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今天的会议就到此结束吧,大家回去都好好琢磨琢磨有什么好建议可以随时跟相关负责人沟通。”欧阳桐说道,至此会议终于结束。
张子华喝了一口浓浓的咖啡,仰头坐在自己的办公椅上,眼睛望着天花板,他在仔细思考着今天发生的种种。
欧阳桐要拓展海外市场他是知道的,但是他没料到会是现在这种方式,欧阳桐的这个计划太过疯狂了,张子华判断这个计划应该是近期才做出的,不然他不会马上把自己调到总部来,自己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跟欧阳桐沟通呢?欧阳桐现在显然还沉醉在他亲手策划的宏大计划中,这还真是个难局啊!
“叮…叮…”办公桌上的电话声打断了张子华的思考。
“你好!我是杨军。”张子华说道,声音有些随意。
“杨总吗?我是刘春啊,怎么要走都没跟兄弟们打个招呼啊,高升了哥儿几个还等着你请客呢!”电话那头传来刘春洪亮的声音。
“哦,刘春啊!你还别说,我自己都是今天早上才知道,没来得及跟大家打招呼总部的人就到了,说是下午有会议,要我马上走,这不刚才会才开完呢。”张子华笑着说道,接到刘春的电话他心里很高兴,虽然和刘春在一起工作的时候很短,但是刘春的爱憎分明、性格开朗给他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原来是这样啊,现在兄弟我是服你了,升职的速度快撵上飞机了,我知道你很忙,集团调你这么急肯定有很重要的事情,我就是打个电话祝贺一下你。”刘春哈哈笑道。
“非常感谢你的祝贺,你放心,等我稍微空闲点了一定找个机会请大家一起聚聚。”张子华笑道,张子华对自己不辞而别还是有点过意不去,都怪集团通知太急了。
“行吧,有你这句话就行,好吧,你先忙吧,不打扰你了。”
挂了电话,张子华心里不禁有些感慨,自己穿越过来已经2个多月了,直到现在才觉得这可能不是梦,因为现在自己渐渐有了新的生活圈和朋友圈,前世的种种正渐渐在脑海中淡去。
欧阳桐静静的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慕容文就坐在他旁边,一天工作下来让欧阳桐感觉到腰有点酸,自己用手轻轻的揉着,他毕竟是过花甲的人了。
“阿文啊,一晃我们都老喽,长江后浪推前浪啊,我们也坚持不了多久了。”欧阳桐说道,声音中饱含沧桑。
“是啊,小时候一起掏鸟蛋的情形彷佛就在昨天啊,真是‘记得少年骑木马,转眼就是白头翁啊’!我没准备坚持太久了,等韩佳稍微成熟点了,我就退了算了。”慕容说道,眼中流露出一丝欣慰。
“你还好,有时候我真羡慕你的福气啊,韩佳听话懂事,能力又强,能帮你分忧啊!不像我,儿女倒是很多,没有一个能让我省心啊…”欧阳桐幽幽的说道,难掩心中的失望,此时的欧阳桐完全就是一个普通的老人。
“小三儿本来是个很不错的人才,可惜了…”对欧阳桐的处境慕容文也有些感慨。
“对收购欧赖尔你还是不看好吗?这事情让杨军来处理应该问题不大吧!”欧阳桐说道,他终于还是忍不住把话题引向了工作。
“那个杨军确实是个难得的人才啊,表哥的眼光确实很老辣,不过对收购欧赖尔我还是保留看法,不过还是那句话,只要你坚持要做我还是会全力支持你,我把韩佳都调给你了,能不能做成就看你的了。”慕容文说道,他其实也觉得收购欧赖尔风险太大,不过欧阳桐很坚决,作为多年的交情他也只能尽力而为的帮他。
“收购欧赖尔风险是大,但是一旦成功我们收获会更大,找个机会我们把杨军叫上再合计合计吧,看他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欧阳桐静静的说道,他还是对自己宏大的计划很有信心,毕竟任何生意都是风险和机会并存的嘛!
