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没有前世的营养泥,又买不起这个时代用于插花的剑山,钱亦绣就用土跟草木灰、水和在一起,用芭蕉叶把这坨泥巴包好装进篮子里,再把花插上去。这种简易营养泥虽然不好看又粗陋,但时常洒点水,也能管点用。因为芭蕉叶被花枝扎破了,泥巴露出来不好看,她又专门去小溪边捡了些带颜色的小石子,和着满天星的花苞一起撒在上面。
黄篮子里插了十几支红色蔷薇,空隙地方都用霞草填满。绿篮子里插了十几支粉色野月季,空隙地方也用霞草填满了。
黄配红,绿配粉,再加上星星点点的白色满天星,显得梦幻而朦胧,飘逸而迷离。
钱亦绣又一再强调,“霞草有个别名叫满天星。你们看,许多霞草放在一起,是不是星星点点,如满天星星?”
…………
关于简易营养泥那一段,求亲们别太认真。
谢谢似水的人生的荷包,谢谢米兰二号的桃花扇,谢谢不坚强也要装坚强、赫拉@芊琳的礼物,谢谢亲的支持和推荐。继续求点击、推荐、收藏。
第三十七章 配角转正
几个人都没想到,山间荒地里最常见的几样东西,组合在一起竟是这样别致好看。
除了钱亦锦,几个人又夸赞起来。钱亦锦实在是太小,不知道这东西有什么不一样的。
钱亦绣着问道,“这么好,能不能卖钱呢?我们小屋里还有叫不上名字的花。”
钱三贵笑道,“应该能卖钱。原来我跑镖的时候,也去过有钱人家,他们的插花不见得比这些花更好看。特别是这两个小花篮,真是精巧别致。”
“若是这些东西都能卖钱,那可太好了。咱们这里花多,四季花不同,总有卖的。”吴氏也激动起来。
钱三贵摇头道,“这些大花没有人家种的花好看,我们主要卖的是霞草。别人不知道霞草配花好看,我们卖了个先机。等别的花农花商都开始种开始卖了,我们也就卖不起价了。”
的确是这样。钱亦绣从来没有想靠插花赚大钱,只是想赚些小钱帮助家里渡过眼下的难关。
于是几人商量,还钱香的钱缓一缓。明天吴氏、钱满霞、钱亦锦上山剪花,钱亦绣在家处理已经剪回来的花。
采用折枝法、末端击碎法和浸烫法、茶水法,可以让插花花期延长些,这是钱亦绣前世就知道的。
吴氏问她怎么知道的,她说她在院子后面的山坡上剪花的时候碰到一个老婆婆。老婆婆有些饿了,坐在石头上起不来,她就把早晨没舍得吃的玉米饼子给了老婆婆吃。老婆婆夸她是个好娃子,不仅告诉了她处理花的方法,还教她唱了一首歌。
吴氏等人一听附近出现了老婆婆,再联想到花癞子调戏老太婆的事情,也就信以为真了。钱三贵则觉得孙女经常上山摘花,碰到好心人也在情理之中。
吴氏、钱满霞、钱亦锦要走得远些,剪了两筐满天星,又剪了好些花,竟然还有香石竹(康乃馨)和野芍药。香石竹做插花最好,花期长,又好看。
“今天我们去了热风谷,那里花多,分布又广,就挖了这些花回来。”钱满霞说。
钱亦绣一听热风谷心就狂跳了几下,这几个人都去了那里,还是没有发现那几株好花。
吴氏也说,“是啊,那里的花真多,满峡谷都开满了,品种也多。若是好卖,咱们下次再去那里摘。”
花处理过后就开始组合,当了一辈子配角的满天星终于在钱亦绣手里逆袭转了正。每一束花都有它美丽的倩影,每一朵大花都是为了配合它的朦胧和迷离而更加光彩照人。
钱亦绣还在心里给这次插花艺术命了个名,叫做——星语。
花束搭配好了,就用棕榈叶代替透明塑料纸把花包好,再用布条扎紧。
一共做了三十五束插花,二十束小的,十五束大的。还做了五个小花篮。
钱三贵考虑了一天,把价格定了下来,小花束卖八文,大花束卖十五文,花篮卖六十文。
听了这个价格,吴氏有些犹豫,“当家的,这野花野草卖这么贵,有人买吗?”
钱满霞小姑娘也吸着气道,“照爹定的这个价,这些花都卖完了就能赚到好几百文了,能行吗?”
