觑,虽是上前了一步,到底不敢如当时对我那般如狼似虎,只小心地查探着永兴帝的脸色。

吴皇后对唐寂虽是泼辣,却不敢对永兴帝不敬,屈着双膝跪到永兴帝跟前,泣泗交流:“皇上,臣妾与皇上少年结发,到如今已有十八载,还要受这等冤屈!皇上要为臣妾做主!”

永兴帝似乎头更疼了,给吴皇后拉扯着,终于忍不住怒道:“你闭嘴!若不是你做的,谁也冤枉不了你!朕还没死呢,你哭给谁看?”

我走上前,窥伺着吴皇后脸色,拖长了声调柔声劝道:“是啊,皇后娘娘位列中宫,母仪天下,可万不能让人看笑话啊!”

我自己都不敢相信,到了这么一刻,我居然还能用这么温柔关切的声音和她说话。也许我在魏营一个多月,别的没学全,演戏的本领倒是无师自通,大有进益。

吴皇后明知我居心不良,蓄意报复,一定能从我的话语中听出嘲讽讥笑之意,气怒地一巴掌向我面门打来。

我不闪不避,受了她一记,惊叫一声,捂着脸跌倒在地上。

萧宝溶袍袖挥动,清淡人影迅速飘过来,扶住我低问:“没事吧?”

他的话语虽是关切,一双瞳仁却是清寂,隐见怪责和无奈。

 

 

箫初静,还报夜来风(四)

他必定猜到这事与我有关,心中不悦了。

我怕他生气,只作真打疼了,倚着他站起来,一边往旁边椅子上坐去,一边揉着被打处掉眼泪。

萧宝溶月白色的纱袍轻轻拂过我的脸,清清凉凉的手指抚去我的泪水,分明的一声无奈叹息。

那厢永兴帝已传入月婵,细细查问。

月婵满脸泪水,向永兴帝磕了头,转而又向吴皇后磕头,边哭边道:“皇后娘娘,对不起,月婵没做好您交待的事!您让我趁着无人时先将那些东西毁去,我只说午后人少,谁知……”

她这样温顺忠心的表白,无疑坐实了吴皇后擅弄巫蛊的罪名。话犹未了,吴皇后的眼睛已经红得冒出火来,高声怒喝:“贱婢,你,你竟敢颠倒黑白,陷害本宫……”

她本就骄横惯了,这下给心腹之人出卖,顿时气得风度全无,奔上前便要掐月婵脖子。

“住手……”永兴帝呼喝着,猛地立起身来,却是身子一晃,紧紧抱住头,差点栽倒在地。

一旁内侍大惊,忙尖声急唤:“快传太医,传太医……”

萧宝溶急奔上去,扶了永兴帝,低声道:“皇兄,先让皇后和太子回宫去,再派人彻查此事吧?”

永兴帝勉强点头,指住吴皇后道:“关起来,不许出……清宁宫一步!”

吴皇后大惊,急叫道:“皇上,皇上要相信臣妾啊!”

眼看她的手又来扯永兴帝的衣襟,萧宝溶眸光柔软地从她的面颊滑过,从容吩咐:“来人,将皇后娘娘送回清宁宫吧!”

宫人原猜不透永兴帝是否头疼得一时发晕下的命令,见皇后气盛,正迟疑着不敢动手,闻萧宝溶发话,立刻上前,拉过吴皇后的双臂,只一拖,便将她挟得站起,一路拉向殿外。

吴皇后的头发披散下来,面容是经过炙烤般的焦红,因惊怒喊叫而变形着,在宫人铁钳般的手腕下挣扎着,越发丑陋狼狈得不堪。

我想起当日在蕙风宫遭她毒打辱骂的情形,不由跟在她身后出了殿门,看着她被沿着穿廊拖曳下汉白玉石阶,盯着她喷火的眼睛,唇角一扬,已是笑若春花,不掩得意。

她蓦地惊觉,狠狠地咬住下唇,不再发出一声咒骂或求救,凌厉盯着我的眼睛倒是气势不减,分明了然地在说着:是你!是你!