第一卷 第三十三章 跨国收购问题(上)
张子华坐在自己的办公椅上认真的阅读着中企集团的相关资料,今天是他正式来总部上班的第二天了,由于欧阳桐没有给他太多时间,所以张子华现在只能争分夺秒的查看集团的各种资料从而尽快的让自己进入工作状态。
中企集团虽然号称资产超过1000亿,但是张子华通过了解发现这内面水分确实不少,真正的有价资产可能也就600亿多一点,整个公司的年产值差不多200亿左右,利润15%多一点,流动资金大约300多个亿当然很大一部分是贷款或其它借款。
“风险很大啊!”张子华喃喃的道。
这两天他一直在考虑收购的问题,现在他已经清楚中企集团本身能够用与扩大投资的款项最多就是50-60亿人民币,再多了其它业务必然受影响。
就算新鸿飞上市能够成功融资50亿港币一共也才10多亿美金。收购欧赖尔最低限度要15亿美金,当然到时候通过谈判一部分可以用股权的方式支付,但是需要10亿美金以上的现金是必然的,调集所有的资金刚好只够收购费用,收购后的运营资金怎么办呢?
星火投资慕容文会注资吗?收购过后万一运营不成功怎么办呢?到时候想撤退买路钱都要几十亿人民币。想到这些张子华心里真的没底,这种没有丝毫把握的事情如果是张子华绝是对不会考虑的,这是蛮干,欧阳桐太疯狂了,自己在这里面应该扮演一个什么呢?“叮!叮!叮!”
“进来!”张子华心不在焉的说道,进来的是张子华的秘书王刚。
“杨总,欧阳董事长要您到他办公室去一趟。”王刚恭敬的说道。
“哦?哦,好的!我马上就去。对了,你把鸿飞家电和海燕家电的详细资料给我准备好,我呆会儿要看。”张子华说道,欧阳桐终于来找自己了,可是我能说服他吗?
“好的,我马上就给您准备。”
张子华站在欧阳桐的办公室外面深吸了一口气,心中暗道:“我只能尽我最大努力了,如果还是不能说服你,那也就没办法了!”随即便敲响了面前的门。
“请进!”房间内传来欧阳桐宏亮的声音。
张子华推开门不禁一愣,欧阳桐办公室已经坐了不少人,慕容文,欧阳孝,马诸君,慕容韩佳都在,张子华不禁犯嘀咕:“他这是要干啥呢?开会吗?开会应该去会议室才对啊!”
“来!来!来!小杨,大家就等你了,那个位子专门给你留的。”欧阳桐笑道,边说边用右手指了指慕容文旁边的沙发,看得出来他今天心情很好。
张子华虽然还有些疑惑,不过他还是先一一给大家打了一下招呼,寒暄了两句后才走到自己的位子上坐下。
“今天我就是召集大家坐坐谈谈,专门没有去会议室就是希望大家能够零距离的沟通交流,就是希望大家能畅所欲言不要有所拘束。”欧阳桐抛砖引玉的说道,脸上满脸笑容。
“今天我找你们来主要是想听你们谈一下你们对集团这次收购欧赖尔的看法,这个项目由小杨在挑大梁,小杨你就先谈谈吧。”
张子华并没有马上回答欧阳桐的话,他想先听听其它人是什么意见,停顿了一会儿他把眼睛扫向了对面的慕容韩佳和欧阳孝说道:“你们怎么看,你们也是这个项目小组的成员,我想先听听你们的看法。”
被张子华如电的目光一扫,欧阳孝和慕容韩佳都觉得有一种莫名的紧张,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如何开口。
“啊…”两人刚想说话,发现对方也开口了,一时显得非常尴尬。
“慕容先说吧!”张子华说道,声音中饱含一种上位者的威严,让人不由自主的有一种压迫感。
“啊…我认为…我认为…咳!咳!”慕容韩佳感觉自己的心在剧烈跳动,心情非常紧张,看来昨天被张子华狠批的心理阴影依然存在,立马咳了两声情绪才渐渐的稳定,接着往下说道:
“啊…我认为…认为这个计划风险和机会并存。风险主要是我们对跨国收购没有经验,对欧洲和其它发达国家的家电市场也不是很了解,对收购完成后能不能顺利消化还没把握,但是只要我们能够把这些困难克服,一旦我们收购成功我们获得的回报将是巨大的。
这将标志着中企集团真正的成为了跨国集团,新鸿飞家电也将成为世界顶尖家电业的顶尖品牌,在另一方面也将扩大新鸿飞在国内的影响力,新鸿飞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也会直线上升,说不定能够超过海尔成为国内家电的霸主…”
慕容韩佳说完这段话心里还是有些紧张,眼睛不断的瞟向张子华,想看看张子华对自己的表现是否满意。老实说她的这段话虽然比较空泛,但是她对这次收购的理解还是比较到位的,而且说得也是激情飞扬,一时大家脸上都露出赞赏之色,慕容文也罕见的露出了一丝微笑,不过张子华并没有什么反应,脸色没有任何变化,只是对欧阳孝说道:
“二公子呢,你的看法怎么样!”