钱三贵满有把握,“这点钱,对那些有闲钱又喜欢花的人来说不算贵。以后或许卖不到这个价,但第一次卖个新鲜,肯定能行。你们不能在西市卖,那里穷人多,不会花钱买花。就去南市,有钱人多在那里。”又问钱亦绣道,“绣儿,你说呢?”
“我也觉得行。”钱亦绣说道。心里却想,卖花的方法不同,卖的价格也会不同。明天换种法子卖,说不定卖的钱更多。
钱亦锦小盆友很为自己被忽略不高兴,撇嘴说道,“我觉得不行。这东西又不能吃,谁会花那么多钱买啊。”
熊孩子就知道吃,他的话大家自动选择忽略。
不过,让谁去卖花,众人的意见又不统一了。钱三贵的意思是,让吴氏和钱满霞两人去县城卖花。看到钱亦锦眼睁睁地看着他,又说,“锦娃想去就去吧。”
钱亦绣一看怎么没自己什么事了,那怎么行。销售也讲策略的好不好,凭你们几人往地上一坐,能卖多少钱?
她急得眼圈都有些红了,糯糯地说,“绣儿也要去。”
吴氏劝道,“奶和你姑要背这么多东西,背不了你,那么远的路你走不动。”
“路远坐车就行了,绣儿就是要去。”她的眼泪在眼圈里打转,跟她娘的可怜模样有一拚。
程月看不得女儿受委屈,也红着眼圈发了言,“让绣儿去。”
钱三贵心疼孙女,想着这个小人儿辛苦了这么多天,不让她去确实不好。便马上点头道,“好,绣儿要去就去吧。若是这些花都卖了也能挣点钱,就坐车去吧。”
钱亦绣不愿意让钱亦锦去,她卖花的时候想扮可怜装小白花,这样兴许好卖些。可这孩子又白又胖,有他在旁边他们家怎么看都不像穷人。
便皱起着眉,摆出很无可奈何的表情对钱亦锦说,“咱们都走了,花癞子又在咱家附近干坏事咋办?”
钱亦锦本想说让大山去咬的话,但一想他们都走了,家里连个放狗的人都没有。他瞥了眼静静坐在那里的美貌小娘亲,又想到娘亲和妹妹被欺负滚下山坡的事。便说,“你们去吧,我在家里守着爷爷和娘亲。”
钱亦绣笑得眉眼弯弯,“哥哥真好,赚了钱给你买糖吃。”
第二天清晨,钱家众人早早起了床,吃了饭。钱亦绣的几件衣裳都是又旧又小,补丁撂补丁,随便穿一件都是从特困户家里走出来的。衣裳虽破旧,但小脸干净又清秀,再顶两朵菊花一样的小揪揪,小模样不仅不让人嫌弃,还让人心生怜爱。
吴氏和钱满霞因为要去县城,都选了一件相对好些的衣裳。即使是相对好些的,也有补丁,只是补丁少些而已。
吴氏用扁担挑了两个筐,背着一个背篓。筐里装着花束,背篓里装着三个花篮。钱满霞背了一个背篓,里面放了两个花篮。手上又拎了个大篮子,里面也装了些花束。
筐和背篓、篮子都用布盖严实了。
……………
谢谢fang2238、恋莲心的礼物,谢谢书友151104144321502、赫拉@芊琳的荷包,谢谢亲的推荐和一切支持。继续求点击、推荐、收藏。
第三十八章 卖花姑娘
钱亦绣几人一起去村北头等牛车。今天县里不逢集,所以去县城的人并不多。到了辰时整,加上她们一家也就六个人,伍大爷就赶着牛车走了。
除了他们家的三个人,另外三个是一个男人带两个孩子。那个男人虽然对她们捂着的东西比较感兴趣,也是多看了几眼,而不会像妇人那样紧着打听。大家打了个招呼,就都沉默下来,钱亦绣则爬在吴氏怀里睡着了。
到了溪山县,吴氏肉痛地给了伍大爷五文钱。伍大爷又说了未时末准时从西城门回去,过时不候。
溪山县在冀安省都属于大县,县城繁荣热闹。进了城门,宽阔的青石路面,两旁店铺鳞次栉比,即使不是集市也热闹非凡。这条街算得上县城的黄金口岸,又属于面子工程,所以门面全都敞亮华丽,多是两层或三层小楼。
吴氏对钱亦绣说,“这里看着好看,坏人却不少,拍花子也多,把你小姑的手拉紧,别跑丢了。”
钱亦绣答应着,“哦。奶,南市远吗?”