我仰起下颔,和她当日一样,居高临下地俯视着她,嘲讽地回敬:没错,是我,你又能怎样?我说过,我会还报,十倍还报!

太子萧康也被拉起来,但他总算还安静,虽是衣着狼狈,脚步踉跄,却保持了作为一国储君该有的得体风度,缓缓地在侍卫陪同下走到我身边。

“五姑姑,我原以为你会帮我。”他盯着我,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不掩失望。

 

 

箫初静,还报夜来风(五)

他虽是我侄子,却只比我小了四五个月,寻常家宴上我曾经见过他很多次,虽说不上好感,倒也从未与这个大齐未来国君有过嫌隙,甚至还比其他那些兄弟叔侄要亲近些。

对于他失望责难的眼神,我莫名地有些心虚,忙挺一挺胸,噙一抹笑意,凑到他耳边,低低道:“太子殿下,我帮你的已经够多了。如果不是你的好母后好外公将我捆了送到魏帝的床上,你现在还在魏营呢!”

萧康如给针扎了一下般身躯一震,眼底说不出的惊怒芜乱,终于头一低,垂下素袖,与我擦肩而过,瘦瘦的背影竟是一片苍凉如雪,与他稚气尚存的面庞极不相称。

我突然便想起,我在魏营一味承顺,玲珑应对,又算是拓跋轲的女人,尚且受人白眼,倍觉屈辱,他以受俘的敌国太子被困魏营,又曾受过怎样的凌辱和践踏?

看他的神情,似乎并不知他父母将我送给魏帝才换了他回来?


这日和萧宝溶一起陪侍在永兴帝身畔,待他服了药,睡得安稳了,方才回到惠王府中。

一路萧宝溶俱是无话,沉静的面容看不出任何的悲喜怒怨,回府后径将我送入书宜院,竟不曾多置一词,便要转身离开。

他愈是如此,我愈觉心虚,忙一把捉了他的衣袖,低低地问他:“三哥,你……你不怪我吧?”

萧宝溶抬起他抚惯琴执惯笔的手,轻轻揉了揉我的髻,那双形状好看的眼眸,不出意外地蒙着让人看不清晰的雾气。

“以后再做这种行险的事,告诉我一声。”

他云淡风轻地飘出这么一句,无奈般叹了口气,转身离去,散下的黑发被夜风吹得一缕一缕荡漾,月白的纱袍轻薄如烟,转眼都销融在层层浸满的黑暗中,只有淡淡的杜蘅清气还隐隐地萦在鼻尖。

他并没有怪我。

可我为什么宁愿他责备我一番,或者表现出他的不高兴呢?

回到房中,我郁闷了好一会儿,才算悟过来。

若是放在以前,我闯出祸事,或者私下做了令他不悦的事,他一定会告诉我,他不高兴,他不喜欢我这么做,直到我笑嘻嘻和他撒娇道歉,他才会回复他那温和柔润的笑脸。

我设计陷害皇后,甚至连太子都免不了受牵连,那么天大的事情都不曾和他商议,他再宠纵我,也没理由这等平静,甚至半句责备也没有。

三哥他,似乎有点不对劲?

难道,是一连串的事端,真的让他累了,连对我也懒得多说,懒得多理了?

忽然发现,我很怀念他以往被我逼得丢开书本长吁短叹的时光。

本以为逃回江南,我的一切都会回复原来的模样。

原来到底回不来了。不论是我,还是萧宝溶,都不得不接受所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变。

==================

读者:无良某皎啊,更得太慢啦!
某皎:最近忙着造水雷呢!
读者:造水雷干嘛?
某皎:把潜水不留言的亲们全给炸上来!
读者:啊?
某皎:再把看了文不收藏的亲全给炸飞~~
(坏皎最近很有暴力倾向,啊哈哈~~~)

 


箫初静,还报夜来风(六)