欧阳孝心里其实也很紧张,不知为什么他现在面对张子华就有点发虚,就好像面对欧阳桐一样,尤其怕看张子华刀子般的眼睛,感觉自己在他面前根本就无所遁形。刚才幸亏慕容韩佳先说,让他有了喘息的机会,他连忙逞此机会努力的理清思路,思考着如何措辞,待到张子华问他的时候他已经有了一套说辞,所以张子华一问完,他就不慌不忙的开口了:
“我的看法基本上和慕容差不多,但是我认为我们的计划成功的机会远远大于风险。因为不管怎么说家电是中企多年的支柱,中企集团最早就是做家电起家的,在家电行业我们有丰富的经验。
对于收购欧赖尔的风险,我认为风险主要是资金压力方面,但是资金我们已经有解决的办法了,我们集团自身可以抽出60-70亿人民币,上市后我们可以融到50多亿港币,上次跟地方政府沟通他们答应帮我们斡旋让工商银行给我们一笔大约30亿人民币的贷款,三笔资金加起来已经足够我们收购欧赖尔了。况且我们收购计划的实施是在明年下班年,那个时候集团其它分公司还可以给我们一些支持,所以我认为这个计划是完全可以实施的…”
第一卷 第三十四章 跨国收购问题(中)
听着慕容韩佳和欧阳孝侃侃而谈张子华心中不禁暗暗叹息,看来自己想要说服欧阳桐不容易啊,整个集团可能就只有自己不看好这个计划,其它的人都是一片乐观啊!
“看来大家都很乐观啊,你们这样一说我都不好意思说了…”张子华苦笑道。
欧阳桐心里一紧忙说道:“怕什么啊!小杨,今天我之所以召集你们几个头头脑脑到办公室来就是要让大家畅所欲言,你尽管说,不要怕跟我们泼冷水。”
“那我就说说吧!我觉得这个计划风险极大,成功的希望很渺茫…”张子华缓缓的说道。
“杨总也太悲观了吧!就对我们中企的实力这么没有信心?”马诸君这个时候插嘴了,脸上还是那副不阴不阳的样子。
“马总,让杨总说完大家再讨论,杨总这样说肯定有他的道理。”这回一直不开口的慕容文终于张口了,炯炯有神的目光看向张子华点点头示意张子华继续。
“啊…刚才在我之前慕容和二公子都发了言,他们说得也都有一定道理,但是我为什么还是反对这个计划呢?我认为主要理由有三:
1、我们收购欧赖尔究竟能得到什么?首先当然我们能得到他们的几条生产线,但是大家考虑过没有,我们花巨资买的几条生产线极有可能成为我们的包袱,因为第一欧洲的劳工成本是中国的5倍还多,我们作为一家中国公司的优长就是我们人力成本比较低廉,我们得了这几条生产线却遽然提升了我们生产成本。
退一步说,即使劳工成本可以跟关税相抵消,但是家电的更新换代如此之快,几年后这几条生产线淘汰了怎么办?我们又要重新继续的投资引进新的生产线吗?
我刚才说了生产线的问题,我们还能得到什么呢?品牌?我估计是不可能的,欧赖尔不可能把他们的品牌给我们使用,最多只是参照ibm和联想模式,把品牌借我们用3-5年,到时候我们还是要回归到自己的品牌。
还有技术?欧赖尔家电主要是生产电视机和冰箱的,这两项技术现在大家水平都差不多,我们本身的技术并不弱与他,跟联想收购ibm根本不一样,所以技术我们不需要。
最后就只剩下营销渠道和市场份额了,这一方面我们还是可以得到很大一部分,但是还要我们整合资源的能力强,不然我们的市场和渠道肯定会被竞争对手瓜分。
经过刚才分析,我们最后发现我们花了10多亿美金,最后只勉强得到一个品牌的短期使用权限和一部分营销渠道和市场份额,同时还背上一个生产线老化更新的包袱,我们利用这十几亿自己从零开始直接开拓欧洲市场估计都比收购的效果要好得多。
2、资金的问题,刚才二公子说得有一定道理,我们尽最大努力是可以筹集到资金来完成这次收购,但是收购完后我们运营资金和流动资金从哪里来呢?