吴氏说,“不算太远,咱们进的是西门,再往南走不到三刻钟就到了。”
她们出了这条街道向南拐去,进入了一片住宅区,喧嚣声也随之小了下来。这里的巷子不宽,两旁一个小院连着一个小院。
走过这片宅子,有条宽路有条窄路,吴氏想都没想就往那条窄路走去。钱亦绣知道若是走宽路的话便会路过富人区,就扯着吴氏的衣襟不依道,“绣儿不走烂路,要走好路。”
吴氏心疼她,想了想便低声说,“那条街住的都是有钱人家,绣儿走那里可不要大声喊叫。”
不大声喊叫怎么卖花?钱亦绣暗道,但还是使劲点了点小脑袋。
又走过一个巷道,眼前就豁然开朗起来。道路宽了,青砖院墙又高又长,跃过院墙看过去,里面一片片黛瓦翘角掩映在绿树翠竹之中。路上偶尔经过的人,穿着都不俗。
这一带的大宅子住的都是溪山县的大户人家,县城最顶级的富豪大多住在这里。
钱满霞小盆友的脸都红了,艳羡地看着院墙里的房顶。
这地方钱亦绣还是鬼魂的时候来过许多次。
钱亦绣站了下来,让吴氏给她一个花篮,再让小姑姑把大篮子上的布拿下来,另一只手拿着一把漂亮的大花束。又让吴氏跟她们保持一定距离,远远地看到她们就行了。
吴氏吃惊地问,“绣儿要干什么?”
钱亦绣说,“卖花呀,就我和小姑姑两个人卖花…”两个小姑娘卖花更容易博取同情心。
“这里住的都是有钱人,不能在这里叫卖的,绣儿可别惹祸。”吴氏低声说道。
钱亦绣说,“怎么不能叫卖?你看前面就有个货郎,他都能卖,绣儿也能卖。”然后,拉着小姑姑紧跑几步。吴氏对这个小孙女也没辙,只能隔几十米的距离跟着,想着若是有事她再上前。
她们沿着院墙往前走,听前面那个货郎喊了几嗓子停下,钱亦绣便抱着花篮开口唱起歌来:
小小姑娘,清早起床
手拿鲜花上市场
走过大街穿过小巷
卖花卖花声声唱
洁白的满天星呀
开在山下小溪边
美丽的香石兰
怒放在那山谷前
一片孝心于鲜花呀
为娘治病还药钱
没有爹爹没有钱
生活处处遇艰难
朵朵鲜花卖不完
滴滴眼泪流不干
满满花篮空空钱囊
怎么回家见亲娘
…
前世有一次她们单位组织演出,单位幼儿园的小朋友跳舞用这首歌当伴奏带,她便学会唱了。
那时她妈妈正好来看她,告诉她这首歌是某个电影里的歌曲。还说这部电影如何如何感人,几十年前看这部电影,影院里哭声一片。钱亦绣专门从网上调出这部老电影来看,看了一半就没继续看了,觉得没有带入感。
自从她在这里重生以来,苦逼的日子又让她想起了那部电影,也有了真实感受。她把歌词改了改,正好拿在这个万恶的封建社会里来唱。歌曲强烈表达了她对被剥削的农民阶级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无情批判。
小原主的嗓音清脆悦耳,钱亦绣前世虽然比不上专业歌手的水平,但驾驶这种简单的小调还是得心应手。加上曲调优美、悲伤,她又有真实感受。融入了自己的感情,唱起来悲悲切切,不说自己情不自禁流了泪,连钱满霞的眼圈都红了。
在这片宅子附近走动的大都是住户、来访的客人或下人,非常清静,没有人大声喧哗。偶尔会有个货郎叫卖,声音也控制得非常好,即能让院里的人听到,又不致于太唐突。否则惊扰了人家,做不成生意,被暴打一顿的可能性都有。
这时突然传一来阵小娃的唱歌声,划破了这片大宅的清静。歌声悠扬动听,又稚嫩清脆,再细听听歌词,让人酸促不已。
行人看到两个穿着破烂的小姑娘拿着花束捧着花篮边唱边卖花。大点的姑娘大概十岁多点,小点的女娃只有四、五岁,虽然她们都穿得破烂,但具是干净清秀。
特别是那个小小女娃,她穿着一双小草鞋,露出两只瘦脚丫。捆在身上的小衣裳小裤子又短又小,还补丁撂补丁。稀疏的头发系在头顶两端,软软地卷下来,像两朵盛开的小菊花。因为太瘦,显得眼睛更大更圆。她难掩悲伤地边唱着小曲儿,尽管已经流出泪来,但还是忍住悲伤继续唱着。
任谁看到她这副模样,都不由得会产生几分同情。
这个时代的人几乎没有走街蹿巷卖鲜花的,更别提是卖插花或花篮。人们买花多是去花市,或买种子自己种或直接买盆栽。要插花了就在自家园子里摘几支,插在花瓶里即可。不过花店里也有卖插花的,都是剑山插花,比较贵,等闲人家不会去买。
但因为小女娃的歌声太动听,太愁结百肠,还有啥有满天星这种花,名字真好听。路上行人都站住望向她们,有些人还走过去看看,甚至有从小门中探出头来看的。
这些人仔细一看这些花束和花篮可了不得,那些美丽的大花朵笼在星星点点的小白花里,朦胧又好看,还有种梦幻般的感觉。自己也看过不少插花,还没见过这么别致的呢。
…………
谢谢简和玫瑰、赫拉@芊琳的荷包,谢谢亲的支持和推荐。继续求点击、推荐、收藏。
第三十九章 张家
钱亦绣唱歌的同时,只要有人过来,钱满霞便会小声吆喝一句,“大婶儿(姑娘、大爷),买把花吧”。
一个妇人开口道,“哟,这些大花和小花放一起真好看。这就是满天星?我咋觉得像乡下山边长的霞草?”