这晚,尚掌握在吴氏一系的御林军发动兵变,先从刑部大牢救出吴鑫、吴德等吴氏一系要员,再从延华门、西宁门两处进攻皇宫,欲救出被禁足的太子和吴后。

他们攻击刑部时未受到任何抵抗,但攻往皇宫时遭到卫尉唐寂所率宫廷禁卫军的激烈抵抗,随即,沈诃若率所部本该镇守于城郭之上的七千江阳军从天而降,与御林军决战于延华大街。

永兴帝闻报,扶病立于宫城之上,宣布吴鑫叛变,为大齐国贼,御林军本已不敌,闻声士气顿落,被斩近半后大多弃械投诚。吴鑫、吴德再度被擒。

我听说这事时已是正午,当时真的有点吓傻了,没想到吴鑫人在狱中,还能狗急跳墙,安排手下凭区区四五千兵马在皇城内作乱。沈诃若与我计议时,也不曾议论过这种可能性,却不知他怎会突然领军出现在皇宫前。

我猜该是萧宝溶棋高一着,在皇后被禁足后,当即便通知了沈诃若暗作准备。

去探问萧宝溶时,他正在翠玉轩中品着一盏青城雀舌,半倚于书案,微瞑着眼,侧耳静听着从水榭方向越过莲池飘来的箫声。

侍女见我去,立刻蹑手蹑脚也为我倒来一盏茶,我也懒得喝,拉扯着萧宝溶的袖子,笑问:“三哥,延华门之乱,早在三哥乾坤算计之中吧?”

萧宝溶睁开眼,黑眸依旧有沉溺于箫声中的清明和飘缈。

“听!”他轻轻地说,仿佛怕惊扰婉转传来的箫声:“这箫声,是不是比寻常时好听得多?”

“哦,是挺好听。新来了乐手么?三哥爱听,何不把她叫屋里来吹奏?”我敷衍着,自然没心情听什么箫。

萧宝溶不若尘世中人的清逸容颜,渐渐汇凝出淡淡的苦笑:“阿墨,你有在听箫么?”

我怔了怔,道:“我自然在听,那箫声似乎是从水榭那边传来的,奏的是一曲《暗香》。”

萧宝溶叹笑:“你在用耳听,可曾用心听?这箫声越水而来,未染暑气,带了荷叶的清气,莲花的幽香,你不曾听到么?”

他话中有话,我却一时解不过来,迷惑地蹙眉。

萧宝溶微笑,如玉沁凉的手指划过我眉心,柔声道:“箫声越水而来,则沾上莲之清气,箫声混于闹市之中,则免不了闹市的腌臜混浊。阿墨,三哥盼着你不论经历了莲之清气,还是世俗浑浊,都能维持原来的纯真质朴天然禀性。”

“纯真质朴?”我算是弄明白萧宝溶的意思了,恼道:“三哥,你是说,咱们给人欺侮成那样,还能保持自己与世无争的高洁,做什么山间幽兰,涧边老梅么?只怕早晚被人连根伐了还不知为啥呢!”

萧宝溶静静啜茶,低低道:“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

 

 

箫初静,还报夜来风(七)

我反而松了口气:“三哥认为我不该算计吴皇后?认为我做错了?”

萧宝溶摇头,慢慢站起身,推开窗户。

远远莲花摇曳,碧色怡人,果然有阵阵地清气扑鼻,顿将午时的燥热驱去不少。

静心欣赏呼吸时,只听萧宝溶道:“以后这些事情就由我来做罢。有我在一日,你便不该双手染血。”

我顿时哽咽,瞧着他比白莲更秀逸几分的身姿,好久才能答:“阿墨一向认为,最不该双手染血的人,是三哥。”

我从小便是俗人,不解文墨,不通诗词,连歌舞都不登大雅之堂;而惠王萧宝溶,是举世公认的才识无双,优雅高洁如绝崖之雪,尊贵俊美如玉树琼枝。我不该双手染血,难道他就该将他一身素衣遍染浊垢么?