我们铺这么大的摊子流动资金要多少大家心里肯定都有数,就算我们可以压一部分供应商的货款但80亿人民币是绝对要的,这其中营销费用我还没有算。
最后我们收购资金个运营资金投了近200亿人民币,最终能够得到多少利润大家心里都没有具体的概念,都只知道好处很大,好处有多大没一个人能说清楚,200亿我们不做任何投资就直接存到银行得利息一年也有好几亿啊!
3、我们作投资的人都是要考虑最差的情况,万一我们冒如此大的风险失败了怎么办?我们能全身而退吗?不丢下100亿人民币我们休想撤退!
我这不是危言耸听,我们收购后万一亏损到时候我们肯定涉及到要裁员,按照欧洲劳动法我们裁一个人至少要跟别人补100万人民币(这是真实情况,tcl曾经就做过这样的事情,裁了2000人花了20亿人民币)我们在这一环节要丢多少冤枉钱?
裁员过后还是不理想的话我们怎么办呢?我们恐怕也只有请求别人收购这一条路了,那个时候还值多少钱呢?我估计能够卖到5亿美金就不错了!我说丢100亿已经是很保守的了。
基于以上这些原因,当然还有很多其它原因,但是上面三点是主要的,我认为这个计划太过大胆,风险和机会不成正比,我是持反对意见的…好了,我就说这么多。”
张子华说完大家都没有马上说话,一个个脸色都比较凝重,显然都还在消化刚才张子华说的这段话,只有慕容文露出了一丝微笑,张子华的想法和他是差不多的,他对欧赖尔的收购也是持反对意见的。
“这个小伙子还真是了不得啊,年纪轻轻看问题居然如此深刻,他说的这些理由我都考虑了一个星期才领会其中的关节,这小子昨天才知道这个项目,这么快就把握住了关键点,看来不服老不行了啊!”慕容文心中暗道。
慕容韩佳不时用眼睛瞟一下张子华,现在他再也不认为张子华是个草包了,遭遇了连续三次打击让她彻底清醒了,她现在看向张子华的眼光甚至还带点崇拜,其实刚才张子华所说的内容她跟慕容文已经私下的讨论过了,张子华的想法和自己父亲的想法基本上是一样的。
“难道这家伙真的一直在扮猪吃老虎?再说这家伙这么年轻不可能有太多实践经验啊,怎么会这么强?难道真是天才?”慕容韩佳心里充满了疑惑。
欧阳孝和马诸君也陷入了沉默,他们心清楚张子华刚才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但是集团收购欧赖尔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一旦这笔收购成功他们就是这个集团最炙手可热的人了,欧阳孝甚至都觉得如果这笔收购能够顺利完成,欧阳桐的接班人可能就非自己莫属了。
所以这个时候他们都在绞尽脑汁拼命的寻找着张子华话的漏洞,企图能够找到蛛丝马迹从而继续为欧阳桐打气以坚定欧阳桐的信心。
第一卷 第三十五章 跨国收购问题(下)
欧阳桐此时的脸色极其凝重,刚才张子华所说的理由他并不是第一次听说,慕容文早就跟他阐述得很清楚了,慕容文就不用说了,手上掌握的投资集团是国内的翘楚,其权威是毋庸置疑的!而张子华也是自己最看重的人才,关键是这两个人看法几乎是不谋而合,这不能不让他引起重视。
“难道真是我错了?但是这个计划我策划了这么久,还没实施就…”欧阳桐心里斗争异常激烈,一时犹豫不决。
“杨总,刚才说得虽然都有一些道理,但是我认为我们不能这么悲观,我还是坚持认为这次收购风险不会很大。”欧阳孝终于忍不住开口了,他一说话大家眼睛全都看向了他,看到大家都注意到了自己,他便清清嗓子继续说道:
“刚才说到资金的问题,杨总提到了流动资金,其实我们收购的时候可以跟欧赖尔谈判,不一定都要用现金支付嘛,我们相当一部分可以用股权支付,这样一来我们收购以后流动资金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第二、关于生产线的问题,虽然欧洲生产成本比较高,但是欧洲对电子产品的关税也比较高,日本出口到欧洲的电子产品价格也都不便宜,所以在欧洲生产并不会对我们的成本影响太大。至于生产线老化问题,其实我们在国内也会遇到这种问题,这是任何一个家电生产企业必须面临的问题,我们有几十年家电生产经验,这个问题我们肯定能够妥善解决。