钱亦绣见有人想买花了,便停下歌声,脆生生地说道,“这就是霞草,它还有个好听的别名,叫满天星。”
这位妇人是一户富余人家的管事娘子,手上也有些闲钱。见这些花别致又漂亮,先夸钱亦绣乖巧懂事,后又问起了价钱。
钱亦绣说,“小把的十文,大把的二十文,花篮一百文。”她觉着自己也不算坐地起价,她可是兼搭着卖唱带表演的。她的歌声和眼泪才卖这么点钱,已经便宜无底线了。
她没理吃惊的小姑姑,继续糯糯地说,“大婶儿,满天星的花期很长,至少能活半个月。这些花也是经过处理了的,活七到十天没问题。像大婶儿这样有钱又懂欣赏的人家,花一、二十文买把漂亮的插花摆在桌上,不贵,看着又舒心,多好。”
妇人被钱亦绣捧得高兴,笑道,“这孩子真会说话,大婶儿可算不上有钱人家。虽然没什么钱,但买把花还是买得起。况且,这花着实好看。”
妇人觉得花篮虽然极好看,但一百文确实有些舍不得。十文钱买把好看的插花倒也值,便买了把野百合配满天星的小花束。想了想,又掏二十文买了一把香石兰配满天星的大花束,想着回去孝敬喜花的太太。
妇人走后,又陆续有人来买了两把小花束,一把大花束。
一下子做成了几笔生意,钱满霞激动的小脸通红。
没有人了,钱亦绣又开始唱起歌来,边唱边往前走。来到一个宅子的后门,那扇门已经打开了,出来一个婆子笑说,“我们家姑娘听见小女娃的歌声了,说是曲儿好听,特意让我在这里守着买花。”
她没说的是,她家少爷还让她看看,是不是小女娃为了卖花博取同情心而编了那样的歌词,诅咒自己爹死娘病可是大不孝。
她见这两个小姑娘又瘦穿得又破,脸色青白,一看就是长期没吃饱饭的那种。再看她们的眼圈通红,一定是唱得难过才哭的。她断定,歌里唱的应该是真的了。
再一看这些花的确好看又别致,便拿了一个银角子出来,买了两把插花,一个花篮。银角子还有多,这个婆子说是她们姑娘赏小女娃的,不用找了。
钱亦绣谢过后又告诉她,花篮要定期洒些茶叶水,这样花期才会久些。
等这个婆子进了门,再把门关上,钱亦绣和钱满霞便跑到吴氏身旁。把口袋里的钱交给她,又从她那里拿了一些花束和一个花篮过来。
钱亦绣清清嗓子,又开始唱歌,一路上又吸引了几个人来买花。其中一个年青公子,买了一个花篮和两把花,直接扔了一锭银子说,“不用找了。”
钱亦绣激动的小脸通红,这是她到目前为止挣到的最大一笔钱。忙道,“谢谢公子,您真是个好人,好人一路平安。”
这话太直白了,那位公子脚步顿了顿,呵呵笑了两声。
还有一个白面无须的俊俏中年男人也来买了一个花篮、两把花,他扔了一小锭银子给钱满霞说,“剩下的赏你们了。”声音悦耳动听。
之后,眼睛直愣愣地看了钱亦绣好几眼,露出一个迷人的微笑说道,“这小娃,长得俏,还有一管好声音。”
钱亦绣被他看得有些发虚,忙低了头,等那人走远了才抬起头来。
她们一路唱歌一路卖花,来到一户大宅子外面。离这里还远的时候,就能看到这个院子里的一个高高的楼阁掩映在一片红花绿树中。这座楼叫望月阁,楼高四层,还是建在人工堆积的山坡上,是这一带最高的建筑物。
来到这片大宅子外,钱亦绣就缓下脚步走得非常慢,已经有些低沉下来的歌声又拔高了些。钱满霞以为小侄女累了走不动了,也跟着她慢慢走着。
掉在后面的吴氏步子大,走两步就得放下扁担歇一歇,等她们走一段了,她再跟上去。