萧宝溶闻言,将目光从莲池转向我,低低而清晰地说道:“阿墨,凭你的聪慧机敏,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大约也能保护自己吧?”

我心里一跳,忙笑道:“三哥自然一直会在我身边陪我,我也懒得再去管你们男人们的朝政大事啦!以后一定乖乖地呆在三哥身边,哪里也不去,什么也不管!”

横竖一场宫门大战,吴家就是不反也反了,害我的吴鑫、吴德以及吴皇后,这辈子休想再翻身,我的仇也算报了。

自然,还有个拓跋轲……我咬紧牙,不去想自己如同青楼女子般被迫夜夜承欢的可怕生活,决定先把三哥哄得不生我的气再作打算。

萧宝溶听着我的保证,先是微笑,随后怅惘:“一直……呆在三哥身边……”

他携了我的手,低叹,再不知还那颗冰雪般的心地,还在烦忧着多少的事。

数日后,圣旨下,丞相吴鑫谋反,罪大恶极,念其老迈,免凌迟死罪,改腰斩;从者皆斩立决,家属流极南之地,永不许回京。吴皇后善妒失德,勾连外戚行叛逆事,废去皇后尊号,收回玺绶,贬为庶人,斥居式微宫;太子年轻浮薄,监军屡败,且母族谋逆,着废去太子尊位,改封平昌郡王,令其守明帝陵,无事不得入朝。

以谋逆论断,吴家这惩罚已经算是轻了,吴后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对于她这样半生尊贵性情骄狂的人来说,冷宫命运只怕比死亡更难忍受吧?不过我听说萧康无事,只给贬去守陵,倒是松了口气,恍然悟出我其实并不曾记恨这个少年,我所记恨的,只是因他给我带来的不幸罢了。

这几日萧宝溶频频进宫,料想这判决是永兴帝与惠王商议过才做的决定。吴家一倒,朝中可以撑住半边天的中流砥柱只剩下了惠王萧宝溶和新封为临海公的萧彦。永兴帝纵然心有疑虑,可与萧彦相比,也只能选择信赖惠王了。毕竟,惠王是亲兄弟;而萧彦,则是连当年的明帝都放心不下却莫之奈何的一代枭雄。

===========

南朝宫斗结束,惠王一方完胜。但隐患也已埋下,下面得内斗了,小小的内斗。有些惠王瞒着阿墨的事开始被揭露鸟~~宫斗中其实已有了铺垫~~

 


箫初静,还报夜来风(八)

巫蛊之事圣旨中并未提及,我估料着是萧宝溶心怀恻隐,不想皇后以莫须有的罪名受惩,而永兴帝到底顾念几分夫妻情谊,才放了她一条生路。

我不想生事再惹得萧宝溶不悦,在此事尘埃落定数日后方才又入宫去,向永兴帝请安问疾。

他自从那日巫蛊之事揭发,又经了一场宫乱后,身体便不利索,一直病卧于床,医药不断。我细察他的脸色,已越发地萎黄苍老了。把我送给魏人虽是他太过薄情,可如今妻叛子离,也算吃足苦头了。何况到底是我亲大哥,还真记恨他一辈子不成?

故而我请过安,宽慰了他好一阵,又细细询了太医病情,叮嘱了宫人好好照料,这才告退离去。

本来我曾想着,萧宝溶当帝王,应该比我这个庸懦大哥强多了,可如今看来,萧宝溶一定不愿意做这种抢夺兄长皇位之事,何况如今惠王掌权,连永兴帝都顾忌几分,根本没必要跑到那个风口浪尖的帝位上去。

我只是奇怪,很多人猜测萧彦有异心,为何萧宝溶并不曾对他多加提防,他也不曾有任何谋逆之举?近日闵边有战事传来,他禀明永兴帝,甚至将自己驻扎在城外的八万兵马派了一半回去,虽然兵力仍是很占优势,但随着近日始安、西阳两路勤王之师的到来,胜算已远不如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