第三、至于最后说道裁员的问题,我们还没有开始就这么想那时绝对不行的,任何生意都会有风险,每项生意都有失败的肯能,成功失败关键是看我们的运营水平和资源整合能力,跟这个计划本身没有关系。
所以我还是坚持认为我们应该坚持原订计划不变,我们先把鸿飞和海燕合并的事情做好,并以此次并购作为练兵,相信通过这次成功的合并必然会给我们收购欧赖尔提供宝贵的经验。总之,只要大家同心协力,我们的计划就一定能够成功。”
不能不说欧阳孝还真是个人才,这段话很有欺骗性,很多关键的问题上都是避重就轻,关键是他最后讲得那是激情飞扬,说的很多话都是一些永远正确而又没有实际效果的话,反而让人不太好反驳,反驳得不好别人还会说你打击了士气。
张子华苦笑的摇了摇头,他当然明白欧阳孝如此坚持的原因,因为欧阳桐接班人这个诱惑确实太大了,这是欧阳孝觉得难以抵挡的。“妈的,还齐心协力,自己都没有以大局为重而暗自在打小算盘还要求人家齐心协力,真他妈搞笑!”张子华心里暗暗嘀咕道。
欧阳桐的表情稍微有点缓和,但是依然很凝重,欧阳孝刚才这段话无疑给了他一些信心,但是毕竟慕容文和张子华都是反对的,而这两个人说话的分量明显要比欧阳孝重得多,所以他心里还是很犹豫不决。
“我有一个提议大家看怎么样…”马诸君终于找到了开口的时机,随后又继续说道:“我认为今天双方说得都有一定的道理,看来今天大家要得出结果估计比较难。
不如这样,我们再调研一段时间,利用这段时间我们再进一步完善一下这个计划,毕竟这么大的事情多花点时间是必要的,毕竟明年下半年我们才会实施这个计划,现在还有充裕的时间让我们自己完善计划嘛!大家看怎么样?”
马诸君就是一个标准的老油条,这段话摆明就是和稀泥,嘴上说什么双方都有道理,最后却只字不提放弃计划的可能,而只说完善计划。“看来今天只能到此为止了!”张子华心里暗道。
“那好吧,今天确实也得不出什么结果,我自己也还要好好想想,就按诸君说得办吧!”欧阳桐缓缓的说道,随后眼睛看向了张子华继续说道:“小杨,你认为呢?”
“行吧,既然大家都是这个意思我们等一段时间下定论也可以,等两天我就去一趟法国再深入考察一下吧!”张子华说道,看到欧阳桐对他自己的计划还是很有幻想,张子华也只好同意暂时不下定论了。
“那样也好,对了,你去法国考察需要其它人随行吗?要不你把韩佳带上一起去看看,顺便也让她涨一些见识?”欧阳桐关心的说道。
“哦,不要了,我一个人就行了,我不想先对欧赖尔公开自己的身份,我想先暗地考察一段时间然后视情况再考虑是否知会欧赖尔,这样的话人多了反而不方便。”张子华认真的回答道,做投资这么多年他知道面子工程可不光只中国才有,所以暗地考察往往是最有效的,所以他并不想带人,更何况是带跟自己不对付的慕容韩佳。
“那好吧,祝你一路顺风!”欧阳桐哈哈笑道,显然他对张子华的沉着老练相当赞赏。
慕容文虽然没有说话,但他也罕见的对张子华微笑了一下并点了点头,面露赞许之色,对这个年轻人他是越来越看重了。
慕容韩佳心情比较郁闷,虽然张子华刚才说了理由,而且理由还很充分,但是对张子华不带自己一起去考察她还是感觉很没面子,他这摆明是说自己起不到什么作用嘛!有生以来她觉得自己第一次被人漠视了,心中很是失望。
马诸君和欧阳孝心里却在打自己的小算盘,张子华这次去法国肯定不是他们希望的,凭张子华的眼光肯定会发现很多问题,到时候回来添油加醋的一说估计这个计划十有**就泡汤了。但是去法国考察又属于张子华的工作职责,他们根本没权利干涉,一时心里不断的盘算着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