她们已经走过那个大宅子的侧门一段距离了,一个十四五岁的姑娘从那扇门中走出来追上她们,“小妹妹,等等。”
钱满霞见这位姑娘穿的是绸缎,头上插着金簪子,走近了还能闻到一股好闻的香风。以为她是大户人家的小姐,便有些害怕了。但还是壮着胆子叫卖道,“小姐,买把花吧。”声音都有些发抖。
这个姑娘笑道,“我哪里是什么小姐啊,叫我珠姐姐就行。”她看了看大篮子里的插花,又看了看钱亦绣手里的小花篮,眼里闪过一抹惊艳。
她把钱亦绣手中的花篮拿过来仔细端详了一番,惊诧地说,“这个香石兰的花篮真好,插花也好看。这些星星点点的小花就叫满天星吧?”
钱亦绣点头道,“嗯,有人叫这种小花霞草,也有人叫它满天星。姐姐,我小姑姑背篓里还有芍药花篮和蔷薇花篮,都很是好看哦。”
这位姑娘摸了摸钱亦绣头顶的小菊花,赞了句,“小妹妹的歌儿唱得真好听。”
又伸手把钱满霞背篓上的布揭开,果真里面的两个花篮也好看。再看看大篮子里的花束,同样的小花配着不同的大花,各有千秋。
她一时举棋不定,便道,“我家老太太和太太隐隐听到了你们的歌声。觉得曲儿好听,又怜惜你们小小年纪着实不易。就让我出来看看,买些满天星。没想到你们的花还这么别致好看,我都有些挑眼花了。这样吧,你们跟着我进去让老太太看看,她老人家若是喜欢了都买下来也不一定。”
钱亦绣眨巴眨巴眼睛,感动地说,“你家老太太真是菩萨心肠。”
她当然知道这家老太太喜欢花,又菩萨心肠了。她今天如此卖力的卖唱,不止是为了卖花,更是为了吸引这个宅子主人的注意。
这个大宅子正是保和堂东家的府第——张家。
……………
谢谢伊朲紅妝、简和玫瑰、洳心、赫拉@芊琳的荷包,谢谢亲的支持和推荐。继续求点击、推荐、收藏。
第四十章 后花园
保和堂是整个翼安省最大最好的医馆,省城甚至京城里的贵人都会慕名前来求诊。现在的当家人是张仲昆,不仅医术高明,为人还正值,极富同情心。
钱亦绣的鬼魂因为跟张仲昆的死鬼爹有过一面之缘,后来好奇心使然,便去过多次张家,也知道了一些他们家的私密。
保和堂东家的祖上曾是前朝太医院院判,因为得罪皇后被砍了头。这位祖先在临死前立下规矩,他的后人只能在远离京城的老家行医救人,不许去京城开医馆,更不能进宫当御医。
张家的医术极高超,特别是对某些疾病的诊治在整个大乾朝都可以说首屈一指。他们遵照祖宗的遗愿,只在溪山县开医馆,连省城都没去。
张家人丁不旺,几乎代代单传。特别是传到张仲昆的爷爷那一代,老爷子年近四十才得一子,就是张仲昆的爹,被他祖母宠得厉害,可以说不学无术,还有个见不得光的特殊嗜好。
张仲昆的医术是跟他祖父学的,保和堂也是直接从他祖父手里接过来的。如今保和堂在他的经营下,更是蒸蒸日上。只是让张仲昆一直睡不踏实的是,他爹因不满他祖父直接把医馆交给了他,偷偷把几份重要的契书偷走藏起来,又死得突然,没来得及说出契书藏在哪里。他几乎把整个家都翻了个遍,也没找到。若是这些东西落在了有心人手里,保和堂即使不易主,他也会脱层皮。
这张家老太太因男人不争气,前半辈子过得比较苦。等男人死了后,日子才舒心起来。只是那挨千刀的死鬼,都死了还不做做好事,不知道那些重要的契书被他放在了哪里。她忧心儿子,也经常睡不踏实。